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_第1頁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_第2頁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_第3頁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_第4頁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業題選擇題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從1928年開始,蘇聯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農業方面,幾乎把所有農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體農莊或國營農場,開展農業生產,收購的農產品由政府統一分配。……工業方面,工廠主要歸政府所有、由政府經營。這段話表明蘇聯經濟體制的特點是(

)A.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B.

犧牲農業發展工業

C.

計劃與市場相結合

D.

優先發展重工業2.下圖為蘇聯在兩個五年計劃時期工農業總產值比重變化示意圖。這表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起到積極作用B.新經濟政策使國民經濟逐漸恢復C.蘇聯已經由農業國發展為工業國D.蘇聯工業總產值居歐洲第一位3.1920年年底,蘇維埃俄國國內戰爭逐漸平息。但是,工廠停工,農業產量急劇下降,饑荒嚴重。面對嚴重的危機,蘇俄政府開始實行()A.工業化政策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新經濟政策D.農業集體化政策4.斯大林執政時期開創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被稱為“蘇聯模式”。這一模式形成的標志是()A.十月革命的勝利 B.蘇聯的“二五計劃”的完成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D.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5.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并未受到美國人的關注。4年以后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出版了大量關于蘇聯的著作。當時,蘇聯吸引美國人的主要是()A.新經濟政策的實施B.經濟危機造成的破壞較小C.工業化取得顯著成就D.農業集體化保證城市供應6.下圖是蘇俄(聯)糧食產量變化曲線圖。1921—1925年糧食產量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和平法令》的頒布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D.農業集體化的推行7.“蘇聯官員告訴農民們種什么,何時種,何時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時收割。”這反映了當時蘇聯實行()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計劃經濟體制D.市場經濟體制8.1936年,蘇聯公布了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A.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B.工農兵社會主義國家C.工兵代表社會主義國家D.工農社會主義國家9.下圖是20世紀30年代在蘇聯流行的宣傳畫《在斯大林領導下奮勇前進》。由斯大林所開創的經濟建設模式形成的標志是()A.農業集體化的實現B.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C.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公布新經濟政策的實行10.1921年,蘇俄面對困境實行新經濟政策。這一政策“新”在()A.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B.國家干預經濟C.利用商品、市場等手段建設社會主義D.允許資本主義經濟無限制的發展11.在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短短四年中,蘇維埃俄國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政治形勢得以穩定,改善了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生活。1922年12月,在全國上下團結的基礎上,便召開了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布蘇聯成立。材料表明新經濟政策()A.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B.鞏固了新生工農政權C.標志著蘇聯的成立D.改變了社會性質12.1921年,列寧對美國商人哈默說:“內戰使一切陷于停頓。現在我們必須從頭做起。新經濟政策要求重新發展我們的經濟潛能。”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個在蘇俄經營租讓企業的美國人。材料表明新經濟政策()A.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B.允許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C.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D.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13.蘇俄(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充滿了開創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過程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新經濟政策—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新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4.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蘇聯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一號”進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市場經濟體制C.新經濟政策 D.蘇聯模式15.如果列寧格勒生產的一粒紐扣售價1盧布,那么700千米外的莫斯科的價格也是1盧布,萬里之外的海參崴仍然是1盧布。這反映出蘇聯當時()A.實行計劃經濟B.經濟比例失調C.產品質量低劣D.資源消耗嚴重16.下圖為《1913年和1937年各國工業總產值在世界工業產值中的比例圖》,20世紀30年代,蘇聯工業產量快速增長的原因是()A.俄國農奴制廢除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新經濟政策D.“蘇聯模式”推動二、非選擇題17.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誕生170周年,雖然時空條件變了,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曾經歷道曲折,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大地上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正在積蓄新的力量,贏得了新的發展時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理論形成)材料一:下圖為19世紀中后期無產階級的斗爭歷程的圖示線索。(1)請說出圖示中“工業革命一工人運動”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19世紀40年代產生的革命理論指的是什么?(成功實踐)材料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旭日東升,噴薄而出。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蘇聯首創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列寧為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實踐,其中的艱難曲折與成敗得失已成為一筆巨大的歷史財富。——摘編白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列寧為保衛和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做了哪些探索。(傳播中國)材料三: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所發表文章的主題統計(圖1)。(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當時的思想發展狀況。這種狀況的出現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有何聯系?材料四: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等黨中央領導,以及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部、中央政府機關在此渡過于都河(圖2),開始了……(4)材料四中的東門渡口位于哪一個革命根據地?紅軍被迫長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堅持發展)材料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對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人民網社論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我們應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18、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歷史現實,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歷程,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材料一布爾什維克黨人之所以取得勝利,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號召他們(人民群眾)來參加推翻并粉碎舊制度的工作,然后再在舊制度的廢墟上,同他們一道建立起新世界的骨架。——約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材料二農業生產發展情況表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66207860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22.1333.4544.24材料三第四個時間段,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列寧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逐步形成了實行單一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計劃經濟、權力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習近平《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1)列舉材料一中的“新世界”建立的標志事件。(2)根據材料二,概括蘇俄(蘇聯)農業生產發展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導致該趨勢的主要原因。:(3)說出材料三中的“蘇聯模式”形成的標志。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模式”的特點。(4)綜上所述,談談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何啟示。答案1-5ACCDC6-10DCDBC11-16BCDDAD17、(1)聯系:工業革命后,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使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分裂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工人階級開始覺醒,并為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而斗爭,從而爆發了一系列工人運動;理論:馬克思主義。(2)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