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3.100.99
D90AQ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行業(yè)標準
AQ2014—2008
代替LD88-1996
目錄
逆反射型礦山安全標志
前言…………………………Ⅱ
1范圍………………………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SpecificationsandTestingMethodsof
RetroreflectiveSafetySignsforMines
(送審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7年12月18日)
2008-11-19發(fā)布2009-01-01實施
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
AQ2014—2008
前言
本標準主要參考了GB/T18833-2002《公路交通反光膜》、JT/T297-2004《公路交通標志板》、ASTM
D4956-04StandardSpecificationforRetroreflectiveSheetingforTrafficControl
本標準代替LD88-1996《逆反射型礦山安全標志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與LD88-199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更新和增加了引用標準內容;
──修改和增加了標志面顏色色度區(qū)域坐標;
──增加了對標志面光學性能的兩個較高級別要求,取消了最低級別要求;
──增加了六項標志面的物理性能要求,即:耐鹽霧腐蝕性能、抗彎曲性能、耐高低溫性能、收
縮性能、抗拉荷載性能。
──增加了檢驗規(guī)則
──修改了附錄A和附錄B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非煤礦安全分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3M中國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董會君李雙會黃偉官陽李嘵平趙陽張惠軍杜歡永朱小輝趙彬彬
II
AQ2014—2008
逆反射型礦山安全標志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礦山用逆反射型安全標志的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礦山井下或井上所設置的逆反射型安全標志。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2423.17電工電子產(chǎn)品基本環(huán)境實驗規(guī)程實驗Ka:鹽霧試驗方法
GB3681塑料大氣暴露試驗方法
GB3978標準照明體及照明觀測條件
GB3979物體色的測量方法
GB5768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GB7707凹版裝潢印刷品
GB8416視覺信號表面色
GB/T1410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試驗方法
GB14161礦山安全標志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線從接近入射光線的反方向返回的反射。當入射光線的方向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仍
能保持這種性質。
3.2逆反射標志RetroreflectiveSign
用逆反射材料做邊標志面的標志。它由標志底板和標志面組成。
3.3參考中心ReferenceCentre
在確定逆反射材料特征時,在試樣的中心或接近中心處所給定的一個點。
3.4參考軸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參考中心,垂直于被測試樣反射面的直線。
3.5照明軸IlluminationAxis
從參考中心到照明光源中心的直線。
1
AQ2014—2008
3.6觀測軸ObservationAxis
從參考中心到光探測器中心的直線。
3.7觀測角αObservationAngle
照明軸與觀測軸之間的夾角。
3.8入射角βEntranceAngle
照明軸與參考軸之間的夾角
3.9光強度系數(shù)RCoefficientofLuminousIntensity
逆反射在觀測方向的光強度I除以投向逆反射體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內的光照度
E1之商:R=I/E1
式中:R——光強度系數(shù),cd·Lx-1;
I——光強度,cd;
E1——垂直照度,Lx。
3.10逆反射系數(shù)RˊCoefficientofRetroreflectionofLuminousIntensity
逆反射在觀測方向的光強度系數(shù)R除以它的面積A之商:Rˊ=R/A=I/(E1A)
式中:Rˊ——逆反射系數(shù),cd·Lx-1·m-2;
A——試樣的被測面積,m2。
4一般要求
4.1標志牌的結構、材料和加固方式
4.1.1標志牌由標志面和標志底板構成。
4.1.2標志面和標志底板所采用的材料應具有相容性。不應發(fā)生因電化學反應或熱膨脹系數(shù)的差異等
造成的標志牌的銹蝕和損壞。
4.1.3標志面應由襯底、圖案、文字等信息部分組成。襯底應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其上的圖案、符
號、文字、邊框等信息部分應采用逆反射材料或油墨絲網(wǎng)印刷制成。
4.1.4標志底板可采用鋁合金板、薄鋼板或PV塑料板制做。鋁合金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5mm;薄鋼
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mm;PV塑料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3.0mm。
4.1.4.1PV塑料底板應具有抗靜電性,其電阻值不大于108Ω。
4.1.4.2設置在有觸電危險場所的標志底板,應用絕緣材料制作。
4.1.5標志牌的加固方式,可參考GB5768中附錄E的規(guī)定設計制作。
4.2標志牌的形狀,幾何尺寸和外觀要求
4.1.6標志牌的形狀
標志牌的形狀、圖案、文字等應按GB14161的規(guī)定制作。標志底板的邊緣和尖角應當?shù)估猓蕡A滑
狀。
4.1.7標志牌的幾何尺寸
標志牌的幾何尺寸應符合GB14161的規(guī)定。
2
AQ2014—2008
4.1.8標志牌的外觀
4.1.8.1標志牌的平整度
標志牌牌面應平整,無明顯變形,按5.2.1的方法測量時,整塊標志牌范圍內的不平整度不應大于
1mm。
4.1.8.2標志面外觀
制作完畢的標志牌,按6.2.2、6.2.3、6.2.4的方法測定時,其標志面上不允許存在以下缺陷:
a)表面出現(xiàn)裂紋。
b)明顯的劃痕,創(chuàng)傷和顏色不均勻。
c)在任何一個面積為100mmX100mm的表面上,存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總面積大于10mm2的氣泡。
d)逆反射性能不均勻。
5技術要求
5.1標志面色度性能
標志面上的圖案、文字、符號、邊框及襯底等各種顏色的色度坐標及亮度因數(shù)應在表1規(guī)定的范圍
內,對應的色度圖見附錄B。色度坐標按6.5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
表1標志面顏色色度坐標和亮度因數(shù)
(標準照明體D65照明觀測條件:45/0,視場角2°)
顏色色度坐標亮度因數(shù)
xyxyxyxy
白0.2850.3250.3050.3050.3550.3550.3350.375≥0.27
黃0.4650.5340.4270.4830.4870.4230.5450.4540.16~0.40
紅0.6550.3450.5690.3410.5950.3150.6900.3100.03~0.10
橙0.5700.4290.5060.4040.5350.3750.6100.3900.12~0.30
藍0.0780.1710.1370.0380.2100.1600.1500.2200.01~0.10
綠0.0070.7030.0260.3990.1770.3620.2480.4090.03~0.10
棕0.5500.4500.4300.3400.4300.3900.6100.3900.01~0.06
熒光黃綠0.3870.6100.4600.5400.4280.4960.3690.546≥0.60
熒光黃0.4790.5200.5570.4420.5120.4210.4460.483≥0.45
熒光橙0.5830.4160.6450.3550.5950.3510.5350.400≥0.25
5.2標志面逆反射系數(shù)Rˊ
按GB14161的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一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ˊ最低值能達到表2的
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二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最低值應達到表3的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
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三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最低值應達到表4的規(guī)定。逆反射系數(shù)Rˊ值按6.3方法測
定。
3
AQ2014—2008
表2礦山用一級反光膜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值Rˊ(cd·lx-1·m-2)
觀察角入射角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棕色
-4o6004501201005020
0.2o15o45032085804015
30o30022060502510
-4o36025060602515
0.33o15o26018040401810
30o1601102525106
表3礦山用二級逆反射材料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Rˊ(cd·lx-1·m-2)
觀察入射熒光熒光熒光
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棕色橙色
角角黃黃綠橙
-4o36027065503018145220290105
0.2o
30o1701353025148.56810013550
-4o1501102721137.5609012045
0.5o
30o725413106.03.528405522
表4礦山用三級逆反射材料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Rˊ(cd·lx-1·m-2)
觀察角入射角白黃紅綠藍
5o250170352020
0.2o30o200120301515
40o1107015129
5o180122252114
0.33o30o1006714117
40o956413117
5o530.80.60.2
2.0o30o2.51.50.40.30.1
40o1.51.00.30.20.06
4
AQ2014—2008
5.3標志面光澤度
按6.4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標志面的光澤度值應大于40個光澤度單位。
5.4標志牌耐侯性能
耐候性能試驗可采用自然暴露試驗或人工加速老化試驗:
(1)自然暴露試驗時間:2年。試驗方法按6.6.1的規(guī)定進行。
(2)人工加速老化試驗時間:1000小時。試驗方法按6.6.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結束后,樣品應達到
下列要求:
a)顏色的色度坐標應保持在表1規(guī)定的范圍內。
b)各級材料的逆反射系數(shù)應保持在表2、表3、表4所規(guī)定值的80%以上。
c)標志面不應出現(xiàn)從邊緣算起的大于2mm的收縮。
d)標志面不出現(xiàn)起泡、開裂、粉化及脫落現(xiàn)象。
e)當標志底板為PV塑料材料時,其不應出現(xiàn)裂紋、起泡、凹痕、變形、腐蝕、粉化及層間分
離現(xiàn)象。
注:5.4的性能要求,主要針對礦山露天處所使用的逆反射安全標志牌。
5.5標志牌耐酸堿性能
按6.7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應達到5.4中規(guī)定的要求。
注:5.5的性能要求,主要針對有耐酸堿腐蝕要求的場合,所使用的逆反射安全標志牌。
5.6標志面耐鹽霧腐蝕性能
按6.8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不應有變色、滲漏、起泡或被侵蝕的跡象。
5.7標志面耐溶劑溶解性能
按6.9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不應出現(xiàn)溶解、起泡、開裂、油墨脫落現(xiàn)象。
5.8標志面抗沖擊性能
按6.10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不應出現(xiàn)裂紋,脫離等損壞現(xiàn)象。
5.9標志面抗彎曲性能
按6.11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不應出現(xiàn)裂紋,剝落或層間分離的痕跡
5.10標志面耐高低溫性能
按6.12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不應出現(xiàn)裂縫、軟化、剝落、皺紋、起泡、翹曲或外觀不均勻
的痕跡。
5.11標志面油墨的附著性能
按6.13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要求試驗后標志面上的油墨層的結合牢度應大于95%。
5.12標志面收縮性能
按6.14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樣品表面任何一邊的尺寸在10min內,其收縮不應超過0.8mm;在24h內,
其收縮不應超過3.2mm。
5.13標志面與標志底板附著性能
5
AQ2014—2008
按6.15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后,剝離長度不應大于50mm。
5.14標志面抗拉荷載性能
按6.16規(guī)定的方法試驗后,每25mm寬度反光膜的抗拉荷載值F不應小于24N
6試驗方法
6.1試驗條件
6.1.1試驗環(huán)境
試驗的環(huán)境溫度應為23℃±2℃,相對濕度應小于70%。
6.1.2試樣制備
試樣應從生產(chǎn)部門的產(chǎn)品中隨機抽取,或從該產(chǎn)品中截取相當?shù)某叽缱鳛樵嚇樱蛴缮a(chǎn)廠商制作
樣品作為試樣,或按試驗要求制備。
6.1.3狀態(tài)調節(jié)
在對試樣正式測試前,應將其在5.1.1所規(guī)定的試驗環(huán)境中,放置24小時,然后進行各項測試工作。
6.2PV塑料底板抗靜電性能測定
按GB/T1410中規(guī)定的表面電阻試驗方法試驗,至少同時測定三個樣品。
6.3標志牌外觀測定
6.3.1標志牌不平整度測定
將標志牌自由放在水平平臺上,測定出標志面與平臺之間最大間隙,此值即為標志牌的不平整度。
6.3.2標志面裂紋和氣泡的測定
對標志面裂紋和氣泡的測定,應在白天環(huán)境中進行,正對標志面,用肉眼仔細觀察。
6.3.3標志面劃痕、損傷和顏色不均勻測定
在照度大于80lx的日間環(huán)境下,在距標志面2m處,面對標志,用肉眼能明顯觀察到標志面上在劃痕、
創(chuàng)傷和顏色不均勻時,應作為存在劃痕、創(chuàng)傷和顏色不均的缺陷。
6.3.4標志面逆反射性能不均勻測定
在黑暗環(huán)境下,距標志面10m處,以礦燈垂直照射標志面,用肉眼能觀察到標志面同一材料、同一
顏色、不同部位的逆反射效果有明顯差異時,應作為存在逆反射性能不均勻的缺陷。
6.4顏色范圍測定
樣品尺寸為150mm×150mm,測定三個樣品,或直接從產(chǎn)品中抽樣。采用GB3978中規(guī)定的D65標準照明
體,觀測幾何條件為45/0,應使照明光束的軸線與樣品表面的法線在45°±2°范圍內,觀測方向和樣
品的法線間的夾角不應超過10°。按GB3979規(guī)定的方法,測算出樣品的色度坐標。
6.5逆反射系數(shù)Rˊ的測定
6.5.1樣品尺寸要求
樣品尺寸為150mm×150mm,制作三塊,每一塊測四個部位,最后取平均值作為逆反射系數(shù)Rˊ值。也
可直接對產(chǎn)品進行測定。
6
AQ2014—2008
6.5.2測定裝置
光源:應為投射式、非偏振型,并符合GB3978規(guī)定的標準A光源,應校準到與CIE標準A光源的光譜
分布相匹配,所使用的電流或電壓應按校準的值固定下來,光源的輻射孔徑為圓型,孔徑角為0.1°。
樣品表面的受照區(qū)域的垂直照度均勻性應在±5%以內。
光探測器:須經(jīng)光譜光效率曲線校正,其線性應確定下來。光探測器與讀數(shù)裝置所組成的設備也應
是線性的,或者通過建立的修正因子來修正。應使光探測器可以上下自由移動,以保證獲得不同的觀測
角。光探測器的入射孔角為0.1°。
測定幾何條件:光探測器前表面至樣品測定點之間的距離為15.0m±0.2m。入射角和觀察角應與5.2
中表2至表4的值一樣。
6.5.3測定方法
測定方法見附錄A。
6.6標志面光澤度測定
按GB7707中2.6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量。測定三個樣品,每個樣品測定四個部位,取平均值作為光澤
度數(shù)值。
6.7耐候性試驗
6.7.1自然暴露試驗
樣品尺寸為150mm×150mm,將樣品放置在樣品架上。樣品架應高出地面1m,標志面正對南方,與水
平面成45°±1°角。樣品架的結構按GB3681的要求制作。試驗期間,樣品不應被其他物體遮擋陽光,
不應積水,不應與樣品架有導電性接觸。至少同時試驗三塊樣品。暴露地點的選擇盡可能近似實際使用
環(huán)境或代表某一氣候類型最嚴酷的地方。
樣品開始暴露后,每月做一次表面檢查,一年后,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直至試驗完成,作最終檢查
測定。
6.7.2人工加速老化試驗
應采氙燈耐候試驗機試驗,樣品的尺寸150mm×150mm,每次同時進行試驗的樣品數(shù)不應少于三個。試驗
條件如表5所示。
表5耐候性試驗條件
項目試驗條件
氙燈數(shù)1個
2
輻射強度在300nm~800nm波長的輻射下,輻射強度為(255±45)W/m
黑板溫度63℃±3℃
噴水周期每120分鐘噴水18分鐘
濕度40%~50%
在整個樣品面積內,輻射強度的不均勻性不應大于±10%,當輻射光線低于300nm時,其輻射強度不
應大于1W/m2。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采用連續(xù)光照。噴淋水可用PH值為6~8的自來水,或根據(jù)實際需要采用
7
AQ2014—2008
蒸餾水等。若在1000小時的試驗時間里,樣品所受的累積輻射能量不足8X105KJ/m2,則應延長試驗時間,
使之達到該值。
經(jīng)人工加速老化試驗后的樣品,使用濃度5%的鹽酸清洗表面45秒,然后用水徹底沖洗干凈,并用潔
凈軟布擦干,便可對樣品進行性能測定。
6.8標志牌耐酸堿性能試驗
將尺寸為150mm×150mm的樣品浸入濃度6%的硫酸溶液或濃度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24小時后
取出,用潔凈水清洗并在室溫下干燥,然后檢查其變化。試驗三塊樣品。
6.9標志面耐鹽霧腐蝕性能
按GB/T2431.17,把化學純的氯化鈉溶于蒸餾水,配制成5%±0.1%(質量比)的鹽溶液(PH值在6.5~7.2
之間),使該鹽溶液在煙霧箱內連續(xù)霧化,箱內溫度保持35℃±2℃。試樣尺寸為150mm×150mm,其受
試面與垂直方向成30o角,相鄰兩樣板保持一定的間隙,行間距不少于75mm,試樣在煙霧空間連續(xù)暴露
120小時。試驗結束后,用流動水輕輕洗掉試樣表面的鹽沉積物,在用蒸餾水漂洗,然后置于標準環(huán)境
條件下恢復2小時,最后對樣品按本標準5.6的要求用四倍放大鏡進行全面檢查。
6.10耐溶劑溶解性能試驗
將尺寸為150mm×25mm的樣品浸入表5所示的不同溶劑中,按表中規(guī)定的時間后取出,在室溫下干燥,
然后檢查其表面變化。每一種溶劑試驗三塊樣品。
表1
溶劑種類浸漬時間(min)
煤油
10
松節(jié)油
甲苯
二甲苯1
甲醇
6.11抗沖擊性能試驗
將尺寸150mm×150mm的樣品,標志面朝上,水平放置在厚度為20mm的鋼板上。把質量為300g
±0.5g的實心鋼球,使其下端面位于標志面上方100mm±2mm處,自由落下沖擊標志面,下落沖擊5
次,各次沖擊痕跡不能重合。沖擊后的標志面放置1小時后再進行表面狀況檢查。試驗三塊樣品。
6.12彎曲性能試驗
在溫度23℃±2℃條件下,裁取230mm×70mm的反光膜作彎曲試驗,撕去防沾紙,在背襯粘結劑表面
撒上足夠的滑石粉。在5s內將試樣沿長度方向圍繞在一直徑為3.2mm的圓棒上,使試樣的粘結劑面與圓
棒外表面接觸,放開試樣,按6.7的要求用四倍放大鏡檢查試樣表面的變化。
6.13耐高低溫性能試驗
將150mm×150mm的樣品放入試驗箱(室)內,開動冷源,將箱(室)內溫度逐漸降至-40℃±3℃,
使試樣在該溫度下保持72小時,關閉電源,使試驗箱(室)自然升至室溫,約12小時后,再把試驗箱(室)
升溫至70℃±3℃,并在該溫度下保持24小時,最后關閉電源,使試驗箱(室)自然升至室溫,取出試
樣,在標準測試條件下放置2小時后,按6.8的要求用四倍放大鏡檢查試樣表面的變化。
8
AQ2014—2008
6.14油墨附著性能試驗
將油墨按與正常制作標志牌相同的工藝條件,印刷在面積不小于200mmX600mm的逆反射膜上,然后
按GB7707中2.7的方法進行試驗。試驗三塊樣品。
6.15標志面收縮性能試驗
裁取230mm×230mm的反光膜作為收縮試驗試樣,放置在標準測試條件下至少1小時。撕去防沾紙,
把試樣放在一平滑的表面上,粘結劑面朝上。在防沾紙撕去后10分鐘和24小時分別測出反光膜試樣的
尺寸變化。
6.16標志面與標志底板附著性能試驗
按與制作標志牌相同的工藝將150mm×25mm的逆反射膜粘貼在標志底板上,粘貼時只粘貼逆反射膜
長度的2/3(約100mm)。將標志底板水平放置,標志面朝下。在未粘貼的逆反射膜端頭上垂直懸掛800g
的砝碼,懸掛5分鐘后測量其粘貼部分被剝離的長度。試驗三個樣品。
6.17標志面抗拉性能試驗
準備三條25mm×150mm的反光膜,撕去中間100mm的防沾紙,裝入精度為0.5級的萬能材料試驗機夾
緊裝置中,在試樣寬度上負荷應均勻分布。開啟試驗機,以300mm/min的速度拉伸,分別記錄斷裂時的
抗拉荷載值。
7檢測規(guī)則
7.1出廠檢驗
產(chǎn)品出廠前,應隨機抽樣,出廠檢驗項目為4.2,5.1,5.2,5.8,5.11和5.13的性能要求,合格者
附合格證才可出廠。
7.2型式檢驗
有下列情況發(fā)生時,應按本標準要求,對產(chǎn)品的全項性能進行型式檢驗:
a)老產(chǎn)品專廠生產(chǎn)時;
b)停產(chǎn)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產(chǎn)品再生產(chǎn)時;
c)正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經(jīng)歷兩年生產(chǎn)時;
d)產(chǎn)品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時;
e)合同規(guī)定時;
f)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部門監(jiān)督檢查時。
7.3抽樣方法
對每批產(chǎn)品進行隨機抽樣檢測,每項性能試驗至少抽取三個樣品。
7.4判定規(guī)則
檢驗結果全部符合標準要求,判定該批產(chǎn)品合格;若檢測結果有一項不符合標準要求,抽取雙倍數(shù)
量產(chǎn)品對該項指標進行復檢,若復檢合格,判定該批產(chǎn)品合格;若復檢不合格,判定該批產(chǎn)品不合格。
8標記、包裝、運輸及儲存
8.1標志牌的標記、使用說明和產(chǎn)品合格證。
8.1.1在標志底板不與標志面粘合的面上,應有永久性標記,內容包括:
9
AQ2014—2008
a)所使用或參考的標準號;
b)制造廠家名稱、商標;
c)標志牌所使用的逆反射材料級別或產(chǎn)品型號;
d)生產(chǎn)日期或生產(chǎn)批號。
8.1.2對于每批產(chǎn)品廠家應提供使用說明,內容包括:
a)標志牌安裝使用及維護說明;
b)標志牌使用地點限制的說明。
8.2包裝
8.1.3標志牌應采用堅固的紙箱或木箱包裝。包裝箱應有足夠的強度和規(guī)則形狀,包裝箱的加強帶應
滿足堅固性要求,包裝箱底帶的大小與結構應滿足吊車、叉車等運輸機械的搬運要求。
8.1.4包裝箱內的標志牌應逐塊包裝,每塊之間應墊有防滑動軟填料。包裝箱四周應有防潮材料(層),
上面應加蓋防潮紙及浸油紙,箱蓋應用鐵釘或鐵帶封牢。
8.1.5包裝箱內,應隨帶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和產(chǎn)品等級檢驗合格證。
8.1.6包裝箱外應按GB191的規(guī)定,印上“向上”、“怕濕”的標志圖形和字樣。
8.1.7包裝箱外應設有標簽,其上應注明:到站名、收貨單位、產(chǎn)品名稱、規(guī)格等級、批號、重量、
件數(shù)、發(fā)站名、制造廠家、出廠日期。
8.3運輸
可采用各種常規(guī)運輸工具運輸,應設有防雨措施,搬運時輕放。嚴禁與活性化學物質或潮濕材料混
裝運輸。
8.4貯存
標志牌應貯存在清潔、通風干燥處。貯存期不應超過一年時間。
10
AQ2014—2008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逆反射系數(shù)測定方法
A.1絕對測量法
A.1.1測定原理
測定原理見圖A所示
觀測軸
d
光探測器
試樣對光探測器張角
參考軸入射角
試樣
參考中心
光源
0
觀測角
試樣對光源張角照明軸
圖A.1逆反射性能測試原理示意圖
2第二軸
第一軸
試樣
光探測器
1
光源
圖A.2逆反射性能測量裝置示意圖
11
AQ2014—2008
A.1.2測定程序
應按下述測定程序進行測量:
(1)調整樣品支架,使置于其上的樣品處于中心位置。支架與光源出射孔徑前表面相距為
15.0m±0.2m,其準確度為±0.01%。將此值記錄下來,并記為d。樣品支架用光學方法對
準到零位,此時即為0°入射角。
(2)用光探測器代替樣品,使光探測器處于試樣的參考中心位置上,正對光源,測量出垂直
于試樣表面的光源的垂直照度值E1。
(3)將光探測器放回到觀察位置,并移動光探測器,使觀察角為0.2°,然后轉動樣品,使入
射角分別為-4°、+30°或5°、30°、40°,這時測量出每個入射角對應的樣品的逆
反射光所產(chǎn)生的照度值Er.
(4)重復步驟(3),分別測量出觀察角0.5°、1.0°或0.33°、2°,入射角為-4°、+30
°或5°、30°、40°幾何條件下的樣品逆反射光的照度值Er.
(5)用下列公式計算出不同觀察角和不同入射角條件下的光強度系數(shù)R和逆反射系數(shù)Rˊ;
2
R=I/E1=(ErXd)/E1
2
Rˊ=R/A=(ErXd)/(E1XA)
式中:R——樣品光強度系數(shù),cd·lx-1·m-2;
Rˊ——樣品的逆反射系數(shù),cd·lx-1·m-2;
I——樣品的光強度,cd;
A——樣品的被測表面面積,m2;
Er——測得的樣品在不同觀測角和入射角條件下的逆反射光的照度值,lx;
E1——樣品參考中心位置上的光源垂直照度值,lx;
d——樣品參考中心與光探測器前表面間的距離,m。
A.2相對測量法
反光材料的逆反射系數(shù)也可用試樣與標準板對比的測量方法進行測試。直接讀取逆反射系數(shù)R的測
得值。
A2.1測量過程
逆反射系數(shù)測量儀在測量前,要用已計量的標準逆反射系數(shù)板進行標定;調整逆反射系數(shù)測量儀的
入射角和觀測角至規(guī)定條件,順序將試樣的不同部位放在儀器的測量孔下(試樣應全部覆蓋測量孔)進
行測量,記錄逆反射系數(shù)值精確到0.1cd/(lx·m2)。其標準板應定期到計量檢定單位進行計量。
A2.2計算結果
檢測結果以所測試樣四個不同部位的算術平均值修約到整數(shù)報出。
12
AQ2014—2008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標志面顏色色度圖
13
AQ2014—2008
目錄
前言…………………………Ⅱ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標志牌一般要求…………………………3
5標志牌技術要求…………………………4
6試驗方法…………………7
7檢驗規(guī)則…………………8
8標志牌的標記、包裝、運輸及儲存………………………8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逆反射系數(shù)R‘的測定方法………10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色度圖……………13
I
AQ2014—2008
逆反射型礦山安全標志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礦山用逆反射型安全標志的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礦山井下或井上所設置的逆反射型安全標志。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2423.17電工電子產(chǎn)品基本環(huán)境實驗規(guī)程實驗Ka:鹽霧試驗方法
GB3681塑料大氣暴露試驗方法
GB3978標準照明體及照明觀測條件
GB3979物體色的測量方法
GB5768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GB7707凹版裝潢印刷品
GB8416視覺信號表面色
GB/T1410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試驗方法
GB14161礦山安全標志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線從接近入射光線的反方向返回的反射。當入射光線的方向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仍
能保持這種性質。
3.2逆反射標志RetroreflectiveSign
用逆反射材料做邊標志面的標志。它由標志底板和標志面組成。
3.3參考中心ReferenceCentre
在確定逆反射材料特征時,在試樣的中心或接近中心處所給定的一個點。
3.4參考軸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參考中心,垂直于被測試樣反射面的直線。
3.5照明軸IlluminationAxis
從參考中心到照明光源中心的直線。
1
AQ2014—2008
3.6觀測軸ObservationAxis
從參考中心到光探測器中心的直線。
3.7觀測角αObservationAngle
照明軸與觀測軸之間的夾角。
3.8入射角βEntranceAngle
照明軸與參考軸之間的夾角
3.9光強度系數(shù)RCoefficientofLuminousIntensity
逆反射在觀測方向的光強度I除以投向逆反射體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內的光照度
E1之商:R=I/E1
式中:R——光強度系數(shù),cd·Lx-1;
I——光強度,cd;
E1——垂直照度,Lx。
3.10逆反射系數(shù)RˊCoefficientofRetroreflectionofLuminousIntensity
逆反射在觀測方向的光強度系數(shù)R除以它的面積A之商:Rˊ=R/A=I/(E1A)
式中:Rˊ——逆反射系數(shù),cd·Lx-1·m-2;
A——試樣的被測面積,m2。
4一般要求
4.1標志牌的結構、材料和加固方式
4.1.1標志牌由標志面和標志底板構成。
4.1.2標志面和標志底板所采用的材料應具有相容性。不應發(fā)生因電化學反應或熱膨脹系數(shù)的差異等
造成的標志牌的銹蝕和損壞。
4.1.3標志面應由襯底、圖案、文字等信息部分組成。襯底應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其上的圖案、符
號、文字、邊框等信息部分應采用逆反射材料或油墨絲網(wǎng)印刷制成。
4.1.4標志底板可采用鋁合金板、薄鋼板或PV塑料板制做。鋁合金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5mm;薄鋼
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mm;PV塑料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3.0mm。
4.1.4.1PV塑料底板應具有抗靜電性,其電阻值不大于108Ω。
4.1.4.2設置在有觸電危險場所的標志底板,應用絕緣材料制作。
4.1.5標志牌的加固方式,可參考GB5768中附錄E的規(guī)定設計制作。
4.2標志牌的形狀,幾何尺寸和外觀要求
4.1.6標志牌的形狀
標志牌的形狀、圖案、文字等應按GB14161的規(guī)定制作。標志底板的邊緣和尖角應當?shù)估猓蕡A滑
狀。
4.1.7標志牌的幾何尺寸
標志牌的幾何尺寸應符合GB14161的規(guī)定。
2
AQ2014—2008
4.1.8標志牌的外觀
4.1.8.1標志牌的平整度
標志牌牌面應平整,無明顯變形,按5.2.1的方法測量時,整塊標志牌范圍內的不平整度不應大于
1mm。
4.1.8.2標志面外觀
制作完畢的標志牌,按6.2.2、6.2.3、6.2.4的方法測定時,其標志面上不允許存在以下缺陷:
a)表面出現(xiàn)裂紋。
b)明顯的劃痕,創(chuàng)傷和顏色不均勻。
c)在任何一個面積為100mmX100mm的表面上,存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總面積大于10mm2的氣泡。
d)逆反射性能不均勻。
5技術要求
5.1標志面色度性能
標志面上的圖案、文字、符號、邊框及襯底等各種顏色的色度坐標及亮度因數(shù)應在表1規(guī)定的范圍
內,對應的色度圖見附錄B。色度坐標按6.5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
表1標志面顏色色度坐標和亮度因數(shù)
(標準照明體D65照明觀測條件:45/0,視場角2°)
顏色色度坐標亮度因數(shù)
xyxyxyxy
白0.2850.3250.3050.3050.3550.3550.3350.375≥0.27
黃0.4650.5340.4270.4830.4870.4230.5450.4540.16~0.40
紅0.6550.3450.5690.3410.5950.3150.6900.3100.03~0.10
橙0.5700.4290.5060.4040.5350.3750.6100.3900.12~0.30
藍0.0780.1710.1370.0380.2100.1600.1500.2200.01~0.10
綠0.0070.7030.0260.3990.1770.3620.2480.4090.03~0.10
棕0.5500.4500.4300.3400.4300.3900.6100.3900.01~0.06
熒光黃綠0.3870.6100.4600.5400.4280.4960.3690.546≥0.60
熒光黃0.4790.5200.5570.4420.5120.4210.4460.483≥0.45
熒光橙0.5830.4160.6450.3550.5950.3510.5350.400≥0.25
5.2標志面逆反射系數(shù)Rˊ
按GB14161的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一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ˊ最低值能達到表2的
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二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最低值應達到表3的規(guī)定;當制作標志
面的逆反射材料為三級品時,其逆反射系數(shù)R’最低值應達到表4的規(guī)定。逆反射系數(shù)Rˊ值按6.3方法測
定。
3
AQ2014—2008
表2礦山用一級反光膜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值Rˊ(cd·lx-1·m-2)
觀察角入射角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棕色
-4o6004501201005020
0.2o15o45032085804015
30o30022060502510
-4o36025060602515
0.33o15o26018040401810
30o1601102525106
表3礦山用二級逆反射材料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Rˊ(cd·lx-1·m-2)
觀察入射熒光熒光熒光
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棕色橙色
角角黃黃綠橙
-4o36027065503018145220290105
0.2o
30o1701353025148.56810013550
-4o1501102721137.5609012045
0.5o
30o725413106.03.528405522
表4礦山用三級逆反射材料最低逆反射系數(shù)Rˊ(cd·lx-1·m-2)
觀察角入射角白黃紅綠藍
5o250170352020
0.2o30o200120301515
40o1107015129
5o180122252114
0.33o30o1006714117
40o956413117
5o530.80.60.2
2.0o30o2.51.50.4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藥品的疾病模型構建與藥物篩選考核試卷
- 重癥肺炎合并ARDS個案護理 2
- 5-14順序脈沖信號發(fā)生器
- 2-2復合邏輯運算
- AIGC應用基礎課件
- 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9課《牧場之國》精美課件
- 泰山職業(yè)技術學院《藥理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蕪湖市新蕪區(qū)2024-2025學年小升初總復習數(shù)學精練含解析
- 蘭州文理學院《醫(yī)學概論實驗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和田地區(qū)2025年下學期高三年級二調考試數(shù)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xiāng)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課件共34張
- 山東省濰坊市2023-2024 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化學試題+帶答案
- 鐵路少年-練習及答案
- 《隧道工程》課件
- DB-T29-111-2018埋地鋼質管道陰極保護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化糞池清理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企業(yè)業(yè)務賬號管理辦法
-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關治療用液體的制備和質量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關治療用水
- 手術患者轉運交接及注意事項
- 思維障礙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 產(chǎn)房人文關懷護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