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評_第1頁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評_第2頁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評_第3頁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評_第4頁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

環境影響報告書

1前言

1前言

1.1項目建設的背景及必要性

鄂托克前旗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隸屬于山能新礦內蒙古能源有限責任公

司,長城六號礦井由鄂托克前旗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

長城六號礦井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中的一個礦井,

是國家煤炭工業發展規劃的、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上海廟能源化工

基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長城六號礦井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西部,內蒙古自治區與寧

夏回族自治區接壤地帶,位于寧夏寧東、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國家能源

化工基地“金三角”區域,行政區劃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上海廟鎮管轄。井田地理坐標東經106°31′57″~106°33′31″,北緯38°

16′31″~38°18′51″。礦井設計規模1.5Mt/a,井田南北長約4.5km,東西

寬約2km,井田面積為8.12km2。

2013年9月,寧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編制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

旗上海廟礦區橫山堡井田煤炭勘探報告》,國土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評審通

過,以國土資儲備字[2014]34號備案。2014年4月,寧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編

制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長城六號井田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

2016年6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內蒙古鄂托克前旗

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長城六號礦井可行性研究報告(修改版)》。

2007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能源[2007]3168號”文,對《內蒙

古自治區鄂爾多斯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第四版)》進行了批復,總體規劃中長

城六號礦井(原稱橫山堡礦井)規劃建設規模120萬t/a。2011年6月30日,

環保部以“環審[2011]164號文”出具了《關于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

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2016年11月24日,環保部辦公廳以“環辦環

評函[2016]2119號”出具了《關于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環境影響

跟蹤評價工作意見的函》。2013年2月22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

[2013]350號文”《關于內蒙古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修編)的批復》,上海廟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1前言

礦區南北長約67km,東西寬約34km,面積約1154km2,煤炭資源總量約143億

噸。礦區規劃分為14個井田,規劃建設規模61.60Mt/a。長城六號礦井是內蒙古

自治區鄂爾多斯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中的一個礦井,規劃井田面積8.12km2,規

劃建設規模由120萬t/a調整為180萬t/a。

可行性研究報告對礦井生產能力提出1.2Mt/a、1.5Mt/a和1.8Mt/a三個方

案,從可采儲量和礦井服務年限、煤層生產能力、工作面技術條件、經濟效益

和國家、地方規劃5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比較,最終確定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

1.50Mt/a。

根據現場調查,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1.5Mt/a項目于2012年9月已開工

建設。目前副井提升、主井塔主體施工、井筒裝備、礦井通風、供電、輔助運輸、

排水、壓風、防塵、安全監控系統等主要生產系統已完成。礦井已在2015年12

月全面停止建設,在建的主井提升系統、井底主運系統、采區運輸系統已停工。

已建成工程投資50575.38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32.07%。

鄂爾多斯環境保護局于2015年2月10日以鄂環罰字[2015]15號對長城六號

礦業有限公司擅自開工建設進行了行政處罰,要求其立即停止建設,并處罰款壹

拾伍萬元。

2016年12月13日國家能源局以國能綜煤炭[2016]869號“國家能源局綜合

司關于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礦產能置換方案的復函”同意內蒙古上海廟礦區

長城六礦煤礦實施產能減量置換,辦理項目建設相關手續。

1.2評價任務的由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規定,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3

日委托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承擔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接受委托

后,我院組織項目工作組人員進行了多次現場踏勘,了解區域環境現狀、地形地

貌、評價區自然環境狀況,并配合建設單位進行了公眾參與調查。在資料收集和

現場調查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內蒙古自治區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編制了

《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城六號煤礦新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2—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2總則

2.1編制依據

2.1.1任務依據

(1)委托書,2015年7月13日;

(2)國能綜煤炭[2016]869號“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內蒙古上海廟礦區長

城六礦產能置換方案的復函”;

(3)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內環函[2016]345號“關于確認內蒙古鄂托克

前旗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長城六號礦井新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執行標準的

函”;

(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能源[2013]350號《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

于內蒙古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修編)的批復》;

(5)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儲備字[2014]34號“關于《內幕在自治區鄂托克前

旗上海廟礦區橫山堡井田煤炭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審[2011]164號文“關于上海廟能源化工

基地開發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

(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環辦環評函[2016]2119號“關于上

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工作意見的函”;

(8)鄂托克前旗規劃局鄂前規發[2014]170號“關于長城六號礦井項目選址

規劃的批復”。

2.1.2法律法規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9月1日);

(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2008年6月1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2013年6

月;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3—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年3月20日);

(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1991年7月1日);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修訂),2012年7月1日;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1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保部第33號令,2015

年6月1日實施);

(14)《煤炭產業政策》(國家發改委,2007年11月29日);

(1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8年12月27日);

(16)《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第592號令,2011年3月5日);

(17)《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38號,2000年11月26日);

(18)《關于加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意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環發[2004]24號,2004年2月13日);

(19)《關于發布<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及附件》

(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土資源部、科技部,環發[2005]109號,2005年10

月12日);

(20)《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

[2007]37號,2007年3月15日);

(21)《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

2006[28號],2006年2月14日);

(22)《關于加強煤炭礦區總體規劃和煤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

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辦公廳,環辦[2006]129號,2006年11月6日);

(2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修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

會,第21號令,2013年2月16日);

(24)《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9月30日);

(2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年8月);

(26)《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1995年5月4日地質礦產部第21號令);

(27)《長城保護條例》(2006年12月1日施行);

(28)《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4—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2012]77號,2012年7月3日);

(29)《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

[2012]98號,2012年8月8日);

(30)《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務院國發〔2013〕

37號,2013年9月10日);

(31)《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規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第16號令,2012年12月9日);

(32)《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國家能源局,國能煤炭[2013]19號,

2013年1月9日);

(33)《關于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環境保護部辦

公廳,環辦[2013]104號,2013年11月15日);

(34)《關于執行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政策有關具體問題的通知》(環境保

護部辦公廳,環辦[2015]10號,2015年1月22日);

(35)《關于發布<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

年本)>的公告》(環保部,2015年第17號公告,2015年3月13日);

(36)《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違法項目責任追究的通知》(環境保

護部,環辦函[2015]389號,2015年3月18日);

(37)《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務院,國發

[2015]17號,2015年4月2日);

(38)《煤矸石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第18號令,

2015年3月1日施行);

(39)關于印發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能源

[2014]506號,2014年3月24日);

(40)《關于調控煤炭總量優化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國能煤炭[2014]454

號,2014年10月30日);

(41)《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

2016年2月1日);

(42)《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務院,國發

[2016]31號,2016年5月28日);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5—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4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內

政字[2005]37號;

(44)《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的

實施辦法》內政字[2005]210號;

(45)《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整合總體方案》內政辦發[2007]49號;

(46)《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內蒙

古自治區人民政府,2011年1月22日;

(47)《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2002年3月21日起實施;

(48)《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開發秩序依法保護環

境保障民生的指導意見》,2011年7月13日;

(49)《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礦業生產管理依法保護環境保障

民生的緊急通知》,內政發電[2011]10號,2011年5月25日;

(50)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

《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污染物排污權電子競價交易規則(試行)》和《內蒙古自治

區主要污染物排污權儲備管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內環發[2011]139號,內

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2011年8月12日;

(51)《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關于調整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標準等事項

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內環辦[2012]36號;

(52)《關于加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前置審核工作的通知》,內環辦

[2011]236號,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2011年8月22日;

(53)《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辦法》,內

蒙古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2012年8月1日正式施行;

(54)《關于印發自治區2015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的通知》(內政辦

發[2015]68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7月2日;

(55)《關于印發自治區2016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的通知》(內政辦

發[2016]113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16年9月1日。

(56)《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內蒙古鄂

爾多斯市人民政府,2011年3月3日;

(57)《鄂爾多斯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控制實施方案》,鄂爾多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6—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斯市環境保護局,2011年9月;

(58)《鄂爾多斯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鄂府發[2011]32號,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2011年6月22日;

(59)《中共鄂托克前旗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的建議》(2015年12月22日)。

2.1.3技術規定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

(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

(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

(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

(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

(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

(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

(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煤炭采選工程》(HJ619-2011);

(9)《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范》(GB50433-2008);

(10)《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50434-2008);

(11)《清潔生產標準煤炭采選業》(HJ446-2008);

(12)《選煤廠洗水閉路循環等級》(MT/T810-1999);

(13)《煤炭工業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810-2012);

(14)《煤炭工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821-2012);

(15)《煤礦井下消防、灑水設計規范》(GB50383-2016);

(16)《煤礦防治水規定》(國家安監總局第28號令,2009年12月1日);

(17)《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HJ651-2013);

(18)《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導則》(HJ2035-2013);

(19)《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50215-2015)

(20)《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國家

煤炭工業局,2000年6月)。

2.1.4參考資料

(1)《內蒙古鄂托克前旗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長城六號礦井可行性研究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7—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報告(修改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6月);

(2)《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上海廟礦區橫山堡井田煤炭勘探報告》(寧

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2013年9月);

(3)《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北京師范大

學,2011年5月);

(4)《內蒙古鄂托克前旗長城六號礦業有限公司長城六號礦井水土保持方

案報告書(報審稿)》(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2016年8月)。

2.2評價目的與原則

2.2.1評價目的

查清本工程所處地區環境特征和環境現狀,主要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排放狀

況。通過工程分析,掌握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方式及排污環節,及對環境的影響程

度,制定污染防治對策措施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措施,結合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環

保政策要求,從環境保護角度,明確工程的環境可行性,為部門決策、下階段設

計和清潔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選址方面

通過對評價區的污染源調查及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調查,摸清該區域污染源

分布和環境質量現狀,結合區域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及經濟區劃、

土地利用規劃等方面論證項目在環境方面的可行性。

(2)污染防治方面

針對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污染因素、生態破壞因素分析,確定項目應采取

的環保措施和運行效果。

(3)環境影響方面

通過環境空氣、水體、聲環境、生態環境的影響預測,回答項目建成運行期

間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范圍和程度。

(4)總量控制方面

通過環境保護措施分析,核定污染物排放總量,分析項目污染物總量是否達

標。

(5)環境管理方面

通過評價要達到為項目建設審批、工程設計、建設管理、生產運行、環境保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8—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護等提供可靠依據的目的。

2.2.2評價原則及指導思想

1、評價原則

評價以貫徹國家、內蒙古自治區有關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和區域可持續

發展戰略思想要求,尤其是以近年來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制訂的一系列政策為原

則開展工作,堅持公正、公開、綜合考慮項目對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為評價原則。

2、評價指導思想

(1)以各項環境保護法規、評價技術規定、環境保護標準和項目所在區域

的環境功能區劃為依據,指導評價工作;

(2)始終貫徹“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總量控制”、“節能減排”的原則,

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體現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的要求,實現可持

續發展戰略;特別是針對煤炭開采過程可能帶來的生態影響問題提出有針對性、

可操作性的生態保護和治理恢復措施;

(3)結合井田內植被覆蓋率較高等特點,在對礦井開采地表塌陷和地下水

影響進行預測的基礎上,定性分析和定量預測項目開發對評價區生態環境和地下

水的影響。

2.3評價時段

根據煤炭采選工程的時序特點,劃分為建設期和運行期來重點評價,閉礦期

進行簡要分析。

2.4評價等級

根據各項導則中評價等級的分級方法確定:生態環境、聲環境等級為二級;

地下水環境、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評價等級均為三級。見表2-4-1~5。

1、地下水評價等級

本項目場地僅工業場地,屬III類項目;地下水調查評價范圍內不涉及其他

集中式飲用水源等敏感保護目標,場地下游調查評價范圍內沒有村莊居民分散供

水水井及其他地下水環境敏感區,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屬于“不敏感”。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本項目地下水評

價工作等級見表2-4-1。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9—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表2-4-1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分級表

項目類別

I類項目II類項目III類項目

環境敏感度

敏感一一二

較敏感一二三

不敏感二三三(其他)

評價等級本項目評價等級為三級

根據以上分析并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HJ610-2016)確定本項目確定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三級。

2、生態環境評價等級

表2-4-2生態環境評價等級表

序號主要生態影響分項指標初次定級最終定級

1工程占地范圍≤2km20.255km2

三級二級

2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一般區域

注:項目為井工礦,考慮到項目開發對土地利用類型有一定影響,因此生態評價等級上調

一級

3、環境空氣評價等級

表2-4-3環境空氣評價等級表

CiCoiPiD評價

污染源污染物10%

(mg/m3)(mg/m3)(%)(m)等級

機械排矸車間PM100.012070.452.68/三

備注:估算模式中計算參數和選項說明見環境空氣影響分析章節。

4、地表水環境評價等級

表2-4-4地表水評價等級表

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質地表水域地表水水質要

項目評價等級

(m3/d)復雜程度規模求

指標0簡單小Ⅲ類三級

5、聲環境評價等級

表2-4-5聲環境評價等級表

項目建設前后評價范

區域噪項目建設前后受影響的人

項目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評價等級

聲類別口數量增加程度

增高量

受工業場地噪聲

工業場地2類增高量<3dB(A)二級

影響的人口數量無變化

2.5評價范圍

1、環境空氣評價范圍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大氣環境影響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0—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評價以項目排放污染物的最遠影響距離確定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即以

排放源為中心,以D10%為半徑的圓或2×D10%為邊長的矩形作為大氣環境影響評

價范圍,評價范圍的直徑或邊長一般不應小于5km。

本項目Pmax=2.68%<10%,因此,環評確定以工業場地機械排矸車間排氣

筒為中心邊長5km的矩形作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2、地下水評價范圍

場地位置地勢平坦,水文地質單元邊界距離很遠,故以場地為中心取上游

1km,兩側1km,下游2km圈定的區域,總面積約6.0km2。

3、聲環境評價范圍

以工業場地廠界外200m和公路中心線兩側200m為評價范圍。

4、生態環境評價范圍

地表塌陷水平影響半徑為283m,考慮生態系統完整性,開采影響以井田范

圍8.12km2為主,向外延伸1000m作為評價范圍,面積為24.89km2。工程占地

總面積25.5hm2,均為新征。其中:永久占地20.42hm2,臨時占地5.08hm2。

2.6環境功能區劃及評價標準

2.6.1環境功能區劃

1、環境空氣

本項目所處區域屬《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規定的二類區

(農村地區)。

2、地下水環境

按照地下水質量分類及質量分類指標,以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本區地下

水屬《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Ⅲ類功能區。

3、地表水

本項目井田范圍內沒有常年地表河流,根據區域內地表水體功能區劃分情

況,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體標準。

4、聲環境

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功能區劃分,本區屬于《聲環

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規定的2類區。

5、生態環境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1—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本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境內,在內蒙古自治區生態功

能區劃中該地區屬于西鄂爾多斯荒漠草原沙漠化控制生態功能區,區劃要求該區

發展應以保護和恢復植被為重點,禁止開荒和濫樵采,制止過度放牧,推廣利用

新能源。

2.6.2評價標準

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以內環函[2016]345號文,對本項目的評價標準進

行了批復,具體如下:

1、環境質量標準

(1)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

(2)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

(3)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

(4)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Ⅲ類標準;

(5)土壤: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

標準值見表2-6-1~表2-6-5。

表2-6-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mg/m3)

污染物SO2TSPPM10NO2NOx

年平均0.060.200.070.040.05

日平均0.150.300.150.080.10

小時平均0.50--0.200.25

表2-6-2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LAeqdB

類別晝夜夜間適用區域

26050工業場地廠界

表2-6-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

序號污染物名稱標準值單位序號污染物名稱標準值單位

1pH6~9無量綱8氟化物≤1.0

2COD≤209砷≤0.05

3BOD5≤410鐵≤0.3

4氨氮≤1.011錳≤0.1mg/L

mg/L

5石油類≤0.0512鉛≤0.05

6硫化物≤0.213DO≤5.0

7揮發酚≤0.005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2—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表2-6-4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

序號污染物標準值序號污染物標準值

1pH6.5-8.512細菌總數(個/mL)≤100

2砷≤0.0513總大腸菌群(個/l)≤3.0

3鉻(六價)≤0.0514汞≤0.001

4氨氮≤0.215總硬度(以CaCO3計)≤450

5氟化物≤1.016高錳酸鹽指數≤3.0

6硝酸鹽≤2017溶解性總固體≤1000

7亞硝酸鹽≤0.0218揮發酚≤0.002

8硫酸鹽≤25019鎘≤0.01

9揮發酚≤0.00220氯化物≤250

10鐵≤0.321氰化物≤0.05

11錳≤0.1單位:pH為無量綱,其余為mg/L

表2-6-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

項目標準值

土壤pH值<6.56.5~7.5>7.5

鎘≤0.300.300.60

汞0.300.501.0

水田≤302520

旱地≤403025

農田等≤50100100

果園≤150200200

鉛≤250300350

水田≤250300350

旱地≤150200250

鋅200250300

鎳405060

六六六0.50

滴滴涕0.50

2、污染物排放標準

(1)顆粒物:執行《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中表4

及表5新建項目標準;

(2)污水:生產廢水執行《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246-2006)

中表2中的新改擴標準;生活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

4中一級標準;

(3)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其中:工業場地執行2類功能區排放限值;建筑施工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

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3—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4)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9-2001)和修訂單的要求。

各污染物排放標準值見表2-6-6~表2-6-10。

表2-6-6《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中新建項目標準

污染物排放方式濃度限值單位

無組織排放限值1.0

粉塵mg/Nm3

有組織80

表2-6-7《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7-2006)表2中標準

序號污染物名稱標準值(mg/l)序號污染物名稱標準值(mg/l)

1pH6.0-9.0(無量綱)4石油類5

2COD505鐵6

3SS506錳4

表2-6-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級標準

序號污染名稱標準值單位

1pH6~9無量綱

2SS70

3BOD520

4COD100mg/L

5石油類5

6氨氮15

表2-6-9《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LAeqdB

類別晝夜夜間適用區域

26050工業場地廠界

表2-6-10《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

晝夜夜間單位

7055LAeqdB

3、其他

地表塌陷:《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

2.7評價工作內容及重點

根據工程所處區域的環境狀況、工程分析以及環境影響識別和篩選結果,本

工程建設對地下水環境、生態環境、聲環境、固體廢物、環境空氣、地表水等方

面的影響進行評價,其中對地下水環境、生態環境、聲環境進行重點評價,對環

境空氣、固體廢物及地表水進行一般性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內容及重點見表2-7-1。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4—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表2-7-1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內容及重點一覽表

序號評價主要專題主要評價內容評價重點

建設地點、建設性質、生產規模、占地類型、主

要技術經濟指標等情況、工程建構筑物、項目工工程建設設施分析

1工程分析藝流程、供水來源及影響、排污環節分析、水平污染物及達標情況分析

衡分析、工程污染源、污染物及達標情況分析、依托工程合理性分析

依托工程介紹

建設項目區域介紹項目區域自然環境概況、生態環境概況及社項目區域環境概況重點介

2

環境概況會環境概況紹

定量預測首采區、全井田開采引起的生態環境影

定量預測首采區、全井田

響及措施、土地利用變化、土壤侵蝕變化及地表

開采引起的生態環境的變

生態環境及地形態變化,分析預測沉陷對評價范圍內的地表植

化;分析采煤導水裂隙帶

3下水環境影響被、地下水、村莊等基礎設施的影響,對村莊飲

對地下含水層影響,論證

評價水方式、水量的影響,生態環境變化趨勢分析

采煤對地下水量、水質、

分析采煤導水裂隙帶對地下含水層影響,論證采

水井的影響等

煤對地下水水量、水質的影響等

定量預測及評價項目生產營運期對地表水、環境

環境污染影響固廢,特別是矸石淋溶液

4空氣、聲環境的影響,分析礦井固廢排放對環境

預測與評價對周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的影響

總量控制及清

提出煙塵、NO、COD、氨氮排放總量控制方案;項目排放污染物總量需滿

5潔生產、循環經X

分析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和循環經濟發展方向足批復指標要求

濟分析

環境管理與環提出環境管理要求,制定環境監測計劃,提出環

6提出環保驗收一覽表

境監測計劃保驗收一覽表

全面考慮建設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從環境

質量、土地利用、區域規劃和環境功能區劃等方

項目選址環境給出明確的項目選址的環

7面對礦井工業場地的選址環境可行性進行全面

可行性分析境可行性評價結論

的分析論證,給出明確的項目選址的環境可行性

評價結論

分析項目供熱輸送管線泄漏事故等環境風險影

8環境風險分析事故預測及應急預案

響,并制定應急預案

包括項目環境保護投資估算,項目環境代價等主

環境經濟損益

9要環境經濟指標計算分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投資

分析

環境效率綜合分析

建設單位通過問卷調查、媒體公示等形式了解受

影響群體對項目建設在環境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建設單位重點對首采區內

10公眾參與

并對公眾提出的反對性意見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村莊和搬遷村莊征求建議

析處理

分析礦井與國家產業政策、礦區規劃、規劃環評、

規劃符合性分

11地方經濟發展、城市發展、其他規劃與政策等符符合性分析

合性進行分析

對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分析論證,在影響預測的基

礎上,結合區域規劃提出污染控制措施、水土保生態綜合治理方案、矸石

環境保護措施持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和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方處置措施及論證綜合利用

12

分析論證案;探討并提出礦井水和生活污水資源化及矸石途徑、礦井水資源化方案

綜合利用的可行性途徑;制定環境管理及環境監論證

測計劃

煤炭工業太原設計研究院—15—國環評證甲字第1303號

2總則

2.8環境保護目標

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主要環境保護目

標有:受地表沉陷影響的土壤、耕地、林草地、村莊、飲用水井、有供水意義的

含水層,及明長城遺址、寧夏靈武國家地質公園——水洞溝古文化遺址區等地面

建(構)筑物。

評價區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8-1,主要環境保護對象分布情況見圖2-8-1。

表2-8-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

環境影響與工業場地相對位置戶數人口

保護目標保護要求

要素因素方位距離(km)(戶)(人)

S0.929

一采區1沙章圖村

SW1.015

2S1.8423

二采區

3W0.816各采區開采前1年

村4八一村S2.915完成搬遷

5SSE1.415

三采區

6ESE1.615

生小計1158

與井田邊界的相對位置

1E0.515

井田外2E0.815位于長城一礦井田

莊沙章圖村

1000m3E0.815內

范圍內4E0.615

小計420

評價區合計

1578

區內植被以草原化荒漠植被類型為主,主要有錦雞

及時進行土地復墾

表兒、針茅和沙蒿群落。代表植物有:檸條錦雞兒、

和生態恢復治理工

自然植被無芒隱子草、小葉錦雞兒、冷蒿、沙蒿、短花針茅、

作,保證生態環境

甘草、沙蓬、麻黃等。評價區內林地0.375km2,草

功能不下降

地4.110km2,農田植被1.113km2。

玉米、豆類、小麥、糜子、胡麻、谷子、向日葵等,及時進行土地復

2

耕地評價區和井田范圍內耕地面積分別為1.113km和墾,恢復率達到

2

0.503km,耕地均為旱地,無農業灌溉設施。100%

陷水土流失治理率

土壤類型主要是灰鈣土和風沙土,評價區主要以強90%以上,土壤質

土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