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2024年中考三模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重劃德國幅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法國開采:菜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占領15年: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這些內容應出自A.《凡爾賽條約》 B.《慕尼黑協定》 C.《九國公約》 D.《國際聯盟盟約》2.“進入新世紀后,由于科技進步和各國國力增長速度快慢不同,國際體系與50年前英國遙遙領先的局面相比變得更加動蕩,更為復雜……”這種局勢下出現的國際組織是()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B.軸心國集團和反法西斯聯盟C.北約和華約D.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3.中國宋代在知識的普及、商業的活躍和都市的發達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稱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選項不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B.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C.城市中出現固定娛樂場所“瓦舍D.發明火藥并廣泛應用于軍事4.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還是一場空前的社會革命。對“社會革命”理解正確的是A.生產力飛速發展B.工人生活全面改善C.兩大對立階級形成D.社會財富迅速增長5.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王朝的部分官僚發起一場自救運動。其主要影響是()A.實現了富國強兵B.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歷程C.挽救了民族危亡D.阻止了外國資本主義的擴張6.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證據是A.考古發現B.神話傳說C.史料文獻D.學者推斷7.前世界銀行駐華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曾講道:“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這一認識得出的主要依據是中國A.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建立了經濟特區C.進行了國有企業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8.(亮點題)2015年初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經發表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個美國家庭抵制中國產品近一年后終于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遭”,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沒有勇氣再嘗試這種日子。這從深層意義上表明()A.中國產品質量差引起美國家庭的抵制行動B.中國產品在美國受到不公正待遇C.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D.經濟全球化受到人們的抵制9.下面結構圖中①②處應填()A.世襲制、禪讓制 B.禪讓制、世襲制C.分封制、郡縣制 D.郡縣制、分封制10.揚州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家園。揚州這個地名最早出自于A.《揚州畫舫錄》 B.《史記》 C.《資治通鑒》 D.《禹貢·尚書》11.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以下宣言和口號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反對華北自治!”②“不甘做亡國之君!”③“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④“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⑤“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A.①③⑤②④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⑤12.史料的價值在于客觀真實。我們在研究“平津戰役”時最有力的證據是A.平津戰役的遺跡和當時的照片B.參加平津戰役老兵寫的回憶錄C.歷史論著中對平津戰役的描述D.電影作品《平津戰役》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積極作用?14.請舉出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標志世界近代社會逐步發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主要歷史事件。15.思想解放運動促進近代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請舉出近代中外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及代表人物。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召開巴黎和會,通過《凡爾賽條約》,其中規定“重劃德國幅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法國開采:菜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占領15年: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體現了嚴厲限制德國的意圖,故A符合題意;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是綏靖主義的高潮,故B不符合題意;《九國公約》使中國又恢復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統治的局面,故C不符合題意;《國際聯盟盟約》體現了維護和平的精神,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進入新世紀后,由于科技進步和各國國力增長速度快慢不同”,可知是進入20世紀后,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歐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為爭奪市場、原料、投資場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間的競爭也醞釀著戰爭;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三國協約”,其核心是英國。”由德國、奧鋼帝國和意大和三國組成“三國同盟。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形成后,世界局勢日益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選項A符合題意;軸心國集團和反法西斯聯盟是二戰時期形成的;北約和華約是冷戰時期形成的;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是今天的國際組織;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3、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宋代,火藥開始用于軍事領域,D項表述錯誤,不屬于宋代的科技成就,不支持“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的觀點,符合題意;ABC三項屬于宋代的成就,支持“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的觀點,不符合題意。故選D。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是一場技術革命指的是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場空前的社會革命指的是使整個社會分裂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階級。C符合題意。生產力飛速發展、工人生活全面改善、社會財富迅速增長都是經濟角度,故排除ABD。故選C。5、B【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自救運動是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沒有能達到洋務派富國強兵,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也沒有能挽救民族危亡,A和C項排除。但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的標志,B項符合題意;D項說法錯誤,洋務運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無法阻止外國資本主義的擴張。故選B。6、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考古發現的歷史實物更能真實有效的提供歷史資料,讓人類了解歷史,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7、D【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從1985年開始,我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1992年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D。8、C【解析】

20世紀80—90年代,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題文描述的事件從本質上反映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故選C。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堯舜禹之間更替部落聯盟首領位置采用的是禪讓制。故①處應填禪讓制;禹的兒子啟憑借強大的勢力,在禹死后繼承了他的位置。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故②處應填世襲制。故B符合題意;①處是禪讓制,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揚州歷史的準確識記。“揚州”作為地名已很古老,最早出現在大禹時代。大禹將當時的中國劃為九州,其中一個州就是揚州。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獻《禹貢·尚書》中就有記載:“淮海惟揚州”。故選D。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禹貢·尚書》·《尚書·禹貢篇第一》(課標外)11、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反對華北自治”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的口號。“不干做亡國之君”是戊戌變法時期,光緒帝發生的聲音。“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是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出自太平天國運動中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是1838年底林則徐到虎門禁煙時表的決心。因此從正確的順序是⑤④②③①。故B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12、A【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料的價值在于客觀真實。我們在研究“平津戰役”時最有力的證據是平津戰役的遺跡和當時的照片,選項A符合題意;電影作品《平津戰役》、歷史論著中對平津戰役的描述、參加平津戰役老兵寫的回憶錄都摻雜了個人的色彩,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由此可知它們的積極租用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14、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美國內戰,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世界資本主義逐步發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時期,近代社會開始逐步確立。在這個時期,主要歷史事件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都屬于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的早期階段,經歷了從封建專制統治或殖民統治向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過渡,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工業革命的爆發提供了前提條件,在它的推動下,美國南北戰爭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統治,而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則是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15、文藝復興運動:但丁(達·芬奇)啟蒙思想運動: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答出其中三次即可。【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中外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有14至17世紀的文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