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2年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2年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2年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2年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22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地理第一部分(共25分)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招募了近4萬名志愿者,要求志愿者能使用漢語或某外語進行交流、具備志愿服務所需基本知識技能等五項基本條件。圖1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圖2為某志愿者搜集的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會徽“冬夢”可以體現中華文化中的()A.漢字 B.服飾 C.飲食 D.交通方式2.冬奧會志愿者要能使用漢語或某外語進行交流,“某外語”最可能是()A.俄語 B.英語 C.德語 D.法語3.圖2中()①左側兩人屬于白色人種②中間兩人所屬人種的故鄉是非洲③右側韓國引導員屬于白色人種④左側兩人所屬人種故鄉是亞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下圖為某同學描繪的世界海陸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A.中緯度地區以陸地為主 B.低緯度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陸地面積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加5.地球表面海洋與陸地面積比約為()A.1:1 B.7:3 C.3:7 D.1:2豎版世界地圖的出現是對使用了400多年橫版世界地圖的突破。下圖為豎版世界地圖(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A.甲地位于北寒帶 B.乙地位于中緯度C.丙地經緯度為23°26′N,7°E D.丁地位于西半球7.乙地所在大洲的特點為()A.瀕臨四大洋 B.年平均氣溫高C.平均海拔低 D.跨經度最廣8.甲地與丁地所在大洲()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都瀕臨太平洋C.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D.隔白令海峽相望下圖為世界年降水量圖(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示區域年降水量()A.赤道附近地區均大于2000mm B.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較西岸多C.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D.最少的地區位于澳大利亞大陸東部10.甲、乙兩地降水量差異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 B.海陸分布 C.緯度位置 D.人類活動11.與圖中丙地景觀類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1年高溫熱浪、颶風(臺風)、暴雨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頻頻上演,科學家推測這些現象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下圖為世界主要氣侯類型及2021年1-8月世界主要災害性天氣事件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2021年1-8月()A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受颶風影響 B.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暴雨洪澇C.非洲大陸熱帶草原氣候區發生了森林火災 D.亞洲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出現沙塵暴13.圖中森林火災發生地所屬氣候類型與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對應正確的是()A甲-③ B.乙-① C.丙一② D.丁-④14.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人為原因有()①大量采伐森林資源②過度開采和使用地下水③過量施用農藥、化肥④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行為有()①推廣使用清潔能源②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增加城市綠地面積④減少排放生產生活污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下圖為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虛線為預測數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據圖可知,世界人口()A.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B.總量在2020年達到85億C1960年后增長速度先快后慢 D.每增長10億人口所用時間漸短17.世界人口()A.增速慢則資源消耗少,經濟發展緩慢B.增速快則勞動力充足,經濟發展迅速C.增速過快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D.增長速度應與資源、環境狀況等相適應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趨向性。圖1為70°N~50°S每隔10°范圍內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示意圖,圖2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A.北半球低緯度地區人口超過世界人口的50%B.平原地區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一半C.北半球中低緯度低海拔地區人口多D.世界人口隨緯度和海拔增加而減少19.據圖推斷,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氣候、地形 B.氣候、植被 C.地形、土壤 D.地形、水源日本白川鄉獲町地區的建筑主要為合掌造(屋頂覆蓋茅草的人字形木屋),與其首都東京的建筑迥然不同。圖1為白川鄉,圖2東京的景觀圖,圖3為日本本州島地形圖及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白川鄉的合掌造()①建于山間谷地,冬暖夏涼②以磚石為原料建造,便于就地取材③建筑結構穩固,便于防震④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和積雪滑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與東京相比,白川鄉()A.人口稠密 B.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 C.建筑密集 D.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少22.影響白川鄉與東京聚落規模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植被23.從氣候來看,白川鄉比東京()A.夏季氣溫高 B.氣溫年較差小 C.冬季降水多 D.雨季較短根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相關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對文菜、束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十個國家開始生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資料所述十國分屬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主要差異在于()A.政治制度 B.經濟發展水平 C.人口 D.面積25.中國與老撾、越南之間的合作屬于()A.南北合作 B.南北對話 C.南南合作 D.南南對話第二部分(共45分)2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附近就經歷了海陸的變遷。圖1為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公元前2世紀,維蘇威火山附近的那不勒斯海岸曾建造了塞拉比斯神廟,現在只保存下來三根大理石柱,石柱的部分已被海生動物鉆成許多小孔。圖2為三根大理石柱升降變化示意圖。(1)公元79年至18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運動方向是___________(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其升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單項選擇)。A.海平面升降B.地殼運動C.火山活動D.人類活動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位于其南坡的龐貝古城被封存在冷卻凝固的火山灰中,使得古羅馬時代的街道、房屋保存完整,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1994年,龐貝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3為龐貝古城遺址景觀圖。(2)維蘇威火山是由亞歐板塊與________板塊_________(擠壓/張裂)形成。(3)以龐貝古城為例,說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至少兩點)意大利盛產油橄欖等優質農產品。為了解當地油橄欖種植的氣候條件,北京某校的同學們搜集了油橄欖的習性(圖4)及羅馬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5)。(4)結合材料,說明意大利氣候對油橄欖生長的有利影響。(至少兩點)27.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崇禮區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圖1為世界年平均氣溫及冬奧會舉辦城市分布圖,圖1為崇禮區衛星影像圖。冬奧會分為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70%的項目為戶外運動,要求場地氣溫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會導致積雪融化,過低會令雪質變硬且容易使運動員急性凍傷。另外,充足的雪量也是必備的,雪上項目還需要足夠的海拔和特定的地勢條件。(1)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在_________洲,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發達/發展中)國家。(2)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多位于年平均氣溫______________℃等溫線附近,該等溫線比南半球同溫度等溫線更_________(平直/彎曲)。冬奧會舉辦城市中緯度最高的兩個城市的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更_________,降水更_________,其主要影響因素為_________(單項選擇)。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植被D.地形北京將是首個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下表為北京的氣候資料。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氣溫(℃)-3.7-0.75.814.219.924.426.224.820.013.14.6-1.5月降水量(mm)2.74.98.321.234.278.1185.2159.745.521.87.42.8(3)運用氣溫和降水量數據,說出冬奧會舉辦期間北京的氣候特征。(4)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的張家口市崇禮區將承辦本屆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與北京城區相比,崇禮區作為雪上項目舉辦地的主要優勢是。(雙項選擇)A.地處平原,地勢平坦,適于建設冰雪賽場B.地勢較高,冬季寒冷,降雪較多,存雪期長C.位于山區,坡度適中,較適宜建設滑雪場D.地處冬季風的背風坡,氣溫高,冬季溫暖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1年10月1日,2020年迪拜世博會正式開園,迪拜以其獨特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圖1為世界人口分布圖(部分)。(1)圖中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有迪拜所在的阿拉伯半島大部及_________等: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總體來看,圖示區域人口分布_________。迪拜位于面向波斯灣的一片平坦的沙漠地區。19世紀初,迪拜還是一個小漁村。圖2為迪拜1960年和2020年影像地圖。(2)從1960年到2020年,迪拜除主要向半島上的沙漠地區擴展外,還在向___________地區擴展。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來看,影響迪拜擴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迪拜的年平均氣溫約為27.5℃,年平均降水量約為88.6mm,其傳統民居簡潔、實用、耐久,與當地自然環境關系密切。圖3為迪拜傳統民居景觀圖。(3)分析迪拜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29.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1年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盧旺達總統卡加梅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圖1為中國和盧旺達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1)比較法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方法。與中國相比,從緯度位置來看盧旺達位于低緯度地區,跨緯度范圍_____(大/小);從海陸位置來看,盧旺達屬于__________(內陸/沿海)國家。盧旺達氣溫常年在20℃左右,因為海拔較高,晝夜溫差較同緯度平原地區__________(大/小);每年的2月至6月、9月至10月為濕季,6月至9月、12月至次年2月為干季,屬于__________(氣候類型);與中國相比,盧旺達氣候類型較__________(單一/多樣)。山地大猩猩被評為全球十大瀕危的稀有動物之一。山地大猩猩追蹤也稱“追猩”,是盧旺達獨一無二的特色旅游項目,其收益占GDP很大比重。(2)你認為盧旺達發展“追猩”這一特色旅游項目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至少兩點)中盧建交半個世紀以來,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傳統友誼歷久彌堅。中國援助盧旺達的項目主要有:水稻種植、糖廠、水泥廠、公路、體育場、外交部辦公樓、學校、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醫院等。圖2為我國與盧旺達進出口主要產品示意圖。(3)從產品類型來看,中國從盧旺達進口的產品主要為_______,向盧旺達出口的產品主要為___________。(4)從中國和盧旺達兩國中任選其一,結合材料,說明國際經濟合作的意義。(至少兩點)

參考答案第一部分(共25分)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招募了近4萬名志愿者,要求志愿者能使用漢語或某外語進行交流、具備志愿服務所需基本知識技能等五項基本條件。圖1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圖2為某志愿者搜集的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會徽“冬夢”可以體現中華文化中的()A.漢字 B.服飾 C.飲食 D.交通方式2.冬奧會志愿者要能使用漢語或某外語進行交流,“某外語”最可能是()A.俄語 B.英語 C.德語 D.法語3.圖2中()①左側兩人屬于白色人種②中間兩人所屬人種的故鄉是非洲③右側韓國引導員屬于白色人種④左側兩人所屬人種的故鄉是亞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A2.B3.A【解析】【分析】【1題詳解】由圖可知,會徽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A正確,沒有體現出服飾、飲食、交通方式,B、C、D錯誤。故選A。【2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某外語最可能是英語,俄語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德語主要分布在德國,法語主要分布在法國,A、C、D錯誤。故選B。【3題詳解】由圖片可知,左側兩人膚色白、眼窩深、顴骨較低、顎骨較平、鼻子高大、毛發卷曲屬于白種人,①正確。中間兩人膚色黝黑,黑眼睛,鼻子寬扁,嘴唇厚屬于黑種人故鄉是非洲,②正確。右側韓國屬于東亞引導員屬于黃色人種,③錯誤。左側兩人所屬人種白種人故鄉是歐洲,④錯誤。①②正確,故選A。【點睛】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傳遞出新時代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圓體育強國之夢,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下圖為某同學描繪的世界海陸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A.中緯度地區以陸地為主 B.低緯度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陸地面積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加5.地球表面海洋與陸地面積比約為()A.1:1 B.7:3 C.3:7 D.1:2【答案】4.C5.B【解析】【分析】4題詳解】我們把南北緯0°-30°之間稱為低緯度,南北緯30°-60°之間稱為中緯度,南北緯60°-90°之間稱為高緯度。圖中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以陸地為主,但是南半球中緯度地區以海洋為主,總體來說,中緯度地區還是以海洋為主,A錯誤。讀圖可知,低緯度陸地面積小于海洋面積,B錯誤。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陸地較少,C正確。圖中并未顯示出陸地面積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加,D錯誤。故選C。【5題詳解】地球表層由海洋和陸地構成,海陸分布是不均勻的,海洋面積占71%,陸地面積占29%,概略地說,地球表層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故選B。【點睛】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地球表面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不管哪個半球,均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豎版世界地圖的出現是對使用了400多年橫版世界地圖的突破。下圖為豎版世界地圖(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A.甲地位于北寒帶 B.乙地位于中緯度C.丙地經緯度為23°26′N,7°E D.丁地位于西半球7.乙地所在大洲的特點為()A.瀕臨四大洋 B.年平均氣溫高C.平均海拔低 D.跨經度最廣8.甲地與丁地所在大洲()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都瀕臨太平洋C.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D.隔白令海峽相望【答案】6.D7.D8.B【解析】【分析】【6題詳解】讀圖。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是北溫帶,北極圈到北極點是北寒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是南溫帶,南極圈到南極點是南寒帶。甲位于北回歸北部附近,不是北寒帶,而是北溫帶,A錯誤;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乙位于極圈內是高緯度,B錯誤;丙是在南半球應該是23°26′S,7°E,C錯誤;20°W-160°E是東半球,反之是西半球,丁在西經60°為西半球,D正確;排除ABC,選D。【7題詳解】讀圖,乙是南極洲,瀕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A錯誤;乙在極圈位于高緯度,B錯誤;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錯誤;在南極點,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D正確;排除ABC,選D。【8題詳解】讀圖,甲在亞洲,丁在南美洲。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丁大部分位于南半球,A錯誤;亞洲東部是太平洋,南美洲西部是太平洋,B正確;南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C錯誤;亞洲與北美洲隔白令海峽相望,D錯誤;排除ACD,選B。【點睛】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下圖為世界年降水量圖(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示區域年降水量()A.赤道附近地區均大于2000mm B.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較西岸多C.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D.最少的地區位于澳大利亞大陸東部10.甲、乙兩地降水量差異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 B.海陸分布 C.緯度位置 D.人類活動11.與圖中丙地景觀類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B10.A11.C【解析】【分析】【9題詳解】讀圖可知,該區域屬于南半球,赤道附近降水多,多在200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小于2000毫米,如赤道附近的非洲東部年降水量低于2000毫米,A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較西岸多,B正確。南回歸線向北降水增多,C錯誤。降水最少的地區位于澳大利亞大陸中部,D錯誤。故選B。【10題詳解】讀圖可知,甲乙兩地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的東西兩側,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乙地位于山地的背風坡,降水少,甲、乙兩地降水量差異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確。甲位于太平洋沿岸,乙位于大西洋沿岸,距海都較近;且緯度相近;人類活動影響小,BCD錯誤。故選A。【11題詳解】讀圖可知,丙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中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獨石山——艾爾斯山,景觀圖③符合該地景觀,C正確。①有企鵝屬于南極地區的景觀,A錯誤。②④植被較多,不符合題意,BD錯誤。故選C。【點睛】雖然世界各地的氣候復雜多樣,但是它們的分布有一定規律。例如,由赤道地區到極地地區,有規律地分布著熱帶的、亞熱帶的、溫帶的和寒帶的氣候。2021年高溫熱浪、颶風(臺風)、暴雨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頻頻上演,科學家推測這些現象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下圖為世界主要氣侯類型及2021年1-8月世界主要災害性天氣事件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2021年1-8月()A.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受颶風影響 B.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暴雨洪澇C.非洲大陸熱帶草原氣候區發生了森林火災 D.亞洲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出現沙塵暴13.圖中森林火災發生地所屬氣候類型與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對應正確的是()A.甲-③ B.乙-① C.丙一② D.丁-④14.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人為原因有()①大量采伐森林資源②過度開采和使用地下水③過量施用農藥、化肥④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行為有()①推廣使用清潔能源②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增加城市綠地面積④減少排放生產生活污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2.B13.D14.D15.A【解析】【分析】【12題詳解】由圖可知,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沒有颶風圖例,所以A選項不正確;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暴雨洪澇圖例,故B選項正確;非洲大陸熱帶草原氣候沒有森林火災圖例;亞洲亞熱帶季風區沒有沙塵暴圖例,故D選項不正確。故選B。【13題詳解】由圖可知,甲為高山高原氣候,對應的氣候圖應該是②,故A選項錯誤;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氣候圖是③,故B錯誤;丙為熱帶草原氣候,沒有對應的氣候圖,故C錯誤;丁為熱帶雨林氣候,對應的氣候圖應該是④,故D選項正確。故選D。【14題詳解】①大量采伐森林資源,減少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會造成全球變暖;②過度開采和使用地下水會污染水源,還會造成地表塌陷,但是不會使全球變暖;③過量施用農藥、化肥會污染水源,破壞生態,但是不會使全球變暖;④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會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熱量,進而使全球氣溫有明顯變暖的趨勢。綜上所述,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排除ABC,故選D。【15題詳解】減緩全球變暖的主要措施有:1、改善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3、節約能源,倡導低碳消費。4、植樹造林,增加碳匯。所以①推廣使用清潔能源②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正確;排放污水不會導致全球變暖,故④錯誤;故A選項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點睛】全球變暖導致的后果是自然災害增加,出現極端天氣,有的地方溫度升高,有的地方溫度降低,造成局部地區狂風暴雨,農作物病蟲害增加,農業欠收減產。為了遏制全球變暖,世界各國須統一行動起動,充分重視變暖的危害,減少溫室氣體排氣,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下圖為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虛線為預測數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6.據圖可知,世界人口()A.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B.總量在2020年達到85億C.1960年后增長速度先快后慢 D.每增長10億人口所用時間漸短17.世界人口()A.增速慢則資源消耗少,經濟發展緩慢B.增速快則勞動力充足,經濟發展迅速C.增速過快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D.增長速度應與資源、環境狀況等相適應【答案】16.C17.D【解析】【分析】【16題詳解】據圖可知,世界人口總量一直在增加,A錯誤。圖中顯示,世界人口總量在2030年達到85億,B錯誤。1960年后人口增長曲線先陡后緩,表明人口增長速度先快后慢,C正確。每增長10億人口所用時間先漸短后漸長,D錯誤。故選C。【17題詳解】人口多,資源消耗量大,人口少,資源消耗量小,所以資源消耗多少,是由人口數量多少決定,不是由人口增速快慢決定的,且人口增速慢,經濟不一定發展緩慢,如發達國家,A錯誤。人口增速快則勞動力充足,但是經濟不一定發展迅速,如非洲,B錯誤。人口增速過快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較慢,C錯誤。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應與資源、環境狀況等相適應,D正確。故選D。【點睛】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一些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接近于零,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趨向性。圖1為70°N~50°S每隔10°范圍內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示意圖,圖2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A.北半球低緯度地區人口超過世界人口的50%B.平原地區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一半C.北半球中低緯度低海拔地區人口多D.世界人口隨緯度和海拔增加而減少19.據圖推斷,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氣候、地形 B.氣候、植被 C.地形、土壤 D.地形、水源【答案】18.C19.A【解析】【分析】【18題詳解】由圖可知,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的人口比例占世界人口的43.7%,不超過50%,故A錯誤;平原地區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56.5%,超過一半,故B錯誤;由圖可知,北半球中低緯度的人口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地區,故C正確;由圖可知,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人口比例高于低緯度地區,故D錯誤;故選C。【19題詳解】.由圖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和低海拔地區,所以可以推斷,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是氣候和地形。故A選項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點睛】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氣候、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以及經濟、文化、歷史等人文因素。日本白川鄉獲町地區的建筑主要為合掌造(屋頂覆蓋茅草的人字形木屋),與其首都東京的建筑迥然不同。圖1為白川鄉,圖2東京的景觀圖,圖3為日本本州島地形圖及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白川鄉的合掌造()①建于山間谷地,冬暖夏涼②以磚石為原料建造,便于就地取材③建筑結構穩固,便于防震④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和積雪滑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與東京相比,白川鄉()A.人口稠密 B.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 C.建筑密集 D.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少22.影響白川鄉與東京聚落規模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植被23.從氣候來看,白川鄉比東京()A.夏季氣溫高 B.氣溫年較差小 C.冬季降水多 D.雨季較短【答案】20.D21.D22.A23.C【解析】【分析】【20題詳解】由圖可知,日本的合掌屋位于山地地形,用木頭、茅草為材料修建故①正確,排除②;人字形木屋建筑結構穩固,屋頂坡度大,便于防震排水和積雪滑落,故③④正確;故D選項符合題意,故排除ABC,故選D。【21題詳解】白川鄉為鄉村聚落,東京為城市聚落,人口稠密、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建筑密集是城市聚落的特征,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少是鄉村聚落的特征。綜上所述,D選項正確。故排除ABC,故選D。【22題詳解】由圖可知,白川鄉與東京的氣候相似,水源充足,植被生長的條件一致。白川鄉地形崎嶇聚落規模小,東京地勢平坦,聚落規模大。綜上所述,影響白川鄉與東京聚落規模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故A選項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23題詳解】由圖可知,白川鄉夏季氣溫比東京低,故A錯誤;白川鄉氣溫年較差26°C左右,東京氣溫年較差22°C左右,白川鄉溫差較大,故B錯誤;白川鄉1、2月份降水明顯比東京多,冬季降水較多,故C正確;白川鄉雨季為6——9月,東京雨季6——10月,兩地雨季相差不大,故D錯誤。故選C。【點睛】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水源充足,適于耕作。②自然資源豐富(林、漁、礦等)。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線的交匯處、沿海港口等)。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根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相關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對文菜、束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十個國家開始生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資料所述十國分屬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主要差異在于()A.政治制度 B.經濟發展水平 C.人口 D.面積25.中國與老撾、越南之間的合作屬于()A.南北合作 B.南北對話 C.南南合作 D.南南對話【答案】24.B25.C【解析】【分析】【24題詳解】按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世界上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故B選項正確;按政治體制分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故A錯誤;按人口多少排名,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按面積大小排名,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故選B。【25題詳解】中國、老撾、越南都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南南合作”,故C選項正確;沒有南北合作的說法,故A錯誤;南北對話是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故B錯誤;沒有南南對話的說法,故D錯誤。故選C。【點睛】WTO是WorldTradeOrganization的簡稱,意思是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擁有164個成員,成員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第二部分(共45分)2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附近就經歷了海陸的變遷。圖1為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公元前2世紀,維蘇威火山附近的那不勒斯海岸曾建造了塞拉比斯神廟,現在只保存下來三根大理石柱,石柱的部分已被海生動物鉆成許多小孔。圖2為三根大理石柱升降變化示意圖。(1)公元79年至18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運動方向是___________(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其升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單項選擇)。A.海平面升降B.地殼運動C.火山活動D.人類活動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位于其南坡的龐貝古城被封存在冷卻凝固的火山灰中,使得古羅馬時代的街道、房屋保存完整,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1994年,龐貝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3為龐貝古城遺址景觀圖。(2)維蘇威火山是由亞歐板塊與________板塊_________(擠壓/張裂)形成。(3)以龐貝古城為例,說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至少兩點)意大利盛產油橄欖等優質農產品。為了解當地油橄欖種植的氣候條件,北京某校的同學們搜集了油橄欖的習性(圖4)及羅馬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5)。(4)結合材料,說明意大利氣候對油橄欖生長的有利影響。(至少兩點)【答案】(1)①.先下降后上升②.B(2)①.非洲②.擠壓(3)有助于了解古羅馬城市建筑、街道特色,了解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有利于古羅馬文化傳承;有利于豐富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發展;保護龐貝古城附近的自然環境。(4)夏季氣溫高,熱量充足,較適宜油橄欖生長;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油橄欖品質高;年降水量800mm左右,降水較適宜。【解析】【分析】本題以“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升降變化示意圖”、“龐貝古城遺址景觀圖”等為材料,涉及海陸變遷、板塊運動、世界文化遺產、氣候的判讀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問1詳解】據圖可知,公元79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全部在海平面之上;15世紀,三根大理石柱有6.3米在海平面以下;18世紀,三根大理石柱全部在海平面以上,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三根大理石柱的運動方向是先下降后上升。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海平面的升降、地殼的變動、人類活動等,據圖可知,公元79年,三根大理石柱雖然有3.6米被火山灰覆蓋,但仍然全部位于海平面以上,火山活動沒有引起大理石柱下降或上升,C錯誤;15世紀,由于地殼下降,使三根大理石柱有6.3米位于海平面以下,18世紀,地殼上升,三根大理石柱又全部露出海面,所以地殼運動是造成三根大理石柱先下降后上升的主要原因,B正確;根據材料可知,從公元79年到18世紀,海平面沒有發生明顯的升降變化,人類活動也沒有對大理石柱升降產生影響,AD錯誤。故選B。【小問2詳解】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據圖可知,維蘇威火山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小問3詳解】世界文化遺產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從不同角度記錄了當時的歷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們了解當地人們生活狀況的一部活的百科全書,可以說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傳統文化。龐貝古城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有助于我們了解古羅馬城市建筑、街道特色,了解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保護龐貝古城有利于古羅馬文化傳承,有利于豐富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發展。為此,我們應該對世界文化遺產應進行科學規劃,并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進行合理修繕;我們還應該制定相關制度和保護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挖掘歷史文化價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小問4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油橄欖耐旱、喜光,適宜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700毫米的環境。根據羅馬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推知,從氣溫來看,意大利夏季氣溫高,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油橄欖的生長和養分的積累;從光照來看,意大利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較適宜油橄欖生長;從降水來看,意大利冬季溫和多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滿足油橄欖對降水的需要,所以意大利油橄欖品質高。【點睛】27.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崇禮區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圖1為世界年平均氣溫及冬奧會舉辦城市分布圖,圖1為崇禮區衛星影像圖。冬奧會分為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70%的項目為戶外運動,要求場地氣溫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會導致積雪融化,過低會令雪質變硬且容易使運動員急性凍傷。另外,充足的雪量也是必備的,雪上項目還需要足夠的海拔和特定的地勢條件。(1)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在_________洲,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發達/發展中)國家。(2)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多位于年平均氣溫______________℃等溫線附近,該等溫線比南半球同溫度等溫線更_________(平直/彎曲)。冬奧會舉辦城市中緯度最高的兩個城市的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更_________,降水更_________,其主要影響因素為_________(單項選擇)。A.緯度位置B.海陸分布C.植被D.地形北京將是首個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下表為北京的氣候資料。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氣溫(℃)-3.7-0.75.814.219.924.426.224.820.013.14.6-1.5月降水量(mm)2.74.98.321.234.278.1185.2159.745.521.87.42.8(3)運用氣溫和降水量數據,說出冬奧會舉辦期間北京的氣候特征。(4)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的張家口市崇禮區將承辦本屆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與北京城區相比,崇禮區作為雪上項目舉辦地的主要優勢是。(雙項選擇)A.地處平原,地勢平坦,適于建設冰雪賽場B.地勢較高,冬季寒冷,降雪較多,存雪期長C.位于山區,坡度適中,較適宜建設滑雪場D.地處冬季風的背風坡,氣溫高,冬季溫暖【答案】(1)①.歐②.發達(2)①.10②.彎曲③.高④.多⑤.B(3)2月平均氣溫-0.7℃,2月降水量為4.9mm,寒冷干燥(4)BC【解析】【分析】本大題以世界年平均氣溫及冬奧會舉辦城市分布圖為材料,設置了4個問題,涉及大洲位置、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分、氣候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問1詳解】由圖可知,小黑點代表冬奧會舉辦城市,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在歐洲,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歐洲主要分布的是發達國家。【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主要位于-10℃到15℃之間,多位于年平均氣溫10℃等溫線附近,該等溫線比南半球同溫度等溫線更彎曲。冬奧會舉辦城市中緯度最高的兩個城市的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更高,降水更多,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其主要影響因素為這兩個城市位于大西洋東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和濕潤的西風,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離海遠,溫差大,降水少,故選B。【小問3詳解】由圖可知,北京2月平均氣溫最低,為-0.7℃,降水量為4.9mm,降水稀少,寒冷干燥。【小問4詳解】由圖可知,崇禮區位于山區,故A不正確;崇禮區地勢較高,冬季比北京城區更寒冷,降雪較多,存雪期長,故B選項正確;位于山區,坡度適中,較適宜建設滑雪場,雪質適中不易造成運動員急性凍傷,故C選項正確;充足的雪量是必備的,冬季溫暖的地方不適宜建滑雪場,故D錯誤。故選BC。【點睛】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1年10月1日,2020年迪拜世博會正式開園,迪拜以其獨特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圖1為世界人口分布圖(部分)。(1)圖中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有迪拜所在的阿拉伯半島大部及_________等: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總體來看,圖示區域人口分布_________。迪拜位于面向波斯灣的一片平坦的沙漠地區。19世紀初,迪拜還是一個小漁村。圖2為迪拜1960年和2020年影像地圖。(2)從1960年到2020年,迪拜除主要向半島上的沙漠地區擴展外,還在向___________地區擴展。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來看,影響迪拜擴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迪拜的年平均氣溫約為27.5℃,年平均降水量約為88.6mm,其傳統民居簡潔、實用、耐久,與當地自然環境關系密切。圖3為迪拜傳統民居景觀圖。(3)分析迪拜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答案】(1)①.非洲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亞洲北部②.亞洲東部、亞洲南部③.歐洲西部④.不均衡(2)①.波斯灣(海洋)②.地形③.海陸分布(3)①.高②.少③.稀疏④.厚⑤.B⑥.C⑦.A⑧.B【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東半球地圖和迪拜發展為材料,設置了3個問題,涉及西亞地區人口分布,自然環境以及兩者直間的關系等相關問題,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問1詳解】由圖可知,表示人口密度小的淺色陰影部分主要集中在非洲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亞洲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大部。表示人口密度大的黑色陰影部分主要是在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等;總體來看圖示區域分口分布不均,東部沿海和西部沿海的溫帶地區人口多,內陸地區人口稀疏。【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從1960年到2020年,迪拜除主要向半島上的沙漠地區擴展外,還在向波斯灣地區擴展。迪拜向半島沙漠地區擴展主要是因為地形平坦,向波斯灣沿岸擴展主要是接近水源。所以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來看,影響迪拜擴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陸分布。【小問3詳解】由圖可知,迪拜的民居景觀窗戶小,屋頂坡度小,墻體厚等,是為了適應迪拜熱帶沙漠氣候的環境。迪拜的自然環境特征是氣溫高、降水少、風沙多、地形平坦、植被稀疏;所以傳統民居具有窗戶小、朝向院內,屋頂坡度小,以生土、石膏為墻面材料,墻體厚的特點;小窗戶朝向院內是適應氣溫高、降水少、風沙較多,防止更多的風沙入室即A、B、C項自然環境;平頂的房頂是因為不用考慮降水飄雨選B;以生土、石膏為墻面材料,不用擔心降水破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