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西省重點名校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人們對愛迪生作出高度的評價:〞愛迪生把光明帶給了人類。〞〞愛迪生把光明帶給了人類〞的發明成果是()A.白熾燈泡 B.熒光燈 C.電弧光燈 D.日管燈2.王斯德的《世界通史》中:“(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者處處提倡人性和人權,重新思考人和神的關系。他們認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擺脫神學的禁錮,盡可能走上一條自由發展之路。人文主義者指出天堂不在來世,而在現世。他們公開申明,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边@一時期最有可能是A.文藝復興時期B.工業革命時期C.法國大革命時期D.俄國十月革命時期3.中外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下列事件中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英國工業革命完成——鴉片戰爭的爆發B.《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五四”運動爆發C.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D.歐洲聯盟的建立——兩極格局形成4.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新的交通工具發明浪潮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兩個國家是:①英國②日本③德國④美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面“商業紅旗”,得到過很多榮譽稱號,是當時著名的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下滑。那個時候的商場,總經理只有1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撥款。1984年,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材料中企業效益下滑和進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是A.政企不分,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 B.依賴上級,企業缺乏主動性C.發展受阻,職工缺乏積極性 D.改革受限,國家不給發展政策6.20世紀二三十年代,面對經濟大危機沒有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法西斯道路的國家是A.德國B.日本C.美國D.意大利7.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形成的標志是A.十月革命的勝利B.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C.蘇聯新憲法的頒布D.基本實現農業集體化8.中國的封建社會出現之初就形成了“重農抑商”的傳統。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清朝時期在經濟領域不斷出現沖擊“重農抑商”傳統的新形式,這種新形式表現在A.耕地面積擴大 B.手工工場出現 C.八股取士實行 D.昆曲走向衰落9.《美國的夢想》中有這樣一個論斷:“馬歇爾計劃:一箭雙雕。”這里的“雙雕”是指A.扶植歐洲、侵略蘇聯B.遏制歐洲、稱霸世界C.控制歐洲、遏制蘇聯D.復興歐洲、干涉中國10.《大國崛起》里講述“某國1921年把市場,實際上等于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边@一突破”是()A.新經濟政策 B.蘇聯模式 C.羅斯福新政 D.馬歇爾計劃11.有一位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說:“凡道理、智識、文學,樣樣都該學外國人,才能生存于20世紀,做一個文明人?!边@反映新文化運動:A.孕育了維新變法思想 B.平等對待東西方思想文化C.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 D.存在全盤肯定西方文化的傾向12.識讀地圖是歷史學習應掌握的技能。下圖是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的某次會戰,關于這次會戰說法正確的是A.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B.八路軍在會戰中取得平型關大捷C.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勝利D.會戰之后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帶來落后。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十九大報告“開放帶來進步”,善于學習和吸收東方文明促進了歐洲的發展,請舉例說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歷史轉折,中國打開封閉的國門,走向世界。請問,中國對外開放的思想基礎是什么?構建對外開放格局的第一步是什么?“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下,我國中西部不少省份和重點城市紛紛提出要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請問,內地重點城市是何時開放的?結合對外開放的歷史作用回答,“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可能給西部省份和重點城市帶來什么益處?14.請根據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國際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一一簽署《凡爾賽條約》一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一一決定成立聯合國一一15.“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是由誰提出來的?二十世紀末,我國哪兩塊領土的回歸,有力證明這一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據題干“愛迪生把光明帶給了人類?!苯Y合所學知識,1879年10月21日,美國的愛迪生制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率先將電光源送入家庭。A選項符合題意;1974年,荷蘭飛利浦首先研制成功了將能夠發出人眼敏感的紅、綠、藍三色光的熒光粉。三基色(又稱三原色)熒光粉的開發與應用是熒光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B選項不符合題意;1809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明電弧光燈,人類進入了利用電照明的時代。C選項不符合題意;熒光燈,也稱為日光燈。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愛迪生的發明創造,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2、A【解析】

根據“(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者處處提倡人性和人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強調人性反對神學束縛;追求人現世的幸福和自由。他們認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擺脫神學的禁錮,盡可能走上一條自由發展之路。人文主義者指出天堂不在來世,而在現世。他們公開申明,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強調人性反對神學束縛;追求人現世的幸福和自由。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3、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北約、華約兩大政治軍事組織的建立。所以D符合題意,ABC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4、C【解析】

根據時間“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可知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的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在新的交通工具發明浪潮中,德國和美國走在世界前列,因此C項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本題屬于組合型選項。組合型選項一般用排除法可快速選出正確答案。根據時間范圍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和美國分別發明了汽車和飛機,走在世界前列,可選出正確答案。5、A【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面“商業紅旗”,得到過很多榮譽稱號,是當時著名的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下滑。那個時候的商場,總經理只有1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撥款。1984年,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分析可知,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改革前經濟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國家管的太死,沒有經營自主權;1984年7月,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效益和規模都大幅度提升,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6、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嚴重打擊了資本主義國家,德國日本為了轉嫁危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AB項不符合題意;為了緩解危機,美國實行了羅斯福新政,緩解了危機,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美國沒有走上法西斯道路,C項符合題意;意大利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破壞走上法西斯道路的,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蘇聯頒布了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建立,標志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模式形成,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8、B【解析】

清朝前期中國古代出現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在經濟領域不斷出現沖擊“重農抑商”的傳統,B正確;耕地面積擴大是重農的表現,A排除;八股取士實行屬于政府加強思想統治的措施,C排除;昆曲走向衰落屬于藝術范疇,D排除。故選B。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夢想》中有這樣一個論斷:“馬歇爾計劃:一箭雙雕?!边@里的“雙雕”是指控制歐洲、遏制蘇聯。杜魯門為美國總統時,為了幫助西歐各國克服經濟困難和加強對西歐的控制,1947年,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使得歐洲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削弱了正在壯大的工人運動和共產黨力量,遏制了蘇聯,加強了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0、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在1921年實施了新經濟政策。規定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這實際上等于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故A正確。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故排除B項。1933年,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實行了羅斯福新政,故排除C項。1947年,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劃,故排除D項。故選A。11、D【解析】

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題干的“凡道理、智識、文學,樣樣都該學外國人,才能生存于20世紀,做一個文明人”反映出新文化運動存在全盤肯定西方文化的傾向,故D符合題意;維新變法發生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排除A;平等對待東西方思想文化與新文化運動不符,排除B;洋務運動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排除C。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認識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12、A【解析】

依據題干,從圖中“武漢”等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應該是武漢會戰的基本情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會戰結束以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故A符合題意。平型關大捷發生在太原會戰中,故B不符合題意。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勝利發生在徐州會戰中,故C不符合題意。武漢會戰結束以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歷史地圖型材料選擇題的解答策略:抓住歷史地圖中關鍵性地名、國家和區域分界線等有效信息,調動和運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與試題的相關信息建立正確的聯系,并作出綜合性判斷,從而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新航路開辟(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經濟特區(3)1985年;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引進資金、技術對周邊起到輻射作用;中國工業布局更趨合理,有利于均衡發展;為21世紀實施新的戰略奠定了基礎【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善于學習和吸收東方文明促進了歐洲的發展,如:新航路開辟,把歐洲、非洲、亞洲連為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發展起來,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構建對外開放格局的第一步是建立了經濟特區,1980年我國開放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內地重點城市開放是在1985年開始開放的;“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給西部省份和重點城市帶來的益處如:中國對外開放形成了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內地的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引進資金、技術對周邊起到輻射作用;中國工業布局更趨合理,有利于均衡發展;為21世紀實施新的戰略奠定了基礎等等。14、(1)萬隆會議(2)巴黎和會(3)26國華盛頓會議(4)雅爾塔會議【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簽訂《凡爾賽和約》。(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