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市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濃縮精華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前輩譚嗣同選擇為變法流血犧牲,鄧世昌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他們堅守的的“初心”是A.推翻滿清政府 B.實行君主立憲 C.實現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2.“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典故表明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約束。這一約束的法律依據是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民法典》3.如圖,某同學用“北極熊的野心”來形容近代某國對我國北方領土的覬覦和侵占。“某國”是指A.俄國B.日本C.印度D.英國4.丘吉爾在談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時說:“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這材料直接反映了A.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B.中國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C.中國的抗戰對徹底摧毀法西斯勢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D.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5.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假如張騫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將會看到一個與西漢一樣強大的國家——羅馬。當時羅馬的國情是①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②羅馬法庭依據《十二銅表法》對觸犯法律的人進行判罰;③爆發了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奴隸主的統治④終身獨裁官凱撒被人謀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一位參加和會的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已覺悟,新秩序不過是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他所說的“新秩序”是指()A.維也納體系 B.華盛頓體系C.凡爾賽體系 D.雅爾塔體系7.鄭和七下西洋,長駛遠駕,“示中國富強”。如此盛大的遠航,卻突如其來,悄然而去。“鄭和之后,再無鄭和”。其直接原因是A.明朝國力的衰退B.科學技術的落后C.西方列強的侵略D.八股取士的影響8.中外歷史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聯系,下列事件中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鴉片戰爭B.《馬關條約》的簽訂——戊戌變法的興起C.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D.歐洲聯盟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9.漢武帝時期,被稱為“漢家和親第一公主”的是A.西施 B.劉細君 C.文成公主 D.王昭君10.“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紅軍長征B.轉戰陜北C.挺進大別山D.抗美援朝11.以下有關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的表述,正確的有①納賽爾在南非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②1960年被稱為“非洲年”③納米比亞是非洲大陸最后獨立的國家④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紀錄片《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中說道:“這場戰爭的勝利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和平紅利,美國此后在亞洲地區的戰略均以不與中國發生新的全面戰爭為底線。甚至可以說,它是中美關系恢復的基礎。”請問這場戰爭的目的是A.打敗日本法西斯B.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打倒國民黨反動派D.反抗蘇聯的霸權主義13.從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從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49萬億港元,年均實際增長3.2%,在發達經濟體中位居前列,連續23年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這充分說明了A.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B.香港進入“港人治港”新時代C.“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正確D.祖國統一大業已經完成14.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開始了亞歷山大東征,歷時十年,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許多希臘人移民到西亞,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獲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從中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A.和平交往促進了文明的交融B.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源于戰爭C.戰爭使文明消亡D.暴力沖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交融15.下圖是中國代表在哪一次會議上的情形()A.多哈會議 B.日內瓦會議C.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萬隆會議16.“新政”期間,羅斯福談到:“我們將采取經過慎重考慮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國的產業工人獲得更加公平的工資收入,防止惡性競爭和超常的勞動時間,同時鼓勵所有企業防止生產過剩。”為此,美國政府頒布了()A.《社會保障法》 B.《全國工業復興法》C.《農業調整法》 D.《緊急銀行法令》17.1949年到1956年,我國農村經濟形式的變化趨勢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封建剝削制→個體小農經濟→資本主義公有制D.封建土地所有制→個體小農經濟→資本主義個人私有制18.對于抗戰時期的某事件,毛澤東、朱德回電表示:“和平是我們的基本方針,也是張楊的基本方針。但我們與張楊是“三位一體”,進則同進,退則同退,我們不能獨一失去張楊。”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這一事件是一次反對日軍侵華的運動B.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這一事件C.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D.“張楊”二人此時是中國共產黨將領19.下列圖片中的文物能夠共同印證A.佛教文化交流B.古代中國藝術成就C.古代中外交流D.中外民族間的交融20.《九國志》記載:“(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動蕩),衣冠始入閩(福建)者八族。”這反映的當時史實是A.政治清明、社會穩定B.北方戰亂、人口南遷C.江南開發、重心南移D.閉關鎖國、經濟衰落21.下列宗教中,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22.讀圖說史:讀下圖,解讀正確的是A.北方自然環境惡劣B.北方民族學習中原文化C.江南地區相對發達D.民族交融和江南開發23.民謠具有時代特點,如圖民謠內容反映的歷史時期是A.北伐戰爭時期B.國共合作時期C.解放戰爭時期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時期24.中國糧食生產年增長率從1957—1978年間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間的4.9%。糧食生產年增長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③雜交水稻技術的不斷提高④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歷等活動演進發展而來。仔細觀看下圖并按要求完成填寫。時期人物游歷及成就時期人物游歷及成就春秋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①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達了很多國家,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②玄奘西游天竺,研習佛法,并將沿途的風土人情等情況介紹到中國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到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主要意義是③(1)將材料一的表格填寫完整。①②③“一帶一路”的倡議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做出貢獻的是。26.近代自然科學的殿堂群星璀璨。英國科學家________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巨著《________》,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波蘭天文學家________提出“太陽中心說”。27.________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推動了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通過________,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創新·改變材料一:隋朝統一全國后,對門第世家獨霸政府的現象進行改革。改用考試的方法,向平民階層選拔新進官員。凡考試及格的知識分子,不問什么門第,一律委任官職。——柏揚《中國人史綱》材料二: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我國的這一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生了較大影響,有人稱它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隋朝為選拔人才開創了什么制度?這一制度使選官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產生了什么影響?材料三:向“距離”挑戰補全圖中內容。材料四:ABC(3)如果從上述三張圖片中選擇一張放入材料三的“信息化時代”中,應該選擇哪一張?并圍繞材料三的主題說明理由。材料五:我國與發達國家科技實力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我們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是武器裝備發展的原動力。只有重視基礎研究,才能永遠保持自主創新能力。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并同國際科技界攜手努力,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應有貢獻。我們要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大勢,既要重視不掉隊問題,也要從國情出發確定跟進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動跟進、精心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明確我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面向未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當今形勢下,中國要想實現自主創新應當采取哪些舉措?29.(6分)中國古代以抑商為主的商業政策幾經變化,影響了封建社會的發展走向。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商業思想呈百家爭鳴的局面,主要有否定商業,限制商業,肯定商業三種商業思想……孔子不反對人們從事商業活動,也不反對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許多場合都給予肯定。孟子從社會分工的角度說明了商品交換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認為個人不能僅靠自己的勞動來生產本人所需要的一切產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換,相互依賴的各種生產者的生產和生活都會陷入困境,使社會退回原始時代去。——魏向遠《我國古代商業思想和政策的歷史演變》材料二北宋東京城簡易圖材料三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詔“仍禁瀕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凡將馬牛、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綿,私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擔駝載之人,減一等。物貨船只并入宮”……清朝時為了推行抑商政策,采取大量對商業、手工業、運輸業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如用行會制度限制工商業自由發展。清政府就是利用這種制度對從事國內貿易的商業資本進行有效的壟斷與控制,從而達到既能使商業資本為封建政治、經濟服務,又能對商業資本瓦解封建經濟的作用進行限制的目的。——史慕華《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思想與政策探究》(1)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儒家肯定商業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推斷限制商業的是什么學派,并簡述理由。(2)據材料二所示地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朝城市商業活動的特點,分析其對居民文化生活的影響。(3)據材料三,概括明清時期政府抑制商業的表現和根本目的。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代商業政策變化的認識。30.(7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國王不得征收和支配稅收,不得在和平時期征集和維持常備軍。議會選舉應當是自由的。材料二: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而不可剝奪的人權,國家主權屬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三:……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最終形成。聯邦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大國崛起》“新國新夢”解說詞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獻?這部法律文獻頒布的目的是什么?文獻頒布后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獻?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主張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三權分立的權力運行機制。請根據所學知識填寫空白內容:享有行政權;掌握國家的立法權;掌握國家的司法大權。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構成了17-18世紀的歐美社會巨變,開啟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想一想,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結合英、法、美頒布的法律文獻的內容及影響,請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進的趨勢。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據題干“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前輩譚嗣同選擇為變法流血犧牲、鄧世昌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用生命來喚醒中國國民的民族意識。鄧世昌為國家犧牲自我,是民族英雄,可見“初心”指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選項D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清末新政的內容之一是在中國推行君主立憲,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的是民主共和,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選D。2、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權利法案》使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議會的約束,所以出現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典故。故A符合題意;《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中頒布的,和英國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人權宣言》和《民法典》是法國的文獻,和英國無關。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認識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權利法案》使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限制。3、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因此“北極熊的野心”指的是俄國,因此A選項正確。日本、印度、英國與近代某國對我國北方領土的覬覦和侵占不符,因此B、C、D均不符合題意。因此本題選A。【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某國對我國北方領土的覬覦和侵占”,再結合圖片的地理位置可知是俄國。4、D【解析】
依據題干“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作出了突出貢獻,D項符合題意;AB關于抗日戰爭的說法正確,但題干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題意,排除;中國的抗戰對徹底摧毀法西斯勢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5、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38年,是羅馬共和國時期,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羅馬法庭依據《十二銅表法》對觸犯法律的人進行判罰,故A符合題意。爆發了斯巴達克起義是前73年,終身獨裁官凱撒被人謀殺是前44年,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6、C【解析】A項是1914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確立的,排除之。B項是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上確立的,排除之。D項是雅爾塔會議上確立的,也包括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確定的有關內容,排除之。只有C項是巴黎和會上確立的,故選C項。7、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明朝前期,我國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鄭和下西洋。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但是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明代沒有再出現大的遠航,故A符合題意;科學技術的落后、西方列強的侵略、八股取士的影響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的形成的標志是北約和華約兩大政治軍事組織的建立。歐洲聯盟的建立和兩極格局的形成沒有因果關系,故D符合題意,ABC存在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9、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將劉細君出塞,遠嫁烏孫國和親.劉細君被稱為“漢家和親第一公主”。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0、A【解析】
通過材料“雪山”、“草毯”、“野菜”,可知這個時候環境極其惡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時期,紅軍經過云貴高原,爬雪山、過草地,環境惡劣,正好與材料相符,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納賽爾是埃及第二任總統,與南非沒有關系,①敘述錯誤;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②說法正確;1990年納米比亞獲得獨立,是非洲最后一個獨立的國家,③說法正確;古巴被美國在政治經濟上控制,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④說法正確。故C項符合題意;與①有關的AB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本題應選C。12、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衛國,維護新中國的安全,鞏固新生的政權。ACD項與題意不符,B項符合題意,故選B。13、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在“一國兩制”發展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從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持續增長,這說明“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發展,證明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正確性,故C符合題意;香港回歸后仍保持資本主義制度,故A不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香港進入“港人治港”新時代,故B不合題意;還沒回歸,故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4、D【解析】
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許多希臘人移民到西亞,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獲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可知,暴力沖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交流,A項錯誤,D項正確;B項說法有誤;C項無法從材料中得出。故答案選D。15、C【解析】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2758號決議進行表決。表決的結果是,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圖片中即是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開懷大笑的情景。故選C。16、B【解析】
依據“我們將采取……措施,以使我國的產業工人獲得更加公平的工資收入,防止惡性競爭和超常的勞動時間,同時鼓勵所有企業防止生產過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此,羅斯福政府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實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對工業的調整,《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規定了各個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工資水平和工作時數等。防止惡性競爭和超常的勞動時間,同時鼓勵所有企業防止生產過剩,為了保證《全國工業復興法》的實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鳥藍鷹為標記,發動了藍鷹運動,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選B。17、A【解析】
依據題干“1949年到1956年,我國農村經濟形式的變化趨勢”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農村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使封建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到1956年的農業合作社使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8、B【解析】
依據題干“和平是我們的基本方針,也是張楊的基本方針。但我們與張楊是“三位一體”,進則同進,退則同退,我們不能獨一失去張楊。”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楊”指的是張學良和楊虎城,他們二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逼蔣抗日,發動了西安事變,中共主張和平解決這一事件,促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說法均不正確;故選B。19、C【解析】
依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唐西城記》是研究古代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獻:東羅馬金幣在洛陽的不斷發現印證了絲路當年的繁華以及洛用在國際交流中的核心地位:登封少林寺是古代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產物。三者都可以為古代中外交流的歷史提供實證,故C符合題意;A、B兩項說法均不全面;D項說法本身錯誤。故此題選C。20、B【解析】
根據材料,“(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動蕩),衣冠始入閩(福建)者八族。”表明中原動蕩,人口南遷福建,“八姓入閩”給福建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增加了福建人口,促進了福建社會的發展。體現了當時北方戰亂,人口南遷。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1、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的圣地。穆罕默德利用伊斯蘭教的宣傳,最終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因此,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伊斯蘭教。故C符合題意;佛教源于古代印度,與阿拉伯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地區,與阿拉伯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與阿拉伯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北方由于戰亂,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大量南遷,不僅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間的關系逐漸融合起來,北方人民的南遷,不僅使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同時也改變了南方人的社會生活。因此解讀正確的是D;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23、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紅四軍、蘇維埃”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時期,人民革命軍隊稱為紅軍,紅軍建立的政權稱為蘇維埃,D項符合題意;北伐戰爭時期稱國民革命軍;國共合作時期人民軍隊稱為八路軍、新四軍;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稱為人民解放軍。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紅四軍、蘇維埃”是解題的關鍵,逐一分析各選項。24、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題干中給出了兩個時間段:1957-1978,1979-1984,第二個時間段的糧食增長率明顯高于第一個階段,其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的實行和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故②③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1950年頒布,①不符合題意,農業生產合作社盛行于1956年左右,④不符合題意,所以本題應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①仁”②唐朝③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的交往(2)張騫【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唐朝貞觀年間,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歷時17年,帶回大量佛學經典,并以沿途經歷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是我國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為中印中友好往來作出了杰出貢獻。明朝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做出貢獻。26、牛頓《物種起源》哥白尼【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牛頓在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牛頓開創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對后來人類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2)依據所學可知,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書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即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物種起源》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3)依據所學可知,波蘭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日心說”沉重打擊了宗教神學宇宙觀,使天文學從教會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自然科學從此獲得新生。27、1861年改革明治維新【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可知,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故填:1861年改革、明治維新。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科舉制從按門第高低到以考試選拔科舉制使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可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較大影響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2)A:蒸汽(3)選擇A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發展引起了信息技術革命,開啟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人們可以進行即時的交流,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4)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形勢和國情制訂正確的策略和方針;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等。【解析】
(1)據材料一“隋朝統一全國后,對門第世家獨霸政府的現象,進行改革,改用考試的方法,向平民階層選拔新進官員。凡考試及格的知識分子,不問什么門第,一律委任官職……”和材料二“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可知,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隋文帝時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這一創新制度使選官方式發生了從按門第高低到以考試選拔。由重視門第到注重才能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拔人才,為人們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科舉制使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可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給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造精神。根據“我國的這一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生了較大影響”可知,我國科舉制度較大影響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反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蒸汽時代。(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信息化時代應該選擇A,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是計算機產業最有前途的發展方向。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發展引起了信息技術革命,開啟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人們可以進行即時的交流,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4)根據材料五“只有重視基礎研究,才能永遠保持自主創新能力”、“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并同國際科技界攜手努力,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應有貢獻。”、“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等可知,當今形勢下,中國要想實現自主創新應當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形勢和國情制訂正確的策略和方針;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等。29、(1)原因:商業活動有利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否定商業的是道家。理由:道家主張“老死不相往來”(小國寡民)。限制商業的是法家。理由:法家主張“重農抑商”。(2)特點:商業經濟空前繁榮,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吏直接監督。(任答3點即可)影響:以詞、話本為代表的市民文學興起,居民娛樂場所(瓦肆)增加。(3)表現:海禁政策,行會制度。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認識:中國古代總體采取抑商政策,商業發展影響人民生活。【解析】
(1)根據材料一“孔子不反對人們從事商業活動,也不反對正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留守兒童感恩教育主題班會
- 肺癌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 速遞網點裝修人工協議
- 銀行裝修環保驗收報告
- 珠寶玉石運輸保險協議
- 營銷團隊入職培訓
- 美術興趣課程課件
- 腸外營養配置規范
- 鋼材采購合同模板范本
- 2024泰州市姜堰區江淮職業高級中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甘肅省招聘衛生健康人才筆試真題2024
- 高鐵站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防臺防汛管理制度
- 消防器材(滅火器)檢查及記錄表
- 2012小小科學家高年級試題生物
- 廣電運通研究報告:數字人民幣促產業升級-AI+城市助業務轉型
- 移動式腳手架安全操作規程
- 永輝超市企業文化ppt課件
- 多肉生石花圖譜_版
- 送達地址確認書(法院最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