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農安縣新農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預測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有學者認為,現代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原發型,主要是內部因素積累,自發轉變:一種是傳導型,主要是外部刺激,進而同應和學習。以下屬于傳導型發展現代化的國家是:A.美國B.日本C.法國D.英國2.宋代的學校教育異常發達,京師設有國子學和太學,還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至宋徽宗時期,全國由官府負擔食宿的州縣學生人數達到十五、六萬人。與此番景象的出現密切相關的是()A.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 B.創立科舉制選拔人才C.重文輕武政策的推行 D.經濟重心的南移3.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鴉片戰爭后,漸知諸事不如人,只有學習西方。第二次則是反思何以學了西方仍然失敗?!逼渲小暗诙畏此肌遍_始于()A.經濟技術方面探素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軍事強國方面探索4.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說:“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蔽闹小熬涮柕恼嬲饬x和重量”是指A.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華民國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5.“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說法,以文化鏈的形式,概括出華夏神州對人類社會所貢獻出的精神財富,這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四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寶貴財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唐朝杜甫的詩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B.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五代到兩朱,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C.南宋的辛棄疾,其內容多數與抗金活動有關D.元曲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6.關于“鑒真東渡”事件的錯誤敘述是A.事件發生在唐朝B.鑒真東渡受中央政府的委派C.東渡共有六次D.東渡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7.下圖是位于南京市鼓樓區熱河路廣場中心的渡江勝利紀念碑,它形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船。紀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23日,當時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A.30周年B.40周年C.50周年D.70周年8.經過考古工作者鑒定,確認它距今三、四十萬年,與聞名于世的北京人時間相當?!八笔侵福ǎ〢.大冶毛鋪遺址 B.大冶市章山石龍頭遺址 C.大冶上羅村遺址 D.陽新豬婆嶺遺址9.2019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40年”開端于A.中共八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10.拿破侖《給兒子的遺訓》中說:“……當時我不得不用武力來制服歐洲……。我拯救了瀕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從廢墟上扶了起來,并把它光輝燦爛地展示給世界。在法國、在歐洲,我注入了新思想;這些思想是不會消失的?!?。材料中“新思想”主要指A.力學三定律 B.《物種起源》中進化論的學說C.論述時間和空間關系的相對論 D.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的《民法典》11.《東京夢華錄》記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50余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學習和接受了漢族先進的文化B.北方人遷到江南,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C.城市繁榮,市民階層不斷壯大D.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12.有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演變經歷了“鼓勵發展一根本改造一銷聲匿跡一有益補充一共同發展”的五部曲。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A.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13.19世紀中期,英國的煤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國的7倍,德國的8倍,法國的近10倍,生產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這主要得益于英國A.光榮革命的進行B.圈地運動的擴大C.殖民擴張的加強D.工業革命的開展14.下列太平天國的諸項活動中,能夠與當時世界歷史潮流同步的是A.頒布《天朝田畝制度》B.嚴懲外國侵略者C.發表《資政新篇》D.反對封建統治15.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我國航天員翟志剛乘坐載人飛船實現太空行走的是A.神舟一號 B.神舟五號 C.神舟七號 D.神舟十號16.今年春節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說的是:太陽老化了,人類帶著地球去尋找比鄰星作為新的太陽,他們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把地球甩出了太陽系……最早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是()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頓 D.達爾文17.五年計劃把俄國的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醫療衛生方面,外科醫生的人數從1913年的23200人增加到1961年的425700人;預期壽命從32歲上升到69歲。同樣,在社會服務方面,五年計劃則為蘇聯公民提供了免費醫療、養老金、疾病和殘疾津貼、產假、帶薪休假和兒童補助等。由此可見,五年計劃的實行A.促進了俄國經濟的發展 B.壯大了俄國的軍事力量C.推動了俄國社會的進步 D.加重了俄國政府的負擔18.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地抗爭和探索。下列相關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A.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B.英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丑條約》→新文化運動C.日本為了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公車上書D.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辛亥革命19.2019年是法國大革命爆發230周年。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A.三級會議的召開B.攻占巴士底獄C.頒布《人權宣言》D.處死查理一世20.同志強調:“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毕铝嘘P于“改革開放”的說法,錯誤的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B.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進行C.我國建立了深圳、上海、汕頭、廈門、海南島五個經濟特區D.鄧小平理論成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的光輝旗幟21.下面關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它起源于美國B.它起源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C.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D.這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22.下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的一幅漫畫——《窒息的英、法、意市場》,它諷刺的是A.杜魯門主義B.馬歇爾計劃C.北約建立D.蘇聯模式23.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他一變而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這一變化源于哪一歷史事件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C.新航路開辟D.資產階級革命24.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正如整個世界感受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加特林的機槍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作者在這里要說明的是()A.科技革命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B.工業革命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C.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 D.世界各地的橫向聯系進一步加強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慕尼黑協定》達到頂峰標志的政策是_____26.將下列各小題補充完整。古希臘的《》,反映了處在人類文明童年時期的希臘社會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是古代數學的偉大成果。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依據《權利法案》和后來通過的一系列法案,一個新的資產階級政權在英國建立起來。在美國歷史上被譽為“開國元勛”和“黑奴解放者”的兩位著名總統分別是和。27.美蘇之間冷戰開始的標志是北宋的畢昇發明的是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下面“明清帝國的繁榮與危機”設計,請你根據要求把所缺的內容完成。填寫表格,帝王在位時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帝王措施評價明太祖廢除,設立三司廢除,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皇帝手里清雍正帝設軍機處(2)在投票選舉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時,鄭成功位居榜首,請你談一談理由。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強對西藏和新疆管轄的。明朝以前,我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在明朝中后期與西方相比仍互有長短,但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請你寫出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的兩個事例。29.(6分)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素養一時空觀念,指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圖一至圖三反映了一個主題,請從時空觀念的角度提煉該主題。素養二史料實證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材料:《大國崛起的文化準備》的作者認為:“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备鶕髡叩挠^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在17世紀至19世紀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原因。素養三歷史理解是指將對史事的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和情感取向。圖四、圖五是對工業革命的不同歷史理解比較圖四、圖五兩幅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作者各自歷史理解的不同意圖。素養四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與能力。說明圖六反映的實質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0.(7分)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王老師以“筑夢前行”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完成學習任務。任務一(設計方案一一體會中國精神)下面是以“弘揚傳統文化”和“傳承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兩條游學線路,請你選擇其中一條,并簡述理由。線路一:山西平遙古城——河南殷墟遺址——陜西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線路二:山西平型關遺址——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任務二(情境再現——喚起中國覺醒)下面的情境描述中反映出哪些歷史現象?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后,南方各省紛紛獨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便將剪辮子納入反清革命,剪辨子成了一股風潮。廣東光復后,人們都自覺剪掉辮子,廣州一天剪辮者有20多萬,城里的理發店從早到晚,排起了長隊,非常擁擠。1912年北京2月12日電:“滿清王朝統治中國近300年,其年幼的末代皇帝溥儀于今天宣布退位。”《泰晤士報》評論說,清朝統治不復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國已經正式成為一個共和國。任務三(思維導圖——堅定中國道路)請結合史實,闡述近代以來,中國在先進思想理論指導下不斷探索民族復興道路任務四(聯系現實——見證中國力量)下面一組圖片從哪一領域見證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并據此談談其產生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據題干“一種是傳導型,主要是外部刺激,進而學習和內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日本面臨美國等國的侵略。外國勢力的滲透,激化了本國的國內矛盾。1868年,明治天皇開始進行明治維新,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從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因此B項正確;美國通過獨立戰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與“學習和內化”無關,排除A項;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與“外部刺激”無關,排除C項;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并于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與“外部刺激”、“學習和內化”無關,排除D項。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題干中的“外部刺激”、“學習和內化”等信息。日本在明治維新前面臨民族危機,符合“外部刺激”。在明治維新時,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發展近代工業。同時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符合“學習和內化”。美國雖然面臨英國的殖民統治,但不符合“學習和內化”。法國和英國沒有面臨民族矛盾,不符合“外部刺激”。因此B項正確。2、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是黃袍加身的武將出身,因此對武將集團相當顧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武將受到牽制,這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故C符合題意;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創立科舉制選拔人才、經濟重心的南移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宋代、京師設有國子學和太學,還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是解題的關鍵,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是黃袍加身的武將出身,因此對武將集團相當顧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3、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二次反思開始于政治制度的探索,表現為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因此B正確。A、D屬于第一次反思,學習西方器物,包括先進技術與軍事技術,表現為洋務運動。A、D錯誤。C屬于第三次反思,學習西方思想文化,表現為新文化運動。C錯誤。綜上故選B。4、A【解析】

根據“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說明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A符合題意,BCD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5、A【解析】

依據所學,李白的詩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被譽為“詩仙”;杜甫的詩沉郁頓挫,語言精練細膩,感情真摯動人,被譽為“詩圣”。因此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CD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故答案是B。7、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的解放軍百萬雄師,從江西湖口,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土崩瓦解,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國民政府垮臺。紀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23日,當時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30周年,故A符合題意;BC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8、B【解析】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前,大冶章山石龍頭文化遺址距今約三四十萬年,與北京人生活時間相當,所以B符合題意,ACD三項均不符合。故本題選B。【點睛】本題解題關鍵是時間限定詞“距今三、四十萬年”,由此可知這是大冶市章山石龍頭遺址。9、B【解析】

根據關鍵詞“改革開放40周年”可知這個40年的開端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因此B正確。ACD與題意不符,排除ACD。綜上故選B。10、D【解析】

依據題干“我拯救了瀕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從廢墟上扶了起來;并把它光輝燦爛地展現給世界。在法國、在歐洲,我注入了新思想;這些新思想是不會消失的?!笨梢灾溃巳宋锸悄闷苼?,拿破侖為拯救“瀕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輝燦爛地展現給世界”,頒布了《法典》,打擊歐洲封建勢力,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思想,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D項符合題意;馬克思和恩格斯編寫的《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斗爭的學說”,A項不合題意;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中提出了進化論的學說,B項不合題意;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論述時間和空間關系的相對論。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11、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50余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材料反映宋都開封商業發展的新變化,出現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勾欄。選項C符合題意;而選項ABD與題干材料不符。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需理解“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50余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這句話的涵義,這句話的意思是:(北宋開封城內)街南有桑家瓦舍(古代商業娛樂場所名稱),靠近城北處則有中瓦(指中型的瓦舍),其次是里瓦(指瓦舍的名目,一說指管理官奴的官署),其中有大小的瓦舍五十多座。這里面中瓦子蓮花棚和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和象棚最大,均可容納幾千人。材料反映宋都開封商業發展的新變化,出現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所以,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1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正確;新中國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不符合材料;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國廢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與材料不符;“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國家工業化是的基礎,D表述與材料不符。故本題選C。13、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的時間“19世紀中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此時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生產能力居世界首位,號稱“世界工場”,D正確;光榮革命發生在1688年即17世紀后期,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已經開展圈地運動,時間不符合題意,AB排除;英國殖民擴張的加強也是取決于工業革命的推動,C排除。故選D。14、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的諸項活動中,能夠與當時世界歷史潮流同步的是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為了改變不利局面,洪秀全封從香港來到天京的洪仁玕為干王,總理朝政;1859年,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得到洪秀全的贊賞?!顿Y政新篇》并不是農民斗爭經驗的產物,未能反映出農民的土地要求,但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近代中國的先進人士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近代化綱領。由于受當時自然條件的限制,《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踐,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5、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翟志剛實現了太空行走。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規律,牛頓在前人(開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礎上,憑借他超凡的數學能力,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C項符合題意;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A項不符合題意;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推論了物體不受力時運動規律,B項不符合題意;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7、C【解析】

依據題干“五年計劃把俄國的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在醫療衛生方面……在社會服務方面……”可見五年計劃的實行推動了俄國社會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服務方面的進步,故C正確;題干的主旨是說明五年計劃促進了俄國社會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服務方面的進步,沒有體現促進了俄國經濟的發展或壯大了俄國的軍事力量,AB排除;題干也沒有反映俄國政府的財政問題,無從得出加重了俄國政府的負擔,D排除。故選C。18、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于1856年,英法對太平天國運動還持觀望態度,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內憂外患,局勢不穩,地主階級洋務派為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開始了洋務運動。所以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B,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表述邏輯關系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9、B【解析】

結合題文,依據所學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國王統治的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故B項符合題意;三級會議的召開是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頒布《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一個重要過程,故A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處死查理一世發生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故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本題應選B。20、C【解析】

1980年,我國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它們以國家給予優惠的經濟政策,吸收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C錯誤,符合題意;ABD關于改革開放的說法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1、ABC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國,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ABCD四項都符合題;故選ABCD。22、B【解析】

依據題干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的一幅漫畫——《窒息的英、法、意市場》,結合所學知識,冷戰時期美國在經濟上推行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1947年提出,也叫“歐洲復興計劃”)其目的是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防止革命的爆發;通過美國的援助,打開西歐的門戶,控制西歐。B選項符合題意;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開始(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A選項不符合題意;194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性質是軍事組織同盟)。C選項不符合題意;1936年,蘇聯憲法頒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美洲、非洲和亞洲之間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因此材料中使大西洋成為一座橋梁的歷史事件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4、D【解析】本題考查近現代世界重大經濟政治變革的影響,考查學生分析解讀的能力。A項、B項、C項,說法片面,依據題干內容:既涉及工業革命的影響,也有政治革命的影響,故A項、B項、C項錯誤。D項中的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聯系便捷,機槍加劇世界各地的沖突聯系,《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產生影響,世界各地的橫向聯系加強,D正確,本題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綏靖政策【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這一事件標志著英法等西方大國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26、(1)荷馬史詩幾何原本(2)1689年君主立憲制(3)華盛頓林肯【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反映了處在人類文明童年時期的希臘社會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是古代數學的偉大成果。(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依據《權利法案》和后來通過的一系列法案,一個新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在英國建立起來。(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美國歷史上被譽為“開國元勛”和“黑奴解放者”的兩位著名總統分別是華盛頓和林肯,一個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一個領導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27、(1)杜魯門主義的出臺(2)活字印刷術【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3月,杜魯門提出了“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它國家的綱領和政策。”這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的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故填杜魯門主義的出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將黏土做成陶活字,用來排版印刷。這種方法既經濟,又省時,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故填活字印刷術。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①行中書?。?分)②丞相(1分)③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2分)(2)理由: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使回到祖國的懷抱,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4分)(3)順治、康熙帝先后冊封達賴、班禪、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乾隆帝確立“金瓶掣簽”制度。清軍平定大小和卓發動叛亂,之后清朝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地區。(4分)(4)大興文字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帝國的繁榮與危機的史實。明太祖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清雍正帝設軍機處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時,鄭成功位居榜首的理由: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使回到祖國的懷抱,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清朝中央政府加強對西藏管轄的史實:順治、康熙帝先后冊封達賴、班禪、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乾隆帝確立“金瓶掣簽”制度。清朝中央政府加強對新疆管轄的史實:清軍平定大小和卓發動叛亂,之后清朝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地區。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的兩個事例:大興文字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9、(1)工業文明的發展。(2)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英國人的思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3)圖四: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圖五:工業革命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4)歐盟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日本;原因:歐盟成立后,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解析】

(1)依據題干圖片可知,圖一反映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圖二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圖三反映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三次工業革命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三張圖片的主題是工業文明的發展。(2)由“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在17世紀至19世紀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原因是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英國人的思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3)由圖四可以看出,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由圖五可以看出,工業革命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4)由圖六可以看出,歐盟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日本。原因是歐盟成立后,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經濟得到快速發展。30、(1)線路一示例:山西平遙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全面展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也見證了明清以來以誠信為本的晉商精神;河南殷墟遺址發掘出來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于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陜西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曾是唐朝最宏偉的宮殿建筑群,見證了大唐的盛世景象。這條線路展現了古代中國輝煌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成就,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線路二示例:山西平型關遺址,八路軍在這里取得了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這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在這里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這條路線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2)武昌起義打擊了清朝統治,清王朝統治結束,溥儀退位宣告清朝統治的滅亡,封建帝制被推翻;辛亥革命后,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剪發辮成為了時尚潮流;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國??捶ǎ盒梁ジ锩品?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是中國歷史上真正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20世紀中國社會的巨變;在世界上產生了一定影響等。(3)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前期,大力宣傳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促進了人們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