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中考歷史模擬精編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就宣布:“從今往后,任何一個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親自讀碑上內容,或者聽別人念其中的條款,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當得到的權利,從而獲得安慰。”這些石碑上的“條款”來自A.《查士丁尼法典》 B.《漢漠拉比法典》C.《權利法案》 D.《資本論》2.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要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聲音。“中國的聲音”主要包括①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②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③為反對美國遏制中國尋求與他國結盟④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上述反映了絲綢之路的A.背景B.內容C.時間D.作用4.在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針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展開討論,最后認定其實質就體現在“興”上。“興”的含義是指()A.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B.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C.封建文化的重新興盛D.神學文化的復興5.“這是個獨特的民族,它是戰爭狂徒,用戰車把宗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跡從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將東西方文化傳承、傳播,某種數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這個“獨特的民族”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倫C.古代阿拉伯D.古代羅馬6.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外在表現。圖1到圖3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A.君主權力的強化B.社會的文明進步C.生活習慣的變化D.封建制度的完善7.“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假如這位“小行家”賣的是我國近代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那么他推銷的是()A.《申報》 B.《解放日報》 C.《民報》 D.《中外紀聞》8.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鐵路時代 D.信息時代9.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與第一期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是A.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B.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C.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10.《重說中國近代史》一書中寫到:“洋務運動的毛病很多,但不能說它不行,甚至是失敗。整體上說洋務運動是有成績的。”如果我們想給洋務運動列一份“成績單”,內容不能包括:A.學習了西方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 B.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C.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教育11.“遍及整個美洲大陸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聯合在一種共同的事業.....全體人民達到這樣的狂熱程度,以致準備進行瘋狂的嘗試”—一英軍統帥蓋奇1774年給倫敦的報告,報告中“共同的事業”是指()A.推翻封建專制統治 B.確立君主制度 C.維護國家統一 D.推翻英國殖民統治12.它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古代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歐洲,改造了古代印度的0到9的計數法。它是A.阿拉伯帝國B.拜占庭帝國C.奧斯曼土耳其D.亞歷山大帝國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是二十世紀中國社會歷史性巨變或轉折的三大標志性事件之一。請回答二十世紀引發中國社會巨變或轉折的另兩大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概括說明其歷史作用。14.為加速法西斯國家的滅亡,國際反法西斯聯盟采取了哪些重大軍事行動,用史實加以說明。15.制度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構成人類文明演進的全過程。請結合所學和提供的信息,列舉相應的制度名稱。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其他地區,除吐蕃、畏兀兒地區外,設置了10個行中書省。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結合課本所學,維護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地位,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B項符合題意;公元529年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編成《查士丁尼法典》,A項不合題意;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C項不合題意;184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資本論》,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2、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要求。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和其它國家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故②④屬于“中國的聲音”;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反對美國遏制中國尋求與他國結盟的說法錯誤。故③不符合題意;為了共同發展經濟,中國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故①屬于“中國的聲音”;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A。3、D【解析】

依據題干“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體現了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影響,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說法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4、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中“興”的含義是指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文藝復興是意大利人不滿當時教會對文化的控制,通過弘揚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方式來反對教會的運動,并不是簡單的古羅馬文化的復興。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而這些思想正是代表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所以B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文藝復興抨擊封建統治和神學文化,CD不符合題意。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5、C【解析】

根據題干給出的“某種數字冠上它的大名”可知是阿拉伯民族。結合課本所學,阿拉伯人把中國的古代發明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教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6、A【解析】依據所示,漢代大臣坐而論道,君臣皆坐,地位相對平等;宋代大臣站議時政,君坐臣立,臣子地位降低,君主專制有所加強;清代軍機處的設立,大臣跪受筆錄,君坐臣跪,臣子地位進一步降低,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因此,三幅圖反映了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強化的過程。A項符合題意;依據題干“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外在表現”,圖中展示的是君臣關系,禮儀,BCD三項圖片中不能體現,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7、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72年創辦于上海的《申報》,刊載新聞、評論等內容,還有廣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為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志,被譽為“近代史的百科全書”;《解放日報》最早創刊于1941年;《民報》創辦于1905年;《中外紀聞》創辦與1895年。所以題干中這位“小行家”賣的是我國近代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那么他推銷的是《申報》。故A符合題意,BCD項與題意不符,故選A。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互聯網在全球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睛】解決本題需要了解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別把人類帶進什么時代,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9、C【解析】

根據“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及所學知識可知,與第一期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洋務運動,其影響是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國近代進行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是三個層次:一是學習西方的技術即器物階段,由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自救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政治民主化,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后,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以期變法實現國家富強,戊戌變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則主張以暴力推翻腐敗的清政府,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實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第三是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資產階級激進派以民主、科學為武器,發動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選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10、B【解析】

洋務運動失敗了,沒有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故B符合題意;洋務運動學習了西方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企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排除AC;為了洋務的需要,洋務派還興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等。這些措施說明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教育,排除D。故選B。11、D【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美洲大陸”和“1774年給倫敦的報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指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的背景,其目的是要推翻英國殖民統治,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2、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辛亥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1978年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14、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對中國東北的日關東軍發起全線進攻中國的抗日力量也向日、偽軍展開全國規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初,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同盟的正式建立。為加速法西斯國家的滅亡,國際反法西斯聯盟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有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對中國東北的日關東軍發起全線進攻;中國的抗日力量也向日、偽軍展開全國規模的反攻等。15、(1)行省制度;(2)種姓制度;【解析】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