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_第1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_第2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_第3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_第4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測試卷(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題號一二(一)(二)(三)三總分得分一、積累與運用(26分)1.下列詞語中字音、字形全對的一項是()(2分)A.丁卯(mǎo)尊囑(zūn)譬如(pì)顛沛流離(pèi)B.妥貼(tiě)別扭(bié)拖沓(tà)誨人不倦(huì)C.累贅(lěi)竹蔑(miè)修葺(qì)不恥下問(chǐ)D.契約(qì)德馨(xīn)清漣(lián)悲天憫人(mǐn)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葉圣陶先生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寫話風格,平易近人,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B.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C.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種快樂還要加幾倍哩!D.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苦痛,也都可以。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A.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C.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D.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在那美麗富饒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B.微笑是一首動人的歌聲,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溫馨。C.江邊垂柳,裊娜多姿,令許多游人不禁停下腳步駐足觀賞。D.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5.將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連貫的話,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②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③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④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⑤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A.③②①⑤④B.③①②④⑤C.④⑤③①②D.④⑤③②①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5分)(1)予獨愛蓮之________________,濯清漣而不妖。(2)《陋室銘》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3)《愛蓮說》中用“牡丹”來反襯“蓮”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有人讀了《愛蓮說》創作了一個上聯,請你根據上聯對出下聯。(3分)上聯:周氏愛蓮比君子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校開展以“弘揚傳統·孝敬父母”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完成以下任務。(8分)(1)【積累】請寫出一句與父愛、母愛有關的名言、俗語或兩句前后連貫的古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閱讀下面材料,并寫出你的探究結果。(3分)材料一下面是中央電視臺一則公益廣告的截圖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讓父母傷心的話是什么?”某媒體對5家大規模養老院進行調查發現,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兒女團聚,“你別管我”這句話最讓父母傷心。探究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拓展】通過參與這次“弘揚傳統·孝敬父母”的活動,你將用哪些具體行動回報父母呢?(寫出三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理解(44分)(一)陋室銘(13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談笑有鴻儒()(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4)無絲竹之亂耳()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B.文章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在“無紙時代”,讀紙質書(14分)祝勇①現在,讀紙質書的人少了,手機閱讀者卻在增加。對此,寫書的人感受最深,因為書的發行數早已不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壯觀。對于一位寫作者嘔心瀝血的文字,人們已經無暇顧及,這將寫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尷尬位置,高純度的文本也日益變成寫作者的“獨語”。②書這個詞,原本是指一本具體的書,就是《尚書》——中國第一部歷史文獻集,后來意義變寬,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們去掙扎、奮斗,因此,一部手機,就是一個高濃縮的書房,在見縫插針的地鐵里讀一讀手機上的文字,也不失為一種溫暖的撫慰。現在手機上的書算不算書,我不知道。假若讓我決斷,我認為手機上的書不叫書,只有紙質書才是書。似。山里的風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親的。誰家有了好吃的,都會讓孩子拉她去家里。學生們都很懂事,也喜歡黏在她身邊。鄉親們就像她的親人,即便自己幾乎和外界失去聯系,她仍很滿足。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參加同學會,才強烈感覺到自己落伍了。無論是服裝打扮,還是言談舉止,連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在別人訝異不解的眼神里都變得毫無底氣。同學問她,難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輩子?輕輕的一句話,卻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⑤走,還是留?從那以后,兩種選擇就像兩股纏繞在一起的亂麻,一直糾結在她心里,無從解脫。朋友苦口婆心勸告,父母老淚縱橫哀求,現實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多。一次次,父母和著眼淚的話語就像洶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來堅固的心堤沖垮了。⑥終于,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回城。她向一直關心自己的老校長說出了這個決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著煙,沉默了片刻,說,妮啊,你是該回去了,都三年了,我們不能耽誤你一輩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孩子們圍著她,仰著小臉,拉著拽著,哭著讓她不要走。⑦臨走前一晚,屋外響起烈烈的風聲。不一會兒,大雨傾盆,噼里啪啦的雨點砸在窗欞上。她一夜未眠,腦海里浮現的滿是白天孩子們哭花的淚臉。⑧天終于還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擠滿了人,全村的女人都來了。張奶奶拿來了煮熟的雞蛋,李嬸端來了熱騰騰的手搟面,王大娘提來了一籃子核桃……她淚光漣漣,被眾人擁著出了院門,發現院前泥濘的土路鋪上了一層厚厚軟軟的黃沙。淚眼望去,村里的男人們正在前方趕著用沙鋪路,用小車推,用鐵锨鏟……全村的男人都來了,還有她的學生。⑨老校長走過來,說,妮啊,今天你走,我們也沒能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鋪點沙,你能好走些。⑩那天,大伙兒一直將黃沙路鋪到山外。她的淚也一直流到山外。?故事的結局是,第三天,她又回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鄉親們驚喜的招呼聲里,在孩子們震耳的歡呼聲中,她又踏著那條鄉親們用心為她鋪的路,回來了。她也要為鄉親們用心去鋪一條路,一條讓孩子們踩著堅實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那次活動以后,我便時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師,想起那個鋪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18.感知全文,請簡要概括選文的故事情節。(4分)主動請纓,執教山村→____________________→村民鋪路,真情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19.品讀全文,談談“我”為何認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⑤段畫線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⑥段畫線句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這篇選文讓我們想起許多“美麗”的老師,“最美鄉村教師”莊巧真就是其中的一個,請你寫一段話來贊美你身邊最“美”的老師。(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6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寫作(50分)23.題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這是邊文,請據需要手工刪加)第四單元測試卷1.D2.A3.D4.C5.B6.(1)出淤泥而不染(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牡丹花之富貴者也7.陶公喜菊勝群芳8.(1)示例: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2)父母對孩子付出了無限的愛;孩子沒有完全認識父母的苦心;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僅是希望得以團聚。(3)示例:在家孝順父母,不跟父母頂嘴;主動做家務;主動跟父母交流,多溝通。9.(1)有名,出名(2)大(3)調弄(4)弦樂器和管樂器,這里泛指奏樂的聲音10.(1)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11.D12.示例一: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二: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13.首先點出當下“讀紙質書的人少了”這一事實;其次提出“只有紙質書才是書”這一觀點并闡述理由;接著結合現實論述了“紙質書的時代不會消亡”的觀點;最后強調指出“讀紙質書,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閱讀”。14.優點:方便快捷;容量很大。缺點:輕淺化,不能用于閱讀一些沉靜的、意蘊深藏的文字;碎片化,只能見縫插針地進行閱讀,閱讀內容通常短小零碎。15.不再受書寫材質的束縛,文字不再要求精簡。內容不再限于國家大事,文字的形式變得豐富(可以創作詩詞、書札、文章等),表達方式變得多樣(可以進行抒情、議論),書寫變為自由自在。16.舉例論證。論證了手機不適合閱讀沉靜的、意蘊深刻的文字這一觀點,進而論證了手機閱讀改變了思維方式和傳播方式的觀點。17.紙質書是文化的承載和傳遞者;紙質書具有藝術的美,書依托紙而存在;書店的增加,方便了紙質書的閱讀和購買;年輕讀者對紙質書有天生的好感。18.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