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教學目的1、了解《左傳》的成書過程和基本知識,重點了解其語言特點。2、掌握文言詞“若”、“說”、“辭”、“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教學重點1、積累文言詞語。2、讀背課文。教學時數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課文,簡介《左傳》。參見P56注釋,補充:《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它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人物的言行,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得當。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二、介紹背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于《西游記》里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三、學生自讀課文。閱讀注意點:讀準音,讀順句。四、串講第一段。重點講清以下文言詞句:1、且貳于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2、晉某某某函陵,某某某,名詞動用,駐某某某、駐扎。概括內容:第1段,寫秦、晉圍鄭。原因:晉國要報復其無禮,與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系。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但晉是有機可乘的。這就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成功埋下了伏筆。五、自讀并討論第二段重點講清以下詞句: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某某某性。2、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無能:不能夠。已:同“矣”。3、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概括內容:第2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①對燭之武有足夠的了解。②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預見性。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人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文中還著力寫了鄭伯,他勇于自責,從諫如流,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六、熟讀背誦第1、2段。七、作業1、翻譯句子。2、課后作業3、背誦課文。4、完成練習三第二課時一、復習舊課。1、譯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現在危急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二、串講導讀第三段。重點講清以下詞句:1、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你。意思是說,(如果滅了鄭國對你秦國有好處,)那麻煩你就來滅了我們吧。2、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你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3、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時候會滿足的呢?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初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蓮之愛,陶后鮮有聞。③菊之愛,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4、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動用,釋為訂立盟約。概括內容:第3段,寫燭之武說退秦師。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①越國鄙遠,不現實。②鄰之厚,己之薄,得不償失。③結交鄭這個東道主,好處多。④秦國好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說秦的結果是:①秦鄭訂立盟約。②秦國駐兵守鄭。三、串講導讀第四段。重點講清以下詞句: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參見文下注釋。微,假如沒有。初中時學過“微斯人,與誰與歸?”這個句子,其中的“微”也是這個意思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初中時學過這類例句不少:①其真無馬也?(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語氣。)②其真不知馬也?(恐怕實在是不認識千里馬吧。其,表推測語氣。)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頭怎么樣呢?其,表疑問語氣。)④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實際上是威脅語氣。)⑤其何能勝?(那怎么能取勝呢?其,表反問語氣。)3、亦去之,也離開了鄭國。去,離開。(這個詞的古今義剛好相反。今義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鳥樂也。②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概括內容:第4段,寫晉師撤離鄭國。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實質;“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四、總結全文。本文的主要特點是:①伏筆與照應得當。②情節波瀾起伏。大某某某壓境,佚之狐薦燭之武,燭之武發辭,晉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子犯建議攻秦兵,晉公再曉之以理。③敘事詳略得當。五、課堂練習1、練習二譯句。2、練習三辨詞。六、課后作業1、背誦課文。2、預習《勾踐滅吳》。【學習目標】1、欣賞燭之武精彩的論辯藝術。2、分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學習重難點】學會適當運用論辯技巧【課時安排】第二課時【學習過程】一、奇跡導入(設計理念:激發閱讀興趣,了解人物身份。)兩個大國圍困一個弱小的國家,合理的結果是什么?,當然是效果城破國滅啦!可是一夜之間,奇跡發生了,一個人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不僅挽救了自己的國家,還差點讓兩個強敵反目成仇。孫子兵法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謀略的正確運用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劉勰的《文心雕龍》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萬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二、復習檢測(設計理念:只有解決字詞的障礙,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紛紛站立起來。)上節課我們已經對一些重點的詞句做了疏通,接下來檢測大家對課文文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件展示)1—3解釋加點詞,4—6翻譯句子。1、行李之往來古今異義,外交使節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資4、晉某某某函陵,秦某某某氾南晉某某某駐扎在函陵,秦某某某駐扎在氾南。5、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6、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滿足呢?三、整體感知(設計理念:掌握情節,理清思路。以活動增趣味,也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1、《左傳》敘事非常利落,本文四個段落就結束了故事。請大家也學一學這種簡練的風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內容。(課件展示)圍鄭→受命→退秦→撤圍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迫晉撤圍2、易中天品三國,今天我們也來個某某某說三國。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系十分復雜,先了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事實,然后我們研究一下三國的位置。排兵布陣,運籌帷幄,需要一某某某在手,高明的某某某事家都是如此。(課件展示)這是晉秦圍鄭形勢某某某,不過三國位置不明,你能根據第三段的一些句子迅速判斷三國的確切位置嗎?(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晉隔開秦鄭兩國,居于中。(2)“若(秦)舍鄭以為東道主,(秦)行李之往來,(鄭)共其乏困。”,秦在西,鄭在東。(3)(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晉居中,東邊是鄭國,西邊是秦國。(課件展示)3、交代秦晉圍鄭的形勢有何作用?(晉師出有名,“以其無理于晉”(晉文公逃亡時鄭國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鄭貳于楚”(鄭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楚);同時從這兩句話就能發現秦國與鄭國并無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見的是“秦伯”而非晉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為某某某霸業,沒有共同利益的聯盟,自然是同床異夢。)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筆。晉秦聯某某某來勢兇猛,兵臨城下,為人物出場鋪墊。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但分駐兩地,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下文的成功勸說分化伏筆。4、我們再來看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訴我們哪些內容?(1)一人與萬人,力量懸殊,充滿懸念。(2)核心人物是燭之武: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于《西游記》里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課件展示)(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個修飾語,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巧施反間計、三寸之舌、妙語、說......燭之武(說)退秦師(板書題目,重點“說”)四、互動探究1、燭之武是怎樣勸說秦伯退兵的呢?(誦讀第三段,注意語氣。)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某某某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1)開頭一句“夜,縋而出。”為何“夜出”?何為“縋而出”?為何縋而出?(課件展示)“夜出”躲開晉某某某耳目。“縋而出”指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這三個字讓我們感受到當時鄭國面臨重病圍困,岌岌可危。燭之武在這種形勢下去勸說秦伯,真可謂敢說。(板書:敢說)(2)燭之武的這段說辭可以分為哪幾層意思?這段說辭,僅125個字,卻包含了五層意思,①鄭既知亡。(語氣沉著真摯。)欲揚先抑,以退為進;②亡鄭利晉。(語氣平穩、嚴正。)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晉之間,幾代聯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晉之好”的佳話,這兩個鄰國的友好關系,在燭之武眼里卻成了“鄰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離間,中傷秦晉之好,但也有先見之明,預見了秦晉之爭。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③存鄭利秦。(語氣高亢、誠懇。)替秦著想,以利相誘;(春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出發點都為“利”。燭之武抓住了秦伯謀利的心理,口吻比較誠懇。)④回顧過去,晉不講信用。(語氣慷慨激烈。)引史為例,挑撥秦晉;⑤展望未來,晉必將攻秦。勸秦謹慎。(語氣慷慨激烈。)他的一番說詞(8“君”,6“鄭”),(表面看來)處處為秦著想,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實呢,句句與鄭無關,句句關鄭興亡。完全是為了保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這體現了燭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體現他會說。(板書:會說)但是如果燭之武這么說的話會不會達成此行的目的?“您來打我們鄭國真是太不聰明了,我們鄭國滅亡了對你有什么好處?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滅掉鄭國,我們鄭國會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你就行行好,放過我們鄭國吧。”所以燭之武之所以能夠說退秦師,不僅是因為說清了滅鄭、存鄭對秦國的利弊得失,更因為他高超的語言藝術。簡單品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鄭亡(言于秦)亡鄭(害于秦)處處言秦,處處為鄭舍鄭(利于秦)曉以利害賜晉(負于秦)明則為秦,暗則某某某晉肆晉(闕于秦)真可謂: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板書:巧說)古人對燭之武說辭的評論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著不老靠圓密。魏禧《左傳經世鈔》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劉勰《文心雕龍》(3)如此精彩的論辯內容,大家有什么收獲、心得、體會呢?(同桌之間討論)(1)說話要講究技巧,委婉含蓄(2)語言要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3)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抓住對方的心理。(4)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小結】(二)對于現代人來說,在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時,我們要充分尊重被勸說者,注重對方感受,委婉勸說,文明交流。平時與人溝通要做到敢說、會說、巧說,這樣才能說好。2、燭之武開始還鬧點小情緒,后來才接受任務,這是否有損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懷才不遇,鬧點情緒更顯真性情,人物形象更顯真實。臨危受命,更顯示出他不計前嫌,以大局為重,是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不避艱險,為國家利義無反顧,是知難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懸河,最終勸說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辯的辯士。五、當堂反饋1、有一項關于家庭教育的調查表明,許多家長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三句話是:“聽話”、“好好學習”、“沒出息”針對這三句話,請你也寫三句話來勸說這些家長以改變他們的看法。讓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某某某的樂趣,讓你的孩子在全面發展中提高綜合素養讓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勵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理由是什么?鄭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知錯能改。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有充分洞察力和預見性(側面寫燭之武)秦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某某某治手腕了得。晉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借口,沉著應對,有某某某治家的風度。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群。(一個為紓國難挺身而出的忠臣,一個遠見卓識的杰出的外交家,一個曉理動情的天才式演說家,一個善用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的某某某治家,一個審時度勢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師)志士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勇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辯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思考: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2、鄭伯作為當權者做得如何?從中要汲取怎樣的教訓?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他自己為什么不去說秦而舉薦了燭之武呢?他對燭之武是很了解的,為什么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么心理?【板書】敢說會說\/燭之武(說)退秦師/\巧說說好圍鄭→受命→退秦→撤圍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迫晉撤圍補充:1、《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各國的某某某治、經濟、某某某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傳》描寫人物生動細致,人物語言富有文學色彩,敘寫戰爭時以記敘戰前準備、戰后論戰為主,略寫戰爭經過,記錄了不少外交辭令、議論、諫說,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2、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于《西游記》里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3、背景材料(1)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2)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從此出現裂痕。(3)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4)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于城濮,楚某某某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閱讀理解輔助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多元化投資組合工具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藝術治療工作室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視頻廣告定制服務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藝術品電商平臺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運動品牌創新設計大賽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汽車貸款擔保服務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計算機及網絡培訓在線平臺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2025某科技公司產品代理合同
- 2025個體轉讓合同范本
-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押題及答案
- 2023六年級英語上冊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說課稿 人教PEP
- 2024-2030年瓊膠酶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中外飲食文化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
- 初中必背古詩文138首
- 2024年物業管理師(中級)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技術 課件 模塊七 集成衛浴
- 全球及中國水產飼料和水產養殖添加劑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2024-2030)
- 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