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完整版本_第1頁
林則徐完整版本_第2頁
林則徐完整版本_第3頁
林則徐完整版本_第4頁
林則徐完整版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近名人,感受民族精神!

----禁毒英雄,一生為公

生平簡介虎門銷煙背景前奏收繳鴉片銷毀鴉片意義流放伊犁個人榮譽人物評價林則徐著作林則徐語紀念場所主要內容生平簡介林則徐,謚號文忠。1785-1850,生于福建候官,父親教私塾,收入微薄,母親手工勞動分擔家庭的困窘。教育背景:林則徐天性聰穎好學,四歲時,便由父親懷之入塾,抱之膝上,讀書。14歲中秀才,20歲中舉人,26歲會試中選,賜進士;從此進入官場職業生涯:具曠世濟世之才,為官40年,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干、正直無私受民眾愛戴的好宮初期在浙江、江蘇、湖北、河南布政使等地當官,不辭勞苦,積極鏟除弊端,興修水力,采取許多利國利民的經濟改革措施,政績卓著,升任湖廣行政首腦。當時鴉片成為危及中國國計民生的嚴重弊害。林則徐堅決支持禁煙,向朝廷力陳禁煙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提出六條禁煙措施,并率先在湖廣實施。受命為欽差大臣,廣東禁煙被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重新被啟用委以重任,成為朝廷的頂梁柱,救火車,哪里有難哪里去。政績: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虎門銷煙—背景毒品鴉片大量猖狂輸入中國:19世紀以后,英國不法商人開始將大量鴉片輸入中國;甚至采取賄賂官吏、武裝走私等卑劣手段;到19世紀30年代末,輸入量達到驚人的程度廣州是外國煙販子的販毒中心。鴉片煙毒泛濫的嚴重后果及毒品的危害:加重清廷統治機構的腐敗:統治者營私舞弊,中飽私囊,任意揮霍,最終必然是加重人民的負擔中國人花大量銀子買鴉片,銀子都流出去到了別人的國家,中國缺乏銀子,陷入貧窮損害了中國人的健康:從上至下吸食鴉片的人日增,鴉片的吸者當中,也不光是統治階級及其附屬者群體所屬,也有些下層勞動者。他們本無吸食鴉片的經濟條件,然而一失足便不易自拔,染上煙癮后不但身體受損,甚至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而且往往伴隨著品質、道德的淪喪朝廷的態度:隨著鴉片泛濫的日益嚴重,禁煙成為清朝統治生死存亡的問題,于是禁煙問題提上了緊迫的議事日程。道光皇帝道光帝認識到嚴禁鴉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1938年12月,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煙。虎門銷煙—前奏在查禁鴉片時期,林則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寫了一幅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上聯諄諄告誡自己,要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才能把事情辦好,立于不敗之地;下聯砥礪自己,當官必須堅決杜絕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樣剛正不阿,挺立世間入廣州之前.林則徐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找各家煙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經過兩個月的旅程到達廣州,成千山萬的人擠滿了珠江兩岸,人人爭睹欽差的風采。整個廣州都在等待和傾聽欽差大臣的聲音。虎門銷煙—收繳鴉片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發布兩個諭貼。責令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并保證今后永不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物沒收,人即正法3月19日,海關通知,在鴉片問題未獲解決之前,暫停外商離開廣州。林則徐答復:如不在次日上午前交出,他將親到商館審判,定將正法一二。林則徐答復,這是些零頭,還有幾萬箱鑒于義律的行為,林則徐下令封鎖商館,把320名外國鴉片販子禁在商館中,要求他們呈交鴉片。林則徐為民族仗言,理直氣壯,加上勸懲兼施,措施言而不惡,凌厲而有節制。從4月9日英國鴉片商人第一艘躉船到虎門繳煙,到5月18日所有22艘躉船繳煙完畢,實際收繳21306箱對繳出鴉片的外國商人,獎賞他們茶葉,同時下令開關,允許正常貿易,表明中國政府禁煙是為了禁絕害人的鴉片。在世界人民面前,顯示了中國人的浩然正氣。外國鴉片販子從鴉片交易中獲得超額利潤,他們既不繳鴉片,也不給林則徐回復3月21日是林則徐規定的最后期限,販子要求推遲時間販子當晚開會,決定交出1036箱3月24日,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到廣州,企圖幫助大販子顛地逃跑3月28日,呈繳鴉片20238箱。虎門銷煙—銷毀鴉片1839年6月3日,人們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趕到虎門,歡慶禁煙的勝利下午2時許,林則徐遙望南天,下令擂鼓鳴炮,頓時山呼海嘯,歡聲如雷,震驚世界的虎門硝煙開始了。黑色的鴉片,化為水,化為煙;6月13日,林則徐準許外國人到現場參觀。6月17日,在硝煙池邊接見了美國商人C.W.金、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和美國“馬禮遜”商船船長”,允許他們走進硝煙柵欄內觀察硝煙過程銷煙過程歷時20天,持續到6月25日才最后結束。在此之前,“許多人斷言中國人不會銷毀一兩鴉片”,裨治文在其參觀記中寫到”我們曾反復考察硝煙的每一個過程,他們在整個工作中細心和忠實的程度,遠出于我們的臆想,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一工作更忠實的了”(裨治文:《鎮口銷毀鴉片》)

1839年6月3日-6月25日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難忘的日子,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和純潔的道德心。虎門銷煙的壯舉,是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的進度斗爭,也為世界人民所贊揚“鴉片是在最徹底的手段下被銷毀了。全部事務的處理,在人類歷史上也必將永遠是一個最為卓越的事件”(衛三畏:《中國總論》第二卷)林則徐,理所當然地是這一事件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已毫無愧色地成為歷史巨人了。

虎門銷煙—意義流放伊犁—心系社稷1840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憂國憂民,并不為個人的坎坷而唏噓,寫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在新疆林則徐不顧年高體衰,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識。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國防思想,成為近代“防塞論”的先驅。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有備無患。他還領導群眾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人們為紀念他的業績,稱為“林公井”“林公車”。個人榮譽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病逝。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后,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人物評價

林則徐任官期間被民眾譽為“林青天”。“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打破歷來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閉關鎖國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國情況,吸收新事物其他相關人士對林則徐的評價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魏源對林則徐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評價:“品望重當朝,猶憶追陪瞻雅范;褒榮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遺徽。美國學者馬士在其《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中,說林則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員”“林欽差的整個經歷明凈如水晶。他的動機是禁止鴉片的輸入和消費,為了達到此目的,他準備采用一切手段。”英國人包令曾的《欽差大臣林則徐的生平及著述》說他是“中國愛國志士的驕傲”,“忠誠地、幾乎不間斷地為他的國家服務了三十六年。在社會生活中,他以廉潔、睿智、行為正直和不斂錢財著稱”。費正清博士主編的《劍橋中國晚清史》,對林則徐的評價是:“他的經歷清白無瑕。他有著一個從未犯過錯誤的人的強烈信心。他為人處世很講道德,有強烈責任感。”林則徐著作林則徐生平愛好詩詞、書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鈔》、《云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書》《荷戈紀程》等著作。所遺奏稿、日記、公牘、書札、詩文等,建國后輯為《林則徐集》在廣東禁毒期間,為了解中國以外的世界,林則徐殫精竭慮,求知若渴,令自己身邊通曉英語的人員,翻譯了英國人瑞慕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輯成《四洲志》書稿林則徐、魏源合作完成的《海國圖志》是中國近代介紹西方文明的開山之作,對日本社會的重大變革所發生的影響尤其巨大林則徐語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容乃大千秋幾?無欲則剛百世師.比武守疆驅虎豹,論文說理寓詩詞.為官首要心身正,蓋世功勛有口碑

紀念場所虎門林則徐紀念碑:林則徐紀念碑矗立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沙角炮臺下瀕海操場上,紀念林則徐的豐功偉績。建于新中國成立之前,碑名是由當時廣東省主席陳銘樞所題,一直以來保存完好,留以供游人敬仰。林則徐墓

:在福州市郊馬鞍村金獅山麓,面對五鳳山,是林則徐于道光六年(1826年)為父母營造。內葬父賓日、母陳帙、妻鄭淑卿、弟霈霖、弟媳李氏,共計六壙。墓前有三合土獅子一對,橫屏上書“五鳳來朝”,左右為兩座青石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

林則徐星:1996年6月7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