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歷史的學問點高三要如何度過這重要又驚惶的一年呢?我們可以從提高學習效率來著手!我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歷史學問點,盼望你努力學習,金榜題名!
高三歷史學問點1
1.西周實行分封制。武王把必需的土地、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這樣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秦朝中心集權制度的形成過程: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中心實行較為完備的中心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
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贏政規定封建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皇權至上
4、秦朝時,在中心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察百官。太尉掌軍事。
唐朝時: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書門下是行政機構。后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政,以減弱相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朝在中心,以中書省為行政機關(除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由中心干脆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化:
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郡國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為加強中心集權,將兵權收歸中心(杯酒釋兵權);由中心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視;地方賦稅大部由中心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東歸中心的中書省管,其余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遙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心廢除中書省和丞相,殺丞相胡惟庸,以六局部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今被廢除。
明太祖設置殿閣高校士,作為侍從參謀。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
7、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親政后,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雍正帝時,設軍機處標記著君主專制制度到達頂峰,
8、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開展的影響
踴躍:我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得到穩固和開展;有得于社會安定,促進經濟開展和文化旺盛等。
消極: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行政長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視。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
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總之君主專制的加強,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開展,使中國社會的開展起先大大落后于西方國家。
高三歷史學問點2
一.背景
①經濟危機使美國陷入逆境。
②當時的美國胡佛政府根本持續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③1933年羅斯福中選為美國總統,起先推行新政。
二.內容
①整頓財政金融②實行工業復興法③調整農業生產④實行社會保障,推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
三.新政特點:
是在保存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預經濟。
四.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①在必需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緊要破壞,加速了生產力的復原。
②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人民的生活狀況有所改善,緩和了階級沖突,幸免了法西斯勢力的上臺,穩固了資本主義統治。
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繼承和借鑒,標記著資本主義進入了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時代。
④新政不行能從根本上消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高三歷史必修三學問點:英國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背景:
根本緣由:封建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的開展。
干脆緣由:斯圖亞特王朝奉行“君權神授”,并宣稱議會權力來自國王,和議會發生沖突。
過程:1640年—1688年,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
2.《權利法案》與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背景:
1688年榮耀革命議會取得勝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畢。
內容:
1689年議會公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權、軍事權等方面限制了國王權利。
意義:
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利受到議會的明確限制,它標記著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
影響:
“榮耀革命”后,英國的貴族地主階級與資產階級實行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走向法治,英國社會從今進入長期穩定開展時期。
3.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①內閣的含義:內閣原來是指國王召集親信大臣協商國家機密的隱私小房間,后來指決議國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紀,內閣的首腦“首相”取代國王主持內閣會議。國王慢慢退出內閣,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從今成為一種象征。第一任首相:1731年沃波爾。
③確立內閣對議會負責的制度。
④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讓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該黨的領袖就是天經地義的首相。
⑤19世紀中期,責任內閣制度確立。
4.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影響:
①為英國資本主義的開展供應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過議會斗爭實現自己的政治主見,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幸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對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③大大減弱了國王的權力,使英國走上資本主義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為世界很多國家樹立了一種模式。
高三歷史學問點3
專制主義的開展歷程
專制主義是指中心的決策方式,具體說就是皇帝的個人專斷專制;中心集權指全國各種軍、政、財權歸屬中心,地方完全由中心管理和限制,充分執行中心的政令。
1.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韓非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制國家的主見。新興地主階級從加強專政和愛惜封建經濟開展的須要,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心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心集權的政治制度。
3.西漢穩固
漢景帝、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分權割據的問題。漢武帝又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心集權政治制度所須要的理論根底。從今封建專制主義政治制度根本定型并得以穩固。
4.隋唐完善
實行三省六部制,克制了君權與相權的沖突;實行科舉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根底,使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強
北宋初年,大力加強中心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和武將爭權的問題,中心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6.元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yhj-tsq-公司如何打破員工橫向發展的隱形壁壘-1.01-2024.8.1
- 腸梗阻病人護理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Kitchens of India in India-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幼兒舞蹈的分類
- 人力資源戰略咨詢合同2025
- 版個人與公司之間的承包合同樣本
- 2025北京房屋租賃合同樣本參考
- 兩家企業共同發展合同
- 2025年的飲品購銷合同書
- 2025年福建省部分事業單位逐步推行合同化管理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職場溝通職場溝通與人際關系處理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山東管理學院
- 2025屆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學期“三診一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專題03 文言文閱讀【知識精講精研】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安全隱患報告獎勵制度
- 機動車檢測站試題及答案
- 《地理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與應用》課件
- PLC在自動化生產線中的應用課件
- 第六單元《電的本領》單元教學設計(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科學青島版
- 超臨界CO2印刷電路板式換熱器流動與傳熱特性研究
- 《服務決定成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