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纖維血管瘤-(1)課件_第1頁
鼻咽纖維血管瘤-(1)課件_第2頁
鼻咽纖維血管瘤-(1)課件_第3頁
鼻咽纖維血管瘤-(1)課件_第4頁
鼻咽纖維血管瘤-(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鼻咽纖維血管瘤

鼻咽纖維血管瘤(angiofibromaofnasopharynx)為鼻咽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發生于10~25歲青年男性,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纖維瘤”。一般在25歲以后停止生長。發病原因不明。有人做鼻咽血管纖維瘤雄激素受體研究,結果推測青春期的雄激素水平增高,刺激鼻咽部雄激素受體的成纖維細胞過度生長,同時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生長,最終形成鼻咽血管纖維瘤。視腫瘤中的血管成分纖維成分孰占優勢,或稱纖維血管瘤,或稱血管纖維瘤,偶可為淋巴管擴張纖維瘤。病理1、腫瘤起源于枕骨底部、蝶骨體及翼突內側的骨膜,也有人認為腫瘤來自于鼻咽部特殊的血管纖維間質。2、鏡下瘤體由膠原纖維及多核成纖維細胞組成網狀基質,其間散布大量管壁薄且無彈性的血管,這種血管受損后極易出血。(不是真性腫瘤,本質上屬于血管錯構瘤或血管成分的病理性或反應性增生,隨著時間推移,血管和纖維性成分同步出現組織學成熟現象)

3、腫瘤具有向臨近組織擴張的能力。因其源于顱底,腫瘤生長擴張能力強,又有兇猛的大出血,故臨床上雖屬良性,但發展甚惡。(1)直接擴展蝶竇、篩竇、鼻腔及口腔。(2)經蝶腭孔,咽鼓管咽口翼腭窩(3)經翼腭窩眶下裂、顳下窩(4)經眶下裂眼眶(5)經蝶竇顱中窩二、臨床表現1、出血:為一重要癥狀,常表現為反復大量鼻腔或口腔出血,病人常有程度不同的貧血。2、鼻塞:始為一側,逐漸發展為雙側,常伴有鼻漏,閉塞性鼻音,嗅覺減退等。3、其他癥狀:(1)壓迫咽鼓管咽口耳鳴、耳悶及聽力下降。眼眶眼球突出、視力下降視神經萎縮(2)侵入臨近組織翼腭窩面頰部隆顱內劇烈頭痛、顱神經受壓向下軟腭膨隆、在口腔可看見腫瘤(3)因反復鼻出血而出現貧血癥狀,如頭暈、氣促、臉色蒼白等。

檢查1、前鼻鏡檢查:收縮鼻黏膜以后,經后鼻孔可看到鼻咽部的腫瘤。如已伸入鼻腔,則見患側鼻腔擴大,為腫瘤所充填,鼻中隔被推向對側。腫瘤較大者,甚至可突出于前鼻孔,引起外鼻畸形。2、間接鼻咽鏡及纖維鼻咽鏡檢查:可見表面光滑圓形或結節狀的腫瘤,色淡紅,表面有明顯的血管紋。3、觸診:用示指由口腔觸查鼻咽部,可感到腫塊較硬,不易移動,易出血,應作好止血準備。可借此種方法查明腫瘤的質地、活動度、根蒂部、粘連情況及其出血傾向。4、影像學檢查:CT/MRI:了解腫瘤位置、大小及血供情況。診斷根據癥狀及檢查結果,結合年齡和性別一般都能作出診斷。活檢雖可確診,但易引起嚴重出血,通常列為禁忌。如非做活檢不能確診,應只在突入鼻腔的部分取材,并作好止血的充分準備。術前行頸外動脈造影術,可了解腫瘤的供血來源及腫瘤的侵及范圍,為制定手術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鑒別診斷

遇非典型病例,仍有誤診的可能,特別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纖維性鼻息肉和后鼻孔息肉質較軟,不易出血,觸診易活動,多有蒂發源于鼻腔或鼻竇。

2.腺樣體肥大可出現類似癥狀,但為不規則的團塊,表面有縱溝、質軟、不易出血。

3單純纖維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女性為主,不出血。

4.纖維肉瘤不易區別,但發展很快,早期有頸淋巴結轉移。鼻咽部其他腫瘤,如進行全面、細致檢查,不難鑒別。治療治療原則:手術切除腫瘤是鼻咽纖維血管瘤的首選治療方法。對于手術殘留或術后腫瘤復發,如果身體不能耐受手術,或者腫瘤累及顱底深部大血管或重要神經,估計手術風險太大,可以考慮局部放射治療或用雌激素進行治療。術前準備1、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糾正貧血狀況。2、為減少術中出血,術前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并瘤體供血血管栓塞術。常見栓塞動脈:頜內動脈、咽升動脈、蝶腭動脈一般血管栓塞之后72小時之內行腫瘤切除術3、配血400~800ml,以備術中輸血用。手術徑路

由于鼻咽位置較深,手術操作不易,位于此處的腫瘤又常常富于血管,更增加手術難度。(1)位于鼻腔、鼻竇、鼻咽:硬腭進路(2)腫瘤進入翼腭窩:硬腭進路加頰側切口(3)腫瘤侵入顱內:顱頜聯合進路經鼻內鏡鼻咽纖維血管瘤切除術手術并發癥1、術后出血:易發生于抽去填塞物時,如非遺留腫瘤殘體與術后繼發感染所致,則可能由于填塞物突然全部抽出,壓力驟減而使創面血管擴張,引起出血,故撤除填塞物時宜分期逐步抽出。2、繼發感染:若有繼發感染,易使切口愈合不良而致硬腭發生漏孔。手術前后適當應用抗生素可資預防。3、中耳感染:多因術中損傷咽鼓管咽口或鼻咽填塞過久所致,故手術時小心分離腫瘤與及時抽出填塞物,可以減少中耳并發病的發生。4、呼吸困難:如手術時間較長,術后軟腭或舌根發生腫脹,再加鼻咽部完全填塞,鼻腔不能通氣,有時術后可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但較少見。呼吸困難嚴重者,須行氣管切開術。若在填塞鼻咽前先將一根硬橡皮管從前鼻孔通入鼻咽以利呼吸,此種情況常可避免。5、顱內并發病:如腫瘤原已破壞顱底,或分離根部時損傷鼻咽頂部骨質或腦膜,致感染入顱,均有引起顱內并發病之虞,但很少見。療效判斷與處理術后半年至一年內,應行鼻腔及鼻咽部內鏡檢查,以及鼻咽部、顱底CT或MRI檢查,以評估療效。如有復發應再次手術;如患者年齡已超過25歲,復發腫瘤較小且無明顯出血或堵塞癥狀,因腫瘤過青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