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歷史押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說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宣言》。這項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盞希望的航燈出現在千百萬黑人奴隸面前……”這位“偉大的美國人”是A.華盛頓 B.林肯C.羅斯福 D.尼克松2.九年級2班的同學在學習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針對某歷史人物舉行了一場辯論會。下圖為雙方辯手的部分觀點,據此判斷,該歷史人物是A.克倫威爾B.華盛頓C.羅伯斯比爾D.拿破侖3.海內外華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A.華人都是黃色皮膚 B.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C.炎帝、黃帝打敗了蚩尤部落 D.我國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4.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他們對歷史進程的共同貢獻是A.推翻了殖民統治 B.推動了政治民主化C.推翻了封建統治 D.贏得了民族獨立5.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錯誤的是史實選項史實推論A美國南北戰爭美國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B三角貿易使美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動力C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D納米比亞獨立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遺A.AB.BC.CD.D6.“以這場運動為標志,利用西方現代文化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批判與解構深入到核心層面,蕩滌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這場運動”的核心內容是A.民主、科學 B.民主、獨立C.專制、獨裁 D.民主,共和7.周恩來曾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迸c材料中兩個天安門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 B.中國共產黨誕生開國大典C.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 D.中國共產黨誕生抗日戰爭勝利8.馬小哈同學設計了四個歷史小論文題目,其中哪一個不正確()A.但丁與《神曲》 B.哥倫布與環球航行C.畢加索與《格爾尼卡》 D.哈格里夫斯與“珍妮紡紗機”9.歷史的長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因此古代文明呈現多元化。有以農業為主的大河文明;也有以商業為主的海洋文明。下面的文明中屬于大河孕育的是①半坡文明②埃及文明③希臘文明④古巴比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武昌有“首義之城”的美譽,是因為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黃花崗起義11.“大戰歷時4年多,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卷入戰.....飛機、坦克、毒氣首次用于戰爭......戰爭期間,雙方死傷達3000余萬人,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①這場“大戰”的性質是反法西斯戰爭②這場“大戰”以協約國的失敗而告終③科技的不當應用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④戰爭危害巨大,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戰爭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12.在一次記者會上,溫家寶同志回答記者關于物價上漲的問題時說:“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里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睖丶覍毻舅潴w現了百家爭鳴時期,哪一派別的思想主張()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13.學習歷史要注意歸納與總結。下圖是陳老師上課時的板書設計,請你為該板書內容設計一個恰當的主題A.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B.改革開放C.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D.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14.19世紀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提出:“我國不可猶疑,與其坐待鄰國之進步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共進退。”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日本國力已經與西方國家并駕齊驅B.日本應與鄰國一起共同復興東亞C.日本應走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D.日本應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文明15.下列有關中國現代史所學內容,表述正確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B.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C.中美建交——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D.中共十九大的召開——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16.一位同學要編制《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專題圖冊,已經選取了“漢代造紙過程示意圖”“宋朝指南針”“元朝銅火銃”等圖片,以下圖片可以選入此圖冊的是()A.B.C.D.17.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它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功績突出地表現在A.改變了社會性質 B.民主共和國觀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結束了封建帝制18.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中,有一幅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表現和歌頌了人性的美和人豐富的思想感情。這幅畫是A.《蒙娜麗莎》B.《最后的晚餐》C.《神曲》D.《哈姆雷特》19.下圖是位于南京市鼓樓區熱河路廣場中心的渡江勝利紀念碑,它形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船。紀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23日,當時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A.30周年B.40周年C.50周年D.70周年20.某中學課題組在探究“春秋戰國歷史”的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圖)。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社會大變革的時代B.統一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民族關系的發展21.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其中“多強”是指A.歐盟B.日本C.中國D.俄羅斯22.人們常常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杰出醫術的醫生。華佗,字元化。他的醫學成就有①麻沸散②提出“治未病”③五禽戲④完成《傷寒雜病論》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23.有人說:西方侵略者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B.列強獲取大量賠款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D.簽訂《北京條約》24.“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保ㄊ穼W家布克哈特)文中評價的是A.新航路的開辟B.宗教改革C.文藝復興D.啟蒙運動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上圖人物是________,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________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1700年~1721年,俄國打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冢⒃谶@個過程中,營建新首都________。26.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___________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陜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離___________,轉戰陜北,賀龍、彭德懷率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敵人的進攻。27.啟蒙思想運動的“領袖”是(__________),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的啟蒙思想家是(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2015年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美關系已成為構筑21世紀大國關系的重要一環。2016年底,特朗普當選總統后,對中國的政策令人關注?;仡櫄v史,兩國之間的關系既緊張又緩和,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的特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8年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將美國對中國的總體看法分我六個階段;……②輕視階段(1840-1905)……④贊賞階段(1937-1945)……⑥敵對時期(1949-▲)——摘編自袁明《略論中國在美國的形象》(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②輕視階段”,美國直接參與了那一次侵華戰爭?同一世紀20年代,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伙同其他與會國簽訂的關于中國問題的條約是什么?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關系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美國開始正視中國戰場對于抗擊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國戰場牽制與消耗日本的戰斗力?!獜埖钋濉犊谷諔馉帟r期的中美關系及啟示》(2)導致當時中美關系發生“轉折性變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國將1937-1945年定為對中國的“贊賞階段”,你認為理由是什么?材料三下圖(3)結合右圖,請你為材料一中“⑥敵對時期(1949-▲)”填上一個結束時間,并說明理由。材料四近年來,由于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在中國的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國的身影經濟上美國不斷實施貿易保護主義也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中美摩擦不斷。(4)通過探究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中美兩國應該怎樣做才能既保持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又能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29.(6分)某學校歷史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破釜沉舟草木皆兵以上成語涉及哪兩個歷史事件?如上圖文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個方面的成就?有什么共同作用?文獻名稱內容摘要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3)表中的文獻及內容摘要分別體現了什么政體?除了文獻資料外,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哪些類型的資料了解歷史?請談談你參加歷史研究性學習有什么收獲?30.(7分)優秀的文化,先進的制度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游說之士為盛…——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材料一反映了這一時期在思想學術領域出現了怎樣的局面?哪家學說為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材料二(漢武帝)繼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又于第五年設置五經博士,啟用好儒術的田蚡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學的人一律開除,招聘數百名儒生補充進來……到了西漢末期,超過三萬名儒生進入皇家學術機構?!木幾匀问澜骸陡咧袣v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在思想上推崇怎樣的治國策略?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参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员睅煷蟀婢牛ㄉ希v史教材材料三出自哪一歷史文獻?頒布的目的是什么?它使該國開始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材料四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根據以上材料概括,當今我國應該有怎樣的治國理念?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解放宣言》是林肯頒布的,故答案選B。2、D【解析】根據圖片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法國的拿破侖頒布了《民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拿破侖統治時期的對外戰爭前期具有正義性,后期具有侵略性,侵犯了別國的利益。D項符合題意。A項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代表人物;B項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的獨立戰爭;C項羅伯斯比爾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代表人物。故選D。3、B【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了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由炎、黃兩個部落聯盟發展而來,所以海內外華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克倫威爾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實施有利于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制度,并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拿破侖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其中最著名的是《拿破侖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平等、廢除貴族特權、財產所有權無限制和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并吸收了大革命以來的各種社會立法和理論上的成果。《拿破侖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后來歐洲許多國家借鑒和效仿。所以三人的歷史作用相同之處是推動了政治民主化,B項符合題意;A項華盛頓推翻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C項克倫威爾推翻的是封建制度,D項是華盛頓的貢獻。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5、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開始的“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等,到達在非洲,換成奴隸通過大西洋,到達美洲再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史稱“三角貿易”。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將近一億的精壯勞動力,而不是美洲。因此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錯誤的是選項B,而其余選項ACD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是正確的,故選B。6、A【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中國文化傳統的批判”、“蕩滌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結合所學知識可,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口號是民主與科學,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7、C【解析】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故C符合題意;一二?九運動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排除A;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是上海,排除BD。故選C。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故B搭配錯誤,符合題意,ACD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9、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半坡文明發源于黃河流域,埃及文明發源于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發源于兩河流域,因此①②④正確。D正確。希臘文明屬于典型的海洋文明,因此③錯誤。由此排除ABC。綜上故選D。10、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占領武昌城。12日,起義軍完全控制武漢三鎮。史稱“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在武昌起義影響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義是推翻清王朝并導致民國建立的“辛亥首義”。故選C。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與武昌起義無關,故排除AB項。黃花崗起義發生在廣州地區,故排除D項?!军c睛】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對武昌起義意義的掌握。11、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大戰歷時4年多”“飛機、坦克、毒氣首次用于戰爭”,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這場“戰爭”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性質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故①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應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②項不正確;科技推動社會進步,但科技應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例如一戰中飛機、毒氣等的使用直接導致戰爭死亡人數的增多,故③項符合題意;由材料“雙方死傷達3000余萬人,經濟損失達3400多億美元”分析可知,戰爭危害巨大,故④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③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2、D【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貴君輕,屬于儒家思想的主張。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13、B【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改革開放的開端;我國的改革最早從農村開始的,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國在城市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設立經濟特區也是發生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故選B。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14、D【解析】

從題文中文字“我國不可猶疑,與其坐待鄰國之進步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共進退。”的含義可以判斷出日本認為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文明,故此題選D。15、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故A不符合題意。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國的國際聲望得到空前提高,故B符合題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而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是在1971年,故C不符合題意。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D【解析】

據所學可知,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已經選取了“漢代造紙過程示意圖”“宋朝指南針”“元朝銅火銃”等圖片,即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另外的一大發明是印刷術,即D項泥活字版。ABC項與史實不符。故選D。1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這是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功績的突出表現,故D正確。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故排除A項。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是思想方面,故排除B項。辛亥革命沒有推翻封建制度,故排除C項。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功績突出地表現”。根據這一限定詞語結合辛亥革命的影響即可得出正確答案。18、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蒙娜麗莎》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故A項正確。BCD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故選A。19、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的解放軍百萬雄師,從江西湖口,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土崩瓦解,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國民政府垮臺。紀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23日,當時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30周年,故A符合題意;BC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20、A【解析】根據題干的關鍵信息“春秋戰國歷史”和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鐵器、牛耕的使用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的變革;百家爭鳴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的變革。所以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B項統一國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漢時期;C項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指的是隋唐時期;D項民族關系的發展指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所以A項符合題意,故選A。21、ABC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同時還存在幾個重要的力量中心: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世界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并正在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所以ABCD符合題意,故選擇ABCD。22、C【解析】

東漢著名的醫學家華佗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編制了一套可以強身健體的醫學體操“五禽戲”。①③符合題意;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故④不合題意,含有④的AB不合題意;提出“治未病”的是張仲景,故②不合題意,含有②的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華佗的主要貢獻。2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故C正確。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有利于外國對中國的控制,但是對文明沒有影響,故排除A項。獲取大量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與中國文化無關,故排除B項?!侗本l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但是與題目要求無關,故排除D項。故選C?!军c睛】本題的中心詞語是“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根據這一限定詞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確答案。24、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笔穼W家布克哈特評價的是文藝復興。中世紀的歐洲被宗教神學所籠罩,氣氛沉悶、壓抑。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的價值是追求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神學。意大利人但丁被稱為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的實質就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意大利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在詩歌、繪畫、建筑、雕刻、音樂各方面成就突出。著名的文藝復興三杰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全部誕生在意大利。所以說文藝復興運動使“由信仰、幻想和偏見織成的神學面紗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彼得一世中央集權圣彼得堡【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人物是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00年—1721年,俄國打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并在這個過程中,營建新首都圣彼得堡。26、中原延安【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陜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北,賀龍、彭德懷率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敵人的進攻。27、伏爾泰孟德斯鳩【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7---18世紀啟蒙思想運動在歐洲興起,啟蒙思想運動的“領袖”是伏爾泰,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的啟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鳩。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條約:《九國公約》。(2)事件:珍珠港事件;理由:中國是亞洲戰爭的主戰場,牽制了大部分日軍,有利地支援了太平洋戰場。(3)時間:1972年;理由:尼克松總統訪華,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和平與穩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展友好關系,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據材料一中“②輕視階段(1840-1905)”結合所學知識,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兩千多人,開始了侵華戰爭。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會議上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由此可知,美國直接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伙同其他與會國簽訂的關于中國問題的條約是《九國公約》。(2)根據材料二中“1941年12月”結合所學知識,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出動大批飛機,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1937年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在全民族抗戰中,日本深深陷入了中國戰爭的泥潭中,使日本沒有過多的兵力放在太平洋戰爭中,所以中國在亞洲的主戰場,牽制了大部分日軍,有利地支援了太平洋戰場。由此可知,導致當時中美關系發生“轉折性變化”的事件是珍珠港事件;美國將1937-1945年定為對中國的“贊賞階段”,理由是:中國是亞洲戰爭的主戰場,牽制了大部分日軍,有利地支援了太平洋戰場。(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由此可知,正確的時間應為:1972年;理由是:尼克松總統訪華,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4)根據材料及上述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和平與穩定;因此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中美兩國應該加強合作、發展友好關系。29、(1)巨鹿之戰、淝水之戰。(2)成就:對外交往方面的成就。作用:加強了同海外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或對外開放與交流,促進了國家的發展的強盛)。(3)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口傳資料,實物史料,如:遺跡,遺址,遺物,出土文物等。(4)人數的多少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人心向背才是;要加強對外交流,對外交流可以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