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_第1頁
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_第2頁
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_第3頁
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_第4頁
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真題【無答案】2022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7小題,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科學防控疫情,健康與我同行。疫情防護期間,下列日常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用體溫計測量體溫 B.用醫用酒精對手消毒C.出示動態行程卡 D.佩戴防護口罩2.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稀釋濃硫酸 B.加入固體C.滴加液體 D.點燃酒精燈3.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A.Ba(OH)2+SO2=BaSO3↓+H2O B.Cu(OH)2CuO+H2OC.2CaSO3+O22CaSO4 D.2Mg+CO22MgO+C4.空氣、水、能源、營養物質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潔凈的空氣屬于純凈物B.利用活性炭可以軟化硬水C.化石能源是歷史留給當今人類的財富,可隨意開發利用D.維生素是基本營養素之一5.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一個片段,少年英雄潘東子巧妙地將食鹽化為鹽水,用棉襖浸透晾干穿在身上,成功突破了敵人的封鎖線送到蘇區。下列有關食鹽(主要成分是NaCl)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每個NaCl分子中含有一個Na+和一個Cl﹣B.NaCl是重要的調味品,但食用過多不利于健康C.Na+、Cl﹣的核外電子排布不同D.要重新獲得棉襖上的食鹽,需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操作6.2022年4月2日,資陽燃氣電站新建工程開始建設,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35億度。燃氣發電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學反應為甲烷的燃燒,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為使甲烷完全燃燒應提供適當過量的空氣B.甲烷燃燒需要點燃,說明甲烷燃燒是吸收熱量的反應C.圖示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個數沒有變化D.圖示可知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變化7.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H2中的CO2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足量NaOH溶液和濃H2SO4的洗氣瓶B檢驗敞放空氣中的NaOH溶液是否變質取樣,滴加BaCl2溶液C驗證金屬活動性Al>Cu>Ag將除去氧化膜的Al絲分別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D鑒別NH3?H2O、CH3COOH、Na2SO4三種溶液取樣,分別滴加石蕊試液A.A B.B C.C D.D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6小題,共44分。)8.每年的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牙齒的主要成分為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請從羥基磷酸鈣的組成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用化學用語填空。(1)一種由兩個原子構成的分子______;(2)一種根的符號______;(3)一種堿的化學式______;(4)一種氧化物化學式______。9.2022年北京冬奧會完美展現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向世人展示中國智慧。結合圖示及文字回答問題。(1)獎牌中的金、銀、銅屬于______材料(填“金屬”、“有機合成”或“復合”)。獎牌上的掛帶采用桑蠶絲織造。鑒別蠶絲纖維與合成纖維的方法是______。(2)冬奧會新場館“冰絲帶”在建設中使用了大量的優質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抗腐蝕性能比純鐵______。(填“強”或“弱”)(3)冬奧會火炬“飛揚”采用氫氣作為燃料,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了零排放。用化學方程式解釋“零排放”的原因______。10.安岳石刻具有“多特精美稀奇古怪”的特點,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圓覺洞為國家4A級景區,吸引眾多游客參觀游覽。(1)石刻大多雕刻于紅砂巖(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上、石刻雖精美,但怕雨水淋洗,因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會將碳酸鈣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所以石刻保護的基本措施是保持表面的干燥。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紅砂巖的紅色來自巖石中含有的少量氧化鐵。請寫出氧化鐵的一種用途______。(3)石刻表面藍綠色顏料的主要成分為藍銅礬【Cu4SO4(OH)6?2H2O】。藍銅礬屬于______(填“酸”、“堿”或“鹽”)(4)“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游客游覽過程中產生垃圾應分類投放。下列垃圾應投放到貼有“”標志垃圾桶的是______。A.瓜皮果核 B.塑料礦泉水瓶C.用餐后的殘羹 D.鋁質飲料罐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中“出差”長達183天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成功返回地球,創下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1)電解水是太空艙供氧的一種方式。如圖為電解水的裝置,b管內氣體是______。(2)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都需要及時處理。目前可通過一種叫“分子篩”的設備(CDRA系統)將它們分離出來。“分子篩”起到的作用類似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操作。(3)航天器中的二氧化碳、水還可以通過如下反應除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KO2+4CO2+2H2O=4X+3O2,X是______。(4)航天員王亞平等在太空給虎年元宵晚會出燈謎,他們用墨書寫的燈謎能長時間保存的原因是______。12.鹽是一類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其性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圖是KNO3、NaCl、NH4Cl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春播一粒種,秋收萬粒粟”,春耕之時,施肥可提高農作物產量,題干中的物質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名稱)(2)40℃時,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3)40℃時,在盛有45.0g水的燒杯中加入5.0gNH4Cl,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KNO3的濃溶液一定是KNO3的飽和溶液B.40℃時溶解等質量的三種物質,NaCl消耗的水最多C.a點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13.為緩減全球變暖趨勢,中國向世界莊嚴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中碳捕集是實現“碳中和”的措施之一,新興碳捕集技術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1)上述工藝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有______。(填化學式,寫一種即可)(2)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被壓縮的原因是______。(3)流程中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4)“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減少空氣中CO2含量的是______。A.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B.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C.大力植樹造林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0分。)14.實驗室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實驗基本技能之一。如圖是常見的氣體發生和收集裝置,請回答相關問題。(1)儀器a的名稱______。(2)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從漏斗處向錐形瓶中注入蒸餾水直到漏斗內液面高于錐形瓶內液面,靜置觀察,若______,則氣密性好,反之不好。(3)選用A裝置,用一種固體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4)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需選擇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1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正在探究生銹鐵釘與稀硫酸的反應情況,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提出問題】生銹鐵釘與一定量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查閱資料】Fe3+與無色硫氰化鉀溶液相遇出現血紅色溶液。【設計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①取一枚生銹鐵釘用蒸餾水洗凈,再置于潔凈試管中、鐵釘表面有紅褐色的鐵銹。②向步驟①的試管內加入一定量稀硫酸。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__色,一會兒后產生氣泡,最終溶液呈淺綠色。③當該試管內不再產生氣泡時,取出鐵釘,剩下溶液M,鐵釘用蒸餾水洗凈觀察。鐵釘表面呈銀白色寫出步驟②中鐵銹溶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溶質猜測】溶液M溶質成分是猜想一:______猜想二:只有Fe2(SO4)3猜想三:既有FeSO4也有Fe2(SO4)3【實驗探究】取少量溶液M于另一潔凈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硫氰化鉀溶液,觀察到______,則猜想二、三不成立。【交流討論】同學們對溶液M中沒有溶質硫酸鐵感到困惑,為此展開討論。甲同學:反應過程中氫氣與硫酸鐵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乙同學:反應過程中鐵與硫酸鐵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若乙同學觀點成立,則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反思評價】小組同學通過實驗探究后一致認為,使用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時,務必控制好______,否則會造成鐵制品的損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