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解剖學上肢_第1頁
斷層解剖學上肢_第2頁
斷層解剖學上肢_第3頁
斷層解剖學上肢_第4頁
斷層解剖學上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斷層解剖學上肢第一部分局部解剖一、上肢的境界與分區

境界:三角肌前、后緣上份和腋前、后襞下端連線中點的連線。

分區: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腕部、手部

二、上肢的表面解剖

1、體表標志

鎖骨、肩峰、肩胛岡、喙突、肱骨內外上髁、尺神經溝(肘后內側溝)、尺骨鷹嘴、橈骨頭、橈骨莖突、尺骨莖突。三角肌、肱二頭肌內外側溝、前臂主要肌腱、魚際、小魚際。第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肘后三角:肘關節屈曲時,肱骨內、外上髁與尺骨鷹嘴三者連線構成的等腰三角形。肘關節伸直時三這處于一條直線上。

(2)提攜角(肘外偏角):肘關節伸直時,前臂偏向外側10-150

(3)鼻煙窩:拇長、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窩底正對手舟骨。2.主要血管和神經的體表投影第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腋動脈和肱動脈:上肢外展900

,掌心向上。鎖骨中點——肘窩中點稍下方。背闊肌下緣為二A分界。(2)尺動脈:肘窩中點稍下方——豌豆骨橈側。(3)橈動脈:肘窩中點稍下方——橈骨莖突內側。(4)正中神經:鎖骨中點——肱骨內上髁與肱二頭肌連線的中點——腕掌側橫紋中點(即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5)尺神經:腋窩頂——肘后內側溝中點——豌豆骨橈側緣。第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橈神經干:腋后襞下方——經臂后方——臂外側中、下1/3交點。橈神經淺支:肱骨外上髁——橈骨莖突。橈神經深支:肱骨外上髁——前臂背側中線中、下1/3交界處。(7)掌淺弓:約對掌中橫紋(握拳時中指尖所指)。三、淺層解剖(一)淺靜脈:第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頭靜脈位置和行程:起自手背靜脈網橈側部,經過前臂外側緣繞至前臂前面,沿前臂外側部、肱二頭肌外側溝、胸肌三角肌溝到肩部,在鎖骨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腋靜脈或鎖骨下靜脈。伴行結構:前臂段——前臂外側皮N(肌皮神經終支)第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貴要靜脈:位置與行程:起自手背靜脈網外側部,經過前臂內側緣繞至前臂前面,沿前臂內側部、肱二頭肌內側溝,至臂中、下1/3交界處穿深筋膜注入肱靜脈。伴行結構:前臂內側皮神經3、肘正中靜脈:位于肘窩前方。(二)皮神經1、臂部:

(1)臂后皮N:橈N發出

(2)臂內側皮N:臂中點處穿出

(3)外側皮N:腋N分支。

(4)肋間臂神經第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前臂:主要有①前臂外側皮N:伴行頭靜脈,分前、后二支。②前臂內側皮N:臂中、下1/3交界處穿出,伴行貴要V,分前后二支。③前臂背側皮N:系橈N發出,分為上、下2支:上支——臂下外側皮N

下支第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臂筋膜:前面薄,后面厚。

1、肌間隔:內、外側二個肌間隔

2、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內有三塊屈肌,肱血管、肌皮N、正中N、尺N上段、橈N下段等。

后骨筋膜鞘——肱三頭肌,肱深血管,橈N,尺N下段。(二)前臂筋膜:

前骨筋膜鞘---內有9塊前群肌,橈側、中間、尺側神經血管束。

后骨筋膜鞘---內有10塊后群肌,血管神經束。四、深筋膜第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腕部深筋膜:

1、腕掌側韌帶

2、腕橫韌帶(屈股支持帶)

腕管——由腕橫韌帶與腕骨溝圍成的間隙。

經過腕橫韌帶表面的結構:橈A、V,橈側腕屈肌腱,掌長肌腱,尺A、V、N。

經過腕管的結構:正中N、9條肌腱(拇長屈肌1條、指淺屈肌4條、指深屈肌4條)、腕橈側囊、腕尺側囊(屈肌總腱鞘)。第1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腕背側韌帶(伸肌支持帶):發出5個筋膜間隔,分隔成6個骨纖維管道,走6個滑液鞘,從橈側到尺側依次為:(1)拇長展肌,拇短伸肌,(2)橈側腕長、短伸肌,(3)拇長伸肌,(4)指伸肌,示指伸肌,(5)小指伸肌,(6)尺側腕伸肌。(四)手掌筋膜:淺層——兩側部為魚際筋膜,中間部為掌腱膜。深層——骨間掌側筋膜淺、深層之間二個肌間隔:掌內、外側肌間隔。三個筋膜鞘:魚際鞘、中間鞘、小魚際鞘。(五)手背筋膜:淺層——手背腱膜深層——骨間背側筋膜兩個筋膜間隙:手背皮下間隙、腱膜下間隙。第11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深層局部結構及位置關系(一)腋窩

1、邊界尖——第一肋、鎖骨、肩胛骨上緣底——皮膚、皮下組織和腋筋膜前壁——胸大肌、胸小肌及喙鎖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背闊肌、大圓肌內側壁——上4個肋及肋間肌、前鋸肌上部外側壁——肱骨近側段、肱二頭肌、喙肱肌第1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邊孔:有旋肩胛A、V通過。上界:肩胛下肌、小圓肌下界:背闊肌、大圓肌外側界:肱三頭肌長頭四邊孔:位于三邊孔外側,有腋N,旋肱后A、V通過。上界:肩胛下肌、小圓肌下界:背闊肌、大圓肌內側界:肱三頭肌長頭外側界:肱骨外科頸第1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內容:(1)腋淋巴結:分五群外側群(臂群):沿腋V遠側端排列。前群(胸肌群):沿胸外側血管、胸長N排列。后群(肩胛下群):沿肩胛下血管、胸背N排列。中央群:位于腋窩底。尖群(鎖骨下群或內側群):沿腋A、V近側端排列,位于腋窩尖。

(2)腋動脈及其分支第一段:胸上A

第二段:1)胸肩峰A:伴胸前外側N,與頭靜脈緊鄰。

2)胸外側A:伴胸長N。第三段:1)肩胛下A:最大,分兩支

a.旋肩胛A:經三邊孔到岡下窩。

b.胸背A:沿肩胛下肌下行,伴胸背神經。第1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旋肱后A:伴腋神經,穿四邊孔。

3)旋肱前A:從前面繞外科頸。(3)腋V及其屬支:腋V在腋A前內側。第1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臂叢及其分支

鎖骨上部的分支:鎖骨下N、肩胛背N、胸長N、肩胛上N。

鎖骨下部的分支:外側束:肌皮N、胸前外側N、正中N外側根。內側束:正中N內側根、胸前內側N、尺N、臂內側皮N、前臂內側皮N。后束:橈N、腋N、肩胛下N、胸背N。第1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肩帶區(三角肌區和肩胛區)1、肌肉三角肌區——三角肌肩胛區——后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前組:大圓肌、肩胛下肌

2、肩胛動脈網:位于岡下窩內,來源有三甲狀頸干→肩胛上A

甲狀頸干→頸橫A降支腋A→肩胛下A→旋肩胛A第1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臂區1、肌肉前群——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后群——肱三頭肌、肘肌2、肱二頭肌內側溝的血管神經束:正中N,肱A、V,尺N,前臂內側皮N,貴要V。

肱二頭肌外側溝的血管神經束:頭V,前臂外側皮N。正中N位置的演變:肱A外側→A前方→A內側第1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肱A的主要分支:

(1)肱深動脈:主要分支有

中副A

橈側副A

(2)尺側上副A

(3)尺側下副A

第2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肱骨肌管:由肱三頭肌內、外側頭與肱骨圍成。通行肱深A、橈N。第21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肘窩內重要結構的排列,從外側到內側為:橈N、前臂外側皮N、肱二頭肌肌腱、肱A、肱V、正中N。(四)前臂

1、肌肉

(1)前群第一層:肱橈肌、旋前圓肌(淺頭—肱頭、深頭—尺頭)、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肱頭、尺頭)第2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層:

指淺屈肌(肱尺頭、橈頭)第三層:

拇長屈肌、指深屈肌第四層:

旋前方肌第2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后群淺層:外側組——橈側腕長、短伸肌后組——指伸肌、小指伸肌、尺側腕伸肌深層:上部——旋后肌下部——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示指伸肌第2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血管神經束:

前區:(1)橈側血管神經束:橈A、V,橈N淺支〈居外側〉

位置——橈側溝(肱橈肌與旋前圓肌或橈側腕屈肌間)

(2)中間血管神經束:

①淺束:正中N、正中動脈位置——指淺、深屈肌之間→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間。

②深束:骨間前N,骨間前A、V

位置——拇長屈肌與指深屈肌之間,骨間膜掌側。

(3)尺側血管神經束:尺A、V,尺N〈居內側〉

位置——指淺屈肌與尺側腕屈肌之間第2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后區血管神經束:

橈N深支、骨間后N,骨間后A、V

神經間線

第2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正中N:穿旋前圓肌淺、深頭之間到前臂。主要分支有肌支、骨間掌側N、掌皮支和指掌側總N(3支)。

b、尺A:經旋前圓肌深頭(尺頭)深面至前臂。主要分支有尺側返A、骨間總A、掌深支和終末支。

c、尺N:穿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至尺側溝。主要分支有關節支、肌支、掌皮支、手背支、淺支和深支。

d、橈A:主要分支有橈側返A、掌淺支、拇主要A、示指橈側A和終末支。

3、肘關節血管網

4、腕關節血管網第2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手掌區

1、肌肉

(1)魚際群

淺層外側:拇短展肌內側:拇短屈肌

(淺、深頭)

深層拇對掌肌拇收肌(斜頭、橫頭)第2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中間群4塊蚓狀肌3塊骨間掌側肌4塊骨間背側肌

(3)小魚際

淺層內側:小指展肌外側:小指短屈肌

深層小指對掌肌第3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手心部的層次結構

1)皮膚

2)皮下組織

3)掌腱膜第31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掌淺弓、正中N、尺N淺支

5)屈指肌腱、蚓狀肌

6)手掌的間隙:魚際間隙、掌中間隙

7)掌深弓,尺N深支

8)拇收肌、骨間肌第3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手的局解1、手的正常姿勢

(1)休息位:腕背屈10°,拇指尖靠近示指橈側,其余各指輕度彎曲,指尖指向魚際。

(2)功能位:腕背屈30°,拇指對掌、指關節微屈,其余各指分開、屈曲30~45°。2、表面解剖(1) 掌紋:魚際紋——近側端指向正中N。掌中紋——相當于掌淺弓頂端。掌遠紋——從尺側緣開始,向橈側終止于第2指骨,為3、4、5掌指關節所在處。

(2)豌豆骨:腱的橈側依次為尺N、尺A。第3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皮膚

(1)手掌皮膚:厚、堅硬,彈性差。無毛,無皮脂腺,汗腺比較豐富。掌心皮下組織特別致密,由一些皮膚隔將皮膚與掌腱膜緊緊相連。

(2)手背皮膚:薄,軟,富有彈性。移動性大,易撕裂。

(3)手指皮膚:有豐富的神經末梢,觸覺特別靈敏。血液供應特別豐富。

(4)指甲:為皮膚的衍生物。

(5)指端:皮下有很多纖維隔,將皮膚與骨膜緊緊聯系起來,造成了許多小間隔,其中充滿了脂肪、神經、血管。第3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指腱鞘

(1)外層——纖維鞘

(2)內層——滑液鞘:分壁、臟兩層。屈指肌腱鞘9個。第2~4指屈指肌腱滑液鞘近端止于掌指關節附近。第1、5指屈指肌腱滑液鞘與手掌滑液囊相連通。第3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背伸肌腱鞘第3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手掌滑液囊:即擴大了的滑液鞘。

腕橈側囊——是拇指肌腱滑液囊的延續,遠端與拇指滑液鞘相續。

腕尺側囊——是小指肌腱滑液囊的延續,包繞第2~5指屈肌腱。

范圍:腕橫韌帶上、下0.5cm,共5cm左右。近半數人兩囊相通。

毗鄰:在掌部與掌筋膜間隙相鄰,在前臂下端與屈肌后間隙相鄰。第3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手部間隙(1)手背部間隙

手背皮下間隙:位于淺筋膜與手背腱膜之間。

腱膜下間隙:位于手背腱膜與骨間背側肌筋膜之間。(2)手掌筋膜間隙:位于掌中部屈指肌腱深面,骨間掌側筋膜淺面。

魚際間隙:前壁:示指屈肌腱、第1蚓狀肌后壁:拇收肌及其筋膜橈側壁:魚際肌及其筋膜尺側壁:掌中隔近側端封閉,遠側端通過第1蚓狀肌肌膜至指背。第3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掌中間隙:

前壁:第2~5指屈肌腱及第2~4蚓狀肌

后壁:骨間掌側肌筋膜

橈側壁:掌中隔

尺側壁:小魚際肌及其筋膜近側端經腕管與前臂屈肌后間隙相通,遠側端與魚際間隙相通。(3)前臂屈肌后間隙(四方間隙):位于前臂屈肌腱的深面,旋前方肌的淺面。第4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掌淺弓、掌深弓及神經

(1)掌淺弓:由橈A掌淺支與尺A終末支吻合而成,正中A可參與。發出4支指掌側總A,在掌骨頭水平每支分成2支指掌側固有A。

(2)掌深弓:由尺A掌深支與橈A終末支吻合而成。除發出穿支與掌骨背側A吻合外,還有3支掌心A與指掌側總A吻合。

(3)正中N:經尺、橈側囊之間,腕橫韌帶深面入手掌,位于掌淺弓深面。

(4)尺N:在尺A內側入手掌。第41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臂部水平斷面

1.臂上份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肱骨三角肌粗隆上份,肱骨斷面近圓形。肱骨前外側有三角肌纖維匯集并附著。肱骨的前內側為肱二頭肌(長頭居后外,短頭居前內)和喙肱肌;后方為肱三頭肌。肱二頭肌短頭和喙肱肌、肱三頭肌內側頭與長頭之間隙中由前向后依次可見正中神經、肌皮神經、肱靜脈、肱動脈、尺神經和貴要靜脈。橈神經、肱深動脈、肱深靜脈則居肱三頭肌內側頭與長頭之間,頭靜脈的斷面居于肱二頭肌外側與三角肌之間的皮下第二部分斷層解剖第4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臂中份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三角肌粗隆下方肱骨中份,斷面中結構配布發生了較大變化:①三角肌和喙肱肌已消失,肱肌出現;②肱二頭肌長頭與短頭匯合;③該平面以下有內、外側肌間隔分離臂的屈肌和伸肌;④橈神經血管束由后移至肱骨外側的臂外側肌間隔內,并緊鄰肱骨;⑤臂部的主要血管、神經則移至肱肌與肱三頭肌兩者之間的臂內側肌間隔內;⑧尺神經后移,并與尺側上副動脈兩者共同行于內側肌間隔的后份;⑦正中神經越過肱動脈前方,轉至肱動脈內側。

第4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經臂中份的橫斷層CTMRIT1WI第4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臂下份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接近肱骨下端,前后略扁,其兩側的骨峭分別為肱骨內、外上髁。肱骨前方主要為肱肌,而橈側腕長伸肌、肱橈肌與肱二頭肌則位于肱肌淺面,且順次自外側向內側排列;肱骨后方為肱三頭肌;內側可見部分肘關節腔。橈神經與橈返動脈伴行,而位于肱肌和肱橈肌之間。肱動脈、肱靜脈和正中神經,由外側向內側依次排列于肱二頭肌內側溝內。尺神經則位于肱三頭肌的內側。

第4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肘部水平斷面

1.肘部上份(肱尺關節)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肘關節上份,平肱骨內、外上髁平面。肱骨后面的鷹嘴窩與尺骨鷹嘴形成肱尺關節,關節囊兩側分別有尺側副韌帶和橈側副韌帶增強。尺神經位于肱骨內上髁后方的尺神經溝內。肱骨的前方為肘窩,其內側界為旋前圓肌,外側界為肱橈肌,底為肱肌,肘窩內結構由外側至內側依次分別為:前臂外側皮神經、肱二頭肌腱、肱動脈、肱靜脈和正中神經。而橈神經和橈側返動脈則穿行于肱橈肌和肱肌之間。

第4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肘部下份(橈尺近側關節)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肘關節遠側份,經橈尺近側關節平面。

尺骨與橈骨頭構成橈尺近側關節,橈骨環狀韌帶環繞橈骨頭。尺骨內側為指淺屈肌(前)和尺側腕屈肌(后),尺神經、尺側返動脈和尺側返靜脈則位于上述兩塊肌之間。橈尺近側關節的前方為肘窩,其外側界為肱橈肌、橈側腕長伸肌和橈側腕短伸肌,內側界為旋前圓肌,底為肱肌。肘窩內的結構由外側至內側依次為肱二頭肌腱、肱動脈、肱靜脈和正中神經。橈神經淺支和深支則位于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肱橈肌和肱肌之間。第51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2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前臂部水平斷面

1、前臂中份的水平斷面

前臂屈肌之間有4組血管神經束(1)橈側血管神經束:由橈神經淺支、橈動脈、橈靜脈組成,穿行于肱橈肌、橈側腕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長伸肌與橈側腕短伸肌之間;(2)正中血管神經束:由正中神經和骨間前動脈的分支組成,在指淺屈肌與拇長屈肌之間穿行;(3)骨間前血管神經束:由骨間前神經、骨間前動脈與骨間前靜脈組成,走行于前臂骨間膜、拇長屈肌與指深屈肌之間。(4)尺側血管神經束:由尺神經、尺動脈與尺靜脈組成,在指淺屈肌、指深屈肌與尺側腕屈肌之間穿行;前臂后面的血管神經相對較少,在拇長展肌的淺面與指伸肌、小指伸肌之間可見橈神經深支及骨間后血管穿行。

第53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4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前臂下份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的橈骨和尺骨斷面均較上一層面增大,并呈近似卵圓形。骨與骨間膜前方為前臂屈肌群,除面積較大的旋前方肌外,其余的前臂前群肌均已開始形成肌腱。前臂后群肌除呈近似三角形的示指伸肌外,其余的后群肌也已開始形成肌腱。有關血管神經束,除骨間前血管神經束逐漸沒入旋前方肌將逐漸消失外,其余的橈側血管神經束、尺側血管神經束和正中血管神經束的配布基本同前一層面(圖7-8)。

第55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6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手部水平斷面

1.手部近側列腕骨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橈動脈與橈靜脈走行于拇長展肌腱與橈舟頭韌帶之間,橈動脈掌淺支的斷面則居于橈側腕屈肌腱的橈側。腕橫韌帶與腕骨間掌側韌帶之間為腕管,有正中神經和9條屈指肌腱通過。在腕管與尺側腕屈肌腱之間可見尺動脈、尺靜脈與尺神經的斷面。第57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8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手部遠側列腕骨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切及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及鉤骨。橈動脈走行于拇長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大多角骨之間。大多角骨掌面尺側的深溝內可見橈側腕屈肌腱的斷面。鉤骨與小指展肌之間的結構為豆鉤韌帶與豆掌韌帶的斷面,它們均起自豌豆骨,向下分別止于鉤骨鉤及第5掌骨底。在腕橫韌帶淺面尺側、小指展肌的橈側有尺神經與尺動脈走行。腕骨掌面與腕橫韌帶之間有腕管,在腕管內,正中神經的斷面位居拇長屈肌腱與示指指淺屈肌腱、中指指淺屈肌腱之間的淺面。拇長屈肌腱在腕管內總是居于橈側,指淺屈肌腱則居指深屈肌腱的淺面,掌長肌腱位于腕橫韌帶淺面。

第59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0頁,共69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手部掌骨中份的水平斷面

本斷面第1—5掌骨斷面大致均呈圓形或卵圓形在手背側,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的斷面位居第1掌骨的背側,指伸肌腱的斷面更為分散,逐漸移向相應掌骨。在掌側,指淺屈肌腱與指深屈肌腱已散開,其間可見蚓狀肌的斷面。拇主要動脈已分出拇指橈掌側動脈,本干繼續走向第1掌骨間隙。三條掌心動脈,向下逐漸移向三條骨間掌側肌的表面。正中神經已分成拇指指掌側固有神經、示指指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