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組織形式_第1頁
教學組織形式_第2頁
教學組織形式_第3頁
教學組織形式_第4頁
教學組織形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教學組織形式

第十一章教學組織形式第一節教學組織形式概述第二節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第三節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與發展第四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第2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一節教學組織形式概述一、教學組織形式的含義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沿革第3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教學組織形式的含義簡單的說,教學組織形式就是在教學中,把教師和學生有效的組織起來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用專業術語說,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蛘哒f,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人員、程序、時空關系上的組合形式。第4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沿革

(一)個別教學定義:是指教師分別對個別學生進行教學的形式,這是一種最早的教學組織形式。優點:能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便于因材施教。缺點:教學效率低下。第5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班級授課制的興起與普及·時代背景:

中世紀末期,在西歐,由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逐步發展和科學文化的繁榮進步,客觀上要求擴大教育對象,充實、豐富教學內容,特別是增加自然科學的內容,進而要求對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改革,以提高效率,培養各方面的人才。·萌芽:

16世紀,在西歐出現了按班級編制進行課堂教學的形式——分級教學制度。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沿革第6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班級授課制的興起與普及理論基礎:

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第一次提出了班級授課制的理論,為班級授課制的發展奠定了理論礎。·發展: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理論(即了、聯想、系統、方法),使班級授課制得以進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工業革命后,歐美各國逐步推行了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沿革第7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背景:19世紀70年代,班級授課制開始遭到批評,與此相應,一場適應個別差異的班級教學組織的改造運動以美國為中心開始活躍起來。1.最早提出對班級授課制進行改造的是“道爾頓制”,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分組教學、設計教學、文納特卡制等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2.20世紀50年代,進入了以班級授課制和個別化教學為代表的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并存的新階段。如:特朗普制、小隊教學、活動課時制。3.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組織形式——遠程教學、網路教學、虛擬學校。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沿革第8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節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一、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二、現代教學的輔助形式——個別輔導與現場教學

三、現代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復式教學第9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班級授課制的含義及基本特征含義:班級授課制,通常稱作課堂教學,是指將學生按年齡和程度編成有固定人數的教學班,由教師根據規定的課程、教學進度、教學時間表,對學生進行集體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它是我國目前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基本特征:1.以班為單位集體授課,學生人數固定。2.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一。3.教學進度和學習年限統一。4.分科教學。一、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第10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二)班級授課制的優點(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3)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檢查。第11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三)班級授課制的弊端(1)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集中化、同步化、標準化。(2)不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知識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隔離。第12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現代教學的輔助形式——個別輔導與現場教學(一)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指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給予引導、啟示、咨詢和指點,以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組織形式。(二)現場教學現場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到生產現場或社會生活現場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第13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現代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復式教學(一)復式教學的含義及特征含義:復式教學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班里,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節課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用直接教學和自動作業交替的辦法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特征:三多、兩少“三多”:年級多,教學內容多,自動作業時間多;“兩少”:直接教學時間少,同一年級人數少。第14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現代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復式教學(二)復式教學的基本要求1.要正確處理直接教學與自動作業的關系。2.要正確處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關系。3.要正確處理教師和助手的關系。第15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節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與發展一、對班級授課制的完善和發展二、對班級授課制的否定與拋棄三、綜合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四、現代個別化教學制第16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對班級授課制的完善和發展(一)巴塔維亞制

特點:在完全堅持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增設輔導教師以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第17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對班級授課制的完善和發展(二)曼海姆制和岡布里治制

特點:班級編制不變,在班級內對學生進行能力分組,實行分組教學。各組課程相同,但學習年限不同,突破了班級授課統一的學習年限,以適應學生的個別異。兩者的區別:曼海姆制著眼于照顧能力差的學生,而岡布里治制則關注能力強的學生。第18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對班級授課制的完善和發展(三)圣巴巴拉制特點:在班級編制的框架內,對學生進行作業分組,實行分組教學。各組學習年限相同,但課程則各不相同,突破了班級授課制的統一的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四)生活學校創建者:比利時教育家德可樂利宗旨:“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特點:以活動課程取代學科課程,從而突破了班級授課制中的分科教學模式。第19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對班級授課制的否定與拋棄(一)文納特卡制

1912年,由美國教育家華虛朋創立,該形式將教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1.使學生獲得未來生活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由教師指定教材,分學科進行個別教學;2.音、體、美以及學生自治等團體活動,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每個學習日,學生均以一半時間從事個別學習,一半時間從事集體活動。特點:注意教學的個別化和社會化的統一。第20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對班級授課制的否定與拋棄(二)設計教學由美國教育家克伯屈在1918年根據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而創立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特點:打破了學科界限,取消了教科書,以學習單元的形式進行的一種活動教學模式。優點: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加強了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第21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對班級授課制的否定與拋棄(三)開放教學開放教學是英美等國幼兒園與小學所采用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20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于英國,70年代流行于美國和其他各國。特點:1.采用不分年級、不按能力、靈活組合的學習小組,放棄班級授課制。2.學習活動的內容、程序、方式等十分“開放”,由兒童自由選擇。3.教師與學生小組或單個兒童開展活動。4.強調創設一種兒童喜愛的環境和氣氛。第22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綜合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一)國外綜合性的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1.特朗普制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教育家特朗普創立。特點:把大班上課(占40﹪),小班研究(20﹪),個人自學(占40﹪)結合起來,以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統一的上課時間。第23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協同教學也稱為小隊教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興起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特點:1.教師協同教學,由一些教師聯合組成教學小組,共同研擬教學計劃,分工協作完成教學活動,實現教師結構優化組合,可以充分發揮教師集體力量和個人特長。2.采用大班教學,小組討論和獨立學習相結合的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3.強調合作,但并不排斥競爭,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合作觀和競爭觀。三、綜合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第24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國內綜合性的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1.師生合作教學主要經驗:(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合作教學觀。教師在合作教學中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等角色,師生之間是“指導—參與”的關系。(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3)強調小組學習?!景咐俊缎∫魳芳覔P科》三、綜合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第25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分層遞進教學焦點:針對集體教學和學生個體差異之間的矛盾關系而展開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炯僭O:1.學生層次具有可行性。可以將其區分為不同層次或類型。2.學生層次具有可變性。鼓勵學生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遞進”。3.學生層次具有多樣性,應根據實際情況變換分層標準。【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三、綜合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第26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現代個別化教學制(一)程序教學1.程序教學是根據教材設計和程序編制,按步驟循序進行的一種個別化教學形式。2.理論基礎: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的操作條件發射和強化理論。3.主要特點:教材分為小步子;學生對所學內容做出積極反應;反應后有及時反饋;盡量降低錯誤率;學生自定學習步驟;實行一對一的人機學習。第27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現代個別化教學制(二)計算機輔助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在程序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指教師將計算機用作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與計算機的交互作用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第28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現代個別化教學制(三)凱勒式教學制

20世紀70、8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凱勒提出的“個別教學制”,主要適用于大學和中學教學。它強調學生按各自的需求和速度學習教材,教師運用預測性的測驗,檢查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并據此及時調整教學。第29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四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一、備課二、上課三、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四、課外輔導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第30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備課備課是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備課主要是做好三項工作,訂好三種計劃。(一)做好三項工作1.鉆研教材。2.了解學生。3.考慮教法。(二)訂好三種計劃1.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2.課題(或單元)教學進度計劃。3.課時計劃。第31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上課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關鍵。上好一堂課,必須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得當。4.組織得好。5.教學效果好。第32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布置和批改作業應有助于學生鞏固、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訓練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和習慣?!と绾胃倪M作業布置和批改,是當前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問題。第33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重要措施,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教學工作的必要環節之一。教師要做好課外輔導工作,必須滲入到學生中去,耐心細致的調查研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輔導內容和措施。輔導時應注意以學生獨立鉆研、自學為主不要包辦代替。第34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教學效果調控教學進程的重要手段。綜合來說,教學工作包含多個不同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個環節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只有充分發揮每個環節的作用,才能整體優化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第35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章小節

本章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1.什么是教學組織形式?它是如何演變的?2.有哪些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3.教學工作有哪些基本環節?各教學環節有何工作要求?五、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第36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本章完!第37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在上《小音樂家揚科》第一課時,在揭示、板書課題后,就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結果有部分同學在認真讀課文,有好多同學(半數以上)沒有認真讀課文,而是學著發出“噢咦”“噢咦”、“嗚嗚”“呱呱”“篤篤”“嗡嗡”的聲音,有的還在模擬小蟲、麻雀的叫聲。有的一個人說,有的同桌說,有的還和前后的說,嬉皮笑臉的,說個沒完。怎么辦?如果任其自然,這個樣子怎么能走進文本,產生同情、憤恨?如果馬上制止,讓學生轉入教師的預設,可是可以的,但被你牽著走,效果肯定不好。對!我何不順著學生的興趣走,只要巧妙引導,也能上出精彩來。于是,我順水推舟讓學生模擬這些聲音,看誰學得最好,然后再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學生興趣盎然。第38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師:聽了這些聲音,你有什么想說的?學生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生1:這些聲音很好聽,很有意思。生2:這些聲音仿佛是美妙的音樂。生3:想不到大自然有這么美妙的聲音,以前我從來沒有注意過,以后,我要多去聽聽。(許多同學都贊同地點點頭)生4:我覺得揚科很了不起,他把這些不太被人們注意的大自然的聲音當成美妙的音樂,現在,我聽了,覺得也是,所以,我覺得他了不起,我敬佩他。生5:我也敬佩他…………第39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學生發言踴躍)師:因此,大伙兒管他叫——(小音樂家揚科),他值得我們——(敬佩)師:下面,請大家懷著對小音樂家揚科敬佩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好嗎?除了敬佩,你還能讀出什么?(生讀課文)幾分鐘后,學生舉手,有的說:“讀了課文后,我對揚科除了敬佩,還有同情。他這樣愛音樂,卻被活活打死,他真可憐。”有的說“: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地主家的人,包括他的仆人、管家、更夫都很壞。我恨他們,因為揚科只碰了一下小提琴,就被他們打死,他們太殘忍了。”有的說:……學生發言積極。第40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師:你們的發言真好。文章的作者也表達了和你們一樣的情感。請大家再讀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作者的敬佩?哪些地方寫出了作者的同情?哪些地方寫出了作者的憤恨和不平?劃出有關詞句,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又一次潛心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后來,學生學得很認真,課堂效果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第41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課后反思】1、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課堂教學需要預設,因為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它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認真研究學生,從而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詳盡的計劃,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要密切關注學生,依據學生學習中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識的需要隨時作出富有創意的調整。通得過死不行,放任自流也不行。第42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2、平等、民主,促進和諧互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要轉變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在課堂上師生、生生和諧互動,師生相互砥礪與啟迪,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第43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小音樂家揚科》3、切磋、交流、碰撞,開展真正的對話教學。教師要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為“平等對話中的首席”,既要保持必要的權威,但又不能以絕對真理的擁有者自居。不磨滅學生的好奇心,師生、生生之間充分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師生平等對話始終創造著一種無法預約的精彩。讓意外使課堂教學更精彩!第44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來源:成功教育2007.2作者:潘煥琪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滸山街道中心小學本案例完,請單擊“返回”案例:《小音樂家揚科》第45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學思想品德第四冊第四課?!窘虒W目標】團結友愛是一種抽象的品質教育,教學中我們不能教條式地羅列、陳述某些具體的行為規則來要求學生,我們要化抽象為形象,應在快樂和諧的氣氛中使學生明白“團結起來力量大”這一道理,并為之而產生一種好的愿望。第46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教學過程】一、講故事、貼圖片師: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個可愛的小動物,大家愿意和它們做朋友嗎?生:愿意。(高興地拍手)(師出示畫有小象、長頸鹿、小白兔、小花貓等動物的圖片并介紹給學生。)師:下面,老師還想為大家講一個發生在這些動物小朋友身邊的故事,同學們想聽嗎?生:想。(情緒很高)第47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師: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這些可愛的小朋友要上山去玩,可當它們走到山路上才發現,一塊很大很大的石頭擋住了去路,怎么辦呢?小動物們湊在一塊兒想辦法。(師邊講邊在黑板上畫山,畫路,并貼大石頭)小象首先走上來,高聲說:“我的力氣大,讓我來搬開它?!庇谑牵∠笥瞄L鼻子卷住石頭,使勁地搬,可石頭一點兒都沒動。(邊說邊貼小象)這時,長頸鹿也走上來,昂著頭說:“我的個子最高,看我的?!闭f完,長頸鹿拴好繩子,用足力氣拉,但石頭仍然沒有動一點兒。(邊說邊取下小象貼上長頸鹿)一隊小螞蟻也來搬石頭(取下長頸鹿貼上小螞蟻),大石頭把嘴一撇,神氣地說:“就憑你們也來湊熱鬧”,這隊小螞蟻也沒有搬動大石頭……第48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師:下面,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能不能幫助這些動物小朋友想出好辦法呀?(學生開始互相討論,想辦法。)生1:老師,可以找一輛吊車,把石頭搬走。生2:這些小朋友趕快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來幫助搬走。生3:老師,這些小動物可以齊心協力地把石頭搬走。……第49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師對學生想出的辦法進行簡要評論,并肯定像“生3”類的辦法最好。)師:故事中的小朋友們最終想出了什么辦法呢?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第14頁,把故事讀一讀,想一想,并且討論討論,從它們的辦法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讀故事,互相討論。)第50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師:小動物們想出了什么辦法?生:一齊用勁把大石頭推到了溝里。(老師把大象、長頸鹿、小螞蟻等依次貼在黑板上。)師:同學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1:不管干什么事,我們都要團結。生2:小動物們都團結起來了,所以力量就會變大,就能把石頭搬開。生3:團結就是力量?!瓗煟和瑢W們說的對。不管干什么事,只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好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團結,這樣,我們的力量就會變大,就會把很多很多的事辦好。(揭示課題:團結——力量大)第51頁,共5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團結起來力量大》評:用生動形象的故事導入課題,不僅使枯燥呆板的思想教育不落俗套,而且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融入到童話世界里。同時,利用貼圖片這一手段,調動了學生的直觀視覺,為“明理”這一中心目的埋下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