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卷附答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卷附答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卷附答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卷附答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上歷史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

1.古人類遺址是我們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如果你需要比較詳細的了解我國境內

遠古時期直立人的生活場景,你應當參觀的遺址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

2.下圖為鄭州市黃河風景區炎黃廣場的炎黃二帝巨型塑像,他們傲然挺立,注視并佑

護著母親河黃河以及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國人紀念炎黃并以"炎黃子孫"自稱,

主要因為他們是()

A.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B.當時國家的著名皇帝

C.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D.實行了原始禪讓制度

3.古代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說:“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這段話中

的“家天下"指的是()

A.禪讓制B.王位世襲制C.軍功爵制D.選舉制

4.西周時,天子要視察諸侯國,諸侯要定期朝見天子。而到了東周,視察與朝見幾乎

沒有舉行過,周天子財政拮據,甚至向諸侯"告饑""求金""求車"。這說明當時()

A.周代社會制度漸遭破壞B.周天子不善經營與管理

C.諸侯已完全取代周天子D.全體諸侯已經發家致富

5.2000年的第2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列入《世界

遺產名錄》,其中的“都江堰”修建于()

A.西周B.戰國C.西漢D.東漢

6.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思想交輝,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至今

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下列思想言論中屬于韓非子的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B."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

C."以法治國,法不阿貴”D."道通為一,清凈無為"

7.貨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下列古代貨幣中屬于秦朝標準貨幣的是()

8.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對秦朝的興亡總結時說道:"秦,雖死猶存,它亡得

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A.建立中央集權制度B.實施了"焚書坑儒”

C.實行了文字的統一D.修建了“萬里長城"

9.史明禮同學在探究夏朝一一秦朝的歷史后列出了如下的線索圖示:"部落首領好夏后

玲商王玲周天子玲始皇帝”。據此他探究的主題應該是()

A.地方管理制度的演變B.最高統治權力的演變

C.官吏選拔制度的變化D.主要思想流派的發展

10.史書記載,漢代建立之初"民失作業,而大饑鍵......人相食,死者過半。"為改變這

種局面,漢初統治者采取的治國政策是()

A.休養生息B.嚴刑峻法C.強化專制D.實行民主

11.右圖是位于陜西省興平市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墓一一霍去病墓,漢武帝將其墓冢仿造

成祁連山形狀,以表彰霍去病的重大軍事貢獻。霍去病的軍事貢獻主要是()

A.統一全國B.反擊匈奴C.征服越族D.消除割據

2

12.下表是東漢后期10個皇帝即位年齡及壽命的統計表。東漢當時這一現實造成的政

治現象是()

皇帝和帝殛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

繼位1011311281512149

年齡

壽命27231303936341454

A.外戚宦官交替專權B.各地農民起義頻發

C.光武中興局面到來D.少數民族大量入侵

1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作為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管轄西

域36國,都護府設在()

A.咸陽B.長安C.烏壘城D.洛陽

14.現在,大型手術使用全身麻醉藥劑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醫

學史上,最早制成這種藥劑的是()

A.扁鵲B.華佗C.張仲景D.李時珍

15.杜甫有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頌揚了諸葛亮的蓋世功業。歷史上為三國

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重大事件是()

A.曹操官渡之戰擊敗袁紹B.孫劉聯軍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C.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D.曹丕廢漢獻帝建立曹魏政權

16.十六國是西晉末年至北魏統一北方前出現的各族割據政權的總稱,它包括北方主

要的15個政權和西南的()

A.后趙B.西秦C.北燕D成漢

17.南朝的歷史是門閥士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南朝時期的第一個王朝是()

A.宋B.齊C.梁D.陳

18.東南沿海地區是我國目前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流入量最大的地區。歷史上南方地

區經濟開發始于東晉南朝,當時該地區得到大規模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人南遷B.政治秩序穩定C.統治者重視D.自然條件良好

19.歷史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積淀,它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史實。下

列歷史史實中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東山再起"等有關的是()

A.赤壁之戰B.八王之亂C.祖逖北伐D.泗水之戰

20.周杰倫在他的"中國風"系列歌曲《蘭亭序》中曾有“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

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的深情吟唱,他所贊美的行書作者是

()

A.李斯B.鐘繇C.王羲之D.胡昭

二、材料分析題

時序是歷史之骨,清晰的時序觀念是提升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保障。閱讀下面"中國古

代部分朝代更替示意圖,"回答問題。

東周魏十六國、北朝

西新東

夏A戰秦CD

周B朝漢身吳東晉、南朝

(1)A王朝時期出現了我國目前己發現的最早的漢字,請寫出這一朝代和這一漢字的

名稱。

(2)B歷史時期是社會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請列舉出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思想活躍

的史實各一例。

(3)C王朝時期在主父偃建議下為解決諸侯王割據而采取的重要政策是什么?D王朝

結束了魏、蜀、吳的鼎立,統一了全國,但卻短期而亡,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歷史地圖是用地圖語言表現歷史現象、歷史事件空間狀態的特殊形式,是學習和研究

歷史不可缺少的工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圖一圖二

(1)圖一反映了我國哪一歷史時期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

(2)圖二所示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它的實行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重大意義?

(3)對比圖一和圖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兩圖所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

可從地方官員的產生、與中央的關系、影響等方面思考)。

歷史學最注重用證據(史實)來得出信服的歷史結論或解釋,以構建人類的"信史"。

請以"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為原則,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問題:

歷史證據(史實)歷史結論

(解釋)

A:________(舉出符合歷史結論的一個證據)距今約6000

年,黃河流

域原始農業

興起,北方

開始出現農

業文明的曙

光。

公元前138年、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鑿空”異域,西域與漢朝B:________

的使節開始互相往來。(請你寫出

對張騫“鑿

空"西域這一

4

史實重大影

響的認識)

C:________

(寫出你從

該銅壺圖案

中得出的有

關戰

國時代的社

會信息)

圖案說明:第一層右側是一組采桑的畫面,左側是習射的場面;第二

層的右側是獵射場景,左側是個盛大的宴會場景;第三層刻畫了激烈

的戰斗場面,右邊是水戰,左邊是攻城戰。

D:(提供符合歷史結論的兩個漢化證據)北魏孝文帝

的漢化改

革,使

"胡”"漢"觀念

逐漸淡薄,

民族隔闔與

偏見減少,

為中華民族

多元一體的

發展做出了

貢獻。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明成就,這些成就總是折射著時代的特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問題:

材料一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具,是當時生產力的代表,青銅器的數量可以表示出身

份地位的高低和權力的等級。鼎是最重要的青銅器。據《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用

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

材料二漢代時期,中國在技術上在許多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中用破布等制成優質

紙就是最為著名,這種紙傳播了文化,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在撰寫歷史上,

公元前1世紀時,出現了一部內容比以前任何一部著作都要全面、復雜得多的歷史著

作。

材料三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最能代表此一時期的社會歷史風貌。云岡石窟,佛像

受西域造像藝術的影響,佛面方圓,深目高鼻,是典型的胡人形象。龍門石窟,遠承

印度石窟藝術,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極具有中原文化

特征。

(1)據材料一,你認為青銅器在研究商、周時期的歷史中有何作用?

(2)對材料二中漢代"優質紙”的出現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誰?請指出材料二中

"歷史著作”的名稱和體例。

(3)材料三所述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文化?它們的藝術特點反映

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什么時代特征?

文物是承載文明的載體,每一段歷史進程都通過文物得到傾情訴說。請用80——120

字為右圖文物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做一個簡單介紹。(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

通順,事件表述請遵循背景、過程、影響)的歷史敘述規范。)

商鞅銅方量

6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

【答案】

B

【考點】

北京人

【解析】

本題考查北京人。

【解答】

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萬年前,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

京人遺址發現了比較完整的人類骨骼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北京人遺址是

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豐富、材料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故選Bo

2.

【答案】

【考點】

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3.

【答案】

【考點】

夏朝的興亡與"家天下"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4.

【答案】

【考點】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春秋時期奴隸社會的逐漸瓦解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5.

【答案】

【考點】

都江堰工程和鄭國渠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6.

【答案】

【考點】

百家爭鳴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7.

【答案】

【考點】

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8.

【答案】

【考點】

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9.

【答案】

【考點】

人類政治文明演進趨勢

【解析】

此題暫無解析

【解答】

此題暫無解答

10.

【答案】

【考點】

"休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