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市2021級高中畢業班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文科綜合(地理)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1至8頁,第Ⅱ卷(非選擇題)9至14頁,共14頁;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表為近兩年我國西部兩省區城鎮和鄉村常住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完成下面小題。省區2022年常住人口數量/萬人2023年常住人口數量/萬人城鎮鄉村城鎮鄉村甲1350.641141.781368.051097.43乙2280.32933.022287.45903.981.表中數據表明()A.甲省區城鎮化率更高 B.乙省區人口變化幅度更大C.甲省區勞動力不足 D.乙省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2.乙省區常住人口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該省區()A.鄉村收入水平低 B.城鎮產業結構升級C.產業向城鎮轉移 D.城鎮輻射功能減弱【答案】1.D2.A【解析】【1題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化率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可以通過城市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計算出來。通過表格中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乙省區城鎮人口明顯超過農村人口很多,不需要計算便能看出,乙省區城鎮化率更高,A項錯誤;由題意可知,甲省區城鎮人口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期間增加要高于乙省區,鄉村人口減少同樣也多于乙省區,所以甲省區的人口變化幅度更大,B項錯誤;從材料無法獲取甲省區勞動力不足的信息,C項錯誤;乙省區城鎮化率更高,說明乙省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D項正確。故選D。【2題詳解】由表中數據推斷可知,乙省區鄉村人口減少近30萬人,而其城鎮人口才增加7萬左右,說明鄉村少的這些人應該是為了更高的經濟收入選擇了外出務工,所以常住人口總量才會減少,起主導的應該是經濟因素,說明該地鄉村收入較低,A項正確;由題意可知,乙省區常住人口總量減少,說明本省區產業并沒有進行結構升級,就業崗位少,B項錯誤;乙省區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且城鎮增加的人口遠小于鄉村減少的人口,所以不可能是產業向城鎮轉移帶來的人口減少,C項錯誤;僅憑表中給出數據的看不出來乙省區城鎮對鄉村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是否減弱,畢竟城市地區總人口也有所增加,假設城鎮輻射減弱,那么城鎮常住人口總數應該也會有所減少,D項錯誤。故選A。【點睛】城鎮化率是指一個地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地區的城市化程度。城鎮化率越高,說明該地區的城市化程度越高,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城鎮輻射功能減弱是指城鎮對周邊地區的影響能力下降,可能導致人口流出,從而影響人口分布和結構。20世紀初,云南咖啡產業逐漸興起,早期農戶獨立種植成功率低于20%,而由本土企業建立的種植基地成功率在90%左右。2000年前后,隨著政府對本土企業開放進出口權、頒布支持政策,云南咖啡產業合作關系發生變化(圖)。目前云南已是我國最大的咖啡出產地和咖啡貿易中心。完成下面小題。3.早期農戶獨立種植成功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A.種植成本較高 B.種植技術水平低 C.農機設備不足 D.種植規模較小4.2000年前后,合作關系從間接變為直接的是()A.本土企業與農戶 B.跨國公司與本土企業C.跨國公司與農戶 D.跨國公司與種植基地5.2000年后,云南本土企業()A.更加依賴種植基地 B.與跨國公司合作更密切C.產品銷售渠道單一 D.逐步涉足深加工環節【答案】3.B4.C5.D【解析】【3題詳解】種植成本較高對種植成功率較低影響小,A項錯誤;種植技術較低,不利于農業種植成功率提高,B項正確;農機設備不足與咖啡豆種植的成功率無關,C項錯誤,種植規模與種植成功率較低無關,D項錯誤。故選B。【4題詳解】由圖中信息可已看出,20世紀初,農戶之前通過大型中間商與跨國公司對接,而2000年前后則通過自家初級加工廠與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直接對接,故合作關系從間接變為直接的是跨國公司與農戶,故C項正確,ABD三項錯誤。故選C。【5題詳解】由圖中信息可已看出,20世紀初,云南本土企業將自己脫殼的咖啡豆直接賣給跨國公司,提供的是初級加工產品,而2000年后,本土企業則是將一部分脫殼的咖啡豆賣給跨國公司,另外一部分加工成咖啡產品直接賣向市場,說明此時云南本土企業已經不滿足做初級加工產品,開始逐步涉足深加工環節,D項正確;2000年以后,本土企業的部分產品可以直接來至于農戶的初級加工,說明對種植基地依賴程度降低,A錯;從本土企業將一部分脫殼的咖啡豆賣給跨國公司,另外一部分加工成咖啡產品直接賣向市場,說明與跨國公司合作密切程度降低,B錯;從圖中可以看出,農戶、種植基地、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之間的產品銷售渠道不再單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C錯。故選D。【點睛】咖啡樹喜歡酸性土壤(pH值為5.06.0),排水良好的土地,并且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適量的降雨,通常在海拔高度為5002000米的地區種植。咖啡豆成熟后,進行人工采摘,采摘下來的咖啡豆需經過脫皮、發酵、清洗、晾曬等處理過程,以便后續加工。崇明島以南的南支河道是長江入海口的主航道,其河床形態主要受河流泥沙沖淤影響。圖示意南支河道某處南岸至北岸的河床橫斷面變化情況。完成下面小題。6.與2002年相比,2018年該處河道()A.水量減少 B.水深變淺 C.水面變寬 D.出現分汊7.20022018年,河床橫斷面形態變化主要原因是長江流域()A.年降水量增加 B.中上游植被破壞 C.水利工程建設 D.中下游圍湖造田8.為保障該處河道航運安全,應()①綠化河堤②增設航道標識③疏浚航道④拓寬河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6.C7.C8.B【解析】【6題詳解】根據材料及給出的圖示可以看出,對比2002年和2018年的河床橫斷面,可以看出2018年的水面寬度與深度要明顯大于2002年,所以自三峽大壩工程建設之后,到達中下游地區泥沙減少,河床底部泥沙沉積少,河流流速增快,河流變深變寬,B錯,C對;水量大侵蝕作用強,才會使河床降低,A錯;河床泥沙堆積少,自然不會出現分汊現象,D錯。故選C。【7題詳解】河床橫斷面形態的變化主要是受到河流泥沙沖淤的影響。在這四個選項中,年降水量增加和中下游圍湖造田對河床形態的影響較小,首先排除A、D兩項;而中上游植被破壞會加劇水土流失,導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會進一步影響河床形態,這是個長期的過程,相比之下,水利工程的建設對河流泥沙沖淤的影響更為直接,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會改變河流的流速、流量等水文條件,從而影響泥沙的沖淤過程,進而影響河床的形態,且影響速度要比自由淤積快。所以選擇C,排除B項。故選C。【8題詳解】為了保障河道航運安全,首先需要讓船只能夠準確識別航道,因此增設航道標識是非常必要的,②對;其次,由于該處河道的河床形態主要受河流泥沙沖淤影響,所以疏浚航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確保航道具有足夠的水深,方便船舶通行,③對;綠化河堤只是美化環境,與航運安全是無關的,①錯;拓寬河道,雖然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并排通行的船只距離增加,但對航運安全影響不大,④錯。綜上所述,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故選B。【點睛】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位于江蘇省和上海市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南支河道是指長江入海口附近的一條主要航道,位于崇明島以南。植被碳密度是指單位面積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寧夏南部某山地海拔18002800米范圍為人工針葉林,隨海拔、坡向和林地密度不同,植被碳密度存在差異。表為該山地陰坡人工林地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碳密度分布情況。完成下面小題。海拔(m)植被層碳密度(噸/公頃)低密度林(500棵/公頃)中低密度林(1000棵/公頃)中高密度林(2000棵/公頃)高密度林(3000棵/公頃)18002000喬木層13.122.926.5268灌草層7.36.65.55.320002200喬木層17.931.436.336.7灌草層9.58.57.06.722002400喬木層20.135.340.941.3灌草層10.39.27.67.324002600喬木層19.033.538.739.1灌草層9.08.16.66.426002800喬木層14.325.129.0293灌草層4.94.43.63.59.該山地陰坡人工林地植被()A.分布海拔越高,碳密度越大 B.喬木層與灌草層碳密度正相關C.林地密度越小,碳密度越大 D.海拔22002400米碳密度最大10.與中低密度林灌草層比較,導致中高密度林灌草層碳密度下降明顯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風力11.推測2000米以下人工林地植被碳密度較低的原因是()①氣溫較高②光照較弱③降水較少④坡度較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9.D10.A11.B【解析】【9題詳解】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該山地陰坡人工林地植被碳密度在海拔22002400米范圍內最大,喬木層碳密度最大達到達到41.3噸/公頃,而灌草層碳密度最大為10.3噸/公頃,相比其他高度要高不少,D項正確;從表格中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碳密度并非隨海拔升高而單調增加,而是先增加再減少,A項錯誤;表格中隨著種植數量的增加,喬木層碳密度增加,而灌草層碳密度卻在減小,說明兩者呈負相關的關系,B項錯誤;灌草層所提供的碳密度要比喬木層少,林地密度越小,喬木層碳密度減少的就越多,雖然灌草層所提供的碳密度在增加,但總體碳密度在減少,碳密度越小,C項錯誤。故選D。【10題詳解】隨著林地密度的增加,植被冠層厚度增大,林內光照條件變弱,從而導致灌草層的光合作用減弱,生物量減少,碳密度下降,因此,導致中高密度林灌草層碳密度下降明顯的主要因素是光照,A項正確;熱量、水分和風力雖然也會影響植被的生長和碳密度,但在這此小范圍區域之內,熱量、水分和風力變化不大,對森林影響的影響小到忽略不計,所以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11題詳解】根據材料,寧夏南部某山地1800~2800米范圍內為人工什葉林,該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隨著海拔降低,氣溫升高,蒸發變強,氣候會變得干燥,降水會減少,①③對;在海拔2000米以下,氣溫較高,蒸發旺盛,不利于植被生長,同時降水較少,植被生長條件較差,植被枝葉稀疏,光照相對較強,②錯;坡度較緩有利于植被枯枝落葉的堆積,理論上碳密度應該會高,在這里偏低,說明地形較緩不是影響碳密度因素,④錯。綜上所述,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故選B。【點睛】在生態系統中,凋落物是營養物質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分解過程中會釋放出碳、氮、磷等元素,這就是土地中碳元素的來源。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二、非選擇題:共160分。第36~4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3~4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135分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紀末,隨著石油資源日益枯竭,湖北潛江市開始轉向油氣伴生的鹽鹵資源開發利用,并建立鹽化工產業園,生產的氯堿產品在化工、冶金、紡織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但伴產的氫氣、氯氣、氫氧化鈉等常被棄排。2017年,潛江市政府與C公司聯合打造潛江科技園,實現光纖產業與鹽化工產業深度合作(圖),成為全國重要化工綠色循環經濟基地之一。(1)簡述潛江市向鹽化工產業轉型的有利條件。(2)分析潛江科技園對鹽化工產業的促進作用。(3)簡述兩園區采用空中管道輸送產品的主要優勢。【答案】12.鹽鹵等原料豐富;可利用原有油氣工業基礎設施,產業基礎好;產品應用廣泛,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捷;工業用水充足;政策支持。 13.降低鹽化工廢棄副產品處理成本;廢棄物再利用,提高鹽化工經濟效益;為鹽化工業提供部分原料,豐富原料來源,降低原料成本。14.管道運輸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運輸速度快、效率高,節省運費和能耗;原料易
燃、易爆、有毒,管道運輸可以減少運輸風險和環境污染;采用空中管道,減少對土地的占用:管道運輸氣、液體損耗小。【解析】【分析】本題以“湖北潛江市科技產業園”為材料設置問題,涉及工業發展區位優勢、管道運輸的優勢等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從圖文材料中可以看出,湖北潛江市向鹽化工產業轉型有利條件為:潛江市擁有豐富的鹽鹵資源,為鹽化工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潛江市原有的油氣資源開發工業為鹽化工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有利于產業轉型;鹽化工產品的應用領域廣泛,市場需求量大,為潛江市鹽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潛江市地理位置優越,緊靠漢江,附近有省道經過鹽化工產業園,水陸交通便利,有利于鹽化工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潛江市水資源豐富,為鹽化工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工業用水;潛江市政府對鹽化工產業給予政策扶持,為企業轉型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小問2詳解】從圖示信息可以看出,潛江科技園位于鹽化工產業附近,緊靠省道,其對鹽化工產業的促進作用為:潛江科技園與鹽化工產業深度合作,實現了光纖產業與鹽化工產業的資源共享,可以降低了鹽化工廢棄副產品處理成本;潛江科技園可以將鹽化工產業的廢棄物進行再利用,合成光纖制品,延長其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了鹽化工產業的經濟效益;潛江科技園與鹽化工產業的合作,為鹽化工產業提供了部分原料,如高含鹽廢水,稀鹽酸等,豐富了鹽化場的原料來源,極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小問3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管道運輸的特點主要在于連續性強、安全性高、能耗低、占地少、運輸成本低、環保性好、可靠性高、維護方便等特點。所以,兩園區采用空中管道輸送產品的主要優勢在于:管道運輸是一種封閉式的運輸方式,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連續運輸,空中管道輸送產品可以實現連續穩定的運輸,保證了產品輸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空中管道輸送產品通過自然重力或泵送設備進行輸送,具有較高的運輸速度和效率,節省了運費和能耗,降低了運輸成本;管道運輸過程中,貨物始終處于封閉的管道內,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空中管道輸送可以減少了貨物與環境的接觸,有效降低易燃、易爆、有毒原料的運輸風險和環境污染;空中管道輸送只需要在起點和終點設置相應的設備,中間只需鋪設管道,可以減少對土地的占用,節約土地資源;空中管道輸送產品不受天氣、地形等因素影響,可以有效減少氣、液體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提高運輸效率。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烏素沙地地處內蒙古、陜西和寧夏交界處,有季節性凍土發育和季節性積雪覆蓋。歷史上這里曾水草豐美,后因氣候變化、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等原因逐漸演變為沙地,沙塵暴隨之增多。研究發現,該地沙塵暴天氣發生時,距地面高度不同,輸沙量和輸沙距離差異顯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治沙,毛烏素沙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圖為該沙地20042018年沙塵暴日數的季節和年際變化情況。(1)從物質條件角度,分析毛烏素沙地春季沙塵暴日數較冬季多的原因。(2)與2010年相比,推測2011年毛烏素沙地夏季氣候特征的差異,并說出判斷理由。(3)與近地面相比,分析沙塵暴天氣高空輸沙量、輸沙距離的差異。(4)有人建議在毛烏素沙地繼續治沙以進一步減少沙塵暴的發生,你是否贊成?請表明觀點并說明理由。【答案】13.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表層土壤裸露;春季凍土解凍,蒸發加劇,表層土壤疏松、干燥。14.特征: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氣候更干旱。理由:2011年較2010年夏季沙塵暴日數明顯偏多。15.沙塵源于地面,距地面高度越大,到達高空的沙粒越少、粒徑越小,輸沙量小;高空摩擦力小,風速大,沙粒粒徑小,輸沙距離更遠。 16.贊成。理由:沙塵暴干擾人類正常生產生活,危害人體健康;增加植被覆蓋,改善生態環境;治沙基礎較好,治沙經驗豐富。不贊成。理由:沙漠過度綠化可能加劇水資源短缺,蒸騰量增加,可能加劇氣候干旱;沙塵暴是
一種自然現象,對地球上的物質遷移和自然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人類不應過度干預。【解析】【分析】本題以“毛烏素沙地”為材料設置問題,涉及沙塵暴的成因、氣候特征差異、沙塵暴的影響,沙塵暴的治理等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本題要求從物質條件角度分析春季沙塵暴日數較冬季多的原因。依據所學知識及地處內蒙古、陜西和寧夏交界處,有季節性凍土發育和季節性積雪覆蓋可知,該地春季氣溫回升時,積雪融化,使得原本被積雪覆蓋的土壤表層會裸露出來,增加了沙塵暴的沙源物質來源;同時,春季凍土解凍,水分蒸發加劇,使得土壤變得更為疏松和干燥,易于被風蝕,再加上此地靠近冬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更近,春季大風日數多,從而導致春季沙塵暴日數較多。【小問2詳解】本題要求推測2011年毛烏素沙地夏季氣候特征的差異,并給出判斷理由。根據題目中的圖文材料,可以看出2011年夏季沙塵暴日數較2010年明顯偏多。沙塵暴的發生與氣候干旱、風速強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推測2011年夏季毛烏素沙地的氣候特征為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氣候更干旱。【小問3詳解】本題要求分析沙塵暴天氣高空輸沙量、輸沙距離與近地面的差異。沙塵暴的沙源主要來自地面,受砂粒重力影響,隨著高度的增加,到達高空的沙粒數量減少,粒徑也會變得更細更小,因此高空的輸沙量較小;另一方面,高空摩擦力較小,風速相對較大,加之沙粒粒徑更細更小,所以高空中的沙粒更容易被風吹送到更遠的位置,輸沙距離更遠。【小問4詳解】本題要求表明對于在毛烏素沙地繼續治沙以進一步減少沙塵暴發生的觀點,并給出理由。觀點1:贊成在毛烏素沙地繼續治沙以進一步減少沙塵暴的發生。理由: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災害,會對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干擾,還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繼續治沙可以降低沙塵暴的發生頻率,減少其對人類生活和健康的負面影響,從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活質量;繼續治沙可以增加植被覆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物多樣性,為當地生態系統提供更好的保護,這將有助于恢復和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毛烏素沙地經過多年的治理,已經積累了較好的治沙基礎和豐富的治沙經驗,在此基礎上繼續治沙,有望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觀點2:不贊成在毛烏素沙地繼續治沙以進一步減少沙塵暴的發生。理由:沙漠過度綠化可能增加植物蒸騰作用,導致水資源更加短缺,甚至可能加劇氣候干旱,這將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增加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沙塵暴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現象,對地球上的物質遷移和自然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人類不應過度干預,以免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沙塵暴也有其生態功能,如促進土壤肥沃化、長距離輸送營養物質等,同時過度治沙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影響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系統,過度干預可能會破壞其平衡,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二)選考題:共25分請考生在第43、44兩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有多做,則按所做第一題計分。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題號后的方框涂黑。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張掖七彩丹霞是中國獨有的彩色丘陵地貌,在方圓50多平方千米的范圍內,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溝谷、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為吸引游客,景區增設了熱氣球旅游項目。圖為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熱氣球旅游項目景觀圖。指出熱氣球旅游項目對游客的吸引力,并說出該旅游項目的局限性。【答案】吸引力:滿足游客的獵奇需求;增加游客體驗;提供廣闊的觀賞視覺;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 描述方向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冀人版
- 2拉拉手 交朋友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部編版)
- 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部編版)歷史同步教學設計: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 《第四章 第1節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 13貓(教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2024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2.2 滄海桑田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第1課 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3)教學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1
- 真正的禮儀課件
- 《光的反射》(教案)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 2023四年級數學上冊 5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中建項目移動式操作平臺施工方案
- 高級職稱(副高)護理學考點秘籍
- 2023年貴州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考試(初賽)試題
- 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度杭州市二手房交易合同履行監管措施3篇
- 空調水系統安裝施工方案
- 音樂療愈課件
- 《冗余度機器人》課件
- 《鹿角和鹿腿》第二課時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八項規定解讀
- 催收團隊管理經驗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