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_第1頁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_第2頁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_第3頁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_第4頁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7篇

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愛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這是我們的中華之魂。下面是我為你預備的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共享吧!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1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要食品。可長期以來,水稻產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農夫們成年累月種田栽稻,還是滿意不了“吃”的需要。糧食產量低,是我國經濟進展的一個大障礙。農業科技工袁隆平決心為國攻關,解決這個難題。

袁隆平是湖南一個鎮上的農校教員。雖然工作條件差,可他一心撲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學外,就是在試驗田里培育高產品種。在試驗中,他發覺自然?雜交水稻穗大粒飽,產量高,但是其次年再種,就退化了,失去了優勢。他就想進行一種試驗,培育能保持高產的雜交水稻的種子。為了這個抱負,袁隆平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有時候在試驗田里觀看,連家也顧不上回。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最終培育勝利了。

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達到1000多斤,在全國推廣后,我國稻谷在幾年中增產了1000多億公斤,真是一個飛躍!袁隆平獲得了國家第一個特等創造獎。美國等國也引進了他的成果。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轉變我國糧食生產的落后狀態打了一個美麗的翻身仗。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2

清朝末年,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同學。他們都就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非常聰慧好學,又立志為國效力。之后他學習工程技術畢業,回到了國內。可清朝政府對本國人才不信任,像修鐵路,就都讓外國人主持。詹天佑盡管有才能,也只能當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著要修,由于他們明白這條鐵路在中國的戰略要地,把握了它就能掌握中國,雙方爭吵不下,最終達成“協議”,說中國假如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么也不帶給。他們以為中國人離開他們確定修不成這條鐵路。

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當總工程師。有人對他不放心,說他自不量力,說他膽大包天,勸他不要擔當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說:“京張鐵路假如失敗,不但就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說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齊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最終勝利地修筑了京張鐵路。這就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詹天佑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國工程師的英國人也表示對他由衷鄙視。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3

一天傍晚,乾隆皇帝來到午門漫步?????。抬頭一望,只見午門至正陽門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處已磨損得坑坑洼洼,覺得有失皇家風光,非整修一下不行。于是他便令和坤承辦此事,讓他造出預算,限兩月之內竣工。和坤得皇上寵信,但貪欲成性,是個雁過拔毛的角色。他奉旨之后特別興奮,覺得又得了個發財的良機。

三天后早朝時,和坤就帶本奏道:“皇上,這段御道的確有礙觀瞻,必需全部換新。由于所需石料要從數百里外的房山采辦,石匠精雕細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從緊開支,至少也需白銀十萬兩。乾隆皇帝二話沒說,馬上照準。

此后,御道旁馬上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將御道兩旁用草苫遮住,數百匠人叮叮當當地日夜干了起來。結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峻工了。

乾隆皇帝在和坤伴隨下一看,果真見御道平坦,煥然一新,不由龍心大喜,連聲贊好。

次日早朝時,乾隆皇帝就當眾宣旨:“和愛卿這次主修御道,夜以繼日,既快又好,提前一月完工,勞苦功高,朕賞你白銀一萬兩,再升官一等。

和坤得意洋洋,名利雙收,趕忙謝恩。

誰知過了沒幾天,此事的底細被劉墉無意中發覺了:原來和坤根本沒有去房山采辦石料,只是將原來的石塊撬起來,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一鋪上便跟新的一樣。因此,工期縮短,成本又省,總共只花了一萬兩銀子。

劉墉便決心將它揭露出來,讓和坤當眾出丑。

其次天上早朝時,劉墉待大家進太和殿后,飛速地將身上的朝服脫下,反過來套上,然后靜靜跟了進去。

乾隆皇帝端坐在九龍椅上,居高臨下,抬頭一看,忽見群臣后面站著個衣著與眾不同的人,覺得驚奇,再細一看,卻是協辦高校士劉墉。心想:他一直非常注意儀表,辦事當心謹慎。今日怎么昏頭昏腦地將朝服也穿反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這一細節很快被一直看著皇上眼色行事的和坤發覺了。因當時明文規定:上朝時假如朝服不正,要判罪的。他心想:劉羅鍋,這下你有好果子吃了。便有意幸災樂禍地說:“劉大人,你今日怎么啦?和坤這么一咋呼,群臣見了都為劉墉捏了一把冷汗。

驚奇的是,那劉墉卻低著頭置若罔聞。

要是換個大臣,乾隆皇帝早就發火降罪了,但念及劉墉一向忠心耿耿,便改用責怪的語氣問:“劉愛卿,你怎么將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來見朕。劉墉這才恍然大悟地出去,穿好了又進來,跪地奏道:“啟奏皇上,微臣今日將朝服反穿了,的確不該,請皇上恕罪。不過,朝服穿反顯而易見,可如今有人將御道僅僅翻了個面,再略加修飾,就侵吞公款,大肆漁利,雖發生在大家的`鼻子底下,唯恐就不易察覺了吧?

劉墉話音一落,剛才正趾高氣揚的和坤,立刻像矮了一截,臉色大變。

“什么?你說這御道是翻個面鋪的。乾隆皇帝一聽,趕忙追問,“劉愛卿,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快細細奏來。

劉墉大步向前,伏地奏道:“萬歲,此事為臣偶然聽說,并已去現場查勘。不過,還是請皇上先問和大人為妙。

乾隆皇帝暗吃一驚,便問和坤:“你還不實說?

和坤見東窗事發,再也無法隱瞞,忙跪倒在地,說:“為臣該死,的確未去房山采石,只是將原有的石塊翻轉過來雕刻了一下,重新鋪上。

乾隆皇帝立刻怒形于色:“你好大的膽,那么你總共花了多少銀子?

“一萬兩。

“那其余的九萬兩呢?

“這——和坤光是拚命叩頭,再也答不出話來。劉墉奏道:“皇上,這還用問,其余的早落入了和大人的腰包。嘿,想不到這么一項小工程,和大人竟能變出大戲法。望皇上明斷。直到這時,群臣才知道劉墉反穿朝服的用意。乾隆皇帝早已怒氣滿胸,可和坤與自己情投意合,凡事又離不開他,只得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大膽和坤,竟敢欺君罔上。朕命你速將貪和賞賜給你的銀兩退回國庫,并免去你的官職一級。而這段御道須按你原來方案重新建筑,所需銀兩則罰你出。下不為例,否則嚴懲不貸。

和坤只得自認倒霉,表示認罰,并連連謝罪。紀曉嵐奏道:“皇上,劉大人參奏有功,理該有賞。

乾隆皇帝朝劉墉笑道:“好,朕賞劉愛卿朝服三件。不過,下次你切勿將它再穿反了。

劉墉忙道:“謝主隆恩。如今御道之案已正,為臣豈會再將朝服反穿!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4

他,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在隆中便已為劉備構畫了一副戰略藍圖。他,就是三國時期,那聰慧絕頂,人稱“臥龍”的諸葛亮。在我眼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一位好丞相。

諸葛亮,字孔明,本是隱居于隆中的一位智者,后被劉備三顧茅廬所感動,成為了蜀漢的丞相,也為劉備出過很多計謀,助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

在我的眼中,諸葛亮是一位智者。他未出山時,便已在茅屋中得知天下大事。而且他還好像知道劉備會來請他出山,便在隆中為劉備構畫了一副戰略藍圖,并且助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為蜀漢丞相時,他多次運用了過人的計謀,助劉備建立了蜀國,打下了基業,并與魏、吳兩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他多次用智,多次戰勝了曹操,其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戰,他聯名了東吳,在赤壁之戰中讓陸遜詐降,假裝給曹操“獻計”——當時曹操手下有百萬人馬,卻都是北方人士,不識水性,只要水上一有比較大的風浪,便站立不穩、頭暈目弦、大吐不止。精確?????說就是暈船——讓他把全部的船用鐵索連起來。曹操一試,果真風浪對船的影響變小了。之后,他又向周瑜立下軍令狀,向上天“借”來東風,用火攻大敗曹操,結果使曹操元氣大傷,從今再無一統三國之力。

在我眼中,他還是一位有血有肉、感情豐富卻又遵守軍法的人。在蜀漢的后期,蜀國已經沒有以前的戰力,武將也不多了。就在這時,敵軍來襲,諸葛亮身邊的一員武將馬謖自告奮勇,諸葛亮便命他去守住街亭。但馬謖卻不懂用兵之道,把兵力全部都集中到一座山上,被敵軍用火計攻破,丟了街亭。當時,按軍法是要處斬的,可是他當時想到馬謖上有老母,下有孩子,但軍法嚴明,不得不行。馬謖便懇求他照看好自已的家人。諸葛亮哀痛地答應,含淚斬了馬謖。如此真情,卻因軍法嚴明而痛失一將,揮淚斬馬謖,這就是他有血有肉、感情真實之處。

同時在我眼中,他還是一位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耿耿的丞相。他一生為國家的奉獻巨大,名傳千古。在蜀國后期,劉備病逝,無能的劉禪繼任,而他率師去伐魏,在出兵之前寫了《出師表》一文,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一篇表文,表明白自已對蜀漢的忠誠。“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有一位詩人曾這樣評價他。

諸葛亮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美名流傳千古,是一位足智多謀的忠臣,他為蜀漢奉獻了自已的一生。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5

陳嘉庚認為“金錢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他睦到辦學是關系到祖國興衰存亡的大事,就把辦企業獲得的利潤全部用于辦學。據統計,他一生獻給文化教育事業的錢,合1.5億元。1929年因經濟危機,他的企業也虧損了,不得不向銀行借貸,盡管如此,他仍舊千方百計地維護廈門高校集美學校的費用。他的個人生活非常儉樸,衣服破了一補再補,伙食也是能省則省。他認為:“該花的錢千百萬都不要吝異,不該花的一分錢也不要鋪張。”

陳嘉庚簡介:

陳嘉庚(1874-1961),近代愛國華僑領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廈門集美)人。早年隨父往新加坡經商,后經營菠蘿和橡膠種植業。1907年加入同盟會,曾以巨款資助辛亥革命。嗣后長期從事華僑和家鄉的文化教育公益事業。1912-1920年間,先后在集美創辦學校、中學、師范、水產、航海、農林、商科等學校。1918年在新加坡創辦南洋華僑中學。1921年克服種種困難創辦廈門高校。

1928年5月3日濟南大事后,在新加坡發起華僑抵制日貨運動,并成立濟南慘案籌賑會,任會長。1938年“九·一八”事變后,在新加坡召開僑民大會,號召救國捐款和抵制日貨。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大會(簡稱南洋總會),歷任會長。

1939年回國慰問延安邊區軍民,此后樂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成功后創辦《南洋日報》,從事愛國民主運動。1949年回國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其次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墓葬廈門集美。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6

古今中外,愛國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中國乃是矗立在東方的雄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光輝歷史。上至商夏,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這個詞,從未從人民的心中忘卻。中華兒女都已自己的行動,以自己的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喜愛。

“王師比定中原日,家怨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陸游在臨終前告知自己的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時,肯定要告知他。陸游死時唯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這愛國之情有多么劇烈啊!

愛國的人,歷來被世人贊揚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賣國賊,不僅受到世人的唾罵,全都留下千古罵名。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愛國人物和事跡,這些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打上國家的烙印。同時這些人物和事跡又代表著本國的國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愛國事跡仿佛把每個國家都團結得更加緊密。

如今我以祖國的富強而傲慢,為祖國的富強而驕傲。當今,中華兒女遍布世界各地,讓每個中國人放飛雪白的和平鴿,讓和平鴿永久飛行在中國領土,讓五星紅旗永久飄揚在首都,讓五千年的古文化連續得到傳承。讓愛國之情永久燃燒在國人心中

愛國者及他們的事跡精選篇7

歷來,人們依據自己不同的世界觀、審美觀對英雄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認為行俠仗義即為英雄,有的人認為識大體、顧大局,順應歷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認為一生坦坦蕩蕩、豪氣沖天即為英雄,如項羽;有的人認為在生死關頭能以死酬報知己、報答國家即為英雄,如荊軻等等。我卻最鄙視黃繼光戰士,由于他不顧個人安危,舍命救國。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誕生于貧苦農夫家庭。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快速毀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懇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為第六班班長。他帶領兩名戰士英勇機靈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快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