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公示稿_第1頁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公示稿_第2頁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公示稿_第3頁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公示稿_第4頁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公示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

團體標準

T/CACM****-20**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

第9部分:散劑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ispensingofChinesepatentmedicinein

clinicalacuteorcriticaldiseases

Part9:Powders

(文件類型:公示稿)

(完成時間:2021年12月12日)

20**-**-**發布20**-**-**實施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的規定起草。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系列標準結構和名稱如下:

——T/CACM****.1-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通則;

——T/CACM****.2-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注射劑;

——T/CACM****.3-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外用膏劑;

——T/CACM****.4-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膠囊劑;

——T/CACM****.5-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顆粒劑;

——T/CACM****.6-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口服液;

——T/CACM****.7-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片劑;

——T/CACM****.8-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氣霧劑;

——T/CACM****.9-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散劑;

——T/CACM****.10-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丸劑。

本文件為《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的第9部分:散劑。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單位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中醫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由湖北省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調劑標準化研究中心、中日友

好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共同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樹和、黃正德、翟華強、李耿、閆斌、許文成、高越、陳洪燕、

李路揚、孫婉瑾、劉施、劉國秀、朱元珅、李絲雨、李寧寧、秦子楠、古敏、王學森、張囡、

劉嬌、王夢昕、徐兆寧、許巖、李亞楠。

I

引言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的中成藥散劑藥性多峻猛,常含有大寒、有毒之品,釋藥速率較快且

拆封后易吸潮、不穩定。本文件以臨床常用中成藥散劑紫雪散和云南白藥為代表,目標是制

定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的調劑技術規范,為各級醫療機構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

散劑的處方調劑以及指導患者合理使用等提供技術參考。本文件制定的意義是規范和指導藥

師調劑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的技術操作,提高藥師調劑服務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

保證臨床急危重癥患者使用散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I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醫療機構為臨床急危重癥患者提供散劑中成藥調劑的工作流程、基礎建設、

人員和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綜合醫院等醫療機構為急危重癥患者提

供中成藥散劑調劑的專業技術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T/CHAS10-2-7—2018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第2-7部分:患者服務門診處方

T/CACM****.1-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通則

3術語和定義

T/CACM****.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散劑Powders

系指藥物或與適宜的輔料經粉碎、均勻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狀制劑。

4散劑調劑總則

4.1工作流程

按T/CACM****.1-2021,4.1要求執行。

4.2基礎建設

按T/CACM****.1-2021,4.2要求執行。

4.3人員配置

按T/CACM****.1-2021,4.3要求執行。

1

5重點關注技術要求

5.1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

5.1.1發藥前可按照T/CHAS10-2-7—2018:5.3.3.1規定的門診發藥規則進行核對。

5.1.2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藥性多峻猛,常含有大寒、有毒之品,不可過量或長期

服用,中病即止。

5.1.3散劑多分內服和外用,應明確告知患者內服或外用。內服散劑末細者可直接沖服;粗

末加水煮沸取汁服用。外用散劑一般均勻撒瘡面上或患處;還有吹喉、點眼等外用散劑等。

5.1.4應提醒患者及醫護人員若發生速發型與遲發型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就醫。

5.1.5散劑拆封后易吸潮,應密封保存。

5.2用藥監測技術

散劑藥性多峻猛,常含有大寒、有毒之品,釋藥速率較快,服用后應密切監測速發型與

遲發型不良反應;孕婦或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或禁用;長期使用者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2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流程

A.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調劑技術規范流程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流程詳見圖A.1。

散劑中成藥

處方

返回醫生修改、

處方審核簽字、蓋章

不合格的處方

中成藥

合格的處方用藥監測

采購驗收特殊人群用藥

肝腎功能

庫存管理處方調配

不良反應

用法用量處方點評

給藥途徑復核

藥物警戒

用藥安全

發藥與用藥交代

儲藏保存

圖A.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調劑技術流程圖

3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的代表藥物示例

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選取紫雪散和云南白藥為示范性藥物主要原因為:通過查閱

《中國藥典》、藥品說明書、臨床用藥須知、專家共識,認為代表性藥物療效確切、安全性

高、全國范圍內臨床使用廣泛,能夠起到代表示范作用。

B.1以紫雪散為代表的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

B.1.1采購驗收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1項下執行。

B.1.2庫存管理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2項下執行。本品應密封,置陰涼處。

B.1.3處方審核技術

B.1.3.1按照T/CACM****.1-2021,4.4.3項下執行。適用范圍:臨床常用于證屬毒熱內攻、

熱邪內陷心包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等,

以及中毒性痢疾、猩紅熱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驚風、斑疹、吐衄等。

B.1.3.2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一次0.3g,五歲以內小兒每增

一歲,遞增0.3g,一日一次;五歲以上小兒酌情服用。

B.1.3.3本品含有甘草、丁香、樸硝,不宜與含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硫黃、

三棱的中藥共用;也不宜與碘化鉀、溴化鉀等西藥合用。

B.1.3.4本品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按照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

藥典》規定,朱砂用量控制在0.1-0.5g,為防止過量,本品不宜與其他含有朱砂的藥物共同

使用。

B.1.4處方調配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4項下執行。

B.1.5處方復核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5項下執行。

B.1.6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

B.1.6.1按照T/CACM****.1-2021,4.4.6項下執行。本品為口服藥,請患者按照說明書或

醫囑服用。冷開水調服。

B.1.6.2若有聯合用藥情況,應注意其他藥物中是否含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

4

硫黃、三棱等;是否含有溴化鉀、碘化鉀等鹵化物;若有,應避免同時服用。

B.1.6.3本品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中病即止。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B.1.6.4孕婦禁用。

B.1.6.5運動員慎用。

B.1.6.6本品沖服時會有部分不溶物,請搖勻后使用。

B.1.7用藥監測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7項下執行。用藥過程中應重點加強患者肝腎功能監測。

B.1.8處方點評技術

B.1.8.1按照T/CACM****.1-2021,4.4.8項下執行。辯證用藥是否合理:本品用于熱入心

包、熱動肝風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驚風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等。

B.1.8.2聯合用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與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硫黃、三棱等共

用的情況;是否同時服用清熱解毒、鎮痙熄風、開竅定驚等藥物;是否同時服用含有朱砂成

分的藥品;是否與含有溴化鉀、碘化鉀等鹵化物聯用。

B.1.8.3用法用量是否合理:使用劑量是否符合說明書規定。

B.1.9藥物警戒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9項下執行。本品屬于寒涼類藥品,口服過量時容易出現

腹瀉等癥狀,若出現應立即停藥,咨詢醫生或藥師,必要時復診。

B.2以云南白藥為代表的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

B.2.1采購驗收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1項下執行。

B.2.2庫存管理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2項下執行。本品應密封,置干燥處。

B.2.3處方審核技術

B.2.3.1按照T/CACM****.1-2021,4.4.3項下執行。適用范圍: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

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膚感染性疾病等。

B.2.3.2用法用量:刀、槍、跌打損傷,無論輕重,出血者用溫開水送服;瘀血腫痛與未流

血者用酒送服;婦科各癥,用酒送服;但月經過多、紅崩,用溫水送服。毒瘡初起,服0.25g,

另取藥粉,用酒調勻,敷患處,如已化膿,只需內服。其他內出血各癥均可內服。口服,一

次0.25-0.5g,一日4次(二至五歲按1/4劑量服用,六至十二歲按1/2劑量服用)。凡遇較重

5

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1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

B.2.3.3本品含有制草烏,不宜與含有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

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的中藥同用。

B.2.4處方調配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4項下執行。

B.2.5處方復核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5項下執行

B.2.6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

B.2.6.1按照T/CACM****.1-2021,4.4.6項下執行。請患者按照說明書或醫囑服藥。凡遇

較重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1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保險子應妥善保存,不可隨意

丟棄。

B.2.6.2本品含制草烏,應注意其他藥物中是否含有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

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等中藥;若有,應避免同時服用。

B.2.6.3不可過量或長期服用。一次量不得超過0.5g,每日最大劑量不應超過4g。凡遇較重

的跌打損傷可先服保險子1粒,輕傷及其他病癥不必服。大劑量服用會出現惡心嘔吐、面色

蒼白、四肢厥冷等反應,嚴重者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對本品有中毒、過敏史或伴嚴重心律

失常者忌服。

B.2.6.4孕婦忌用。

B.2.6.5運動員慎用。

B.2.6.6服藥期間,忌食蠶豆、魚類和酸冷食物。

B.2.6.7外用前務必清潔創面。

B.2.7用藥監測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7項下執行。本品含有制草烏、雪上一枝蒿,用藥過程中

應重點加強患者肝腎功能監測。

B.2.8處方點評技術

B.2.8.1按照T/CACM****.1-2021,4.4.8項下執行。辯證用藥是否合理:本品用于跌打損

傷,瘀血腫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

閉合性骨折,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以及皮膚感染性疾病。

6

B.2.8.2聯合用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

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等共用的情況;是否同時服用化瘀止血,

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等藥物;是否同時服用含有制草烏、制川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的藥品。

B.2.8.3用法用量是否合理:使用劑量是否符合說明書規定。

B.2.9藥物警戒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9項下執行。用藥后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視癥

狀輕重給予抗過敏治療,若外用可先清除藥物。

7

參考文獻

[1]唐·孫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11.

[2]彭鑫,湯爾群.《溫病條辨》涼開三寶在疫病急救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

志,2011,17(12):1309.

[3]呂邵娃,武印奇,李永吉,等.涼開三寶之紫雪“方”與“劑”的歷史沿革[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

志,2020,26(12):213-214.

[4]梁偉,陳玉靜,陳文強,等.孔伯華臨證運用紫雪丹規律探析[J].中國中醫急癥,2019,28(7):

1232-1234,1237.

[5]宋麥芬,陳騰飛.吳鞠通應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癥經驗探析[J].北京中醫藥,

2017,36(4):343-344.

[6]劉曉寧,王曉梅,宋海霞.云南白藥的臨床應用現狀[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9):1504.

[7]林士珊,曹博,柏林博.云南白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

究,2019,11(11):46-49.

[8]何勇.京萬紅軟膏聯合云南白藥外敷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

志,2018,11(30):64-65.

[9]張夢,樊光輝,張宜,等.云南白藥在創傷中的新應用[J].中國藥房,2014,25(23):2194-2196.

[10]李長英,雷招寶.云南白藥致不良反應/不良事件38例文獻分析[J].中國藥房,2013,

24(40):3817-3819.

[11]劉超.正確看待云南白藥不良反應促進其合理應用[J].藥品評價.2019,16(13):56-58.

8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散劑調劑總則...............................................................................................................................1

4.1工作流程.................................................................................................................................1

4.2基礎建設................................................................................................................................1

4.3人員配置................................................................................................................................1

5重點關注技術要求.......................................................................................................................2

5.1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2

5.2用藥監測技術........................................................................................................................2

附錄A...............................................................................................................................................3

附錄B...............................................................................................................................................4

參考文獻.....................................................................................................................................8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第9部分:散劑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醫療機構為臨床急危重癥患者提供散劑中成藥調劑的工作流程、基礎建設、

人員和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級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綜合醫院等醫療機構為急危重癥患者提

供中成藥散劑調劑的專業技術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T/CHAS10-2-7—2018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第2-7部分:患者服務門診處方

T/CACM****.1-202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通則

3術語和定義

T/CACM****.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散劑Powders

系指藥物或與適宜的輔料經粉碎、均勻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狀制劑。

4散劑調劑總則

4.1工作流程

按T/CACM****.1-2021,4.1要求執行。

4.2基礎建設

按T/CACM****.1-2021,4.2要求執行。

4.3人員配置

按T/CACM****.1-2021,4.3要求執行。

1

5重點關注技術要求

5.1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

5.1.1發藥前可按照T/CHAS10-2-7—2018:5.3.3.1規定的門診發藥規則進行核對。

5.1.2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藥性多峻猛,常含有大寒、有毒之品,不可過量或長期

服用,中病即止。

5.1.3散劑多分內服和外用,應明確告知患者內服或外用。內服散劑末細者可直接沖服;粗

末加水煮沸取汁服用。外用散劑一般均勻撒瘡面上或患處;還有吹喉、點眼等外用散劑等。

5.1.4應提醒患者及醫護人員若發生速發型與遲發型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就醫。

5.1.5散劑拆封后易吸潮,應密封保存。

5.2用藥監測技術

散劑藥性多峻猛,常含有大寒、有毒之品,釋藥速率較快,服用后應密切監測速發型與

遲發型不良反應;孕婦或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或禁用;長期使用者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2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流程

A.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調劑技術規范流程

臨床急危重癥常用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流程詳見圖A.1。

散劑中成藥

處方

返回醫生修改、

處方審核簽字、蓋章

不合格的處方

中成藥

合格的處方用藥監測

采購驗收特殊人群用藥

肝腎功能

庫存管理處方調配

不良反應

用法用量處方點評

給藥途徑復核

藥物警戒

用藥安全

發藥與用藥交代

儲藏保存

圖A.1臨床急危重癥常用中成藥散劑調劑技術流程圖

3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的代表藥物示例

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選取紫雪散和云南白藥為示范性藥物主要原因為:通過查閱

《中國藥典》、藥品說明書、臨床用藥須知、專家共識,認為代表性藥物療效確切、安全性

高、全國范圍內臨床使用廣泛,能夠起到代表示范作用。

B.1以紫雪散為代表的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

B.1.1采購驗收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1項下執行。

B.1.2庫存管理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2項下執行。本品應密封,置陰涼處。

B.1.3處方審核技術

B.1.3.1按照T/CACM****.1-2021,4.4.3項下執行。適用范圍:臨床常用于證屬毒熱內攻、

熱邪內陷心包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等,

以及中毒性痢疾、猩紅熱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驚風、斑疹、吐衄等。

B.1.3.2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一次0.3g,五歲以內小兒每增

一歲,遞增0.3g,一日一次;五歲以上小兒酌情服用。

B.1.3.3本品含有甘草、丁香、樸硝,不宜與含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硫黃、

三棱的中藥共用;也不宜與碘化鉀、溴化鉀等西藥合用。

B.1.3.4本品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按照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

藥典》規定,朱砂用量控制在0.1-0.5g,為防止過量,本品不宜與其他含有朱砂的藥物共同

使用。

B.1.4處方調配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4項下執行。

B.1.5處方復核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5項下執行。

B.1.6發藥與用藥交代技術

B.1.6.1按照T/CACM****.1-2021,4.4.6項下執行。本品為口服藥,請患者按照說明書或

醫囑服用。冷開水調服。

B.1.6.2若有聯合用藥情況,應注意其他藥物中是否含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

4

硫黃、三棱等;是否含有溴化鉀、碘化鉀等鹵化物;若有,應避免同時服用。

B.1.6.3本品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中病即止。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B.1.6.4孕婦禁用。

B.1.6.5運動員慎用。

B.1.6.6本品沖服時會有部分不溶物,請搖勻后使用。

B.1.7用藥監測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7項下執行。用藥過程中應重點加強患者肝腎功能監測。

B.1.8處方點評技術

B.1.8.1按照T/CACM****.1-2021,4.4.8項下執行。辯證用藥是否合理:本品用于熱入心

包、熱動肝風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驚風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等。

B.1.8.2聯合用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與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郁金、硫黃、三棱等共

用的情況;是否同時服用清熱解毒、鎮痙熄風、開竅定驚等藥物;是否同時服用含有朱砂成

分的藥品;是否與含有溴化鉀、碘化鉀等鹵化物聯用。

B.1.8.3用法用量是否合理:使用劑量是否符合說明書規定。

B.1.9藥物警戒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9項下執行。本品屬于寒涼類藥品,口服過量時容易出現

腹瀉等癥狀,若出現應立即停藥,咨詢醫生或藥師,必要時復診。

B.2以云南白藥為代表的臨床急危重癥散劑中成藥調劑技術規范

B.2.1采購驗收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1項下執行。

B.2.2庫存管理技術

按照T/CACM****.1-2021,4.4.2項下執行。本品應密封,置干燥處。

B.2.3處方審核技術

B.2.3.1按照T/CACM****.1-2021,4.4.3項下執行。適用范圍: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術出血,瘡瘍腫毒及軟組織挫傷,閉合性骨折,支

氣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