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突破練一(分值:82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4山東濰坊期末)周代統治者稱頌堯舜禹的統治,起用出身微賤者,提倡國人議政,保留地方自治的鄉治。這反映了周代統治者()A.推崇儒家民本思想B.受原始民主傳統影響C.突破宗法血緣束縛D.以復古作為政治目標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周代統治者受原始民主傳統的影響,國家遇到重大問題,君主要征求平民“國人”的意見,故選B項;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宗法血緣”,排除C項;周代統治者的政治目標是鞏固周朝的統治與穩定,排除D項。2.(2024江西贛州一模)根據西周時期車馬祭祀制度,國君一級應隨葬10車,大夫一級應隨葬5車;但據考古發掘,在西周晚期虢國國君虢季墓里發現13輛殉車,夫人梁姬墓里殉車19輛。這說明當時()A.統治基礎動搖B.政治秩序面臨挑戰C.神權色彩濃厚D.權力財產分配不均答案B解析隨葬物的多少屬于禮樂制的內容,虢國貴族破壞了禮樂制,對貴族等級秩序形成挑戰,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統治基礎,A項錯誤。神權色彩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C項錯誤。西周是按照宗法制對權力財產進行分配的,材料描述的是禮樂制的破壞,D項錯誤。3.(2024山東泰安期末)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一般會在國君之下設相,以輔佐國君總理政務。“燕昭王任郭隗、劇辛、樂毅,幾滅強齊,辛、毅皆趙人也。楚悼王任吳起為相,諸侯患楚之強,(吳起)蓋衛人也。”這反映出戰國時期()A.爭霸戰爭促進政治統一B.血緣政治傳統逐漸被打破C.宰相制度已經正式確定D.世卿世祿制度已被廢除答案B解析據材料可知,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設立的“相”并非來自本國的血緣貴族,這反映出戰國時期血緣政治傳統逐漸被打破,故選B項;春秋時期是爭霸戰爭,戰國時期是兼并戰爭,排除A項;宰相制度正式確立于秦朝,而不是戰國時期,排除C項;材料中的現象沖擊了世卿世祿制度,但“廢除”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4.(2024湖南岳陽一模)關于傳統音樂,《易》有所謂“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之說。至春秋戰國又有“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這可以用來說明,傳統音樂()A.順應了大一統的趨勢B.由尊神靈走向重人倫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維護了貴族等級秩序答案B解析材料認為,傳統音樂在商代“薦之上帝”,在周代“作樂崇德”,在春秋戰國則起到君臣和敬、父子和親的效果,體現了傳統音樂由尊神靈向重人倫的改變,故選B項;春秋戰國是分裂時期,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重民本”的信息,排除C項;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等級制度逐漸走向崩潰,排除D項。5.(2024甘肅高三聯考)東漢名士范滂因“黨錮之禍”遭牢獄之災,出獄返鄉時,汝南和南陽的士人迎之者車數千輛。這表明當時()A.士人在斗爭中占上風B.皇權基礎受到了削弱C.范滂得到百姓的支持D.宦官失去地方掌控權答案B解析因“黨錮之禍”遭牢獄之災的范滂出獄后卻獲得了很多士人的迎接,這說明當時士人對于朝廷的不滿,反映了當時皇權基礎受到了削弱,故選B項;從“黨錮之禍”的由來,可以看出當時士人在斗爭中處于下風,排除A項;范滂出獄后得到的是士人的支持,而不是百姓,排除C項;宦官沒有地方掌控權,排除D項。6.(2024山東德州期末)隋唐時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后來唐朝進一步改革并明確了中書、門下二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為中央行政核心,尚書省尚書不能參加決策會議,被排除出決策系統。這一變化有助于()A.擴大行政權B.削弱三省權限C.決策的科學化、專業化D.加強皇權答案C解析材料中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割,有利于決策的科學化、專業化,故C項正確;材料中“中書、門下二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被排除出決策系統”,表明行政權出現轉移,而非擴大,故A項錯誤;材料中尚書省“被排除出決策系統”,表明只有尚書省的權限受到削弱,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對皇權的影響,故D項錯誤。7.(2024湖南岳陽一模)明英宗天順年間,司禮監的宦官到內閣,閣臣只需常服接見;到彭時任首輔時,則要衣冠整齊接見宦官,閣臣與宦官相向而坐。這一變化表明()A.封建等級制度受到了沖擊B.宦官與內閣的權力對等C.中樞機構實現了良性運作D.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加強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內閣大臣對宦官越來越客氣,宦官是皇權的延伸,宦官地位的提高本質上是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加強,故選D項;材料中的變化恰恰體現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排除A項;材料只能說明宦官代表皇帝,君主專制加強,不能說明宦官與內閣權力對等,排除B項;宦官對內閣的干預,說明中樞機構的非良性運作,排除C項。8.(2024山東濱州一模)嘉慶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嗣后滿漢章京,各定為十六缺。由內閣、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員、中書、筆帖式等官內,擇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強、字畫端楷者,交軍機大臣帶領引見,候朕簡用。”這一詔令主要是為了()A.改革官員選拔方式 B.明確官員選拔范圍 C.完善軍機處的職能 D.保障皇權高效行使答案D解析這一詔令主要是為提高對國家重大軍政要務的處理速度,保障皇權高效行使,D項正確。清朝官員的選拔與軍機處的用人標準不是一個概念,A、B兩項錯誤。軍機處的職能沒有因為用人標準的變化而變化,C項錯誤。9.(2024江蘇常州一模)漢文帝以藩王登基后,同姓諸侯王“出入擬于天子”,甚至“不聽天子詔”,文帝乃追思賈誼遺策,“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分齊地為6國,分淮南王地為3國。漢文帝此舉()A.引發吳楚等七國之亂B.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C.使得“推恩令”得以貫徹D.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中漢文帝分割王國封地,削弱了諸侯國的實力,客觀上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地位,D項正確。七國之亂發生在漢景帝時期,A項錯誤。漢文帝打擊的是地方王國勢力,而不是豪強地主,B項錯誤。“推恩令”是漢武帝實行的,C項錯誤。10.(2024江西新余一模)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漢靈帝選任重臣擔任州的行政長官,“出(劉)焉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劉虞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職。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邊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邊地州郡推廣至腹地。以上舉措的影響是()A.造成了地方割據的局面B.強化了皇帝的專制權力C.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轄D.有利于對地方官員的監察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東漢末年,皇帝選任重臣擔任州的行政長官,掌握地方的軍政大權,這種制度使州的權力高度集中,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故選A項;材料中的現象強化了地方權力而非皇帝的權力,排除B項;地方官員權力的加強,削弱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排除C項;地方官員權力加強,不利于中央對地方官員的監察,排除D項。11.(2024江蘇揚州一模)下面為唐代兩稅法實施之后的中央與地方兩稅的分配情況。據此可知()項目收入總額支出總額中央提成額地方留成額錢稅3139.8萬貫1089.8萬貫2050萬貫糧稅1615.7萬石215.7萬石1400萬石A.兩稅法增加了政府收入B.地方分權趨勢日益明顯C.中央財政負擔逐漸減輕D.中央集權體制得到加強答案B解析據表格可知,唐代兩稅法實施之后,地方留成占比較大,說明地方勢力強大,反映了地方分權的趨勢日益明顯,故選B項;地方截留過多,不能得出增加財政收入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財政支出情況,C項結論無法從圖表信息中得出,排除;唐代中后期,藩鎮割據,中央集權削弱,排除D項。12.(2024山西臨汾一模)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北宋)金兵內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國瓦解,更難抵抗。唐朝安史之亂,其軍力并不比金人弱;唐兩京俱失,州郡到處可以各自為戰,還是有辦法。作者意在論證()A.唐朝藩鎮制度的進步作用B.都城的區位選擇意義重大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強干弱枝的消極影響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宋朝中央集權程度加強,“強干弱枝”的措施導致地方積貧積弱,在與金軍的對抗中處于劣勢,故選D項;唐朝藩鎮割據嚴重威脅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排除A項;材料與都城的區位選擇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地方治理的得失,排除C項。13.(2024湖南婁底二模)漢朝把郡縣治理的難易分為劇、平兩類,難治者稱劇。《漢書》中記載何并“舉能治劇,為長陵令”,陳遵治三輔郡縣,補為郁夷令,《后漢書》中記載袁安“能理劇,拜楚郡太守”。這些案例說明漢朝()A.選官注重解決實際問題B.郡縣等級逐漸接近C.建立了官吏獎懲機制D.察舉與征辟相結合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說明,漢朝治理難度較大的郡縣,中央選拔更有能力的人來任職,證明漢朝在選拔官吏時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故選A項;材料沒有提及郡縣等級逐漸接近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對于治理能力較強的官員如何獎勵,更未提及官員的選拔方式,排除C、D兩項。14.(2024遼寧沈陽一模)在漢代,每個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記錄功勞、考課、籍貫等各項情況的“伐閱簿”。官吏任職期間,只要不犯贓罪,即使與孝廉、茂才等察舉升遷方式無緣,依然可依功勞等次累升至郡國長官一級。若自動去職或免職后,仍可按累積的功勞,再次被征用。據此可知,漢代()A.察舉制以功勞為升遷依據B.官僚隊伍內部流動規范化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D.郡國長官控制地方選人權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漢代官吏依據其功勞可晉升或被再次征用,體現了漢代官吏內部升遷的規范化,并非流于形式,故選B項,排除C項;察舉制是一種選官方式,“以功勞為升遷依據”是考核制度的內容,與察舉制無關,排除A項;察舉制下郡國長官具有推舉權,但選官權力依然控制在中央手中,排除D項。15.(2024山西太原一模)漢代官員是“鄉舉里選”“以名入仕”;隋唐時期,通過書面考試依據文采優劣進行人才選拔,可以歸納為“以文取士”。這些做法()A.促進了官僚制度的發展B.固化了統治的社會基礎C.體現公開公平用人原則D.實現選拔標準的客觀化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漢代選官標準為品德,隋唐選官標準為才能,隋唐的做法更加客觀,是官僚制度的重大發展,故選A項;隋唐科舉制以才能選官,擴大了統治基礎,排除B項;漢代察舉制“鄉舉里選”“以名入仕”不利于公開公平,排除C項;漢代以品德作為選官方式,并不能實現選拔標準的客觀化,排除D項。16.(2024山東泰安期末)清朝對官吏考核每三年一次,各級考核建立在德績結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為主,德是考核指導原則,績是考核具體內容。清朝這一做法()A.旨在提升官員執政能力和忠誠度B.目的是樹立良好清明的社會風氣C.保證了國家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隊伍答案A解析材料中清朝對官吏的考核“重德”,旨在考核官員的忠誠度,“重績”旨在考核官員的執政能力,A項正確;選官標準的變化與“社會風氣”關聯不大,排除B項;“保證了”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清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有助于建設較為清廉的官僚隊伍,但是,“建立了”表述錯誤,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7.(2024甘肅高三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為吏之道》《語書》等律令文書,體現了秦的法制。其中《語書》記載了南郡(今湖北荊州)太守訓告:國家的制度法令已經完備,官吏和百姓卻不遵守,仍沉溺于鄉俗陋習,致使君主制定的法令形同虛設,助長了歪風邪氣,不僅有害國家,也不便于百姓。——摘編自《睡虎地秦墓竹簡》材料二曹參是黃老思想的提倡者,繼蕭何任丞相,一切遵照舊規,把好出風頭的官吏都免職了。漢文帝踐行老子提出的“慈”“儉”“不為天下先”,持保守之政,不做積極的興建,只對人民增加信任,沒有增加干涉,以成“文景之治”的安定與富庶。——摘編自張蔭麟《中國史綱》材料三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于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焉可述。——《漢書·武帝紀》(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漢治國思想的演變。(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試述秦漢之政的得與失。(8分)參考答案(1)演變:秦朝以法家思想為治國思想,強調法治,形成了嚴苛的法律體系;漢朝初年,統治者以“黃老思想”為治國思想,強調“無為而治”;漢武帝時期,統治者采取尊崇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使儒家思想成為漢朝的治國思想。(2)得:奠定與鞏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于后世影響深遠;鞏固與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促進了中華文化共同體的形成,對于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促進社會的穩定,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失:權力高度集中于皇帝,皇權具有獨斷性與隨意性,容易形成“暴政”,激化社會矛盾;加強對思想與學術的控制,形成了文化專制的思想政策,對于思想文化的發展具有消極影響。18.(2024湖南衡陽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張璨(1686—?),字闇公,清綏德州(今薛家峁鄉元條村)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進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檢討,任《大清一統志》纂修官。雍正二年(1724年)改任《政治典訓》纂修官。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授河南道監察御史。時值都城附近受災,雍正詔令借工代賑,修葺城垣13處,張璨負責修葺保定府所屬高陽(今河北高陽)縣城,因計劃周詳,深得雍正旨意。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又修筑滄州至青縣(今河北滄州至青縣間)的一段運河水利工程,受到雍正帝詔見,朱批:“人著實正氣,上中,可大用者。”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任兩淮鹽運使,任上剔除弊端,多方發展鹽產,為鹽區士紳崇敬。雍正六年(1728年)任直隸按察使,次年調任湖南按察使。當時,湖南境內有1000多名江西人因“聚謀不軌”,盡行拘捕。張璨到任,周密調查,得知大規模聚集“實系眾商分建會館,約請鄉黨同來慶賀,并無作反之意,遂盡釋放”,他還削黜錯辦者職務,各級官員深服其膽略。雍正九年(1731年),升任湖南布政使,歷時10余年。乾隆九年(1744年),監察御史謝濟世被誣劾革職,張璨受牽連,同遭革職,罰修京北順義縣城垣。工程結束,歸家閑居。及謝案平反,張璨已故。——摘編自中共綏德縣委史志編纂委員會《綏德縣志》(2003年)(1)若以康雍乾時期的時代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捕鼠滅鼠測試題及答案
- 腫瘤科醫師試題及答案
- 系統管理師的考核體系試題及答案
- 求導題考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新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癥狀分析試題及答案研究
- 護士崗位培訓試題及答案
- 確保全面復習2025公共營養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基礎知識測試試題及答案
- 圖書館知識服務與創新實踐試題及答案
- 工業用烤箱安全操作規程范本
- 文件資料交接清單
-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課件
- 波導圓極化器結構形式的選擇
- 交流電的三要素
- 2022-2023學年天津市部分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101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平移》說課課件
- 油氣輸送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評價釋義
- 高價值專利挖掘布局
- 邊防支隊綜合指揮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暨初步設計方案-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