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
匯編T3分子
一、單選題
1.(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第24屆冬奧會盡顯中國科技魅力與綠色低碳理念,
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速滑館“冰絲帶”通過CO2汽化實現制冷:汽化過程中CCh分子的體積變大
B.使用氫能做燃料的“飛揚”火炬,關閉閥門可熄火:破壞燃燒三條件之一即可滅火
C.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膠外殼采用環保PVC塑料制作:PVC塑料屬于合成材料
D?“迎客松”煙花藥劑中含有金屬鎂粉末:鎂粉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2.(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下列有關事實中,用“微粒觀”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事實解釋
A金剛石硬度大,石墨質地軟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氣助燃,甲烷可燃不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不同
C水燒開后易把壺蓋沖起水分子體積變大
D夏天濕衣服晾干快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A.AB.BC.CD.D
3.(202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在不B.探究影響物質C.驗證NaoH能吸收D.探究橙汁是否能
斷運動溶解性的因素CO2導電
A.AB.BC.CD.D
4.(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第24屆冬奧會盡顯中國科技魅力與綠色低碳理念,
汽化過程
中CCh分子的體積變大
B.使用氫能做燃料的“飛揚”火炬,關閉閥門可炮火:破壞燃燒三條件之一
即可滅火
C.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膠外殼采用環保PVC塑料制作:PVC
塑料屬于合成材料
D.“迎客松”煙花藥劑中含有金屬鐵粉末:鎂粉在空氣中
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5.(202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固體物質很難被壓縮——固體的分子間沒有間隔
B.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NaCl固體不導電——NaCI固體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D.NaOH,Ca(OH)2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學性質——溶液中都含有ON
6.(2022?廣東深圳?模擬預測)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加入相同滴
數的紅墨水
探究溫度對微粒運動速率的影響
硫
銅
液
燃物燃燒是否需要氧氣
7.(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能滅火是因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B.將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乒乓球又鼓了起來是因為分子遇熱變大
C.通過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可以鑒別羊毛和羽毛
D.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銀
8.(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
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輪胎內氣體分子變大
C.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
D.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A.AB.BC.CD.D
10.(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下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①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現象
③40OomL氧氣能壓縮在40mL的鋼瓶中,說明壓縮使分子的體積變小
④凡是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⑤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A.①②B.④⑤C.只有④D.只有⑤
11.(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
下列對生活中常見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忍不住流眼淚:分子不斷運動
B.鐵質暖片表面涂鋁防銹:改變金屬的內部金屬
C.乙醇溶液不導電:溶液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D.面包發霉:面包中的分子種類發生變化
12.(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一些食品在帶入高原地區后,包裝袋往往會變得更鼓(如
圖)。假如食品未變質,下列對袋內氣體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子數目增多B.分子體積變大
C.分子間隔變大D.分子運動加快
13.(2020?廣東深圳?統考三模)下列實驗設計能實現其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內壁涂有
石灰水的
燒杯
A./驗證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甲烷
滴有濃氨
白紙條水的棉花
B.上十二腦探究分子運動
滴有酚酎試酒的點
C.探究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5mL酒精
5mL水
0.1g≡0.1g高鏡酸鉀
D.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4.(2022?廣東深圳?模擬預測)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
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8一*。+既°氫原子
°0氧原子
甲乙丙丁?碳原子
A.化學反應中有3種氧化物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1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D.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15.(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2021年12月中國科學家在實驗室實現了低成本地
把CCh和HzO變成高純度液體燃料甲酸,為碳中和助力。反應過程的微觀模型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B.參加反應的CCh和H2。的質量比為1:1
C.添加催化劑能夠增加生成物的質量
D.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16.(202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
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醉,如圖為該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圖中微粒愴好
完全區廖)。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嘴一鏟?氧原子
≡*?-o/碳原子
甲乙丙丁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B.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之比為3:1
C.該反應只涉及到一種氧化物D.該反應前后C、H、O元素的質量都不
變
17.(202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如圖,科學家們建造了一個將二氧化碳分子轉為氧分子
和原子碳的反應爐。首先將二氧化碳分子電離,接著使用電場加速離子,撞擊就能得到
相應的產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高能真岑重新組合
紫外線’.O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2O
C.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沒變
D.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增加
18.(202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既表示一個氫元素,又表示一個原子
B.Co(NH2)2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
C.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元素在其化合物中顯-2價
19.(2022?廣東深圳?統考一模)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O”、”?”各表示一種
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8甲分子
??乙分子
丙分子
反應前反應后
A.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3:2
C.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發生改變
D.反應前后各個元素的化合價均沒有發生改變
20.(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甲酸具有腐蝕性,如圖是甲酸燃燒的微觀示意圖。
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氫原子
?氧原子
0碳原子
A.反應前后原子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1
21.(2022?廣東深圳?統考一模)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做
出了巨大貢獻。以N2和H2為反應物的微觀過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反應結束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C.參加反應的H2與N2質量比為1:14
D.該反應能體現化學可以造福人類
22.(2022.廣東深圳.模擬預測)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氯原子
+催化期8+
?一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A.該反應中涉及三種氧化物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2:3
C.反應前后有兩種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不變
23.(2022?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如圖表示氫氣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B.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的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和分子數均不會發生變化
24.(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
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氧原子
O-氮原子
B.丙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
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丙可充入食品包裝袋中以延長食品保質期
25.(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硫酸鈉KMnO
2免4
鎰酸鉀中鎰元素的化合價為價
A.2個水分子B.ClC.NaSO4D.+7
A.AB.BC.CD.D
26.(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下圖為一定條件下,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化學反應的微觀
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定條件>
÷
y?氧原子
丁爹碳原子
甲乙丙
A.物質乙的化學式為H6
B.該反應中伴隨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C.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沒有單質
D.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質量比為1:
27.(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甲酸(HCc)OH)具有清潔制氫的巨大潛力,其分解前后
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氧原子
O碳原子
A.甲酸分子中氫、氧原子質量比為1:1B.46g甲酸中氫元素質量為2g
C.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D.該反應的方程式為:HCOOH=H2+CO2
28.(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癌新藥“愛譜沙”的主要成分為西
達本胺(化學式C22Hi9FN4O2),下列有關西達本胺的說法正確的是
A.西達本胺是無機化合物B.西達本胺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比
為11:2
C.西達本胺中含有氧分子D.西達本胺中氫元素和氟元素的質量分
數相等
29.(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氫原子
O-氯原子
即碳原子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該反應前后納米鎮的質量不變
C.甲、丙、丁均為氧化物
D.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是1:1
30.(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從化學的角度對下列成語進行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A.“點石成金”: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會發生變化
B.“鉆木取火”: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C.“熱脹冷縮”:分子間間隔發生了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斷運動
31?(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B.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火焰熄滅,則能使火焰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C.Hz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32.(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乙烯(C2H4)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用途廣泛,它的產
量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乙烯完全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表示氫原子
表示氧原子
IgQg+Oo注ooo+“O”
表示碳原子
甲乙丙T?Q”
A.上述物質中有三種氧化物
B.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質量比為7:24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變但數目發生改變
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改變
33.(2021?廣東深圳?統考二模)學習化學要構建基本理念,對以下基本觀念的認識,錯
誤的是()
A.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B.元素觀: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C.微粒觀:金剛石是由碳分子構成的
D.結構觀:水和過氧化氫的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
34.(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燒前后
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O氧原子
碳原子
A.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8.2%B.乙和丙的元素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燒至少需32g乙D.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35.(2020?廣東深圳?統考模擬預測)煙道氣中含有大量Cθ2,CO2經“捕捉”后可用于生
產甲醇(Z),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氧原子
繆碳原子
A.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沒變,原子的數目發生改變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22:3
一定條件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CH3OH+H2O
36.(2020?廣東深圳?統考二模)過氧乙酸是一種常用消毒劑;其制備過程發生反應的微
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過氧乙酸.
甲乙丙丁?C
A.該反應說明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
B.物質乙和物質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
C.四種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丁
D.參加反應的物質甲與物質乙分子個數比為1:1
37.(202。廣東深圳?統考二模)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甲乙
?氧原子
碳原子
O氫原子
A.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均未發生改變
C.反應類型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消耗物質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3
38.(2020?廣東深圳?統考一模)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二氧化硅納米纖維,在高溫條件下制
備純度極高的超純二氧化硅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氧原子
O一氯原子
領一硅原子
A.該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只有氧元素
B.該反應體現了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和分子個數都不變
高溫?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Cl4+O2-SiO2+2CLT
39.(2020?廣東深圳.統考一模)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下表是四種分子
的微觀示意圖和部分物質的化學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甲乙內T
微觀示意圖?O?Oo?o∞
化學式?
NOCON2
A.物質丙的化學式為NO?
B.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個數比為1:2
C.該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
D.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屬于氧化物
40.(2020.廣東深圳?統考一模)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
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O氫原子
嶺?+∞→(^0÷?p⑤碳原子
甲乙丙丁?氧原子
A.甲物質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丙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
D.該反應涉及到3種氧化物
41.(2020.廣東深圳.統考三模)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
設計了如下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原子
碳
原子
O氧
原子
O氫
A.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CO
B.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改變
C.X的化學式為CH2
D.該過程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42.(2020?廣東深圳?二模)“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
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O碳原子
?氧原子
C)氫原子
A.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延緩溫室效應
B.從物質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到2種氧化物
C.從微觀構成看:四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催化劑
D.從表示方法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4H2OF72CH4+4O2
光照
43.(2020?廣東深圳?統考二模)我國為航天大國,火箭發射成功率世界領先。一種新型
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
O-氫原子
?■氧原子
O-氮原子
A.甲的化學式為N2O4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乙中氮、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D.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
44.(2020?廣東深圳?統考一模)下列有關概念的辨析中正確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劑一定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③元素的種類是由原子的中子數決定的;④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混合物;
⑤合金在化學性質上不再具備金屬的特性;⑥水溶液呈堿性的物質不一定是堿。
A.①④B.②③C.④⑥D.⑤⑥
45.(2020?廣東深圳?統考一模)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尿素的
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O—氫原子
?一氧原子
繆一氮原子
舞一碳原子
反應前反應后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A、B、D三種物質都是氧化物
B.參加反應的A、B兩物質的粒子數之比為1:1
C.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均沒有發生改變
D.參加反應的A、B兩物質的質量之比為17:22
二、多選題
46.(202卜廣東深圳?統考一模)微觀示意圖是我們研究和學習物質及化學反應本質的重
要途徑,從圖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鎂原子
O氧原子
?碳原子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4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改變
D.該反應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價沒發生變化
47?(2021?廣東深圳.統考一模)“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
質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所示,下列說法不氐娜的是
C)碳原子
?氧原子
O氫原子
A.從微觀構成看:四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從物質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到3種氧化物
C.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緩解溫室效應
催化劑
D.從表示方法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4H2OF^=2CH4+4O2
光照
參考答案:
1.A
【詳解】A、干冰汽化吸熱實現制冷,汽化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分子本身
的大小沒有改變,選項錯誤;
B、關閉閥門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滅火只需破壞燃燒三條件之一即可,選項正
確;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環保PVC塑料屬于塑料,屬于合成材料,
選項正確;
D、鎂粉在空氣中燃燒時反應劇烈,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選項正確。
故選A。
2.C
【詳解】A、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比較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確;
B、氧氣是由氧氣分子構成的,氧氣有助燃性;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構成的,甲烷具有可燃性,
兩者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故B正確;
C、水蒸發后體積變大,是因為分子的間隔變大,分子的體積不變,故C錯誤;
D、夏天濕衣服晾干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故D正確。
故選C。
3.B
【詳解】A、一段時間后,蘸有酚酰溶液的棉花變紅色,而兩者沒有直接接觸,說明氨分子
運動到了酚麟溶液中,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B、該實驗的溶質和溶劑的種類都不同,變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故
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實驗過程中,U型管中的紅墨水出現左低右高的現象,即右邊壓強變化較大,說明NaOH
能吸收CCh,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D、實驗過程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可得出橙汁是否能導電,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Bo
4.A
【詳解】A、汽化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體積不變,故A符合題意;
B、關閉閥門隔絕了可燃物,可以滅火,故B不符合題意;
C、塑料屬于合成材料,故C不符合題意;
D、鎂燃燒時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睛】本題難度不大,結合生活常識進行準確判斷即可。
5.A
【詳解】A、固體物質很難被壓縮——固體的分子間間隔小,不易被壓縮,微觀解釋不正確;
B、Co和C02化學性質不同——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微觀解釋正確;
C、NaCl固體不導電---NaCl固體中沒有自由移動的禺子,微觀解釋正確;
D、NaOH,Ca(C)H)2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學性質——溶液中都含有OH?微觀解釋正確。
故選Ao
6.C
【詳解】A、如圖實驗瓶子變癟,只能說明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但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
溶于水造成的,故不能達到目的;
B、根據控制變量法,燒杯中的熱水質量和溫度都不相同,故無法判斷是由于質量還是溫度
造成微粒運動速率的不同,故不能達到目的;
C、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沒有氣體,故燒杯內的物質反應
前后質量相等,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D、如圖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能燃燒,說明物質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無法證明
可燃物燃燒是否需要氧氣,故不能達到目的;
答案為:C,
7.D
【詳解】A、水能滅火是因為水把可燃物的溫度降到了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不符合題意;
B、乒乓球內的分子受熱,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使乒乓球又鼓起來了,不符合題意;
C、羊毛和羽毛的成分都是蛋白質,灼燒都有燒焦羽毛的氣味,不能區分,不符合題意;
D、銀是導電性最好的金屬,符合題意。
故選D。
8.B
【詳解】A、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差
異很大,故該說法正確;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是因為溫度升高氣體分子之間的間距增大,故該說法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總質量不變,微觀解釋是因為反應前后原子的
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說法正確;
D、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故說法正確;
故選擇B;
9.D
【詳解】A、過程中,呼出氣體使燃著的木條快速熄滅,說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
氣高,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B、U型管右側酚猷;溶液先變紅,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更快,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C、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變紅,干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
碳酸,該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D、該實驗不能探究氧氣是燃燒的條件之一,因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
燃燒、不能燃燒,沒有排除干擾,該選項不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10.D
【詳解】①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錯誤;
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錯誤;
③400OmL氧氣能壓縮在40mL的鋼瓶中,說明壓縮使分子間的間隔減小,不是分子體積
變小,故錯誤;
④同種元素質子數相等,但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如CH4與H2O,故錯
誤;
⑤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金屬氧化物和酸
反應也能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應,故正確;
只有⑤正確;
故選:D。
11.B
【詳解】A、分子不斷運動的,所以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忍不住流眼淚,A正確。
B、鐵質暖片表面涂鋁防銹:隔絕氧氣和水,B錯誤。
C、乙醇溶液不導電:溶液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C正確。
D、面包發霉,生成了新物質,面包中的分子種類發生變化,D正確。
故選B。
12.C
【分析】根據題目中高原地區壓強小以及分子的性質分析。
【詳解】食品在帶入高原地區后,包裝袋往往會變得更鼓(如圖),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
間的間隔變大,分子數目、體積不變;故選:Co
【點睛】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3.B
【詳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能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驗
證甲烷燃燒生成水,故A不正確;
B、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氨氣分子,氨氣分子運動到滴有酚酰溶液的點,形成氨水,
顯堿性,使滴有酚儆試液的點變紅色,可以探究分子運動,故B正確;
C、探究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需要控制變量,實驗中溶劑的種類和溶質的種類均不同,不
能達到實驗目的,故C不正確;
D、碳粉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二氧化碳,補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量,不能形成壓強差,不能測定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D不正確。故選B。
14.C
【詳解】由圖可知,該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
一定條件
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
A、二氧化碳是由C、0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屬于單質,甲醇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水是由H、0元素組成的化
合物,屬于氧化物,故化學反應中有兩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不符合題意;
C、結合微觀示意圖和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符合題意;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發生了改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D
【詳解】由反應過程的微觀模型圖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在通電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甲酸和
通電
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CO+2HO可知,
22fi≡∣j2cH2θ2+θ2
A、反應前,2個CCh分子和2個HzO分子反應后,生成2個CH2O2分子和1個02分子,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數目發生改變,但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錯誤;
B、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質量比=(2×44):(2×18)=22:9,說法錯誤;
C、由催化劑的概念可知,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質量不變,在化學反應中能改
變反應速率,但不能夠增加生成物的質量,說法錯誤;
D、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說法正確。
故選D。
16.D
【詳解】由微觀示意圖可知:氫氣與二氧化碳在納米纖維、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
納米纖維
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H,+C0,WCHQH+HQ;
催化劑
納米纖維
A、由化學方程式3H,+CO,CHjOH+H,O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減少,說法
催化劑
錯誤;
B、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之比=(3x2):(lx44)=3:22,說法錯誤;
C、由兩種元素組成且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二氧化碳和水都屬于氧化物,
說法錯誤;
D、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該反應前后C、H、。元素的質量
都不變,說法正確;
答案:D。
17.A
【詳解】A、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在高能真空和紫外線照射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碳和
氧氣,是一種無生成兩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分解反應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選項正確;
B、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在高能真空和紫外線照射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碳和氧氣,反
j?J肯^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θ2====C+θ2,選項錯誤;
紫外線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反應后,
碳元素與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為0,選項錯誤;
D、由圖可知,從外觀上看,1個二氧化碳分子反應后生成1個碳原子與1個氧分子,即該
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選項錯誤,故選A。
18.C
【詳解】A.H:既表示氫元素,又表示一個原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只
能說種類不能說個數,故A不正確;
B.尿素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lx4)=3:l,故B不正確;
C.水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C正確;
-√C??
D.包Λ),82: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個,在發生化
學反應時容易失去2個電子,該元素在其化合物中顯+2價,故D不正確。
故選:Co
19.C
【詳解】A、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
應,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說法錯誤;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乙有一個分子沒有參與反應,則參與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
比為3:1,說法錯誤;
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發生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發生改變,說法正
確;
D、兩種單質參與反應生成一種化合物,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改變,說法錯誤;
答案:C0
20.D
一定條件
【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2O2+O2-2CO2+2H2O?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此選項正確;
B.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生成物是CO2、H2O,均是氧
化物,此選項正確;
C.反應前是甲酸分子、氧分子、反應后是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所以反應后分子種類改
變,此選項正確;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1或1:2,此選項錯誤。
故選D。
21.C
【詳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和題干的信息可知,該反應是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
催化劑
生成了氨氣,其化學方程式為:3H2+N2^=2NH3
A、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在氮氣與氫氣的化學反應過程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氮分子、
氫分子分別裂分為氮原子,氫原子,并且氮原子、氫原子又重新結合成新的氨分子,因此化
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不符合題意;
B、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在化學變化中,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發生變化,故不符合題
意;
C、由上述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H?與N2質量比為:氫氣與氮氣的化學計量系數與
其相對分子質量之積的比,即(3X1X2):(IXI4X2)=3:14,故符合題意;
D、由題干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可知,該反
應能體現化學可以造福人類,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C
催化劑
【分析】圖示的反應方程式是:CH4+CO2-2H,+2COo
【詳解】A、根據方程式: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兩種,故錯誤;
B、根據方程式: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2:2=1:1,故錯誤;
C、由物質的變化和化合價原則可知,反應前:CH4中碳元素是-4價、氫元素是+1價,CO2
中碳元素是+4價,。是-2價;反應后:氫氣中氫元素變為O價,CO中C是+2價,氧元素
為-2價,則有兩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故正確;
D、根據方程式: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改變,故錯誤。
故選C。
23.B
【詳解】試題分析: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原子是
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A錯誤;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
個氧原子構成的,C錯誤;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不會發生變化,分子數可能會變,D錯誤。
故選B?
考點: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
24.D
[分析]由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是:N2O4+2N2H4=3N2+4H2O,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
【詳解】A.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該反應的
反應物為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選項說法錯誤;
B.丙物質是氮氣,氮氣是由氮氣分子構成的,選項說法錯誤;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2,選項說法錯誤;
D.丙是氮氣,氮氣的化學性質較穩定,所以可充入食品包裝袋中以延長食品保質期,選項
說法正確。
故選:D。
25.A
【詳解】A、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給出微觀示意圖可以表示2個水
分子,正確。
B、原子核內有17個質子是氯元素,質子數17<核外電子數18是離子,氯離子符號為Ch
錯誤。
C、硫酸鈉中鈉元素為+1價,硫酸根為-2價,硫酸鈉的化學式為Na2Sθ40錯誤。
D、KMno&是高鋅酸鉀的化學式。錯誤。
故選Ao
26.B
【分析】根據微觀反應示意圖與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有: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
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和6個氫原子,所以每個乙物質的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
一定條件
構成的,即其化學式為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CH4O+H2Oo
【詳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質乙的化學式為H2,此選項錯誤;
B、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該反應中有單質參與反
應,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所以該反應中伴隨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此選項正確;
C、反應物中的氫氣是一種單質,此選項錯誤;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質量比為:44:18=22:9,此選項錯誤。
故選:Bo
27.B
【詳解】A、由甲酸的化學式HCC)OH可知,甲酸分子中氫、氧原子質量比為:
(172Mlffl5,此選項錯誤;
]X2
B、46g甲酸中氫元素質量為:46gχ∣CSI“CXl(X)%=2g,此選項正確;
1×2+12×1+16×2
C、所有的化學反應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此選項錯誤;
D、依據圖示的分子結構可知,甲酸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一定條件
式為:HCOOH-——^CO2↑+W1↑,此選項錯誤。
故選B。
28.D
【詳解】A、西達本胺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A錯誤;
B、西達本胺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x22):(14x4)=33:7,故B錯誤;
C、西達本胺是由西達本胺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C錯誤;
D、西達本胺中氫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為(lxl9):(19xl)=l:l,故西達本胺中氫元素和氟元
素的質量分數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29.B
【解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納米鎮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甲烷和水,
納米鎮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0,+4H1-CH4+2H,OO
Δ
【詳解】A、該反應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
B、在該反應中,納米銀是催化劑,化學反應前后,納米鎮的質量不變,符合題意;
C、甲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丙為甲烷,甲烷
是由C、H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丁為水,水是由H、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是1:2,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0.A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不可能“點石成金”,
符合題意;
B、“鉆木取火”,是提高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燃燒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C、“熱脹冷縮”,是分子之間的間隔,遇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的緣故,不符合題意;
D、“花香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引起花香的分子四處擴散,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1.A
【詳解】A.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
中只含氧元素,正確;
B.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火焰熄滅,能使火焰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
可能是氮氣等不支持燃燒的氣體,錯誤;
C.Fh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相同,
錯誤;
D.氧化物是指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氧化
物,如氧氣為單質,錯誤。
故選Ao
32.B
占燃
【分析】根據示意圖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3O2U2CO2+2HQ;
【詳解】A、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有兩種氧化物,A錯誤;
B、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質量比為(12x2+1x4):(3x16x2)=28:96=7:24,B正確;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C錯誤;
D、反應前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O價,反應后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為-2
價,故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D錯誤。
故選B。
33.C
【詳解】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故化學反應前
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正確;
B、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正確:
C、金剛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錯誤;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水和過氧化氫的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
正確。
故選C。
34.A
【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為丙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
占燃
化學方程式為:C3H8+5O2≡3CO2+4H2O;
【詳解】由分析得:
1XQ
A、由圖可得,甲的化學式為C3H8,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XIOO%B18.2%,正
12×3+1×8
確;
B、由化學式可得,乙和丙的元素組成不相同,乙由氧元素組成,丙由C、。元素組成,錯
誤;
占燃
C3H8+50,^=^4H2O+3CO2
C、4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活動執行力試題及答案
- 纖維素纖維復合材料的設計與制造考核試卷
- 殘疾人康復醫學基礎知識考核試卷
- 糕點店市場營銷策略與實踐考核試卷
- 小型河道攔水堰施工方案
- 筆的制造業市場趨勢預測與規劃考核試卷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多種解法試題及答案
- 箱包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報告考核試卷
- 注冊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技巧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項目計劃的制定與調整考題及答案
- 【安踏體育跨國并購亞瑪芬體育的財務績效探究12000字(論文)】
- 2024年中考語文名著閱讀《經典常談》知識梳理+專項訓練解析版
- 【涪陵榨菜產品成本控制問題及完善措施分析9600字】
- 土方工程轉讓合同范本2024年
- 終止合作意向書
- 動力電池技術協議模版
- 喝懂一杯中國茶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江西財經大學
- 2024北京西城區高三一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正式版)HGT 6276-2024 雙酚F型環氧樹脂
- 第9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課件)
- 2024年中小學“書香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