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1頁
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2頁
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3頁
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4頁
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大學試題(歷史學)-編輯出版史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卷I一.參考題庫(共30題)1.簡述《史記》的地位與成就。2.南北朝時期的三大名注是什么?3.韻書4.印刷術5.傭書6.卷軸制度7.經廠8.開寶藏9.簡述孔子的編輯思想與原則。10.圖書產生的原因有什么?11.馮道雕刻《九經》有哪些意義?12.中國古代圖書的“四部分類法”是如何形成的?13.明刻本的總體特點與不足分別是什么?14.〈永樂大典〉15.陳起16.監本17.國別體18.三館是指什么?19.魏晉到唐代書籍制度是怎樣的?20.商務印書館21.印刷術發明的條件有哪些?22.開元石經(開成石經)23.簡述中華書局發展狀況。24.簡述宋代官刻特點。25.我國古代政府圖書編校機構有哪些?26.簡述《資治通鑒》的編纂體例、編輯方法及其重大影響。27.槐市28.石印書29.簡述明代坊刻的特點。30.中國古代圖書編輯出版史的特點有哪些?卷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1.開創了紀傳體體例。 2.以人物為中心,視歷史為整體。 3.歷史人物的活動都是有目的的,其起因,動力,過程,結果,都會表現彼此相連的歷史環節。 4.成一家之言。 5.始在書末各撰敘例,將著作完整的篇章結構明示于世,先秦古書編次不明的問題至此得到了有效解決,從而使古代書籍的編纂體例更趨完善,這在古代書籍編輯史上影響深遠。2.參考答案: 裴松之《三國志注》、酈道元《水經注》、劉孝標《世說新語注》3.參考答案: 是一種按照聲、韻、調三者關系來編次漢字的字書,在編纂上以分韻編排為特點,以審音辨調為目的。4.參考答案: 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原稿圖文進行復制的技術。5.參考答案: 東漢時期出現,代人抄書以此謀生。6.參考答案: 紙被大量應用后,從抄寫到制卷,逐漸改進、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軸制度。這個時期在書史上又稱為卷軸時代。7.參考答案: 明朝司禮監之下設的一個專門刻書的機構,全權負責內府刻書。8.參考答案: 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命人至成都雕造大藏經,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刻成。這就是著名的《宋開寶刊蜀本大藏經》,簡稱《開寶藏》。北宋刊藏始于開寶,亦中國刻印佛教經典全藏之始。《開寶藏》不僅是佛藏的最早刻本,也是宋代最早的官府刻書。9.參考答案: 1.去除重復 2.述而不作 3.無征不信、多聞闕疑10.參考答案: 1.夏代有文字 2.夏代有史官11.參考答案: 第一,它標志著我國書籍流通和文字傳播方式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將由印刷方式代替過去的手抄、刻石等笨拙的方式; 第二,五代刻書開辟了雕刻儒家經典之先河; 第三,印刷術由民間進入官府,從此產生了政府的刻書事業,即官刻。12.參考答案: 中國古代圖書的“四部分類法”如何形成: 西漢劉向父子編就的《七略》開了我國圖書七分法的先河,共分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七大部分。 隨著文學、歷史、佛經、陰陽家、五行家的文獻增多,這種分類方法已無法滿足分類需要。魏晉時期,由鄭默的《魏中經簿》到荀勖的《晉中經簿》,開始改六略為甲、乙、丙、丁四部,分別對應七略的各部分,其內容很像后世的經、史、子、集四部,奠定了四部分類的基礎。 東晉李充編成《四部書目》,將史書改為乙部,子書改為丙部,這樣,按照經史子集四部順序的編排分類已略顯雛形。 在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中,首次以經史子集四部命名分類,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13.參考答案: 總體特點:明初至正德年間刊刻的圖書基本沿襲了元代的特征,裝訂是包背形式,版式多為大黑口,字體多是軟體趙字??痰木莱潭扰c元刊沒有區別。從用紙來看,明初刻書多用黃紙,嘉靖時多用白紙,嘉靖以后有多用黃紙。明刻本的不足: 一是??辈痪?,脫誤甚多; 二是妄改書名,隨意刪節內容; 三是偽撰古人評注; 四是無用的序跋太多,連篇累牘,徒費紙墨。14.參考答案: 《永樂大典》是編撰于明永樂年間的一部大型類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是我國最大的類書,也是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15.參考答案: 陳起,字宗之,號蕓居,稱陳道人,又稱武林陳學士。好學多藝,頗有詩名。作為職業的編輯和出版家,陳起有許多特點和美德,一是著眼于當時,二是著眼于下層,他對許多懷才不遇流落江湖的下層詩人十分同情,先后編輯刊印了《江湖集》《江湖后集》。同時也因《江湖集》得罪了權相史彌遠,被流放,史彌遠死后,陳起被赦,重操舊業,前后從事編輯出版工作40余年。16.參考答案: 國子監是宋代中央政府主要的刻書發行機構,內設印書錢物所,主管刻印書籍和發行出售事務。后因名稱近俗,改為書庫監官。其所刻之書,史稱“監本”。17.參考答案: 從“語”和“策”字來看,都是以記言為主兼以記事的史書,采用以國別為綱的編輯體例編輯成書,是為其記載各國諸侯言行的著述內容所規定的。18.參考答案: 史館、昭文館、集賢院19.參考答案: 魏晉到唐代盛行紙寫本,主要為卷軸制度,有卷軸裝(東漢—宋初)、旋風裝(產生于唐代)、經折裝(始于佛家經書)20.參考答案: 商務印書館成立于1897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商務印書館于1897年2月11日創立于上海,至今已走過了近110年的歷程。它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一百多年來,商務印書館從最初一個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發展成為現當代中國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機構,歷經滄桑、默默耕耘,人才薈萃、名家輩出。21.參考答案: ①外部:社會需求量大 ②內部:物質基礎為紙、墨、字體的積累技術條件為石刻、摹拓技術及制作印章技術22.參考答案: 為了使儒家經典規范化,唐代沿用東漢蔡邕刊石碑于太學的辦法,將12種儒家經典刻到石碑上,樹立在長安的國子監內。這次刻的石經采用當時流行的楷體字書寫。從大和七年(公元833年)開始動工,于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完成,所以又稱“開成石經”23.參考答案: 1912年,陸費逵等在上海創立,以編印新式中小學教科書為主要業務。24.參考答案: (1)政府重視,皇帝參與,把出版作為教化及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2)宗旨明確,內容集中,多為經史御纂之書; (3)人才薈萃,管理嚴格,刊本質量有保證; (4)財力雄厚,不惜工本,紙墨裝幀屬上乘; (5)地位顯赫,帶動全國出版業。25.參考答案: ①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后,丞相蕭何在未央宮建立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作為皇家藏書和圖書編 校場所。 ②漢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后,在宮中建造并確立蘭臺、東觀、仁壽閣、石室、宣明殿藏書及校書之所。 ③漢桓帝延熹二年,東漢政府創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主持圖書編校的政府專門機構——秘書監。26.參考答案: 1.編纂體例:嚴密周詳,就記時、敘人、書事三大類內容的處理一一作出原則性規定。 2.編纂方法:《資治通鑒》的編寫,大致分三個步驟:排列叢目;編寫長編;刪改定稿。編寫過程中的具體方法和原則,司馬光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嚴格的選材、精心的考異、編制目錄、完善史體、加工貫通、撰寫附論。 3.重大影響:作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不但恢復了編年史體固有的歷史地位,而且促進了其他史書體裁的發展。它不僅為統治者提供“資治”的借鑒,也給全社會提供了借鑒,《資治通鑒》已與《史記》一樣,被人們并稱為史學瑰寶,廣為流傳,教益大眾。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為一門專門學問,即“通鑒學”。27.參考答案: 漢長安市場名。最初為官學學生進行經傳書記等書籍交換的綜合市場,后來被借用為官學的代名詞。28.參考答案: 捷克人施納飛爾特發明,講其用于古籍復制后,興盛,取代雕版印刷。29.參考答案: 歷史悠久;分布廣、刻書數量大;內容豐富,面向民間;旨在謀利;編刻售合一,發展快。30.參考答案: 1.中國是文字和圖書出現最早的國家之一,也是編輯出版活動最先發端的國家之一,而且一脈相承,從未中斷 2.中國是文獻載體材料眾多,最先發明造紙術的國家,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揚長避短的創新精神 3.中國歷朝政府重視包括編書、校書、刻書、藏書在內的圖書事業,設立專門的編書機構,尤其重視圖書作用的發揮——“皆務于治”,“重于教化” 4.中國古代的編輯活動具有編、著、校合一的特點,而且十分注重圖書的質量,務實求真,辨偽、???、輯佚、版本等治書之學人才輩出,碩果累累 5.中國很早就編輯圖書分類目錄,建立起目錄學,而且還具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傳統卷II一.參考題庫(共30題)1.簡述人類的傳播活動的發展階段。2.經折裝3.簡述維新派的編譯活動。4.簡述中國編輯出版史的學科體系。5.如何評價《四庫全書》的編纂?6.同文館7.《齊民要術》8.別集9.杜佑和《通典》10.槐市是什么意思?11.六分法來源于哪里?12.祭酒13.秦漢時期圖書傳播的方式。14.藩刻本15.簡述麥都思的編譯活動。16.廣學會17.漢桓帝延熹二年,秘書監官的意義是什么?18.元代,秘書監的意義是什么?19.劉向等人編校圖書分哪幾個步驟?給后人留下什么經驗?為什么說劉向父子是我國編輯出版工作的奠基人?20.監本21.論述《呂氏春秋》的編輯特色。22.簡述商務印書館主要成績。23.簡述洋務派的翻譯出版活動。24.殿本25.簡述毛晉刻書的優點及貢獻。26.李瑤27.簡述中華書局主要成績。28.秘書監是什么?29.應如何評價《四庫全書》的編纂?30.旋風裝卷I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人類的傳播活動,從形式上講,迄今共經歷了口頭傳播、手寫傳播、印刷傳播和電子傳播四個歷史階段。2.參考答案: 也叫梵夾裝。圖書裝訂方式之一。以卷子長幅改作折疊,成為書本形式,前后粘以書面,佛教經典多用此式。它是從卷軸裝演變而來的,因卷軸裝展開和卷起,都很費時,改用經折裝后,較為方便。凡經折裝的書本。都稱"折本"。3.參考答案: 1、1895年,康有為等創辦強學會,不久改為強學書局,主要辦報刊,印譯圖書的成果不大。 2、大同譯書局1897年創立于上海,是維新派的主要圖書翻譯出版機構。 3、譯書公會1897年成立于上海,所譯西籍最多。4.參考答案: 中國編輯出版史以我國歷史上的編輯出版活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編輯和出版事業產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5.參考答案: (1)優點:考證???,厘清版本源流,使文獻典籍得到保存和流傳。 (2)局限: ①排斥了許多與統治階級思想不合的著作; ②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中,有不少刪節或增改,使許多書已經失去了原書面貌; ③收進一些清代統治階級的御制詩文集和一些對統治者歌功頌德的著作。6.參考答案: 清政府培養外交人員,翻譯人才的學校,是清政府創辦的第一個綜合性外語學校和翻譯機構。7.參考答案: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綜合性農書。8.參考答案: 總匯一個人多篇作品的著作。9.參考答案: (杜佑,唐代政治家)是中國第一部政書,記事范圍超過以往的職官之書。采用二級標目,被后來的政書編纂者視為典范。與鄭樵的《通志》,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合稱三通。10.參考答案: 漢長安市場名。最初為官學學生進行經傳書記等書籍交換的綜合市場,后來被借用為官學的代名詞。11.參考答案: (漢)劉向劉欣《七略》12.參考答案: 古代食必祭先,酒必祭長,后用做官名,相當于今天的大學校長。13.參考答案: 秦漢時期,書籍的載體以簡帛為主,傳播方式以抄錄為主。 由于簡帛貴重,傳抄需要花費相當的財物,抄錄書籍供閱讀收藏,對普通人而言,仍然只是一種奢望而已。 兩漢時期,書籍的傳播流通不僅受到資費的影響,而且有著政治因素的限制。漢成帝時,東平王劉宇以叔父的身份上疏求諸子及《太史公書》,而漢廷不許。 由于書籍不易得到,抄寫又多費資財,于是就出現了僅從全書中抄錄出自己喜歡或有用的一部分,以便誦讀、收藏的抄錄方式。這樣的抄錄方式,民間采用,朝廷王室亦往往用之。14.參考答案: 明代官刻中質量最好的為藩刻,即各地藩王的刻本。各地藩王府所刻書籍稱為“藩府本”或“藩刻本”。15.參考答案: 1843年在上海創辦墨海書館,是專門的出版翻譯機構,成為中國境內第一家近代印刷所。16.參考答案: 1887年由英、美傳教士和外交人員、商人等創立于上海。初名同文書會,前身為1834年英﹑美傳教士在廣州創立的“實用知識傳播會”和1884年在上海設立的“同文書會”。17.參考答案: 執掌圖書古今文字,考合異同。秘書監作為官署,監為長官18.參考答案: 置秘書監長官國家圖書事業,同時于監下設興文署負責雕印圖書。19.參考答案: 步驟: 第一,廣集眾本,編定篇章; 第二,校讎全文,厘正文字; 第三,殺青定稿,繕寫上素; 第四,撰寫敘錄。 經驗:他們主持編輯整理了西漢一代的國家藏書,對整理好的圖書進行了比較科學的分類和著錄,又相繼編撰了綜合性國家藏書目錄:《別錄》和《七略》。他們的工作是對先秦以及西漢典籍存佚和學術發展情況的系統總結,是繼孔子刪定六經之后,第一次大規模全面地整理文化遺產的活動。他們的編輯整理活動,不僅對中國傳統的“治書之學”的建立和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催生和促進作用,而且在中國編輯出版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奠基人:劉向、劉歆父子編輯校訂的圖書,從學科內容和品種數量上看,幾乎包括了當時所能見到的全部古籍;從分類體系和??辟|量上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宏觀上看,《七略》分類體系奠定了封建時期圖書分類的思想理論基礎,對后世產生極大影響;從微觀上看,每一部分都有明確的書名、篇名、作者、目錄、敘錄、正文和附件,全書結構齊全、字句規范,已明顯不同于初創時期的書籍。劉向父子稱得上是我國編輯出版工作的奠基人。20.參考答案: (兩宋書坊刻本)以建安余氏和臨安陳氏最為著名。余氏所刻經書點畫完好,紙色極佳,陳氏的陳起父子最為有名。21.參考答案: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為秦相呂不韋組織門客集體編著而成,全書20余萬言,集中了上千人的智慧,是匯編類著述的一部代表作。 《呂氏春秋》的編輯特色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有明確、務實的編纂意圖。《史記〃秦始皇本紀》: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二是兼收并蓄,集眾家之長,勇于超越門戶之見。百家學說兼而有之,使該書具有戰國末期各派資料匯編的性質。 三是有所取舍,形成新的思想體系。該書名為雜家著述,實非眉目不清的大雜燴,而是不尚空言,具有務實的編選態度。 四是編排有序、體系嚴謹,結構完備。全書分八覽、六論、十二紀,總計26卷,每覽各8篇,每論各6篇,每紀各5篇,合計160篇。成功使用兩級分目法(覽、論、紀與篇),為后代大部書籍的編輯提供了技術上的重要參考和保證。 《呂氏春秋》達到了戰國時期書籍編纂的最高水平,標志著我國書籍編輯事業正走向成熟。22.參考答案: 前40年出書15354種。其業務范圍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