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九年級上冊化學部分內容復習_第1頁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九年級上冊化學部分內容復習_第2頁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九年級上冊化學部分內容復習_第3頁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九年級上冊化學部分內容復習_第4頁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九年級上冊化學部分內容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科學試卷2023年03月03日

一、單選題

1.某同學實驗時,用氫氣還原16g氧化銅,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冷卻后稱量剩余固體質量

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有水生成B.有銅生成

C.實際用去氫氣的質量大于D.有80%的氧化銅參加反應

2.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I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做實驗得到以

下結果:①將此固體粉末加入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層清液為無色;②該白色沉淀部分溶于

稀硝酸,且有無色氣體產生。據此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

B.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

C.該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

D.該粉末中一定含有NazSOcKNO3、BaCl2

3.根據下列實驗目的,所選試劑及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所選試劑及操作方法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氣體通入氧氣、點燃

B除去氯化鉀中的二氧化鎬加水溶解、過濾、蒸發

C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加水溶解、過濾

D除去稀鹽酸中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鋼溶液、過濾

A.AB.BC.CD.D

4.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鑒別的是()

A.H2SO4NaClNa2CO3CaCl2B.HClNaOHCuSO4MgSO4

C.Na2CO3K2SO4BaCl2HClD.NaNO3HClCaChKOH

5.下列對課本中的圖表、數據的使用,敘述不正確的是()

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金屬能否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B.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內中子的數目

C.根據“酸、堿和鹽溶解性表”,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D.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確定該物質在某一溫度時的溶解度

6.下列敘述與如圖所示圖象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圖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圖b:一定質量的稀鹽酸與鋅粒反應

C.圖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圖d:煨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

7.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雜質試劑和方法

ANaNO3Na2c03滴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BKClK2SO4滴入適量Ba(NO3)2溶液、過濾

CCOCO2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先通過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H2HClNaOH

A.AB.BC.CD.D

8.如圖表示了初中化學中一些常見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A.圈I中發生的反應可能都是分解反應

B.利用反應②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C.圈U中的化學反應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應①可制得燒堿

9.已知,電磁鐵的磁性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強。如圖,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彈簧秤下掛著一塊鐵。現

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逐漸滴入氫氧化鋼溶液可發現彈簧秤的示數()

A.逐漸變小,最后趨于穩定

B.一直保持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最后趨于穩定

D.先變大,后變小,最后趨于穩定

10.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只燒杯,調節天平至平衡,向兩燒杯中分別注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

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盤的燒杯中放入一定質量的Fe粉,同時向左盤的燒杯中放入與Fe粉等

質量的Zn粉,反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天平最終仍然平衡

B.天平指針先偏向左盤,后偏向右盤

C.天平指針始終偏向右盤

D.天平指針先偏向右盤,后偏向左盤

11.某些電子集成電路常用黃金鍍膜。廢舊電子產品上的黃金通過某種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種金

屬,即可回收。對黃金在電子產品上的應用和回收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集成電路用黃金鍍膜可防止線路氧化

B.回收時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屬可以選用銅

C.回收時溶解黃金的溶液不會是硫酸

D.回收時加入的金屬與溶液發生了化合反應

12.一個燒杯中盛放有一定質量的氧化銅,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一段時間后發現燒杯中

無固體殘留,再向燒杯中加入14g鐵粉,充分反應后,將燒杯中物質進行過濾,經洗滌干燥后稱得

濾渣質量為m,忽略外界環境和實驗操作等因素對濾渣質量稱量的影響,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m可能大于16g

B.若m=14g,則反應產物中一定有氫氣

C.若m=14g,濾渣中一定不含鐵

D.若m=16g,則過濾所得的濾液中一定只含一種溶質

13.一定溫度下,向agFeCh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的質量與加入NaoH固體的質量變化關

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NaOH固體質證/g

A.P點對應的溶液中NaOH達到飽和狀態

B.加入ngNaOH時,NaOH固體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C.m>c-a

D.生成Fe(OH)3的質量為(b-a)g

14.純凈物M、N之間存在著如圖所示轉化關系,且反應物和生成物均表示在圖示中。單質A和單

質B分別由A、B元素組成。據此,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M不屬于氧化物B.M、N中只有N含有A元素

C.N是二氧化碳D.M與鎂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15.下列4個圖形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混合溶滿中水的質量g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質量N

,溶液質量,g

B.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卜

0Zn質量?g

.剩余固體中抑元

素的質量Jg

C.加熱KCIO3與Mno2固體混合物___________

。時間Jmin

▲、1—?、4r~Γ^CS

f加優質里g

D.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0NaiCOs溶液質量g

二、填空題

16.硫酸鐵不容易被X射線透過,在醫療上可用作檢查腸胃的內服劑,俗稱“鐵餐”。小柯將硫酸鎂

溶液滴入硝酸鋼[Ba(NCh)2]溶液中得到硫酸鋼,如圖表示該實驗過程中溶液總質量隨加入硫酸鎂溶液

質量的變化情況。圖線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C點處溶液中的溶質

17.某黑色固體粉末可能是Fe、CU0、C中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小金同學按照如圖所示

流程進行了實驗。

黑加入一定量插入一根潔凈的鐵絲

固溶液甲

稀硫酸II

I固體乙

(I)溶液呈藍色,操作I中肯定進行的化學反應,其方程式為

(2)操作∏中鐵絲表面只出現紅色固體,則反應后溶液質量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或

“不變”)。

18.有一包固體,可能由硝酸銅、硫酸鈉、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

探究該固體的組成,某化學小組設計并開展以下實驗:

已知,步驟I中固體全部消失,溶液呈藍色。有氣泡產生。步驟H、In中均可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生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2)步驟HI所得藍色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19.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I3、CaCl2、KOH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它們的成

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該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

液;②向濾液中滴加酚酥溶液,溶液變紅。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粉末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

(2)若要確定可能含有的物質,可采取的方法:取少量②中紅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

CaCI2溶液,若,則證明該物質一定存在。

20.有些晶體按比例帶有一定量的結晶水,帶有結晶水的晶體在一定溫度下會脫去結晶水.草酸晶

體(H2C2O4?xH2O)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透明晶體.草酸晶體受熱時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H2C2O4?xH2O=(x+l)H2O+CO2↑+CO↑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該信息以及所學的知識設計并開展實驗,測定草酸晶體中結晶水的質

量分數.(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A、B中的試劑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夠)

I.測量裝置A、B的質量,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連接裝置;

II.取質量為m的草酸晶體,加熱至完全分解,將產物全部通入以上裝置;

III.測量并記錄裝置A增加的質量為a,裝置B增加的質量為b,裝置C讀數為V;

IV.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利用裝置A、B、C所得數據計算該草酸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分

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盛放的液體是;裝置B的作用是;裝置

C的作用之一是測量______________的體積.

(2)乙同學對利用裝置B測量結果計算的可靠性經行反思與評價,認為反應后裝置A中殘留的

氣體會使自己的計算結果(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學依據裝置A測量結果計算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為

(用代數式表示).

21.有一包不純的K2CO3粉末,可能含有Na2CO3、BaSo4、CUCI2、KC1、KNO3、Ca(No3)2中的一

種或幾種,為分析含有的雜質,現進行如下實驗。

(1)取樣溶于水,無固體殘留,得無色溶液。則粉末中一定不含

有.

(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

則此粉末中一定含有的雜質是。

(3)為確定Na2CO3是否存在,某同學稱取粉末溶于水,加入足量BaCI2溶液,充分反應生成沉

淀質量,則原粉末中一定含有NazCCh。你認為此結論(選填“是”或“否”)正確。

22.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由硫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鋼、氯化鎂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

組成,為探究該樣品的組成,某小組取適量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濾渣a的成分是,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除氯化鈉還

有。

23.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Na2Sθ4?Na2CO3,BaCl2、NaOH、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溶于

水,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后向沉淀中滴加鹽酸,沉淀的量、產生氣體的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

如圖所示。由此推斷白色固體中肯定有,肯定沒有,可能

有。

24.如圖所示,A是金屬氧化物,B是一種金屬單質,C是黃色溶液,D是淺綠色溶液,反應③是

物質E與氧氣、水發生的一個化合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試劑甲可能的化學式:。

(2)試劑乙中一定含有的離子:o

(3)寫出化學變化①和②的化學方程式:

①。

②。

25.向盛有一定質量AgNCh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試管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

關系如圖所示,試回答:

(1)試寫出ab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若整個過程分為ab段、be段和Cd段,則試管中哪兩段相應物質在加入稀鹽酸時分別會有

白色沉淀、氣泡產生的是(選填);

①ab、be②be、cd③ab、cd

三、實驗探究題

26.為探究酸的性質,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

(1)檢驗物質:按圖1實驗,可確定X是鹽酸,則Y可以是。

(2)確定溶質成分:由圖2實驗,A中固體全部溶解,B中有白色沉淀產生,得出結論:A中溶

質只有硫酸鐵。有同學認為該結論不合理。接著向試管B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且產生沉淀的量隨

氫氧化鈉溶液量的關系如圖3所示。貝∣J:A中溶質有。實驗中,a?b段對應

溶液中一定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點對應溶液中含有溶質可能的

組成有。

(3)由以上實驗總結酸的化學性質有o

27.“雙吸劑”是一種常見袋裝食品的保鮮劑,能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化學興

趣小組的同學在某食品袋中發現一包“雙吸劑”,其標簽如圖所示.同學們對這包久置的“雙吸劑'’固體

樣品很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品名:雙吸劑

成分:鐵粉、生石灰等

【提出問題】久置“雙吸劑”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Fe+2FeC13=3FeCL

②堿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I2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

【作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0、Ca(OH)2和CaCO3

(1)【實驗探究1】下表是小明設計的實驗方案和記錄的實驗報告,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試管中固體逐漸減少,有

樣品中一定含

一定量的_________,用帶導管的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

有_______________,不含

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導管另一淺綠色溶液,澄清的石灰

Fe203

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水變渾濁.

②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水試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層

樣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溶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清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酚配試液.

【實驗質疑】

小組同學通過討論認為實驗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結論,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為進一步確定這包久置的“雙吸劑”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定量試驗.

(2)【實驗探究2】取3g樣品研碎,并用磁鐵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體,按照如圖流程進行實

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操作二、操作三名稱是;

(2)固體I的成分是(填物質化學式,下同);

(3)燒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鈉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

為;

(4)依據實驗探究1,2中現象的分析及數據計算判斷,這包久置“雙吸劑”固體的成分

是.

【實驗反思】

下列對實驗探究1、2的反思,不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

A.對物質成分的探究有時需要定性與定量實驗的結合

B.實驗探究2燒杯C中的溶質為Na2CO3和NaOH

C.實驗探究1、2中都有氣體產生,但生成的氣體成分不同

D.在原樣品中加入足量鹽酸有4個反應發生.

28.學習完“酸、喊、鹽的性質”后,老師將兩瓶未貼標簽的飽和石灰水、飽和碳酸鈉溶液擺放在實

驗桌上,讓同學們區分.下面是“雄鷹小組”同學們的探究過程:

I田7.

(1)【討論交流】

李壯:區分兩種物質的原理是:依據物質的性質,選擇一種試劑與兩種物質混合,產生兩種(組

長)不同的現象.大家據此來說一說,區分這兩種溶液應選用哪種試劑,并說明理由;

王志:我認為可以選擇稀鹽酸,理由是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有氣泡產生,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

無明顯現象.

馬凌:我選擇的是碳酸鈉溶液.理由是.

張云:馬凌,你說的我沒有聽懂,你能再給我講一遍嗎?

在大家的幫助下,張云不但弄明白了,還選出了其他兩種溶液,如溶液和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贊許.

(2)【實驗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同學們根據現察到的現象,判斷出甲試管中原溶液為碳酸鈉溶液,乙試管中原溶液為

石灰水.

(2)大家對乙試管中現有溶液的溶質成分產生了探究興趣.馬凌經過認真思考后,又選擇碳酸鈉

溶液作為檢驗試劑,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馬凌從乙試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試管中,再向此新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鈉溶液,觀

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結論:“溶液中的溶質有氫氧化鈣”.但組長李壯對這個結論

產生質疑,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討論完李壯的質疑后,制定出測定溶液酸堿度的方法來驗證他的質疑,并查閱資料得知氯

化鈣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勵張云來做實驗.張云測出乙試管中剩余溶液的PH7(填

或證實了馬凌的結論是錯誤的.

(3)【反思評價】

判斷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除要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探究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充分體驗到合作探究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29.某興趣小組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于是他們對這瓶氫氧化鈉固體

的成分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

[猜想假設]猜想一:沒有變質,全部是NaoH;

猜想二:完全變質,全部是Na2CO3;

猜想三:,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固體成分,他們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⑴甲同學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后有放熱現象,說明這瓶固體中含有O

⑵寫出氫氧化鈉變質的化學方程式。

⑶為了進一步確定這瓶固體的成分,丙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請你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可能觀察到的結論

現象

產生白色沉淀

I、取樣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__含有Na2CO3

(填化學式)溶液

II、反應后過濾,取上層清液,滴人酚肽溶液無色酚酸溶液猜想_________

變紅正確

30.小紅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將稀鹽酸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地發現有氣泡產生,她認

為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

【提出問題】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假設】小紅對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成分做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和Na2CO3

【實驗設計】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哪個正確,小紅設計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

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獻溶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可以得出結論。小敏認為小紅的實驗方案不合

理,理由是?

【實驗與結論】小敏另外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請你幫她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

步驟1: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有白色沉淀產猜想一正

氯化鈣溶液并振蕩生確

步驟2:將步驟1試管中的混合物過濾,__________________。

31.燃燒法是一種常用于確定有機物元素組成的實驗方法。某有機物除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外,可

能含有氧元素(不考慮其他元素)。為確定該是否含有氧元素,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實驗過程:

①按圖示連接好儀器并檢驗該裝置氣密性

②稱取該有機物樣品,粉碎后放在硬質玻璃試管中

③用天平稱得裝置A的質量為;裝置B的質量為

④持續通入純02,點燃酒精燈,直至有機物樣品完全燃燒

⑤實驗結束,待冷卻后,再次用天平稱得裝置A的質量為,裝置B的質量為

請回答:

(1)查得資料:白色的無水硫酸銅易吸水,吸水后呈藍色。根據實驗后裝置A中固體變藍的現

象說明該有機物含有元素;

(2)結論:該有機物(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3)若無裝置C,則實驗測得該有機物中碳元素的質量會(填“偏大”"偏小''或"無影

響”)。

32.對久置于空氣中的“生石灰”干燥劑的組成成分及含量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Ca(OH)2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發生分解反應,生成兩種氧化物。

(實驗探究)該小組稱取干燥劑樣品于控溫電加熱器中,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裝置氣密性良

好,裝置A、B、C中藥品足量,實驗操作正確)

干燥劑樣品被石藥(NaOH、CaO)

(實驗數據記錄)充分反應后,產物被完全吸收,A裝置增重,B裝置增重

(分析與結論)該包干燥劑的成分有(填化學式),其中Ca(OH)2的質

量為go

(反思與拓展)

①停止加熱后,需要通入N2一段時間的目的

是O

②若沒有C裝置,會導致含量測定結果偏小的成分是。(填物質名稱)。

33.復印機中的墨盒屬于有害垃圾。有同學對此產生了興趣,從參考資料中找到了氧化沉淀法生產

復印用高檔Fe3O4粉的工藝。

【組成確定】為確定四氧化三鐵中可能含有的雜質,同學們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

資料一:難溶性堿受熱時能分解產生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資料二:FezCh和CO反應是隨溫度升高而逐步進行的,先生成Fe?Q4,再生成FeO(黑色),最后

生成Fe;

【提出猜想】Fe3O4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Fe2O3和Feo中的一種或兩種。

【實驗設計】同學們稱取了該Fe3O4樣品進行了下列實驗(圖2):

【實驗分析】因探究思路不同,興趣小組分成甲、乙兩小組。

甲組:

(1)該組同學欲通過B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來計算確認該Fe?Q4樣品中的雜質,B中的最佳

試劑是(填序號)。

①澄清石灰水②氫氧化鈉濃溶液③稀鹽酸④水

(2)上述實驗過程中,CO氣體除作為反應物外,能起到的作用是:停止加熱后,繼續通Co氣

體,防止,以及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3)利用儀器測定并繪制成反應過程中A裝置中玻璃管內的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

通過分析計算確定:該FesCU樣品中含有的雜質是(不需要寫過程)。

圖2

34.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進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測定”的實驗:

彈簧夾

油層一^

UOIO203040506070

滴入鹽酸體積(毫升)

圖π圖In

(1)甲組方法:用圖I、圖11裝置將樣品與稀鹽酸充分反應,測定反應后生成CO2的體積,經

換算并計算出樣品中NazCCh的質量.在圖∏裝置中,使反應前后油層上方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

同的操作方法是.

(2)乙組方法:取10克樣品,加水溶解后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稀鹽酸(稀鹽酸的

密度取克/毫升),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并及時測量滴入鹽酸體積與用PH試紙測得的相應溶液的PH

繪成如圖ΠI.請結合圖中滴入稀鹽酸體積與PH的變化數據,計算樣品中NazCCh質量分數

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I+H2O+CO2↑)

(3)分析甲、乙兩組的測定方案,發現乙組對溶液PH的測定誤差較大,請說明理

由.

35.某白色固體中可能含有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硫酸銅、碳酸鋼、氯化鋼中的幾種物質,為

了鑒定該白色固體的組成,拓展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們進行可如下探究實驗:

I.稱取7克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克和無色溶液.

II.I中所得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產生,測得剩余白色沉

淀質量為克.

III.把I中所得濾液分成兩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沒有產生氣泡,也沒有產生

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沒有產生沉淀.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以上實驗現象,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一定沒有的

物質是_________

(2)僅根據第III步實現現象可以得出結論,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離子

是.

四、解答題

36.合金的種類很多,用途非常廣泛,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它可以用來制作機器或電器的零件

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實驗室中某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不考慮黃銅中其他雜質)請你參

與他們的探究過程。稱量IOg粉末狀黃銅樣品放入燒杯中,量取稀鹽酸45mL分三加到其中,每

次充分反應后,測定生成氫氣的質量,實驗數據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151515

生成氫氣的質量/gm

試求:

(1)m的數值_________o

(2)此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7.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鋼溶液中先滴加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如圖所示。向反應后的溶

液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請分析沉淀質量隨加入稀硫酸的變化關系,并將變化關系畫在圖上。(提

示:當同時存在可溶性堿與難溶性堿時,酸先與可溶性堿反應)

0CUSo,溶液加入溶滿質量/g

38.燒杯中裝有50克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某同學為測定該混合溶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將20Og

10%的氫氧化鈉溶液分5次加入燒杯中,得到沉淀的質量記錄如下:

12345

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

生成沉淀的質量(g)

(I)若小科在稱量沉淀前,沒有將沉淀上吸附的溶質清洗掉就直接干燥,則會造成計算出的氯化

銅的含量o(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原來混合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具體計算過程)

(3)圖甲表示混合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數量,請在圖乙虛線框畫出第-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充分

反應后的相關離子的數量柱狀圖。

Na-

39.“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有一種新型化肥——硝酸鏤鈣,其有效成分為NH4NO3和

Ca(NO3)2,進入土壤后,都成為可吸收的離子,不會引起土壤板結,且鈣離子可提高農作物對病害

的抵抗力。

小寧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鏤鈣化肥,進行以下實驗:取化肥樣品,與足量的NaOH固體充分混

合,加熱到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生成氨氣(NH3)。把反應所得固體溶于適量

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應,過濾得到沉淀和濾液,測得沉淀質量為。

(已知:NH4NO3+NaOH/NaNO3+NH3T+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參加反

應)

(1)作為氮肥,硝酸鏤鈣在植物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o

A.促進細胞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

B.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和開花,使果實、種子的成熟提早

C.使莖桿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

(2)計算樣品中NKNCh的質量分數。

(3)計算濾液中NaNO3的質量。

40.用沉淀法測定食用堿樣品(含少量氯化鈉雜質)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取Iog樣品加90g水完

全溶解制成溶液,逐次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氯化鈣溶液,(化學方程式:CaC12+Na2C03=

CaCθ31+2NaCl)實驗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CaCl2溶液的質量/g

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gM

請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下列問題:

(1)表中數據M的值為。

(2)第次恰好完全反應。

(3)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1.某同學向一定質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

與加入的稀鹽酸的關系如圖所示。

(1)試求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也不溶于酸);

(2)該同學把制取氣體后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測得加入的Na2CO3溶液質

量與產生沉淀質量的有關數據見表格。試分析與計算:

05060稀HCl的質量,g

Na2CO3溶液質量/g5203040506070

沉淀質量/g01m345m

①表格中m、n的數值分別為

②加入5gNa2C6溶液充分反應后,濾液中的溶質有(填化學式);

(3)加入Na2C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42.取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為探究反應后所得溶液X

的成分,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所加試劑均足量):

無色氣體

滴加

12.54克稀硝酸

滴濾液B

固體甲過濾

BaCh

溶4.66克固體乙

溶液X

過濾

滴加無色

酚酎試液

'濾港A紅色溶液

(1)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O

(2)產生的無色氣體是?

(3)溶液X的溶質是o

(4)計算濾液A中氯化鈉的質量。

43.向Ba(OH)2溶液中先滴加一定量CUScU溶液,直至沉淀質量為m克,再不斷滴加H2SO4

溶液。整個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rtr?<-B

,l須證質里£

5.64

4.66

0加入溶淹質量,g

(1)a點對應溶液pH(選填或“<”)7o

(2)取c點對應的溶液,不斷滴加NaOH溶液,觀察到的現象

(3)通過計算確定m的值。

44.為了探究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的溶質成分,將廢液過濾,取濾液20克

于燒杯中,在不斷振蕩的條件下,向其中滴加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直至過量,有關的變

化如右圖所示:根據題中有關信息和圖象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S

O5

20碳酸鈉溶液質蚩g

(1)0-5表示碳酸鈉先與反應

(2)原溶液中的溶質成分有(用化學式回答).

小明同學欲測定此次使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的方式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

20g,把8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實驗過程所得數據如表格(己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雜

質不溶于水,不與稀鹽酸反應),根據實驗數據計算:

(3)表中n的數值為。

(4)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通過計算回答)

(5)求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通過計算回答)

(6)求A點處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克?(通過計算回答)

實驗次數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剩余固體的質量/g

12015

220IO

320

420n

45.有一種石灰石樣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Ch.課外小組同學將IOOg鹽酸分5次加入35g石灰石樣

品中(已知SiCh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得到如下部分數據和圖象.

加入鹽酸的質量/g

次數第1次第2次第3次

加入鹽酸的質量/g202020

剩余固體的質量/g30a20

請計算:

(1)第2次加入鹽酸后,a為g.

(2)石灰石樣品中鈣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多少?

(3)求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

五、綜合說理題

46.如圖所示,R是滑動變阻器示意圖,它的金屬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屬杠桿的中央且可以隨杠

桿左右移動。杠桿兩端分別懸掛IOO克等體積的Mg金屬球和Fe金屬球,此時杠桿平衡。再將兩球

同時分別浸沒到10()克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中,反應過程中金屬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及杯內液體

密度變化忽略不計。則從反應開始到結束,燈泡L的亮暗情況為▲,并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說

明理由。

47.有一個大型燒瓶,瓶底濕潤的泥沙中插上幾枝新鮮的枝條和一支盛有適量NaOH溶液的試管、

燒瓶口緊包一個氣球,使燒瓶懸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圖)。光照自然環境下持續觀察,最終可以

發現燒瓶的浮沉情況如何?請解釋其中的原因。

可伸縮的氣球

48.電導率傳感器可輔助探究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相同條件下,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越大,溶液

導電性越強。小明將某Ba(OH)2溶液平均分成兩份置于兩個燒杯中并插入電導率傳感器(如圖1),

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鈉溶液,測得溶液的導電率變化如圖2所示。請結合材

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對甲乙兩條曲線變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釋。

氫氧化鋼溶液

圖1圖2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產生白色沉淀;Mg(NO3)2和MgSo4

17.【答案】(1)CuO+H2SO4=CuSO4+H2O

(2)變小

18.【答案】(1)硝酸銅、硫酸鈉、碳酸鈉

(2)H+、CM+、Na+、Ba?+、NO3

19.【答案】(1)FeCI3;Na2COs,CaCl2

(2)溶液仍為紅色(若溶液紅色不褪)

20.【答案】濃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偏大;?=p×ιoo%

21.【答案】(1)BaSO4,CuCh,Ca(NO3)2

(2)KCl

(3)是

22.【答案】(1)引流

(2)Caeo3和Mg(OH)2;BaeI2、NaOH

23.【答案】Na2CO3.BaCh;Na2SO4,NaOH;NaCI

24.【答案】(1)HCl或HzSCU

(2)OH-

(3)Fe2Ch+3C0==2Fe+3C02或Fe2O3+3H2==2Fe+3H2O;Fe+H2SO4=FeSO4+H2T或

Fe+2HCl=FeCl2+H2↑

25.【答案】(1)2AgNO3+Zn=Zn(NO3)2+2Ag

(2)③

26.【答案】(1)碳酸鈉溶液或紫色石蕊試液

(2)H2SO4,Fe2(SO4)3;NaOH+HCl-NaCI+H2O;(J)NaCl;②Nae1,BaCh;③NaC1,Na2SO4

(3)酸能與鹽、金屬氧化物、堿反應

27.【答案】(1)稀鹽酸;Fe和CaCo3;氧化鈣或氫氧化鈣;Fe2O3+6HCl=2FeCl3+3H2O;

Fe+2FeCh=3FeCh

(2)過濾;CaCO3和Fe2O3;Ca(OH)2+Na2CO3=CaCO3l+2NaOH;Fe、Fe2O3,CaO.Ca(OH)

2、CaCO3;D

28.【答案】(1)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會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鈣;氫氧化鈣

(2)Na2Cθ3+CaC12=CaCθ3i+2NaCl;=

(3)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29.【答案】部分變質,是NaoH和Na2CO3;NaOH;2NaOH+CO2=Na2CO3+H2O;CaCI2(合理即

可);三

30.【答案】碳酸鈉水溶液也呈堿性向濾液中;加入酚獻溶液;不變色

31.【答案】(1)H

(2)不含有

(3)偏大

32.【答案】Cao、Ca(OH)2、CaCo3;;使反應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全部被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吸

收;氧化鈣

33.【答案】(1)(2)

(2)生成物被空氣重新氧化

(3)Fe2O3

34.【答案】(1)打開彈簧夾,移動量氣管,使油層與量氣管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2)21.2%

(3)用PH試紙比對顏色有誤差

35.【答案】(1)NaCkBaCl2、Na2SO4;CuSO4

222+

(2)CO3?SO4>Ba

36.【答案】(1)

(2)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

Zn+2HCl=ZnC12+H2↑;

652

65=2

X-0.1g;

解得:;

那么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為:1°?25g×100%=67.5%O

37.【答案】加入的硫酸銅與氫氧化車貝發生反應,Ba(OH)2+CuSO4'Cu(OH)2I+BaSO4i;

當氫氧化鋼完全反應,加入的稀硫酸與生成的沉淀Ca(OH)2反應,Ca(OH)2+

H2SO2-CuSO4+2H2O,導致沉淀質量減少,但因為還有沉淀BaSO4,所以沉淀質量不會等于

0;當氫氧化/未完全反應,加入的稀硫酸先與氫氧化鋼反應,Ba(OH)2+H2SO2-BaSO41

+IH2O,沉淀質量先增加,再與沉淀Cu(OW)2反應,導致沉淀質量減少,反應完全后沉淀質量最

后保持不變。

∕mg

θCUSOa溶灑加入\溶液質量/g

38.【答案】(1)偏大

(2)解:化學方程式氫氧化銅9.8g氯化銅質量氯化銅質量分數27%

(3)解:如圖所示:

ONa*H-C戶CtAfHT;

39.【答案】(1)A

(2)解:設樣品中NH4NO3的質量為X

NH4NO3+NaOHΔNaNO3+NH3↑÷H2O

8017

x

80=17

/=0.17g

樣品中NH4NO3的質量分數為:0.8g∕8gxl00%=10%

答:樣品中NEUNCh的質量分數為10%,.

(3)解:設Ca(NO3)2與Na2CO3反應生成的NaNo3質量為y

Ca(NO3)2+Na2CO3=2NaNO3+CaCO31

170IOO

y

170=IOO

設NH4NO3與NaOH反應生成的NaNO3質量為Z

NH4NO3+NaOH/NaNO3+NH3↑+H2O

8517

Z

85=17

濾液中含有NaNo3的質量為:

答:濾液中NaNo3的質量為。

40.【答案】(1)

(2)四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0g+90g+100g-=8.0g

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X

CaCl2+Na2CO3=CaCO3口2NaCl

106100

10g×x

106_IOg×x

100=8.0g

x=84.8%

答: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84.8%。

41.【答案】(1)解:與碳酸鈣反應的HCl的質量=50gx7.3%=3.65g

CaCO3+2HC1=CaCl2+H2O+CO2↑

7344

X

73_3.65g

4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