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_第1頁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_第2頁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_第3頁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_第4頁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匯總一一、積累運用。1.請用楷書將文博會宣傳標語抄寫在橫線上,做到正確、美觀。點亮科技之光,浸染文化之韻,舞動藝術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文博會展覽序言,根據拼音和語境,寫出正確的詞語。 在màncháng 的歷史進程中,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文化以jiéránbùtóng 的面貌融合在各個lǐngyù ,煥發出新的活力,令人jīngtàn 。中華文化bódàjīngshēn,唯有創新,才能使其生生不息,mèilì無限。3.小文想當文博會志愿者,要求選出讀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徘徊(huái)攪絆司空見貫 B.自愧弗(fó)如嚴竣貸款C.興奮(xìng)拔弄精兵簡政 D.雨(yù)雪霏霏哀思寬慰4.文博會上的“圖解漢字”很有意思。下圖表示“之”最初的意思,下列句子中的“之”意思與它相同的一項是()A.思援弓繳而射之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C.送鮑浩然之浙東 D.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5.小博參觀文博會時,記錄了以下內容。請補充合適的詞語()我們來到文博會現場,_____四周,人山人海。我們______了《展區參觀說明》,贊嘆不已。隨后,來到書畫展廳,在趙孟頰的《三門記》前______許久。A.環顧瀏覽觀看端詳 B.環顧閱覽端詳瀏覽C.俯瞰閱覽欣賞注視 D.觀看瀏覽環顧凝視6.閱讀非遺展區的三則材料,按要求完成題目。甌窯甌窯是溫州特有的瓷器,迄今為止已發現古窯址200余處。制胚,素燒,上釉,燒窯……甌窯從泥土中來,經歷烈火的cuì煉,從無到有的過程何其艱辛。黃楊木雕歲寒萬木雕,松柏始杰然。黃楊木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木雕作品造型生動,雕刻精巧,每一刀每一筆都蘊含著木雕師的匠心,詮釋著匠人精神。發繡發繡是以頭發絲為原料,結合繪畫和刺繡制作的藝術品,是傳統工藝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溫州發繡曾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享有“發繡外交”之稱。(1)根據字典中的意思,“cuì煉”中“cuì”應該選擇()A.萃cuì草叢生。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類拔~(超出同類)B.淬cuì把燒紅了的鑄件往水或其他液體里一浸立刻取出來:~火C.瘁cuì過度勞累:鞠躬盡~心力交~D.粹cuì①不雜:純~②精華(精~):國~(2)“歲寒萬木雕,松柏始杰然”形容意志不動搖。下列哪句詩體現了這種品質()A.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C.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D.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3)非遺展區要展出一組詩畫主題的發繡作品,請為下列作品題寫合適的詩句。()(4)在非遺展區,我們了解到很多新聞信息。以下說法不恰當的是()A.一年一度的溫州文博會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傳統文化愛好者。B.異常的天賦加上后天的努力,使他比同齡的甌窯匠人技高一籌。C.木雕師以刀代筆,心驚肉跳地投入工作,刻畫的形象栩栩如生。D.發繡師一聊起自己剛獲大獎的作品《東甌藝韻》,就滔滔不絕。7.參觀完非遺展區,小文和小博深受觸動。請補充合適的語句。講解員給大家談起“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這讓小文想到了毛澤東寫的《》。講解員生動地介紹每一件展品,令小博大開眼界:“,勝讀十年書。”聆聽了發繡師的學藝過程,小文感慨萬千:“書到用時方恨少,。”才29歲的木雕師在木雕界已小有名氣,小博佩服不已:“青,,。”問起其中的秘訣,木雕師說:“茍日新,,。”小文和小博受到鼓舞,下定決心用實際行動傳承優秀文化。二、閱讀理解。閱讀理解(一)《臘八粥》節選(沈從文)??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他一個人進進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鍋粥正在嘆氣,碗盞都已預備整齊,擺到灶邊好久了,但媽媽總是說時候還早。??他媽媽正拿起一把鍋鏟在粥里攪和。鍋里的粥也像是益發濃稠了。??“媽,媽,要到什么時候才……”??“要到夜里!”其實他媽媽所說的夜里,并不是上燈以后。但八兒聽了這種松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二)《談過年》節選(林清玄)??過了二十五歲,過了三十歲,年歲真是連再重的壓歲錢也壓不住。過年時節恰正是前塵往事卻上心頭的時節,開始知道了命運,好像命運已經鋪設了許多陷階,我們只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有許多喜愛的事時機一到必須割舍,有許多痛恨的事也會自然消失,走快走慢都無妨,年還是一個接一個來,生命還是一點一滴地在消失。??有時候我會想,為什么在二十歲以前那么期待新的一年到臨,而二十歲以后則忱心著舊的歲月一年年的消失呢?最后我得到一個結論,在冠禮以前,我們是“去日苦短,來日方長”。成年以后則變成“來日方短,去日苦多”,這是多么不一樣的心情呀!??最難消受的還是,不管我的心情如何,掛在墻上的壁鐘總是在除夕夜的十二點猛力地搖著鐘擺,敲出清亮或者低沉的十二個響聲,那樣無情,又那樣絕然,每到過年,我總也想起和鐘臂角力的事,希望讓它向后轉,可是辦不到,于是我醉酒,然后痛下決心:一定要把一年當兩年用,把二十四小時當四十八小時來用。8.小文和小博圍繞“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這一話題展開了交流。小文:兩篇文章都對時間流逝進行了描述。八兒覺得時間過得①,林清玄覺得時間過得②。小博:雖然都是寫過年,但是讀起來情感色彩卻不一樣。選文一讀出入兒對臘八粥的期待與喜愛,選文二表達③。小文:兩篇文章都寫出了真情實感,但表達情感的方式卻不同。選文一是④,選文二是把心里想說的話直接寫出來。9.習俗展區開展節日對對碰活動,布置多個習俗角。以下策劃內容不恰當的是()A.會場的門檐和柱子上雕刻一些蝙蝠,寓意著福氣盈門、鴻福吉祥。B.年俗角圍繞《臘八粥》《談過年》進行交流,確定“節日美食”的主題。C.七夕角誦讀《乞巧》《迢迢牽牛星》等詩詞,可安排穿紅繩的體驗活動。D.將“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寫成書法作品,布置在中秋角。10.正逢端午節,習俗展區安排了包粽子、做香包等體驗活動。很多年輕人覺得費時費勁,沒有必要延續這些習俗。針對這種說法,請你在現場做一個即興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理解毛澤東看戲??1958年的一天,毛澤東同志來到上海。??晚上,我隨毛主席來到干部俱樂部禮堂,準備觀看京劇《白蛇傳》。觀眾都已坐好,大家一見毛主席走入,都起立鼓掌。毛主席一邊招呼,一邊由工作人員引導走向前排坐下。鑼鼓敲響了,毛主席穩穩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的演員,全身一動也不動,只有臉上的表情在不斷變化。??當金山寺那個老和尚法海一出場,毛主席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甚至浮現出一種緊張的恐慌。他嘴唇微微張開,下唇時而輕輕抽動一下,齒間磨響幾聲,似乎要將那老和尚咬兩口。??終于,許仙與白娘子開始了曲折痛苦的生離死別。我有經驗,忙輕輕咳兩聲,想提醒毛主席這是演戲。可是,這個時候提醒已失去意義,毛主席完全進入了那個古老感人的民間故事中,他的鼻翼開始翁動,淚水在眼圈里累積凝聚,變成大顆大顆的淚珠,轉啊轉,順臉頰撲簌簌地滾落在胸襟上。??糟了,今天觀眾不少啊。我擔心地用目光朝兩邊看,身體卻不敢有大動作,怕吸引別人更注意這里。還好,觀眾似乎都被戲吸引了,沒有什么人注意臺下的“戲”。??可是,毛主席的動靜越來越大,淚水已經不是一顆一顆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直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聲。我有責任保護主席的“領袖風度”。我又輕咳一聲。這下子更糟糕,咳聲沒喚醒毛主席,卻招惹來幾道目光。我不敢作聲了。??毛主席終于哭出了聲,那是一種顫抖的抽泣聲,并且毫無顧忌地擦淚水、擤鼻涕。到了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戲快些完,事實上快完了,法海開始將白娘子鎮壓到雷峰塔下……??就在鎮壓的那一刻,驚人之舉發生了。毛主席突然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發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嗎?”??他沉浸在劇情中,大踏步向舞臺走去。全場的鼓掌聲終于將他喚醒。他稍一怔,也跟著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氣,主席回到現實中了。??在我的記憶中,他是用兩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許仙”和“白蛇”握手,始終沒有理睬倒霉的“法海”。11.閱讀選文,根據要求補充圖示。①梳理文中《白蛇傳》的故事情節,簡要概括,填寫在方框中。②閱讀畫線處毛主席看戲的動作和神態,概括這三次哭的情景,填寫在括號中。12.關注毛主席看戲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體會人物品質。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齒間磨響幾聲,似乎要將那老和尚咬兩口”這句話表現毛主席嫉惡如仇。B.即使“我”兩次輕咳,毛主席也毫無察覺,是因為毛主席遵守看戲的紀律。C.從“憤怒地拍案而起”感受到毛主席對受壓迫者的同情,看出他愛憎分明。D.毛主席的三次哭,是他沉浸在劇情中的真情流露,體現了他的坦率與真誠。13.讀了選文,小文和小博分別產生了以下疑問。小文:為什么毛主席用兩只手同“青蛇”握手,始終沒有理睬“法海”?小博:為什么毛主席拍“案”而起,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嗎?”為解決疑惑,小文閱讀民間故事《白蛇傳》,寫故事梗概時(資料一);小博結合“奮斗的歷程”綜合性學習,查找了1921﹣1949年革命進程中的大事(資料二)白青結拜,白娘子斷橋尋夫欲報恩。許仙中計,白娘子喝雄黃酒現蛇形。許仙嚇死,白娘子盜靈芝草救丈夫.許仙被困,白青兩蛇施法水漫金山。法海鎮壓,金缽收白娘子入雷峰塔。小青修煉,斗法海救出塔下白娘子。資料已:《白蛇轉》故事要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了領導核心。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第一槍。1931年,中國人民進入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34年,反圍剁失敗,被迫開始長征。1946年,無數戰士投身于人民解放戰爭。1949年10年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資料二:革命大事記①聯讀《白蛇傳》故事要點,我能解決小文的疑惑:。②聯讀兩份資料,我對毛主席說的“革命”有了更深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聯系《白蛇傳》,“革命”是指面對法海的鎮壓所采取的行動。B.聯系《革命大事記》,“革命”是指反抗內外敵人壓迫,爭取民族獨立。C.法海對白娘子的鎮壓,讓毛主席想到無數受壓迫的百姓,不禁落淚。D.“水漫金山、勇斗法海”“長征、抗日”的目的都是為了謀求個人幸福。14.文藝展區舉辦了以“讀經典名著?做有志少年”為主題的圖書展覽。1)給下列圖書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①《中國民間故事》②《少年毛澤東》③《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京劇》A.了解人物信息,繪制成長經歷 B.梳理故事情節,感受故事神奇C.觀看相關影像,感受藝術魅力 D.梳理問題清單,明白故事寓意2)現場展覽的圖書豐富多樣,小文想選購一本書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好友。仿照下圖的示范,結合書中人物的優秀品質,在扉頁上寫一句贈言。我會送《》這本書:魯濱遜漂流記 【英】丹尼爾·笛福 魯濱遜雖然落難孤島,但卻依舊堅強。愿你像他一樣勇敢樂觀,無畏生活的挑戰。閱讀理解材料一:“畫游江山”藝術展展品簡介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借助4D動感影像,打造可沉浸體驗模式,帶來極致流暢、毫發畢現的視聽效果。游客仿佛走入北宋都城汴梁。古都鳳貌、眾生百態、民俗風情,一覽無余。8K超高清技術等前沿科技,使原畫的色彩還原更真,讓游客“穿越”到900年前的廬山、鄱陽湖畔。觀群山連錦、江河浩淼,賞繁多景物,生趣人物。在CG特效十光學動態捕捉等技術加持下,觀眾和作品實時交互,“邂逅”畫中人。浙江桐廬富春江兩岸人們生活閑逸,好一派桃源景象!材料二:2022年某“云博物館”數據報告各主題博物館直播11.6萬場,觀看8.2億人。相關視頻播放量513.4億次,同比增長30.3%。相關視頻累計時長達24萬小時,看完需27年。共有196萬用戶發布446萬個視頻打卡博物館材料三:文博會新聞熱點◎“博物館+高科技”讓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讓我們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來“看不到的事物”。—文化報◎科技讓文物“數字化”,限制了對文物的想象空間,影響審美體驗。一考古網◎文物藝術品還是原汁原味好,經科技加工后更傾向娛樂,文化味少了。一網易◎文化為科技的應用場景提供豐富的內容支撐,科技為文化內容形式的創新性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一中國文博會15.閱讀材料一,與畫線句子表達的意思不相同的是()A.觸景生情 B.身臨其境 C.置身其中 D.沉浸畫中16.閱讀材料,判斷以下說法,用“正確”“錯誤”表示。①材料一中的三幅作品都是中國同一朝代的名畫,作者不同,各有特色。②游客看到原本陳舊的繪畫作品變得色彩艷麗,這是運用了8K超高清技術。③2022年,某“云博物館”相關視頻播放量達11.6萬次,196萬人打卡博物館。④藝術展融入高科技,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17.小文認為“科技讓藝術插上翅膀”,以下事例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博物館+高科技”讓沉睡的古物“活”起來,帶來不一樣的觀展體驗。B.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科技為文化內容形式的創新性發展提供技術支撐。C.科技讓文物“數字化”,限制了大眾對文物的想象空間,更傾向娛樂。D.某“云博物館”直播場次多,相關視頻播放量大幅增長,受大眾歡迎。18.近幾年,各地舉辦的文博會精彩紛呈。為了傳播辦會目的,吸引更多游客,主辦方都會設計一個寓意深刻、形象生動的圖案標志。觀察以下文博會的標志,你最喜歡哪一個?結合以上材料或相關經歷,對其中的寓意展開合理的推測以說明喜歡的理由。我喜歡文博會的標志,三、習作19.習作??文博會的海報上選用了下面一串符號。觀察這一串符號,你會想到什么???解開一個問題,你就把“?”拉直變成了“!”;了解一件藝術品的故事,你會體驗到從好奇到贊嘆:面對一個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務,你又是否經歷過從膽怯到自信的過程?讀一本書,做一個實驗,認識一個人,理解一種看法,你的腦海里都曾閃現過“?”“!”根據這一串符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字數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點亮科技之光,浸染文化之韻。【解析】【分析】本題是用楷書將文博會宣傳標語抄寫在橫線上,做到正確、美觀。要看清每個字的字形,不要出錯。比如,不要把”浸染“的”浸“不要寫成”侵“,”染“右上方不要寫成”丸";不要把“韻”寫成“鈞”。故答案為:點亮科技之光,浸染文化之韻,舞動藝術之美。【點評】這道題考查了漢字書寫,書寫態度要端正,要做到正確、規范、美觀。平時注意多練字。2.【答案】漫長;截然不同;領域;驚嘆;博大精深;魅力【解析】【分析】這道題是根據拼音和語境,寫出正確的詞語。注意不要把“漫長”的“漫”寫成“慢”,不要把“截”寫成“載”,不要把“博”寫成“博”,不要把”魅“寫成“魄”。故答案為:漫長、截然不同、領域、驚嘆、博大精深、魅力【點評】這道題考查了看拼音寫詞語。要正確拼讀,規范書寫,不要出現錯別字,平時注意多識記。3.【答案】D【解析】【分析】A:“攪絆”應改為“攪拌”,“司空見貫”應改為“司空見慣”,錯誤;B:“自愧弗(fó)如”的“弗”讀音應為fú;“嚴竣”應改為“嚴峻”,錯誤;C:“興奮(xìng)”的“興”讀音應為xīng;“拔弄”應改為“撥弄”,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這道題考查了字音和字形,要認真辨析,聲母韻母和聲調都要正確,根據加點字所在的詞語來分析字形,平時注意多識記。4.【答案】C【解析】【分析】“之”最初的意思是去,到。A.思援弓繳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之:它,指鳥。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么樣?之:的。C.送鮑浩然之浙東:送鮑浩然到浙東去。之:到,去。D.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的琴聲。之:琴聲。故答案為:C【點評】這道題考查了多義字詞。我國的語言文字豐富多彩,同一個字或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它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這就是“多義字”和“多義詞”的現象。5.【答案】A【解析】【分析】環顧:向四面觀看。俯瞰:從高處向下看。觀看:特意地看;參觀;觀察。瀏覽:泛泛地大略地看。閱覽:觀閱閱瀏覽覽(書、報等)。端詳:端莊安詳詳。注視:集中精力看。凝視:聚精會神地看。結合語境依次應選:環顧、瀏覽、觀看、端詳。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選詞填空的能力。選詞填空完成時要注意辨析每組詞的不同,然后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選擇填空。6.【答案】(1)B(2)A(3)①近山識鳥音;②何當金絡腦;③草色遙看近卻無;④接天蓮葉無窮碧(4)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字義。淬煉:一種冶煉工藝,即把加熱至紅熱的金屬(如鋼)立刻浸入冷水,可以大大增加物體的強度和硬度,會減小物體的韌性。因此,“淬”的意思是把燒紅了的鑄件往水或其他液體里一浸立刻取出來。故選B。(2)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含義。A.“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比喻不管經歷多少磨難,都不懼怕,形容意志堅定。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表達的意思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C.“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表達的是美好的景色是藏不住的。D.“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表達了作者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故選A。(3)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前三幅圖都給出了其中一句,根據平時的積累填寫另一句即可。第四幅圖展現的是荷花盛開的場面,可聯想到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4)本題考查成語運用。A、B、D運用正確。C.心驚肉跳:形容擔心禍事臨頭而心神不寧。不符合語境。故選C。故答案為:(1)B;(2)A;(3)①近山識鳥音;②何當金絡腦;③草色遙看近卻無;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4)C【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有理解字義、成語運用、古詩文默寫、對詩句的理解等。完成這些題目,都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加積累。7.【答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聽君一席話;事非經過不知難;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日日新;又日新【解析】【分析】由提示“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可知這句話出自毛澤東的作品《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由名句“勝讀十年書”可知上句是“聽君一席話”,由名句“書到用時方恨少”可知下句是“事非經過不知難”,由開頭一個字“青”可知后面是“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由名句“茍日新”,可知下句是“日日新,又日新”。故答案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聽君一席話;事非經過不知難;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日日新;又日新【點評】這道題考查了名句的默寫,不但要能熟練背誦,還要能正確書寫和運用,平時注意多積累。【答案】8.慢;快;時間過得飛快而感傷;間接描寫9.B10.要延續這些習俗,不光是美食,更是一種文化,是傳承,是情感,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去傳下去。【解析】【點評】課內閱讀分析是語文常見的題目類型,重點考查了學生對于課內閱讀課文的理解與掌握。完成此類題目不能光著眼于本語段,要結合所學課文的全文及所表達的主題完成。8.本題考查體會思想感情。①從“今天喜得快要發瘋”“眼睛可急紅了”可知,八兒著急吃粥,覺得時間過得慢;②從”年歲真是連再重的壓歲錢也壓不住”可知,“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③從“來日方短,去日苦多”可知“我”表達的是時間過得飛快而感傷。④雖寫時間過得慢,但作者卻沒直接寫出,而是通過對八兒的具體描寫來表現的,所以是間接描寫。故答案為:①慢;②快;③時間過得飛快而感傷;④間接描寫9.本小題考查節日風俗。A、C、D正確,B有誤,《談過年》不是寫美食的。故答案為:B10.本題考查發言稿。根據自己實際表達觀點即可。首先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后說出理由。比如,要延續這些習俗,不光是美食,更是一種文化,是傳承,是情感,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去傳下去。故答案為:要延續這些習俗,不光是美食,更是一種文化,是傳承,是情感,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去傳下去。【答案】11.①講的是白蛇白素貞與凡人許仙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白素貞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嫁與他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最后被救出,全家團聚。②法海將白娘子鎮壓到雷峰塔下|淚珠撲簌簌地滾落|顫抖的抽泣聲。12.B13.因為故事中的“青蛇”讓毛主席想到無數受壓迫的百姓,此時的毛主席已經和“青蛇”同呼吸,共命運。而由“法海”想到了壓迫迫害人民的國民黨反動派。;D14.略;略;略;《禮物》;這個生活中的“禮物”就是在生活中發現樂趣,享受生活的樂趣,使自己快樂的把精力投入到生活中!【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是語文學科中常見的題目類型,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認真閱讀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內容及主題,然后結合所給題目分析完成。11.①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結合平時的閱讀積累可知:講的是白蛇白素貞與凡人許仙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白素貞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嫁與他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最后被救出,全家團聚。②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信息篩選。第一空:結合“我只盼戲快些完,事實上快完了,法海開始將白娘子鎮壓到雷峰塔下……”可知答案。第二空:結合“他的鼻翼開始翁動,淚水在眼圈里累積凝聚,變成大顆大顆的淚珠,轉啊轉,順臉頰撲簌簌地滾落在胸襟上”可知答案。第三空:結合“毛主席終于哭出了聲,那是一種顫抖的抽泣聲,并且毫無顧忌地擦淚水、擤鼻涕”可知答案。故答案為:①講的是白蛇白素貞與凡人許仙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白素貞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嫁與他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于雷峰塔下最后被救出,全家團聚。②法海將白娘子鎮壓到雷峰塔下|淚珠撲簌簌地滾落|顫抖的抽泣聲。12.考查句子的理解和賞析。A、C、D正確。B.有誤,結合“終于,許仙與白娘子開始了曲折痛苦的生離死別。我有經驗,忙輕輕咳兩聲,想提醒毛主席這是演戲。可是,這個時候提醒已失去意義,毛主席完全進入了那個古老感人的民間故事中”可知,即使“我”兩次輕咳,毛主席也毫無察覺,是因為毛主席已經沉浸在《白蛇傳》的故事情節中。故答案為:B13.①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聯系《白蛇傳》的故事情節,故事中的“青蛇”讓毛主席想到無數受壓迫的百姓,此時的毛主席已經和“青蛇”同呼吸,共命運。而由“法海”想到了壓迫迫害人民的國民黨反動派。②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B、C正確;D.有誤,“水漫金山、勇斗法海”是白蛇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長征、抗日”的目的是為廣大人謀幸福。故答案為:因為故事中的“青蛇”讓毛主席想到無數受壓迫的百姓,此時的毛主席已經和“青蛇”同呼吸,共命運。而由“法海”想到了壓迫迫害人民的國民黨反動派。D14.1)①考查閱讀方法和策略。《中國民間故事》主要內容有孟姜女哭倒長城、嫦娥奔月、日月潭、桃誕慶祝、太陽回答、蘇東坡的畫扇等豐富有趣的故事。所以可用梳理故事情節,感受故事神奇的閱讀策略。故選B。②《少年毛澤東》的主要內容是:從8歲到16歲,毛澤東先后在韶山一帶的南岸、關公橋、橋頭灣、鐘家灣、井灣里、烏龜井、東茅塘等多處私塾讀書。在私塾里毛澤東接受的是舊式教育。他對枯燥難懂的經書、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都不感興趣。所以可用了解人物信息,繪制成長經歷的閱讀策略。故選A。③《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京劇》共分七章,內容包括:京劇的誕生、四功五法、行當、服飾、化妝、音樂、豐碑等,所以可用觀看相關影像,感受藝術魅力的閱讀策略。故選C。2)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與評析。學生需根據要求,選擇一本讓自己感受到膽識和力量的名著,分析作答。如閱讀《禮物》,從“禮物”的內涵,得到啟發,獲得了生活的動力。故答案為:B;A;C《禮物》;這個生活中的“禮物”就是在生活中發現樂趣,享受生活的樂趣,使自己快樂的把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答案】15.A16.錯誤;正確;錯誤;錯誤17.C18.絲綢之路;該標志由地球圖案、絲綢之路和兩條靈動飛舞的絲帶組成。地球象征世界各國,絲帶相互交扣構成一個“文”字,既點明了舉辦地點是“絲綢之路(敦煌),又表達了文博會將推動世辦各國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意義。【解析】【點評】閱讀題一般作答步驟: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15.本題考查對詞句含義的理解。句子“游客仿佛走入北宋都城汴梁”“讓游客‘穿越’到900年前的廬山、鄱陽湖畔”“觀眾和作品實時交互,‘邂逅’畫中人”表達的都是身臨其境的意思,B、C、D都可以表達這個意思。觸景生情:看到眼前的景象引起聯想而產生某種思想感情。與畫線句子表達的意思不一樣。故答案為:A16.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觀察材料一的三幅圖可知,《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的作品,①說法錯誤。由句子“8K超高清技術等前沿科技,使原畫的色彩還原更真”可知,②說法正確。由句子“相關視頻播放量513.4億次”可知,③說法錯誤。由句子“科技讓文物‘數字化’,限制了對文物的想象空間,影響審美體驗”“文物藝術品還是原汁原味好,經科技加工后更傾向娛樂,文化味少了”可知,并非社會各界都認同藝術展融入高科技的做法,④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正確;錯誤;錯誤17.本題考查對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