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人教版高中化學二輪復習講義-高考綜合大題研究-化學實驗綜合真題研究_第1頁
2023屆人教版高中化學二輪復習講義-高考綜合大題研究-化學實驗綜合真題研究_第2頁
2023屆人教版高中化學二輪復習講義-高考綜合大題研究-化學實驗綜合真題研究_第3頁
2023屆人教版高中化學二輪復習講義-高考綜合大題研究-化學實驗綜合真題研究_第4頁
2023屆人教版高中化學二輪復習講義-高考綜合大題研究-化學實驗綜合真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篇高考綜合大題研究

一化學實驗綜合題

真題研究

類型1以陌生物質制備為主的綜合實驗

1.(2022?全國乙卷,27)二草酸合銅(II)酸鉀(K2[Cu(C2O4)2D可用于無機合成、功能材料制備。

實驗室制備二草酸合銅(H)酸鉀可采用如下步驟:

I.取已知濃度的CUSO4溶液,攪拌下滴加足量Nae)H溶液,產生淺藍色沉淀。加熱,沉淀

轉變成黑色,過濾。

∏.向草酸(H2C2O4)溶液中加入適量K2CO3固體,制得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

HL將II的混合溶液加熱至80?85℃,加入I中的黑色沉淀。全部溶解后,趁熱過濾。

IV.將m的濾液用蒸汽浴加熱濃縮,經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銅(H)酸鉀晶體,

進行表征和分析。

回答下列問題:

⑴由CUSO?5HO配制I中的CUSO4溶液,下列儀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儀器名稱)。

42A

v

Of

(2)長期存放的CUSO4?5H2θ中,會出現少量白色固體,原因是

(3)I中的黑色沉淀是(寫化學式)。

(4)∏中原料配比為,7(H2C2O4):"(K2CO3)=: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11中,為防止反應過于劇烈而引起噴濺,加入K2CO3應采取的方法。

(6)111中應采用進行加熱。

(7)W中”一系列操作“包括。

答案(1)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2)CUSO4?5H2O部分風化失去結晶水生成無水硫酸銅

(3)CUO(4)3H2C2θ4+2K2CO3=2KHC2O4+K2C2O4+2H2O+2CO2t(5)分批加入并攪拌

(6)水浴(7)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解析(1)由CUSo4?5HzO固體配制硫酸銅溶液,需用電子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CUSo4?5H2θ

固體,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溶解CUSO4?5H2O,因此用不

到的儀器有分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2)CUSO4?5H2O含結晶水,長期放置會風化失去結晶水,

生成無水硫酸銅,無水硫酸銅為白色固體。(3)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氫

氧化銅沉淀,加熱,氫氧化銅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沉淀。(4)草酸和碳酸鉀以物質的量之比

為:1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生成KHC2O4?K2C2O4、CO2和水,依據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3H2C2O4+2K2CO3=2KHC2O4+K2C2O4+2H2O+2CO2t。(5)為防止草酸和碳

酸鉀反應時過于劇烈,造成液體噴濺,可將碳酸鉀分批加入并攪拌以減緩反應速率。(6)ΠI中

將混合溶液加熱至80?85℃,應采取水浴加熱,使液體受熱均勻。(7)從溶液獲得晶體的一

般方法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因此將HI的濾液用蒸汽浴加熱濃縮、冷

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銅(Jl)酸鉀晶體。

2.(2022?海南,17)磷酸氫二錢KNH4”HPCM常用于干粉滅火劑。某研究小組用磷酸吸收氨氣

制備(NHSHPo4,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和攪拌裝置已省略)。

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NH(I(S)和Ca(OH)2(s)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現有濃H3PO4質量分數為85%,密度為g?mL^'o若實驗需100mLmol?Lr的H3PO4溶

液,則需濃H3PO4mL(保留一位小數)。

(3)裝置中活塞K2的作用為。

實驗過程中,當出現現象時,應及時關閉K”打開K2。

(4)當溶液PH為?時,停止通NH3,即可制得(NHSHPCh溶液。若繼續通入NH3,當時,溶

液中OHI和(填離子符號)濃度明顯增加。

(5)若本實驗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選用作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________

變為時,停止通NH3。

答案(1)2NH4CI+Ca(OH)2=^=CaCl2+2H2O+2NH3t(2)(3)平衡氣壓防倒吸倒吸

(4)NH4POΓ(5)酚獻無色淺紅色

解析本實驗的實驗目的為制備磷酸氫二錠I(NH4)2HPO4],實驗原理為2NH3+

H3PO4=[(NH4)2HPO4],結合相關實臉基礎知識分析解答問題。(1)實驗室用NH4Cl(S)和

Ca(OH)2(s)在加熱的條件下制備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

2H2O+2NH3t?

⑵設需濃H3PO4的體積為VmL則?s_-----k1--------=L×mol?L1,(3)由于NH3

1Vog?moi

極易溶于水,因此可選擇打開活塞K2以平衡氣壓,防止發生倒吸,所以實驗過程中,當出現

倒吸現象時,應及時關閉K1,打開K2。(4)繼續通入NH3,(NH4)2HPO4繼續反應生成(NH4)3PO4,

當pH>時,溶液中OH,NH*、Por的濃度明顯增加。(5)由(4)可知,當PH為?時,可制

得(NH4)2HPO4,說明(NH4)2HPo4溶液顯堿性,因此若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以選用酚酬作

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淺紅時,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NHSHPO4溶液。

類型2以物質的提純為主的綜合實驗

3.(2022.全國甲卷,27)硫化鈉可廣泛用于染料、醫藥行業。工業生產的硫化鈉粗品中常含有

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屬硫化物等雜質。硫化鈉易溶于熱乙醇,重金屬硫化物難溶于乙醇。實

驗室中常用95%乙醇重結晶純化硫化鈉粗品。回答下列問題:

⑴工業上常用芒硝(Na2SO4?IOHzO)和煤粉在高溫下生產硫化鈉,同時生成C0,該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

(2)溶解回流裝置如圖所示,回流前無需加入沸石,其原因是。

回流時,燒瓶內氣霧上升高度不宜超過冷凝管高度的;。若氣霧上升過高,可采取的措施是

(3)回流時間不宜過長,原因是?

回流結束后,需進行的操作有①停止加熱②關閉冷凝水③移去水浴,正確的順序為

(填標號)。

A.①②@B.③①②

C.②①③D.①③②

(4)該實驗熱過濾操作時,用錐形瓶而不能用燒杯接收濾液,其原因是。

過濾除去的雜質為。若濾紙上析出大量晶體,則可能的原因是。

(5)濾液冷卻、結晶、過濾,晶體用少量__________洗滌,干燥,得到Na2S?xH2θ0

答案(l)Na2SO4?I0H2O+4C=?≡=Na2S+4CO↑+IOH2O(2)硫化鈉粗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煤

灰及重金屬硫化物等雜質,這些雜質有“沸石”的作用增大冷凝管的進水量,降低回流溫

度等(3)長時間回流,硫化鈉易被空氣氧化D(4)減少硫化鈉和空氣接觸,防止硫化鈉被

氧化,避免濾液快速冷卻,減少硫化鈉析出煤灰、重金屬硫化物乙醇體積偏少,操作過

慢使溶液溫度恢復到室溫等

⑸冷的95%的乙醇

解析⑴工業上常用芒硝(Na2SO4?lOH2O)和煤粉在高溫下生產硫化鈉,同時生成CO,根據

得失電子守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4?lOH2O+4C=?=Na2S+4COt+10氏0。(2)由

題干信息,生產的硫化鈉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屬琉化物等雜質,這些雜質可以

直接用作沸石,因此回流前無需加入沸石,若氣流上升過高,可直接降低溫度,減少乙醇的

揮發,或增大冷凝管的進水量,增強冷凝效果。(3)回流結束后,先停止加熱,再移去水浴,

最后關閉冷凝水,故正確的順序為①③②。(4)硫化鈉易溶于熱乙醇,使用錐形瓶可有效防止

濾液冷卻,煤灰重金屬硫化物難溶于乙醇,故過濾除去的雜質為重金屬硫化物煤灰,由于硫

化鈉易溶于熱乙醇,過濾后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濾紙上便會析出大量晶體。

4.(2019?全國卷∏,28)咖啡因是一種生物堿(易溶于水及乙爵,熔點℃,100℃以上開始升

華),有興奮大腦神經和利尿等作用。茶葉中含咖啡因約1%?5%、單寧酸(Ka約為IO",易

溶于水及乙醇)約3%~10%,還含有色素、纖維素等。實驗室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

圖所示。

生不灰

{濃京液H粉狀物髓(咖啡因)

索氏提取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燒瓶中溶劑受熱蒸發,蒸汽沿蒸汽導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滴入濾紙套筒1中,與茶葉末接觸,進行萃取。萃取液液面達到虹吸管3頂端時,經

虹吸管3返回燒瓶,從而實現對茶葉末的連續萃取。回答下列問題。

屋J2.蒸汽導管

3.虹吸管

(1)實驗時需將茶葉研細,放入濾紙套筒1中,研細的目的是。圓底燒瓶

中加入95%乙醇為溶劑,加熱前還要加幾粒O

(2)提取過程不可選用明火直接加熱,原因是。與常規的萃取相比,采

用索氏提取器的優點是o

⑶提取液需經“蒸儲濃縮”除去大部分溶劑。與水相比,乙醇:作為萃取劑的優點是

0“蒸儲濃縮”需選用的儀器除了圓底燒瓶、蒸儲頭、溫度計、接收

管之外,還有(填標號)。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燒杯

(4)濃縮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和吸收。

(5)可采用如圖所示的簡易裝置分離提純咖啡因。將粉狀物放入蒸發皿中并小火加熱,咖啡因

在扎有小孔的濾紙上凝結,該分離提純方法的名稱是—。

棉花

N??~扎有小孔

V的濾紙

答案(1)增加固液接觸面積,使萃取更充分沸石(2)乙醉易揮發,易燃使用溶劑量少,

可連續萃取(萃取效率高)(3)乙醇沸點低,易濃縮AC(4)單寧酸水(5)升華

解析(1)實驗時將茶葉研細,能增加茶葉與溶劑的接觸面積,使萃取更加充分。乙醇為溶劑,

為防止加熱時暴沸,需在加熱前向乙醇中加入幾粒沸石。(2)由于溶劑乙醇具有揮發性和易燃

性,因此在提取過程中不可用明火直接加熱。本實驗中采用索氏提取器的優點是溶劑乙醇可

循環使用,能減少溶劑用量,且萃取效率高。(3)提取液需經“蒸餡濃縮”除去大部分溶劑,

與水相比,乙醇作為萃取劑具有沸點低和易濃縮的優點。“蒸饋濃縮”需選用的儀器除了所

給儀器外,還有直形冷凝管和接收瓶(如錐形瓶)o(4)向濃縮液中加入生石灰能中和單寧酸并

吸收水分。(5)結合分離提純咖啡因的裝置及將粉狀物放入蒸發皿并小火加熱,咖啡因凝結在

扎有小孔的濾紙上,可知該分離提純的方法為升華。

類型3以物質性質探究為主的綜合實驗

5.(2020?全國卷I,27)為驗證不同化合價鐵的氧化還原能力,利用下列電池裝置進行實驗。

鐵電極U石墨電極

鹽橋

l1

0.10mol?L^??-θ?lθmol?UFe2(SO1)3

,

二三().05mol?L^FeSO

FeSO41

回答下列問題:

⑴由FeSO4?7H2O固體配制mol?L^>FeSO4溶液,需要的儀器有藥匙、玻璃棒、

(從下列圖中選擇,寫出名稱)。

(2)電池裝置中,鹽橋連接兩電極電解質溶液。鹽橋中陰、陽離子不與溶液中的物質發生化學

反應,并且電遷移率(夕)應盡可能地相近。根據下表數據,鹽橋中應選擇作為電解

質。

陽離子u×108∕(m2?sl?Vl)陰離子u~×108∕(m2?sl?V^1)

Li+HCo)

Na+NO;

Ca2Cl-

n<一SOΓ

(3)電流表顯示電子由鐵電極流向石墨電極。可知,鹽橋中的陽離子進入電極溶液中。

(4)電池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鐵電極溶液中c(Fe2+)增加了mol?Llo石墨電極上未見Fe析

出。可知,石墨電極溶液中c(Fe2+)=o

(5)根據(3)、(4)實驗結果,可知石墨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鐵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因此,驗證了Fe?+氧化性小于,還原性

小于O

(6)實驗前需要對鐵電極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幾滴Fe2(SO4)3溶液,將鐵電極浸泡

一段時間,鐵電極表面被刻蝕活化。檢驗活化反應完成的方法是。

答案(1)燒杯、量筒、托盤天平(2)KC1(3)石墨(4)mol?L^'(5)Fe3++e^=Fe2+Fe

2+3+

-2e=FeFeFe(6)取活化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現

紅色,說明活化反應完成

解析(1)根據用固體物質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可知,題圖給出的儀器中還

需要燒杯、量筒和托盤天平。(2)鹽橋中陰、陽離子不與溶液中的物質發生反應,兩燒杯溶液

中含有Fe2+、Fe3+和SOΓ,Ca?+與SoF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Fe2+.Fe?+均與HCo5反應,

酸性條件下NOl與Fe?+發生反應,故鹽橋中不能含有Ca?+、HC(X和NOM鹽橋中陰、陽離

子的電遷移率(iΓ)盡可能相近,分析表中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遷移率(/')數據,K卡和C「的電

遷移率(Ir)相差較小,故鹽橋中應選擇KCl作為電解質。

(3)電流表顯示電子由鐵電極流向石墨電極,則鐵電極是負極,石墨電極是正極,鹽橋中陽離

子向正極移動,故陽離子進入石墨電極溶液中。

(4)假設兩個燒杯中溶液體積均為VL,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一段時間后,鐵電

極溶液中C(Fe2+)增加mol?L'?,則電路中通過電子的物質的量為mol?L"'×VL×2=VmoU

石墨電極上未見Fe析出,則石墨電極反應式為Fe3++e-=Fe2^l,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石

墨電極生成Fe?+為Vmo1,故石墨電極溶液中,(Fe?+)=m°";?+Vmol=mo1.L-,o

(5)由(4)分析可知,石墨電極反應式為Fe3++e^=Fe2+,據此得出Fe?+的氧化性小于Fe3+;

2+

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據此得出Fe?卜的還原性小于Feo

(6)鐵電極表面被刻蝕活化,Fe與Fe2(SO4)3溶液發生反應:Fe+Fe2(SO4)3=SFeSO4,活化反

應完成后,溶液中不含Fe3+,可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變紅色,證明

活化反應完成。

6?(2022?北京,19)某小組同學探究不同條件下氯氣與二價鎰化合物的反應

資料:i.MM+在一定條件下被Ch或ClCr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r(綠色)、Mno4(紫

色)。

ii.濃堿條件下,MnOl可被OH-還原為MnOFo

iii.Cb的氧化性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NaClO的氧化性隨堿性增強而減弱。

實驗裝置如圖(夾持裝置略)

C中實驗現象

序號物質a

通入Cl2前通入Ch后

產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

I水得到無色溶液

后不發生變化

產生白色沉淀,在空氣中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

II5%NaOH溶液

緩慢變成棕黑色沉淀溶液變為紫色,仍有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在空氣中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

IIl40%NaOH溶液

緩慢變成棕黑色沉淀溶液變為紫色,仍有沉淀

(I)B中試劑是。

(2)通入Cb前,∏、HI中沉淀由白色變為黑色的化學方程式為。

(3)對比實驗I、∏通入Cb后的實驗現象,對于二價鋅化合物還原性的認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根據資料ii,IH中應得到綠色溶液,實驗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現象與資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b導致溶液的堿性減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劑過量,氧化劑將MnoF氧化為Mno4。

①化學方程式表示可能導致溶液堿性減弱的原因,

但通過實驗測定溶液的堿性變化很小。

②取In中放置后的ImL懸濁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變為綠色,且綠

色緩慢加深。溶液紫色變為綠色的離子方程式為,

溶液綠色緩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填“化學式”)氧化,可證明In的懸濁液中氧

化劑過量;

③取∏中放置后的ImL懸濁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緩慢加深,發生的反應是。

④從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實驗In未得到綠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飽和NaCl溶液(2)2Mn(OH)2+O2=2MnO2+2H2O(3)Mn?+的還原性隨溶液堿

-

性的增強而增強(4)ΦC12+2NaOH=NaCl+NaClO+H2O(2)4MnO4+40H=4Mn0Γ

+O2t+2H2OCl2③3C10+2Mnθ2+2OH=2Mnθ4+3Cl+H2O④過量CL與

NaOH反應產生NaCI0,使溶液的堿性減弱,C(OH-)降低,溶液中MnOl被還原為MnO廠的

速率減小,因而實驗In未得到綠色溶液

解析在裝置A中HCl與KMno4發生反應制取Cb,由于鹽酸具有揮發性,為排除HCI對

Cb性質的干擾,在裝置B中盛有飽和NaCI溶液,除去Cb中的HCI雜質,在裝置C中通過

改變溶液的pH,臉證不同條件下Cb與MnSO4的反應,裝置D是尾氣處理裝置,目的是除

去多余CL,防止造成大氣污染。(I)B中試劑是飽和NaCI溶液,作用是吸收CL中的HCI氣

體雜質。(2)通入Cb前,H、In中Mi?+與OH-反應產生Mn(OH)2白色沉淀,該沉淀不穩定,

會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氣氧化為棕黑色的Mno2,則沉淀由白色變為黑色的化學方程式為

2Mn(OH)2+O2=2MnO2+2H2O?⑶對比實驗I、∏通入CL后的實驗現象,對于二價鎰化

合物還原性的認識是Mn2+的還原性隨溶液堿性的增強而增強。(4)①Ch與NaOH反應產生

NaCl、NaClO>H2O,使溶液堿性減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

+H2O。②取In中放置后的ImL懸濁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變為綠

色,且綠色緩慢加深。溶液紫色變為綠色是因為在濃堿條件下,Mnoi可被OH-還原為MnθΓ,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MnO;+4OH^

Mnc)F+O2t+2H2O。③取II中放置后的ImL懸濁液,加入4mL水,溶液堿性減弱,

溶液紫色緩慢加深,說明Clo-將MnO2氧化為MnOI,發生的反應是3ClO^+2MnO2+2OH^

=2MnOI+3CΓ+H2Oo④從反應速率的角度,過量CL與NaoH反應產生NaCl0,使溶液

的堿性減弱,C(OH-)降低,溶液中MnOl被還原為Mnor的速率減小,導致實驗m未得到綠

色溶液。

類型4以組成測定為主的綜合實驗

7.(2022?河北,14)某研究小組為了更準確檢測香菇中添加劑亞硫酸鹽的含量,設計實驗如下:

①三頸燒瓶中加入g香菇樣品和40OmL水;錐形瓶中加入125mL水、ImL淀粉溶液,并

預加mLOOmOLL-I的碘標準溶液,攪拌。

②以L?min∣流速通氮氣,再加入過量磷酸,加熱并保持微沸,同時用碘標準溶液滴定,至

終點時滴定消耗了mL碘標準溶液。

③做空白實驗,消耗了mL碘標準溶液。

④用適量Na2SO3替代香菇樣品,重復上述步驟,測得SCh的平均回收率為95%。

32

已知:/STai(H3PO4)=×10^,/Cai(H2SO3)=×IO-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b的名稱分別為、。

(2)三頸燒瓶適宜的規格為一(填標號)。

A.250mLB.500mLC.1000mL

⑶解釋加入H3PO4,能夠生成SO2的原因:c

(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洗滌、潤洗;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為;滴

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氣,會使測定結果(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6)該樣品中亞硫酸鹽含量為mg?kgX以SO2it,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答案(1)球形冷凝管酸式滴定管(2)C(3)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

H2SO3SO2+H2O,SO2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SCh逸出后,促進了化學平衡

+

H2SO3SO2+H2O向右移動(4)檢漏藍色I2+SO2+2H2O=2I^+4H+SθΓ⑸偏

低(6)

解析由題中信息可知,檢測香菇中添加劑亞硫酸鹽的含量的原理是用過量的磷酸與其中的

亞硫酸鹽反應生成SO2,用氮氣將SO2排入到錐形瓶中被水吸收,最后用碘標準溶液滴定,

測出樣品中亞硫酸鹽含量。(2)三頸燒瓶中加入g香菇樣品和40OmL水,向其中加入H3PO4

2

的體積不超過IOmL。在加熱時,三頸燒瓶中的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因此,三頸燒瓶適

宜的規格為1000mL,選C。(3)雖然Kal(H3PO4)=XIO-SvKai(HaSCh)=XIO?,但是H3PO4

為難揮發性的酸,而H2SO3易分解為SCh和水,SCh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S02逸

出后,促進了化學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動。(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檢漏、洗滌、

潤洗;滴定前,溶液中的碘被SCh還原為碘離子,溶液的顏色為無色,滴定終點時,過量的

半滴碘標準溶液使淀粉溶液變為藍色且半分鐘之內不變色,因此,滴定終點時溶液為藍色;

+

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2+SO2+2H2O=2I^+4H+SOF?(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氣,則

不能將裝置中的空氣及時排出,有部分亞硫酸鹽和SCh被裝置中的氧氣氧化,碘標準溶液的

消耗量將減少,因此會使測定結果偏低。⑹實驗中SCh消耗的碘標準溶液的體積為mL+mL

=mL,減去空白實驗消耗的mL,則實際消耗碘標準溶液的體積為1.20mL,根據反應b+

SO2+2H2O=2i-+4H++SO,可以計算出∕2(SO2)=n(I2)=1.20mL×10-3L?mL^l×00mol?L

-I=XlO-5mol,由于SC>2的平均回妝率為95%,則實際生成的”(SCh)=錯誤!QXIOrmO1,

則根據S元素守恒可知,該樣品中亞硫酸鹽含量為錯誤!s≈mg?kg-?

8.(2020?天津,15)為測定CUSO4溶液的濃度,甲、乙兩同學設計了兩個方案。回答下列問

題:

I.甲方案

實驗原理:CUSo4+BaCb=BaSChI+CuCl2

實驗步驟:

足量BaCk溶液

(D判斷SOr沉淀完全的操作為?

(2)步驟②判斷沉淀是否洗凈所選用的試劑為。

(3)步驟③灼燒時盛裝樣品的儀器名稱為。

(4)固體質量為wg,則C(CUSo4)=mol?L?

(5)若步驟①從燒杯中轉移沉淀時未洗滌燒杯,則測得C(CuSO4)(填“偏高”“偏

低”或“無影響”)。

II.乙方案

實驗原理: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t

實驗步驟:

①按圖安裝裝置(夾持儀器略去)

②……

③在儀器A、B、C,D、E中加入圖示的試劑

④調整D、E中兩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O或略低于O刻度位置,讀數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