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訓練:現代文閱讀(二)_第1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訓練:現代文閱讀(二)_第2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訓練:現代文閱讀(二)_第3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訓練:現代文閱讀(二)_第4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訓練:現代文閱讀(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文閱讀天天練

1.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我的老師

莫言

①讓我終生難忘的老師是個男的。其實他只教過我們半個學期體育,

算不上"親"老師,但他在我最臭的時候說過我的好話。

②這個老師名叫王召聰,家庭出身很好,好像還是烈屬,這樣的出身

在那個時代真是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一般的人有了這樣的家庭出身就會

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但人家王老師卻始終謙虛謹慎,一點都不張狂。他

的個子不高,但體質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記得他曾經跳過了一

米七的橫桿,這在一個農村的小學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為我當著一個同學的面說學校像監獄、老師像奴隸主、學生像奴

隸,學校就給了我一個警告處分,據說起初他們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

因為我年齡太小而幸免。出了這件事后,我就成了學校里有名的壞學生。

他們認為我思想反動、道德敗壞,屬于不可救藥之列,學校里一旦發生了

什么壞事,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我。為了挽回影響,我努力做好事,冬天

幫老師生爐子,夏天幫老師喂兔子,放了學自家的活兒不干,幫著老貧農

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學校和老師都認為我是在偽裝進步。

④一個夏天的中午一一當時學校要求學生在午飯后必須到教室午睡,

個兒大的睡在桌子上,個兒小的睡在凳子上,枕著書包或者鞋子。那年村

子里流行一種木板拖鞋,走起來很響,我爹也給我做了一雙,我穿著木拖

鞋到了教室門前,看到同學們已經睡著了。我本能地將拖鞋脫下提在手里,

赤著腳進了教室。這情景被王召聰老師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進教室把我

叫出來,問我進教室時為什么要把拖鞋脫下來,我說怕把同學們吵醒。他

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沒說就走了。事后,我聽人說,王老師在學校的辦公

會上特別把這件事提出來,說我其實是個品質很好的學生。當所有的老師

都認為我壞得不可救藥時,王老師通過一件小事發現了我內心深處的良善,

并且在學校的會議上為我說話。這件事,我什么時候想起來都感動不已。

⑤后來,我輟學回家成了一個牧童,當我趕著牛羊在學校前的大街上

碰到王老師時,心中總是百感交集,紅著臉打個招呼,然后低下頭匆匆而

過。后來王老師調到縣里去了,我也走后門到棉花加工廠里去做臨時工。

⑥有一次,在從縣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騎車回家的王老師,他的

自行車后胎已經很癟,馱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還是讓我坐到后座上,載

我行進了十幾里路。當時,自行車是十分珍貴的財產,人們愛護車子就像

愛護眼睛一樣,王老師是那樣有地位的人,竟然冒著軋壞車胎的危險,載

著我這樣一個卑賤的人前進了十幾里路。這樣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

出來的。

⑦從那以后,我再也沒見到過王老師,但他那張笑瞇瞇的臉和他那副

一躍就翻過了一米七橫桿的矯健身影經常在我腦海里浮現。

(1)請概述王老師為"我"做的兩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合全文,說說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的人有了這樣的家庭出身就會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但人家王老師卻

始終謙虛謹慎,一點都不張狂。

(3)如果作者再次遇見王老師,會對王老師說些什么?請結合全文,以第

一人稱"我"來說一說。

2.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題目:______________

①盲人青年昂子喻說:“我的人生只有4個字一一永不言棄!”

②3歲時,昂子喻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的眼疾,醫生

說他僅存不多的視力會逐漸下降,吃藥只能延緩失明的速度。父母跟他說

了之后,他當時也擔心和焦慮,為此他做了很多練習,比如閉眼倒開水,

提前預演此后的人生。昂子喻回憶兒時很坦然,"不接受也沒有辦法,如果

一直焦慮下去,也不會對現狀有任何改變。”

③昂子喻的父母都是教師,盡管那時并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怎樣,但仍

想盡可能地讓兒子多接受教育。無論有什么困難,必須堅持學習下去,即

使不能參加高考,也要讀書,學習知識,這對兒子的將來有好處。后來,

盲人李金生成功報名高考的事例,更讓昂子喻一家看到了希望。"既然有這

個機會,就不能放棄。〃正是因為這個目標,昂子喻在山東青島盲校讀完高

一后,覺得學習強度太低,便轉回家鄉就讀,備戰高考。

④在讀高二、高三以及之后復讀的這幾年中,永不言棄的昂子喻日復

一日地堅持,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學到12點半,不管是通過點寫器把

word文檔轉為盲文學習,還是晚上花費更多時間去做作業和練習。在他的

居室內,有一張書桌,兩把椅子,高中這幾年的無數個夜晚,昂子喻和父

親都會坐在這里,一個寫,一個讀。書桌上,有一排被翻過無數遍的課本

和習題冊。兒子學習時,父親把題目一道道讀出來,昂子喻便根據記憶記

下題目,如果是需要計算的題,吊子喻便會用盲文打草稿,然后報出答案,

再由父親把答案寫出來。"需要大量計算的題特別可怕,因為盲文是背面扎

進去再翻過來摸,沒有辦法邊寫邊看。"昂子喻說。但是他最終攻破了一個

個難關,他知道努力的人不會被辜負,更知道永不言棄會托舉著他乘風破

浪。

⑤由于沒有辦法獲得往年的盲文高考卷,昂子喻備考階段用的是跟普

通高考生一樣的歷年高考真題和模擬卷子。到了高三下學期,昂子喻經常

要考試,父親每次都去陪考,在負責給兒子念題的同時給他信心和鼓勵。

直到2019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昂子喻才真正摸到盲文高考試卷。盲文試卷

難度和普通高考卷等同,由于盲人考生用手摸著答題,他們的考試時卡可

以延長50%,錄取分數線則跟普通考生一樣,不享受加分照顧。

⑥初次參加高考,由于不適應,他的答題節奏被打亂,當年高考成績

遠低于他平時的成績,昂子喻考慮了之后,最終選擇復讀。"我既然選擇參

加普通高考這條路,就要堅定走下去,即使第一次出現了問題,也要及時

糾錯,不斷改進,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昂子喻說。為此,父親的朗讀

試卷第2頁,總11頁

又多進行了1年,是兒子的韌勁讓他跟著走下去,他說:“有時候我覺得很

累了,但看到孩子還在堅持,我有什么理由不堅持呢?"

⑦昂子喻說:"我堅持,是因為我有理想和目標,我想通過更全面的知

識更好地融入社會,我希望和別人的關系是平等的。"他想自己有能力回饋

別人的幫助,"不想他們僅僅是出于對我的同情。"昂子喻說,"其實視力障

礙改變了我的性格,小時候我不是很外向,但現在被練出來了,強迫自己

去跟人溝通,因為以后必定要融入社會。"

⑧這一切,在昂子喻2020年高考后查到分數時,都感到是一種值得的

付出,2020年吊子喻接到了中央民族大學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

⑨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道路注定很漫長,但如果一味地等待,就永

遠不會到達終點。""所謂混得好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

價。"昂子喻的經歷告訴我們,-成功來得晚一點,但只要

是努力的人,就從來不會被辜負。

(1)請給上面所選的文章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2)昂子喻能夠成功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原因有哪些?

(3)請說說選文第④段畫橫線句子中畫線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在他的居室內,有一張書桌,兩把椅子,高中這幾年的無數個夜晚,昂子

喻和父親都會坐在這里,一個寫,一個讀。

(4)結合語境在第⑨段的橫線上填寫幾句恰當的話。

(5)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說說你對"所謂混得好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

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的理解。

3.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鯨落,世上最壯美的重生

①"大海深處,廣袤荒漠。鯨,生于斯,長于斯,落于斯。鯨落,最后

擁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鯨落,萬物重生。鯨,悲寂瀟瀟下,繁榮此中開,

鯨落,世上最為壯美的重生。”

②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炳耀副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了這

樣一首小詩。與此同時,"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也成為了網絡熱

詞。近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

次),返回三亞救助局碼頭,同時帶回來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隨船科學家

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

的生態系統。

③一鯨落,萬物生。"鯨落"是指鯨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

它與熱液、冷泉一同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有

研究者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中,一個"鯨落"可能就維持了至少有43個種

類1.249萬個生物體的生存。這里形成的生物群落,甚至可以延續上百年。

④"鯨落"的形成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一樣的生物群落。

⑤首先是食腐動物,如盲鰻、睡鯊,還有少量的石蟹、鼠尾魚和數百

萬只兩足動物等。它們會消耗掉剛剛沉入海底的鯨尸上大量的肉和脂肪。

⑥當它們離開后,"鯨落"生態便會被多毛綱、連蟲目和一些蝸牛為首

的軟體動物包圍,甚至會培養出一些在別的環境中從未被發現過的新物種一

一食骨蠕蟲就是"鯨落"中誕生的特有物種。至今科學家已發現了至少16種

這樣的新物種。它們會吃掉剩下的一些組織碎片以及之前生物所留下的殘

渣,比如鯨骨中的沉淀物。

⑦下一個階段是"硫化”階段,主角是數量龐大的厭氧細菌,它們會進

入鯨骨中去分解骨骼中的脂質,并排出硫化氫。所以這個階段會產生一些

有毒物質,不過并不影響這里的生命活動。海底的貽貝、哈蝌、帽貝和海

螺等生物會以這些厭氧細菌為食,因此它們會在骨架周圍攀附生長。

⑧最后,當鯨的所有養分都被利用完,骸骨中含有的礦物質便會慢慢

變成礁巖或沙粒。也就是說,可能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聚集著無數生命的

海底礁石,在數百年前其實就是一具海洋生物的遺骸。

⑨海洋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一共也不足50個。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發現一個"鯨落"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死掉

的鯨都會成為"鯨落"。

⑩因為鯨脂相對于海水的密度較低,所以很多鯨死后都會漂浮在水面

上,有一些會隨波逐流擱淺在海灘上。比如抹香鯨頭的上部有巨大的腦油

器,露脊鯨有著厚實的鯨脂層,它們死后都會漂浮在水面。就算是一些因

密度大而能緩慢下沉的鯨尸,因為體內臟器與之前的食物腐化的緣故而產

生大量氣體,也可能會重新浮出水面。比如座頭鯨和藍鯨等。

?只有少數下沉的鯨尸因為各種因素才會完美"鯨落",成為海底的一

片"生命綠洲I"。從"鯨落"的骸骨,可以看到其浪漫壯麗的一生。死亡不是生

命的終結,而是作為延伸,開啟了更多生命。

(1)下面各項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第①段引用小詩開頭,引出說明對象,詩意而又凝練地概括了"鯨落”的

特點,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B."鯨落"的形成通常經歷四個階段,隨著營養物質的變化及數量越來越少,

其生物主角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C.根據文意可知,鯨尸如果能夠下沉,就會形成"鯨落",但鯨尸很難下沉,

所以"鯨落"數量不多。

D."生命綠洲"這一說法生動形象地說明"鯨落"不僅可以滋養深海中的諸多生

命,還能培養出一些新的物種。

(2)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

至今科學家已發現了至少16種這樣的新物種。

(3)閱讀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畫線詞語的表達作用。

海洋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一共也不足50個。

試卷第4頁,總11頁

4.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古人的造船智慧一一風帆

①"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的詩句名傳千古,詩句

中提到的帆同樣經年不衰。從靠人力搖的櫓、劃的槳,到借助風力的帆,

古人的造船智慧在行船動力的改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②在帆出現之前,船的行駛除憑借水流作用外,主要依靠的是人力。

但是隨著船體的不斷增大和所載物品的不斷增加,需要的動力也不斷變大。

于是人們發明了帆,開始借助自然界的風力來為船的行駛增加動力。

③我國的風帆航海技術是從商周時期出現的。大約在漢晉時期,發展

較為成熟的風帆技術才被運用于遠洋航行。風帆技術是古代航海技術發展

的一次巨大飛躍,也是原始航海技術向古代航海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

④最初的風帆是固定帆,把帆固定在一根桅桿上。但這種帆存在明顯

的缺點,就是只能接受順風,即來自船尾的風,如果是逆風,就幾乎無法

行船。后來人們針對此缺點將固定帆改進為活動帆,用繩索把帆系在桅桿

上。這樣不僅方便了帆的升降,還能根據風向來操縱繩索,改變風帆受風

面的朝向。活動帆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帆的受風效率,除無風的狀態外,帆

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推進力。

⑤中國早期的風帆由植物葉或竹麓編織而成,叫作硬帆。為了使風帆

更加牢固,古人不斷改進技術,又發明了平行式風帆,即在帆面的水平方

向,每隔一定間距安裝一根竹條,從而構成一個平行的骨架。在縱帆上安

裝許多橫向的帆竹后,當風帆被不同方向的風吹時,橫向的帆竹能夠使風

帆較為穩定,形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不易卷折;而當風與帆呈某一小角

度并吹向帆時,硬帆會產生很大的垂直于風向的升力,升力在船舶前進方

向產生了分力,從而成為推動船舶前行的動力。這是中國風帆的特點,也

是與西方垂式軟帆的最大區別。

⑥中國式帆船的風帆通常在起航時揚帆,停泊時落帆。由于古代的硬

帆很重,揚帆時需要多人合力才能成功,因此古人還發明了專門用來省力

的揚帆絞車,在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時,依靠揚帆絞車可以做到迅速

落帆。

⑦海上天氣多變,航行過程中恰好遇到順風的情況并不多。如果遇到

橫風、后側風或前側風,未經改良的帆船便無法沿直線航行。而硬帆恰恰

能夠根據風向來調整帆的角度,充分借助可利用的風力。風帆在前進過程

中還伴隨發生了能使船產生橫漂的橫漂力。如果橫漂力沒有作用在船的重

心,就會使船偏航。為避免偏航,需要配合舵一起使用來控制航向。成語

"見風使舵"便來源于此。駕船的人通過讓船在水面上走"之"字形航線,分航

段調整航向,曲折前進,從而可使船最終按預定航向前進。

⑧隨著風帆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舵的操作方式越來越方便,于是有

了“八面來風”的說法,意思是無論哪個方向來的風,都可以被風帆接收轉化

為動力。而能將"八面來風"應用自如的只有中國的硬帆。"八面來風"配合

"見風使舵",這是聰慧的中國古人總結出來的技術要領,也是我國航海技術

的精髓所在。

(選自科普中國網,有校改)

(1)下列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風帆技術是原始航海技術向古代航海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

B.活動帆與固定帆相比,不僅方便升降,而且大大提高了帆的受風效率,帆

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推進力。

C.在縱帆上安裝許多橫向的帆竹后,就成了平行式風帆。它的優點是:風帆

較為穩定,不易卷折;當風與帆呈某一小角度并吹向帆時,硬帆可以使風

成為推動船舶前行的動力。

D."八面來風”的意思是無論哪個方向來的風,都可以被風帆接收轉化為動力。

E.海上天氣多變,航行過程中恰好遇到順風的情況并不多,如果遇到橫風、

后側風或前側風,未經改良的帆船便無法航行。

(2)在風帆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古人的造船智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3)簡要分析下列句子中畫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①大約在漢晉時期,發展較為成熟的風帆技術才被運用于遠洋航行。

②而能將“八面來風"應用自如的區有中國的硬帆。

(4)文章開頭用李白的詩句引出了說明對象,你還想到哪些詩句也可以引

出本文的說明對象,請寫出完整的兩句。

5.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說經典

梁衡

①什么是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

想起,不會忘記。

②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但經典的話人們一遍遍地說,一代代地

說;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不但文字的經典是這樣,

就是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品的經典都是這樣。許多人都在夢想自己的作

品、事業成為經典,好讓自己被歷史記住,實現永恒。但這永恒之夢,總

是讓可怕的重復之斧輕輕一劈就碎,它不耐用,甚至經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許多不經意之說、之作,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不經意間成了經典。100

多年前,左宗棠帶著湘軍去征討沙俄,收復新疆。他一路邊行軍邊栽柳,

現在這些合抱之木成了歷史的見證,成了活的經典,凡游人沒有不去憑吊

的。書法藝術的經典名作《蘭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上,王羲

之一揮而就的。當然,經典也有嘔心瀝血、積久而成的。像米開朗琪羅的

壁畫《末日的宣判》,一畫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還是苦修所得,總之,

它達到了那個水平,后人承認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

③經典所以經得起重復,原因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

絕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⑷經典不怕后人重復,但重復前人卻造不成經典。文化的發展總是一

層一層,積累而成。在這個積累過程上要有個性,能占一席之地的經典必

試卷第6頁,總11頁

得有新的創造。因為只有像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像伽利略發現了重力加

速度,像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等,才算是科學發展史上的經典。唐詩、

宋詞、元曲,書法上的歐、顏、柳、趙,王羲之的行書、宋徽宗的瘦金書,

都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經典。因為在這之前沒有過,實現"空前",有里程

碑的效果。我們回望歷史,就會看到這些高峰,它們是一個永遠的參照點。

⑤經典又是絕后的,你可以重復它、超越它,但不能復制它。后人時

時地想起、品味、研究經典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借鑒它,以便去創造自己新

的經典。就像愛因斯坦超越牛頓,愛翁和牛頓都不失為經典。齊白石談到

別人學他的畫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因為每一個經典都有它那個時代、

環境及創造者的個性烙印。比如我們現在寫古詩詞,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李

白、李商隱、李清照的神韻,豈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賀敬之也無法克隆。

時勢異也,條件不再。你只能創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這種"絕后”性,才使

它高標青史,成為永遠的經典。我們對經典的重復不只是表面的閱讀,更

是一次新挖掘。

⑥經典所以總能讓人重復不忘,總要提起,是因為它對后人有啟示和

指導價值。"繡出鴛鴦憑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經典不只是一雙錦繡鴛鴦,

還是一根閃閃的金針。凡經典都經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證,又總能在

新的條件下釋放出新的能量。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都是永遠的

經典,早超出了當時的具體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達?芬奇的《蒙娜

麗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親飽經風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

中愛的旋律,還有畢加索油畫中的哲理,張旭狂草中的張力,也都遠遠超

出自身的藝術價值而有了生命的啟示。

⑦總之,經典所以經得起重復是因為它豐富的內涵,人們每重復它一

次都能從中開發出有用的東西,像一塊糖,因為有甜味人才會去嚼。同樣,

一篇文章,一幅畫或一個理論,能經得起人反復咀嚼而味終不淡,這就是

經典與平凡的區別。一塊黃土,風一吹雨一打就碎;一顆鉆石,歲月的打

磨只能使它愈見光亮。

(選自梁衡《人格在上》,有改動)

(1)下列說法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品都能經受得住一遍遍、一代代的重復,而不會被

可怕的重復之斧劈碎。

B.要讓自己的作品、事業成為經典,就要設法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水平,還要

有個性,有新的創造。

C.后人品味、研究經典,都是為了創造他自己的高峰和新的經典,好讓自己

被歷史記住,實現永恒。

D.經典都具有豐富的內涵,我們對經典的每一次重復不是表面的閱讀,而是

一次新的挖掘和印證。

(2)請你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過程。

(3)文中第④段第一句話中兩個"重復”的含義是否相同?請說出它們的具

體含義。

(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第⑦段畫線句“一塊黃土,風一吹雨一打就碎;

一顆鉆石,歲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見光亮。”的意思。

6.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莫譏讀書人

王颼

書籍,可以說是集賢哲智慧之大成,錄大化道韻之精華,讀之將心如

日朗,胸若海闊;抱筆而眠、誦文而行者,多懷有經天略地之才,旋乾轉

坤之能,一旦青云路通,必能荷江山社稷之重!

東漢的桓榮,年輕的時候,遭遇社會動亂,民不聊生。他與同族的一

個叫桓元卿的人,同處于饑寒困境之中,但是,桓榮卻依然讀書不輟,習

誦如常,元卿便常常譏笑他說:"飽暖都無暇自顧了,還一本正經地讀書,

真是自討苦吃,白費氣力喲,天下亂糟一團,讀書有啥用啊?"

對于元卿的話,桓榮一笑而已。他在跟隨九江朱普學習期間,刻苦自

勵,15年沒有回家。因為窮困,常常為傭以自給,但他窮且益堅,學問至

臻,終成一代名師。60多歲的時候入朝,深得光武帝劉秀的敬厚,官拜九

卿之首的太常和太子之師少傅,賜以輜車、乘馬。為了激勵自己的學生,

在一次聚會中,他指著車、馬和印綬說:"今日蒙受國家如此的器重和恩惠,

這都是憑借了古人的道妙和智慧,大家一定要相勵共勉啊!"

這件事傳到了桓榮的家鄉后,元卿慚愧地對人說:"我真是沒有見過世

面啊,哪里會料到讀書能得到這樣大的好處啊!"

西漢的朱買臣,家境貧窮,卻對書情有獨鐘,雖然都已是40歲的人了,

還是一個落魄儒生,但他依然酣樂于習誦,窮理以致知。家里的生計,常

常要靠他到山里砍柴以維持,而他荷薪行走的時候,總是把書系在扁擔上,

一邊走,一邊誦讀,旁若無人一般,其所過之處,總有人背后譏笑他是書

癡,甚至有人挖苦說:"書中能讀出油鹽醬醋茶嗎?"他聽后,也只當耳旁風

吹過。

然而,面對人們的譏笑嘲諷,他的妻子卻受不了啦。有一次,夫妻二

人去街市賣柴,朱買臣挑柴在肩,口中卻念個不停,妻子看到滿大街的人

都像看耍猴一樣地看他們的熱鬧,就勸他停下來,他不但不聽,反而聲音

更大。回家后,妻子提出了離婚,朱買臣竟然非常自信地對她說:"你別看

我是個窮鬼,自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50歲必富貴。〃妻子憤憤地說:"像

你這樣的人,只有餓死在溝壑的份,哪里會有你妄想中的富貴!"最后,妻

子還是離他而去。

后來,朱買臣以讀書人的身份,在會稽郡當了一名差役,隨上計吏進

京匯報工作,巧遇漢武帝的近身之臣、同鄉嚴助。嚴助見他談吐非凡,便

薦于武帝,后來他深得武帝的賞識,治國安邦,可謂是一代能臣,官至位

列九卿的主爵都尉……

書不薄窮賤之人,亦不厚富貴之人,唯有刻苦自勵、學而不棄者,方

得其精髓,孕其瑤華!一旦胸有珠玉,何愁生命不靈光四射?所以,讀書

求進之人,得到的應該是尊重,是敬慕,是扶持,而不是譏笑和打擊,因

為你不知道在日后的歲月,他們將成就什么雄業偉績!年年春風得意的蒲

柳,或許會嘲笑霜欺雪壓的松柏,但是,蒲柳只能為薪為柴,而松柏才是

試卷第8頁,總11頁

廟堂之材啊!

讀書人,就是成長中的松柏!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2期)

(1)對文章的理解,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首先寫書籍的作用,總領全文,然后寫了兩個人的故事,最后總結,

結構清晰。

B.文章里朱買臣的求知故事,作者用來證明"讀書要勤奮”。

C."讀書人,就是成長中的松柏",運用比喻,形象表達了"讀書人是棟梁人

才”的意思。

D.我們對于讀書人,應該尊重,敬慕,扶持,而不是譏笑和打擊。

(2)概括本文所寫的兩個讀書人的故事。

參考答案

1.

【答案】

(1)①王老師在學校辦公會上為"我"說話;,②王老師用自行車載"我"。

(2)運用對比,將一般人因為出身好就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態度與王老

師進行對比,突出強調王老師為人謙虛謹慎,為下文王老師公正平等地對

待"我"作鋪如

(3)示例:王老師您好,感謝您當年能夠公正地對待我,發現我良善的地

方并為我說話,也沒有因為我輟學而區別對待我,您的言行舉止一直感動、

溫暖著我。

2.

【答案】

(1)示例一:永不言棄

示例二:努力的人不會被辜負

(2)①昂子喻坦然面對現實,為了理想和目標日復一日的堅持,有永不放

棄的精神。

②昂子喻父母盡可能地讓兒子接受教育,多讀書。

國昂子喻父母堅持不懈的陪伴,給他信心和鼓勵。

④盲人李金生成功報名高考的事例,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