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_第1頁
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_第2頁
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_第3頁
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_第4頁
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液病學主治醫師題-出血性疾病

1、外源性凝血途徑首先被激活的因子是

A.III

B.V

C.12

D.IV

E.vm

2、內源性凝血系統的始動因子為

A.IX因子

B.XI因子

C.VI因子

D.VIII因子

E.XII因子

3、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時,缺乏的凝血因子最可能的是

A.II,12,V,VD,XI

B.II,12,V,VD,X

c.Il,i2,v,vn,iv

D.Il,12,V,vn,VI

E.ii,i2,v,vn,vin

4、不是維生素K依賴因子的是

A.X因子

B.凝血酶原

C.V因子

D.IX因子

E.VD因子

5、目前已知直接參與人體凝血過程的凝血因子有

A.11個

B.13個

C.9個

D.12個

E.10個

6、不穩定性纖維蛋白形成穩定性纖維蛋白時通過的因子是

A.FVDI

B.FXI

C.FXI3

D.FIX

E.FVI

7、人體對出血最早的生理反應是

A.凝血酶原生成

B.激發凝集反應

C.血小板活化

D.血管收縮

E.纖維蛋白生成

8、血小板以哪種為實體,通過纖維蛋白原相互連接而聚集

A.GPI1B/I2A

B.GPI2B/GPI3A

C.GPI3A

D.GPI1B/I3A

E.GPI2B

9、凝血進入共同途徑,被激活的因子是

A.FX

B.FVI

C.FXI

D.FIX

E.FVDI

10、男性出血常見的原因是

A.血小板性疾病

B.呼吸系統疾病

C.脾功能亢進

D.血管性疾病

E.凝血障礙性疾病

11、主要由肺或腸黏膜肥大細胞合成的是

A.APC

B.PS

C.AT

D.肝素

E.PC

12、與蛇咬傷,水蛭咬傷引起的出血有關的因素是

A.血小板異常

B.凝血異常

C.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

D.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異常

E.血管壁異常

13、外源性凝血途徑和內源性凝血途徑的主要區別是

A.僅僅是啟動方式不同

B.啟動方式及參加的凝血因子不同

C.損傷的部位不同

D.形成的復合物不同

E.參加的凝血因子不同

14、維生素C及PP缺乏癥引起的出血機制是

A.血小板異常

B.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

C.血管壁異常

D.凝血異常

E.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異常

15、儲存時不穩定的凝血因子是

A.IX因子

B.XU因子

C.XI因子

D.12因子

E.VW因子

16、血小板疾病引起的出血哪項試驗肯定是異常的

A.BT

B.血塊收縮試驗

C.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D.血小板記數

E.CT

17、不在血清中存在的凝血因子是

A.xn因子

B.X因子

C.XI因子

D.IX因子

E.VID因子

18、出血性疾病進行實驗室檢查的順序是

A.篩選,特殊實驗,確診

B.篩選,確診,特殊實驗

C.特殊實驗,確診,篩選

D.篩選,特殊實驗即可

E.特殊實驗,篩選,確診

19、不是在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是

A.13

B.V因子

c.xn因子

D.XI因子

E.IX因子

20、一婦女入院時血小板數為30X10/L,現無出血,但下肢曾有紫瘢。

此時最重要的檢查是

A.骨髓穿刺

B.抗核抗體

C.尿常規

D.心電圖

E.血清肌酢

2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發病機制主要是

A.骨髓巨核細胞成熟障礙

B.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體

C.血小板功能異常

D.脾臟吞噬血小板增多

E.骨髓造巨核細胞功能低下

22、關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最正確的實驗室檢查項目是

A.骨髓巨核細胞減少

B.全血細胞減少

C.Coombs試驗陽性

D.血清PAIgG增高

E.血清IgA增高

23、男性,16歲,跌倒后酸關節腫痛及臀部血腫,出血時間4min,

試管法凝血時間12min,AFIT延長,PT12s,AFIT糾正試驗結果:患

者硫酸電貝吸附血漿+患者血清,不糾正。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凝血因子刈缺乏癥

B.凝血因子13缺乏癥

C.凝血因子V缺乏癥

D.凝血因子X缺乏癥

E.凝血因子IX缺乏癥

24、不符合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是

A.血小板功能異常

B.出血時間延長

C.牙齦出血伴皮膚紫瘢

D.血小板計數減少

E.骨髓中巨核細胞增多及成熟障礙

25、可成為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患者惟一臨床癥狀的是

A.月經量過多

B.貧血

C.皮膚出血

D.輕度脾大

E.鼻出血

26、多無巨大脾的疾病是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骨髓纖維化

E.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27、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錯誤的是

A.復發時再應用仍有效

B.開始時劑量宜大

C.出血停止后,即可停藥

D.血小板值接近正常后,用藥維持數月

E.是治本病的首選藥

28、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急性型的臨床表現,不正確的敘述是

A.骨髓中巨核細胞減少

B.80%病前「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

C.常見兒童

D.起病急而重

E.血小板常低于20乘以十的九次方/L

29、對于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最符合診斷的檢查結果是

A.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B.出血時間延長

C.束臂試驗陰性

D.凝血時間正常

E.骨髓象中巨核細胞數增多

30、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貧血

B.顱內出血

C.發熱

D.失血性休克

E.感染

3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中血小板的破壞場所是在

A.胸腺

B.肝臟

C.骨髓

D.血管內

E.脾臟

32、有助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與血小板生成障礙性血小板減

少癥相鑒別的檢查是

A.血小板相關抗體的檢查

B.血漿中血小板CPIB裂解片段的水平檢測

C.淋巴結活檢的檢查

D.凝血時間的測定

E.骨髓象檢查

33、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主要見于

A.青少年

B.40歲以下的女性

C.40歲以下的男性

D.老年人

E.兒童

34、對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有巨脾

B.多見于兒童

C.以上均不正確

D.多數起病急

E.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

35、毒蛇咬傷發生DIC時、主要是激活

A.FX

B.FXI2

C.FVI2

D.FVI3

E.FV

36、國外學者認為,不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指征是:特發性血小板

減少性紫瘢患者無明顯出血傾向,血小板計數應大于

A.20x10/L

B.40x10/L

C.30x10/L

D.50x10/L

E.10x10/L

37、DIC的基本病理變化是

A.血小板損傷

B.血管內皮損傷

C.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擴張

D.靜脈管腔內阻塞

E.微血栓形成

38、女性,23歲,皮膚瘀點,瘀斑伴月經過多半年。體檢:輕度貧血

貌,皮膚可見瘀點,瘀斑。血紅蛋白90g/L,血白細胞8.0x10/L,

血小板35x10/Lo最有價值的檢查是

A.骨髓常規

B.凝血功能檢查

C.婦科檢查

D.血小板形態

E.毛細血管脆性實驗

39、下面關于DIC描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B.也稱去纖維蛋白綜合征

C.是許多疾病的并發癥

D.微血栓形成是其基本病理改變

E.是一種臨床綜合征

40、DIC的實驗室診斷中,血小板計數應為

A.<90x10/L

B.<100x10/L

C.<80x10/L

D.<60x10/L

E.<150x10/L

41、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血栓性質是

A.白色血栓為主

B.紅色血栓為主

C.混合血栓為主

D.纖維蛋白血栓為主

E.血小板血栓為主

42、下列哪種情況在DIC的發病中呈逐漸增高趨勢

A.病理產科

B.醫源性疾病

C.惡性腫瘤

D.手術及創傷

E.感染性疾病

43、微循環衰竭最常見于下列哪種病癥

A.原發性纖溶亢進癥

B.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C.過敏性紫瘢

D.重癥肝炎

E.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44、DIC出血常最先發生在

A.微血管栓塞期

B.微血栓形成期

C.高凝血期

D.消耗性低凝血期

E.繼發性纖溶亢進期

45、DIC時,正確使用肝素的指征是

A.DIC晚期多種凝血因子缺乏纖溶亢進時

B.術后或損傷創面未經良好止血者

C.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大量出血者

D.臨床有微血栓癥狀者

E.蛇毒所致DIC

46、DIC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

A.微血管栓塞癥狀

B.休克

C.溶血

D.昏迷

E.出血

47、可使DIC加重并與之形成惡性循環的是

A.心衰

B.呼衰

C.腎衰

D.休克

E.腦栓塞

48、DIC發生過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凝血酶及纖溶酶的形成

B.纖維蛋白的形成

C.凝血因子的消耗

D.血小板聚集

E.微血栓形成

49、下面關于DIC的描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出血多發生在繼發性纖溶亢進期

B.出血多發生在初發性高凝期

C.出血量越多,休克的程度越重

D.出血多發生在消耗性低凝期

E.出血量越多,貧血的程度越重

50、血管受損后所釋放的某些因子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表達并釋放因子MU,導致血小板在損傷部位粘附和聚集

B.表達并釋放組織因子,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

C.血管受損后基底膠原暴露,激活因子刈,啟動內源性凝血途徑

D.釋放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t-PA),激活纖維蛋白溶解系

E.表達并釋放血栓調節蛋白,啟動蛋白C系統

51、DIC時發生的貧血是

A.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溶血性貧血

E.失血性貧血

52、DIC抗凝治療時,需肝素化的是

A.凝血酶原復合物

B.纖維蛋白原

C.血小板懸液

D.FVDI

E.新鮮血漿

53、凝血時間作為肝素使用的血液學監測指標應

A.大于30分鐘

B.20?40分鐘

C.10秒以上

D.45?35秒

E.小于30分鐘

54、DIC時,凝血功能異常的一般規律是

A.血液凝固性持續增高

B.血液纖溶活性持續亢進

C.血液先低凝后高凝

D.血液先高凝后低凝

E.血液纖溶活性持續降低

55、男性,12歲。反復關節血腫7年,此次因打球后出現劇烈右下

腹痛就診。體檢:右下腹大片皮膚烏青,捫及10cmx8cm腫塊,壓痛

明顯。化驗:血小板計數及出凝血時間正常,APTT72s(正常對照35s),

不被正常血清糾正,能被硫酸鋼吸附血漿所糾正。本例診斷應是

A.IX因子缺乏癥

B.X因子的缺乏癥

C.VW因子缺乏癥

D.XI因子缺乏癥

E.vn因子缺乏癥

56、某實驗室檢查結果為:血小板計數正常,出血時間延長,凝血

時間正常,毛細血管脆性試驗(+),血塊收縮正常。患者診斷為

A.血小板功能異常

B.血液凝固功能障礙

C.血管壁功能異常

D.血中有抗凝物質

E.以上都不是

57、女性,9歲。自幼于輕微外傷后有皮下血腫,拔牙時出血量多。

化驗:血小板計數正常,出血時間正常,APTT35血正常對照32s),

凝血酶原時間18s(正常對照12s),能被正常血清糾正,不能被BaSO

吸附血漿糾正。其可能診斷是

A.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癥

B.先天性V因子缺乏癥

C.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

D.先天性VD因子缺乏癥

E.先天性VU1因子缺乏癥

58、下面關于肝素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肝素為硫酸粘多糖類物質

B.抗凝作用主要表現為抗FXa和凝血酶

C.抗凝機制與蛋白C系統密切相關

D.肝素還有促進內皮細胞釋放t-PA,增強纖溶活性的作用

E.主要由肺或腸黏膜肥大細胞合成

59、下述哪種因子不存在于血漿中

A.13因子

B.X因子

C.V因子

D.XH因子

E.VD因子

60、男性,16歲。自幼常有鼻出血,外傷后傷口出血不止史,本次

擬行扁桃體摘除,術前檢查出血時間3min,凝血時間15min,APTT

試驗為62s(正常對照為38s)。在考慮病因時除哪項外,余均有可能

A.凝血酶原嚴重減少

B.纖維蛋白原嚴重減少

c.因子vm,ix,xi含量減少

D.VD因子減少

E.因子x,xn含量減少

61、男性,40歲。確診慢活肝5年,發現腹水1年,近2月牙齦出

血,鼻出血,皮膚散在瘀斑住院。體檢:慢肝病容,鞏膜黃染,脾肋

下5cm,移動性濁音(+),病人有明顯的出血傾向。最主要原因是

A.膽道梗阻致維生素K吸收障礙

B.肝臟對凝血因子合成障礙

C.脾功能亢進致血小板減少

D.血中有抗凝物質

E.肝病引進獲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礙

62、男性,38歲。近半年牙齦出血,肌肉注射部位易出現瘀斑就診。

化驗:Hb90g/L,WBC40xl0/L,血小板60x10/L,出血時間延長,

凝血時間14min,APTT38s(對照35s),凝血酶原時間16s(對照12s),

肌肉注射維生素K未見好轉。此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慢性肝臟疾病

C.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E.血友病甲

63、關于出血性疾病的發病,下列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血小板功能異常均為遺傳性的

B.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一般為多種凝血因子同時缺乏

C.血管壁功能異常均為獲得性的

D.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常為單一凝血因子缺乏

E.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癥中以血友病甲最常見

64、男性,32歲。因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療,體外肝素抗

凝,透析后病人出現傷口滲血。化驗:凝血時間30min。此時應采取

何種措施為宜

A.靜注魚精蛋白

B.靜注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C.靜注維生素K

D.輸新鮮血

E.輸血小板懸液

65、男,12歲,反復關節腫痛。查:凝血時間31分鐘,凝血酶原時

間12秒,(對照13秒),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80秒(對照45秒)。

以上結果符合的診斷是

A.凝血活酶生成障礙

B.血小板異常

C.凝血酶生成障礙

D.纖維蛋白原減少

E.血管壁異常

6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應輸

A.一般貯存全血

B.濃縮紅細胞

C.新鮮全血

D.少白細胞紅細胞

E.洗滌紅細胞

67、有關DIC不正確的是

A.小血管中廣泛血栓形成

B.有消耗性低凝狀態

C.有高凝狀態

D.有原發性纖溶存在

E.有低纖維蛋白血癥

68、男性,40歲。皮膚黃染進行性加深2個月,近1周皮膚瘙癢加

劇并有鼻出血,牙齦出血,化驗血漿凝血酶原時間18s(正常對照

12s),腹腔CT示胰頭占位。考慮出血與維生素K吸收障礙有關。下

列哪種因子不會缺少

A.V因子

B.VD因子

C.12因子

D.IX因子

E.X因子

69、DIC的治療,最根本的措施是

A.及時補充凝血因子

B.積極抗休克

C.抗凝治療

D.消除病因

E.輸血

70、女,25歲,反復出現雙下肢紫瘢,月經過多1年,病前無服藥

史。脾肋下1cm。血紅蛋白10.5g/dl,白細胞5.4x10/L,血小

板25x10/L。血沉,尿常規及肝功能試驗正常,未找到狼瘡細胞,顆

粒型巨核細胞增多,余正常。最可能的診斷是

A.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系統性紅斑狼瘡

C.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以上都不是

71、妊娠合并重癥肝炎患者,產后當日皮膚黏膜瘀斑,陰道出血不

止。下列各項中符合該病合并DIC診斷的是

A.plt50xl0/L,纖維蛋白原2.0g/L,FDP30mg/L

B.pltl50xl0/L,3P試驗陰性,vr20秒(對照12秒)

C.plt40xl0/L,纖維蛋白原1.4g/L,3P試驗陰性

D.plt40xl0/L,FDP65mg,/L,纖維蛋白原0.9g/L,PT20秒(對照

13秒)

E.plt80xl0/L,FDP20mg/L,纖維蛋白原2g/L

72、女,22歲,反復牙齦出血及月經增多一年半。查:輕度貧血,

肝,脾未觸及,Hb80g/L,白細胞正常,血小板30x10/L,出血時間

延長,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30%。巨核細胞明顯增多,骨髓

內,外鐵均減少。其診斷是

A.慢性再障

B.缺鐵性貧血

C.慢性ITP

D.慢性ITP并缺鐵性貧血

E.溶血性貧血

73、男,52歲,畏寒發熱14天,查:體溫39.5℃,血壓75/50mmHg,

右上肢可見瘀斑,雙肺呼吸音粗,呼吸30次/分,肝肋下未捫及,

脾肋下恰可捫及;Hbll2g/L,WBC18xlO/L,血,小板56x10/L.PT17

秒(對照12秒),纖維蛋白原定量1390mg/Lo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

A.肺炎

B.DIC

C.急性白血病

D.敗血癥

E.感染合并DIC

74、男性,29歲。厭食,乏力伴皮膚黃染1周,神志恍惚Id住院,

住院后次日嘔血1次,暗紅色大便多次,臀部及背部出現大片瘀斑。

化驗:Hb70g/L,WBC4.2x10/L,血小板46x10/L,總月旦紅素300umol

/L,ALT100U,凝血酶原時間16s(正常對照12s),纖維蛋白原1.4g

/Lo確診為重癥肝炎,肝性腦病。病人出血原因主要是

A.肝臟不能利用維生素K

B.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

C.肝臟對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D.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E.肝炎后再生障礙性貧血

75、女性,8歲。2周前患麻疹,3d前突然牙齦出血,口腔有血泡就

診。化驗:HbllOg/L,血小板12x10/L,WBC5.2x10/L,擬診為

急性型ITPo關于此病下列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以女性更為多見

B.血小板計數通常在(30280)x10/L之間

C.發病無年齡差異

D.脾切除為首選治療

E.病程有自限性,90%病人在半年內自愈

76、女性,20歲。反復下肢出現紫瘢伴月經量增多1年,下列何項

對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診斷最有價值

A.脾不腫大

B.骨髓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礙

C.多次血小板計數低于100x10/L

D.血小板相關抗體陽性

E.激素治療有效

77、女性,30歲。確診潰瘍病10年,近3年來反復黑便8次,近1

月來下肢反復出現紫瘢及瘀斑,問有柏油樣大便2次。經骨髓檢查及

PAIgG測定,確診為ITP。此例首選治療是

A.脾切除治療

B.免疫抑制劑治療

C.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D.胃大部切除術

E.皮質激素加H受體拮抗劑

78、女性,32歲。2年來下肢反復出現瘀點,間有鼻出血與牙齦出

血來門診檢查。體檢:下肢散在紫瘢和瘀斑,肝脾不腫大。化驗:HbllOg

/L,WBC5.1x10/L,血小板35xlO/L,骨髓涂片巨核細胞296個

/全片,其中顆粒型占90%。血小板減少發生機制是

A.血小板消耗過多

B.血小板釋放減少

C.血小板生成減少

D.血小板破壞過多

E.血小板分布異常

79、女性,25歲。全身皮膚瘀點,瘀斑2月,本次月經持續10d未凈

來診,婦科檢查無異常。化驗:Hb90g/L,WBC6.5x10/L,血小板

32x10/L,骨髓增生活躍,巨核細胞218個/全片,以顆粒型巨核細

胞為主。給予皮質激素治療,最可能的預后是

A.90%以上病人可以治愈

B.半數病人死于顱內出血

C.大多數病人皮質激素治療有效,但停藥后易復發

D.常合并嚴重貧血

E.激素治療無效者預后極差

80、女性,24歲。月經量增多2年,牙齦出血,口腔血皰,皮膚瘀

點2周住院。化驗:Hb90s/L,血小板20x10/L,PAIgG陽性,骨髓

巨核細胞89個,伴成熟障礙,診斷為ITPo關于該患者下列哪項說

法是錯誤的

A.病人血小板輸給正常人,受血者發生血小板減少

B.病人循環中血小板壽命縮短

C.病人血漿輸給正常人,受血者發生血小板減少

D.病人血清中有血小板抗體

E.妊娠期患此病,嬰兒死亡率增加

81、女性,26歲。1個月來牙齦出血,皮膚烏青塊住院。化驗:血

小板28x10/L,Hbl20g/L,WBC5.6x10/L,骨髓涂片巨核細胞105

個,其中幼稚型15個,顆粒型80個,產板型8個,裸核12個,用

皮質激素治療,1周后出血傾向消失,3周后血小板上升到126x10/

Lo其作用機制最不可能的是

A.抑制血小板抗體生成

B.抑制單核-巨噬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

C.皮質激素直接增加血小板生成

D.降低毛細血管脆性

E.抑制抗體與血小板結合

82、女性,36歲。牙齦出血,月經量增多2年,近因頭昏,出血癥狀

加重就診。化驗:Hb81g/L,WBC6.2x10/L,血小板31x10/L,PAIgG

升高,初診為ITP。在進行骨髓檢查時,下列哪項不符合ITP骨髓象

表現

A.粒系增生正常,各階段比例正常

B.巨核細胞明顯增多,以顆粒型為主

C.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0.41(41%),幼紅細胞核小漿少

D.片中血小板散在可見,偶見巨大血小板

E.片中小巨核細胞占0.10(10%)

83、女性,26歲。半年來反復出現雙下肢瘀點,瘀斑,伴牙齦出血。

化驗:血小板32x10/L,白細胞與血紅蛋白正常,血小板相關免疫

球蛋白增高,擬診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下列哪項不符合該病

的實驗室檢查

A.凝血時間延長

B.血塊退縮不佳

C.出血時間延長

D.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

E.骨髓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

84、女性,30歲。皮膚瘀點,瘀斑,刷牙出血伴月經量增多1年來診。

化驗:血小板36xlO/L,同位素標記測定血小板壽命明顯縮短,血小

板相關抗體陽性,診斷為ITPO體檢時下列哪項體征不應該出現

A.心率100次/min,心尖部SMI2

B.脾肋下3cm

C.中度貧血貌

D.牙齦滲血

E.下肢皮膚可見紫瘢

85、PT延長見于哪幾種凝血因子缺乏

A.因子刈,刈,V,X

B.因子XI,X,IX,V

C.因子刈,XI,IX,VID

D.因子12,Vffl,IX,XD

E.因子I2,VD,V,X

86、關于血管的止血機制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血管損傷后立即收縮止血

B.釋放vwF促進血小板聚集

C.內皮釋放TF啟動內源性凝血

D.基底膠原暴露激活FXD

E.釋放ET增強血管收縮

87、血小板生成減少的出血性疾病為

A.DIC

B.脾功能亢進

C.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過敏性紫瘢

88、女孩,6歲。3周前發熱,流鼻涕伴咳嗽,經治療1周痊愈。3d

前患孩突然鼻出血,全身皮膚出現密集出血點。化驗:Hbl20g/L,

WBC8.2x10/L,血小板10x10/L,擬診為急性ITPO關于急性ITP

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A.多見于兒童

B.女性發病較男性多見

C.發病與病毒抗原感染有關

D.出血傾向嚴重

E.80%以上病人在6個月內自愈

89、用于檢查血管或血小板異常的試驗是

A.毛細血管脆性試驗,BT

B.毛細血管脆性試驗,CT

C.CT,PT

D.APTT.PT

E.TT,PCT

90、引起ITP的血小板減少的是

A.血小板破壞過多

B.血小板消耗過度

C.血小板生成減少

D.血小板分布異常

E.血小板消耗過度和分布異常

91、體內最重要的抗凝物質是

A.蛋白C系統

B.抗凝血酶(AT)

C.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TFPI)

D.肝素

E.a-抗胰蛋白酶

92、下列疾病由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引起的是

A.過敏性紫瘢

B.ITP

C.血友病A

D.維生素K缺乏癥

E.vWD

93、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見于

A.慢性肝病肝功能失代償

B.血友病

C.維生素K缺乏

D.口服雙香豆素

E.先天性V因子缺乏

94、內源性凝血途徑和共同途徑的篩選試驗是

A.APTT

B.D-二聚體測定

C.FT

D.BT

E.血小板計數

95、關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ITP)的概念,描述錯誤的是

A.血小板壽命縮短

B.骨髓巨核細胞總數減少

C.急性型ITP與感染因素有關

D.臨床上是較常見的一種出血性疾病

E.急性型ITP多見于兒童

96、ITP患者最常出現的抗體是

A.APF,AKA

B.ANA,抗dsDNA

C.ANA,APF

D.PAIg,PAC3

E.抗SSA抗體,抗SSB抗體

97、下列有關ITP的描述,不適當的是

A.骨髓巨核細胞數量增多

B.臣核細胞體積變大

C.脾不大

D.血小板計數減少

E.出血時間延長

98、一位正在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ITP患者,突然出現腦出血,

下列緊急處理措施中不適當的是

A.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

B.血漿置換

C.血小板輸注

D.大劑量甲潑尼龍靜脈注射

E.氨肽素口服

99、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血小板相關抗體主要抗體成分為

A.IgE

B.IgM

C.IgA

D.IgG

E.IgM+IgA

100、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合并貧血最適宜的檢查是

A.血清葉酸測定

B.血紅蛋白電泳

C.血清鐵蛋白測定

D.酸溶血試驗

E.紅細胞滲透性脆性試驗

101、哪種類型的過敏性紫瘢可用抗凝療法

A.腹型

B.關節型

C.皮膚型

D.腎型

E.以上都不是

102、一位正在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患

者,血小板15x10/L,近期將實施膽囊切除術,下列治療中不適當

的是

A.靜注丙種球蛋白

B.血漿置換

C.血小板輸注

D.大劑量甲潑尼龍靜注

E.靜脈注射環磷酰胺

103、過敏性紫瘢病情最為嚴重的類型是

A.腹型

B.關節型

C.單純型

D.腎型

E.以上都不是

104、關于過敏性紫瘢的治療錯誤的是

A.腹痛可用阿托品

B.首選免疫抑制劑

C.應用抗組胺藥物作為一般治療

D.腎型患者可用抗凝療法

E.維生素C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105、過敏性紫瘢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療程一般不超過

A.14天

B.1個月

C.7天

D.2個月

E.3個月

106、關于過敏性紫瘢錯誤的是

A.本病是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

B.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紫瘢

C.兒童及青少年多見

D.臨床上腎型多見于紫瘢發生前

E.關節型多見于膝,踝等大關節

107、在過敏性紫瘢密切相關的細菌感染中,哪種細菌為主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B溶血性鏈球菌

C.大腸桿菌

D.肺炎球菌

E.流感嗜血桿菌

108、D1C治療過程中,監測肝素用量適宜,APTT應延長

A.0.5?1倍

B.1.5?2倍

C.0.5倍

D.2?3倍

E.以上都不是

109、符合過敏性紫瘢的實驗室檢查是

A.凝血酶時間延長

B.凝血時間延長

C.血小板減少

D.血塊收縮不良

E.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

110、DIC發生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是

A.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受抑制

B.纖溶系統活性降低

C.高凝狀態

D.缺氧,酸中毒

E.凝血酶和纖溶酶的形成

111、過敏性紫瘢的實驗室檢查中可出現異常的是

A.AHTT延長

B.TT延長

C.PT延長

D.BT延長

E.CT延長

112、治療DIC中監測肝素用量的試驗是

A.3P試驗

B.出血時間

C.血小板計數

D.APTT

E.纖維蛋白原定量

113、血友病的遺傳規律正確的是

A.血友病男患者和健康女性其兒子是攜帶者

B.血友病男患者和女攜帶者其兒子均是患者

C.血友病基因位于丫染色體上

D.血友病男患者和健康女性其女兒均是攜帶者

E.健康男性和女攜帶者其兒子均是患者

114、DIC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不應該出現的是

A.APTT延長

B.APTT縮短

C.PT縮短

D.PT延長

E.血小板升高

115、關于止血藥物及其機制正確的是

A.白介素11—促進血小板生成

B.維生素C--促進凝血因子合成

C.維生素K—刺激血管收縮

D.氨甲環酸一促血小板聚集

E.去氨加壓素一抗纖溶

116、關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治療,不適當的是

A.補充凝血因子

B.應用抗凝藥物

C.補充血小板

D.禁用抗血小板藥物

E.可用血漿置換

117、急性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療原則,除消除病因,治療原發病外,

應首先考慮

A.應用抗血小板藥物

B.積極抗纖溶治療

C.補充水與電解質

D.及早應用肝素

E.輸注全血或血漿

118、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典型臨床癥狀有

A.血小板減少

B.溶血性貧血

C.發熱

D.意識障礙

E.以上均是

119、血友病的治療錯誤的是

A.輸注冷沉淀

B.去氨加壓素

C.輸注新鮮血漿

D.糖皮質激素

E.關節腔穿刺抽液

120、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發病機制有關的是

A.惡性腫瘤

B.藥物

C.病毒感染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以上均是

121、重度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象特點應是

A.CT延長,APTT延長,PCT延長

B.CT延長,APTT延長,PCT縮短

C.CT正常,APTT正常,PCT縮短

D.CT延長,APTT正常,PCT正常

E.CT正常,APTT延長,PVT正常

122、DIC最常見的誘因是

A.感染

B.溶血性貧血

C.過敏

D.手術創傷

E.惡性高血壓

123、關于凝血因子說法不正確的是

A.13因子由組織,內皮細胞分泌

B.血友病患者多缺乏VDI因子

C.II因子即纖維蛋白原

D.xn有維生素K依耐性

E.V有加速作用

124、男性,17歲,3日來出現皮膚紫瘢,以下肢為主兩側對稱,顏

色鮮紅,高出皮膚表面,伴有關節及腹痛,化驗HGB120g/L,WBC5.6xl0

/L,PLT150xl0/L,BT正常,應診斷為

A.過敏性紫瘢

B.急性白血病

C.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急性關節炎

E.急腹癥

125、患者,18歲,自幼有出血傾向,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

血小板150x10/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凝

血酶原時間正常。父親也有類似病史,考慮的診斷是

A.血管性血友病

B.過敏性紫瘢

C.血友病

D.維生素K缺乏

E.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126、男性,19歲,2周前出現低熱,咽痛,后出現皮膚紫瘢,伴血

尿,關節腫痛。化驗HGB121g/L,WBC9.6x10/L,PLT120xl0/L;

尿常規:RBCG+),蛋白(++),APTT正常,束臂試驗(+)。應診斷為

A.過敏性紫瘢關節型

B.過敏性紫瘢腎型

C.單純性紫瘢

D.過敏性紫瘢混合型

E.急性腎小球腎炎

127、男性,30歲,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化療時突發

DIC,下列檢查結果不符合的是

A.血漿D-二聚體水平升高

B.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

C.血小板數明顯減少

D.血纖維蛋白肽(FPA)水平下降

E.3P試驗(+)

128、男性,26歲,3日來出現兩側下肢為主的紫瘢,顏色鮮紅,高

出皮膚表面,伴有關節及腹痛,診斷過敏性紫瘢。該患者的實驗室檢

查結果應是

A.血小板減少,APTT延長,BT正常

B.血小板正常,APTT延長,BT延長

C.血小板減少,APTT延長,BT延長

D.血小板正常,APTT正常,BT延長

E.血小板增多,APTT延長,BT正常

129、女性,11歲,鼻出血,軀干及四肢瘀點,瘀斑。發病前2周有

感冒史,脾不大,血小板20x10/L,出血時間12分,凝血時間正常,

束臂試驗陽性,PT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躍,巨核細胞增多,幼稚

巨核細胞0.40,產血小板型巨核細胞缺少。診斷為

A.急性ITP

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MDS

E.過敏性紫瘢

130、女性,19歲,咽痛1周,3天前出現皮膚大片紫紅色瘀斑,以

下肢為主,兩側對稱,高出皮膚表面,伴腹部及關節疼痛。化驗HGB118g

/L,WBC8.6x10/L,PLT140xl0/Lo應診斷為

A.急腹癥

B.急性白血病

C.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急性關節炎

E.過敏性紫瘢

131、女性,40歲,反復皮膚瘀點,瘀斑7年,患系統性紅斑狼瘡9

年。查血小板40x10/L,凝血時間正常,血小板生存時間測定縮短;

骨髓象示增生活躍。該患者不可能出現的檢查結果是

A.PAC3陽性

B.顆粒型巨核細胞多

C.PAIg陽性

D.幼稚巨核細胞增多

E.骨髓巨核細胞數量減少

132、男性,23歲,肢體紫瘢伴腹痛反復發作3年余,多在春秋季,

紫瘢成批出現,對稱分布,腹痛常為絞痛,伴腹瀉,肝脾不大,血常

規三系正常,CT正常,束臂試驗(+)。該患者的治療不包括

A.曲克蘆丁

B.輸注冷沉淀

C.阿斯咪睫

D.奧美拉噗

E.潑尼松

133、女性,14歲,月經來潮后出血不止伴皮膚瘀點,瘀斑。發病前

2周有感冒史,脾輕度腫大,PLT20xl0/L,PAIgG和PAC3升高,PT

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躍,巨核細胞增多,顆粒型為主。診斷為

A.急性ITP

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MDS

E.過敏性紫瘢

134、女性,23歲,肢體紫瘢反復發作伴月經過多3年,肝脾不大,

血常規三系正常,BT3分鐘,CT7分鐘,束臂試驗(+),血小板聚集功

能正常,骨髓象正常。最可能診斷是

A.過敏性紫瘢

B.急性白血病

C.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D.急性關節炎

E.急腹癥

135、女性,42歲,因皮膚紫瘢入院,血小板計數65x10/L,血塊

回縮不良,其血小板減少與之無關的是

A.病毒感染

B.電離輻射

C.藥物如苯及其衍生物,口塞嗪類等

D.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或Evans綜合征等

E.大量出血如月經過多

136、男性,70歲,高熱,咳嗽,咳痰2周。治療期間出現皮膚青紫,

咯血,呼吸困難,意識模糊,肢端濕冷,少尿,血壓70/40mmHg.血

培養:陰性桿菌生長。血常規:白細胞13.6x10/L,血小板50x10

/Lo尿常規潛血(+)。APTT延長。FPD升高,升壓藥效果不佳。應考

慮為

A.肺栓塞

B.DIC

C.急性腎衰竭

D.失血性休克

E.以上都是

137、敗血癥患者突發全身瘀斑,瘀點,肢端青紫,牙齦滲血,血壓

80/60mmHgo血常規:WBC10.6x10/L,PLT80xl0/L,PT,APTT延

長,Fib進行性下降。應考慮為

A.過敏性紫瘢

B.急性白血病

C.DIC

D.急性關節炎

E.急腹癥

138、子宮切除患者術后出現皮膚瘀點,瘀斑,傷口廣泛滲血,血壓

90/60mmHg,血常規:WBC8.6x10/L,PLT50xl0/L,PT,AFTT延長,

HP升高,3P試驗(+),應用肝素治療時,作為依據應檢測的指標是

A.BT

B.APTT

C.PT

D.TT

E.CT

139、男性,18歲,自幼反復關節腔出血,關節腫脹變形,查血常規

三系正常,PCT縮短,APT,CT延長。有家族史。患者患病是因為缺乏

A.凝血因子vn

B.凝血因子VIII

C.纖維蛋白原

D.維生素K

E.凝血因子13

140、大面積燒傷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傷口廣泛滲血,發維,血壓80

/60mmHgo血常規:WBC12.6x10/L,PLT50xl0/L,PTT,AFTT延長,

FDP升高,3P試驗+。應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酎

B,糖皮質激素

C.肝素

D.輸注新鮮血漿

E.以上都是

141、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脾功能亢進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E.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142、對該患者應首選的治療是

A.血漿置換

B.脾切除術

C.血小板懸液輸注

D.糖皮質激素

E.免疫抑制劑

143、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單純性紫瘢

B.過敏性紫瘢

C.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D.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E.骨髓纖維化

144、對該患者治療應首選

A.雄性激素

B.脾切除術

C.維生素K

D.糖皮質激素

E.免疫抑制劑

145、對該患者不宜首選的治療方案是

A.雄性激素

B.脾切除術

C.維生素K

D.糖皮質激素

E.免疫抑制劑女性

146、患者的紫斑考慮最可能的原因是

A.血管性疾病所至

B.血小板性疾病所至

C.凝血障礙疾病所至

D.其他疾病引起

E.遺傳因素

147、對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原則是

A.按照先常見病,后少見病及罕見病的原則

B.按照先普通后特殊的原則

C.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

D.按照先難后易的原則

E.按照先常見病,后少見病及罕見病,先易后難,先普通后特殊的原

148、此患者最需做的檢查是

A.血小板計數

B.胸片

C.B超

D.支氣管造影

E.頭顱CT

149、此患者應首先考慮的診斷是

A.胸膜炎

B.肺血栓栓塞

C.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D.肺炎合并DIC

E.呼吸衰竭

150、如果上述診斷正確,在早期則可給予

A.溶栓治療

B.CFVHI治療

C.抗凝及凝血因子治療

D.纖溶抑制治療

E.山食若堿治療

151、對該患者應首選的檢查是

A.血塊收縮試驗

B.血小板相關IgG

C.凝血試驗

D.凝血酶原時間

E.血小板聚集試驗

152、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C.過敏性紫瘢

D.單純性紫瘢

E.再生障礙性貧血

153、本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急性)

B.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慢性)

C.急性白血病

D.過敏性紫瘢

E.單純性紫瘢

154、如果網織紅細胞3%,抗人球蛋白實驗(+),最可能的診斷是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急性白血病

D.過敏性紫瘢

E.Evans綜合征

155、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C.脾功能亢進

D.過敏性紫瘢

E.單純性紫瘢

156、對該患者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還應注意

A.嚴格臥床,避免外傷出血

B.鼓勵適當活動

C.少食多餐

D.采取右側臥位

E.采取左側臥位

157、本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急性)

B.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慢性)

C.急性白血病

D.過敏性紫瘢

E.再生障礙性貧血

158、對該患者不應選的應急處理是

A.血小板懸液輸注

B.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

C.血漿置換

D.大劑量甲潑尼龍

E.達那嗖

159、該患者首選的治療是

A.輸新鮮血

B.腎上腺皮質激素

C.脾切除

D.免疫抑制劑

E.中西醫結合治療

160、經足量的皮質激素治療6個月后,查血小板20x10/L,進一步

治療應選擇

A.繼續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B.免疫抑制劑

C.脾切除

D.輸血小板

E.抗纖溶藥物

161、進一步檢查

A.凝血酶時間

B.血塊退縮試驗

C.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及糾正試驗

D.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

E.纖維蛋白原測定

162、如果APTY延長,而患者吸附血漿加正常血清不能糾正,正常

吸附血漿加患者血清能糾正,則診斷可能是

A.血管性血友病

B.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C.血小板無力癥

D.血友病A

E.血友病B

163、最可能的診斷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急性白血病

C.血友病A

D.過敏性紫瘢

E.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伴失血性貧血

164、如患者發生頭痛,嘔吐,繼而意識模糊,應考慮

A.貧血致神情淡漠

B.顱內出血的可能

C.低血容量休克

D.腦膜炎

E.癲癇

165、該患者發生上述情況的主要促發因素是

A.纖溶系統活性降低

B.缺氧

C.脫水

D.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受抑制

E.高凝,纖溶狀態

166、該患者疾病早期治療時可用

A.山蔗若堿

B.魚精蛋白

C.止血環酸

D.糖皮質激素

E.肝素

167、下列哪些檢查有助于診斷

A.出血時間測定(BT)

B.凝血時間測定(CT)

C.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T)

D.血漿FVDI:C活性測定

E.魚精蛋白副凝試驗(3P)

168、本例出血最可能原因是

A.ITP

B.Evans綜合征

C.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D.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E.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169、為明確診斷,宜選擇下列哪一項輔助檢查

A.骨髓穿刺涂片

B.PAIgG,PAIgA,PAC3測定

C.Coombs試驗

D.肺部X線攝片

E.血培養

170、出血原因可能為

A.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DIC

C.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D.肝損害凝血障礙

E.vWD

171、下列處理正確的是

A.肝素+輸血

B.子宮B超檢查

C.有效抗生素

D.抗纖溶治療

E.以上都需要

172、患者最可能診斷是

A.脾功能亢進癥

B.急性ITP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慢性ITP

E.系統性紅斑狼瘡

173、為證實診斷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查是

A.血小板抗體測定

B.狼瘡細胞檢查

C.出血時間測定

D.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E.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

174、患者首選治療是

A.丙酸睪酮加鐵劑

B.糖皮質激素加鐵劑

C.脾切除

D.止血藥物

E.免疫抑制劑

175、治療首選措施是

A.輸注血小板

B.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C.應用免疫抑制劑

D.脾切除

E.應用纖溶抑制劑

176、治療8個月后,血小板上升為30x10/L,仍有出血癥狀,Cr

標記血小板掃描脾區的放射指數比值較高,進一步治療可選用

A.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劑

D.大量甲潑尼龍

E.去氨加壓素

177、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診斷要點不包括

A.紫瘢

B.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

C.脾明顯腫大

D.骨髓巨核細胞增多

E.血小板計數減少

178、應進一步選擇的治療方法是

A.潑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葉酸

D.預防性輸血小板

E.骨髓移植

179、關于該患者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am's試驗陽性

B.骨髓巨核細胞減少

C.血塊回縮能力降低

D.血小板壽命正常

E.骨髓增生低下

180、該疾病發病的最主要機制是

A.凝血功能異常

B.血小板功能異常

C.自身免疫引起

D.脾臟

181、該患者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說法正確的是

A.為ITP的首選治療

B.為脾切除術作準備

C.通常與達那哇配合使用

D.主要用于近期分娩者

E.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即可停藥

182、該患者激素治療半年后,效果不佳,首先應考慮

A.加大糖皮質激素劑量繼續使用

B.改用達那

C.抗纖溶治療

D.血漿置換

E.脾切除

183、若該患者治療中出現嚴重出血,首選治療

A.西咪替丁

B.云南白藥

C.大劑量丙種球蛋白

D.皮質激素

E.長春新堿

184、該患者診斷是

A.血友病

B.過敏性紫瘢

C.TTP

D.急性關節炎

E.急性白血病

185、患者的妻子健康(染色體檢查正常),其子女應是

A.子女均患病

B.兒子患病,女兒攜帶

C.兒子健康,女兒攜帶

D,子女均攜帶

E.兒子攜帶,女兒健康

186、以下治療不適合該患者的是

A.抗纖溶藥物

B.免疫抑制劑

C.糖皮質激素

D.輸注新鮮血漿

E.輸注血小板

187、分型應是

A.單純型

B.關節型

C.腹型

D.腎型

E.混合型

188、該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應是

A.血小板減少,APTT延長,BT延長

B.血小板減少,APTT延長,BT正常

C.血小板正常,APTT延長,BT延長

D.血小板正常,APTT正常,BT延長

E.血小板增多,APTT延長,BT正常

189、治療不正確的是

A.阿司咪噪

B.曲克蘆丁

C.輸注冷沉淀

D.阿司匹林

E.潑尼松

190、患者激素,對癥治療2個月后再次復發,需要使用

A.葡萄糖酸鈣

B.環抱素

C.新鮮血漿

D.阿霉素

E.脾切除

191、診斷最可能是

A.急性ITP

B.過敏性紫瘢

C.急性白血病

D.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E.鉛中毒

192、患者貧血的原因是

A.慢性病性貧血

B.溶血

C.紅細胞生成素活性下降

D.骨髓抑制

E.以上均不是

193、患者發生貧血的機制是

A.自身抗體破壞紅細胞

B.紅細胞生成減少

C.促紅素分泌不足

D.紅細胞血管內機械性破壞

E.以上都不是

194、患者首選的治療是

A.血漿置換

B.肝素

C.糖皮質激素

D.輸注新鮮血漿

E.溶栓

195、診斷為

A.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B.急性白血病

C.過敏性紫瘢

D.急性關節炎

E.急腹癥

196、該患者發病的誘發因素是

A.食物異種蛋白

B.感染

C.藥物

D.放射

E.化粉

197、首選藥物為

A.糖皮質激素

B.免疫抑制劑

C.達那噗

D.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

E.血小板生成素

198、該患者的診斷應是

A.過敏性紫瘢

B.DIC

C.急性白血病

D.急性關節炎

E.急腹癥

199、該患者血小板下降的機制應是

A.自身抗體攻擊破壞

B.血小板生成減少

C.血小板消耗過多

D.血小板相關調節因子活性下降

E.以上都是

200、患者治療采用肝素治療,作為依據應檢測的指標是

A.PT

B.BT

C.CT

D.TT

E.APTT

201、若以APTT作為檢測肝素使用指標,宜延長

A.0.5倍

B.1倍

C.1.5?2倍

D.2.5倍

E.5倍

202、該患者的診斷應是

A.過敏性紫瘢

B.DIC

C.急性白血病

D.急性肺水腫

E.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203、該患者升壓藥效果不佳的原因是

A.原發性耐藥

B.血陰性桿菌生長

C.廣泛微血管血栓形成

D.失血不止

E.以上都是

204、終止其病理過程,重建凝血一抗凝平衡的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酎

B.升壓藥維持治療

C.大量輸注新鮮血漿

D.肝素治療

E.尿激酶溶栓治療

205、在CA2+存在的條件下,FXA,FV與PF3形成復合物,此即指

A.凝血活酶

B.凝血酶

C.纖維蛋白

D.凝血反應

E.纖維蛋白原

206、血漿中無活性的凝血酶原在凝血活酶的作用下,轉變為蛋白分

解活性極強的物質是

A.凝血活酶

B.凝血酶

C.纖維蛋白

D.凝血反應

E.纖維蛋白原

207、不穩定性纖維蛋白在哪項的作用下,形成穩定性交聯纖維蛋白

A.CA2+

B.FX

c.FW

D.FIX

E.FXI3A

208、TF與FVD或FVIIA在哪項存在的條件下,形成TF/FVII或TF/FVDA

復合物

A.CA2+

B.FX

C.Fvn

D.FIX

E.FXI3A

209、在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時最常用的藥物是

A.長春新堿

B.環磷酰胺

C.硫喋噂吟

D.環抱素

E.達那理

210、主要用于治療難治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藥物是

A.長春新堿

B.環磷酰胺

C.硫喋喋口令

D.環抱素

E.達那嚏

211、一般認為,造成皮膚,黏膜出血點,紫瘢的原因是

A.血管,血小板異常

B.凝血障礙

C.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

D.抗凝異常

E.纖維蛋白溶解異常

212、一般認為,與深部血腫,關節出血可能相關的因素是

A.血管,血小板異常

B.凝血障礙

C.復合性止血機制異常

D.抗凝異常

E.纖維蛋白溶解異常

213、屬于出血性疾病篩選試驗的是

A.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B.骨髓穿刺

C.魚精蛋白副凝試驗

D.基因分析

E.心電圖檢查

214、屬于出血性疾病確診試驗的是

A.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B.骨髓穿刺

C.魚精蛋白副凝試驗

D.基因分析

E.心電圖檢查

215、屬于出血性疾病特殊試驗的是

A.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B.骨髓穿刺

C.魚精蛋白副凝試驗

D.基因分析

E.心電圖檢查

216、抗凝活性與肝素密切相關的是

A.AT-I3

B.PC,PS

C.TFPI

D.APC

E.CA2+

217、是維生素K依賴性因子的是

A.AT-I3

B.PC,PS

C.TFPI

D.APC

E.CA2+

218、在血小板性疾病常見的是

A.眼底出血

B.出生后臍帶出血

C.血腫

D.關節腔出血

E.月經過多

219、在凝血障礙性疾病常見的是

A.眼底出血

B.出生后臍帶出血

C.血腫

D.關節腔出血

E.月經過多

220、在血管性疾病罕見的是

A.眼底出血

B.出生后臍帶出血

C.血腫

D.關節腔出血

E.月經過多

221、組織損傷時,激活始發因子是

A.刈因子

B.X因子

C.VID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22、毒蛇咬傷時可直接激活的因子是

A.刈因子

B.X因子

C.VID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23、關于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血小板計數敘述正確的是

A.30x10/L以下

B.20x10/L以下

C.50x10/L左右

D.40x10/L以下

E.100x10/L以上

224、關于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血小板計數敘述正確的是

A.30x10/L以下

B.20x10/L以下

C.50x10/L左右

D.40x10/L以下

E.100x10/L以上

225、血漿置換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機制是

A.通過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而發揮作用

B.通過清楚患者血漿中的PAIg發揮治療作用

C.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E.減少血小板抗原抗體的反應

226、大劑量甲潑尼龍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的機制是

A.通過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而發揮作用

B.通過清楚患者血漿中的PAIg發揮治療作用

C.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E.減少血小板抗原抗體的反應

227、符合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骨髓象的是

A.骨髓巨核細胞數量輕度增加或正常

B.骨髓象中巨核細胞顯著增加

C.骨髓巨核細胞數量減少

D.以上均符合

E.以上均不符合

228、符合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骨髓象的是

A.骨髓巨核細胞數量輕度增加或正常

B.骨髓象中巨核細胞顯著增加

C.骨髓巨核細胞數量減少

D.以上均符合

E.以上均不符合

229、符合顯效參考標準的是

A.無出血,血小板數恢復正常,持續3個月以上,兩年以上無復發

B.無或基本無出血,血小板升至50X10/L以上或較原來水平升高

30X10/L以上,持續2個月

C.出血改善,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續半月以上

D.出血及血小板計數均無改善

E.出血改善,血小板數無改善

230、符合良效參考標準的是

A.無出血,血小板數恢復正常,持續1個月以上,兩年以上無復發

B.無或基本無出血,血小板升至50xl0/L以上或較原來水平升高

30x10/1以上,持續2個月

C.出血改善,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續半月以上

D.出血及血小板計數均無改善

E.出血改善,血小板數無改善

23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A.出血時間正常,凝血時間延長

B.此凝血時間正常,束臂試驗陽性

C.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

D.此凝血時間均延長,血塊收縮不良

E.出,凝血時間均正常,束臂試驗陰性

232、過敏性紫瘢

A.出血時間正常,凝血時間延長

B.此凝血時間正常,束臂試驗陽性

C.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

D.此凝血時間均延長,血塊收縮不良

E.此凝血時間均正常,束臂試驗陰性

23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A.出血時間正常,凝血時間延長

B.此凝血時間正常,束臂試驗陽性

C.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

D.此凝血時間均延長,血塊收縮不良

E.此凝血時間均正常,束臂試驗陰性

234、肝素過量而致出血,可用哪種藥物拮抗

A.魚精蛋白

B.右旋糖酎40

C.AT

D.雙喀達莫

E.□塞氯匹咤

235、與肝素合用,增強肝素療效的是

A.魚精蛋白

B.右旋糖酊40

C.AT

D.雙口密達莫

E.□塞氯匹咤

236、外源性凝血系統激活始發因子

A.刈因子

B.X因子

C.VID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37、內源性凝血系統激活始發因子

A.刈因子

B.X因子

c.vm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38、內外源凝血系統共同激活因子

A.刈因子

B.X因子

C.訓]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39、非蛋白性凝血因子

A.刈因子

B.X因子

C.VID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40、受凝血酶自我催化的凝血因子

A.刈因子

B.X因子

c.vni因子

D.13因子

E.IV因子

241、DIC高凝血期呈

A.血小板增加

B.纖維蛋白原降低

C.PT縮短

D.3P(+)

E.血紅蛋白降低

242、DIC消耗性低凝血期呈

A.血小板增加

B.纖維蛋白原降低

C,PT縮短

D.3P(+)

E.血紅蛋白降低

243、DIC繼發性纖溶亢進期呈

A.血小板增加

B.纖維蛋白原降低

C,PT縮短

D.3P(+)

E.血紅蛋白降低

244、急性DIC

A.起病急,出血,休克明顯

B.無DIC臨床表現

C.常見于腫瘤轉移,白血病或死胎滯留,癥狀可在數周出現

D.實驗室檢查無異常改變

E.出血不嚴重,高凝狀態明顯,病程長

245、慢性DIC

A.起病急,出血,休克明顯

B.無DIC臨床表現

C.常見于腫瘤轉移,白血病或死胎滯留,癥狀可在數周出現

D.實驗室檢查無異常改變

E.出血不嚴重,高凝狀態明顯,病程長

246、亞急性DIC

A.起病急,出血,休克明顯

B.無DIC臨床表現

C.常見于腫瘤轉移,白血病或死胎滯留,癥狀可在數周出現

D.實驗室檢查無異常改變

E.出血不嚴重,高凝狀態明顯,病程長

247、加強抗凝血酶13(AT-13)的作用

A.肝素

B.香豆素類

C.鏈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248、競爭性抑制維生素K,使維生素K依賴因子合成受阻

A.肝素

B.香豆素類

C.鏈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249、直接激活纖溶酶原,使其轉變為纖溶酶

A.肝素

B.香豆素類

C.鏈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250、系統性紅斑狼瘡

A.血小板生成減少

B.血小板消耗過多

C.血小板破壞增多

D.血小板稀釋

E.以上都不是

251、再生障礙性貧血

A.血小板生成減少

B.血小板消耗過多

C.血小板破壞增多

D.血小板稀釋

E.以上都不是

252、DIC

A.血小板生成減少

B.血小板消耗過多

C.血小板破壞增多

D.血小板稀釋

E.以上都不是

2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