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 656-202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_第1頁
DB50 656-202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_第2頁
DB50 656-202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_第3頁
DB50 656-202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_第4頁
DB50 656-2023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慶慶市市生市態場環監發布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有組織排放控制要求 35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 46企業邊界污染物監控要求 67大氣污染物監測要求 68實施與監督 7附錄A(規范性)控制區和其他區范疇 8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a)更改了文件的范圍(見第1章,2016年版第1章);b)新增、修改或刪除了“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的部分引用標準(見第2章,2016年版第2章);c)調整了標準執行的區域劃分(見3.17、3.18,2016年版3.14、3.15、3.16kd)調整了有組織部分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見表1,2016年版表1)e)更改了“廢氣收集、處理與排放”各條款表述形式(見4.2,2016年版4.3)f)刪除了“周邊環境質量監控”的規定(見2016年版4.4);g)增加了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見5.2,2016年版4.2.1)h)刪除了企業邊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項目“顆粒物”(見表3,2016年版表3):將附錄中車間或露天作業場所周邊顆粒物推薦值更改為強制要求限值(見表2,2016年版附求A中表A.2ki)新增了污染物監測要求(見7.5、7.6、7.7)j)新增、修改或刪除了部分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的測定方法標準(見表4,2016年版表4)k)更改了“實施與監督”各條款表述形式(見第8章,2016年版第6章):1)刪除了規范性附錄A。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提出、組織實施并歸口。本文件自2024年1月1口起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水泥協會。本文件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2016年首次發布為DB50/656—2016; 1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HJ/T67大氣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HJ75固定污染源煙氣(SO?、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39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HJ533環境空氣和廢氣氨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HJ543固定污染源廢氣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HJ629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HJ692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HI693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HJ819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36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HJ848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水泥工業HJ1132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便攜式紫外吸收法HJ1263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2《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9號)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從事水泥原料礦山開采、水泥制造、散裝水泥轉運以及水泥制品制造的工業部門,包括GB/T4754水泥窯cementkiln水泥熟料煅燒設備。窯尾余熱利用系統wasteheatutilizationsystemofkilnexhaustgas烘干機指各種型式物料烘干設備:烘干磨指物料烘干兼粉磨設備:煤磨指各種型式煤粉制備設備;冷卻機指各種類型(筒式、篦式等)冷卻熟料設備。指各種型式包裝水泥設備(包括水泥散裝倉);其它通風生產設備指除上述主要生產設備以外的需要通采用獨立熱源的烘干設備dryerassociatedwithindependentheatsource散裝水泥中轉站bulkcementterminal水泥制品生產productionofcementproducts標準狀態standardcondition溫度為273.15K,壓力為101.325kPa時的狀態。本文件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均以標準狀態下的干氣體為基準。無組織排放fugitiveemission3求。窗和類似開口(孔)的排放等。自排氣筒(或其主體建筑構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氣筒出口計的高度。4.1.1新建企業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現有企業自2024年7月1日起,應執行表1的規定及其生產過程生產設備區域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計)氟化物(以總F計)汞及其化合物氨通風生產設備重慶市—一水泥制造水泥窯及窯尾余熱利用系統控制區3其他區34染物排放限值生產設備區域顆粒物二氧化硫(以NO?計)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氨水泥制造烘干機、烘干磨控制區—其他區破碎機、磨機、通風生產設備重慶市————散裝水泥中轉站及水泥制品生產水泥倉及其他通風生產設備重慶市—一一——適用于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質作為還原劑,進行煙氣處理的情況。適用于采用獨立熱源的烘干設備。行監測,實測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應按公式(1)換算為基準含氧量狀態下的基準排放濃度,并以此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其他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按實測濃度計算,但不得人為稀釋排放。Oμ_基準含氧量百分率,。水泥窯及窯尾余熱利用系統排氣為10,采用獨立熱源的烘干設備排氣為8;O.實測含氧量百分率,%。%4.2.1廢氣收集系統處理系統應與生產工藝裝置同步運行。廢氣收集處理系統停止運行時,對應的生產工藝裝置應停止運行:生產工藝裝置不能停止運行或不能及時停止運行時,應設置廢氣應急處理設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4.2.2除移動式除塵設施外,其他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具體高度以及與周邊建筑物的相對高度關系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5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5.1執行時間新建企業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現有企業自2024年7月1日起,無組織排放控制按照本文件的規定執行。5各類物料應儲存在封閉料場(倉、庫)中。各粉料庫(倉)應在頂部卸壓口安裝除塵設施。原料及廠區內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應符合表2的規定。單位:mg/m3污染物項目限值限值含義顆粒物1監控點處1h平均濃度值在廠房外設置監控點6.2新建企業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現有企業自2024年7月1日起,企業邊界任意1h大氣污染物污染物項目限值限值含義氨1監控點設在下風向廠界外10m范圍內濃度最高點單適用于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質作為還原劑,進行煙氣處理的情況。按7.5排氣筒中大氣污染物濃度的監測可采用任意連續1間間隔采集3~4個樣品計算平均值。對于間歇性排放且排放時間小于1h,應在排放時段內實行連續監測,或以等時間間隔采集2~4個樣品計算平均值。7.6對廠區內無組織排放進行監測時,在廠房門窗或通風口、其他開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離地面1.5m以上位置處進行監測。若廠房不完整(如有頂無圍墻),在操作工位下風向1m,離地面1.5序號污染物項目方法標準名稱方法標準編號1顆粒物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區內顆粒物任意1h平均濃度的監測采用HJ1263規定的方法,以連續1h采樣獲取平均值,或在1h內以等時間間隔采集3~4個樣品計平均值。7.8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的測定采用表4所列的方法標準。7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2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便攜式紫外吸收法固定污染源廢氣氣態污染物(SO?、NO、NO2、CO、CO?)的測定便擁3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便攜式紫外吸收法固定污染源廢氣氣態污染物(SO?、NO、NO?、CO、CO?)的測定便擁4氟化物大氣固定污染源氮化物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5汞及其化合物固定污染源廢氣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6氨8實施與監督8.1本文件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8.2對于有組織排放,采用手工監測或在線監測時,按照監測規范要求測得的任意1h平均濃度值超過8.3對于無組織排放,采用手工監測或在線監測時,按照監測規范要求測得的任意1h平均濃度值超過8.5企業未遵守本文件規定的措施性控制要求,構成違法行為的,依照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8.6本文件實施后,企業排污許可證規定的要求寬于本文件的8.7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除執行本文件外,還應執行國家和重慶市相應的污染控制標準的規定。8.8新頒布或新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