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素養目標】1.結合明朝政治體制的變化,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明朝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和制度創新。2.結合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以及明朝對西藏和東北的治理,從時空觀念角度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展。3.了解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和荷蘭侵占臺灣等史實,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4.通過對明清易代史實的分析,從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角度認識明朝在國家治理上的成敗得失及其對歷史的啟示。【重點難點】1.重點:識記明、清政權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明朝的民族政策,海疆危機。2.難點:明朝政治體制變化;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異同。【問題導學】1.簡述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明太祖:中央:①裁撤中書省,權分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②廢除丞相和丞相制度,并下令后世不得再立丞相。③設立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④司法方面:設立三法司,并創立特務機構錦衣衛。⑤改革科舉:規定只能從四書五經中命題,八股取士。地方:廢行省,設三司。(2)明成祖:明成祖選拔官員入值殿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內閣正式創立,君主專制空前加強。(3)明宣宗:內閣取得票擬權,司禮監宦官取得批紅權。(4)明神宗:萬歷年間,部權盡歸內閣。2.宰相制度廢除的原因及其實質和影響?原因:①歷史原因:歷朝丞相權勢過重,以致皇權不穩,吸取元朝滅亡的教訓。②具體原因:廢行省,設三司,使丞相權勢過重。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專權擅政。④根本原因:相權過大,威脅皇權。實質: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評價:①中國歷史上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②一方面有利于防止相權過重,穩定統治秩序;③另一方面會導致朝中輔弼無人、宦官干政等危害統治。3.內閣制度形成的原因?性質?職能?特點?實質?①原因:宰相制度的廢除,皇帝事務繁多。②性質: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咨詢機構。③職能:“票擬”權(也即建議權)。④特點: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只是內侍顧問機構,沒有決策權,對皇帝負責,⑤是專制皇權強化的產物(本質)。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質?評價?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性質:朝貢貿易。評價:積極:①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模的遠洋航行;②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局限: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未能持續。5.戚繼光抗倭的結果?明廷派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平倭,取得臺州大捷等勝利,連續重創倭寇。東南沿海形勢穩定后,隆慶年間,明廷放松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史稱隆慶開關。6.西方殖民者的入侵?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鏡澳(澳門)、1623年后荷蘭、西班牙先后入侵臺灣。7.明朝政府經略邊疆措施?地區措施蒙古筑長城、訂立和議、冊封(俺答汗)、互市貿易藏族地區封授;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等機構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封授女真部落首領官號影響: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問題探究】探究1.應當如何看待明朝統治者“下西洋”政策的變化?答案提示:鄭和下西洋的積極作用和歷史意義非常突出,但與許多正面歷史事件一樣,存在著局限性。簡而言之,就是它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經濟目的,成本明顯高于收益,難以長期持續。探究2清太宗天聰年間,漢族降官寧完我上奏說:我國六部之名,原是照蠻子家立……必如此,庶日后得了蠻子地方,不至手忙腳亂。然《大明會典》雖是好書,我國今日全照他行不得。他家天下二三百年,他家疆域橫亙萬里,他家財賦不可計數,況《會典》一書自洪武到今,不知增減改易了幾番。何我今日,不敢把《會典》打動他一字?——《天聰朝臣工奏議.寧完我請變通〈大明會典〉設六部通事奏》《大明會典》是明朝的行政法典,這段上奏提出了什么主張?答案提示:作為漢族降官,寧完我認為,當時后金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盲目照搬明朝行政法典《大明會典》的傾向。他指出,《大明會典》固然值得學習,但書中內容在明朝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過多次修改,況且明朝的國情與后金又有差別,所以將其奉為金科玉律盲目照搬是不對的。探究3材料一明太祖闡述廢宰相的原因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并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xiéháng),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摘自《皇明祖訓﹒祖訓首章》材料二明清之際,思想家黃宗羲對明初廢宰相的做法進行了尖銳批評。他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則設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漢以后,廢而不講。然丞相進,天子御坐為起,在輿為下。宰相既罷,天子更無與為禮者矣,遂謂百官之設,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賢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設官之意既訛,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傳子而傳賢,其視天子之位,去留猶夫宰相也。其后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則天子亦不失傳賢之意。宰相既罷,天子之子一不賢,更無與為賢者矣,不亦并傳子之意而失者乎!——摘自《明夷待訪錄·置相》(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明太祖與黃宗羲兩人對廢宰相做法的不同理解。答案提示:不同理解:明太祖與黃宗羲在廢宰相問題上的觀點不同,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立場不同。明太祖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宰相,覺得宰相對皇權有威脅,故必欲廢之而后快;黃宗羲則站在普通士大夫的角度,認為宰相是官僚機器當中針對皇權的調節器,廢掉之后會有嚴重后果。(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你認為明太祖所闡述的廢除宰相的理由充分嗎?說明判斷的依據。理由:不充分;依據:把秦朝速亡的原因歸咎于設置丞相,不符合史實;以“多有小人,專權亂政”將宰相制度簡單粗暴否定,對其積極作用僅以“雖有賢相”語輕輕帶過,難以服人。(3)據材料二,說明黃宗羲又是從哪些角度來批評廢宰相之舉的?強調“天下不能一人而治”的基本道理;肯定了宰相作為官僚機構首長對皇權的制衡作用;最后指出,由于皇位世襲,皇帝治國的素質要求高。【本課小結】【鞏固練習】1.明成祖規定:“分封而不錫(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藩王不得私自與朝官見面,未經宣召不得入京。”這些規定()A.鑒于元代滅亡的教訓 B.重建規范的分封制度C.旨在鞏固中央的統治 D.擴大了地方行政權力2.明朝科舉制度中存在著“優養”制度:在啟蒙的社學階段,有對貧寒生的優待政策,如免繳學費、供給飲食、發給紙筆;當貧寒生進入府州縣學后,可對其在賦役上有所優免;對參加考試的士子,有盤纏銀的補助。這一制度()A.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 B.維護了官僚階層的特權C.強化了封建專制皇權 D.推動全國教育體系形成3.明初,政府在西北邊境一些地方設茶馬司,以茶葉換藏馬;在北部邊境設互市市場,以布匹、糧食換蒙古人的毛皮、牛馬、木材。明末,女真族興起,明政府在開原、撫順設互市市場,交換女真族人參、馬匹、東珠、貂皮。這表明明朝()A.民族交流以公平互利為原則 B.對外貿易與邊防密切相關C.通過互市貿易維護邊疆穩定 D.在邊境棄用重農抑商政策4.《大明會典》在“處務”與“紀律”等方面對監察官員作了多條規定,如“都察院官及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吏人等,不許于各衙門囑托公事,違者,比常人加三等”。上述規定()A.維護了監察機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幣兌換考點試題及答案
- 心理咨詢師考試常見誤區分析試題及答案
- 江西省南昌一中2025年高三物理試題綜合試卷(16)物理試題
- 四《小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西師大版
- 理清思路的稅務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移動電商營銷試題及答案
- 學習方法的創新與探索稅務師試題及答案
- 醫學基礎知識評估能力試題及答案
- 持續改進2025年育嬰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鄉村醫學考試預測分析試題及答案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
- 華潤認知能力測評題
-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計算題200道
- 產后早開奶好處健康宣教
- 婚姻家庭指導服務工作方案
- 2024屆江蘇省期無錫市天一實驗校中考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的面積》
- 助產士的產婦心理疏導與支持技巧
- 八年級黃金矩形(公開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