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上期期末階段練習八年級語文參考答案溫馨提示:1.基于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的特殊性,嚴禁非語文學科的其他人代替評改。2.評改試卷前,各學校學科組長組織老師根據(jù)所評改試題的參考答案,統(tǒng)一評卷標準。3.評改試卷前,每位評卷老師先認真看試卷、所改試題的題干和參考答案。4.評改作文的老師要先看現(xiàn)代文閱讀,以便于判斷學生作文是否存在抄襲現(xiàn)象。作文評改不要打保險分,一定拉開檔次,優(yōu)秀作文可以給高分甚至滿分。5.評卷老師收集整理所評改試題的學生答題情況。評卷結(jié)束后,請組長把學生答題情況及失分原因編輯成文字稿,以“學校+第幾題”的文件名形式的發(fā)至組長群。1.(1)C(2分)【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字音辨析。(2)猶藉(每空1分,共2分)【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字形辨析。識記字形時,不要單單識記一個字,可通過組詞的方式或詞意加以辨析和具體掌握。“記憶猶新”在此處是留在腦海中的印象很深刻,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猶如剛發(fā)生一樣。2.①東風不與周郎便②銅雀春深鎖二喬③我報路長嗟日暮④學詩謾有驚人句⑤大漠孤煙直⑥長河落日圓⑦報君黃金臺上意⑧提攜玉龍為君死(一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共8分)【解析】注意“郎”“嗟”“謾”“攜”的書寫。3.C(2分)解析:“征蓬”比喻漂泊的旅人。4.(1)示例:①“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標志整體外圓內(nèi)方,與古老的“天圓地方”說吻合,寓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存在時間久遠;②圖形中心造型為古陶魚紋,既隱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文”,又古樸厚重;③圖形中心抽象的雙手共護“文”字,意為團結(jié)、和諧,細心呵護和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守護精神家園。(能結(jié)合圖文材料,言之成理即可,也可先答出構(gòu)圖要素,再答寓意,意思對即可,第①②點各1分,第③點2分,共4分)周口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日”非遺展示活動10日舉辦(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2分)(3)小文,2023年6月10日晚6點半,我們周口市“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將在關(guān)帝老街舉行。活動現(xiàn)場將設(shè)有非遺購物街、美食街等五大區(qū)域,而且周家口木版年畫,淮陽泥泥狗和西華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等20個非遺項目也會參展。(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3分)(意思對即可,3分)5.①春夏“薅葦子”;②秋天砍蘆葦;③冬天刨葦茬;④空閑時剝?nèi)斪印⒕幦斚幒萌斚舫鋈ベu。(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4分)6.①通過正面描寫來表現(xiàn)編席的不易。正面描寫編席者的動作和編席過程中的辛苦勞累。②側(cè)面烘托編席的不易。通過寫母親做好飯后“喊了又喊”和“我們”坐在編席的父親身邊喂饃給父親吃的情形,側(cè)面表現(xiàn)編席的忙碌辛苦。(聯(lián)系文本內(nèi)容,分析合理即可。每個角度2分,共4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7.①巧妙設(shè)置線索。全文以“蘆葦?shù)挠洃洝奔啊靶羷凇睘榫€索,串起與蘆葦、辛勞相關(guān)的人、場景與事件。②寫作順序明朗。寫種植、收割蘆葦時以春夏秋冬的時間為序行文,寫編葦席時則又以編葦席、賣葦席的流程為序行文。(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共4分。若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8.示例一:①我認為文章表達的是對童年、對故鄉(xiāng)的懷戀。②因為文章題目是“蘆葦?shù)挠洃洝保恼率且曰貞浲旯枢l(xiāng)的蘆葦為主要內(nèi)容,而蘆葦只是情感寄托的外在形式,童年與故鄉(xiāng)才是作者的心中所念。示例二:①我認為這是對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生活方式逐漸消亡的感慨與留戀。②葦席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生活用具,度夏消暑的利器。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高檔涼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用葦席的越來越少,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成為永恒的記憶。文章第12自然段“浩渺的蘆葦蕩,機器的轟鳴聲是它唯一的葬樂”便是體現(xiàn)這一思想主題。(本題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可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即可,每點2分,共4分)【解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信息梳理和對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本文以回憶開頭,體現(xiàn)在1—3自然段中,第3自然段“蘆葦……帶給大人的卻是無窮無盡的辛勞”,引出下文對無窮無盡辛勞的具體內(nèi)容。第4自然段,從“用力地薅,手掌被磨破了,卻一棵也薅不下來,她難過得大哭起來”知,春夏“薅葦子”的辛苦;第5自然段,從“起五更,摸黑下葦?shù)亍侠闲⌒。患易佣既ァ橙數(shù)暮檬炙俣瓤欤畹娜敳绲停Φ奶J葦把子不容易散……放在房檐下自然風干”體現(xiàn)的是秋天砍蘆葦之辛苦;第6自然段,從“刨的時候要躲開藏在泥土里的葦芽”可得,冬天刨葦茬也充滿著無窮無盡的辛勞;第7自然段,從“很費力地把緊貼在葦子上的葦葉揭起、拽下,手指都被刺破了……都只能看到那厚厚的繭子”可知,即使空閑時,剝?nèi)斪印⒕幦斚彩呛苄羷诘氖拢坏?—11自然段寫的是編席和賣席,從第11自然段“細長的扁擔,一頭一捆席,扁擔壓彎了爺爺?shù)难V糁照鹊臓敔斕舨粍恿耍赣H就跟著鄉(xiāng)親,挑著家里的希望出門”知,編好的葦席要挑出去賣也是極其辛勞的事。【6題詳解】本題考查寫作手法的運用。記敘文常的表現(xiàn)手法有:虛實結(jié)合、欲揚先抑、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可以這些內(nèi)容為依據(jù)著手思考。第10段主要要表現(xiàn)編葦席的不容易的。像“先是蹲著,腳麻了就跪著,膝蓋疼了就坐在腳脖子上,實在太累了,就躺在自己尚未編好的席上伸伸腿”用編席者的動作和身體上的不適、痛苦直接寫出了編席的不易,這是正面寫用“編席者的動作和編席過程中的辛苦勞累”表現(xiàn)編席不易;“母親做好了飯,總是喊了又喊,可父親的手指仍在葦篾間穿梭。我們常拿了饃坐在父親身旁,父親編幾下再抬頭咬一口我們手里的饃”,寫的是母親和“我們”,但為了表現(xiàn)父親編織席子的辛苦,這就是側(cè)面烘托,烘托了編席的不易。母親做好飯后之所以“喊了又喊”是因為父親還沒有完成席子的編織,“我們”之所以喂饃給父親吃,這是因為編席的任務緊,父親舍不得休息。綜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7題詳解】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如何讓眾多看似瑣碎繁雜的內(nèi)容組織在一起不顯雜亂,除了因為它們體現(xiàn)了共同的中心主旨外,還因為有一條線索將它們串連起來,另外,以時間和空間為序或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材料,也能讓文章不雜亂,形成一個整體。從中心來看,本文選取的看似零散的材料體現(xiàn)的都是“蘆葦給大人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辛勞”這一主題;另外,全文以“蘆葦?shù)挠洃洝奔啊靶羷凇睘榫€索,把與蘆葦有關(guān)的大人們的辛苦、勤勞等一系列事件串連起來。因巧妙地設(shè)置了線索,文章顯得“散而不亂”;還有,在寫蘆葦給大人們帶來的辛勞時,作者按“春夏‘薅葦子’、秋天砍蘆葦、冬天刨葦茬,也即春夏秋冬的時間為序行文,寫編葦席這一內(nèi)容又以“從編到賣”這一流程為序行文。綜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8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可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和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獨特的看法。示例:我認為這是對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生活方式逐漸消亡的感慨與留戀。葦席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生活用具,度夏消暑的利器。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高檔涼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用葦席的越來越少,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成為永恒的記憶。文章第12自然段“浩渺的蘆葦蕩,機器的轟鳴聲是它唯一的葬樂”便是體現(xiàn)這一思想主題。9.文本一運用了邏輯順序。②第①段舉例具體地說明了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癥狀可能有所不同,第②段又指出感冒的常見癥狀,第③~⑤段“首先”其次“第三”從三個方面由主到次地說明“感冒時對美食絲毫沒有興趣的原因”。(說明順序1分,結(jié)合文本分析3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0.①舉例子。②列舉了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不同癥狀的例子,比如:鼻病毒易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癥狀,流感病毒易引起頭痛、發(fā)燒等癥狀,腺病毒易引起咽喉痛、發(fā)燒等癥狀。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癥狀可能有所不同。(說明方法1分,作用3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1.①“之一”起限制作用,是“一種”的意思,說明咳嗽是感冒引發(fā)的常見癥狀中的一種,而非全部。②“之一”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一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2.D(2分)【解析】D.辭:推脫,推辭。13.(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的賢士,外部如果沒有能匹敵的的鄰國和外患的侵擾,這個國家往往就容易滅亡。(意思對即可,2分)14.①與下聯(lián)含義相同(1分)。②材料的下聯(lián)意思是上天想要降福于這個人,首先要用小的災禍、困難挫折去警示和告誡他,讓他經(jīng)過挫折的考驗后才會有所作為,與本句含義相同(2分)

(意思對即可,共3分)

15.①贊同(1分)。②甲文以議論為主,乙文以記敘為主(1分),③兩文都體現(xiàn)“做人做事都要有憂患意識”

。甲文強調(diào)人要有憂患意識,要有遠見,乙文中的孫叔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他不僅在位時多次拒絕大王的封賞,在將死之時也告誡兒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他的憂患意識和長遠目光蔭庇了后人。(2分)

(意思對即可,觀點1分,理由3分,共4分)

【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警之”意思是:如果上天(命運)要想給你災禍,那么肯定會先給你一點小小的幸福,讓你沾沾自喜從而有點驕傲。所以,當你得到一點幸福的時候不要那么欣喜,炫耀,要懂得受持;如果上天(命運)要想給你幸福,那么肯定會先給你一點小小的磨難挫折,讓你提高警惕從而有點敬畏。所以,當你受到一點困難的時候不要那么擔憂,要懂得自救。“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說的是困難能夠讓人有所作為,講的是“微禍”“福人”,故對應的是下聯(lián)。【15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比閱讀。【乙】文參考譯文:孫叔敖病危,臨死前,告誠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封賞我,我沒有接受。如我死后,楚王就封賞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國和越國交界處有個名叫“寢之丘’的地方,這地方貧瘠,而且名聲不太好。楚國人敬畏鬼神,而越國人迷信鬼神和災祥。可以長時間享有的,大概只有這個地方。”孫叔教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封給他的兒子,(孫叔教的)兒子推托了,請求(楚王把)寢之丘(封給自己),所以到現(xiàn)在也沒有失掉這塊封地。孫叔教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世人所認為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歡的,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原因。16.D(2分)17.這兩句描寫自己在采菊東籬時,抬頭偶見南山的情景,靜穆超然的南山與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融合,“悠然”傳神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一種超凡脫俗,天真自然的意趣。(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2分)18(共9分)(1)(4分)示例:我推薦《昆蟲記》中的舍腰蜂參評“勞動模范”。舍腰蜂又叫泥水匠蜂,七、八月選定筑巢地點后,就會飛出去并帶泥土回來。它好像永遠也不知疲倦,一直飛來飛去做泥球,不辭勞苦地建造集穴,然后把小蜘蛛塞滿巢穴,為幼蟲準備好美食,再把卵產(chǎn)在巢穴里面,最后將巢的口封起來。它看起來永遠那么不知疲倦,在為后代創(chuàng)造著美好的生活。(其他“勞動模范”——隧蜂等,內(nèi)容特點與評選稱號相符即可)(2)(5分)示例:示例一:這本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法布爾根據(jù)觀察獲得第一手資料,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生動地描寫出來,例如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鉆出地面,卻只能在陽光下活五個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戰(zhàn)術(shù)”制服敵人;切葉蜂能夠不憑借任何工具,精確地“剪”下大小適當?shù)膱A葉片來做巢穴的蓋子等。示例二:這本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趣的昆蟲世界;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能結(jié)合名著內(nèi)容分析合理即可。5分)【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本推薦名著的掌握程度。認真閱讀名著,結(jié)合積累作答。解答此題,要先分析《昆蟲記》的語言特色,然后結(jié)合例子進行分析。“有趣”是指《昆蟲記》行文活潑,語言詼諧,還常常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昆蟲世界,讀來興趣盎然。如: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是一種美麗的甲蟲,小小的,黑黑的,有一個白絨肚皮,形狀是圓的,像一粒櫻桃的核,當它用翅膀的邊緣擦著腹部的時候,就會發(fā)出一種柔軟的“唧唧”聲,就像小鳥看見母親帶著食物回來時所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19.(共5分)書面分4分,分為四等級,分別賦分為4分(一等,書寫認真、美觀,卷面干凈)3分(二等,書寫完整,卷面干凈)2分(三等,書寫完整,卷面不太整潔)。1分(四等,書寫不完整,卷面不整潔)。斷句:攻/親戚之所畔(斷句1分)20.作文(50分)作文審題立意一、審題。審這個題目,要先弄清“芬芳”的意思,“芬芳”的原意是香,香氣的意思,文題是個形象的比喻,通過閱讀提示語,“芬芳”可以是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可以是文學作品中人物、場面等在你的心中“定格、滋生、沉淀”,給你美的情、美的悟、美的思想,這種獲得的“美的感悟、生活的體驗、人生的哲理”會在你的心中留下一抹“芬芳”。簡而言之,就是生活中的美的人,美的景,美的物給你留下的感觸。其次,審題還要注意,“芬芳前面的限制修飾語“留在記憶中的”,即可結(jié)合個人生活經(jīng)歷,選取真實生活片段,那你的行文敘事要突出一個“真”字,可寫一件事情,也可記敘幾件事。二、立意。如果“芬芳”來自一花一草、一山一石,那么我們可從“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或“自然對心靈的凈化”這些方面去尋找主題;如果芬芳”來自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那么謳歌親情、贊美友情,或是表現(xiàn)陌生人給你的關(guān)懷,表現(xiàn)人性之美都可作為立意選擇;如果“薈萃芬芳”來自是文學作品中人物、場面,那么表現(xiàn)“自信、堅持、奮進”的精神和勇氣也是立意的方向。三、選材。“心中那朵芬芳”我們既可寫生活中景美、情美、心靈的美、思想的美,也可從文學作品中選材。在“芬芳”前試著加一些限制修飾的詞,如:愛的芬芳、優(yōu)秀品質(zhì)的芬芳、催人奮進的芬芳等等,文章選材就豐富了。可以從成長路上來自朋友、老師、親人的關(guān)心呵護方面選材,去贊美生活中的真善美,進而表達感恩之心;也可以寫自己的堅強、勇敢、自信、樂觀,用這一“芬芳”催我成長,成熟,也可以選取陌生人的一個微笑,一個動作為留存心底的“芬芳”;還可以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物給我的人生啟示,表現(xiàn)一種特殊的“芬芳”。參考中考評分標準原則:學生作文優(yōu)秀的要給予肯定,敢于打48~50的分值,跑題作文要慎重打分。(一)常規(guī)標準1.認真細致評分,每份作文批改時間不少于1分鐘。2.作文切入分38分。3.只寫標題,不寫作文給0分,寫作文但不寫標題扣2分。4.文體不對,跑題作文,分值25分以下。5.作文滿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以下四項有一項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滿分50分為止。(1)感情特別真摯感人,對人生社會、自然有獨特感受和認識;(2)立意新穎、深刻;(3)記敘文構(gòu)思巧妙,議論文論證嚴密;(4)記敘文語言有文采,議論文語言簡潔。6.錯別字每三個扣1分,重復錯誤不計,最高扣3分。(二)字數(shù)標準1.字數(shù)600字左右。2.300左右的作文,最多20分;100字以下的作文,10分左右;視字體和字數(shù)情況,酌情給分。3.字數(shù)夠,但是完全看不清,最多給10分;(三)特殊情況的標準1.明顯套作或通篇背誦的宿構(gòu)文,原則上不進一類文。2.作文完全抄襲前面閱讀的給0分,部分抄襲的,視內(nèi)容、字體和字數(shù)情況,酌情給分,不超過15分。3.對于思想不健康的作文,不要急于按五類文的標準判斷,考慮一下其他維度的情況,語言、結(jié)構(gòu)和書寫;慎重打出及格分以下的分數(shù)。評價量表如下項目一等二等三等五等分值21~25分16~20分11~15分6~10分0~5分主題與內(nèi)容25分記敘文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②有真情實感,能表達自己的思考和體悟;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健康。①表達意圖較明確,內(nèi)容較具體充實;②有自己的思考和體悟,不空洞,不虛假;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健康。①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