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米采收技術規程_第1頁
秫米采收技術規程_第2頁
秫米采收技術規程_第3頁
秫米采收技術規程_第4頁
秫米采收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XX/TXXXX—XXXX秫米產地采收加工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秫米相關的術語和定義、采收、加工、質量要求、貯藏、檔案記錄。本文件適用于秫米生產、加工與銷售。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SB/T11094中藥材倉儲管理規范《中華本草》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秫米禾本科植物黍PanicummiliaceumL.的種子,性黏,主要分布于山西省晉北地區,具有祛風除濕,和胃安神,解毒斂瘡之功效。3.2完熟期籽粒成熟的末期,稈、葉枯黃,籽粒干物質不再增加,進一步失水而變得堅硬。4采收4.1采收條件秫米田中95%的谷穗基部籽粒進入完熟期末期對干燥籽粒進行采收,具體表現為谷穗斷青、谷粒穎殼變黃、籽粒變硬。山西省北部約為每年9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收。4.2采收方法2DBXX/TXXXX—XXXX收獲時選擇無風天氣,選用鐮刀或聯合收割機進行采收。人工采收時用鐮刀在距離地面5~10cm處將莖稈砍下運回曬場,將帶谷穗的莖稈平鋪于曬場,厚度5cm,晴朗天氣晾曬2d,期間翻動2次;機械采收時用聯合收割機進行谷粒收獲,將谷粒直接運回曬場。5加工5.1脫粒人工采收的帶谷穗的莖稈平鋪于曬場用拖拉機帶石碾進行碾壓脫粒,反復碾壓3~5次將秸稈用耙子去除,收集籽粒。5.2籽粒干燥5.2.1自然曬干將籽粒均勻鋪攤在光照充足、平整、干燥的場地,厚度約為2cm,每天用帶齒的粗木耙翻動3次,曬干至籽粒含水量不超過13%。5.2.2烘干收獲后如遇陰雨天氣,將籽粒用烘干機烘干,烘干時最初10min溫度為30°C,之后緩慢上升到50°C繼續烘制約30min,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3%。5.3除雜先用風車、揚或簸將籽粒中的秕谷和塵土去除,再利用篩子將碎籽粒、發霉籽粒、雜質、泥土等雜物清除,使籽粒保持大小一致。5.4去殼晴朗天氣將籽粒平鋪于曬場中,厚度約為1cm,曬制0.5d,期間翻動1次。將再次干燥的籽粒用碾米機去除米殼,反復加工3遍使出米粒率達到80%以上,碎米率低于3%。5.5揚皮用揚皮機將摻雜的米殼、干癟或發霉的籽粒去除。6質量要求根據GB4404.1的要求,秫米水分不超過13%,雜質少于1%。根據《中華本草》中“秫米”項檢驗外觀呈類球形,直徑約1mm,表面淡黃白色,腹面有1條黃棕色的縱溝槽。質硬,斷面白色,富粉性。7貯藏秫米裝入白色布袋中,按照SB/T11094中藥材倉儲管理規范進行貯藏,貯藏時要求陰涼、干燥、8檔案記錄3DBXX/TXXXX—XXXX應對秫米采收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具體參見附錄A。原始記錄應保留5年以上。4DBXX/TXXXX—XXXX附錄A(資料性)秫米采收記錄表表1生產操作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