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1頁
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2頁
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3頁
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4頁
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古代詩歌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閱讀遼寧省錦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15~16題。溪村即事元·周權寒翠飛崖壁,塵囂此地分。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①云。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山翁邀客飲,閑話總成文?!咀ⅰ竣偈@,欄桿狀的巖石。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飛”字賦予崖壁上蒼翠的青松以動感,有力地凸顯其傲岸挺拔的姿態。B.詩人認為山村與喧囂繁鬧的塵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可見山村環境幽深寧靜。C.山翁邀客對飲、談吐不俗,足見山翁率性豪爽、不同凡俗,與詩人情誼深厚。D.詩歌描繪了清幽的山村景象,層次分明,富有詩意,體現了詩人恬淡的情懷。16.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詩頷聯、頸聯所用意象寄托著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禹廟杜甫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①。云氣噓清璧,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②,疏鑿控三巴③。【注】①龍蛇:指璧上所畫大禹驅趕龍蛇治水的故事。②四載: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用的四種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樏,泥行乘橇。③三巴:巴郡、巴東、巴西的合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開門見山,描寫禹廟坐落在寂寞的空山中,蕭瑟的秋風、落日的余暉使禹廟更添荒涼,顯出禹廟的莊嚴肅穆,巍然獨峙。B.頷聯寫廟內之景,庭中橘柚樹上垂滿了碩大的果實,屋宇的墻壁上畫滿了飛舞的龍蛇,使原本凄清冷落的荒庭古廟煥發出生機。C.詩歌前三聯運用遠近結合的手法,描寫了禹廟內外的景象;尾聯以景結情,謳歌了大禹治水澤被后世的豐功偉績。D.本詩借參謁古代圣賢祠廟以表達詩人的敬仰之情,暗含諷今之意。這與作者的另一首律詩《蜀相》有異曲同工之妙。16.本詩頸聯“云氣噓清壁,江聲走白沙”中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遼寧省大連市五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5~16題。金縷曲梁啟超丁未①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子。瀚海飄流燕。乍歸來、依依難認,舊家庭院。惟有年時芳儔在,一例差池雙剪②。相對向、斜陽凄怨。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忍拋得,淚如線。故巢似與人留戀。最多情、欲黏還墜,落泥片片。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又生恐、重簾不卷。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休更問,恨深淺。注:①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梁啟超于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歸國,其時國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東渡,是年光緒帝病死。②差池雙剪:燕尾如剪。《詩》:“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辈畛兀翰积R的樣子。③“十二曲闌”即十二樓。這里喻指光緒皇帝的囚禁處。光緒此時已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臺。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用“瀚海飄流燕”突起,暗示作者飄泊扶桑、流離苦辛的身世遭遇。以此總領全詞,既點明自己的身份,也為全詞定下了基調。B.“乍歸來”幾句,抒寫作者歸來深覺風景已殊,清王朝國事日非,腐朽不堪,使得他對自己的舊家庭院已經無法辨認,痛苦萬分。C.“算興亡、已慣司空見”,以反語抒發“奇愁”。對于國家民族的興亡、保皇立憲的成敗,他怎會司空見慣呢?話甚淡而情實深。D.過片不寫人戀故巢,而用擬人化手法寫“故巢似與人留戀”,將戀巢之情表現得更深一層,即便這故巢已是“欲黏還墜,落泥片片”。16.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凡寫情……皆可于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边@首詞正體現了這樣的特點,請就評價語中“不許一語道破”和“性情之厚”談談你的理解。(6分)遼寧省大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雙基測試(期末)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早度分水嶺①(節選)盧照鄰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徒費周王粟②,空彈漢吏冠③。馬蹄穿欲盡,貂裘敝轉寒。層冰橫九折,積石凌七盤。瑟瑟松風急,蒼蒼山月圓。傳語后來者,斯路誠獨難。注:①唐高宗乾封初,詩人被放逐為益州新都尉,后秩滿,漫游蜀中。此詩當為離蜀歸京時所作。②周王粟:《史記·伯夷列傳》有“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的記載。③“空彈”句:《漢書·王吉傳》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的記載,后以彈冠喻將出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王粟”“漢吏冠”以典故借指自己做官的情形,也略帶對朝廷的愧疚之意。B.中間句從馬蹄、貂裘、層冰、積石等直接寫早度路途艱險,與《蜀道難》相似。C.“瑟瑟”“蒼蒼”兩個疊詞,增強了詩句的韻味,也烘托出詩人此刻復雜的心境。D.結尾兩句卒章顯志,既有詩人對眼前路途艱險的嘆息,也有對宦海人生的感慨。16.本詩前兩句有版本作“千年游蜀道,萬里向長安”,與“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相較,你覺得哪個更好?請結合詩歌相關內容簡要分析理由。(6分)遼寧省沈陽市2024年高中三年級教學質量監測(一)(期末)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5~16題?!倦p調】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劉時中正黃塵赤日長途,便雷奮天池①,教雨隨車。把世外炎氛,人間熱惱,一洗無余。展洙泗②千年畫圖,納瀟湘一道冰壺。報政何如?風動三湘,霜滿重湖③?!咀ⅰ竣偬斐兀呵f子《逍遙游》:“有冥海者,天池也。”②洙泗:指流經山東曲阜的洙、泗二水。孔子曾于此講學,造就很多人才,被認為是教化禮義之邦。③重湖:指洞庭、青草兩湖,皆在湖南岳陽境內,兩湖相接,故日“重湖”。15.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曲行文思路由虛入實,以雷霆起,以風霜結,寓情思于景物。B.詩人描寫了為友送行時的情景,一場雷雨在詩人筆下別有寄托。C.本曲用語不凡,“炎氛”“熱惱”意蘊豐富,“奮”“洗”精當傳神。D.詩人思接“千年畫圖”,又展望友人赴任后的瀟湘圖景,筆觸靈動。16.此曲結尾為“風動三湘,霜滿重湖”,張孝祥也曾泛舟于重湖之上,寫下《念奴嬌·過洞庭》。兩篇作品的最后兩句各自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古代詩歌閱讀遼寧省錦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15~16題。溪村即事元·周權寒翠飛崖壁,塵囂此地分。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①云。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山翁邀客飲,閑話總成文?!咀ⅰ竣偈@,欄桿狀的巖石。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飛”字賦予崖壁上蒼翠的青松以動感,有力地凸顯其傲岸挺拔的姿態。B.詩人認為山村與喧囂繁鬧的塵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可見山村環境幽深寧靜。C.山翁邀客對飲、談吐不俗,足見山翁率性豪爽、不同凡俗,與詩人情誼深厚。D.詩歌描繪了清幽的山村景象,層次分明,富有詩意,體現了詩人恬淡的情懷。16.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北驹婎h聯、頸聯所用意象寄托著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15.C【解析】“與詩人情誼深厚”錯誤,尾聯的意思是,詩人在游山過程中遇到一位老翁,老翁邀請詩人做客,詩人與山翁并非朋友,沒有深厚情誼。(3分)16.【解析】①鶴,野鶴在雨后的林間漫步,人至不飛,寄托著詩人悠閑自得的情懷。②僧,僧人倚身石闌,觀賞行云,寫出詩人對恬靜安然、超凡脫俗的生活的向往之情。③竹與梅,竹影搖曳,梅香陣陣、凸顯詩人對正直傲岸品性的追求。(共6分,每點2分,意思接近即可給分。)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禹廟杜甫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①。云氣噓清璧,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②,疏鑿控三巴③?!咀ⅰ竣冽埳撸褐歌瞪纤嫶笥眚屭s龍蛇治水的故事。②四載: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用的四種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樏,泥行乘橇。③三巴:巴郡、巴東、巴西的合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開門見山,描寫禹廟坐落在寂寞的空山中,蕭瑟的秋風、落日的余暉使禹廟更添荒涼,顯出禹廟的莊嚴肅穆,巍然獨峙。B.頷聯寫廟內之景,庭中橘柚樹上垂滿了碩大的果實,屋宇的墻壁上畫滿了飛舞的龍蛇,使原本凄清冷落的荒庭古廟煥發出生機。C.詩歌前三聯運用遠近結合的手法,描寫了禹廟內外的景象;尾聯以景結情,謳歌了大禹治水澤被后世的豐功偉績。D.本詩借參謁古代圣賢祠廟以表達詩人的敬仰之情,暗含諷今之意。這與作者的另一首律詩《蜀相》有異曲同工之妙。16.本詩頸聯“云氣噓清壁,江聲走白沙”中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二)古代詩詞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3分)【答案】C【解析】C.“尾聯以景結情”錯誤,尾聯意思是“早就聽說大禹乘著四種交通工具治理水患,開鑿石壁,疏通水道,使長江之水順河流入大?!保瑢儆跀⑹?,沒有運用以景結情的手法,而是通過寫事表達詩人對大禹“乘四載”“控三巴”的偉大功績的由衷贊美。16.(6分)【答案】“噓”和“走”兩字最生動傳神。①“噓”是“慢慢呼氣”之意。運用擬人手法,描繪出蒸騰的云霧在空曠的山崖峭壁繚繞的景致。②“走”是“跑”的意思,將江水擬人化,描寫出波濤轟鳴,白浪淘沙,滾滾奔流的畫面。③“噓”和“走”生動傳神地將大自然的磅礴氣勢和大禹治理山河的偉大氣魄疊合到一起,抒發了作者對治水英雄不畏艱險、為民造福的崇敬之情。(每點3分)遼寧省大連市五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5~16題。金縷曲梁啟超丁未①五月歸國,旋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子。瀚海飄流燕。乍歸來、依依難認,舊家庭院。惟有年時芳儔在,一例差池雙剪②。相對向、斜陽凄怨。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忍拋得,淚如線。故巢似與人留戀。最多情、欲黏還墜,落泥片片。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又生恐、重簾不卷。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休更問,恨深淺。注:①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梁啟超于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歸國,其時國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東渡,是年光緒帝病死。②差池雙剪:燕尾如剪?!对姟罚骸把嘌嘤陲w,差池其羽?!辈畛兀翰积R的樣子。③“十二曲闌”即十二樓。這里喻指光緒皇帝的囚禁處。光緒此時已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臺。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句用“瀚海飄流燕”突起,暗示作者飄泊扶桑、流離苦辛的身世遭遇。以此總領全詞,既點明自己的身份,也為全詞定下了基調。B.“乍歸來”幾句,抒寫作者歸來深覺風景已殊,清王朝國事日非,腐朽不堪,使得他對自己的舊家庭院已經無法辨認,痛苦萬分。C.“算興亡、已慣司空見”,以反語抒發“奇愁”。對于國家民族的興亡、保皇立憲的成敗,他怎會司空見慣呢?話甚淡而情實深。D.過片不寫人戀故巢,而用擬人化手法寫“故巢似與人留戀”,將戀巢之情表現得更深一層,即便這故巢已是“欲黏還墜,落泥片片”。16.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凡寫情……皆可于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這首詞正體現了這樣的特點,請就評價語中“不許一語道破”和“性情之厚”談談你的理解。(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評價觀點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解答】(1)B.“自己的舊家庭院”錯。是喻指國家。

故選B。

(2)這首詞較易理解,關鍵在于全詞都用比喻。燕子喻維新志士,流燕就是流亡在外的作者。故巢喻清王朝,主要指光緒持政的朝廷。斜陽喻時局,隔蓬山的人指被幽禁的光緒。這些比喻,都具象征性。上片寫歸來的傷感。作者自喻為流燕,海外飄零已久。九年相別,回國與維新人士相見,“相對向、斜陽凄怨?!睍r局危艱,已無可挽回,如夕陽在山了。維新人士此時已沒有多少力量,只能相對凄怨。作者以“算興亡、已慣司空見“一句,表達他對清王朝必然覆亡的評價,又以“忍拋得,淚如線”的形象描述,表達他對清王朝,主要對光緒依戀之情。下片集中寫懷念被幽禁的光緒,表達關懷、哀傷的情懷?!肮食菜婆c人留戀”,以故巢喻清王朝,使人留戀,但“落泥片片”,已經不能繼續保存下去。燕子是候鳥,遷徙歸來,依例居于舊巢。舊巢不可再居,連修補也為難,“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弊髡哌€以龔自珍當年對朝廷的態度來自喻,“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還是希望清王朝能振作起來,救亡圖存的?!罢渲亍倍?,出于希望之意。但是,現實社會的回答是“重簾不卷”,不為所用。當年唯一寄予希望的光緒,卻是“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被幽禁至今,無由再相見。維新變法也被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粉碎。于是,對光緒的懷念變成無望的哀傷,對振興祖國的壯志變成對頑固派的仇恨。最后兩句“休更問,恨深淺”,仇恨深淺,不必問了,不回答已是回答。正是對慈禧深刻的仇恨,作者才再東渡日本的。全詞意思融通,處處體現了對故國、對維新人士、對光緒的懷念,對清廷頑固勢力的仇恨。情重于辭,顯得坦露誠摯,語多直率,便覺形象難具。雖然是維新思想倡導者真情實感,卻未能在詞史上有所發明,聊備一格而已。

答案:

(1)B

(2)①“不許一語道破”:詞人沒有一語道破其情,通篇運用比興(或答“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手法,以燕自喻,亦物亦人,“故巢”即殘破的國家,把自己的家國之恨、故君之戀表現得形象、婉轉而又貼切。

②“性情之厚”:即指詞人抒發了復雜的思想情感。主要情感有:離鄉漂泊的苦情;殷勤救國的愛國之情;國家殘破的痛惜之情;自己苦心一片,卻始終不被當政者諒解的痛苦之情;不見(光緒)皇帝、“故巢”難補的憾恨與惋惜;對國家命運不可挽回、自己理想不能實現的怨恨;對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專權誤國的怨恨?!军c評】理解詩歌的方法: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四)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遼寧省大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雙基測試(期末)語文試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早度分水嶺①(節選)盧照鄰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徒費周王粟②,空彈漢吏冠③。馬蹄穿欲盡,貂裘敝轉寒。層冰橫九折,積石凌七盤。瑟瑟松風急,蒼蒼山月圓。傳語后來者,斯路誠獨難。注:①唐高宗乾封初,詩人被放逐為益州新都尉,后秩滿,漫游蜀中。此詩當為離蜀歸京時所作。②周王粟:《史記·伯夷列傳》有“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的記載。③“空彈”句:《漢書·王吉傳》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的記載,后以彈冠喻將出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王粟”“漢吏冠”以典故借指自己做官的情形,也略帶對朝廷的愧疚之意。B.中間句從馬蹄、貂裘、層冰、積石等直接寫早度路途艱險,與《蜀道難》相似。C.“瑟瑟”“蒼蒼”兩個疊詞,增強了詩句的韻味,也烘托出詩人此刻復雜的心境。D.結尾兩句卒章顯志,既有詩人對眼前路途艱險的嘆息,也有對宦海人生的感慨。16.本詩前兩句有版本作“千年游蜀道,萬里向長安”,與“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相較,你覺得哪個更好?請結合詩歌相關內容簡要分析理由。(6分)15.(3分)B(“馬蹄、貂裘”兩處是間接寫出。)16.(6分)示例一:原句更好。丁壯之年與鬢發花白寫出人生短暫,形成了對比;(3分)表達出詩人滯留蜀地多年的無限感慨,奠定了詩歌的感情基調。(3分)示例二:改句更好。“千年”與“萬里”從時空角度虛寫蜀地漂泊,詩境雄渾而悲壯;(3分)滿含著詩人滯留蜀地多年的無限感慨,為整個詩歌奠定了感情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