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論語》“君子之風”的內涵(一)見利思義,義然后取義利觀是道德的根本問題。《論語》認為義和利是辯證統一的,君子應該巧妙調和義和利之間的關系,即見利思義,義然后取。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里的“利”主要指的是私利,“義”則是一種道德規范、價值取向、行為準則。《論語》不否認“利”的重要性,指出“義”是“利”的前提:“義”對“利”起到規范、限制、約束作用,當“義”“利”發生沖突時,要將“義”放在首位,舍棄個人利益。(二)意志堅定,志向遠大曾子在描述君子時,有兩句話非常有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也。”《論語》認為,作為一名君子,首先要胸懷寬廣,要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勇擔時代大任、成時代大事。其次要意志堅定,即使在經歷生死存亡的緊要時刻,也要堅持信念,如此才能算得上君子。(三)安貧樂道,樂以忘憂《論語》在談到君子時,多處表現出孔子主張安貧樂道、樂以忘憂的思想。孔子在稱贊其弟子顏回時說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回答子貢“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一問題時,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認為鼎食鳴鐘、錦衣玉食,都不是一名君子應該追求的,即使身受貧困之苦,也要學會接受它,安然處之,即所謂“安貧”。真正的君子應該追求的是“道”,即道德的砥礪和境界的提升,即所謂“樂道”。(四)文質彬彬,言行一致“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認為君子文、質、言、行缺一不可。“質”指的是內在的修養品德,“文”指外在的形象禮儀、舉止言談,即君子既要崇仁修德,又要克己復禮。“言”指的是言語,“行”指的是行為。《論語》認為君子要慎言慎行,先行而后言,言出行即隨,避免出現言之于口,但行動未跟上的情況,因為“君子……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誠信是成就君子人格的內在要求,是衡量一名君子的標準之一。只有四者兼具,才謂之“君子”也。(五)立志好學,進德修業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認為君子所求并非口食之欲,居所之華麗,而在于精神上的富足,而學習就是尋求精神上富足的途徑之一。《論語》中的學習不僅指的是對各類典籍和技能的學習,也包括修德,君子有了“德”,才能使其“才”得以更好地發揮出來。而君子要達到進德修業的目標,也需要付出努力,一要勤思,學而不思則罔;二要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三要勤學,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六)孝敬長者,友愛兄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論語》認為作為君子,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悌”,其中“孝”指的是孝敬長輩,例如,在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之后,小輩需要等長者先行離去之后,再出去。“悌”指的是兄弟姊妹在一起和睦友愛,可引申為同輩之間的關愛。“孝悌”不是教條,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二、“君子之風”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一)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從小學到高中,很多學生都是以“考上大學”為目標而學習,進入大學后面對大學學習科目的豐富性,學習模式的自主性,“大學學習的目標是什么”成了大學生們進入大學之后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將《論語》君子思想中的“意志堅定,志向遠大”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告知大學生們要珍惜大學時光,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用學習來掌握事物的規律;另一方面告知大學生要堅定學習信念,“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將個人的發展目標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相融合,將個人的理想信仰同黨和人民的偉大夢想相結合,勇擔時代大任。(二)幫助大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貧”“富”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貧富觀”。進入大學后,由于家庭環境的不同,部分大學生因貧而恥,因貧被騙,因貧而功利,甚至因貧而踏入犯罪的深淵。針對這一現狀,將《論語》“君子之風”中的“安貧樂道,樂以忘憂”思想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明確讀大學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而不是追求物質上的“富”,物質上的“貧”是暫時的,要學會接受它,并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學習上。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集體”和“個人”的關系,樹立正確的“集體主義觀”。如今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是全家的“中心”,承載著全家的“希望”,家庭的過度關心和過分保護導致他們將注意力多集中在個人的得失上,集體觀念不強。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產生矛盾時,往往會棄“集體利益”而不顧。將《論語》“君子之風”中的“見利思義”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對于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集體意識,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具有重要意義。(三)加速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人才的重任,所培養的大學生不僅要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應有正確的道德認知。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跨文化交流更加頻繁,這也使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再加上目前各高校的道德教育手段傳統、內容陳舊,很多大學生存在自私、失信等問題。將《論語》“君子之風”中“立志好學,進德修業”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明確養成良好道德素養的重要意義;將《論語》“君子之風”中的“言行一致”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做好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幫助大學生明確“誠信”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義;將《論語》“君子之風”中的“孝敬長者,友愛兄弟”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家庭觀”“生命觀”起到引導作用。(四)幫助大學生培養民族認同感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培養民族認同感。培養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是培養他們民族認同感的渠道之一。隨著西方文化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沖擊,一向走在時代潮流前端的大學生們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感逐漸顯現,具體表現為喜愛過“洋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知半解,更有甚者將中國傳統紋飾文化視為落后的、封建的、閉塞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論語》“君子之風”更是集中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營造大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并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意義,鼓勵大學生將所學到的內涵精神運用到實踐之中,從而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三、“君子之風”融入思政教育路徑(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體系在大思政背景下,多層次、多形式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法寶之一。因此,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一要加強教師的培訓,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于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培訓可以幫助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優秀傳統文化中《論語》“君子之風”的地位及內涵,使教師能結合當前的形勢,賦予《論語》“君子之風”新的時代意義,更好地將《論語》“君子之風”的內涵和精神融入對大學生的教育之中。二要敢于在教學中進行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將《論語》“君子之風”背后的故事融入思政課中,使學生深入了解《論語》“君子之風”的時代意義,進一步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中的“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一章時就可引用《論語》中談到君子需“意志堅定,志向遠大”的相關語句,增強相關理論的說服力;專業課教師要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專業課中,進一步發揮隱性課程的思政作用。比如,在講授“電子商務法規”這門課程時,談到電子商務法的誠信原則時,就可引用“君子……主忠信”這句話來加強學生對該原則意義的理解。(二)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的優劣對于促進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體的發揮至關重要。當前,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主要分為校園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第一,高校可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各級學生組織的校園文化學習活動中,如在學生團體中開展以學習《論語》“君子之風”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主題沙龍、情境展示等,鼓勵學生用文藝創作、文藝演出詮釋“君子之風”。在各級同學組織中開展“君子之風”主題日活動、主題沙龍,讓同學們在相應教師的帶領下,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情況出發開展探討,分享自己的思想體悟。在學生骨干力量中成立“《論語》君子之風學習協會”“《論語》君子之風宣講團”等社團組織,抓住學生團體中的“骨干力量”,讓他們在日常研究中加深對《論語》“君子之風”了解的基礎上,一方面形成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成為校園中“君子之風”的宣傳主體,從而強化“君子之風”的宣傳力量,更好地使“君子之風”的內涵和現實意義入腦入心,讓“君子之風”成為校園的主旋律。第二,高校可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各級學生組織的實踐活動中,各級學生組織要積極組織學生到孔廟、孔府、孔林以及顏回故居——陋巷坊等場所進行實地考察,身臨其境地感受孔子與其弟子生活學習的環境,從而更好地理解《論語》中“君子之風”的內涵,進一步激發學生將“君子之風”體現出的精神內涵融入自己的實踐中去,引導學生扣好“扣子”,立對“理想”,養成“道德”。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能將在“君子之風”中學到的內涵精神運用到實踐中,傳播健康理念,強化價值理念。(三)融入網絡思政教育《論語》“君子之風”是跨越時空的文化瑰寶,在大思政格局下,要發揮網絡優勢讓《論語》中的“君子之風”“活”起來,設計符合千禧年大學生的網絡話語體系,讓“君子之風”可見可觸、可追可溯、可感可知。高校可將《論語》“君子之風”融入學校新媒體矩陣的建設中,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時效性和互動性,占領輿論宣傳的主陣地,借助微博等各種社交媒體,通過文字、圖片、表情包、短視頻等形象生動的形式對《論語》中的“君子之風”進行宣傳,內容可以包括內涵解讀、實踐榜樣、實地考察等,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引導學生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四、結語高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特色漁業養殖與產銷合作合同書
- 行政管理學的系統思維應用試題及答案
- 管理學的實證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在社會中的責任試題及答案
- 2025二手車輛買賣合同的樣本
- 2025簡約裝修購房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拼多多店鋪設計合同書合同書
- 管理學對公共政策實施的影響探索試題及答案
- 2025股權讓與合同范本
- 建筑結構性能評估的試題及答案
- 小升初語文閱讀理解練習100篇
- MOOC 大學公共體育-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培訓班免責聲明樣本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任務2 聚酯合成的漿料配制-PTA的輸送與卸料
-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全冊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表格式教案
- 菟絲子的藥學研究進展
- 2024年網絡安全攻防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綠野仙蹤-英語話劇劇本
- 2024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解析-試卷三
- 公積金擴面總結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