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安徽省蕪湖市2023屆高三二模文綜歷史試題1.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游的良渚遺址、黃河中游的陶寺遺址中,發現了城址城壕、專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隨葬品的顯貴大墓及專用的貴族墓地,以及散見于遺址內的非正常死亡遺骸等,這些發現可以用來證明()A.階級分化和斗爭加速國家出現 B.城市是進入文明時期的標志C.中國華北地區最早出現了國家 D.當時中國南北聯系日益加強〖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據材料“有大量隨葬品的顯貴大墓及專用的貴族墓地”可知,這一時期出現階級分化,貴族的墓地跟普通人墓地差距大;據材料“散見于遺址內的非正常死亡遺骸”可知,這種非正常死亡有可能是相互斗爭所致,因此我們可以推知,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遺址考古成果來看,當時中國已經出現階級分化,階級斗爭也在加速,這會加快國家的出現,A項正確;B項表述正確,但是材料沒有城市的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中的長江下游不是我國華北地區,據材料也無法得出華北地區是最早出現國家的地區,排除C項;受當時生產力的影響,南北方聯系加強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2.南朝梁武帝時,有大臣出使北魏前認為“魏朝甚盛,猶曰五胡。正朔相承,當在江左”,歸來后感嘆“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承認南朝自愧不如。這可以用來說明()A.南北經濟發展趨于平衡 B.北方完成全國統一的原因C.華夏認同觀念開始產生 D.古代政治重心始終在北方〖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朝梁武帝時(中國)。據材料可知,南朝梁武帝時,某大臣出使北魏前后對北魏的評價反差很大,出使北魏前認為北魏是少數民族,教化未開,經濟落后;歸來后感嘆北魏政治穩定,經濟發達,這種信息可以作為從個別人物的角度推知當時北魏強大,因此北方完成全國統一的原因這種說法符合題意,B項正確;A項表述錯誤,題干涉及時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此時南方地區得到開發,但是南北經濟差距仍然較大,排除A項;C項錯誤,華夏認同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排除C項;D項表述錯誤,如南宋政治中心在杭州,排除D項。故選B項。3.朱熹云:“今緣文字印本多,人不著心讀。漢時諸儒以經傳相授者,只是暗誦,所以記得牢……以其無本,但記得耳?!敝祆渌u的現象折射出()A.南宋印刷業快速發展 B.理學逐漸走向僵化C.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條 D.市民階層不斷擴大〖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宋(中國)。根據材料“今緣文字印本多”、“以其無本,但記得耳”可知,朱熹認為之前書本不多,很多人都會用心記,而且記得牢,現在書本多了,反而不用心記,這體現了當時印刷業的發展,A項正確;理學走向僵化是在明清時期,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出士大夫教條的思想,材料中主要體現出朱熹對當時印刷業發展的背景下,人們不認真誦讀這種現象的批判,排除C項;D項表述符合宋朝時空,但是材料無法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4.隆慶四年,明朝與蒙古達成和議,俺答汗在答謝表中說道:“臣等生齒日多,衣服缺少。近年各邊時常調兵出搗,殺虜家口,趕奪馬匹,邊外野草盡燒,冬春人畜難過,……乞敕各邊守臣各立市場,聽番漢人等每年互相買賣一次?!甭c和議()A.解決了明朝內陸邊疆的危機 B.提高了朝貢貿易的地位C.順應了民族關系發展的趨勢 D.調整了農牧經濟的格局〖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材料“俺答汗的答謝表內容”可知,為了解決牧區生產和生活上的不足,蒙古方面迫切需要和中原停戰互市,結合所學可知中原百姓也不希望時常打仗,明朝與蒙古達成了和議,這就順應了民族關系發展的趨勢,C項正確;明朝與蒙古和議后,還有其他邊患危機,排除A項;隆慶和議并沒有提高朝貢貿易的地位,排除B項;中原和少數民族地區互市不一定會帶來農牧經濟格局的變動,排除D項。故選C項。5.中國近代數學家李善蘭專注于研究西方數學,曾自署對聯“小學略通書數,大隱不在山林”,并在1859年出版譯著中希望“異日人人習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國。”這體現了()A.“實業救國”思潮 B.“經世致用”思想C.“中體西用”觀念 D.“民主科學”主張〖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的中國。據材料“異日人人習算,制器日精”可知,在李善蘭看來,只要我們中國人堅持學習遲早有一天我們中國的科技也會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體現出了經世致用,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實業救國”思潮,而且“實業救國”思潮出現于19世紀末,題干涉及時間中國還未出現該思潮,排除A項;中體西用思想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D項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B項。6.下圖為1868—1900年中國棉紡織品進口量統計數據,該數據反映了當時中國()——吳煥良《近代上海棉紗業空間研究》A.自強求富運動的成效 B.民族工業初步發展C.傳統經濟結構的變動 D.關稅主權遭受侵犯〖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68—1900年中國。據材料可知,1868—1900年整體上中國棉紡織品的棉布與棉紗呈現上升趨勢,據此可以推知中國棉紡織品中原材料棉紗和棉布基本以來進口,說明中國傳統手工業走向解體,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國棉紡織品進口量越來越多,說明越來越以來國際市場,不能說明洋務運動的成效,排除A項;B項表述不嚴謹,據所學可知,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是在甲午戰后,題干時間還包括甲午戰前一部分時間,排除B項;D項表述符合史實,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就逐步喪失關稅主權,但是材料反映的是我國棉紡織品的進口情況,不能反映關稅情況,排除D項。故選C項。7.1941年11月,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選出的轄區政府18名委員中,有*###*員7名,徐特立(*###*員)當即申請退出,經大會通過,以黨外人士遞補。此政治實踐()A.擴大了革命統一戰線的范圍 B.借鑒了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C.削弱了邊區政權的建設力量 D.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形勢需要〖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1年(中國)。據材料“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有*###*員7名”、“以黨外人士遞補”等信息可知,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陜甘寧邊區政府實行的“”三三制原則”,據所學可知,三三制原則下,邊區政府吸收大量非中共黨員,這有利于團結各階層抗日,適應了民族戰爭新形勢的需要,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抗戰時期的根據地政權三三制的原則,不是國民革命時期建立的革命統一戰線,排除A項;據材料信息無法推知中共的政治實踐借鑒俄國革命經驗,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三三制原則不僅不會削弱邊區政權的力量而且擴大了政府在民眾中的權威,有助于團結各階層抗戰,排除C項。故選D項。8.下圖為貴霜帝國威瑪·卡德菲西斯(約公元110—127年)時代的金幣,正面是貴霜國王半身像,外圈為希臘文,背面是濕婆(婆羅門教主神之一)右手持三叉戟的站像,外圈是貴霜文。這反映了()A.絲綢之路的拓展 B.多元文化的交流C.東西經貿的頻繁 D.希臘文明的延續〖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約公元110—127年(貴霜帝國)。據材料可知,貴霜帝國威瑪·卡德菲西斯時代的金幣外表上有貴霜國王半身像,外圈為希臘文,背面是濕婆,說明貴霜帝國金幣受到希臘文化、印度文化、貴霜文化的多重影響,這體現的是文化的交流,B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涉及中國,無法得出貴霜帝國金幣和絲綢之路之間有聯系,排除A項;材料沒有交代貴霜帝國與外部經濟聯系的情況,無法得出東西經貿的頻繁的認識,排除C項;材料只能說明霜帝國金幣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不能說明是貴霜帝國在延續希臘文明,排除D項。故選B項。9.西歐中古時期出現諸多自詡為類似古代羅馬帝國的“帝國”,都難以維系且得不到普遍認可,但拜占庭帝國始終自稱為“羅馬帝國”,并被后人稱為“第二羅馬帝國”,直到1453年最終滅亡。這主要由于拜占庭帝國()A.繼承并發展了羅馬帝國政治體制 B.軍事技術和兵器馳名中古世界C.奠定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文化基礎 D.支持并推進基督教文化的發展〖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古時期(拜占庭)。據材料可知,材料主要體現了拜占庭從羅馬帝國分離出來后,繼續以羅馬帝國自居,并且得到社會普遍認可,說明不管是拜占庭帝國還是外界都認為拜占庭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關系緊密,據所學可推知這是因為拜占庭帝國繼承并發展了羅馬帝國政治體制,A項正確;B項表述基本符合史實,但是B項所述與拜占庭帝國被后人稱作“第二羅馬帝國”不相關,排除B項;古希臘羅馬文化,奠定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文化基礎,排除C項;D項只是拜占庭帝國繼承羅馬帝國的一個方面,而且不是主要方面,排除D項。故選A項。10.在1642年《壟斷法》(世界第一部專利法)頒布前,英國在紡織和冶鐵工業上僅有一項發明,而此后短短一百多年間,英國僅紡織業就有七項大的發明。由此可知,英國的專利制度()A.加快了英國的法治建設 B.得益于英國的工業革命C.刺激了技術發明和創新 D.有助于科學與技術結合〖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42年(英國)。據所學可知,專利法重在保護技術發明者的權益,據材料可知,英國專利法頒布后的一百多年,僅紡織業就有七項大的發明,可見,刺激了技術發明和創新,C項正確;題干主要涉及在英國專利法的推動下促進英國的技術發明,材料主要不是強調英國的法制建設,排除A項;據題干時間可知,題干時間最遠的不過是1742年左右,當時英國還未開展工業革命。英國的專利制度主要是在工業革命開展之前確立的,排除B項;科學與技術相結合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題干涉及時間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相距甚遠,排除D項。故選C項。11.一戰后,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從領導力量上看,有無產階級領導的,有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也有王公貴族或部落首領領導的。由此可知,這些國家()A.反殖民統治斗爭形式多樣 B.徹底擺脫西方殖民統治C.民族革命出現各階層聯合 D.經濟發展水平程度各異〖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后(亞非拉地區)。據材料可知,一戰后亞非拉各國民族解放運動領導力量不同,依據唯物史觀的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可知,之所以亞非拉各國一戰后民族解放運動領導力量不同,是因為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導致不同國家的階級力量對比不同,D項正確;A項是表象,題干問的是,一戰后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力量不同的原因,反殖民統治斗爭形式多樣不是一戰后,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力量不同的原因,排除A項;B項表述不符史實,一戰后大多數亞非拉國家依然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只不過通過斗爭從宗主國獲得了更多的權利,排除B項;C項表述與一戰后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力量不同沒有關聯性,排除C項。故選D項。12.美國于1949年通過《住房法案》承諾“為每個美國人提供體面的住房”,然而1981年到1987年間,里根政府聯邦住房項目的撥款從319億美元減少到94億美元。這種變化說明了美國()A.福利國家規模開始縮小 B.經濟實力呈現衰退的跡象C.國家經濟政策因時調整 D.政黨政治影響政策連續性〖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9年至1987年美國。據材料可知,1949年美國政府承諾為每個美國人提供體面的住房;1981年到1987年間,里根政府聯邦住房項目的撥款在下降,據所學可知,20世紀50年代,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所以承諾每個美國人住房,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在經濟危機后減少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里根政府聯邦住房項目的撥款的減少就是政府減少對經濟干預的體現,可見不同時期,美國實行不同的經濟政策,C項正確;A項表述不正確,自20世紀70年代經濟危機以來西方國家就已經縮小福利規模,排除A項;美國里根政府聯邦住房項目的撥款減少不能說明美國經濟實力下降,這主要體現的是美國政府減少對經濟的干預,排除B項;材料中的現象與政黨政治不相關,排除D項。故選C項。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說:“十八世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百年銳于千載,經濟問題繼政治問題之后,則民生主義躍躍然動,二十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1912年,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進一步指出:“至社會革命(民生主義),原起于少數大資本家之壓制多數平民耳。在各國貧富之階級,相差甚遠,遂釀成社會革命,有不革不了之勢?!薄獡秾O中山選集》材料二馬克思認為,在未來的社會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恩格斯更明白地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里,“通過社會化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薄獡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材料三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浴吨泄捕髨蟾妗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孫中山所說的世界“百年銳于千載”?并簡析孫中山重視民生問題的原因。(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新時代“共同富?!彼枷氲睦碚摐Y源,并闡明其意義?!即鸢浮剑?)理解:歐美國家普遍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制度;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思想解放,自由平等理念進一步傳播;自然科學進一步發展。(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原因: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貧富兩極分化加??;歐美各國階級矛盾尖銳,工人運動興起;歐美各國奉行自由主義,對民生問題關注不夠;孫中山關心民生的情懷;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的關于普遍富裕的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同”、“民本”等思想;###的長期探索。(任答其中兩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意義:增進全民福祉;促進經濟社會更加穩健發展;豐富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借鑒。(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解析〗【小問1詳析】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理解:根據材料“十八世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可分析出歐美國家普遍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制度;結合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可分析出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市場形成;結合殖民體系可分析出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根據材料“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百年銳于千載”可分析出思想解放,自由平等理念進一步傳播,自然科學進一步發展。(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原因:結合工業革命后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可分析出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貧富兩極分化加??;根據材料“各國貧富之階級,相差甚遠”可分析出歐美各國階級矛盾尖銳,根據材料“民生主義躍躍然動,二十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可分析出工人運動興起;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歐美各國奉行自由主義,對民生問題關注不夠;結合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思想可分析出孫中山關心民生的情懷;結合中國資本主義經濟到發展可分析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小問2詳析】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理論淵源:結合馬克思主義可分析出馬克思主義的關于普遍富裕的思想;結合中華文化的民本思想可分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同”、“民本”等思想;結合所學可分析出###的長期探索。(任答其中兩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意義:根據材料“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可分析出增進全民福祉;根據材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可分析出促進經濟社會更加穩健發展;結合所學可分析出豐富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根據材料“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笨煞治龀鐾七M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所學可分析出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借鑒。(任答其中三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所謂歷史分期,就是史家以不同理論范式為尺度,在歷史記錄中置入時間或時代的分割點,以劃分世界歷史時段的做法。20世紀以來,中外世界史學界圍繞世界歷史分期問題展開討論。國外學界比較具代表性的分期方案有“古代—中世紀—現代”三段論分期、以交往和聯系作為關鍵邏輯的“世界體系”和“全球史”分期等。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則有以“社會形態”演進為主線的蘇聯式世界歷史分期、以縱向和橫向“聯系”發展為主線的分期和現代化—文明史的歷史分期等。運用世界史相關知識,對上述某一觀點進行探討(說明:可以贊成、否定或提出新觀點,并加以分析。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觀點:世界歷史分期以1500年為界劃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分析:1500年左右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1500年以前世界歷史發展呈現多元分散的特點。從五大文明古國的產生到文明的擴展,形成了變化的歐洲文明、流動的亞洲文明、孤立的美洲文明,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但沒有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直接的聯系,相對孤立。1500年以后,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世界各地人口遷移、物種交流、商品流通,世界市場逐步形成,人類歷史從分散孤立走向了整體聯系。殖民擴展中斷了美洲、非洲、亞洲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來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西方不斷崛起并占優勢,人類社會進入了大變革時代。可知,全球史觀指導下的世界歷史分期有利于拓展國際視野。示例二觀點:贊成中國學界關于社會形態演進的世界歷史分期。分析: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形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世界上古史,從人類的誕生到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經歷了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世界中古史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逐漸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是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世界近代史從17世紀英國革命到20世紀初俄國十月革命。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逐步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開啟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全球的擴展,屬于資本主義社會時代。世界現代史從俄國十月革命到現在。十月革命的勝利宣告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人類歷史進入到兩種社會形態并行的階段。綜上所述,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世界歷史分期明確具體,有利于歷史學習。〖解析〗這是論述題之選擇觀點說明題,這一題所涉及的最大范圍的時空是古代、近現代(世界)。示例一:據材料“以交往和聯系作為關鍵邏輯的‘世界體系’和‘全球史’分期等”并結合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可以得出觀點,即世界歷史分期以1500年為界劃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分析:首先需要論述1500年之前世界呈現分散孤立的特點,雖然隨著古代帝國的擴張,不同文明間有一定的交流,但是交流有限,沒有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直接的聯系。然后論述1500年之后,隨著新航路的開辟,美洲的發現,西歐開始了早期殖民擴張,促進物種交流,引發商業革命、價格革命等,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人類歷史由分散孤立走向整體。接著論述西歐殖民擴張給亞非拉帶來的影響,不同文明在沖突碰撞交流中,形成了真正的世界歷史等等。最后總結歸納,升華觀點,完成表述,即全球史觀指導下的世界歷史分期有利于拓展國際視野。示例二:據材料“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則有以‘社會形態’演進為主線的蘇聯式世界歷史分期”并結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可以得出觀點,即贊成中國學界關于社會形態演進的世界歷史分期。分析:首先闡述社會形態發展演變的規律,然后利用史實充分體現說明這一演變過程,寫清楚新的社會性質的產生及其顯著特征和劃時代意義,如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志著世界中古史的開始,中古時期封建社會的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與之前的奴隸制度截然不同,再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后,英國確立了民主代議,開啟了資本主義時代;俄國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人類歷史進入到兩種社會形態并行的階段等等。最后總結歸納,升華觀點,完成表述,即綜上所述,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世界歷史分期明確具體,有利于歷史學習。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以后,隨著中國部分城市開埠通商,新興工業在這些城市逐漸興起,大量外國工業品以及糧食等如潮水般涌入中國。城市人口的生活資料不再完全仰賴于本國農業部門供應,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對城市發展所形成的制約力有所減弱。同時,沿海沿江開埠通商城市也開始了早期工業化進程,由此形成了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因而沿海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開始逐漸上升。但是從全國來看,城市化發展速度仍然非常緩慢,1893年中國城市化平均水平僅為7.1%?!幾院我幻瘛肚宕娜丝谧兓c城市化特征探析》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