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福建省南安市南安一中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右圖表示傘藻的核移植實驗過程和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細胞核能通過細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遺傳B.細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狀C.細胞核的重要作用與細胞質沒有關系D.細胞核在該實驗中表現出全能性特點2.如圖表示抗人體胃癌的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實驗小鼠注射的甲是能與抗人體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B.利用滅活的病毒可誘導細胞融合獲得乙,卻不能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C.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對乙篩選,融合細胞均能生長,未融合細胞均不能生長D.丙需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才能獲得大量所需抗體3.下圖是某克隆羊培育過程模式圖,試分析獲得該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該克隆羊的基因型以及該克隆羊發育成熟時所分泌的性激素依次是()A.無性生殖、Aa、雌性激素B.無性生殖、aa、雄性激素C.有性生殖、aa、雄性激素D.有性生殖、AA、雌性激素4.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一個基因中增加了若干對脫氧核苷酸屬于基因突變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片段互換屬于染色體變異C.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產生不同于親本類型的子代個體也屬于一種基因重組D.發生在玉米花藥中的變異比發生在根尖中的更容易遺傳給后代5.下圖表示用化學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Ⅰ的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需要DNA連接酶B.過程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C.目的基因Ⅰ的堿基序列是已知的D.若某質粒能與目的基因Ⅰ重組,則該質粒和Ⅰ的堿基序列相同6.如圖是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膜上的①具有識別作用B.若圖為變形蟲的細胞膜,則②和③的流動性是變形蟲運動的基礎C.若③是載體蛋白,葡萄糖進入肝細胞需要③協助D.②的種類和數量決定了細胞功能的復雜程度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煙草是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雙子葉植物,易受TMV(煙草花葉病毒)感染而大幅度減產。絞股藍細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了抗TMV煙草,操作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1)①表示為了獲取抗病毒基因,可從絞股藍細胞中提取相應的RNA,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獲得cDNA片段。(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過程④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過程⑥還需要再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8.(10分)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利用相關工程技術可以獲得抗黑腐病雜種黑芥一花椰菜植株。用一定劑量的紫外線處理黑芥原生質體可使其染色體片段化,并喪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質體作為部分遺傳物質的供體與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質體融合,流程如下圖。據圖回答:(1)該過程用到的細胞工程技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過程②中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經過②操作后,需篩選出融合的雜種細胞,顯微鏡下觀察融合的活細胞中有黑芥葉肉組胞的_____________(填寫細胞器名稱)存在可作為初步篩選雜種細胞的標志。(3)原生質體培養液中需要加入適宜濃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以維持原生質體的形態和活性。原生質體經過細胞壁再生,進而脫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體變異類型,應剪取再生植株和雙親植株的根尖,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比較染色體的_____________。將雜種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環境中,可篩選出具有高抗性的雜種植株。9.(10分)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含有Bt蛋白,也叫毒蛋白,Bt蛋白本身其實沒有任何毒性,但是鱗翅目幼蟲的腸道壁上有一種特別的蛋白,喜歡與Bt蛋白結合,引起腸道壁穿孔,導致幼蟲死亡。(1)抗蟲植物的抗蟲效果與Bt蛋白的表達量直接相關,可通過制備_________作為特異探針對Bt蛋白表達量進行檢測。(2)將Bt蛋白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和______________等。在農桿菌轉化過程中,防止農桿菌過度生長是轉基因成敗的重要環節。因此植物材料和農桿菌共同培養結束后,轉化組織需要________處理,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和濃度很關鍵。光電比色法可用于細菌細胞密度的測定,OD600指的是某種溶液在600nm波長處的吸光值。吸光值與溶液中吸光物質的濃度呈正比,通常用于細菌細胞密度(OD600)測量,在測量過程中,要保持溶液中的細菌處于________狀態。由圖可知,________對農桿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當濃度為300mg/L時,OD600降為0,說明________________。注:Cef(頭孢霉素),Carb(羧芐青霉索)(3)轉基因食品的安全一直為人們所擔憂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該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對人體并沒有任何傷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圖是菠菜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相關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d代表的物質是_____,當突然降低光照強度時,短時間內h物質的含量將會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2)圖中a代表4中光合色素,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該色素在濾紙條上的顏色是______________。(3)寫出菠菜葉肉細胞c18O2中的18O元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轉移途徑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分子式表示)11.(15分)科學家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成功獲得了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為了便于雜種細胞的篩選和鑒定,科學家利用紅色熒光和綠色熒光分別標記番肺和馬鈴薯的原生質體膜上的蛋白質,其培育過程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體細胞雜交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原生質體融合過程常利用化學試劑__________誘導融合,在鑒定雜種原生質體時可用顯微鏡觀察,根據細胞膜表面熒光的不同可觀察到____________種不同的原生質體(只考慮細胞兩兩融合的情況),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判斷該原生質體是由番茄和馬鈴薯融合而成的。(4)過程④中的培養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番茄細胞內有m條染色體,馬鈴薯細胞內有n條染色體,則“番茄—馬鈴薯”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含____________條染色體。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解題分析】

由題意和題圖可知,菊花形傘帽的傘藻細胞核移植到除去細胞核的杯子裝傘帽的傘藻中,長出的新傘帽是菊花狀,這說明傘藻的傘帽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題目詳解】A、細胞核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控制生物的遺傳不是通過細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遺傳,A錯誤;

B、該實驗表明傘藻的傘帽形狀由細胞核控制,因此細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狀,B正確;

C、細胞核的重要作用的發揮與細胞質有關,C錯誤;

D、細胞核的全能性是細胞核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因此該實驗不能說明細胞核具有全能性,D錯誤。

故選B。2、C【解題分析】試題分析:甲注射小鼠,產生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B淋巴細胞,則甲屬于抗原,A正確;利用聚乙二醇(化學法)、滅活的病毒(生物法)和電激(物理法)可誘導細胞融合獲得雜種動物細胞,但用滅活的病毒卻不能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B正確;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對乙篩選,融合具有同種核的細胞和未融合細胞均不能生長,只有融合的雜種細胞能生長,C錯誤;雜交瘤細胞經過選擇培養基的篩選并經單一抗體檢測后,培養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即可制備單克隆抗體,D正確。考點:單克隆抗體的制作3、B【解題分析】克隆羊是利用了細胞核移植技術,其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該克隆羊繼承了B羊的全部的細胞核基因和A羊的細胞質基因,因此其基因型為aa;由于B羊為雄性,因此該克隆羊亦為雄性,故該克隆羊發育成熟時所分泌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故選B。4、C【解題分析】

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基因重組包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題目詳解】一個基因中增加了若干對脫氧核苷酸是堿基對的增加,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片段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正確;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不等于基因的自由組合過程,不屬于基因重組過程,C錯誤;發生在玉米花藥中的變異發生在生殖細胞中,比根尖(體細胞)變異更容易遺傳給后代,D正確。5、C【解題分析】試題分析:分析該圖可知,過程①②③都是利用了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將具有互補序列的DNA單鏈片段連接,此過程不需要酶的催化,只需要適宜的外界條件即可,AB錯。用人工的方法化學合成目的基因必須知道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C正確。某質粒能與目的基因重組,只需要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即可,不必所有序列都相同,D錯。考點:本題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6、D【解題分析】

分析題圖:①~③分別表示糖蛋白、磷脂、蛋白質。糖蛋白位于細胞膜的外表面。【題目詳解】A、①為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因此①具有識別作用,A正確;B、②和③分別為磷脂和蛋白質,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使得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對于細胞完成物質運輸、生長、分裂、運動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若圖為變形蟲的細胞膜,則②和③的流動性是變形蟲運動的基礎,B正確;C、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都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若③是載體蛋白,則葡萄糖進入肝細胞需要③協助,C正確;D、②和③分別為磷脂和蛋白質,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決定了細胞功能的復雜程度,D錯誤。故選D。【題目點撥】解答此題,需要識記并理解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等相關的基礎知識,據此依據題圖中呈現的信息,準確識別①~③所示的結構名稱,將這些信息與所學知識有效地聯系起來,進行圖文轉換、實現對知識的整合和遷移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逆轉錄(反轉錄)③農桿菌轉化法用TMV感染煙草,觀察煙草是否被感染(患病)【解題分析】

分析題圖:過程①②表示目的基因(抗煙草花葉病毒基因)的獲取,其中過程①為逆轉錄;過程③是基因表達載體(重組Ti質粒)的構建;過程④表示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重組Ti質粒導入受體細胞(煙草細胞);過程⑤⑥表示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并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將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煙草細胞培養成完整植株,其中過程⑤篩選出的是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煙草細胞。【題目詳解】(1)過程①表示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逆轉錄過程,需要逆轉錄酶參與催化。(2)過程③是基因表達載體(重組Ti質粒)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過程④表示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重組Ti質粒導入受體細胞(煙草細胞)。(3)在個體水平上鑒定抗煙草花葉病毒基因導入煙草細胞后,是否賦予了煙草細胞抗病的特性,可進行抗病的接種實驗,即用TMV感染煙草,觀察煙草是否被感染(患病)。【題目點撥】解答本題需識記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關知識并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以題意信息和圖示中呈現的“箭頭指向和文字信息”為切入點,明辨圖中各數字所示的過程,進而對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8、植物組織培養植物體細胞雜交纖維素酶(纖維素和果膠酶)促進(或誘導)原生質體的融合葉綠體滲透壓愈傷組織形態和數目黑腐病菌【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①用纖維素酶、果膠酶進行去壁處理,②表示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題目詳解】(1)圖中培育抗黑腐病雜種黑芥一花椰菜植株的過程中,經過了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經過了脫分化、再分化等過程,故用到了植物體細胞雜交和植物組織培養。(2)過程①去壁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過程②中PEG可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經過②原生質體融合后,需要篩選出融合的雜種細胞,可以通過觀察雜種細胞是否含有黑芥葉肉組胞的綠色的葉綠體來進行判斷。(3)原生質體培養液中需要加入適宜濃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滲透壓以維持原生質體的形態和活性,以避免原生質體的失水或吸水。原生質體再生細胞壁后,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雜種植株。(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體變異類型(包括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應剪取再生植株和雙親植株的根尖,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比較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將雜種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環境中,只有具有抗性的植株才能夠存活。【題目點撥】花椰菜幼根不含葉綠體,黑芥幼葉含葉綠體,經過原生質體融合處理后,雜種細胞--花椰菜-黑芥含葉綠體,故可以根據是否含葉綠體進行初步篩選。9、單克隆抗體基因槍法脫菌懸浮Cef(頭孢霉素)和Carb(羧芐青霉素)濃度為300mg/L時可以完全抑制農桿菌的生長人的腸道壁上沒有Bt蛋白的“受體”【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Cef(頭孢霉素)和Carb(羧芐青霉素)處理下的OD600均下降,說明二者均對農桿菌具有抑制作用。【題目詳解】(1)可以制備Bt蛋白的單克隆抗體作為探針,檢測Bt蛋白的表達量,進而來判斷抗蟲效果。(2)可以用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等將Bt蛋白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在農桿菌轉化過程中,植物材料和農桿菌共同培養結束后,轉化組織需要進行脫菌處理,以防止農桿菌過度生長。光電比色法可用于細菌細胞密度的測定,測定過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中的細菌處于懸浮狀態。由圖可知,Cef(頭孢霉素)和Carb(羧芐青霉素)均對農桿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當濃度為300mg/L時,OD600降為0,說明濃度為300mg/L時可以完全抑制農桿菌的生長。(3)由于人的腸道壁上沒有Bt蛋白的“受體”,故該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對人體并沒有任何傷害。【題目點撥】鱗翅目幼蟲的腸道壁上有一種特別的蛋白,喜歡與Bt蛋白結合,引起腸道壁穿孔,導致幼蟲死亡;而人的腸道壁上沒有Bt蛋白的“受體”,故該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對人體并沒有任何傷害。10、ADPh為C3,光照強度降低,ATP、[H]減少,導致C3的還原減慢,消耗減慢而的生成速率暫時不變,所以C3含量增加葉綠素a藍綠色C18O2→C3→(CH218O)【解題分析】

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過程以及物質的轉化過程,判斷題圖進行分析各字母表示的物質和各序號代表的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分析題圖可知,a是葉綠素,b為氧氣,c為ATP,d為ADP,e是NADPH([H]),g是二氧化碳,h為C3,f為C5。【題目詳解】(1)由分析可知d為ADP,當突然降低光照強度時,光反應產生的ATP、[H]減少,導致C3的還原減慢,消耗減慢而的生成速率暫時不變,所以C3含量增加。

(2)通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可以知道,在濾紙條上色素帶最寬的是葉綠素a,因而其含量最多,該色素在濾紙條上的顏色是藍綠色。

(3)在暗反應階段,反應物中O元素轉移途徑為C18O2→C3→(CH218O)+H218O。【題目點撥】光合作用的過程:1.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能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上進行的。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沒有光能也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基質中進行的。光反應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