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期末專題復習觀點論述題專題一
近代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實——侵略1、鴉片戰爭(1840-1842):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觀點論述】【觀點一】中國近代史一個不斷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論述】①1840-1842年,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外國商品涌入中國市場,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都戰敗并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列強侵略勢力范圍擴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論】綜上所述,
近代中國在列強的侵略中,喪失了越來越多主權,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觀點二】落后就要挨打。【論述】①鴉片戰爭中,清軍戰斗力低下,武器裝備等均落后于英國,導致戰爭過程節節敗退,結果戰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仍然落后于英法聯軍,統治者也懦弱無能,咸豐帝在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倉皇外逃,清政府仍然以失敗告終,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是改革成功的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仍然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專制國家,清政府再次戰敗,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結論】由此可見,
落后的國家無法抵御強國的侵略,必然會在戰爭中失敗。【觀點三】列強侵略加劇了近代中國的貧窮與落后。【論述】①鴉片戰爭清政府站百貨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其中賠款2100萬銀元與協定關稅的條款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威脅了清政府的財政;②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清政府屢次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賠款數額也越來越大,百姓負擔約法沉重,中國的經濟命脈完全被列強把控。【結論】綜上所述,
列強的侵略使近代中國背上沉重的債務,加劇了近代中國的貧窮與落后。史實——抗爭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虎門戰役;三元里抗英;陳化成吳淞戰役;太平天國運動;鄧世昌黃海海戰;義和團運動等。【觀點論述】【觀點】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論述】①近代史中,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在中國走私鴉片,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身體、經濟等,林則徐為了民族利益,堅決禁煙。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②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與日軍在黃海海面激戰,鄧世昌在彈藥將盡之際,試圖開致遠艦沖向敵人,與敵人同歸于盡,最終壯烈殉國;③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民間興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雖然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但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結論】由此可見,
面對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從沒有放棄反抗,充分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專題二
近代化探索史實1、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一定程度上對外國資本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2、戊戌變法(1895-1898):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辛亥革命(1894-1912):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終結了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4、新文化運動(1915-):動搖了封建禮教的統治地位,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觀點論述】【觀點一】民族危機促進民族覺醒
或:列強的侵略帶來民族危機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論述】①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都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使地主階級開始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開展洋務運動,雖然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但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②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敗給鄰國日本,民族危機大大加深,康有為、梁啟超等先進知識分子主張學習西方先進制度以挽救民族危機,于是開展了戊戌變法;雖然結果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上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也促進了中國的政治近代化;③辛亥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復辟帝制倒行逆施;為了喚醒民族意識,陳獨秀、李大釗掀起了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使中國人民接受了民主與科學的洗禮,促進了思想的解放。【結論】所以說,
近代中國遭遇的侵略雖然帶來了巨大的民族危機,但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與中國的近代化進程。【觀點二】中國的近代化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論述】①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經濟工業化商品化的開始,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②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推動了中國的政治近代化。③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來改造國人的封建思想,使國人的思想受到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推動了思想上的近代化。【結論】因此,
近代中國通過一系列近代化探索,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制度與文化,推動了經濟、政治與思想的近代化。【觀點三】中國的近代化探索是一個曲折的過程。【論述】①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經濟工業化商品化的開始,成為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但只學習技術,沒有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終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②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推動了中國的政治近代化,但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結論】由此可見,
中國的近代化探索雖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政治的近代化,但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過程十分曲折。【觀點四】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的發展。【論述】①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以梁啟超、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主張改革官制,發展資本主義,雖然由于觸犯頑固派利益最終失敗,但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促進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②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雖然革命果實遭到袁世凱的竊取,但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推動了思想的解放,打開了近代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③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領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井岡山道路,又先后取得長征和抗日戰爭的勝利,最終勝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建立了新中國。【結論】由此可見,
杰出人物往往懷有崇高的理想,在歷史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專題三
國共關系的變化與十四年抗戰史實1、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①建立黃埔軍校,為民主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②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吳佩孚、孫傳芳);③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分共會議),國民大革命失敗。2、國共十年內戰(1927-1936):①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②1927年秋收起義:革命道路從城市轉向農村,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③毛澤東開辟了井岡山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④1928年井岡山會師:建立了第一支紅軍;⑤1928年東北改易旗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⑥1931年:日本趁國共內戰無暇顧及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開始。⑦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⑧1935年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⑨1935年華北危機: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⑩1936年西安事變:國共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國共第二次合作(1937-1945):①1937年9月,國民黨公開發表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②1945年8月,抗戰勝利。4、三年內戰/人民解放戰爭(1946-1949):國民黨撤退到臺灣,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觀點論述【觀點一】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論述】①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國民大革命取得重大成果;②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③國民大革命后期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共開始十年內戰,導致日本趁虛而入,發動侵華戰爭,中國人民陷入十四年戰火中;④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挑起內戰,經歷三年解放戰爭,國民黨敗退臺灣,造成臺灣與大陸分離至今。【結論】由此可見,
國共兩黨合作有利于國家和民族利益,對峙、對抗則會造成國家和民族之殤。【觀點二】一切從實際出發
/走符合國情的道路,革命才能成功。
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思想保障。又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論述】①國民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在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將革命道路從城市轉向農村,開辟了井岡山道路,保存了革命的火種,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②長征前期革命力量遭到重大損失,毛澤東領導紅軍改道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再次將馬克思主義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糾正博古李德“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主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等做法,也是從實際國情出發,團結全民族抗戰,促成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第一種觀點表述的)【結論】綜上所述,
革命必須正確分析實際國情,走出一條適合本國的革命道路方能成功。(第二種觀點表述的)【結論】綜上所述,
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同時,必須結合實際國情,革命才能走向勝利。(第三種觀點表述的)【結論】綜上所述,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從實際出發的優秀政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革命必將取得勝利。【觀點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或:團結人民群眾是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論述】①在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的國民大革命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蓬勃發展,為北伐勝利進軍提供了重要支持;②中國共產黨在開辟井岡山道路時期,實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政策,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壯大了農村革命根據地,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③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起抗擊,取得了近代以來第一次反抗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成為了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④在人民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離不開廣大人民的支持。【結論】由此可見,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眾具有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團結人民群眾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觀點四】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論述】①七七事變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后,國共兩黨建立了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場燈箱廣告合同協議
- 品牌帶招商合同協議
- 商品方轉兌合同協議
- 商店續約合同協議
- 員工旅游合同協議
- 商品房裝修合同協議
- 售后維修包換合同協議
- 模具轉出協議書范本
- 武術培訓班合同協議
- 商務公寓售賣合同協議
- 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 (A)含答案
- 海關AEO培訓法律法規
- 2025年的共同借款擔保合同范本
- 沖壓模具制作合同范例
- 學校會計崗位試題及答案
- 上海市金山區2025屆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期中測試(范圍:第1-4章)(A卷·夯實基礎)-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解析版)
- 木制品幼兒園課程
- MOOC 頸肩腰腿痛中醫防治-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
- 影像診斷學-—-總論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