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_第1頁
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_第2頁
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_第3頁
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_第4頁
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家庭“三角錯”,別讓孩子卷入夫妻矛盾口訴/葉子采寫/明天

夫妻關系,應是家庭三角結構的支撐;孩子作為頂角,與父母的‘腰邊’關系應該是對稱的,而且應該越來越弱化,這才是穩定、和諧的結構。這種結構一旦破壞,很可能讓人心力交瘁……

猛然醒悟:錯位結構導致家庭問題

女兒曉穎現在整個兒成了“問題少女”,任性霸道,動不動就和爸爸吵。朋友說認識一個專治“問題孩子”的家庭心理輔導師,建議我去咨詢一下詢。

心理輔導師要求我們夫婦帶女兒一起去。忙于生意的丈夫汪平很不樂意,沒好氣地朝我嚷:“孩子任性都是你一手造成的。這事與我無關!”我忍著心里的氣,好說歹說地哄勸他一番。

六月的天氣炎熱無比,不巧的是,那天心理咨詢大樓的電梯又壞了,等我們氣喘吁吁地爬到七樓――輔導師約定的會談廳時,我們已是滿頭大汗。我拿出紙巾給曉穎擦汗。

心理輔導師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笑著對我說:“媽媽怎么沒有給爸爸擦汗呢?爸爸也是滿頭大汗呀!”

曉穎撇撇嘴:“我媽才懶得管我爸呢!他這人不識好歹。”

“是嗎?汪先生,您不領太太的情嗎?”心理輔導師問汪平。

“也不是這樣。”汪平想解釋。

曉穎又搶過父親的話頭:“別聽我爸的。他總是說他累啊,不想讓我們太操心啊,其實都是借口。他壓根兒看不起我們母女。”

曉穎說到我心坎上去了。汪平就是大男子主義,家里的事,他從來不操心;生意上的事,又從來不向我們吐半個字。

“曉穎,你誤解了,爸不是這個意思……”汪平極力辯解。

“怎么?冤枉你了?”我搶白,“你要曉穎說說,你什么時候和我們娘倆好好說過話?你心里裝得都是你的生意、你的朋友,你從來沒有為這個家考慮過……”

“媽媽說的對……”曉穎又接話了。

心理輔導師舉手示意讓我們停下來,說:“看看你們三個人座位的結構。”

我和女兒坐在一張條形沙發上,汪平坐在離我們1米開外的單人沙發上。這沒有什么不對呀,在家里,我們經常這樣坐。

“來,請爸爸和媽媽坐到一起,女兒坐到單人沙發上。”心理輔導師指揮我們調換位置。

我們猶豫了一下,照辦了。

“你們有沒有發現,女兒和媽媽總是站在一條線上,女兒是媽媽的代言人,而爸爸和媽媽卻沒有什么正面溝通?其實,今天你們說的內容都是爸爸和媽媽兩個大人的事,女兒卻最活躍。是不是這樣?”心理輔導師問。

我和汪平點點頭:嗯,的確如此。

“三口之家形成三角形的結構,夫妻關系是三角形的底邊,這是整個結構的支撐,是最有力、也是最隆重的一筆。孩子是頂角,和爸爸媽媽的‘腰邊’關系應該是對稱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弱化,這才是穩定、和諧的家庭結構。那么,你們的家庭結構是怎樣的呢?”輔導師拿出一張紙,請我們畫出我們家的三角結構。

我猛然醒悟:我和她爸是關系最弱的一條腰邊,我和曉穎的母女聯盟是占據重要位置的底邊,曉穎和她爸的“腰邊”關系也是濃墨重彩的。

“在你們家庭中,孩子過多地卷入了你們夫妻的矛盾,她的問題反映了你們夫妻之間的問題。”停頓了一下,心理輔導師又說,“孩子的介入也影響了你們夫妻的正常溝通。”

――“問題女孩”竟源于父母的“問題婚姻”?我和汪平的婚姻出了什么問題?我們面面相覷。

糾正錯位:讓“細腰邊”變成厚重的底邊

開車回去,我們一路無語。

我和汪平是經別人介紹認識的。當時,我是武漢一所幼兒園的教師,汪平是建筑公司的技術員。我們一見鐘情。不久就結了婚。

一年后,女兒曉穎出生。1995年,汪平所在的建筑公司實行改制,他主動下崗,和幾個朋友一起做房地產生意。為了照顧好女兒的起居飲食,我辭職做了全職母親,將在工作中磨練出來的愛心、細心和耐心全部傾注到曉穎身上。

汪平每天早上7點出門,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偶爾回來得早一點,也是癱在沙發上懶得動。我湊過去和他套近乎,多半時候他也懶得理我。

心中苦惱,我便將女兒當作知心朋友,向她傾訴我的煩惱和憂愁,曉穎呢,她總是和我站在一起,給我一些安慰。但她畢竟是個孩子,遇事也沒什么主意,而且是急性子,兜不住話。我這邊剛給她說,她那邊就將話傳給了汪平:“爸,您不同意我報培訓班,是不是舍不得給我買鋼琴啊?”“爸,我看您今天老是唉聲嘆氣的,是不是小區的房子開盤不順?”“您老是不回家,該不會在外面有漂亮女朋友了吧?”……

心情好的時候,汪平還會對女兒“嗯嗯啊啊”地應付幾句;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就大吼:“你們娘倆咋一個德性?干嘛老盯著別人?多管管自己吧!”這下子觸犯了我們母女兩個人,我們立即反擊。“戰爭”通常以我們娘倆的聲嘶力竭和汪平的沉默而告終。

我一直以為女兒是我們夫妻關系的劑。沒想到,輔導師卻一語中的――正是因為女兒經常卷入夫妻矛盾,導致我們的婚姻出了問題。在錯位的家庭結構中,我們三個人的舞步雜亂無章,因而大家都覺得心力交瘁。

晚上,我在床上輾轉反側,一遍遍地咀嚼輔導師的話。

枕邊有重重的嘆息,我知道汪平也是難以入眠。

我碰碰汪平的背,說:“我們聊一會兒,好嗎?”

他“嗯”了一聲,坐起身來。

“你是不是不喜歡和我說話?”我問他。

“也不是這樣。每次說話,曉穎氣焰囂張、伶牙俐齒,我斗不過她,也就懶得說了。”

“她是她的意見,你是你的意見。你知道,我想聽你的意見。”

“可是,你為什么不直接給我說呢?你為什么老是讓曉穎做傳話人?”

“誰叫你對我不理不睬?我心里有話,只好對她說。我可沒讓她去傳話。”

“她一個小孩子家,能懂什么事?很簡單的一件事,她偏要弄出一個是非曲直不可。”

“如果你積極傾聽,態度友善一點,我犯得著把她拉進來嗎?你說,你為什么不喜歡和我說話?”話一出口,我就發現自己在循環轉圈。

汪平沒理我。

我們都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兒,汪平擰開燈,從床頭柜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張紙。那是家庭輔導師給我們畫的家庭結構圖。

汪平盯著那個圖說:“輔導師說了,孩子的問題和我們夫妻的問題是互為因果的。到底是因為我們夫妻不和造成孩子介入,還是孩子的介入引起我們夫妻不和,這事也說不清。反正就是這樣一個錯位的現象。”

我點點頭,是的,現在糾纏原因沒有什么意義的,重要的是改變這種錯位的結構。

汪平將紙轉了一個角度:我和他的那條“腰邊”成了三角形的“底邊”。我心照不宣地拿出一支筆,在我們那條細細的連線上重重地劃了幾筆。放下筆,我們倆對望一眼,會心地笑了。

各就各位,生疏卻默契的婚姻之舞

重塑家庭結構,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汪平常年在外奔波,我和曉穎一直都是緊密相依,我的心在她那兒是透明的;汪平也習慣了將我們母女看作一個整體,下意識地將曉穎的立場當作我的立場;曉穎也一直以“調解父母關系”為己任,在我們中間來回傳話,樂此不疲。現在,要我們突然從原來的角色中“剝離”,形成新的家庭關系,還真有點難。

這不,家庭又起了紛爭。

六月下旬,好友阿敏的兒子大學畢業了,說想到汪平的房地產公司去工作。我說,沒問題,你找他吧。下午,阿敏又打電話來,口氣很生硬:“汪平也太那個了!你們現在富了,是不是看不起我們了?”“這……”我不知道具體情況,不知怎么回答。“算了,是我們自不量力,不為難你了。”她“啪”的一聲掛了電話。

阿敏和我是一起長大的,關系一直很好。生曉穎那會兒,汪平在外出差,還是人家阿敏過來侍候我坐的月子。都說知恩圖報,汪平怎么能去傷害人家呢?

曉穎聽我一說,也和我同仇敵愾:“爸也真是的,回來好好說說他。”

晚上,汪平剛一進門,曉穎就劈頭一句:“敏姨待我像親媽,您看不起敏姨,就是看不起我們。”

“別人愿意到你公司去做事,那是對你的捧場,你怎么能那個態度呢?”我也跟著嚷。

“是這么回事,阿敏的兒子……”汪平想做解釋。

“您得罪了敏姨,怎么說也沒用。”曉穎搶話道,“我暑假還準備跟她學女紅呢,您說怎么辦?”

“阿敏和我親如姊妹,你一句話就將我們幾十年的關系斷送了,你也太不給我面子了!”

“老爸,您是不是故意在擺譜……”曉穎的語氣怪怪的。

“夠了!我自己的公司,我能決定用誰不用誰,犯不著你們指手畫腳!”汪平大吼一聲,進了臥室,門被摔得震天響。

晚上,我進屋睡覺,汪平仍然不理我。我想緩和一下氣氛,便勸慰他:“你看,咱們為別人家的事鬧得氣鼓鼓的,值得嗎?”

汪平坐起身來,認真地說:“我們公司招聘員工有一個售房模擬測試。阿敏的兒子說話太沖,甚至和模擬客戶拍起了桌子。你說,這樣的人,我能用嗎?那不是損害公司形象嗎?”

“原來是這樣。這孩子的脾氣我也知道一點。你怎么不早說?”

“你們讓我‘早說’了嗎?娘倆輪番攻擊,好像我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汪平一臉委屈。

我突然醒悟:汪平其實是非常愿意給我詳細解釋的,可他潛意識又很抗拒曉穎的介入,所以才會發脾氣;我還發現,曉穎其實是我情緒的助燃劑,我本來是想詢問一下汪平是怎么回事,可曉穎一上綱上線,就把我弄昏了頭,只顧和她一唱一和地埋怨、指責了。

“阿敏的兒子不聽話,她心里也急,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幫幫她?”

汪平想了想,說:“這樣吧,我讓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帶他三個月,但說好,這三個月是沒有工資的。不是我吝嗇錢,我要給公司的人一個交待,要不然,別人會罵我有私心。”

第二天,我和阿敏一說,阿敏感激涕零:“汪總想得太周到了!我兒子的壞脾氣就是要治一治,錢是次要的。”

我這邊也喜笑顏開。嗬,這件讓我們一家三口吵吵鬧鬧的事就這樣輕易解決了。想想,還真得歸功于昨晚和汪平平心靜氣的一番談話。

“我們大人的一些事情,還真不能讓曉穎摻和,她這個急性子一攪和,簡簡單單的事情也會復雜起來。”汪平深有感觸地說。我點頭。是的,重新塑造家庭結構,既要求我們夫妻有良好的溝通,還要“推開”女兒,弱化她和我們之間糾纏不清緊密相依的關系。

我和汪平在努力調整家庭關系,可曉穎卻有些不習慣了。當我們夫妻倆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某個問題的,曉穎會不自覺地加進來:“爸,你沒聽懂媽的意思。我媽是說……”我和汪平互遞一個眼神,暫時停止討論,和曉穎說一些別的事情。同時,我也有意識地克制自己到曉穎那兒尋求心理支撐的沖動,有什么話兒,直接對汪平說。

見爸媽不再吵,媽媽也不再找她傾訴,曉穎被弄糊涂了:“你們,怎么啦?”

“我們啊,在商量自己的事,用不著你操心了。”我仍然忍不住地想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