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氣的組成一切物體都有質量,空氣也有質量。(思考:怎么樣證明空氣是有質量?)2、空氣有哪些用途?答: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形成風、雨、云、雪等天氣現象,供物質燃燒,氣球升空,放飛風箏,降落傘降落,飛機飛行,滑翔,帆船運動,吸飲料,鋼筆灌墨水等。3、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這個空氣層叫大氣層。它對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會產生大氣壓的作用。作用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都有。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叫馬德堡半球實驗。若地球上沒有空氣,地球將會變得怎樣?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變的很大,地球上生物將不能存在。4、覆杯實驗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用嘴吸裝礦泉水的空塑料瓶,瓶會變癟,原因是瓶內氣壓變小,且小于外界大氣壓。請解釋瓶吞雞蛋的實驗原理:酒精棉花的燃燒使瓶內空氣受熱膨脹而溢出,雞蛋放在瓶口把口封住了,里面的空氣因受冷而縮,氣壓變小,外面氣壓大于瓶內氣壓而把雞蛋壓入瓶內。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塑料吸盤、離心式水泵、吸飲料、鋼筆吸墨水、茶壺倒水等。5、空氣對流的原理:空氣受熱會膨脹,密度會變小并上升;而空氣受冷會收縮,密度會變大并下沉。也就是說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這樣空氣就會流動起來。所以要使氣體(包括液體)很快流動,加熱必須加熱氣體(液體)的__下部_,而冷卻氣體(液體)應該冷卻氣體(液體)的上部。6、海陸風的形成:因為水容納熱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樣多的熱,沙石比水升溫快,放出同樣多的熱,沙石比水降溫也快。所以白天接受太陽輻射,陸地的氣溫比海洋高,陸地上熱空氣上升形成低氣壓區,而海洋氣溫低形成高氣壓區,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即風從海洋吹向陸地_,形成了海風。晚上剛好相反。7、空氣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一個人不吃飯,可以存活幾星期,不喝水,可以存活幾天,但不呼吸空氣,只能存活幾分鐘。8、在測定空氣里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實驗現象: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百煙,等集氣瓶中氣體冷卻至室溫時打開止水夾會有水進入集氣瓶,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體積1/5。等集氣瓶中氣體冷卻至室溫時,會有約1/5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這說明了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1/5。水進入瓶中是因為_氧氣消耗了,瓶內氣體減少,氣壓變小。(2)這個實驗的關鍵是:紅磷的量要充足,裝置的氣密性要好,要等裝置冷卻后才能打開止水夾。若放入的紅磷量不足,會導致測得的數據偏小;若未等冷卻就打開止水夾,會導致實驗數據偏小;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則會導致看不到實驗現象。9、空氣是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大約是:痰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稀有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氡六種。它們化學性質不活潑,曾一度被稱作惰性氣體,但現在發現稀有氣體還是能發生化學反應的。它們有許多用處:例、氦氣約為氫氣密度的2倍,但氦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氣充填飛艇和氣球。當電流通過沖有稀有氣體的燈管是,會產生不同的顏色的光,霓虹燈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10、利用液態氮和液態氧沸點不同,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的辦法來制取氧氣和氮氣。由于液氮的沸點為-196℃,液氧的沸點為-183℃,所以氮氣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是液氧。人們液氧和液氮分別裝入藍色和黑色的鋼瓶里。工業制氧的過程是物理變化。11、早在18世紀,通過實驗測得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科學家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12、實驗中制取氧氣可用過氧化氫、高錳酸鉀、氯酸鉀等物質。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通常是無色的液體,用它制氧氣的化學反應用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字母表達式為H2O2MnO2H2O+O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字母表達式為KMnO4→K2MnO4+MnO2+O2)。用氯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字母表達式為KClO3MnO2KCl+O2)反應1和反應3中都有二氧化錳,它的作用是催化劑,反應中它的作用加快了反應的速度。氧氣的制法與性質實驗原理1.高錳酸鉀分法:2KMnO4K2MnO4+MnO2+O2↑2.過氧化氫分解法:2H2O22H2O+O2↑3.氧氣的性質驗證實驗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不僅可以助燃,并且在高溫或點燃的條件下,還可以和大多數金屬、非金屬發生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二、實驗操作過程與實驗現象1.氧氣的制備與收集(1)H2O2分解制備法=1\*GB3①安裝實驗裝置如圖:H2O2MnOH2O2MnO2=2\*GB3②實驗步驟:=1\*alphabetica、檢查裝置氣密性;b、在蒸餾燒瓶中加入0.5-1.5gMnO2,用帶有分液漏斗的塞子塞住燒瓶,分液漏斗中加入H2O2(與水各20mL稀釋為質量分數15%);c、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不溶于水)。反應開始后,待氣泡快速、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此時管中空氣已排盡,當集氣瓶逸出第一個大氣泡時表示已集滿,這時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面,收集四瓶。=3\*GB3③實驗現象描述:=1\*alphabetica、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以觀察到有氣泡迅速冒出;=2\*alphabeticb、同時觀察到蒸餾燒瓶中出現煙霧。=4\*GB3④現象分析:=1\*alphabetica、過氧化氫與滴入蒸餾燒瓶中與二氧化錳(催化劑)接觸,迅速分解產生大量氧氣和水蒸氣形成了霧,從而看到水槽中氣泡迅速冒出;=2\*alphabeticb、蒸餾燒瓶中產生了大量氣體,二氧化錳固體顆粒被氣流沖起形成煙。=5\*GB3⑤、安全性分析=1\*alphabetica、溶液中過氧化氫過少,反應太慢,過多則因反應劇烈而引起噴發事故;=2\*alphabeticb、過氧化氫制氧氣不用加熱,常溫下即可反應;c、反應后的產物是氧氣和水,不會污染環境,是一種比較綠色的制備氧氣的化學方法;(2)KMnO4加熱分解制備法=1\*GB3①安裝實驗裝置如圖:脫脂棉KMnO4脫脂棉KMnO4圖2:實驗室KMnO4制取氧氣裝置圖=2\*GB3②實驗步驟:=1\*alphabetica、檢查裝置氣密性;=2\*alphabeticb、取10克KMnO4加入硬質試管中,管口放脫脂棉,塞進單孔塞;=3\*alphabeticc、點燃酒精燈后,先預熱試管,然后集中在試管的中下部加熱;=4\*alphabeticd、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開始后,待氣泡快速、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此時管中空氣已排盡,當集氣瓶冒出第一個大氣泡時,表示已集滿,這時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移除水面,收集兩瓶。=3\*GB3③實驗現象描述:a、觀察到KMnO4顆粒在加熱時有強烈的迸裂;b、伴隨有少量煙產生。=4\*GB3④關鍵技術:=1\*alphabetica、在加熱時,顆粒容易迸裂而從導氣管沖進水槽,或致導氣管堵塞,因此要在試管口放一團脫脂棉;=2\*alphabeticb、加熱KMnO4時,緩緩向后移動酒精燈,保證高錳酸鉀能夠充分反應,增加氧氣產量;=5\*GB3⑤安全性分析:a、用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優點是不用催化劑,加熱分解的溫度比氯酸鉀法低b、加熱時應將試管口向下傾斜。2.O2的性質(1)硫在氧氣中的燃燒:=1\*GB3①實驗步驟:取一潔凈的燃燒匙,放入少量硫磺粉,酒精燈上加熱至燃燒,然后將燃著的硫匙緩緩伸進有O2的集氣瓶中。=2\*GB3②實驗現象:=1\*alphabetica、硫磺粉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燃燒時,在黑色背景下看到: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2\*alphabeticb、硫匙緩緩伸進有O2的集氣瓶中可以觀察到這時火焰顏色為明亮的藍紫色,并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燃燒匙取出后及時淬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2)炭在O2中的燃燒:=1\*GB3①實驗步驟:=1\*alphabetica、用坩堝鉗夾取一小段木炭,在酒精燈上燒至紅熱;=2\*alphabeticb、緩慢將木炭伸進O2瓶中,觀察實驗現象;=3\*alphabeticc、給此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實驗現象。=2\*GB3②實驗現象:=1\*alphabetica、木炭伸進O2瓶中實驗現象為:木炭燃燒的更劇烈,并發出白光,并伴有少量煙產生。=2\*alphabeticb、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的實驗現象為:石灰水變混濁。(3)鐵在02中的燃燒:=1\*GB3①實驗步驟:=1\*alphabetica、取一條細鐵絲,砂紙擦亮后將鐵絲纏繞于火柴棍上,充分利用火柴燃燒的熱量將鐵燒至紅熱;=2\*alphabeticb、點燃火柴,用坩堝鉗夾住火柴一端,燒至火焰將盡時,豎直將其伸入到鋪有一層細沙的O2集氣瓶中,觀察實驗現象。=2\*GB3②實驗現象:a、空氣中只能看到鐵絲被燒紅,火柴燃盡;b、看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并伴有少許煙產生,瓶壁可觀察到有黑色的熔融物。(4)蠟燭在氧氣中的燃燒:=1\*GB3①實驗步驟:=1\*alphabetica、用小刀截取4cm左右長蠟燭一段,放入燃燒匙,點燃后伸入氧氣瓶中,觀察蠟燭燃燒的實驗現象;=2\*alphabeticb、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石灰水,振蕩,觀察實驗現象。=2\*GB3②實驗現象:=1\*alphabetica、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火焰更加亮白;b、瓶壁上有水珠出現;c、振蕩后集氣瓶中出現混濁。三、實驗應注意的事項1、收集氧氣時,待氣泡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因剛開始冒出的是試管中原有的空氣,待那些氣泡排完然后開始收集,方可得到較純的氧氣。2、檢驗氧氣性質時燃燒物定要放于集氣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氣瓶炸裂。3、鐵絲燃燒時集氣瓶里需鋪一層細沙防止生成物滴到集氣瓶使得集氣瓶炸裂。4、硫的燃燒時為避免污染空氣,燃燒后應將燃燒匙取出后及時淬入盛有冷水的大燒杯中。5、H2O2在pH=4時最穩定。炭粉及塵埃都能使H2O2分解,在堿性溶液中分解最快。為防止H2O2分解,保存時可加入少量磷酸作為穩定劑,并貯存在不透明的塑料瓶中。使用時可加入少量堿。30%的H2O2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操作時應戴上防護手套。思考:(1)試驗中為什么試管口必須向下傾斜?這是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而使試管破裂。(2)加熱時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因為它的溫度最高。(3)若操作中先移去酒精燈,停止加熱,稍等一會兒,再把導管移出水槽。你認為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正確的操作是什么?答:水會倒吸進入試管,熱的試管碰到冷的水,試管就會破裂。正確的操作是先把導管移出水槽,再移去酒精燈,停止加熱。例題一、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括號內寫出反應的字母表達式)、及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碳+氧氣點燃二氧化碳(C+O2點燃CO2)實驗現象: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并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的氣體。(2)硫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硫+氧氣點燃二氧化硫(S+O2點燃SO2)實驗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并生成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Fe+O2點燃Fe3O4)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并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本實驗中須事先在瓶底鋪上一層沙或水,那是為什么?答:防止熔化的生成物滴落下來,使集氣瓶因局部受熱而破裂。(4)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文字表達式石蠟+氧氣點燃二氧化碳+水實驗現象:燃燒的更旺,發出白光,瓶壁上出現水珠,并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以上實驗中可以看出,氧氣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單質。例題二、為什么可燃物在純氧中燃燒比在空氣中劇烈?答:因為純氧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多得多,所以反應更劇烈。例題三、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爆炸是燃燒以極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大量的熱不及時散發,使氣體的體積急劇膨脹就會引起爆炸。而緩慢氧化是速度比較緩慢的氧化,不發光但發熱。自燃是不經點火就自發地燃燒起來的現象,原因:物質在緩慢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及時散失,越積越多,溫度逐漸升高達到著火點。試題訓練:一、選擇題(共50分,每小題2.5分)1.畢業聯歡會上,化學老師出了一條謎語:說是寶,真是寶,動物植物離不了;看不見。摸不著.越往高處越稀少——打一物質名稱。這條謎語的謎底是()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2.下列氧氣的用途,主要利用了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是()A.液化空氣制氧氣B.煉鋼C.氣割氣焊D.火箭發射的燃料3.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B.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生氧化反應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氣而生存D.帶火星的術條一定能在含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4.下列關于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D.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5.如圖所示裝置,有洗氣、儲氣等用途,在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的裝置,并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B.a導管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C.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是否有氧氣輸出D.該裝置不能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6.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A.木灰 B.硫磺 C.鐵絲 D.紅磷7.用KMnO4、KClO3、H2O2三種物質都可制得氧氣,說明這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8.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動植物呼吸 B.酒的釀造 C.食物腐爛 D.甲烷燃燒9.儲存煙花爆竹的倉庫應貼上的標志是()ABCD10.在消防知識中有一個詞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的情況下發生的爆炸,下列各項描述中屬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礦中因遭到明火而發生的瓦斯爆炸B.高壓鍋因排氣孔堵塞而爆炸C.節日的煙花在空中爆炸D.廚房中因燃氣泄漏而爆炸11.火災自救是我們的基本生存技能。下列火災自救的方法中錯誤的是()A.躲在桌子下B.使用滅火器滅火C.盡快呼救或報警求救D.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12.1854年5月30日,英國戰艦“歐羅巴”的船艙里裝滿了供戰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著火,整個戰艦瞬間變為火海。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草料艙通風不好B.草料艙沒有氧氣C.草料發生緩慢氧化積累了大量的熱D.草料溫度達到了草料的著火點13.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化鎂是化合物B.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單質C.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D.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混合物14.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最適宜的滅火措施是()A.向油鍋里潑水B.向鍋里撒沙子C.端下油鍋D.蓋上鍋蓋15.我國古代有“女媧補天”的傳說,今天,人類也面臨“補天”。是指臭氧發生如下變化:,使臭氧層出現空洞,“補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層出現空洞的形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O2和O3都是單質B.O2和O3都是同一種物質C.O2和O3的性質完全相同D.臭氧和氧氣都由同一種元素組成,混合在一起仍屬純凈物16.藥品說明書上標明:本產品含碘25mg、鎂40mg、鋅1.5mg,這里所標明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無法確定17.實驗室常用的儀器有:⑴漏斗⑵試管⑶鐵架臺⑷水槽⑸酒精燈⑹玻璃管⑺帶導管的橡皮塞。如要制取氧氣,應選用下列哪組()A.⑵⑶⑷⑸⑺B.⑴⑵⑶⑷⑸C.⑶⑷⑸⑹⑺D.⑷⑸⑹⑺⑴18.物質在空氣里發生的燃燒、自燃、緩慢氧化,有人敘述有如下的共同點:⑴都產生熱量;⑵都有發光;⑶都屬于氧化反應;⑷反應都很緩慢;⑸都要與氧接觸;⑹都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下列正確的一組是()A.⑴⑵⑶B.⑴⑶⑸C.⑷⑸⑹D.⑵⑷二、填空題(38分)19.(7分)空氣里含量最多的物質是,它由(填符號)元素組成;占空氣體積分數為21%的物質是。在地殼中含量排前3位的元素是、、(填符號)。屬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們一定相同的是。20.(5分)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純凈物的是,單質的是,化合物的是,氧化物的是。(均填容器下的代號)。21.(16分)寫出下列變化的文字表達式,其中屬于化合反應類型的是屬于分解反應類型的是(填序號)(1)硫在氧氣中燃燒(2)白磷在空氣中燃燒(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在空氣中加熱銅(5)高錳酸鉀受熱分解(6)氯酸鉀受熱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0分)燃燒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1)右圖是燃燒條件示意圖:請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寫出燃燒的三個條件:①②③(2)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的變化。(3)奧林匹克火炬(內部儲有可燃物)是奧林匹克圣火的載體.①采集奧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奧林匹克的赫拉神廟前通過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的中央,引燃圣火。此過程中最關鍵的燃燒條件是。②北京奧運會火炬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雨量的情況下保持燃燒。但要實現奧運圣火登頂珠峰,還需要解決最關鍵的燃燒條件是。(4)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自救。如果室內著火,在逃離火場時,可用濕棉被蓋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如果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并潑水降溫,同時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請你根據滅火的原理說明濕棉被的作用。三、實驗題(26分)23.(每空1分,共18分)結合下列圖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a;b。(2)實驗室中,常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來進行分組實驗,發生裝置可選用(填標號);加入藥品前,應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時如果手不慎接觸到高錳酸鉀藥品,接觸到的皮膚會留下痕跡;如果在裝配時試管內少放了一團棉花會出現的現象是(請寫出一點)。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應如何驗滿?。(3)如果用H2O2分解來制取氧氣,制氣裝置選用的儀器(填序號);其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該裝置中所加固體試劑的名稱,該固體在該反應中起作用。(4)比較(2)和(3)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最好選用方法(3)的原因是雙氧水分解產物污染,而高錳酸鉀分解產物污染。(5)按圖F作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你觀察到的現象有(只答一條),其相關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為:。(6)化學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自制氧氣,有同學從家里拿來了洗臉盆并盛了半盆自來水,用罐頭瓶(帶玻璃片)裝滿水倒放入臉盆中準備收集氣體,還有同學從化工試劑商店買來了高錳酸鉀作原料。由于自帶儀器不夠用,又有同學準備從學校化學實驗室借用一些儀器。問:=1\*GB3①還需借用的儀器有導管、橡皮塞、大試管、、。=2\*GB3②檢驗收集的氣體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每空1分,共8分)某興趣小組話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現象解釋a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b試管中紅磷、熱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的原因是①;②。【反思與評價】(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點是。(2)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拓展與遷移】(1)實驗小結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兩種預測。甲:接近試管容積的1/5;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1/5。你贊同的預測是(填“甲”或“乙”),理由是。(2)根據燃燒的條件.選擇填空:用扇子扇爐火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用扇予扇蠟燭的燭火一扇就立即熄滅,原因是(填序號)。A.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B.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溫度未降到著火點以下C.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一、選擇題(共36分,每小題2分)題號123456789答案BACCCDADA題號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ABADACAB二、填空題(38分)19.(7分)氮氣;N;氧氣;O;Si;Al;原子核里的質子數。20.(5分)A、C;B、D、E;E;B、D;B;21.(16分)(1)(2)(3)(4);(5)(6);(1)硫+氧氣二氧化硫(2)磷+氧氣五氧化二磷(3)鐵+氧氣四氧化三鐵(4)銅+氧氣氧化銅(5)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6)氯酸鉀氯化鉀+氧氣22.(10分)(1)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達到著火點(不要求順序)。(2)熱量(或能量);(3)①溫度達到著火點;②氧氣或空氣;(4)降溫、隔絕空氣。三、實驗題(26分)23.(每空1分,共18分)⑴試管;集氣瓶⑵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黑色(或紫黑色);高錳酸鉀粉末會隨氧氣流通過試管進入水,使水變紫色;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滿;(3)B;過氧化氫水+氧氣;二氧化錳(或MnO2或紅磚顆粒或氧化銅等);催化;(4)(2分)沒有;有(1分)(5)發出白光(或放出熱量等合理答案);碳+氧氣二氧化碳;(2分)鐵架臺、酒精燈;將帶火量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復燃,表明收集的氣體是O2。24.(每空1分,共8分)【改進與實驗】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反思與評價】(1)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2)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松動。【拓展與遷移】甲;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且上述實驗白磷足量、氣密性良好,所以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能接近試管容積的1/5(或乙裝置漏氣等)(2)A、B;C二氧化碳引入:從人工降雨、舞臺云霧幻境等開始,激發學習欲望。提問:二氧化碳除這兩個用途外,還知道CO2哪些知識和用途?引發學生思考和交流。板書:1、二氧化碳的用途: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飲料,用于滅火,舞臺效應等。既然二氧化碳有那么大的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呢?演示: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GB3①圖所示的實驗,考慮到采用學生實驗準備量大、實驗的成功率,可改為演示實驗。得到實驗現象(相同體積二氧化碳比空氣質量大)后,引導學生根據水的密度概念推理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2\*GB3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實驗除了課本用針筒的實驗外,也可用500毫升的塑料瓶做實驗,裝置和現象如圖。儀器充足讓學生自己做。結論:向軟塑料瓶中加入水,蓋緊瓶塞后,發現塑料瓶向內凹陷。這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內氣壓減小。板書: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約是空氣的1.5倍;能溶于水,一體積水溶解一體積二氧化碳;加壓降溫后變無色液體,雪狀固體(稱為干冰)——人工降雨和舞臺效應。板書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人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要高,所以,可以利用呼出的氣體做實驗。活動: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1.澄清石灰水+空氣——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2.紫色石蕊試液+空氣——紫色石蕊試液+二氧化碳——3.加熱2后的現象——=1\*GB3①結合氧氣這節的課外活動“用排水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氣體,定性檢驗氧氣含量”,說明人呼出的氣體氧氣含量變少CO2變多,利用自己呼出的氣體來做實驗。=2\*GB3②活動:探究CO2化學性質(必須做好對比實驗),操作要求較低,應放手要學生去做,教師要巡視指導,實驗要領最好用多媒體投影。=3\*GB3③實驗后組織總結交流,須讓學生明白實驗現象后面的原因---化學性質。板書: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白色沉淀)+水二氧化碳+水→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碳酸→二氧化碳+水(碳酸不穩定,易分解)資料以及圖片:石筍、石柱和鐘乳石=4\*GB3④可結合性質教學開展以下二個討論活動:(1)有四瓶氣體空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如何把它們區分開來?(2)圖所示實驗,請分析(1)(2)兩裝置的蠟燭熄滅情況?(活動目的在于學會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分析、比較、推理能力;進一步鞏固:氧氣、二氧化碳的檢驗,二氧化碳能滅火且密度比空氣大,熱空氣上升運動等知識點。)實驗猜想哪一支先熄滅實驗結論解釋原因(1)(2)=5\*GB3⑤課外活動:用蠟燭燃燒測定空氣中的氧氣。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第二課時)=1\*GB3①可直接提問:獲得CO2有哪些途徑?(學生會回答動植呼吸產生CO2、木炭燃燒產生CO2等),在實驗室中獲得一瓶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我們怎樣制取、收集?然后明確課題:實驗室制取CO2(步驟可如下)教師提出2個方案:(1)石灰石(碳酸鈣)與鹽酸(2)碳酸鈉和鹽酸通過對比實驗(演示)選擇最佳方案:采用方案----石灰石和鹽酸思考討論:(1)可以用怎樣的裝置制取CO2(聯系雙氧水制O2)?(2)如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3)如何檢驗產生的氣體是CO2氣體?(4)可用什么方法收集CO2氣體?CO2氣體收集滿否怎樣檢驗?分小組領取儀器實驗,完成報告,教師巡視指導。=2\*GB3②可結合氣體的制取補充實驗:CO2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后繼續通入CO2氣體。然后閱讀教材小資料-----石柱、石筍和鐘乳石,解釋原因了解自然現象。=3\*GB3③小結:(1)氣體收集方法=2\*GB2⑵實驗室制取CO2原理氣體收集方法氣體適用要求碳酸鈣+鹽酸===氯化鈣+二氧化碳+水CaCO3HClCaCl2CO2H2O排水法不或微溶于水向上排氣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氣法密度比空氣小=4\*GB3④課外拓展活動:(1)滅火器如何工作?(2)用蠟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滅火器滅火原理適用范用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可用來撲滅木材、棉布等燃燒引起的失火利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氫鈉)來滅火具有流動性、噴射率高、不腐蝕容器和不易變質等優良性能,除可用來撲滅一般火災外,還可用來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在加壓時將液態二氧化碳壓縮在小鋼瓶中,滅火時再將其噴出,有降溫和隔絕空氣的作用滅火時不會因留下任何痕跡而使物體損壞,因此町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失火,使用時,手一定要先握在鋼瓶的木柄上,否則,會把手凍傷[答案](1)當心火災——易燃物質;(2)禁止放易燃物;(3)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4)當心火災——氧化物;(5)禁止煙火;(6)禁止帶火種;(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煙。例題:談談溫室效應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增強應采取什么措施。1.全球溫度升高,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2.現在溫帶的農業發達地區,由于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干旱,土地沙漠化,農業減產。3.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可采取以下措施: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②。(2)寫出用裝置A制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3)寫出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可選用圖中和(填標號)組裝一套制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什么的淚水中考語文作文
- 電氣機械維修手冊與指南考核試卷
- 水電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6-5 PLA和PAL電子課件教學版
- 玻璃纖維的制備工藝考核試卷
- 旅行初二語文作文
- 新材料在D打印領域的應用考核試卷
- 球類生產過程中的實時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景區旅游市場開發與拓展策略考核試卷
- 生態保護工程生態保護與生態工程長期效益評估考核試卷
-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 東莞市衛生與健康十三五規劃
- 土壤分析技術規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講難題型密度計
- 地下車庫交通標志標線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專題一電磁感應與電路ppt課件
- 植物界分類檢索表種子植物分科檢索表
- GDFJ005修改個人信息申請表
- JJF 1363-2019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型式評價大綱(高清版)
-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概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