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1章安全管理概述目錄國內外民航安全管理發展階段1.2安全管理的責任1.3本章小結1.4安全管理的有關概念1.11.1安全管理的有關概念依據一個人看問題角度的不同,航空安全概念可能有不同的含義:1 零事故(或嚴重事故征候),這是旅行大眾普遍持有的一種觀點;2 免于危險或風險,即免于引起或可能引起傷害的因素;3 員工對待不安全行為或狀況的態度(反映企業的“安全”文化);4 航空業固有風險的“可接受”程度;5 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過程;6 事故損失(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對環境的損害)的控制。安全是個相對的概念,因而“安全”系統中的內在風險是可接受的。安全(Safety)逐
漸被認為是對風險的管理。按照國際民航組織(ICAO)《安全管理手冊》(DOC9859AN/460)對安全的定義,安全具有以下含義:安全是一種狀態,即通過持續的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過程,將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風險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1.1.1安全的概念1.1.2危險的概念什么是危險?什么是安全風險?危險(Hazard)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或結構受損、材料缺失或執行能力減弱的條件、情況或物體。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三版《安全管理手冊》Doc9859文件中將危險
的概念引入到航空安全管理領域,危險是可能引起或導致航空器或航空安全相關設備、產品和服務不安全運作的狀態。危險和安全風險之間的區別有時會造成認識上的困難和混淆危險的概念分為兩個組成部分:危險本身及其結果1.1.2危險的概念——舉例風是自然環境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風是一個危險:它是一個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毀損、材料損失或者執行能力的減弱的條件。15
m/s的風在航空運行中并不一定會造成破壞。事實上,如果在起飛時跑道上有15
m/s正面吹來的風的話,可以使航空器更順利地起飛。但是,當15
m/s的風從跑道90°的方向吹來時,它就成為側風。只有到這時,當危險與系統操作(起飛或降落)相遇,以提供服務(將乘客或貨物從一個機場運到另一個機場),它就可能變成安全顧慮(由于駕駛員無法在側風中控制航空器,導致了偏離軌道)。這個例子說明了:危險不一定會是“壞的東西”或是負面的因素。危險是運行環境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后果是可以被確定的,其破壞潛力可以通過各種措施來遏制。1.1.3風險的概念風險(Risk)的定義: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風險是危險發生概率和嚴重性的表征。可用下式表達:風險=意外概率×后果可根據如下三大類對風險進行判別:(1)不可接受的高風險(2)可接受的低風險(3)介于以上兩類之間的風險,考慮時必須權衡風險與效益。風險已經被降低至切實可能低的水平擬使用的系統或變更所帶來的效益足以證明接受該風險合乎情理風險容忍度(TOR)三角形注:風險必須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標準才能被列為是可以容忍的1.1.3風險的概念在下列情況下,該風險可能會被認為是可以容忍的:風險低于預先確定的不可接受極限1.1.4安全管理的概念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是管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主要運用現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種不安全因素,從技術上、組織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安全管理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保證運行生產的安全和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保護國家和集體的財產不受損失1.2國內外民航安全管理發展階段1.2.1國際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機械時代(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人為因素時代(20世紀80年代—20世紀末)組織管理時代(
20世紀末至今)注重硬件條件的不斷完善在人為失誤主因論的指導下,關注人為失誤原因關注整個組織建設和組織管理的有效性國際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1.2.2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摸索管理經驗管理體系管理規章管理文化管理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1.3安全管理的責任1.3.1安全管理的四大責任制定安全相關的政策和程序為安全管理活動配置資源采用最完善的行業實踐整合民航安全相關的規章制度政策和程序是反映高級領導層決定如何運行系統的命令安全管理要求。資源的配置是管理的職能之一航空業保持安全卓越性的傳統持續發展了健全的安全實踐規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石。事實上,合理的安全管理只能從合理的規章制度中發展出來安全和有效安全管理的責任由各種組織機構分擔,其中包括國際組織、國家民航管理當局、
所有者和經營人、空中航行服務提供者、機場、航空器和動力裝置主要制造商、維修組織、
行業和專業協會、航空教育和培訓機構。此外,提供航空支持性服務的第三方(包括合同服
務)同樣承擔安全管理的責任。總的來說,這些職責具體如下:(1)確定安全相關政策與標準;(2)分配維持風險管理活動所需的資源;(3)查明和評估安全風險;(4)采取措施排除危險或把風險的相關水平減少到既定的可接受水平;(5)將技術進步納入設備設計和維護;(6)進行安全監督及安全方案評估;(7)調查事故和嚴重事故征候;(8)采取最合適的、最好的行業做法;(9)促進航空安全(包括交換與安全有關的信息);(10)更新民航安全管理規章。1.3.2對安全管理負有責任的各當事方1.3.2對安全管理負有責任的各當事方國際民航組織制造商國家民用航空管理局行業和專業協會服務提供者航空經營人第三方承包商1.3.3全球合作企業協會(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機場協會、美國航空運輸協會和民用空中航行服務組織)國家和國際航空協會(如全國商用航空協會、歐洲商業航空協會和國際商業航空委員會)國家協會國際聯合會(如航空公司駕駛員協會國際聯合會和空中交通管制員協會國際聯合會)國際安全組織(如飛行安全基金會和國際航空安全調查員協會)行業/政府團體(如商業航空安全小組和全球航空信息網)大型制造商安全論壇國際論壇展開全球合作1.3.3全球合作航空運輸業之間相互依存性強具有集體行動力量市場全球化超出了國界和權力的范圍全球合作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效益方面的例子包括:(1)通過通用的設計標準、標準操作程序和術語等實現協調、一致和通用;(2)安全相關信息全球共享;(3)早期識別并化解全球系統危險;(4)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和專家資源共享等相互支持和加強。全球合作的商業意義1.4本章小結1.4本章小結132首先從安全、危險、風險以及安全管理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安全管理的有關概念,即安全管理是組織為達到預期水平的安全指標而采取的系統地管理組織運行風險的行為其次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入手,著重介紹了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其中國際民航安全管理包括機械時代、人為因素時代和組織管理時代這三個發展階段,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由摸索管理、經驗管理、規章管理、體系管理這四個階段組成最后以安全管理的四大責任、這些責任的負責當事方以及全球合作收尾1.4本章小結復習思考題:1. 你對安全概念的理解有哪些?2. 簡述安全管理的概念。3. 簡述國際國內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階段。4. 簡述安全管理的四大責任。5. 對安全管理負有責任的各當事方有哪些?6. 全球合作在哪些國際論壇上進行?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2章航空安全管理基礎理論目錄戴明環(PDCA)循環理論2.2SHEL模型2.3墨菲定律2.4系統科學理論2.1海恩法則和事故的冰山理論2.6DECIDE模型2.7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2.8事故起因模型-REASON模型2.52.9本章小結2.1系統科學理論2.1系統科學理論系統論三論控制論信息論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系統論要求把事物當做一個整體或系統來研究,并用數學模型區描述和確定系統的結構和行為信息論是由美國數學家香農創立的,它是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系統的信息如數
學
家
維
納何獲取、加工、處理、傳輸和控制的一門科學(
Wiener
N)同他的合作者
控制論是研究系統的狀態、功能、行為方式及變動趨勢,控制系統的穩定性,揭示不同系統的共同的控制規律,使系統按預定目標運行的技術科學美國數學家香農2.1系統科學理論反饋原理有序原理系統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有:反饋原理、有序原理、整體原理1、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干擾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輸出信息的改變,送到輸入端時,成為反饋信息2、有序原理重視系統內各要素的合理組織,重視系統的有序程度,發揮系統可能的功能3、整體原理要求人們在研究問題時,要牢固樹立全局、整體的觀念2.1系統科學理論耗散結構理論新三論突變理論協同論物理學家普利高津(1969)一般說來,開放系統有三種可能的存在方式:(1)熱力學平衡態;(2)近平衡態;(3)遠離平衡態。赫爾曼·哈肯(1973)
他認為自然界是由許多系統組織起來的統一體,這許多系統就稱為小系統,這個統一體就是大系統托姆(1972)
其研究重點是在拓撲學、奇點理論和穩定性數學理論上,通過描述系統在臨界點上,來研究自然各種形態、結構和社會經濟活動的連續性突然變化現象,并通過耗散結構論、協同論與系統聯系起來,對系統的發展產生推動作用。2.2戴明環(PDCA)循環理論2.2戴明環(PDCA)循環理論計劃(P)執行(D)PDCA循環理論檢查(C)行動(A)PDCA的四個階段及其循環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2.3 SHEL模型2.3 SHEL模型1972年,Elwyn
Edwards教授提出了SHEL概念,它是由人為因素的基本元素——軟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環境(Environment)和生命件(Liveware)首位字母所組成。SHEL模型生命件-硬件生命件-軟件生命件-環境生命件-生命件這是人-機系統設計最為關注的界面人-環境界面是在飛行中最早被認識的界面之一即人與人之間的界面它包括人與系統的非物理方面2.4墨菲定律2.4墨菲定律1942年,美國航空工程師墨菲(Murphy)根據研究提出的一條著名定律——墨菲定律,說明
凡是有可能搞錯的地方,一定會有人搞錯,而且是以最壞的方式發生在最不利的時機。其數學解釋為:
在n重伯努利(Bernoulli)試驗中,試驗次數n趨向無窮大時,事件A一次也不發生的概率趨于零;事件A至少發生一次差錯的概率趨于1。即一次差錯也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至少發生一次差錯是肯定的。2.5事故起因模型-REASON模型2.5事故起因模型-REASON模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李森(Reason)教授于1990年提出了描述系統安全狀況的層次模型,即著名的Reason模型,由該模型產生的理論也被人稱作系統安全理論。該模型認為,事故的發生通常不是孤立事件的結果,而是多種系統缺陷湊到一起的結果事故起因模型(REASON模型)2.6海恩法則和事故的冰山理論2.6.1海因里希法則和海恩法則海因里希法則(Heinrich'sLaw)又稱“海因里希安全法則”
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則”,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
師海因里希(HerbertWilliamHeinrich)提出的300∶29∶1法則海恩法則示意圖在機械事故中,死亡、重傷、輕傷和無傷
害事故的比例為1:29:300,國際上把這一法則叫事故法則。日本的安全科學界把1:
29:300稱為海恩法則2.6.2事故控制理論“冰山原理”造成死亡事故與嚴重傷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為形成一個像冰山一樣的三角形,一個暴露出來的嚴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萬的不安全行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體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隱藏在水下看不見的部分,卻龐大得多,如圖2.7所示事故冰山理論2.7DECIDE模型2.7DECIDE模型探測DECIDE模型選擇估計鑒別DECIDE模型是由Detect、Estimate、Choose、Identify、Do、Evaluate六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的一種空中交通管理方法模型。實施評價探測是指搜索飛行空中交通沖突、發現安全不正常情況估計是指空管人員對發現到的空中交通沖突和安全不正常情況進行分析判斷選擇是指空管人員基于對發現到的飛行空中交通沖突和安全不正常情況的分析判斷,尋找應對措施鑒別是指空管人員在收集到的眾多應對措施中,挑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措施準備付諸實施實施是指空管人員將已經鑒別出的措施付諸行動評價是指空管人員對自己已經付諸實施的措施進行監控2.8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2.8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的作用全員參與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形成了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理論基礎與供方互利的關系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過程方法2.9本章小結2.9本章小結本章主要通過引入系統科學理論、戴明環循環理論、墨菲定律、海恩法則和事故的冰山理論、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等相關理論以及SHEL模型、REASON模型、DECIDE模型三大模型來全面介紹航空安全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方法1.
航空安全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方法有哪些?2.
所謂“三論”,指的是哪三種理論?原理分
別是什么?3.
PDCA的含義是什么?簡述其應用。4.
DECIDE模型的含義是什么?5.
簡述事故起因模型的主要內容及應用。復習思考題:總結: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3章國家安全方案(SSP)目錄國家安全方案的框架3.2國家安全方案的實施3.3國家安全方案的概念3.1SSP與安全監管的關系3.5本章小結3.6SSP與安全管理體系(SMS)的關系3.43.1國家安全方案的概念3.1 國家安全方案的概念確保國家建立有最低限度必要的監管框架國家安全方案的目標促進監測和量測國家航空業整體的安全績效確保國家監管組織機構各自安全風險管理任務的協調概念:國家安全方案(StateSafety
Program)是旨在提高安全水平的一套完整的規章和活動,也是一個國家控制和管理安全的管理系統協調和持續改善國家安全管理功能支持服務提供者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與配合長期目標短期目標中期目標3.1 國家安全方案的概念提高國家的航空安全在目前規章管理的基礎上,將規章管理與績效管理結合在一起國家有效落實安全責任和問責制3.2 國家安全方案的框架3.2國家安全方案的框架國家安全方案框架國家安全方案的基本內容由四個組成部分構成,每個組成部分又細分為多個要素,
共有11個要素,其中包括國家管理安全的過程和活動。3.2.1國家安全政策和目標基礎立法規章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器適
航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中華
人民共和國搜尋援救民用航空器規定》《民用機場管理條例》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分為15編,具體見《中國民航航空安全方案》國家安全立法框架強制執行政策事故和事故征候調查國家安全職責及問責制國家安全政策和目標3.2.2國家安全風險管理對服務提供者安全管理體系的安全需對服務提供者安全績效的認可國家安全風險管理組成部分包括制定安全管理體系要
求,以確保國家的每個服務提供者都實施必要的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控制。國家安全風險管理由兩個要素構成:3.2.3國家安全保證安全監督安全數據的收集、分析和交流國家安全保證通過對服務提供者的監督活動及國家對服務提供者的控制管理過程的內部審核來完成。國家安全保證由三個要素構成:基于安全數據分析的對重大問題或重點領域的監察國家建立了確保有效監測8個安全監督職能的關鍵要素的機制國家已建立了有關機制,以確保獲取和儲存包括關于個別或整體國家層面的危險和安全風險的數據通過安全監督、安全數據的收集、分析和交換,以及基于安全數據分析確定重點關注的監管領域等方式3.2.4國家安全促進安全促進包括由國家建立內部及外部流程以提供或促進關于安全信息
的安全培訓、交流和傳播。安全管理手冊(SMM)第三版中指出國家安全促進由兩個要素構成:內部培訓、交流和安全信息的發布國家安全促進外部培訓、交流和安全信息的發布3.3 國家安全方案的實施3.3.1監管體系描述監管體系審查是國家安全方案實施規劃過程的一部分(1)從部級到各不同監管組織機構的現有航空監管框架的結構(2)各監管組織機構的安全管理任務和責任監管體系(3)不同監管組織機構的國家安全方案合作平臺或機制(4)國家級以及每一組織機構內部的安全/質量審查機制3.3.2/3.3.3
系統差異分析/國家安全方案實施計劃在制定國家安全方案實施計劃之前,需根據國際民航組織
的國家安全方案的框架,對現有的國家結構及流程進行差距分析,以評估相應的國家安全方案要素的存在及成熟性。國家安全方案的實施計劃,與國家安全方案頂層(說明)
文件一起,為國家實現逐步加強其安全管理和監督過程奠定基礎。系統差異分析國家安全方案實施計劃3.3.4安全指標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安全績效指標、安全績效目標和安全要求之間的關系如下:(1)接受的安全水平是首要的概念;(2)安全績效指標是用來確定是否已達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的計量標準/尺度;(3)安全績效目標是與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相關的量化的目標;(4)安全要求是實現安全目標的工具或手段可接受的(aaceptable)動態的(dynamic)可接受安全水平(ALOS)可達到的(achieveable)特點組成宏觀安全目標SMS的安全績效微觀安全目標3.3.4安全指標安全績效指標安全績效目標ALOS
包括兩類標準關于安全指標,中國民航有以下四點說明:(1)中國民用航空局將確定與SSP有關的可接受的安全績效水平(2)中國民航的安全指標體系包含事故和事故征候指
標、國家高層職能量化指標以及某些類型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等指標(3)中國民用航空局將安全目標逐級分解,各地區管
理局及其派出機構根據其安全目標制訂行動計劃,開展轄區民航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績效管理工作(4)中國民用航空局將定期在SSP年度報告中發布當年的安全指標值和下一年的安全目標值3.3.5國家安全方案的實施—分階段的做法國家安全方案實施的四階段示例階段1(12個月)階段2(12個月)階段3(24個月)階段4(24個月)1.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21.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1:1.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4:1.國家安全方案要素2.2:(1)確定國家安全方案實施代建立一個國家的安全立法體系。頒布包括下述內容的強制執行審查和商定服務提供者的安全表組織機構和責任經理;2.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2:政策、法律:績效指標。(2)建立國家安全方案實施團(1)判明、界定和記錄安全管(1)促進服務提供者在安全管2.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1:將服隊;理的職責和問責權限;理體系下運作,從內部處理、務提供者的安全管理體系和安(3)進行國家安全方案的差距(2)界定和記錄國家安全政策解決安全和質量偏差問題的規全績效指標納入常規監督方案。分析;和目標。定;3.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2:(4)制定國家安全方案實施計3.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3:(2)國家可干預安全偏差問題(1)實施自愿、保密性安全報劃;建立事故和事故征候調查過程。的條件和情況;告系統;(5)建立國家安全方案協調機4.國家安全方案要素1.4:建立(3)防止出于安全改進以外的(2)建立酌情具有目標、警戒制;基本的強制執行(處罰)立法。目的使用或披露安全數據的規等級監測的低危險后果的安全、(6)編制必要的國家安全方案5.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1:定;質量指標;文件,包括國家的國家安全方促進對服務提供者的有效的國(4)保護從自愿、保密性報告(3)促進與服務提供者和其他案框架、其組成部分和要素。家安全監督和監視。系統獲得的信息源的規定。國家之間進行安全信息交流。6.國家安全方案要素2.1:2.國家安全方案要素2.1:制4.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3:酌情促進和宣傳對服務提供者的安定要求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統根據安全風險或質量數據分析全管理體系的教育。一的規章。進行檢查和審計輕重緩急安排。3.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2:5.國家安全方案要素3.1建立包(1)建立安全數據收集和交流括國家安全方案在內的審查機系統;制,以確保持續的有效性和改(2)建立國家高危險后果安全進。績效指標和目標、警戒等級。3.4SSP與安全管理體系(SMS)的關系3.4SSP與安全管理體系(SMS)的關系國際民航組織把安全方案和安全管理體系(SMS)區分如下:? 安全方案是旨在提高安全水平的一整套規章和活動。? 安全管理體系(SMS)是有組織的管理安全的方法,包括必要的組織結構、問責辦法、政策和程序。SSP與SMS關系示意圖適用對象不同區別關注重點不同3.5SSP與安全監管的關系3.5SSP與安全監管的關系國家安全方案包括國家的安全監管職能,又高于國家的安全監管職能。
國家安全方案在強調民航當局在履行安全監管責
任的基礎上,逐漸將安全監管轉向一種基于安全
績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將規章管理和安全績效管
理結合在一起。同時,國家安全方案將安全監管
轉化為風險控制的手段,以對規章的效率和有效性進行監督。3.6本章小結3.6本章小結?
國家安全方案是基于國家層面的,是以安全信息分析和安全績效管理為基礎的安全管理方法。?
國家安全方案在規章監管的前提下,以可接受安全水平為基礎,更多的關注事故征候以下的不安全事件,從而避免和減少事故和事故征候的發生。?
國家安全方案要與本國民航業的規模相適應,并且需要民航業內各相關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復習思考題:1.
國家安全方案的定義是什么?2.
國家安全方案的目標是什么?3.
國家安全方案的框架是什么?4.
國家安全方案的11個要素是什么?總結: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4章安全管理體系(SMS)目錄安全管理體系結構與內容4.2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運行4.34.1 安全管理體系背景及概念本章小結4.44.1安全管理體系背景及概念4.1.1國際背景2001年11月,國際民航組織(以下簡稱ICAO)在附件11中建議各國在空中交通服務單位中建立安全管理體系(SafetyManagementSystem,SMS),附件112.26.1款要求:“國家必須制定安全方案,以便提供
ATS時達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2.26.2款要求:“應當達到的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必須由有關國家制定”;2.26.3款要求:“作為其安全方案的一部分,國家必須要求空中交通服務提供者執行國家接受的安全管理體系”4.1.2國內背景(1)2008年3月24日,民航局機場司發布《機場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指南》(AC-139/140-FS-2008-1)(2)2008年4月29日,民航局飛標司發布《關于航空運營人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AC-121/135-FS-2008-26)(4)2009年8月5日,民航局空管辦發布《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要求》(MD-TM-2009-003)(5)2009年8月31日,民航局公安局發布《航空保安管理體系(SEMS)建設指南》(AC-SB-2009-1)(3)2009年6月1日,發布維修單位的安全管理體系
(AC-145-15)民航局各相關司局相繼提出了如下關于SMS建設的要求和規范4.1.2國內背景(4)《民航空管系統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IB-TM-2010-003)(3)《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指導手冊》(第二版)(MD-TM-2009-004)(1)《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體系指導手冊》(第一版)(2)《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要求》(MD-TM-2009-003)民航局空管辦也相繼下發了如下SMS建設指導材料和規范(5)《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指導手冊》(第三版)(MD-TM-2011-001)(6)《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體系(SMS)審核管理辦法》(AP-83-2011-02)4.1.3安全管理體系的概念國際民航組
織(ICAO)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我們可以這樣理解SMS安全管理體系是有組織的管理安全的方法,包括必要的組織結構、問責辦法、政策和程序安全管理體系是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標,通過對組織內部組織結構、責任制度、資源、過程、程序等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要素進行系統性管理,實現安全目標的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套安全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整合。4.1.4實施SMS的重大意義SMS以現代三論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具有更加科學完整的理論基礎。?
它具有比傳統安全管理更加嚴格的定義;?
更加直觀明了的科學方法論;?
更加系統性的方法和措施,4.2安全管理體系結構與內容4.2.1SMS模塊、要素和工具的概念SMS模塊是SMS的結構化構成,SMS由若干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包含若干要素。?
SMS要素是安全管理體系內容的基本組
成單元,是安全管理體系組織結構、辦法、政策和程序等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
SMS工具是SMS要素反應到運用上的手
段和方式,
包括SMS安全管理規范和
SMS安全管理工程技術手段兩個方面。4.2.2ICAO安全管理體系(SMS)的結構與內容ICAOSMS的框架結構? 管理者承諾與責任? 安全職責? 對關鍵安全人員的任命? 協調應急預案SMS文件記錄? 培訓與教育? 安全溝通? 安全績效監控與測評? 變革管理? 對SMS的持續改進? 危險識別? 風險評估與緩解4.2.3我國民航空管運行單位SMS的模塊和要素構成民航空管運行單位SMS的總體
框架與要素由安全政策和目標、
安全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安全促進四大模塊,13個要素構成民航空管運行單位SMS模塊與要素4.2.4民航空管系統的SMS是安全管理體系持續高效運行和安全的保證是對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和安全水平的促進民航空管系統SMS模塊與要素構成是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是安全管理體系的動態組成部分安全政策是空管運行單位進行安全管理的行動依據和準則安全目標是在一定時期內預期達到的安全水平空管SMS的要素釋義4.2.4民航空管系統的SMS規章符合性是指空管運行單位建立并保持識別本單位的制度、運行等方面是否符合國家和民航局現行有效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機制和過程組織結構及職責是空管運行單位為有效貫徹本單位安全政策和實現安全目標文件管理是空管單位為確保安全管理及運行文件、記錄的保存、有效發放、使用和被理解而建立的相應管理制度風險管理是安全管理體系實施和運行的靈魂和核心,是SMS主要的安全管理程序和手段SMS安全信息是組織實施風險管理的根據之源安全評估是SMS基于變革管理理論而被確立的要素之一SMS內部審計是驗證SMS建設要素符合性、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管理評審是空管單位的主要領導適時地評價本單位SMS的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的管理活動空管SMS的要素釋義4.2.4民航空管系統的SMS在著手展開任何一項安全管理工作時,都應當有基于安全的必要溝通
工作的體現培訓與教育是SMS安全促進的主要手段之一事件調查與處置要素是SMS演化應用事后補救管理思想而被確定的要素對空管而言,應急響應是事故或事故征候發生前所做的最后努力安全績效管理是一個組織依據制訂的安全目標及為實現目標所將執行的一系列安全管理績效指標安全檢查要求檢查活動更具針對性和細微性4.2.4民航空管系統的SMS空管SMS模塊與要素關系空管各級單位SMS建設模塊及相互間的主要關系4.3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運行4.3.1 概述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作為一個
系統工程和管理體系建設,民航空管
各級單位在建設與實施SMS時,其階
段和步驟都是一樣的,只是根據空管
三級機構的職能和分工不同,在建設
與實施各步驟里的要素建設與實施范圍、內容略有不同空管SMS建設與實施階段及要素流程圖4.3.2階段Ⅰ——SMS策劃和準備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與準備階段
在于做好空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
各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領導承
諾、制定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標、任
命管理者代表、成立工作組、系統
描述、差異分析、擬定SMS實施計劃、資源保障等工作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和準備階段的建設步驟和內容如下:4.3.2階段Ⅰ——SMS策劃和準備成立SMS建設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安全管理體系宣貫與培訓領導承諾建立組織結構,明確各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管理職能和職責系統描述差異分析制訂SMS實施計劃SMS手冊與工具建設步驟:4.3.3階段Ⅱ——SMS手冊與工具建設修改與制訂文件編寫《安全管理體系手冊》安全管理體系工具建設安全管理體系專項培訓安全管理體系工具建設1
.
修改與制訂文件的要求2
.
修改與制訂文件的內容3.資源需求1.SMS手冊的作用2.SMS手冊的內容3.SMS手冊的編寫1.SMS工具建設概述2.SMS工具箱的建設內容3.SMS工具和工具箱的建設要求4.資源需求1.專項培訓內容2.資源需求4.3.4階段Ⅲ——SMS試運行與正式運行SMS試運行與正式運行試運行管理評審實施文件、運行程序運行指導與培訓SMS工具運行與關聯資源需求試運行內部審核SMS試運行啟動SMS調整和完善體系建設外部評審SMS正式運行4.4本章小結4.4本章小結?
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套安全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整合?
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又是一個管理體系、管理方法逐步完善的過程。
它包括四個階段,即SMS策劃和準備、SMS手冊與工具建設、SMS試運行與正式運行和
SMS持續改進和提高復習思考題:1.
簡述安全管理體系的概念。2.
簡述安全管理方法的變革過程。3.
簡述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意義。4.
簡述空管行業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與內容。5.
簡述民航空管系統SMS的模塊和要素有哪些?總結: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5章民航安全文化目錄安全文化的組成和特征5.2安全文化的積淀與形成5.35.1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內涵本章小結5.45.1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內涵5.1.1安全文化及民航安全文化的概念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國際核安全咨詢組(修正定義)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局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核電廠的安全問題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點、態度、想法、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取決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安全文化是一個企業或部門所認同的信念、行為方式和態度,它是通過人們的信念、態度及其所形成的行為方式的一種文化氛圍國際上代表性的定義5.1.1安全文化及民航安全文化的概念西南交通大學曹琦教授中國地質大學羅云教授中國勞保科技學會副秘書長徐德蜀研究員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安全文化是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略(P70-71)國內專家學者5.1.1安全文化及民航安全文化的概念民航安全文化的概念民航安全領域的研究權威Merrit和Helmreich美國的Eiff美國的道格拉斯·韋格曼國外劉少成王照明王麒國內趙曉妮本書的定義:
航空安全文化是指民航人員(決策層、管理層、個體)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又是安全行為規范和思維方式的標準5.1.2安全文化及民航安全文化的內涵安全文化的內涵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
品的總和,構成整個文化創造的基礎人
們
的
精
神
生
活方式和意識形態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約定俗
成的習慣性定勢構成的具
有鮮明民族或地域特色、行業特色的行為模式人們在社會實踐過
程中締造的社會關
系以及用于調整這些關系的規范體系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4)民航安全文化是一種群體的思想意識與行為方式(1)民航安全文化是一種亞文化,本質上屬于精神范疇,是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的集合(2)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生產領域的行業文化,其核心價值在于保護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3)民航安全文化的創造者與擁有者是民航各級組織與從業人員,是這一特定主體共同創造的、所獨有的文化民航安全文化的內涵(5)民航安全文化的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主觀的、無形的;一種是客觀化形式(6)民航安全文化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是在一定時期內長期保持的思想意識、思維定勢和行為定式5.1.2安全文化及民航安全文化的內涵5.2安全文化的組成和特征5.2.1文化因素1.國家文化承認和識別特定國家的國家特征和價值取向與安全管理舉措相關的三個文化層面2.職業文化承認和識別特定職業團體的行為方式和特征3.組織文化承認和識別特定組織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5.2.2 企業安全文化③
監督措施②
政策和程序企業安全文化是一種由使其員工形成對安全的態度的管理者營造的氣氛安全文化影響因素①
管理者的行動和優先事項④
安全計劃和目標⑤
對不安全行為做出的反應⑥
對雇員的培訓和激勵⑦
雇員的參與或“買賬”5.2.2 企業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與安全管理體系的其他方面之間也有很大程度的相互依存性。
積極的安全文化對于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是必不可少的。知情文化——管理者提倡一種員工了解其工作領域固有危險和風險的文化。學習文化——學習被認為不僅限于要求進行初步的技能培訓;而被視為是一輩子的事情。正義文化——雖然無懲罰環境是良好的報告文化
的基本條件,但是員工必須清楚哪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種行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達成共識。報告文化——管理者與運行人員自由交流重要安全信息,而不必擔心受到懲罰。積極的安全文化5.2.2企業安全文化不同安全文化的特征從哲學上講,懲罰從若干角度看具有吸引力,例如:①
對失信者進行懲罰;②
保護社會不受慣犯的侵害;③
改變個體行為;④
以儆效尤。
世界各國的經驗告訴我們:懲罰對安全具有的系統價值即便有,也微乎其微。安全文化特征:不良的官僚主義的積極的危險信息壓制忽視積極尋找安全信息提供者不鼓勵或者予以懲罰容忍培訓與鼓勵安全責任規避分散共擔安全信息傳播不鼓勵允許但不鼓勵獎勵故障后掩蓋局部解決調查及系統改革新思想打壓視為新問題(而不是機會)歡迎5.3 安全文化的積淀與形成5.3 安全文化的積淀與形成信任文化,或者叫誠信文化、溝通文化,因為沒
有良好的溝通,就沒有互相的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共事的基本條件,這是持續安全的心態基礎公正文化,安全管理是全員的,全過程的,不僅
僅是領導者的事,只有感覺到(相對)公正了,群眾才有參與的熱情,才能集大家的智慧辦好事一方面應當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安全教育工作生動、高效;另一方面應特別加強職工的主動參與性,鼓勵自學,使“要我安全”變“我要安全”,讓接受安全教育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要求,從而形成職工主動關心民航安全的氛圍。責任文化,強調每個崗位每個人的責任,人盡其責是組織基礎安全文化包含的要素5.4本章小結5.4本章小結?
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為保護身心安全與財產安全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的總和;?
保證安全運營的有效方法是確保經營人具有積極的安全文化;?
對安全的追求是不間斷的復習思考題:1.
廣義的安全文化包含哪幾個層面?2.
簡述民航界對于民航安全文化較為標準的定
義。3.
簡述民航安全文化的內涵。4.
簡述不同安全文化的特征。5.
試述如何積淀與形成積極的安全文化?總結: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6章 風險管理目錄危險識別6.2風險評估6.3風險管理概述6.1風險控制6.4本章小結6.56.1風險管理概述6.1.1風險管理的起源及發展興起于
20世紀
30
年代50
年代70
年代以后在
1986
年美國風險與保險管理協會年會上,與會的各國專家學者討論并通過了“101條風險管理準則”,作為各國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在全球普及,這標志著風險管理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保險型風險管理得到了推廣并受到了普遍重視形成系統化的管理科學6.1.2風險管理的定義/6.1.3風險管理的流程在國際民航組織《安全管理手冊》(DOC9859
AN/460)中對風險管理定義如下:
風險管理是對危險及威脅到組織生存的后續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估和排除或將之降低到可接受或可承受的程度的過程。風險管理包括危險識
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
制三個過程,它是主動控制安全的最有效方法。風險管理過程流程圖閉環管理的風險管理流程圖6.2危險識別6.2.1危險識別的概念? 概念:危險識別是對可能影響安全的因素進行識別的過程。? 危險識別是風險管理工作中的重點,也是難點6.2.2危險的構成、分類及描述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觸發因素危險源是有可能導致人員受到傷害、疾病或死亡,或者系統、設備或財產遭破壞或受損,或者環境受到破壞的任何現存的或潛在的狀況或根源危險源三要素危險三角形模型美國系統安全學
者Ericson提出
危險(Hazard)由3個要素構成6.2.3危險識別的方法反應式國際民航組織預測式主動式此方法包含對以往結果或事件的分析。通過對安全事件的調查來識別、查明危險這種方法包含對現有或實時狀況的分析,是審計、評價工作人員的報告,以及相關分析和評估等這些安全保證功能的主要工作此方法包含數據收集,以便查明未來可能的負面結果或事件,分析系統的流程和環境,查明未來潛在的危險,啟動緩解措施(1)工作體系分析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統(3)在日常運行中發現危險源(2)員工安全信息報告(4)問卷調查、訪談、會議討論(5)內部檢查和外部檢查(6)內外部不安全信息的分析和挖掘(7)安全信息綜合分析中發現的危險源6.2.3危險識別的方法危險源識別的操作方法(1)頭腦風暴法(2)歷史追溯法(
3
)
危
險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分
析(HAZOP)法(4)安全檢查表(“5W2H”檢查法)(5)事件樹分析法(6)事故樹分析法空管運行流程簡圖①
WHAT②
HOW③
WHY④
WHEN⑤
WHERE⑥
WHO⑦HOW
MUCH“5W2H”檢查法6.2.3 危險識別的方法——事件樹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流程圖跑道侵入事件樹分析①
概念事件樹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起源于決策樹分析(簡稱DTA),它是一種按事故發展的時間順序由初始事件開始推論可能的后果,從而進行危險源辨識的方法③案例分析——跑道入侵事件樹分析②
流程6.2.3 危險識別的方法——事故樹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流程圖①
概念
事故樹分析法(AccidentTreeAnalysis,ATA)起源于故障樹分析法(簡稱FTA),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種演繹的安全系統分析方法② 事故樹分析法結構流程:a.熟悉系統
b.調查事故c.
確定頂上事件
d.確定目標e.調查原因事件
f.畫出事故樹g.定性分析h.計算頂上事件發生概率
i.進行比較j.
定量分析十個基本流程6.2.3危險識別的方法方法的區別:?
事件樹采用的方法為歸納法,推理方向
是從左向右,一般適用于辨識危險源,預防事故的發生。?
事故樹采用的方法為演繹法,表達事故
發生的邏輯順序方向為從上到下,一般
適用于已經發生的事故,總結事故的經驗教訓,從而為以后預防事故。事件樹分析方法事故樹分析方法VS適用性的區別:?
事件樹是分析沒有發生的正常
事件,從而引出包括事故在內的不同結果?
事故樹更加適用于事故已經發生,對其原因的分析都是樹狀圖6.2.4危險識別的應用潛在危險人的因素防護機制管理監督因素由于設計上的不成熟,造成信息收集和反饋不暢空管的信息源主要來自強制報告和自愿報告人的因素包括程序和操作,包括其文件和檢查單,及在實際操作情況下的驗證管理監督因素包括規章的適用性和可執行性;設備、程序的驗證和人員的資格鑒定;監督審計的充分性防護機制包括諸如提供適當探測和警告系統,設備的容錯能力和防止故障的堅固程度等6.3風險評估6.3.1風險評估的概念?
風險評估是系統管理者或相關人員對風險可能影響系統安全程度的分析過程?
完整的風險評估應從不安全時間發生的可能
性和后果的嚴重度兩方面入手,換句話說,確定損失的可能性。?
在風險評估中,區分危險(造成傷害的潛在
性)和風險(在特定時期內該傷害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是很重要的6.3.2風險評估的方法風險評估通常應該考慮以下三方面:(1)危險導致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2)某一不安全事件的潛在不利后果或結果的嚴重性。(3)受危險影響程度。①
死亡人數、財產損失或市場份額損失(即絕對數)風險評估矩陣風險表達方式②
損失率(如飛行每百萬機座公里死亡人數)④
結果的嚴重性(如傷害嚴重性)⑤
與年營業收入相對應的預計損失的美元價值③
嚴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如每50年一次)嚴重程度可能性災難性的危險的嚴重的輕微的可忽略的頻繁的偶然的少有的不太可能的極不可能的可接受可容忍不可接受模糊數學計算方法
現代的安全風險評估分析過程包括統計概率,評估影響以及得出定量風險。以下
結合某進近管制室在雷雨條件下的風險評估進行說明:①
安全評估目的②
安全評估組組成③
風險因素的確定④
各影響因素等級劃分⑤
影響因素權重的確定⑥
影響概率的統計⑦
評估結論(得出風險評估表)6.3.2.1風險定量分析法風險評估表打分情況管制能力管制通話流量大空間限制雷雨頻繁W=25%W=15%W=20%W=25%W=15%A打分76276B打分63231C打分37176D打分73363E打分67661影響大小7.253.93.55.82.55平均每年發生次數
P22343風險大小R=P*F14.57.810.523.27.651.風險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可能性分類表6.3.2.2風險定性分析法嚴重性分類表可能性分類極不可能的罕見的偶然的經常的頻繁的定量描述<10-9次/飛行架次10-7~10-9次/飛行架次10-5~10-7次/飛行架次10-3~10-5次/飛行架次1~10-3次/飛行架次定性描述(年保障一萬架次)發生可能性幾乎為零百年不遇百年一遇每年發生不到十次每年發生數十次以上定性描述(年保障十萬架次)發生可能性幾乎為零百年不遇一年發生不到一次每年發生數十次每年發生上百次嚴重性分類可忽略的輕微的嚴重的危險的災難性的定性描述幾乎無什么影響小
麻
煩
。操作限制。較小的不安全事件安
全
系
數安
全
系
數設備損壞。多人傷亡明顯下降,大大下降,操作人員工身體壓力或作負荷增加,應付不利工作條件的能力下降。
啟用應急程序。工作負荷已經使操作人員無法精確的或完全的完成任務。嚴重事故征許多人嚴重候。
人員受受傷。
主要傷設備損壞2.風險可接受性二維矩陣
由于風險的可接受性取決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嚴重性,即判斷可接受性的標準是二維的風險可接受性二維矩陣 風險等級及控制措施5 10 15 20 256.3.2.2風險定性分析法嚴重性5(可接受的)(可容忍的)(不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44 8 12 16 20(可接受的)(可容忍的)
(可容忍的)(不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3 6 9 12 153(可接受的)(可接受的)
(可容忍的)
(可容忍的)(不可接受的)22 4 6 8 10(可接受的)(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
(可容忍的)
(可容忍的)11 2 3 4 5(可接受的)(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風險等級1 2 3 4 5可能性等級風險等級措
施可接受的低風險可接受的,對風險進行監控,正常運行可容忍的中等風險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正常運行不可接受的高風險不可接受的,立即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停止運行,直到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6.3.3風險評估的應用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相關部門應當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并實施風險評價與控制的程序及方法,對識別出的危險源開展風險評價和控制工作,并進行記錄。(2)應當在風險評價前詳細分析危險源產生的原因或作用機理,從系統的角度出發,
全面分析在不安全行為、不安全行為的前提條件、設備設施、監督管理、組織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3)應當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定量或定性的評價方法,從風險的后果嚴重程度和發生可能性兩個方面綜合評價風險的大小及可接受性。(4)應當明確規定風險的可接受準則,以及各管理層對風險可接受的決策權限,對于本單位或部門無法解決的風險應當報上級部門進行解決。(5)應當對不可接受的風險制訂詳細的風險控制計劃,明確責任以及所需的各種資源。6.4風險控制6.4.1風險控制的概念概念: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
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減少風險發生時造成的損失在風險控制過程中還可能產生衍生風險和剩余風險。?
衍生風險是指在風險控制過程中派生出的其他風險?
剩余風險是指那些運用了所有的控制和
風險管理技術以后而留下來、未被管理的風險6.4.2風險控制的方法風險控制的三種基本方法(1)風險排除(3)風險轉移(2)損失控制風險排除是運行主體單位有意識地
排除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
失風險損失控制不是排除風險,而是制訂
計劃和采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
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6.4.3風險控制的應用風險控制計劃的內容(1)風險控制措施及實施步驟(3)人員、資金等方面的資源需求(2)責任部門及人員(4)實施時限(5)階段性評估及最終評估的標準(6)過程監管及最終驗收的責任人(7)相關信息溝通、協調機制制訂風險控制計劃時應當考慮的因素(1)風險控制措施的分類(3)成本/效益(2)風險控制措施的效果(4)可行性(7)衍生風險(6)剩余風險(5)持久性6.5本章小結6.5本章小結?
風險管理有助于在所評估的風險和可行的風險緩解之間取得平衡,它是安全管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一種主動管理技術?
風險控制是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減少風險發生時造成的損失的一種手段,主要包括風險排除、損失控制和風險轉移這幾種方法1.
簡述危險源的定義。2.
簡述風險管理的概念。3.
簡述風險管理的流程。4.
簡述危險源的分類。5.
簡述危險識別的方法有哪些?復習思考題:總結:6.
簡述頭腦風暴法的方法及應用。7.
如何應用事件樹和事故樹?兩者的區別有哪些?8.
簡述風險定性分析方法。9.
風險評估的方法有哪些?10.
危險控制的方法有哪些?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7章 安全評估目錄安全評估的啟動7.2安全評估的程序7.3安全評估概述7.17.4 安全評估的方法本章小結7.57.1 安全評估概述7.1.1安全評估的定義安全評估可分為系統安全評估和基于變革的安全評估:?
系統安全評估是以實現系統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
法,對系統中的“人—機—環”各方面存在的危險進行全面識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評價,判斷系統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訂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基于變革的安全評估是指在系統進行重大變革時,需要對系統的安全狀態進行評估,通過對可能的風險實施管理,從而為實現組織的安全目標執行必要的變革管理7.1.2安全評估的基本原理系統安全評估的基本原理如下:? 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探討安全管理系統的結構、組成和運轉等問題;? 用管理科學和運籌學的方法研究安全管理系統的最優化等問題;? 用控制論的觀點研究安全管理系統中的“人—機—環”系統問題;? 用信息科學的方法研究安全管理系統的信息傳輸和處理等問題。7.2 安全評估的啟動7.2 安全評估的啟動?
當發生下列重大變化時空管運行單位應主動向上
級主管單位(地區空管局或民航局空管局)提出安全評估請求:? (1)降低最低飛行間隔標準;? (2)變更管制方式;? (3)新技術首次應用;? (4)實施新的飛行程序或管制程序;? (5)調整空域范圍或空域結構;? (6)新建、改建、擴建空管運行設施、設備等建設項目;? (7)上一級主管單位認為有必要的情況。7.3 安全評估的程序7.3 安全評估的程序安全評估程序一般包括如下幾個程序步驟:? (1)評估準備;? (2)系統及運行環境描述;? (3)危險辨識;? (4)風險分析;? (5)制訂風險控制措施;? (6)形成安全評估結論與建議;? (7)編寫安全評估報告。7.4 安全評估的方法1.安全評估方法的分類分類按照安全評價的邏輯推理過程按照安全評價要達到的目的按照安全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概率風險評估法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危險指數評價法歸納推理評價法和演繹推理評價法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評價方法危險性分級安全評價方法事故后果安全評價方法2.常用的安全評估方法常用的安全評估方法,方法概念基本程序特點與適用范圍專家評估法專家評估法主要是由多方①明確需要分析、評估的問題。專家評估法是一種定性的安全評估方參與的專家通過充分的討②
通過調研訪談、調查問卷、專法,適用于大多數情況下的安全評估論與分析,進行安全評估家評議等形式進行危險的辨識、其特點是簡單易行、形式多樣,缺點風險分析以及控制措施的制訂是主觀性強、缺乏嚴密的推理、縝密的計算過程和量化結果統計分析法統計分析法通過對空管運①選取相關歷史記錄;統計分析法與空管運行實際情況結合行歷史數據的統計和分析,②
依據歷史記錄查找危險,并提緊密,缺點是由于歷史數據缺乏或不從而對安全評估的危險辨取關鍵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風完整往往難以對安全評估形成支持識、風險分析提供參考和險分析提供參考決策依據安全系統工程方法安全系統工程方法以系統①確定初始事件;安全系統工程方法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工程的方法研究、解決運②構造事件樹;合的方法,應用在危險辨識、風險分行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是③進行事件樹的簡化;析和控制措施制訂的各個環節上,其風險評估、事故防范的專④進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分析優點是分析全面、操作規范,缺點是門技術在處理事理系統問題上缺乏有效手段模擬仿真法模擬仿真法選取系統的某利用管制部門模擬機進行模擬驗模擬仿真法主要應用于風險分析,能些特征,用模擬系統來表證,結合預期發生的變更情況,夠提供較為精確的風險分析結果示其過程,從而進行實驗將多套練習計劃編入模擬機,通和分析,得出安全評估結過若干次練習來分析系統風險,論并有針對性地找出風險控制措施3.安全評估方法的選擇(1)安全評估方法的選擇原則
遵循充分性、適應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合理性的原則(2)選擇安全評估方法應注意的問題①
充分考慮被評估的系統特點。②
評估的具體目標和要求的最終結果。③
評估資料的占有情況及安全評價的人員7.5本章小結7.5本章小結?
安全評估可分為系統安全評估和基于變革的安全評估?
安全評估的方法有多種,一般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對所有的安全評估方法進行分類,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樹分析法和事件樹分析法復習思考題:1.
簡述安全評估的定義。2.
簡述基于變革安全評估的啟動條件有哪些?3.
簡述安全評估的流程步驟。4.
簡述常用的安全評估方法。5.
在安全評估中定量安全評估方法有哪些?6.
選擇安全評價方法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總結:本章結束謝謝觀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第8章安全審計目錄ICAO普遍安全監督審計計劃(USOAP)8.2中國民航安全審計(CASAP)8.38.1 安全審計的概念及分類安全審計與安全管理體系的關系8.4本章小結8.58.1 安全審計的概念及分類8.1.1財務審計概念:財務審計是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機構和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進行檢查、評價、公證的一種監督活動我國的財務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國家審計包括如下內容:?
查核各項工作是否遵守有關的法
律和規章制度;查核各項工作是否經濟和有效率;?
查核各項工作的結果,以便評價
其是否已有效地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包括立法機構規定的目標)8.1.2安全審計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審計安全審計民用航空安全審計道路安全審計民用航空安全審計是民航安全管理活動的
核心。民用航空安全審計在國際、國內和各系統內部三個層面上進行要求:(1)審計應該是發現問題,暴露相關的脆弱性。(2)全面的安全審計涉及物理安全、安全組織、人員、網絡、BCP等各個方面。(3)網絡信息系統也包括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范圍、深度和審計方法都有不同是預防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級電工試題及答案
- oracle索引筆試題目及答案
- 最高檢面試真題及答案
- 無障礙通過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設計師考試準備內容回顧試題及答案
- 法語詞匯競賽試題及答案
- 學會應對的紡織工程師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行業市場潛力探測試題及答案
- 數據智能與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紡織品物理性能測量方法試題及答案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分享 課件
- 中班語言《什么東西彎又彎》課件
- 2024年民政局離婚協議書樣板
- XX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督管理機制+預警機制
- 臨湘事業單位統一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全國執業獸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中國健康成年人身體活動能量消耗參考值》(編制說明)
- 潮健身let's dance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廣西師范大學
- 2《歸去來兮辭并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法理斗爭1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