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沉淀池工藝_第1頁
高效沉淀池工藝_第2頁
高效沉淀池工藝_第3頁
高效沉淀池工藝_第4頁
高效沉淀池工藝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效沉淀池工藝工藝概述:高效沉淀池工藝是依托污泥混凝、循環、斜管分離及濃縮等多種理論,通過合理的水力和結構設計,開發出的集泥水分離與污泥濃縮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沉淀工藝。該工藝特殊的反應區和澄清區設計,尤其適用于中水回用和各類廢水高標準排放領域。工藝原理:高效沉淀池由反應區和澄清區兩部分組成。反應區包括混合反應區和推流反應區;澄清區包括入口預沉區、斜管沉淀區及濃縮區。在混合反應區內,靠攪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藥劑、原水的快速凝聚反應,然后經葉輪提升至推流反應區進行慢速絮凝反應,以結成較大的絮凝體。整個反應區(混合和推流反應區)可獲得大量高密度均質的礬花,這種高密度的礬花使得污泥在沉淀區的沉降速度較快,而不影響出水水質。高效沉淀池工藝結構圖在澄清區,礬花慢速地從預沉區進入到沉淀區使大部分礬花在預沉區沉淀,剩余礬花進入斜管沉淀區完成剩余礬花沉淀過程。礬花在沉淀區下部累積成污泥并濃縮,濃縮區分為兩層,一層位于排泥斗上部,經泵提升至反應池進水端以循環利用;一層位于排泥斗下部,由泵排出進入污泥處理系統。澄清水通過集水槽收集進入后續處理構筑物。優點:絮凝體循環使用提高了絮凝劑的使用效果,節約10%至30%的藥劑;斜管的布置提升了沉淀效果,具有較高的沉淀速度,可達20m/h-40m/h;排放的污泥濃度高:可達30-550克/升。一體化污泥濃縮避免了后續的濃縮工藝,產生的污泥可以直接進行脫水處理。耐沖擊負荷:對進水波動不敏感。處理效率高,單位面積產水量大,占地面積小,土建投資低,尤其適用于改擴建工程;▲應用領域:

◎飲用水:地表水的澄清和(或)軟化;◎工業自來水:工業自來水的制備;

◎城鎮污水:初級沉淀和(或)深度除磷;

◎雨水處理:雨水收集處理后回用;▲配套設備1、反應區設備高效沉淀池反應區設備由導流筒及提升式混合攪拌機組成。結構說明:導流筒由圓筒體、錐體及穩流柵組成。穩流柵的作用是消除上升流體的旋渦。提升式混合攪拌機主要由減速機、立軸、攪拌槳葉(軸流式)及電控箱組成。減速機采用攪拌專用減速機,能同時承受彎矩和扭矩作用;立軸采用管軸結構,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攪拌槳葉采用軸流提升設計,具有低揚程,大流量的特性;電控箱內設變頻裝置,可通過調節攪拌機的轉速,實現最佳的攪拌、混合效果。主要特點:特殊的軸流葉輪設計,提供大循環流量。變頻調速,適應性強。攪拌專用減速機結構簡單。葉輪與導流筒間隙的合理設計,極大的提高了原水、絮凝劑和回流污泥的混合。穩流柵內外雙層的特殊設計,完全達到消除漩渦的目的。2、澄清區設備高效沉淀池澄清區設備主要由中心傳動濃縮刮泥機、出水槽、斜管及支撐板組成。基建量小,可有效節省工期、保養及清洗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可實現無人值守。技術參數:處理量:25m3/h尺寸:12191×2438×2591mm重量:≤8t裝機總功率:5kw應用范圍:高效一體化凈水裝置外形圖緊急狀態臨時供水。無供水管網地區的給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