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物理重點100題(物理常識)_第1頁
2022年初中物理重點100題(物理常識)_第2頁
2022年初中物理重點100題(物理常識)_第3頁
2022年初中物理重點100題(物理常識)_第4頁
2022年初中物理重點100題(物理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初中物理作業(物理常識)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幾位物理學家共同推理想像得出在不受任何

外力作用時物體運動狀態的結論。下列物理學家中,與此過程無關的是()

A.牛頓B.帕斯卡C.伽俐略D.笛卡兒

2.能量的單位是

A.焦耳B.牛頓C.瓦特D.帕斯卡

3.“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對廚房有關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A.熱水中糖塊化得更快,是由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B.將吸盤按壓在瓷磚上,是因為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

D.家用電器導線不用鐵而用銅來制作,因為同樣的鐵和銅,銅的電阻較小

4.2020年4月,“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在全國各地開展。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乘坐汽車必須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慣性

B.汽車安全帶都設計的很寬,是為了增大壓強

C.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常用頭盔的質量約為200g

D.頭盔常用玻璃鋼制成,是因為玻璃鋼的硬度較大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安全的電壓為220V

B.為避免摩擦起電,人們應采用絕緣的塑料桶到加油站加油.

C.歐姆經過很多次實驗得出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數量關系.

D.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

6.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估測一些物理量,下列正確的是

A.36V的電壓是安全電壓B.一枚普通雞蛋的質量大約500g

C.普通中學生心跳75次/秒D.普通中學生百米賽跑用時7秒

7.在下圖所示的四位科學家中,以其名字命名電阻的單位的是()

8.回顧所用的科學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天平、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運用的是組合法

B.根據數據表格得出結論,是采用等價變換法

C.研究一對平衡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時,是采用反證法

D.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采用等效法

9.最早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原因”的科學家是()

A.牛頓B.伽利略C.安培D.亞里士多德

10.下列不不屬于科學發現的是

A.麥哲倫航海探險,發現地球是圓的B.瓦特發明了蒸汽機

C.牛頓發現萬有引力D.琴納發現牛痘能抵御天花

11.如圖是一款創意手機魔方藍牙音箱,可10m內無線連接手機實現無線音樂播放,

音箱和手機之間信息的傳遞是利用(

A.超聲波B.次聲波C.電磁波D.紫外線

12.他是全校公認的“怪人”,不喜吃喝,對衣著不講究,常年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大衣.但

是卻最先研究并得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這位科學家是

A.焦耳B.瓦特C.安培D.歐姆

13.下列做法符合科學常識的是

A.與燈泡串聯的開關安裝在火線上B.稀釋濃硫酸時,把水直接倒入濃硫酸

C.用金屬容器盛裝食物,放在微波爐中加熱D.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時,手

試卷第2頁,共16頁

不接觸筆尾金屬體

14.下列有關使用酒精燈的操作中錯誤的是()

A.用濕抹布撲滅在桌上燃燒的酒精

B.熄滅酒精燈,不能用嘴吹,而是要用燈帽蓋滅

C.一般使用酒精燈火焰的內焰加熱,因為內焰的溫度最高

D.用蠟燭或木條去點燃酒精燈

15.下列物理學家與其貢獻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A.牛頓:杠杠平衡原理B.赫茲:光纖通信

C.盧瑟福:原子的核式結構D.焦耳:光的色散現象

16.小明同學在做實驗時,發現自己測得的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你認為他的做法錯誤

的是

A.對老師的數據提出質疑

B.改動自己的數據,使之跟老師的數據一致

C.檢查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

D.檢查自己的實驗過程是否有錯誤

17.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瓶600mL的礦泉水質量約為1200g

B.中學生的體積約為60dm3

C.學校教室內空氣所受重力約為600N

D.運動會上小明百米成績約為6s

18.下列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其導熱性能最好的是()

19.關于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發展做出的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B.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的平衡條件

C.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D.托里拆利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

20.下列問題中,屬于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的是

試卷第4頁,共16頁

A.我國交流電的頻率是多少?

B.在電路中使用“滑動變阻器”有什么好處?

C.通過導體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嗎?

D.什么因素會影響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

21.下列是與中學生有關的一些物理量估測數據,其中合理的是()

A.身高大約165mmB.步行的速度大約lm/s

C.質量大約60kgD.脈搏跳動1次大約1s

22.如圖所示,熱水壺放在燃氣灶上燒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

A.燃氣燃燒的過程中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

B.燒水的過程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

C.在燒水的過程中,水含有的熱量變多

D.壺口附近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23.下列關于材料、能源及信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盤、硬盤、優盤、信用卡都用了磁性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C.半導體材料的使用,使電腦手機實現微型化

D.白熾燈用鴇絲做燈絲,是因為鴇絲的熔點低

24.小華總結的有關物理學家及其所做的貢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帕斯卡精確地測出大氣壓強的數值B.阿基米德研究發現了“杠桿原理”

C.哥白尼用日心說否定托勒密地心說D.湯姆孫發現了比原子小得多的電子

25.下列對科學探究的四個說法中,不走硯的是()

A.科學探究要注意觀察,善于提出問題

B.進行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的事,與中學生無關

C.進行科學探究要善于進行分析和歸納,找出問題的答案

D.科學探究中進行測量時,盡可能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這樣可以消除測量誤差

三、填空題

26.1826年德國物理學家經過十年的努力,通過大量實驗得出結論:導體中

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為紀念他對人類作出的貢獻,

人們把他的名字命作為的單位。

27.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物理學家們的杰出貢獻,為了紀念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人

們常用他們的名字作為物理量的單位.如:熱量的單位是,安培是的單位.

28.科學家對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紀念在物理學中做出過杰

出貢獻的科學家,有時會以他們的名字作為物理定律的名字,請你寫出兩位在電學中以

他們的名字被用作物理定律名稱的物理學家:、.

29.家用電器涉及聲、光、電、力、熱等方面的知識.如:電話涉及電與聲的知識,涉

及電與熱的知識的家用電器有,涉及電熱光的知識的家用電器有

各舉一例)

30.我們學習物理,也應該像科學家那樣探究。那么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是:,

,設計實驗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31.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前人的研究積累上,建立了著名的運動定律,奠定了經

典物理學基礎;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得到的

關于天體運動的結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32.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用到一些隱含的己知條件.

(1)將用電器接到家庭電路中隱含條件:家庭電路的電壓為.

(2)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水燒開隱含條件:開水的溫度為.

(3)利用激光測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隱含條件: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4)給遙控器換上兩節新的干電池隱含條件:電源電壓為.

33.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來源,經歷物理規律的過

程,還要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弄清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含

義,并會運用它們.

34.為了探究物質的結構,科學家采用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提出

一種結構模型的,再用來檢驗自己的猜想,從而弄清物質的內部結

構.

四、實驗題

35.小禹在復習“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產生了一些疑惑;實驗中

為什么選擇不常見的銀銘合金作為研究的導體,而不選用常見的銅絲?難道選用鋼絲會

不利于探究?帶著這些思考,小禹決定進行實驗驗證;

試卷第6頁,共16頁

(1)為了能夠更好地反映出電阻的變化,器材有不同導體、電源、開關、燈泡、導線,

小禹可以在添加一表接入電路中,且與研究導體一聯.

(2)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一狀態.

(3)實驗中,選擇一根帶鱷魚夾的導線,主要是為了方便改變.

(4)分別用銅絲、銀銘合金絲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結果于下表,對比實驗記錄,發現

用作為研究導體,實驗現象不明顯.不明顯之處是:.

研究導體銅絲錦銘合金絲

長度/cm10080501001008050100

直徑/mm0.50.50.50.70.50.50.50.7

燈泡亮度很亮很亮很亮很亮較亮較亮亮亮

電流/A0.420.420.430.430.240.260.310.30

(5)通過實驗,小禹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并進一步理解了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在電

學實驗中的作用,如在圖所示的“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將電阻R由5。換成

10。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該向—(選填“左”或“右”)端移動,以起到使電阻R兩

端電壓_____的作用.

36.皮球落到地面后總會彈起,彈起的高度卻不一定相同.對皮球彈起的高度與哪些因

素有關?小明同學做了以下猜想,請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猜想的內容補充完整.

示例:制作皮球的材料

皮球制作的材料彈性越大,皮球彈起的高度越高.

(1)皮球充氣量多少.

(2)彈擊地面的硬度.

(3)皮球下落的速度.

(4)皮球表面的顏色.

37.某同學要探究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他準備了不同質量的

小鐵球(質量已知)、細繩、刻度尺、鐵架臺等器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器材中還應該有;

(2)他將實驗過程中測量的數據記錄在下表中,分析數據可知,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

時間只與有關,該實驗所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

(3)實驗完成后,該同學用質量為20g和50g兩個小鐵球,分別制做成擺成為80cm

和100cm的兩個單擺,根據上面實驗結論可推測,這兩個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應

分別是S和!

實驗次數擺幅(cm)小球質量(g)擺長(cm)時間(S)

11030801.8

21040801.8

31540801.8

415401002.0

38.小明把一根兩端開口的非常細的玻璃管插入水中,發現管內的液面會逐漸上升至某

高度(如圖所示)。他通過查資料得知:這種現象被稱為“毛細現象”,該現象中管內外

液面高度差與水溫、管的內徑都有關。接下來,小明準備測量具體的數據來探究“這支

細玻璃管的管內外液面高度差與水溫之間的關系“,請你幫他設計實驗方案。

(1)實驗器材:燒杯、水、電加熱器、細玻璃管、;

(2)實驗步驟(可畫圖或文字表述);()

(3)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五、計算題

39.春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去大理旅游,汽車行在高速公路上,小明看到圖中甲路標

時,他看了看手表,此時正好是上午9:20,如果一路上汽車始終是勻速行駛,當汽車

到達圖中乙路標時,小明又看了看手表,時間為上午11:20.如果小汽車勻速行駛時

受到的阻力為1000N.請運用所學的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試卷第8頁,共16頁

甲乙

(1)汽車勻速行駛的速度是多少km/h?

(2)汽車勻速行駛的功率是多少kW.?

(3)交通標志牌中,“100”的含義為

六、簡答題

40.請把科學家與他們的貢獻用線連起來.

盧瑟福首先提出分子思想

湯姆孫發現中子

哥白尼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阿伏伽德羅發現電子

查德威克提出“日心說”

41.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號”和“祝融號'’已分別成功登陸月球和火星。未來人們對宇宙

的探索會不斷深入,假如你是航天員,你想登錄宇宙中的哪顆星球,并希望發現什么?

(舉出一例即可)

42.經過初二年級一年來物理課程的學習,除了學到物理知識外,簡要說明你在認識世

界和解決問題方法方面分別有哪些收獲.

43.請你談談哥白尼和牛頓對天文學研究的貢獻.

44.物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科學.歷史上,很多物理學家根據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

思考對未知現象做出過預言.牛頓通過用萬有引力的理論計算曾大膽預言——地球因自

轉會在赤道附近隆起,在兩極附近變平,是一個扁球體.1735年,法國科學院派了兩支

探險隊,分赴赤道地區和高緯度地區測量地球的準確形狀,返回時報告了與牛頓預言相

符的結果.對此,哲學家伏爾泰不以為然,他嘲笑探險隊道:“你們歷經千難萬險,遠

涉蠻荒就為了發現牛頓在家里就知道的情況!“你認為探險隊的工作有意義嗎?請說明

理由.

45.各類機械鐘表都有一個“擺”,有的“擺”在表的外邊,可以看到,如掛鐘;有的“擺”

在表的里邊,我們看不到;鐘表走動快慢由“擺''的擺動快慢決定,因此調節鐘“擺”可以

調節鐘表走動的快慢,你知道怎樣調節嗎?

46.有一次國王問阿凡提:“人們都說你智慧過人,那么,你知道眼前這個池塘里的水

有多少桶嗎?“阿凡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經地說:“如果桶跟這個池塘一樣大的話,

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一半大的話,那么就有兩桶水;如果這個桶只有池塘

的十分之一大,那就有十桶水……”國王聽后拍手喊:“你真聰明!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抓住可以人為地確定桶的大小作為測量標準這一突

破,從而以“狡辯”戰勝了國王的刁難,從這個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七、綜合題

47.閱讀《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回答:

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日常生活、自然現象中有許多現象會讓我們產生疑問,把疑問陳述出來,就形成了

問題,但不一定是科學問題。像個人愛好、道德判斷、價值選擇方面的問題都不屬于科

學問題。比如,“哪種品牌的運動鞋更好?”“為減少污染和交通擁堵,應該限制小汽車

的使用嗎?”等都不屬于科學問題。

科學問題是指能夠通過收集數據而回答的問題。例如,“純水和鹽水哪一個結冰更

快?”就是一個科學問題,因為你可以通過實驗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個科學問題都可以進行探究,當問題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難以進行科學

探究,比如“是什么影響氣球貼到墻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描述的是兩

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其中的變量必須是可檢驗的。也就是說,可以探究的科學問

題中的因變量和自變量都是可以觀察或測量的。例如,“增加氣球與頭發的摩擦次數會

改變氣球貼在墻上的效果嗎?“,在這個問題中,氣球與頭發的摩擦次數是自變量,氣

球貼在墻上的效果是因變量,我們通過改變自變量就可以檢驗因變量怎樣變化。

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陳述方式,常見的陳述方式有下列三種。方式

-:某個變量影響另一個變量嗎?例如,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深度有關嗎?方式二:如果

改變某個變量,另一個變量會怎樣變化?例如,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強會越小

嗎?方式三:一個變量跟另一個變量有關嗎?例如,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與聲音的

響度有關嗎?

科學探究的過程是圍繞可探究的問題展開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才能使

探究過程具有明確的方向。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可探究科學問題具有特征是:。

(2)下列問題中屬于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的是o(選填選項前的字母,選項多

于一個)

試卷第10頁,共16頁

A.鴿子是通過什么來辨別方向的?

B.越短小的音叉,振動頻率會越快嗎?

C.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會越明顯嗎?

D.物體重力越大,所受浮力會越小嗎?

(3)如圖所示,將一塊橡皮泥揉成圓球形狀,放入水中,橡皮泥很快沉入水底;把這

塊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狀,橡皮泥小船卻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請你根據該情景提出一個與

浮力相關的可探究科學問題:?

48.小明看自行車運動員比賽的電視轉播時,聽到解說員說運動員身體要盡量前傾、減

小空氣的阻力.于是,小明找了兩張同樣的紙,將一張紙水平展開,另一張紙揉成一團,

讓兩張紙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觀察誰先落地.結果發現揉成一團的紙先落地.請你分

析以上現象,提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并對小明同學的設計進行評估.

(1)你提出的探究問題:.

⑵你的評估:.

49.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狄拉克之海(負能態真空大海)

狄拉克假定整個宇宙完全充滿了負能量粒子。它們圍繞穿過我們的身體,在外太空的真

空里和地球的中心。一片無限稠密的負能量粒子的海洋:狄拉克海。想象觀察到的宇宙

就好像漂浮在其表面上。

狄拉克在這個真空中假想了正電子的存在,它們作為電子的反粒子,被認為是狄拉克之

海中的一個個洞;這些洞被狄拉克、奧本海默、魏爾等人預言為具有和電子相反的電荷

以及相同質量的正電子。而正電子的存在則在1932年由卡爾?安德森在實驗中證實。

正電子具有電子的所有相反屬性,即具有正能量和正電荷。一個電子與正電子可以自動

相互靠攏,發生物質湮滅并放出極大能量。

(1)正電子帶有(正或負)的電荷。

(2)正負電子自動相互靠攏,說明異種電荷,上述文中能看出狄拉克海在真空

中似乎可以維持一定體積,并形象地稱這種現象為“海”,這說明微觀粒子間存在

(3)科學家為了避免正負電子反應發出的極大能量造成的儀器損壞,其中一種捕捉正電子

方法是使用一種中子捕獲正電子,而不是通過電子來捕獲。中子能捕獲正電子說明帶電

物體o

50.綜合開放題

(1)”……每一次上班都要穿上嚴密的防護服、穿上不透風的隔離衣、戴帽子、N95口

罩、護目鏡和面屏,再戴四層橡膠手套.穿上這一身裝備,對于我一個男的來說走起路

來已經很笨重了,但也還能撐得過去,最大的障礙是,護目鏡容易霧化,才戴上不到兩

分鐘眼前己經是一片模糊,感覺一下子從5.2的視力變成一個上千度近視一樣,就算把

東西湊到面屏前面,看到的都是模糊的,我作為護士要給患者打針,視野不清晰對我的

工作無疑造成很大影響……”上述是這次抗擊疫情中一名護士的日記選摘,請你根據學

過的物理知識提出一種防止護目鏡霧化的方法(寫出方法和原理);

方法利用的原理

——

(2)仿照下列示例寫出一個物理學家及其主要貢獻;

示例:歐姆-電阻的單位-歐姆定律

解答:______

(3)小蘭在做早餐時發現,同樣情況下,煮沸一鍋牛奶要比煮沸同樣多的水快,這是

為什么呢?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一個猜想,并簡述驗證猜

想的方法:

①你的猜想是:;

②驗證猜想的方法是:?

51.2020年5月16日11時53分,玉兔2號月球車結束了寒冷且漫長的月夜休眠,受

光照自主喚醒,迎來了著陸月球背面的第500個地球日。(如圖)

(1)月球車靠(選填"汽油機”、"柴油機”、"電動機驅動,最高可越過25cm的

障礙;

(2)月球車的行進速度是6cm/s,在前方12m處有一目標樣月球,車還要行進s時

間才能到達;

(3)監測發現月球表面晝夜溫差達300多攝氏度,說明月面土壤的比熱容(選填

試卷第12頁,共16頁

較大”、"較小''或"不確定”)。

52.閱讀《國際單位制》回答問題

國際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SI是從“米制”發展起來的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

物的標尺。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

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

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它們好比7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構成了國

際單位制的“地基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其它單位,如力的單位牛頓、電壓單位伏特、能

量單位焦耳等等,都可以由這7個基本單位組合導出。

國際單位制(SI)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簽署《米制公約》并正式同意推

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簽署公約的初衷是為了支撐國際貿易、商業以及科學交流,過

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不會改變。

“米制”在創立時的愿景即是“為全人類所用,在任何時代適用”。其初衷是用一種全球一

致的“自然常數”而非某種主觀的標準來定義單位,從而保障單位的長期穩定性。1米最

早被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而面積、體積和質量等貿易、

商業以及稅收等領域所需的其它單位,則通過“米”來定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1960

年,第11屆CGPM將包含六個基本單位的單位制命名為國際單位制(SI),即:米、

千克、秒、安培、開爾文和坎德拉。國際單位制(SI)相關單位被世界共同采納。1967

年,基于鈉原子的特性,即基態超精細能級躍遷的頻率重新定義了秒,實現了從“天文

秒''到"原子秒”跨越。1971年,第14屆CGPM將摩爾(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列為SI

基本單位之一。1983年,米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內行進的距離,這是

SI中的基本單位首次以基本常數——光速來定義。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關于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國際單

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熱力學溫度單位“開

爾文''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玻爾茲曼常數和阿伏

伽德羅常數來定義;另外三個基本單位,即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

位“坎德拉”的定義將保持不變,但是定義的表達方式會有一定改變,以與修訂后的四個

基本單位的新定義表達方式保持一致。2019年5月20日,重新定義后的國際單位制正

式生效。自此,七個基本單位將全部通過不變的自然常數來定義,用這些不變的常數作

為測量基礎,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這項成就是所有國家計量院與國

際計量局責任與擔當的體現,正是他們在這些研究機構中開展的潛心研究以及在國際范

圍內開展的通力合作,造就了這樣的成就。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

(1)重新定義后的國際單位制于世界計量日當天正式生效,世界計量日為每年的;

(2)在最新的國際單位制中,米被定義為;

(3)7個基本單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義,保證了基本單位的;

(4)因為普朗克常量h為6.62607015X10-34JS的單位中沒有kg,所以無法用它來定義質量

單位,這種說法是(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

53.如圖9所示,2017年5月5日下午2點,中國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浦東國際機場

正式首飛成功,實現了國產客機領域的突破.C919采用先進的發動機以降低油耗;使

用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先進的鋁鋰合金減輕機身自重等.C919還采用先進照明設計、

提供給旅客更大觀察窗;其座椅寬大,提供給旅客更好的乘坐舒適性;C919的機翼是

目前國際航空設計中最為先進的機翼設計,能比傳統機翼減小5%的飛行阻力.另外,

每個機翼都有36米長,除了裝有起落架之外,還能儲存燃油.

圖9

請找出一個與以上情景相關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

示例:物理信息:采用先進的發動機;

物理知識:發動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識:.

54.閱讀下面的短文后填空。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去:距離;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多智慧呢!

試卷第14頁,共16頁

(1)兩小兒在探索自然時采用的方法是;

(2)他們在探索自然現象時的態度是;

(3)他們在爭辯中各抒己見,不接納對方觀點,表現了他們;

(4)他們與孔子的理論說明兩小兒。

55.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共享單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共享單車成了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我們的綠色出行帶

來了便利.當我們使用共享單車APP掃描車輛二維碼時,手機就會通過網絡將這個二

維碼信息傳送到云端,云端收到信息后識別該車輛,并通知該車輛的車鎖打開,完成了

用戶借車動作;單車使用完畢后,鎖好車,完成了用戶還車動作,整個租借流程結束.

二維碼與一維條形碼最大的區別在于它不僅能存儲數字和字母、還能夠存儲漢字、圖片

等信息.二維碼技術基于二進制編碼,所謂“二進制”就是將字母、漢字、數字、符號、

圖片及視頻等各種信息都用。和1來表示.二進制是逢2進位的進位制,我們常用的數

字都是“十進制”的,它們在二進制中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整個計算機和互聯網文明

都建立在二進制的基礎上,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在電腦中也是以一串串的0和1方式

存在的.我們在制作二維碼時,需先將所用到的信息都轉換成0和1的序列,再進行一

系列的優化算法就可以得到最終的二進制編碼.在最后的編碼中,一個0對應一個白色

小方塊,一個1對應一個黑色小方塊,把這些小方塊按照8個一組填進大方塊里,我們

就得到一個可被手機和電腦識別的二維碼圖案了.

十進

012345678

二進

0110111001011101111000

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一部分共享單車的輪胎與我們常見的自行車有一點不一樣,它采用

的是如圖所示的鏤空設計,這種結構的輪胎彈性和緩沖效果都非常好,質量也比傳統車

胎輕很多,其最大的亮點是永遠不用充氣,即使不小心被釘子等尖銳物品扎到也沒關系,

拔掉就可以繼續騎行了,讓騎行變得毫無顧忌,使用壽命可以達到8000多公里.

共享單車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亂停單車阻礙正常交通等問

題.從2017年3月20日起,長安街沿線等10條大街禁止停放共享單車.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十進制”數字“10”用二進制可以表示為:

A.10B.2C.1001D.1010

(2)鏤空輪胎與傳統自行車輪胎相比較,其優勢是:—(選填"不怕扎'’或"彈性好”).

(3)根據你的所見所聞,請針對共享單車存在的諸如亂停等問題,提出一條建設性意

見_.

試卷第16頁,共16頁

參考答案:

1.B

【解析】

【詳解】

力與運動關系的發展幾個關鍵人物為,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爾、牛頓。而帕斯卡的主

要貢獻是提出了與壓強有關的帕斯卡原理,故ACD不符合題意,B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B。

2.A

【解析】

【詳解】

在國際單位制中,焦耳是能量的單位,符號是J;牛頓是力的單位,符號是N;瓦特是功率

的單位,符號是W;帕斯卡是壓強的單位,符號是Pa。

故選Ao

3.B

【解析】

【詳解】

A.熱水中的糖塊由于溫度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所以化的快,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將吸盤按壓在瓷磚上,是因為受到大氣壓強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根據水沸騰的特點可知,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但內能增加,故C正確,

不符合題意;

D.選用銅線做導線,因為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銅線的電阻比鐵線的電阻要小,故D正

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D

【解析】

【詳解】

A.乘坐汽車必須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慣性不能減小,A錯誤;

B.汽車安全帶都設計的很寬,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B錯誤;

C.騎摩托車必須戴頭盔,常用頭盔的質量約1600g,C錯誤;

D.頭盔常用玻璃鋼制成,是因為玻璃鋼的硬度較大,從而保護人體安全,D正確。

答案第1頁,共18頁

故選D。

5.C

【解析】

【詳解】

解答:A.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應不高于36V,故A錯誤;B.用塑料桶裝汽油,在運輸過程

中,汽油和塑料桶摩擦起電,塑料是絕緣材料,不能把電傳走,使桶內產生火花,引燃汽油,

造成火災.故B錯誤;C.德國物理學家歐姆最早發現了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量關系一歐

姆定律.故C正確;D.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即電流的磁

效應.故D錯誤.

故【答案】C

6.C

【解析】

【詳解】

A.對人體來說,不高于36V的電壓是安全電壓,故A錯誤;

B.10個雞蛋的質量大約1斤,而1斤=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故B錯誤;

C.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中學生Imin跳動的次數在75次左右,

故C正確;

D.普通中學生百米賽跑用時約14秒,故D錯誤.

7.C

【解析】

【分析】

【詳解】

在物理上,以焦耳的名字命名了功的單位,以安培的名字命名了電流的單位,以歐姆的名字

命名了電阻的單位,以瓦特的名字命名了功率的單位。

故選C。

8.D

【解析】

【詳解】

A.用天平、量筒測鹽水的密度,是用的組合法,A不符合題意;

B.根據數據表格得出結論的方式,是用等價變換法,B不符合題意;

答案第2頁,共18頁

C.研究平衡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時,用的是反證法,C不符合題意;

D.研究平面鏡成像,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用的換元法,D符合題意

9.B

【解析】

【詳解】

A.牛頓的重要貢獻是建立了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現象,故

A不符合題意;

B.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并用斜面實驗證明了:運動的物體在不

受外力作用時,保持運動速度不變;故B符合題意;

C.安培發現了判斷磁場方向與電流關系的安培定則,故C不符合題意;

D.亞里斯多德主要是建立地心說,提出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理論,故D不符合題

故選Bo

10.D

【解析】

【詳解】

A.麥哲倫航海探險,發現地球是圓的,是科學研究;故A不符合題意;

B.瓦特好奇水沸騰,發明蒸汽機,是科學研究;故B不符合題意;

C.蘋果下落,牛頓受此啟發發現萬有引力,是科學研究;故C不符合題意;

D.琴納發現牛痘能抵御天花,不是科學研究;故D符合題意.

【點睛】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問題單憑觀察是難以得出結論的,這時就需要通過實驗來探究.實

驗當然也離不開觀察,但與單純的觀察不同的是,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

的觀察;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

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觀察法和實驗法是人們研究生物學的基本方法.

II.C

【解析】

【詳解】

電磁波作為現代信息傳遞的載體,傳輸著各種信號,包括聲信號、圖象信號等,故我們生活

中常用的手機就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號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答案第3頁,共18頁

故選Co

12.D

【解析】

【詳解】

A.焦耳發現了著名的焦耳定律,定量確定了功和熱量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

B.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大大提高了熱機的效率,故B不符合題意;

C.安培發現了著名的安培定則,故C不符合題意:

D.歐姆是最先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并得出三者之間關系的科學家,故D符合題意.

13.A

【解析】

【詳解】

A.與燈泡串聯的開關安裝在火線上,符合常識;B.稀釋濃硫酸時,如果把濃硫酸直接倒入

水中,濃硫酸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放熱而沸騰,沸騰的硫酸小液滴到處飛濺,容易傷人;稀釋

硫酸時,應把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故錯誤;C.用金屬容器盛裝食物在微波爐中加

熱,在加熱過程中,金屬容器由于發生電磁感應而發熱,一方面浪費能量,另一方面,人拿

容器時容易被燙傷,所以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不能用金屬容器,而是使用絕緣體制作的容

器;D.測電筆是用來辨別零線和火線的工具,使用測電筆時,手應接觸筆尾金屬體,筆尖

接觸電線,手接觸筆尾金屬體,才能和大地連成通路,使電流通過頰管,頰管才有可能發光;

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時,手可以金屬體,手不接觸筆尾金屬體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

A.

【點睛】

為了安全,開關應接在火線上,開關與燈泡串聯;稀釋硫酸時,應把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倒入

水中;應用絕緣體盛放食物,放在微波爐中加熱;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時,手應抵住測

電筆后端的金屬體.

14.C

【解析】

【詳解】

A.灑出來的酒精在桌上燃燒,可以用濕抹布撲蓋,以阻斷氧氣使酒精熄滅,故A正確,不

符合題意;

B.用完酒精燈后,應該使用燈帽將其蓋滅,不能用嘴吹,否則會將火苗吹入酒精燈而發生

答案第4頁,共18頁

火災,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一般使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加熱,因為外焰的溫度最高,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用火柴、蠟燭或木條去點燃酒精燈,不能用酒精燈引燃酒精燈,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C

【解析】

【詳解】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杠桿平衡原理是阿基米

德發現的,故A錯誤.

赫茲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而不是光纖通信,故B錯誤.

盧瑟福根據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理論,故C正確為答案.

牛頓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焦耳的貢獻是焦耳定律,故D錯誤.

16.B

【解析】

【分析】

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實驗數據與別人的實驗數據不同時,要對自己或者對別人的

數據提出質疑,并檢查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檢查自己的實驗過程是否有錯誤.千萬不

要迷信老師,老師的實驗數據不一定正確.

【詳解】

A.通過以上的分析得知: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實驗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對老

師的數據提出質疑正確,A正確;

B.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實驗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不要迷信老師,老師的實

驗數據不一定正確.B錯誤;

C.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實驗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要檢查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

合理,c正確;

D.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實驗數據跟老師的不一樣,要檢查自己的實驗過程是否

有錯誤,D正確.

故選B

17.B

【解析】

答案第5頁,共18頁

【詳解】

fVJ

A.由夕=歹可得一瓶600mL的礦泉水質量約為

m=pV=Ig/cm1x600mL=600g

故A項不符合題意;

B.人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在lg/cn?左右,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由。=£可

得一個中學生的體積約為

50kg

V=—=0.05m5=50dm3

Plxl03kg/m3

故B項符合題意;

C.教室的空間約為230m3,空氣的密度約為1.29kg/m3,由G=mg=可得學校教室內空

氣所受重力約

G=〃琢=夕陛=L29kg/n?x230m3xlON/kg=2967N

故C項不符合題意;

D.運動會上小明百米成績約為15s,故D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8.B

【解析】

【詳解】

通常情況下這此物品中,不銹鋼的導熱性能是最好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9.BCD

【解析】

【詳解】

解:A、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奧斯特發現電流周圍有磁場,故A錯誤;

B、杠桿原理是阿基米德最早發現的.故B正確;C、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故C正確;D、托里拆利第一個精確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故D正確.故選BCD.

20.CD

【解析】

【詳解】

答案第6頁,共18頁

A、我國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是由發電機的轉速決定的,故沒有可探究的問題,故A不

符合題意;

B、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就是改變電阻,從而可以改變電流和電壓,故使用“滑動變阻器”有什

么好處不適合探究,故B不符合題意;

C、影響電流大小的因素有多個,電壓使電路中產生了電流,故該問題值得探究,故C符合

題意;

D、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大小、電阻大小以及通電時間的長短多個因素有關,可以采用控

制變量法探究,故D符合題意.

故選CD.

21.BCD

【解析】

【分析】

【詳解】

A.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cm,故A不符合題意;

B.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lm/s,故B符合題意:

C.中學生的質量約為60kg,故C符合題意;

D.人正常的脈搏Imin跳動60多次,跳動一次約1s,故D符合題意。

故選BCDo

22.BD

【解析】

【分析】

(1)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熱;

(3)熱量是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

(4)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生活中看到的“白氣”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

滴。

【詳解】

A.煤氣在燃燒過程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燒水時水從火焰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利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B正

確;

答案第7頁,共18頁

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c錯誤;

D.壺口附近出現的“白氣”,是壺中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確。

故選BDc

23.BC

【解析】

【詳解】

A.光盤是利用光來工作的,它在光驅中利用激光頭發出的光來讀取信息,故A錯誤;

B.煤、石油、天然氣、核能都是短期內不能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可

再生能源越用越少,要有計劃的開采,故B正確;

C.半導體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減少電子元器件的發熱,使電腦手機實現微型化,故C

正確;

D.白熾燈用鴇絲做燈絲,是因為鴇絲的熔點高,故D錯誤。

故選BC。

24.BCD

【解析】

【分析】

【詳解】

A.托里拆利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故A錯誤;

B.阿基米德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了“杠桿原理”,故B正確;

C.哥白尼通過觀察和分析,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托勒密提出的的地心說,故C正確;

D.湯姆孫通過放射現象,發現了比原子小得多的電子,故D正確。

故選BCDo

25.BD

【解析】

【分析】

【詳解】

A.科學探究,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進行科學探究是中學生學習物理的一部分,與學生有密切關系,故B錯誤,符合題意;

C.進行科學探究時,耍從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中分析,從而得到普遍規律,歸納出結論,解

決提出的問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第8頁,共18頁

D.科學探究需要測量時,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能很好的減少測量誤差,而不能消除測量

誤差,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Dc

26.歐姆電阻

【解析】

【詳解】

試題分析:科學常識,歐姆是德國物理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電阻的單位.

考點:物理科學家

27.焦耳(J)電流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熱量的單位是焦耳,安培是電流的單位.

28.歐姆;焦耳

【解析】

【詳解】

試題分析:根據課本中涉及到的電學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物理學家列出即可.(1)歐姆在研

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時,發現了著名的歐姆定律,做出了杰出貢獻;歐姆是電阻的單

位;(2)焦耳在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發現了著名的焦耳定律,做出了杰

出貢獻;焦耳是電能的單位;(2)牛頓對力與運動作出重大貢獻,發現了牛頓第一定律;牛

頓是力的單位.故答案為歐姆定律,電阻;或焦耳定律,電能;或牛頓第一定律,力.(三

個答案任選一個)

考點:物理常識.

29.電熱水壺電燈

【解析】

【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電學知識的實際使用的理解和掌握,要知道物理是生活中

的物理.電水壺是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電燈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和內能.

考點:物理常識

30.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解析】

答案第9頁,共18頁

【詳解】

口][2]科學探究過程一般要經歷的主要環節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七個環節。

31.牛頓伽利略

【解析】

【詳解】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在前人的研究積累上,建立了著名的運動定律,奠定了具有劃時代意義

的經典物理學基礎,伽利略最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由此得到的關于天體運行的結果,有力

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32.220V100℃3xl()8m/s3V

【解析】

【詳解】

我國家庭照明電壓為220V;在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光在真空中的傳播

速度為3x108m/s;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故兩節新干電池串聯后的電壓為3V.

33.探究探究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

【解析】

【分析】

觀察與實驗探究是學習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根據學習物理的方法解答本題.

【詳解】

學習物理學,既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