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學習目標】1.準確掌握基礎知識,能闡述文中內涵深刻詞句的含義,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會本文圍繞中心,內容高度概括、語言精確、結構嚴謹的特點。學習悼詞的寫法。
3.了解馬克思對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的偉大功績,學習馬克思堅定、無私地為人類解放而斗爭的崇高精神。【預習案】一、教材助讀:1.走進作者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1820.11.28--1895.08.05),德國社會主義理論家、哲學家,國際無產階級運動的偉大導師和領袖、近代共產主義的奠基人。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還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和馬克思共同撰寫了《共產黨宣言》;參加了第一國際的領導工作。馬克思逝世后,他承擔整理和出版《資本論》遺稿的工作,還肩負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擔。除同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還著有《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始于1844年,兩人在巴黎相識。之后他們共同戰斗,共同創造革命理論,共擬《共產黨宣言》,合作《資本論》。
列寧對他們的評價:他們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在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代無產階級導師。”
2.了解背景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歐美等國家引起了廣泛而深刻的反響。3月17日,在倫敦郊區的海格特公墓,人們為馬克思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葬禮,參加者是他們親密戰友和親屬。在高雷姆克代表《社會民主黨人報》和“倫敦共產主義工人教育協會”向馬克思的遺體獻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無產階級對于偉大的導師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語發表了這篇講話,對于馬克思所做的偉大貢獻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熱情的贊頌。3.了解悼詞
悼詞,就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開頭——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身份和職務。
主體——贊其功——評價: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結尾——頌其德——悼念:對死者的悼念以及對參加悼念儀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文章總體結構把握:悼念--評價--悼念,按一般的常規,與這種結構相對應的思想感情應該是惋惜(悲痛)——敬仰(頌揚)——悼念。4.整體感知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1--2)悼念交代偉人的逝世
第二部分(3--7)評價評說馬克思在理論和實踐的偉大貢獻
第三部分(8--9)悼念頌揚馬克思品質的崇高二、預習自測1.注音悼詞()不可估量()繁蕪叢雜()豁然開朗()膚淺()衷心喜悅()卓有成效()嫉恨()誹謗()詛咒()給予()誣蔑()2.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A.淺嘗輒止
競相
愛戴
頂峰B.忠心喜悅
獨到
誣蔑
忌恨
C.豁然開朗
建樹
詛咒
逝世D.堅忍不拔
蕪草
驅逐
估量
3.詞語解釋【嫉恨】【誹謗】【不可估量】【繁蕪叢雜】【豁然開朗】【得心應手】【非同尋常】【永垂不朽】【卓有成效】4.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A.也許 畢竟 甚至 然而B.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C.也許 但是 還有 而且D.甚至 但是 還有 然而【探究案】探究點一解讀文本1.馬克思一生中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主要有哪些?2.怎樣確定哪一項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理由是什么?
提示:大家研究一下,恩格斯對馬克思所做的各項工作的評價是不是完全一樣?你從恩格斯的哪些用語可以看出?請在課文中畫出最關鍵的詞語。然后說出你的見解。
3.本文在論述上,邏輯思路是非常嚴密。找出文中的總起句、照應句、過渡句,體會文章結構的邏輯嚴密性。探究點二:精句賞析1.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2.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3.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里的“敵人”和“私敵”有何區別?為什么說“可能”?)4.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指出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和狀語。指出全句賓語的中心語。)探究點三鑒賞評價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三、當堂檢測1.下面各句中都用了“發現”一詞,找出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個的一項(
)
A.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B.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發展規律。
C.我們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D.馬克思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2.“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句中的加點詞語換成“去世”或“逝世”,好不好?為什么?3.“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加點的三個詞語順序能否改變?為什么?4.“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進行斗爭的熱烈、頑強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見的”。加點的三個詞語分別從哪些方面評價馬克思?【訓練案】一、基礎訓練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A.悼詞(dǎo)逝世(shì)空白(kōng)永垂不朽(xiǔ)B.估量(liàng)抹殺(mǒ)嫉恨(jì)豁然開朗(huò)C.詛咒(zhòu)給予(jǐ)膚淺(fū)紛繁蕪雜(wǔ)D.誹謗(fěi)污蔑(miè)索然(suǒ)卓有成效(zhuō)2.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誤的一項是()A.驅逐既使水乳交溶堅忍不拔B.奚落賞鑒原形畢露淺嘗輒止C.困頓覺悟眼花潦亂食不果腹D.衷心忌恨旁證博引歡渡佳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①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②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③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的發現。A.空間摸索獨特B.空白摸索獨到C.空白探索獨到D.空間探索獨特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科學工作者正是以這種特有的風格和態度不斷地去探索宇宙中無窮無盡的奧秘。B.去年我畢業時張老師送給我的那支鋼筆,雖然式樣陳舊,但我卻敝帚自珍,一直在使用C.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會休戚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D.有些同志對于自己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小的錯誤總是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十個指頭中的一個指頭,無關大局。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我校九十周年校慶徽標設計大賽的參賽者大多是以高二年級的師生為主,其他年級的師生也有,但數量不多。B.我國如果不能緩解人口增長對水土資源構成的巨大負擔,那么環境的惡化將會危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C.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以單純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D.中宣部有關人士指出,如果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一些消極落后的思想就可能通過網絡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擾亂正常的社會,損害改革發展的大局。二、能力提升題課內語段閱讀——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閱讀課文節選段落,回答6-9題。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做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但是當有了立即會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發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注意了馬賽爾·德普勒的發現。6.文中“豁然開朗”“在黑暗中摸索”的意思是什么?7.結合全文說說上文中“不僅如此”中的“如此”指代什么?這句話起什么作用?8.文中“一生中能有這樣①兩個發現”“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②”“這樣③的領域是很多的”三個句子中加點詞“這樣”分別指代什么?9.上文第三段的意思是什么?找出關鍵性的句子。遷移拓展訓練——山登絕頂我為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6題。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斯·茨威格)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快將被后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圣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里。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游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于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中獲到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他當即表示愿意將來埋骨于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后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后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著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里,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閑情,并且不容許你大聲說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還是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著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弦: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殘廢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侖的墓穴,魏瑪公候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注]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0.如果要簡述托爾斯泰墓的環境和形狀,下面的語句中哪四項是必不可少的?()A.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愿望B.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C.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D.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E.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里F.埋骨于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G.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H.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聲I.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11.“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漢一樣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樣戰斗。B.(他)終于與流浪漢、士兵那樣的社會底層民眾融為一體。C.(他)就像倒斃的流浪漢、無名的陣亡士兵一樣在世上消失。D.(他的聲名)像流浪漢、士兵等勞苦大眾那樣被社會吞噬。12.“風兒……和暖的陽光……冬天,白雪……”這段景物描寫在全文中起什么樣的作用?下面分析不當的一項是()A.在不容大聲說話的地方,描寫自然景物的動態,反襯出墓地的寧靜。B.象征偉人將與大自然一樣永世長存,更顯示了他人格的崇高。C.由于沒有奢華裝飾,描寫自然景物更顯示墳墓的樸素。D.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活潑的景物可增添一點生氣和溫暖的情調。13.作者用拿破侖、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來進行比較,這樣寫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當的一項是()A.可以顯示出三人與托爾斯泰思想品格的差異,從而表明托爾斯泰才真正偉大。B.從墳墓的迥然不同的風格,可以反襯出托爾斯泰墓的逼人的樸素。C.三個人都聞名世界,只有偉人與偉人相比較,才能使人體會到這幽暗小土丘的“宏偉”。D.前文雖提到托爾斯泰墓與其他偉人墓不同,但較籠統,以這三人的墓為例,讀者才能得到具體而深刻的印象。14.作者說托爾斯泰墓“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從文中找出兩個具體描寫參觀者這種崇敬之情的句子。15.作者用哪兩個字來形容托爾斯泰墓的基本特征?16.作者為什么說“特殊的日子”?
【參考答案】【預習案】二、預習自測1.略2.B3.【嫉恨】嫉妒,憤恨。【誹謗】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不可估量】無法估計。【繁蕪叢雜】紛繁,多而雜亂;蕪雜,雜亂沒有條理(多指文章)。【豁然開朗】一下子出現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領悟某種道理。豁,開通敞亮。【得心應手】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效果。卓,卓越、突出。【非同尋常】不同平常。【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4.B【探究案】探究點一解讀文本1.明確:(1)理論貢獻: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物質第一,精神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運動規律:剩余價值。其他許多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2)實踐貢獻:出版進步報紙和許多富有戰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等地各組織中的工作。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在第二部分,恩格斯對馬克思有“科學家”和“革命家”兩個評價性稱謂,表明馬克思的貢獻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這一點在第2段中有明確而概括的語句來說明,即“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其中,第一個“對于”,突出了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在無產階級實際斗爭中的領導作用,領起下文第7段;第二個“對于”,則突出了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杰出成就,領起下文第3、4、5段。)2.明確: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理由:馬克思既是一個科學家(思想家),又是一個革命家。但作為一個科學家,這“遠不是主要”的。為什么“遠不是主要的”?因為科學是革命的力量(6)。(因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是個承上啟下的段落。那么,什么是“主要的”?下文說,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首先”,就是“更主要的”的意思。)而作為他的“頂峰”就是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3.明確(1)本文的中心是論述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貢獻,而這主要是通過“思想家”和“革命家”兩個方面來論述的。前者表現在創建無產階級理論,后者表現在參加偉大的革命實踐,而這兩個重點,又是緊扣文章第二部分第一段中的“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中的兩個“對于”來闡發的。(2)邏輯嚴密還表現在文章各個部分各個段落之間的緊密聯系上:從全文來說,有的地方用了過渡段(如第2、6段);就段與段之間來說,一般都用了總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遞性語句。如:第2段的“這個人的逝世”;第4段的“不僅如此”;
第5段的“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第6段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
第7段的“因為馬克思是一個革命家”;第8段的“正因為這樣”。
就這樣,作者運用這些關聯性的語句,一步一步地把馬克思的偉大貢獻與巨大影響,推向高峰。不僅使段落過渡自然,前勾后連,聯系緊密,而且使論述內容重點突出。讀這樣的文章,就好比登山,翻過一個山頭,又發現另一個更高的山頭在前面,直到你登上最高峰,才發現“無限風光在險峰”,從而使你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探究點二:精句賞析1.明確: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剩余價值理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指導意義。2.明確:①用形象的比喻表現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②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業上。3.明確:“私敵”是指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害區分敵友,這是剝削階級個人主義的一種表現。馬克思沒有這樣的私敵,說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全力以赴地與形形色色的敵對分子作斗爭,因而他有“許多敵人”。這些敵人都是無產階級的敵人。這個評價說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謀私利。熱烈贊揚馬克思把畢生精力獻給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崇高精神。4.明確:這是一個復雜單句,內容繁雜,理解起來有相當難度,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難句解讀的方法、思路。這個復雜單句的主干是“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主干前的狀語,用類比法突出了馬克思這個“發現”的偉大歷史意義,起到了強調作用。主干后用插說成分對這一規律補充,而冒號后的話,則與“簡單事實”構成復指成分,從三個方面對這一規律作具體解釋,即:(1)物質決定精神,(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3)必須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不是相反,作者用“首先必須……然后才能……所以……從而……而……”等一系列關聯詞來組織這個長句,體現了極其嚴密的推理過程,顯示了強大的邏輯力量。探究點三鑒賞評價明確:本文是恩格斯對馬克思一生偉大功績的高度概括,高屋建瓴而又充滿感情。體現在語言上,文章用詞準確,生動凝練,內涵豐富。如開頭一句,“還不到兩分鐘”寫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馬克思生前與他見最后一面的極大遺憾;“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委婉地寫出了馬克思的逝世;“永遠地睡著了”既是對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釋、說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遞進、加深,傾注了作者對馬克思逝世的無限痛惜、深切懷念之情。同時,在表達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前教育音樂開學第一課:乘著音樂的翅膀
- 剃須刀包裝設計核心要素
- 2025訂購電動車合同模板
- 病毒的作用與防治課件
- 2025居民房屋租賃合同
- 創意繪畫《獻給祖國媽媽的花籃》課件
- 幼兒園全民安全日教育教案
- 2025城鄉勞動者短期務工合同范本下載
- 2024-2025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7 我們有新玩法》說課稿(二篇)
- 兒童護理培訓
- 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評估方法研究報告
- DB33 860-2012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管理規范
- 隱蔽工程影像資料采集要求和拍攝方法(網絡版)
- DB37T 1913-2011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特種作業人員配置
- 2025年日歷(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大單元教學學歷案4 《現代詩二首》(略讀實踐課)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3.1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看《種地吧》思考 課件 高一下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
- 《保護板培訓教材》課件
- 綠色醫療器械設計
- 用電協議書范文雙方簡單一致
- DB11T 2155-2023 建設工程消防驗收現場檢查評定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