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_第1頁
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_第2頁
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_第3頁
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_第4頁
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內容概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重視國內氯堿工業的發展,并致力于提升工業技術水平,使得燒堿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到2006年底,中國已成為全球燒堿產能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燒堿產能從3945萬噸增長至4658萬噸。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中國近年的燒堿產量也在持續增長。然而,全球燒堿市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景氣程度、經濟形勢、"氯堿平衡"制約、新增產能數量以及設備障礙等,2022年中國的燒堿產量增幅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燒堿產量為3981萬噸,同比增長2.29%。未來,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持續推進,燒堿作為典型的高碳排放行業將面臨更多政策限制。因此,預計中國燒堿產能的發展將處于低速階段。政府加大對高碳排放行業的限制措施,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包括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技術研究,鼓勵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適應碳中和目標的要求。關鍵詞:燒堿、氯堿平衡、原鹽、氧化鋁、碳中和一、全球燒堿市場規模燒堿是一種常用的化學物質,它是氫氧化鈉的俗稱,也叫苛性鈉或火堿。因為它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強堿性,因此在很多行業中都有廣泛的用途。它可以作為酸中和劑、配合掩蔽劑、沉淀劑、顯色劑、皂化劑、去皮劑、洗滌劑等使用,這些用途非常廣泛。同時,燒堿還有潮解性,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并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因此,它需要儲存在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中。從外觀上,它可以分為液堿和固堿兩種。燒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用于許多行業,如造紙、染料、制造肥皂、人造絲、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石油加工、制鋁以及機械工業等。在過去幾年中,全球的燒堿產能一直在4-6%的增速范圍內波動。而特別是在2012年,全球的燒堿產能擴張幅度相對較大,增速接近10%。然而,從2013年開始,全球燒堿的增速逐漸放緩,并在2016年觸底之后重新形成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底,全球燒堿產能已經達到10352萬噸,同比增長2.54%。在產量方面,2012年至2022年全球燒堿產量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全球燒堿產量達到8717萬噸,同比增長6.55%。這些數據顯示全球燒堿行業的持續發展和增長趨勢。亞洲、北美和西歐是燒堿產能主要集中的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亞洲擁有全球最大的燒堿產能,約占全球的63.7%。其中,中國是全球燒堿產能最大的國家,占比約為45.6%。除中國外,日本和韓國也是燒堿產能較大的國家。此外,印度的燒堿產能已經超過韓國。這些地區的燒堿產能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在北美地區,燒堿產能占比約為15%,而美國是北美地區燒堿產能和產量的主要貢獻者,占比達到98%。由于美國頁巖革命的影響,該國的發電成本下降,電力成本約占燒堿生產成本的60%。因此,美國在燒堿產業具備競爭優勢。此外,美國通過頁巖氣制取乙烯,進而生產聚氯乙烯(PVC),實現了氯堿平衡。在西歐地區,燒堿產能占比約為12%,其中德國是該地區燒堿產能的重要集中地,約占歐洲燒堿產能的45%。需求上,近十年全球燒堿需求基本維持在正增長水平狀態,盡管2020年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導致需求縮減,其中,近兩年增速較快,截止到2022年底,全球對燒堿的需求總量達到了8452萬噸。在全球范圍內,燒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這幾個地區。而在這些地區中,亞洲是對燒堿需求量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地區,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亞洲對燒堿的年度需求量超過了5300萬噸,占全球總需求的62.8%。在亞洲地區,中國是燒堿需求量最集中的國家。而在歐洲地區,燒堿的需求量與北美地區相當,2022年的需求量約為1235.5萬噸,占全球總需求的14.6%。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對燒堿需求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化工、紙漿和皂業等領域,這些領域需要大量的燒堿作為原料來進行生產和加工;北美占全球燒堿總需求量的11%,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國,其主要下游包括化工、紙漿和造紙等。總體而言,亞洲和北美存在燒堿供應過剩的情況,而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存在燒堿供應缺口。燒堿的主要流出地為產能集中的地區,包括美國、東北亞、西北歐和中東。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二、中國燒堿市場規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重視國內氯堿工業的發展,并致力于提升工業技術水平,使得燒堿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到2006年底,中國已成為全球燒堿產能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燒堿產能從3945萬噸增長至4658萬噸。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中國近年的燒堿產量也在持續增長。然而,全球燒堿市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景氣程度、經濟形勢、"氯堿平衡"制約、新增產能數量以及設備障礙等,2022年中國的燒堿產量增幅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燒堿產量為3981萬噸,同比增長2.29%。未來,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持續推進,燒堿作為典型的高碳排放行業將面臨更多政策限制。因此,預計中國燒堿產能的發展將處于低速階段。政府加大對高碳排放行業的限制措施,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包括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技術研究,鼓勵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適應碳中和目標的要求。從燒堿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燒堿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前十家企業的總產能為918萬噸/年,占據了整個行業產能的約20%左右。截至2022年,中國共有164家燒堿生產企業,分布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氯堿企業的規模和分布比較分散,主要企業的產能集中在10萬至50萬噸之間。其中,產能在10萬至30萬噸之間的企業數量最多,占比為46.3%,其產能占比為29.2%。而產能在100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4家,占比為10.4%。這四家企業分別是新疆中泰、信發集團、大地鹽化和新疆天業。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推進,政府在未來將加強對燒堿行業的整合和監督,鼓勵企業進行合作并進行產能優化,這將有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資源的更加有效利用,并推動行業向更加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因基礎化工品的經濟附加值不足,運輸費用相對較高。在氯堿工業中,生產需要產業鏈上下配套項目共同進行,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提升利潤。因此,燒堿生產企業相對集中于原鹽資源豐富、產能高的地區,行業呈現出區域性分布。從生產區域分布來看,華東、華北、西北地區為我國燒堿主要生產區域,2022年,三地區燒堿產能占比分別為49.88%、17.21%、14.07%,共計81.16%。分省份來看,主要集中在山東、內蒙、江蘇、新疆,其中山東地區依托豐富的原鹽資源和當地較為發達的氧化鋁行業成為中國燒堿產能占比最大的省份。而內蒙和新疆地區則是因為當地煤資源豐富,電力成本較低,因此也有較多的燒堿產能。江蘇地區則是由于下游醫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農藥、印染等需求豐富,使得其燒堿產能同樣不低,此外該地區燒堿出口也相對較多。我國既是燒堿生產大國又是消費大國,2015年,受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政策影響,燒堿行業自身及下游部分行業均進行了供給側改革的結構化調整,燒堿產量及需求量均出現負增長,需求量降至2833.9萬噸,環比下降4.4%。隨后中國燒堿需求量進入穩定增長期,2016年以來,我國燒堿消費量穩定在3000萬噸/年以上規模。2022年,因出口需求釋放及國內需求坍塌,燒堿表觀消費量環比下降至3631.65萬噸,同比下降3.27%。就燒堿貿易而言,可以分為液堿和固堿兩大類。液堿一般在運輸半徑不超過300公里的范圍內銷售,主要滿足省內區域市場需求,很少進行遠距離運輸。因此,不同地區的液堿價格差異較大。華南地區的液堿價格通常顯著高于華北和華東地區。相比之下,固堿的生產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該地區的燒堿需求量較低,因此需要進行長途運輸以滿足東南地區的消費需求。2016-2022年,我國燒堿行業貿易進出口規模波動較大,但一直保持貿易順差的狀態。整體而言,中國燒堿出口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隨著2019年以前國內供給側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以及下游需求的穩步增長,中國燒堿出口量穩步減少,產量更多的用于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然而,自2020年至今,伴隨著歐洲能源危機和海外能源價格大漲,海外燒堿價格持續上行,導致中國燒堿的出口量再次大幅增長,增速遠超歷史數據。2022年,中國燒堿的產量為3981萬噸,進口量為0.89萬噸,同比減少83.73%,出口量為324萬噸,同比增長118.72%,凈出口為323萬噸,凈出口占產量的8.14%,這表明中國燒堿的自給率非常高。然而,隨著美聯儲加息帶來的外需疲軟和海外能源價格回落,2023年1-7月,我國燒堿進口量為2.03萬噸,同比增長265.41%,出口量為164萬噸,同比減少6.03%。主要是因為國內對液堿需求的增加所致,但總體而言,中國燒堿行業在貿易方面存在波動,但由于國內需求穩定和自給率高,中國仍然是凈出口燒堿的國家。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燒堿行業市場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