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1頁
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2頁
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3頁
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4頁
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生態影響類)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 1 17 24 48 68 73 74 75建設項目名稱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碼頭改造提升工程項目代碼2109-330503-04-01-979411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銀子橋地理坐標東120度16分06.451秒,北30度42分36.984秒建設項目行業類別用地(用海)面積(m2)/長度(km)33.1755畝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區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南潯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2109-330503-04-01-979411總投資(萬元)600環保投資(萬元)30環保投資占比(%)5%施工工期是否開工建設專項評價設置情況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生態影響類試行)》,本項目屬于“干散貨(含煤炭、礦石)、件雜、多用途、通用碼頭:涉及粉塵、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項目”,需編制大氣專項評價。規劃情況規劃:《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審查:交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湖州港總體規劃的批復》,交規劃發〔2008〕45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1.1.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1.1.1《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相符性分析《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于2008年1月獲交通運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湖州港總體規劃的批復》(交規劃發〔2008〕45號),規劃明確了湖州港的性質功能、發展目標和規劃方案,規劃范圍為湖州市(即吳興區、南潯區、長興區、德清縣、安吉縣,總面積5817平方公里)境內的京杭大運河、長湖申線、杭湖錫線、湖嘉申線、東宗線、東苕溪線、梅湖線、—1—合性分析泗湖線、武新線、李湖線等航道岸線和相關的水、陸域,以及湖州市境內的太湖岸線和相關水中未明確與本項目相關的航道、岸線利用和作業區,而本項目為企業配套碼頭,根據湖州市交通運輸局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浙工程-EH〔2022〕1)同意企業依法在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依托菱石線航道順岸布置1個300噸線的散貨泊位,使用63米岸線。因此,項目基本能符合《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要求?,F將該規劃中提出的相關環保要求對照分析如表1-1《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符合性分析表環境空氣污染防治措施散貨碼頭的粉塵防治措施采用先進的工藝流程和裝卸設備,合理布置堆場,減少粉塵發生量。采用以濕式防塵為主、干式除塵為輔的方法,控制粉塵擴散。在堆場與辦公區之間設置防風擋有害氣體污染防治措施規劃的油品、天然氣,液體化工品碼頭及港區采用專管專用的輸油臂或不銹鋼金屬軟管和呼吸閥,以消除輸送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減少和控制油霧氣或有害氣水污染控制和防治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生活污水納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遠離城鎮的港區規劃建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水經二級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散貨碼頭的堆場(煤、礦建材料)污水,集裝企業已采用雨污分流制。項目沖洗廢水、初期雨水進入沉淀池,經沉淀后回用;船舶生活污水與廠區生活污水經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項目選擇符合噪聲標準的設備,定固體廢物治理措施船舶垃圾采用專門垃圾袋或垃圾桶收集、貯存,規劃的各作項目在碼頭前沿設置垃圾箱,船舶垃圾采用專門垃圾袋收集并暫存于垃圾港口綠港口綠化和美化規劃中,景觀綠化注意與辦公樓等建筑物的造型相適應,港口綠化應和當地水鄉特色及民俗民風融為一體,綠化樹木種類與當地綠化規劃相協調,使港口景觀融入沿河景觀項目擬進行綠化植被的種植,以達到港口綠化、美化的要求和一定的防塵—2—化美化在散貨堆場周圍特別是其下風向種植防護林帶,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高噪聲機房四周種植緊密型灌木叢,其他建筑物和空曠場地盡量全部綠化,使港口綠化系數達到城市工業區域要求和綜上,本項目的建設符合《湖州港總體規劃(2005-2020)》。其他符合性分析1.2.其他符合性分析1.2.1《南潯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碼頭擬建地為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銀子橋,對照《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潯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潯政辦便函〔2020〕49號),項目所在地和涉及水域均屬于湖州市南潯區一般管控單元。表1-2南潯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符合性分析表B3838-2002)中的III類標準。項目粉塵經濕式抑塵處理后排放,預計對大氣劃省市區—3—控),要求1.2.2《浙江省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實施方案》符合性分析根據2020年3月27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等關于印發《浙江省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浙交〔2020〕20號),項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表1-3《浙江省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實施方案》符合性分析表1.強化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機制。省交通運輸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對設區市人民政府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整治工作進行2.落實水路運輸經營者責任。水路運輸經營者要認真落實污染防3.落實港口企業責任。港口碼頭經營企業要認真落實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配置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為港口碼頭配置船舶垃圾接收設施,采取固定或移動接收設施接收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強化運營管理。鼓勵采用聯盟方式建設和運營接收與應急設施、鄰近港口碼頭企業共用接收設施等集約化管理模式。利用移動設施接收的,應與接收單位簽訂協議。港口碼頭經營企業應主動做好靠泊船舶的污染物接收工作,為送交船舶提供船舶污染物接收憑接收的船舶污染物種類數量等情況報送給所在地交通運輸(港口)管理部門備查,不得拒絕接收靠港船舶送交的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4.完善碼頭自身環保設施。新建碼頭嚴格依照規范要求配置環保設施?,F有碼頭以雨污水、生產廢水等為重點全面排查環保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未按規定進行環保驗收或未落實驗收整改意見的,由屬地政府提出整改意見。規范裝卸、儲存作業操作規程,加強一線人員培-港-城”交接制度,完善“收集-接收-轉運-處置”的銜接和協作機制,接收、轉運、處置單位按照規定填寫、傳遞船舶水污染物轉移單證,按職責確保全過程不發生二次污染。船舶各類廢棄物分類納入當地城市固體廢物處理系統處置,有條件的港區依法推進港口作業區和城鎮排水管網的連接。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應按規定分類處理,鼓勵預處理后轉運處置。對無合理理由拒不送交、涉嫌偷排船舶污染物的船舶,港口企業可暫停裝卸作業,并將有關情況報告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對港口企業拒不接收靠港船舶污染物或接收能力不足的,船遞船舶水污染物轉移單6.強化源頭管理。船檢機構依法開展船舶檢驗,發現不符合船檢技術規范要求的船舶,依法收回船檢證書,并通報船籍港海事管理機7.強化監管執法。海事管理機構要以船舶污染物偷排超排、垃圾隨意丟棄、船舶非法洗艙等違法行為為重點加強監管,提升現場監管8.強化聯合監管和信息聯通。落實船舶水污染物轉移處置聯合監管制度,開展聯合監管行動。積極推進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全9.建設改造船舶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裝置。在本省轄區內河水域航行、停泊或作業的船舶,以及400總噸以下的海船,船要采用船上儲存、交岸接收處置方式。新建船舶嚴格執行標準規范要設施有效銜接。各設區市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和暗訪檢互相通報違法和船舶水污染物轉移處置能力不足等相關信息,促進船運輸(港口)管理部門在日常檢查中如發現相關問題及時反饋生態環1.2.3《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編制指南(2021版)》符合性分析表1-4《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編制指南(2021版)》符合性分析表項目—5—總體要求本項目為企業生產配套的自備碼頭廠界入口設置車輛沖洗區,經整改后落本項目將在碼頭作業區旁做好綠本項目建成后,碼頭前沿水深可滿本項目改造提升后,碼頭區域防洪本項目為企業生產配套的自備碼頭,碼頭作業區將設置符合港口經營范水工結構項目將新建水工結構,建成后可滿項目建成后,要求企業按相關規定對港口定期檢查、測量觀測、檢測和特項目建成后,要求企業根據規范要求對碼頭進行定期檢測,確保水工結構裝卸工藝本項目為企業配套的自備碼頭,項本項目要求設置機架基礎完好、安裝牢固,鋼結構完好、運轉平穩的封閉道路堆場現有碼頭區存在部分場地未完成硬化,本項目建成后碼頭裝卸作業區、原料庫堆區、道路將分區設置,并且地面項目建成后道路全面硬化,采用水泥砼或瀝青砼鋪面,路面寬度不小于要求項目在碼頭前沿、道路兩側、堆場四周設置排水管溝,水經收集后進本碼頭為企業生產配套的自備碼—6—水污染物防治設施船舶生活污水通過碼頭前沿接收設施進入廠區化糞池,與廠區生活污水一起預處理后委托清運,不排放,待項目所在地遠期有納管條件后,生活污水進入石碼頭作業帶、道路區域的初期雨水項目沖洗廢水、噴淋廢水經排水管本碼頭為企業生產配套的自備碼品等碼頭的污水處置設施應根據裝卸貨物污染特性本項目主要裝卸頁巖、煤矸石等貨項目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經沉淀后回用于噴淋、沖洗;生活污水經化糞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委托清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各單元和排放口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項目碼頭作業區設置霧炮機,輸送采用封閉帶式輸送機,封閉式堆棚設置—7—本碼頭的物料主要為頁巖、煤矸石要求散貨運輸車輛采用封閉車型或10米范圍內各設置至少1個粉塵濃度實時監測點并排放濃度限值符合《水運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根據立項備案內容,本項目預測年噪聲污染防治設施高噪聲設備采用隔聲罩或隔聲間進行治理,噪聲排放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固體廢物防治設施項目設置固廢分類收集箱,委托清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設施存設施容量根據到港船舶數量配置,一般為0.2~本碼頭配置船舶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箱和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設施以及含油污水應急接收儲存箱(約0.5立方米大其他本項目將按規范設置告知牌、岸線本項目按施工圖新設置滿足使用要求的防撞吸能設施,配有消防滅火器和1.2.4《太湖流域管理條例》符合性分析—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4號,《太湖流域管理條例》已經2011年8月24日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短饔蚬芾項l例》所稱太湖流域,包括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稱兩省一市)長江以南,錢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嶺以東的區域?!短饔蚬芾項l例》中與本項目有關的規定如下:第二十五條:太湖流域實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太湖流域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兩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太湖流域湖泊、河道納污能力,向兩省一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兩省一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等確定的水質目標和有關要求,充分考慮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制定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和控制計劃,經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兩省一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告。兩省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和控制計劃確定的控制指標分解下達到太湖流域各市、縣。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排污單位。第二十八條:排污單位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經核定的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并應當按照規定設置便于檢查、采樣的規范化排污口,懸掛標志牌;不得私設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禁止在太湖流域設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水環境綜合治理要求的造紙、制革、酒精、淀粉、冶金、釀造、印染、電鍍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產項目,現有的生產項目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應當依法關閉。在太湖流域新設企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清潔生產要求,現有的企業尚未達到清潔生產要求的,應當按照清潔生產規劃要求進行技術改造,兩省一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檢查。第二十九條:新孟河、望虞河以外的其他主要入太湖河道,自河口1萬米上溯至5萬米河道岸線內及其岸線兩側各1000m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一)新建、擴建化工、醫藥生產項目;(二)新建、擴建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以外的排污口;(三)擴大水產養殖規模。第三十條:太湖岸線內和岸線周邊5000m范圍內,淀山湖岸線內和岸線周邊2000m范圍內,太浦河、新孟河、望虞河岸線內和岸線兩側各1000m范圍內,其他主要入太湖河道自河口上溯至1萬米河道岸線內及其岸線兩側各1000m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一)設置劇毒物質、危險化學品的貯存、輸送設施和廢物回收場、垃圾場;(二)設置水上餐飲經營設施;(三)新建、擴建高爾夫球場;(四)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五)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六)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行為。符合性分析:項目附近主要地表水體為排塘港,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15)》,排塘港屬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河網水系(杭嘉湖55),水功能區為排塘港湖州農業用水區,水環境功能區為農業用水區,目標水質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標準。本項目為碼頭改造工程,非生產項目,項目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經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委托清運,不排放。因此本項目不屬于《太湖流域管理條例》中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中范圍內中禁止的行為。綜上,項目建設滿足《太湖流域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1.2.5《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省實施方案》符合性分析根據“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省實施方案》的通知(浙環函〔2019〕284號)”,項目對照情況如下。表1-5《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省實施方案》符合性分析表12完善港口碼頭環境基礎設施。嚴格?;犯?.2.6《大運河(湖州段)遺產保護規劃(2009-2030)》符合性分析《大運河(湖州段)遺產保護規劃(2009-2030)》規劃概況:(1)規劃范圍根據大運河(湖州段)的特點,將域內的大運河遺產及需要給予保護、控制和有序發展的背景環境所在地帶及地帶外圍相鄰的需要規劃一并研究的環境空間列為規劃范圍。大運河(湖州段)總長度為83.75公里,按照兩側500米范圍進行規劃,規劃面積共計83.75平方公里。(2)規劃性質本規劃是湖州市總體規劃層面的大運河遺產保護專項規劃,是湖州市域內各大運河地段和地區保護詳細規劃的上位規劃。規劃批準后,應納入湖州市各級城鄉規劃。(3)規劃分期本次規劃期限為2009~2030年。①大運河遺產保護內容大運河(湖州段)長度為83.75公里,其中江南運河43.9公里,含山塘運河(包含含山塘故道、湖州市河)40.05公里。大運河(湖州段)遺產共計31處(項)。其中,大運河水利工程遺產16處,大運河聚落遺產4處,其它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6處,大運河生態與景觀環境2處,大運河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湖州地區可納入大運河聚落遺產的有湖州城、南潯鎮、練市鎮、新市鎮,共計4處。②大運河歷史相關的其他物質文化遺產大運河(湖州段)相關的其他物質文化遺產類型有古建筑1處、石刻1處和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4處。③大運河生態與景觀環境大運河(湖州段)地處杭嘉湖平原地區,北瀕太湖,西部為丘陵山地。河道水汊縱橫密布、桑地-水田-湖蕩相互交錯構成大運河(湖州段)重要的生態環境背景。與大運河(湖州段)相關的生態與景觀環境主要包括生態濕地和塘浦圩田景觀。具體包括:溇港圩田、湖蕩濕地(苕溪)。④大運河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運河(湖州段)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湖筆制作技藝、軋蠶花、湖州船拳三項。表1-6大運河遺產保護內容—11—道(1)錦秀橋、興隆橋、戴家村橋、菩薩橋、酒仙難橋、永安橋、龍帶橋、清風橋、長春橋、來鳳橋、同興橋、洗馬橋、郝家橋、圣堂橋符合性分析:本項目所在地位于江南運河的西側約7.77km,不在大運河(湖州段)遺產保護規劃范圍內(詳見附圖9由于距離較遠,項目建設基本不會對大運河遺產保護區產生影響。1.2.7《浙江省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建設項目準入負面清單(試行)》符合性分析負面清單內容:1.本負面清單適用于遺產區、緩沖區以外的核心監控區。核心監控區范圍為京杭大運河浙江段和浙東運河主河道兩岸起始線至同岸終止線距離2000米,共涉及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5個設區市及杭州市上城區、拱墅區、錢塘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臨平區,寧波市海曙區、江北區、鎮海區、北侖區、鄞州區和余姚市,湖州市南潯區和德清縣,嘉興市南湖區、秀洲區和海寧市、桐鄉市,紹興市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共22個縣(市、區)。符合性分析:本項目位于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項目距離江南運河約7.77km,由于項目不在核心監控區范圍(京杭大運河浙江段和浙東運河主河道兩岸起始線至同岸終止線距離2000米),本項目對與“浙江省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建設項目準入負面清單(試行)”無沖突。1.2.8用地符合性分析—12—根據不動產權證(附件4碼頭用地類型屬于工業用地,碼頭用地不涉及農田,符合要求。1.2.9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表1-7港口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表洗污水、初期雨污水、含塵廢水、含油污水、洗箱(罐)廢水、水能夠得到妥善處置,排放、回用或綜合利用均符合相關標準,通過優化施工內容等措施盡量降低對水初期雨水經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沖洗與噴生活污水接收設施進入廠區生活污水處項目采用封閉堆棚、封閉帶式輸送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粉塵的排放符—13—項目周圍50m范圍內無居民集中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按相關導則及規定要求,制定了水生生態、水環境、大氣環境、由上表分析可知,本項目符合港口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原則。1港口碼頭項目建設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本項目將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條例》等相關規2本項目符合《湖州港總體規劃》等規劃,并已取得湖州市交通運輸局準予行政許可3禁止在自然保護地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不符合本項目用地范圍不涉及自然4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投資建設不符合《浙江省飲用水源保護條本項目附近無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準5禁止未經許可在長江支流及湖泊新設、改設或擴大排污本項目不涉及長江支流,且6項目不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岸線和河段范78項目,對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目,列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海市的長江主河段。2.長江支流指直接或者間接流入長江干流的河流,可以分為一級支流、二級支流等。3.長江重要支流指流域面積一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其中流域面積八萬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包括雅礱烏江、漢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指《率先全面禁捕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名錄》中的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5.長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線一公里范圍指長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線邊綜上,項目的實施符合《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2022年版)》浙江省實施細則的相關要求。1.2.11《關于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區域差別化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的符合性分析《關于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區域差別化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環評〔2016〕90號)于2016年12月28日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水利部共同印發,相關條文如下所述:優化開發區。對確有必要的符合區域功能定位的建設項目,在污染治理水平、環境標準等方面執行最嚴格的準入條件,清潔生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保護河口和海岸濕地,加強城市重點水源地保護。環渤海地區。嚴格保護張家口-承德水源涵養區和灤河、洋河水源地,工業項目水污染物排放實施倍量削減,逐步淘汰搬遷現有污染企業,防范和治理富營養化。對水環境已超載的北三河、子牙河、黑龍港運東水系、京津中心城區、石家莊西部地區、衡水、滄州等區域,實施“以新帶老”,有效削減水污染物排放,支撐京津冀地區環境質量改善。長江三角洲地區。落實《長江經濟帶取水口排污口和應急水源布局規劃》,沿江地區進一步嚴格石化、化工、印染、造紙等項目環境準入,對干流兩岸一定范圍內新建相關重污染項目不予環境準入,推進石化化工企業向尚有一定環境容量的沿海地區集中、綠色發展。對太湖流域新建原料化工、染料、顏料及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業項目,不予環境準入;實施江、湖一體的氮、磷污染控制,防范和治理江、湖富營養化。嚴格沿江港口碼頭項目環境準入,強化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新建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國際先進水平;水環境質量超標地區,工業項目水污染物排放實施倍量削減,嚴防涉重金屬環境風險。在地方已確定的供水通道敏感區內,對新建化學制漿、印染、鞣革、重化工、電鍍、有色、冶煉等重污染項目,不予環境準入,其他區域應提高相應環境準入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實施減量替代。汾江河、淡水河、石馬河等重污染河流應制定更嚴格的流域排放標準。符合性分析:本項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銀子橋,所在地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太湖流域,項目屬于貨運港口,不屬于工業項目,不屬于該區管控措施和負面清單范圍內項目。項目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經收集后回用于沖洗,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委托清運,不排放。綜合分析,本項目符合《關于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區域差別化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6—地理位置2.1.地理位置項目位于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銀子橋,周圍環境現狀見表2-1,項目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概況詳見附圖。表2-1項目周圍環境現狀表東南西北項目組成及規模2.2.項目組成及規模2.2.1項目概況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4月23日,注冊地位于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銀子橋,經營范圍:包括砌塊磚生產、銷售,淤泥綜合利用、銷售,建材銷售。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現有生產內容為“年產6000萬塊(折標)頁巖、煤矸石、淤泥燒結多孔(矩形孔)磚(砌塊)生產線和利用隧道窯余熱發電項目”,現有項目的配套碼頭于2013年由企業自行建設完成,由于建成時間較久,公司在建設碼頭時未進行環評等相關手續的申報審批,碼頭主體結構未通過相關部門的驗收。2021年3月,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工作啟動,市港航管理部門和南潯區交通局經過初步摸排,結合現場實際,對存在問題的碼頭進行分類治理,采取關閉淘汰一批、規范保留一批的措施。公司碼頭因整體條件尚好,被列入保留名單。表2-2現有項目概況號本項目擬投資600萬元,拆除現有碼頭,岸線內退7m,采用順岸式新布置1個300噸級普貨泊位,新設置1臺8T固定吊機,配霧炮機、擋風抑塵網,場地內新設置封閉式破碎機房并配置高效布袋除塵器,場地全部硬化,并完善相應的環保、安全等措施。新建碼頭使用岸線長度63m,碼頭建成后主要用于裝卸頁巖、煤矸石、黃泥、燃煤爐渣等貨物,預測碼頭年吞吐量約15萬噸(立項文件里設計年通過能力32萬噸,本項目為企業生產配套的自備碼頭,無對外服務功能,不涉及成品磚的外運,成品磚采用車運的方式運出因此確定碼頭年吞吐量為后方陸域生產區已批的產能6000萬塊磚對應的原料量該項目經南潯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確認(附件1),項目代碼2109-330503-04-01-979411,且項目經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審核,已獲得湖州市交通運輸局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浙工程-EH〔2022〕1,附件5)。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生態環境部部令第16號,2020年11月本項目為單個泊位300噸級碼頭,不涉及環境敏感區,屬于“其他”,評價類別為報告表。根據“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的通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環辦環評〔2020〕33號)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生態影響類試行)》適用范圍,本項目屬于以生態影響為主要特征的建設項目,需要按指南要求編寫生態影響類環境影響報告表。表2-3項目評價類別判定情況表/2.2.2工程組成表2-4本項目工程組成表方米)船舶生活污水經接收上岸后進入化糞池,經預處理后表2-5項目建設規模及主要工程參數1個1123/4米/5米/6米拆除現有岸線,內退7m后新建7米/8/表2-6設計船舶主要參數表表2-7貨物信息表序號187253/3—20—435/////表2-8項目主要設備一覽表1112/小時113/112.2.3勞動定員和生產制度廠區現有職工80人,實行3班制生產,每班有效工作時間8小時,年工作330天,碼頭拆除改建后從現有碼頭作業區人手調配,無需新增職工人數??偲矫婕艾F場布置2.3.總平面及現場布置2.3.1總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2.3.2現場布置1、水域布置岸線布置:本工程拆除現有123m岸線,岸線向內側挖入7m處為新建碼頭的前沿線位置所在,建成后碼頭前沿距離航道中心線27.5m,占用岸線63m,其余部分岸線拆除后進行港碼頭布置:現有碼頭場區用地范圍形狀規整,采用順岸半挖入式布置一個300噸級散貨泊位,碼頭泊位長度47m,占岸線長度63m。碼頭裝卸設備采用1臺8t固定吊機,布置在碼頭泊位中間位置?;匦虿贾茫捍盎匦虿贾迷诖a頭西北側約232m處的開闊水域,為一直徑44.4m的圓形回旋水域。2、陸域布置碼頭陸域前沿長度47米,寬度10米,面積470平方米,該范圍為前沿作業帶,配置8t固定吊、霧炮機、擋風抑塵網、破碎機房、封閉帶式輸送機等設備。碼頭西側布置沉淀池和化糞池。2.3.3進港航道概況—21—碼頭位于菱石線航道(VII級)南岸,碼頭所在航道的河道寬度約為40m,本碼頭上游約630米處為連鑫建材碼頭,碼頭距西面上游處的一座許水橋約450m,距離下游連心路公路橋約640m。本工程碼頭周邊無其他碼頭。到港船舶從湖嘉申線開始,途經鎮含線再到菱石線,裝卸完貨物沿原路返回。2.3.4水工建筑物根據設計資料,本工程水工結構分為翼墻護岸段、普通段和吊機段,其中翼墻護岸段結構形式與普通段相同。1、碼頭普通段結構碼頭段采用高樁承臺式結構:碼頭頂標高為3.20m,碼頭前沿設計河底標高為-1.84m。上部墩體采用C30鋼筋混凝土澆筑,呈“L”形,塊體上方采用回填土壓實。下部樁基分為兩排Ф800鉆孔灌注樁,臨水側鉆孔灌注樁采用間隔布置,在緊貼鉆孔灌注樁后面采用密排板樁進行擋土,防止后方填土泄露,后排樁基也采用間隔布置,間距均為3m。灌注樁伸入上部墩體10cm。胸墻以及后方進行軟基處理,采用直徑600mm的雙頭水泥攪拌樁進行處理,縱向樁間距1.2m,橫向密排,樁底標高為-6.00m。2、吊機段結構碼頭吊機段結構采用高樁承臺式結構,主要由上部墩體和下部樁基組成,上部墩體采用C30鋼筋混凝土澆筑,其中碼頭頂標高3.2m,墩體地面以上部分結構頂標高4.5m,碼頭前沿設計河底標高為-1.84m。下部樁基采用梅花形布置。根據計算,鉆孔灌注樁長26m。吊機墩體與碼頭普通段之間設一道2cm上下垂直通縫,縫中嵌油浸軟木板。胸墻以及后方進行軟基處理,采用直徑600mm的雙頭水泥攪拌樁進行處理,縱向樁間距1.2m,橫向密排,樁底標高為-6.00m。施工方案2.4.設計施工方案碼頭施工工藝流程建議如下:(一)施工條件項目位于菱石線航道(VII級航道水陸交通便捷。工程擬建場地地勢平坦,具備水上施工的條件,現場具有供電、供水條件,工程所需砂石料可通過經濟、便捷的水運方式運至施工現場。(二)施工工序—22—施工準備:場地平整,土地夯實,在廠區內擬建碼頭西側位置挖設沉淀池,沉淀池體積不小于樁體泥漿容量的1.5倍,施工圍堰的圍堰內部長度與泊位長度平齊,靠航道一側采用鋼板樁圍堰,建議鋼板樁選用寬度為600*200*8mm的U型鋼板樁,鋼板材質為Q235,樁長9米,圍堰縱向寬度為2m,橫向組成鋼板樁連續墻結構。兩排鋼板樁縱向采用Φ16螺紋鋼筋(加固鋼板)套牢。采用挖掘機在定位船上配合振動錘施打鋼板樁,先打內排,后打外排。水位較淺,離岸較近的地方,先用挖掘機填筑一條操作通道,用振動式打樁機打入。安裝及拆除工作全程機械完成即可,無需再搭建施工平臺。樁基施工:按照坐標放樣樁基位置,鉆孔前應根據國家平面控制網及國家高程控制網對樁位進行復測,確認無誤后方能施工。鉆機成孔應設置護筒,護筒采用鋼板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壁厚應綜合考慮下沉深度、護筒長度、直徑、地質條件和下沉工藝等因素,并不宜小于5mm。當需要穿過硬土層時,應在端部加強。水域護筒的頂標高應高出施工期最高潮位1.5~2.0m,護捅埋深應置入不透水層不小于1.0m。終孔后應立即進行清孔,清孔方法可根據土層性質、沉渣厚度要求和機具設備條件分別選用掏渣筒清孔、換漿清孔、抽漿清孔或噴射清孔等方法。樁端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復測沉渣厚度,若超過規定值,應再次清孔至滿足要求為止。泥漿護壁可由水、粘土或膨潤土、添加劑組成。調制泥漿用淡水,泥漿配制、循環和凈化系統應根據泥漿需用量、再生方式和設備能力確定。鋼筋籠的制作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范》(JTJ268-96)的有關規定。制作宜在支架或臺座上進行,在骨架上端應根據骨架長度、直徑,均勻設置吊環或固定吊桿。鋼筋籠就位應采取適當措施固定,混凝土澆筑時鋼筋籠不得上浮。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將孔內溢出的泥漿抽吸至沉淀池后統一外運,剩余廢水回用于工程,不得隨意排放,污染環境及河流?;娱_挖:碼頭基坑開挖前需結合碼頭結構縫設置進行合理的施工分段,施工建議分2段實施。樁基完成后,按邊坡1:1.5要求,開挖基坑,由于基槽開挖深度較大,宜分層開挖。碼頭開挖邊坡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在基坑開挖中需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鋼板樁支護,保證基坑穩定,要求除按設計邊坡放坡外,對局部淤泥質粉質黏土形成不了設計邊坡的部分及距離現有結構較近部分可采用鋼板樁作為臨時邊坡支護。施工時,必須做好基坑的防水、排水和基土保護;根據施工排水能力,分段設置圍堰;在槽底的設計高程上應保留0.2m的土層,底板澆筑前人工挖除;臨河側開挖邊坡緩于1:3,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鋼板樁支護;做好基坑的安全維護與排水工作,特別是航道水域圍堰安全,同時開挖基坑土方和挖出的底泥由運輸車輛及時密閉清運,不堆放過夜;施工期間應對基槽穩定性與位移做好日常觀測工作。底板、擋墻施工:鑿出灌注樁頭鋼筋,設墊層,架立底板鋼筋,澆筑底板。砌筑墻身,一邊砌筑墻身,一邊分層回填墻身后拋石和宕渣,宕渣宜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時—23—輔以工藝控制,每層碾壓必須達到預定的遍數,且表面無明顯輪跡,碾壓時前后兩次輪跡須重疊200~300mm。為保證擋墻安全,壓路機碾壓過程中需保持20m車距。墻身與后方回填物成階梯同步升高;砌筑墻身,回填胸墻墻體后方材料,做到總體平衡。本碼頭為改造施工,原碼頭需拆除內挖,碼頭上現有不符合要求的設施在施工時均要求移除至作業帶之外,工程量按實另計。挖泥船挖除水下土方,疏浚范圍:根據設計資料,本工程碼頭停泊水域(長47m,寬14.6m),碼頭前沿設計河底高程=-1.84m,常水位1.30m,碼頭面標高3.20m,疏浚面積約827.2m2,疏浚物量約1390m3。疏浚應在水工主體結構完成并穩定后再行開挖,應分層開挖,分層厚度≤0.5m。疏浚時加強碼頭、翼墻的沉降、位移觀測,如出現異?,F象,立即停止施工過程并聯系設計研究解(三)施工進度計劃本碼頭改造工程采用方案為順岸內挖平面布置結構,屬常規性水運工程施工,無需大型施工機械,施工難度不高,本工程的施工期約150天。其他2.5.其他2.5.1選址唯一性分析在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工作中,本碼頭為企業生產項目的配套碼頭,碼頭整體條件尚好,故被列入保留名單中,需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本項目為碼頭改造提升工程,項目位于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依托菱石線航道(VII級航道)順岸半挖入式布布置一個300噸級泊位,項目經市港航管理中心審核,本項目選址基本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規定,并已取得湖州市交通運輸局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浙工程-EH〔2022〕1,本碼頭周邊無其他碼頭,碼頭后方緊鄰企業現有生產項目的廠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項目選址具有唯一性。—24—生態環境現狀3.1.生態環境現狀3.1.1地表水環境項目擬建地所在主要地表水體為排塘港,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15)》,排塘港屬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河網水系(杭嘉湖55),水功能區為排塘港湖州農業用水區,水環境功能區為農業用水區,目標水質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標準。表3-1項目附近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區網Ⅲ1、湖州市生態環境公報根據2020年湖州市生態環境公報可知,全市四大河流水系和城市內河水質狀況均為優,四大水系中西苕溪Ⅰ類、Ⅱ類、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18.2%、59.1%、22.7%,滿足功能要求斷面比例為100%,水質狀況為優,同比保持穩定。2、水污染物現狀監測調查為進一步了解項目附近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本次評價引用石淙鎮河流斷面入境出境常規監測數據,監測斷面分別為圓通寺橋(羊河壩,項目南側距離約2公里)、新通濟塘橋(北側距離約3.8公里)、恒盛大橋(項目北側距離約1.1公里),監測時間為2020年4月~6月,具體監測數據匯總結果見下表。表3-2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表單位:除pH外均為mg/LCODMn月鎮點—25—月鎮點月鎮點////根據上表可知,監測斷面各水質監測指標均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3.1.2大氣環境根據“八、大氣環境影響專項評價”中調查結果,南潯區SO2、NO2、CO、PM10、PM2.5、O3六項評價指標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項目所在區域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3.1.3聲環境根據現場踏勘,項目邊界外周邊50米范圍內不存在聲環境保護目標,根據湖州利生檢測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企業廠界聲環境可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和4a類標準。表3-3廠界環境噪聲檢測結果表/3.1.4水文—26—湖州市區為典型的平原水網特征,地貌單一,地勢平坦,水網眾多,河道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主要河流有自西南向東北入太湖的東苕溪、西苕溪、泗安溪、合溪、烏溪等,自西向東匯運河入黃浦江的頔塘、雙林塘、練市塘等。湖州市區是東、西苕溪入太湖的匯合處,又有頔塘與京杭大運河連接,構成了湖州市東北平原縱橫的水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本項目位于南潯區,在杭嘉湖平原中部,境內湖蕩眾多,蓄水能力較強,加之沿江河道興建節制閘,使河、湖水位的漲速及漲幅變化較小,根據航道通航水位和附近水文站資料,本項目所在河道寬度約為40m,常水位在1.30m,航道最高通航水位:2.36m,航道最低通航水位:0.66m地區內徑流主要依靠降雨形成,枯水期除太湖調節外尚有地下水補給。3.1.5土壤地質根據業主提供資料,將地基土劃分為8個巖土工程地質單元層,各土層特征按由新至老順序分別敘述如下:①層雜填土:雜色,結構松散,以近期回填粘性土為主,含有碎石、塊石及建筑垃圾,土石比在5:2,塊石粒徑一般在30mm~60mm之間,均勻性差,全場地分布。②層粉質黏土:灰~灰黃色,可塑,飽和,切面粗糙,搖振反應一般,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等壓縮性,全場地分布。③層粉土:灰色,松散~稍密,很濕,搖振反應迅速,干強度及韌性低,全場地分布。④層粉質黏土夾粉土:灰~灰黃色,可塑,飽和,切面粗糙,搖振反應一般,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等壓縮性,全場地分布。⑤層粉質黏土:灰色,軟塑,飽和,切面粗糙,搖振反應無,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等壓縮性,全場地分布。⑥層粉質黏土:灰黃色,硬可塑,飽和,切面粗糙,搖振反應一般,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等壓縮性,全場地分布。⑦層粉土:灰色,中密,濕,搖振反應迅速,干強度及韌性較低,全場地分布。⑧層粉質黏土:灰黃色,硬可塑,飽和,切面較光滑,搖振反應一般,局部相變為粉土,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等壓縮性,全場地分布。據區域地質資料可知,本區第四系覆蓋層厚度大于80m之間。3.1.6生態環境—27—根據湖州市生態環境公報,2020年湖州市全市生態環境狀況為優。南潯區位于湖州市東部平原,因處在平原地區,水網密集,生態系統類型以耕地和水域為主,耕地生態系統所占比例在46.00%~62.00%之間,水域生態系統所占比例在25.00%左右。1、陸域生態現狀南潯地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青岡、苦櫧栽培植被區。植物種類有從中亞熱帶過渡的特征。生物種屬南北兼蓄,種類繁多。植被來源分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兩種。其中天然植被有黃山松和金錢松群系,青岡、苦櫧常綠闊葉林群系,檫樹、楓香常綠闊葉林群系,馬尾松針葉林群系以及灌叢植被;人工植被有人工營造、人工改造兩部分,人工營造植被有馬尾松、杉木、濕地松、火炬松等人工針葉樹純林,檫樹、油茶、油桐、青梅、板栗等闊葉林純林,天然植被經人類長期經營和改造,形成人工改造植被,分布最廣,面積最大。丘陵地區部分馬尾松林,經過長期封山育林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形成郁閉度較高的針葉林純林。農作物資源主要有糧、油作物、經濟作物、竹林,糧油作物以水稻、油菜為主,此外還有大豆、小麥、蠶豆、甘薯、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是蔬菜、瓜、菱、藕、桑、茶等。2、水域生態環境現狀本項目位于南潯區石淙鎮,屬于杭嘉湖平原,境內湖泊密布、河網交錯。本項目附近主要地表水體為排塘港,排塘港終止斷面位于雙林塘,根據《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續工程(南潯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21年4月對1#雙林塘(含山塘交匯處,位于本項目東北12km處)和2#京杭運河(雙林塘交匯處,位于本項目東北18km處)的水生生態調查資料,調查成果基本能反映本工程涉及水域的水生生態現狀,其調查結果如下:1)浮游植物種類組成及分布綠藻門3種屬,占21.43%;隱藻門2種屬,占14.29%;藍藻門1種屬,占7.14%;甲藻門1種屬,占7.14%。1#水域浮游植物優勢種為綠藻門的四尾柵藻和硅藻門的尖針桿藻;2#水域浮游植物優勢種為藍藻門的小顫藻。2)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及分布種類組成:涉及水域內的浮游動物經鑒定共計3類10種屬,其中節肢動物5種屬,占—28—50%;袋型動物4種屬,占40%;原生動物1種屬,占10%。1#站位的第一優勢類群為袋形動物,2#站位的第一優勢類群為原生動物。3)底棲生物種類組成及分布種類組成:調查水域內的底棲動物經鑒定共計2門7種,其中軟體動物5種,節肢動物2種,1#站位的優勢類群為方格短溝蜷和搖蚊科,2#站位的優勢類群為方形石螺。4)水生維管束植物杭嘉湖水域的水生維管束植物共監測到1門2綱11目14科19屬20種。其中,單子葉植物綱3目4科7屬7種,占總種類數的35.0%;雙子葉植物綱種8目10科12屬13種,占總種類數的65.0%,5)魚類及其他游泳動物①種類組成通過eDNA技術在調查水域共監測到魚類6目11科31屬38種。②魚類區系特征該水域魚類區系較為復雜,大部分為純淡水魚類,這些淡水魚類又可以分為以下區系:⑴中國平原區系復合體:如草魚、鰱、鳙等為代表種類。這些魚大部分產漂流性魚卵,一部分魚雖產粘性卵但粘性不大,卵產出后附著于物體上不久即脫離,并順水漂流發育。⑵南方平原區系復合體:如鱧屬等。這類魚常具擬草色,體表多花紋,有些種類具棘和吸取游離氧的副呼吸器官。這類魚喜暖水,在較高水溫的夏季繁殖,多有護卵、護幼習性。此類魚適合在炎熱氣候、多水草易缺氧的淺水湖泊、池沼中生活。⑶晚第三紀早期區系復合體:如泥鰍、鲇等。這些魚是更新世以前北半球亞熱帶動物的殘余,由于氣候變冷,該動物區系復合體被分割成若干不連續的區域,有的種類并存于歐亞。它們的共同特征是視覺不發達,嗅覺發達,多以底棲生物為食者,適應于渾濁的水中生活。③主要魚類生活史特點⑴棲息習性魚類的棲息習性與天然餌料在水體的分布密切相關。浮游生物具有趨光性,主要分布在水體上層及表層,所以,以此為食的鰱、鳙一般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本水域的鰱、鳙、?等屬于此類型。高等水生維管束植物主要生長在水體的中下層,因此,喜食水生維管束植物的魚類往往在水體中下層活動覓食,本水域的草魚、似鳊、麥穗魚、頜須鮈等屬于此類型?!?9—部分魚類的天然餌料分布在水體下層和底泥中,所以它們一般都屬于下、底層魚類。本水域的鯉、鯽、鰟鮍、大鰭鱊、缺須鱊、短體副鰍、黃顙魚、沙塘鱧屬于此類型。⑵繁殖習性繁殖季節:春季產卵型,該水域的大部分魚類都屬于這個類型。該類型魚大多在春季和初夏產卵,一般為4~6月,高峰5月,性腺發育在秋季和整個冬季。本水域的草魚、鯉、鯽、麥穗魚、頜須鮈、?、鰱、鳙、鰟鮍、大鰭鱊、缺須鱊、鲇、黃顙魚屬于此類型。繁殖方式:該水域大多數魚類屬于無親體護衛型,即卵在水中受精、發育是獨立的,沒有親體護衛。這一類型,又可分成以下幾個亞型:Ⅰ水層產卵亞型:親魚將卵產在水層中,卵浮性或半浮性,在水層中隨波逐流發育而不受底質類型的影響。如本水域的草、鰱、鳙、似鳊、黑鰭鳈、大鰭鱊、缺須鱊。Ⅱ水底部產卵亞型:親魚將卵產在水底部,卵沉性或沉黏性,在水底部的巖石、石礫或沙礫上暴露發育,或隱藏在石礫或沙礫內發育。本水域的沙塘鱧、黃顙魚、短體副鰍屬于此種類型。Ⅲ草上產卵亞型:親魚將卵產在專一或非專一的水生植物的莖葉上發育,卵粘性。許多鯉科魚類,本水域的鯉、鯽、?、鲇魚等屬于此類型。Ⅳ喜貝性產卵亞型:親魚將卵產在無脊椎動物體內發育,本水域的鰟鮍屬于此類型。此外,少數魚類屬于親體護衛型,即卵仔魚在親體護衛下發育。如雄親鱔有護卵的習性,一般要守護到鱔苗的卵黃囊消失為止。這時,即使雄鱔受到驚動也不會遠離,而雌親鱔一般產過卵后就離開繁殖洞(有的學者經觀察認定雌鱔也參加護卵、護仔)。本水域的黃顙魚屬于此類型。⑶食性草食性:以水生維管束植物(水草)或藻類為食物,本水域的草魚、鰱、鰟鮍屬于此類肉食性:以無脊椎或脊椎動物為食物。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的魚類,通常稱為初級肉食性魚類,又可分為浮游動物食性魚類和底棲動物食性魚類兩類。前者如鳙,后者如大口黑鱸。以脊椎動物為食的魚類,通常稱為兇猛肉食性或次級肉食性魚類,或者稱魚食性魚類,本水域的短體副鰍、鲇魚、黃顙魚屬于此類型。雜食性魚類:兼有動物性和植物性食性,如鯉、鯽。鯉偏重動物性,鯽偏重植物性。在雜食性魚類中,以水底部有機碎屑和夾雜其中的微小生物為主食的魚類,通常稱為碎屑食性—30—魚類,如鲴屬。本水域的鯉、鯽、黑鰭鳈、麥穗魚、?、鰱、鳙屬于此類型。④珍惜特有魚類根據《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國家三有動物保護名錄》、《浙江省保護動物名錄》等相關文件,未發現本水域中有瀕危保護動物。⑤魚類重要生境⑴魚類三場評價范圍內河網密布,很多河道斷面水面寬闊水流平緩,微生境復雜,河岸兩旁有多種高等水生植物,適合多種緩流性魚類產卵、索餌。但調查中未發現集中的產卵場、索餌場和越冬場。⑵洄游性水生生物現存的生境分析調查水域未發現洄游性水生生物。3.1.7氣象本區屬季候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風,氣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東南風,濕熱多雨。根據當地氣象站實測資料統計,其特征值如下:(1)氣溫年平均氣溫15℃~16℃,極端最低氣溫-10.6℃(1977年極端最高氣溫39.7℃(1988年年平均溫差28.2℃,無霜期250天左右。(2)濕度多年各月最小相對濕度10%,多年各月平均相對濕度80%。(3)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535mm(1928~1990年每年5~10月降水較為集中,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61.1%,年均蒸發量1292.2mm(1985~1990年)。3.1.8水文南潯區位于杭嘉湖平原中部,境內湖泊密布、河網交錯。境內湖蕩眾多,蓄水能力較強,加之沿江河道興建節制閘,使河、湖水位的漲速及漲幅變化較小。地區內徑流主要依靠降雨形成,枯水期除太湖調節外尚有地下水補給。根據航道通航水位和附近水文站資料,本項目所在航道的流量30.2m3/s,過水面積222m2,平均流速0.136m/s,航道的特征水位為:航道最高通航水位:2.36m(1985國家高程基準,下同);航道最低通航水位:0.66m;常水位:1.30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3.40m;—31—本工程碼頭設計水位確定如下:設計高水位:3.40m(取20年一遇洪水位);設計低水位:0.66m(取航道最低通航水位)。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3.2.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物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3.2.1現有工程履行環保手續情況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委托杭州清雨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編制《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6000萬塊(折標)頁巖、煤矸石、淤泥燒結多孔(矩形孔)磚(砌塊)生產線和利用隧道窯余熱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3年12月通過湖州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附件6湖環建〔2013〕110號),并于2015年8月通過環保設施竣工驗收(附件7湖環建驗〔2015〕40號),主要驗收內容為“年產6000萬塊(折標)頁巖、煤矸石、淤泥燒結多孔(矩形孔)磚(砌塊)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取消實施。湖州德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于2017年獲得排污許可證,編號:浙EE2017A0369,并于2020年8月29日換證,證書編號:91330503066930606X001V。表3-4現有項目環保手續辦理情況表表號注:驗收內容僅為“年產6000萬塊(折標)頁巖、煤矸石、淤泥燒結多孔(矩形孔)磚(砌塊)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取消實施。3.2.2現有工程概況1、現有工程建設內容表3-5現有工程建設內容—32—廠區實行雨污分流制,道路沖洗廢水、初期廠區實行雨污分流制,企業在原料堆棚區設有一座地下沉淀池,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等經收集后進入沉淀池,經沉淀回用后回用;脫硫塔廢水經配套處理設施加生活垃圾暫存于生活垃圾箱,定期清運;收集粉塵、沉淀沉渣、廢磚坯暫存于廠現有碼頭工程未經審批,本項目為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中的需要整治的保留碼頭,故本次評價補充現有碼頭的建設內容進行補充分析。表3-6現有碼頭工程建設內容稱程現有碼頭為內河散貨碼頭,依托菱石線航道(Ⅶ級)采用順岸式布置,共一個300噸級2、產品方案表3-7現有項目產品方案123、主要原輔料清單表3-8現有項目原輔料清單量1230///—33—40/5渣060////7水///8電////9煤/2/2//2//24、主要生產設施表3-9現有項目主要生產設施一覽表1臺102臺103套014套015臺016臺017臺118臺119臺11臺11臺11臺11臺11臺01臺11臺11臺20臺11臺10臺10臺01臺01臺11—34—臺0套01臺01臺01臺10臺11臺11臺01臺10臺01臺01套01條22條22套01個11臺11臺11個11/個02ACS-30型個01臺01臺01臺01個01個01臺01/個015、現有項目生產工藝和產污環節分析—35—圖3-1現有項目工藝流程和產污環節分析圖(余熱發電項目取消實施)本報告為碼頭提升改造項目,現有碼頭未經環保審批,本次評價對現有碼頭區的作業流程(卸貨到港、裝卸)進行補充分析。貨運到港:貨物經船運到港,該過程產生船舶廢氣。裝卸:由起重機用抓斗把船上的物料抓取,并卸至碼頭作業帶的受料斗,該過程產生裝卸粉塵。粗碎:頁巖、煤矸石等需要破碎物料由受料斗落入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該過程產生粗碎粉塵?!?6—運輸入場:粗碎后的物料通過帶式輸送機進入原料庫堆存。原料庫堆存:物料在封閉的原料庫堆存,且堆棚內已配置噴淋抑塵系統。計量取料:取料時由鏟車將原料庫內的物料鏟至敞口式料倉內,料倉內的物料進入全自助給料系統。下料過程中,鏟車距料斗有一定距離,物料落下過程中產生粉塵。后續通過密閉輸送機輸送物料。二級破碎:頁巖、煤矸石等需要破碎的物料由給料系統送入高效錘式破碎機進行破碎。該過程產生二級破碎粉塵。輪碾:完成破碎后的原料由密閉輸送機輸送至輪碾均化。陳化:經過輪碾后的原料送入陳化庫,將原料均勻地分布在陳化庫中進行陳化處理,使原料中的水分有足夠的時間充分遷移,潤濕粉料的每一個顆粒,并且進一步提高原料的均勻性,從而改善原料的物理性能,保證達到后道工序的技術要求,提高產品的質量。攪拌:物料經攪拌機加水攪拌擠出碾煉(視實際情況加水)。制磚:進入制磚機制磚成型。烘干、磚坯焙燒成磚:成型后的磚坯送到烘干窯烘干,烘干窯進口溫度在100℃~140℃,出口溫度在40℃左右,一般烘干時間為1d。烘干后的磚坯送至焙燒窯進行燒成,焙燒窯采用內燃焙燒磚工藝,通過煤炭點火,點火后熱源來自磚坯內的燃料,由其所含熱量來滿足燒結工藝。燒成溫度一般在1000~1150℃,燒成周期為33h。烘干、燒成煙氣經脫硫塔和濕式靜電除塵后65m高空排放。檢測:分批次抽檢成品磚的物理性能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廢磚進入堆棚,作為原料回用;成品進入堆場堆存,裝車后車運出廠。5、現有項目污染物產生情況一、廢水(1)生活用水企業達產工況下實際生活用水量為5t/d,按年生產330天計,則年生活用水1650t/a,產污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約4t/d(1320/a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委托清運,不排放。(2)工藝用水陳化后的物料在攪拌機攪拌時需要適當補充水分,根據企業提供資料,達產工況下平均工藝用水量為10t/d,按年生產330天計,則工藝年用水量為3300t/a,該水隨著物料帶走,無—37—廢水排放。(3)降塵用水①噴淋抑塵用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及現場勘查,為有效減少作業、儲存場所的揚塵,噴淋抑塵用水量為20t/d(6600t/a),其中約80%(5280t/a)進入大氣,20%(1320t/a)經排水溝收集后進入廠區沉淀池,經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降塵,無廢水外排。②噴淋塔脫硫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及現場勘查,隧道窯廢氣經逆流噴淋塔進行脫硫脫氟處理,工藝為雙堿法:用生石灰和清水制備堿性清液,堿性清液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氟化物后進入沉淀池(加石灰漿液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堿性清液制備,沉淀物進入石膏氧化池再生。綜上,脫硫脫附的堿性液再生循環使用,定期補充鮮水,不外排。③靜電除塵器沖洗用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及現場勘查,隧道窯廢氣經脫硫后進入靜電除塵器處理后排放,對電極定期沖洗,含塵廢水經收集后進入沉淀池,上清液回用于沖洗,不外排。(4)沖洗用水①車輛沖洗用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廠區入口設有車輛清洗設施,洗車用水約5t/d(1650t/a),其中約20%(330t/a)隨車輛帶走,80%(1320t/a)形成車輛清洗廢水,其主要污染因子為SS,洗車廢水經收集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沖洗,定期補充,無廢水外排。②地面沖洗用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廠區每天安排高壓清洗車對場地進行沖洗,場地沖洗用水量約4t/d(1320t/a),其中約30%(396t/a)揮發進入大氣,70%(924t/a)形成場地沖洗廢水,其主要污染因子為SS,場地沖洗廢水經收集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沖洗,定期補充,無廢水外排。(5)初期雨水初期雨水主要為降雨初期地面形成地表徑流的降水。根據以下公式計算降水量:V=10qF式中:V——降水量m3q——降雨強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a/nqa——年平均降雨量,mm;湖州qa=1391.3mmn——年平均降雨日數;湖州n=144日—38—F——雨水匯水面積,hm2;以廠區室外堆存區面積計,F=0.6hm2初期雨水按降雨量的15%計算,廠區初期雨水收集量約為1250t/a,主要污染因子為SS。初期雨水經收集后進入廠區沉淀池,經沉淀后回用于沖洗等。(6)綠化用水根據企業提供資料,企業每天安排專員對廠界綠化帶灑水,綠化用水約0.5t/d(165t/a)。二、廢氣企業現有項目“年產6000萬塊(折標)頁巖、煤矸石、淤泥燒結多孔(矩形孔)磚(砌塊)生產線和利用隧道窯余熱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中無碼頭內容,因此現有碼頭未經環保審批,但在南潯區“一碼一策”碼頭整治提升工作中企業現有碼頭得到保留許可,本次評價將現有碼頭裝卸過程產生的污染物(裝卸粉塵)作為現有污染源進行補充分析。(1)碼頭裝卸粉塵根據《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指南》(JTS_T105-2021),裝卸起塵量按下列公示計算:式中:Q—碼頭作業起塵量(kg);中的貨類起塵調節系數,本項目貨物類型為“礦建材料及其他”,取α=0.6;β—作業方式系數,本項目為卸船作業,取β=2;H—作業落差(m),本項目取H=1.0m;w2—水分作用系數,與散貨性質有關,取0.4~0.45,本次評價取w2=0.45;w0—水分作業效果的臨界值,即含水率高于此值時水分作用效果增加不明顯,與散貨性質有關,煤炭取6%,礦石取5%;本項目取w0=5%;w—含水率(%),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本項目物料以含水率最不利情況計,w=8%;Y—作業量(t本項目物料年吞吐量為15萬噸,即Y=150000噸;V2—作業起塵量達到最大起塵量50%時的風速(m/s),根據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經驗,一般散貨項目取V2=16m/s;U—風速(m/s),多堆場表面風速取單堆的89%,本碼頭取室外平均風速,U=2m/s。按照上述公式計算,本項目裝卸作業起塵量Q=5.2t/a。本項目到港的貨物中頁巖較大,—39—其顆粒在3-5cm,黃泥、煤渣的含水率高,因此核算粉塵排放量主要考慮煤矸石,參考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王獻孚等人通過風洞實驗對起塵的研究,當裝卸貨物為煤矸石時,根據研究中粒徑結果分析可知TSP約占總起塵量的3.36%,因此裝卸粉塵的TSP產生量為0.175t/a,本項目碼頭作業區面積較小,在卸船作業時使用霧炮機進行噴霧抑塵,防治效率約為50%,則裝卸粉塵排放量為0.0875t/a。(2)原料庫揚塵根據現有項目的環評分析及現場情況調查,原料庫揚塵主要為物料堆積存放期間的風蝕揚塵和物料取料、運輸過程引起的揚塵,達產情況下總物料量約150000噸,揚塵產生量約為堆存物料量的0.01‰。企業現有原料庫已封頂,四周建有封閉圍擋,并配置噴淋抑塵系統。取料時,物料經鏟車裝卸至料倉,料倉口設有噴淋抑塵,板式給料機采用封閉結構,通過密閉帶式輸送機把物料運至破碎車間進行二級破碎。因此揚塵經噴淋抑塵后約90%沉降在封閉原料庫內,10%無組織粉塵外逸。(3)破碎粉塵頁巖、煤矸石等物料的需要進行粗碎和二級破碎。根據現有項目環評及現場調查,達產工況下需要破碎的物料量約為120000噸,粗碎、二級破碎粉塵產生系數分別為0.025kg/t物料、0.075kg/t物料。①粗碎:對到港的貨物進行粗碎時產生少量粉塵,經噴霧抑塵后無組織排放。根據現有項目環評要求,企業需要整改,經整改后,設置一個封閉的粗碎機房,并配一套集氣裝置和布袋除塵器(收集效率按80%計,除塵效率不低于99%),粗碎粉塵經集中收集處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②篩分、二級破碎:篩分、二級破碎工序在破碎車間內進行,車間內已設有噴淋抑塵裝置,且在篩分、二級破碎工序設有集氣罩(收集效率按80%計),二級破碎粉塵經布袋除塵處理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除塵效率不低于99%由于無組織粉塵主要集中在車間內,生產時車間保持封閉,且車間較大,粉塵經噴淋抑塵后約90%沉降在車間內,10%無組織粉塵外逸。(4)隧道窯廢氣項目采用內燃焙燒磚工藝,焙燒窯在正常運行期間的熱源來自磚坯內原料本身的發熱量,可滿足生產過程熱能需求,無需另行添加其他燃料。隧道窯正常內燃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焙燒廢氣經脫硫塔+濕式靜電除塵裝置處理后高空排放,排放高—40—度約60m,隧道窯廢氣中的煙塵(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實際排放量根據監測數據折算為煙塵4.627t/a,二氧化硫5.835t/a,氮氧化物10.796t/a。三、固廢根據企業提供資料,現有項目固廢產生情況如下。表3-10固廢產生處置情況表16234353.2.3現有碼頭污染物排放情況本項目為湖州市碼頭“一碼一策”提升方案中的需要整治的保留碼頭,本次評價對現有碼頭裝卸過程產生的污染物(裝卸粉塵)進行補充分析,現有碼頭無環保審批手續,故無審批排放量,碼頭環保相關手續將通過本次環評整改完善。表3-11現有碼頭污染物排放情況表單位:t/a3.2.4現有項目總量控制指情況表3-12現有項目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性分析表單位:t/a量量0/0///3.2.5現有項目達標性排放分析表3-13廢氣有組織排放檢測結果表1表3-14廢氣有組織排放檢測結果表23表3-15廢氣無組織排放監測結果表廠界下風向一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表3-16廠界噪聲排放監測結果表根據以上監測結果顯示,企業現有項目的有組織廢氣和無組織廢氣排放達到《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廠界噪聲排放監測結果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和4類標準。3.2.6現有項目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表3-17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對照表項目—41——42—廢氣噪聲固廢3.2.7現有項目小結與環保問題和建議企業現有碼頭建成已久,且未經環保審批,因在南潯區“一碼一策”碼頭整治提升工作中得到保留許可,故實施本次碼頭改造提升項目,碼頭現有存在的問題將逐步進行整改。企業現有主要生產設備的數量、型號與審批內容基本一致,其中因二級破碎工藝需求,項目采用了更為高效的鐘式破碎機,破碎能力可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現有項目主要原輔料中含有黃泥,根據調查,現有項目環評審批內容為河道淤泥,在項目環境影響補充報告和原湖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編制的湖環監(2015)驗字085號報告中,項目已改用黃泥,建設單位承諾將停止使用黃泥;現有項目的生產工藝與審批內容基本一致;項目運營期的生活污水委托清運,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等回用于沖洗,固廢回用于生產,根據自行監測報告顯示,項目廢氣和噪聲能做到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且企業在隧道窯廢氣排放口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從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環境保護績效的角度出發,本次報告對企業主要現有存在環保問題提出如下要求與建議:表3-18環保問題和整改建議表—43—1在本次提升改造過程中采用標線對碼234在本次提升改造過程中配置碼頭區的5在本次提升改造過程中規范設置碼頭6在本次提升改造過程中完成場地的硬789項目環境影響補充報告和原湖州市環境保按相關要求及時更新并完善環境風險按本次環評內容及時更新并完善排污生態環境保護目標3.3.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如下:(1)環境空氣根據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結果,本項目大氣評價等級為二級。評價范圍為以項目廠址為中心,邊長5km的矩形范圍。評價范圍內環境保護目標詳見第八章專項評價。(2)地表水環境項目周邊地表水為排塘港,目標水質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標準。—44—(3)聲環境項目周邊50m范圍內不存在聲環境敏感點,無聲環境保護目標。(4)地下水和土壤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本項目屬于附錄A中“S水運-130、干散貨(含煤炭、礦石)、件雜、多用途、通用碼頭-報告表”類別,為IV類建設項目,可不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HJ964-2018),本項目屬于附錄A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其他”類別,為IV類建設項目,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5)生態環境項目所在地的土壤、植被、水生生態。本項目評價范圍內不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海洋特別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評價標準3.4.評價標準3.3.1環境質量標準1、地表水項目擬建地附近地表水體為排塘港,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項目附近水域為Ⅲ類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詳見下表。表3-1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單位:mg/L(除pH之外)污染物名稱pH值DO高錳酸鹽指數BOD5氨氮COD石油類Ⅲ類標準6~9≥5≤6≤4≤1.0≤20≤0.052、環境空氣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為二類功能區,評價范圍內的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詳見大氣專項評價。3、聲環境根據調查,項目不在湖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的范圍內,項目用地類型為工業用地,區域噪聲按2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執行,其中廠界北側為內河航道,根據《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GB/T15190-2014),相鄰區域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時,交通干線邊界線外35m區域內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4a類聲環境功能區,因此廠界北執行4a類標準。—45—表3-20《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類別等效聲級Leq適用區域晝間夜間指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4a類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段)、內3.3.2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1、廢水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生活污水經預處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其中NH3-N、總磷參照執行浙江省《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后委托清運,不排放,遠期截污納管至湖州浙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石淙鎮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表3-2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單位:除pH值外均為mg/L污染物pHCODNH3-NSS總磷石油類三級標準6~9≤500≤35*≤400≤8≤20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三級標準對氨氮無要求,氨氮參考執行浙江省《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表3-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單位:mg/L污染物pHCODNH3-N*BOD5總磷石油類一級A標準6~9≤50≤5(8)≤10≤10≤0.5≤1.0*注:欄中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本項目不設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設施,根據《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3552-2018)5.1.1在內河和距最近陸地3海里以內(含)的海域,船舶生活污水應采用下列方式之一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環境水體:a)利用船載收集裝置收集,排入接收設施;b)利用船載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