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農貿場建設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候一級路西側玉峰環評報告_第1頁
朝陽農貿場建設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候一級路西側玉峰環評報告_第2頁
朝陽農貿場建設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候一級路西側玉峰環評報告_第3頁
朝陽農貿場建設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候一級路西側玉峰環評報告_第4頁
朝陽農貿場建設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候一級路西側玉峰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環評乙字第1317號國環評乙字第1317號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臨汾市環境保護應用技術研究所二O一五年四月 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項農貿市場建設現狀市場商鋪現狀市場交易大棚現狀市場管委會現狀南、北區間規劃路現狀選址東側霍侯一級路現狀公眾參與公示公眾參與現場 洪洞縣環境保護局于2021年12月18日在洪洞縣邀請有關專家對?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技術審查,評價單位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對報告進行了修改,具體修改內容如下:序號評審意見修改說明1標準評價因子的篩選識別結果,應與評價選用標準、評價工作內容相一致。評價因子的篩選識別結果已標準,見P48;2完善工程組成表,細化工程建設內容介紹,補充規劃指標及完成情況表。明確各建筑單元的使用功能,給出換熱站的設計參數。介紹熱水供給系統的設計方案。介紹農副產品加工環節,細化分析污染源。給出餐飲廢氣排放源強參數,核準排氣筒高度。工程組成表已完善,工程建設內容介紹已細化,詳見P24-28;各建筑單元使用功能已明確,見P24-25,換熱站設計參數及二次供水系統內容見P34;規劃指標及完成情況見表P30。規劃文件見附件。本工程不含農副產品加工環節,污染源分析已細化;餐飲廢氣排放源強參數已補充,排氣筒高度已核準,見P37-P38;3完善水平衡分析,補充冬季采暖用水量。水平衡分析圖已完善,冬季采暖用水量已補充,詳見P32-P34;4根據農貿市場固體廢物的產生特點確定收集、暫存、轉運等處置措施,明確垃圾處置的責任主體。本工程垃圾處置的責任主體為市場管委會,根據農貿市場固體廢物的特點確定收集、暫存、轉運等處置措施見P64-65;5完善噪聲環境影響分析的評價內容,針對市場運行社會活動產生的噪聲確定噪聲污染控制措施。噪聲環境影響分析內容已完善,并針對社會活動產生的噪聲確定了相應的噪聲污染控制措施,見P58-59;6細化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一覽表,給出隔油池、油煙機、垃圾收集、排水格柵等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位置及主要技術參數。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一覽表已細化,見P79;工程南區6#樓3、4層及北區6#樓3-6層餐飲中心,每層均設油水別離器,共6套,見P62;餐飲中心每層樓設置的爐灶上方均安裝排氣罩,并配套相應的油煙凈化裝置,其中南區油煙凈化裝置為2套,北區為4套,見P54;南、北區各建一個封閉的垃圾暫存點;在南、北區污水管道分別與規劃路相交的接口處設排水格柵,見P41。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總論 -1-1.1評價任務的由來 -1-1.2編制依據 -2-1.3評價目的和指導思想 -4-1.4評價等級 -6-1.5評價范圍 -7-1.6評價標準 -7-1.7評價內容和重點 -10-1.8環境保護目標 -10-第二章自然與社會環境概況 -13-2.1地理位置 -13-2.2自然物理環境 -13-2.3社會經濟環境 -19-2.4城市開展規劃 -21-2.5環境質量狀況 -21-2.6環境功能區劃 -22-第三章建設工程概況及工程分析 -23-3.1工程概況 -23-3.2工程建設規劃 -30-3.3建設及運營環境影響因素及污染控制措施 -36-3.4工程整體性能綜合評述 -43-3.5清潔生產與建筑節能建議 -44-第四章環境影響因子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 -48-4.1運營期的主要污染環節和生態擾動活動 -48-4.2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48-4.3評價因子篩選 -49-第五章環境空氣影響分析 -50-5.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分析 -50-5.2工程所在區氣象特征分析 -52-5.3運營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53-5.4外環境對區內空氣環境的影響 -54-5.5環境空氣影響評價結論 -55-第六章聲環境影響評價 -56-6.1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 -56-6.2噪聲影響評價 -58-第七章水環境影響分析 -60-7.1水環境影響分析 -60-第八章固廢及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64-8.1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64-8.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65-第九章選址合理性分析 -69-9.1規劃的符合性 -69-9.2選址占地 -69-9.3公眾意見 -69-9.4環境敏感因素 -69-9.5選址可行性綜述 -70-第十章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71-10.1營運期環保措施 -71-第十一章環境管理與監理 -76-11.1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原那么 -76-11.2環境管理體系與職責 -76-11.3環境管理制度與管理方案 -76-11.4運營后環保設施驗收內容 -78-第十二章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80-12.1建設工程的社會效益分析 -80-12.2環境影響損益分析 -80-12.3經濟效益 -81-12.4小結 -81-第十三章公眾參與 -82-13.1公眾參與的目的和作用 -82-13.2公眾參與調查 -82-13.3調查結果統計 -87-13.4公眾意見調查結果分析 -88-13.5公眾意見處置方法 -88-第十四章結論與建議 -90-14.1建設工程概況 -90-14.2工程所在地區環境質量現狀 -90-14.3環境影響分析 -91-14.4環保投資估算 -92-14.5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92-14.6公眾參與 -92-14.7工程的環境管理 -93-14.8結論 -93-附件:技術審查意見委托書;洪洞縣開展和改革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變更工程主體的通知,洪發改審[2021]111號;洪洞縣開展和改革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農貿市場建設工程備案的通知,洪發改審[2021]46號;洪洞縣國土資源局關于對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用地的預審意見,洪國土審函[2021]19號;洪洞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的選址審查意見,洪建選審函[2021]5號;洪洞縣人民政府關于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朝陽農貿市場地塊規劃指標的批復,洪政發【2021】13號;污水排放證明;集中供熱證明;天然氣供氣證明;公眾參與意見征詢表;環境噪聲現狀監測報告〔HDHJ2021-041〕。附表:建設工程審批登記表。第一章總論1.1評價任務的由來工程提出的背景近年來隨著洪洞縣域經濟的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和群眾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群眾對生活效勞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農產品銷售不暢、農資供給能力缺乏,商品信息閉塞,嚴重制約了縣域經濟的開展,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為此,大槐樹鎮城東村村委會決定在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侯一級公路西側、玉峰街南側,新建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該工程建成后是一個集果品、蔬菜、禽蛋、調料、糧油、水產、肉類、茶葉、花卉、種子、山貨、農用機械等商品批發零售和提供餐飲、辦公寫字樓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農貿市場,可提供各類批發市場建筑面積約為59916.2m2〔封閉商鋪約667間〕,交易大棚建筑面積約為3200m2,倉儲物流庫房5374m2,寫字樓39764m2,餐飲中心5624m2,綜合效勞中心5374m2,停車場10785.8m2〔約359個車位〕,年交易量約為9.6萬噸。在此需指出,本工程在未辦理任何環保手續的情況開工建設,目前施工期已結束,為此環評要求建設單位盡快完善相關手續。任務由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工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本工程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為此,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民委員會于2021年6月23日委托臨汾市環境保護應用技術研究所承當本次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托書見附件一〕。接受委托后,我所立即組織持證參評人員赴現場進行實地踏勘,對建工程所在區域的自然物理〔質〕環境、自然生物〔態〕環境、社會經濟環境、生活質量以及工程開發的建設內容和存在的敏感因素進行了全面調查,收集了有關的信息資料,在此根底上按照國家及山西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的有關規定,編制了?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洪洞縣環境保護局于2021年12月18日在洪洞縣邀請有關專家對?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進行了技術審查,評價單位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對報告進行了修改,并完成了?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本〕。現遞交建設單位報請環保主管部門審批。1.2編制依據工作依據1.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村委會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書,20142.洪洞縣國土資源局關于對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用地的預審意見〔洪國土審函【2021】19號〕;3.洪洞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的選址審查意見〔洪建選審函【2021】5號〕;4.洪洞縣開展和改革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備案的通知〔洪發改審【2021】46號〕。5.洪洞縣開展和改革局關于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變更工程主體的通知〔洪發改審【2021】111號〕。6.洪洞縣人民政府關于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朝陽農貿市場地塊規劃指標的批復〔洪政發【2021】13號〕法律及法規性依據.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21年1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2005年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7.?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2000年11月26日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9.?建設工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3號,1998年1110.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開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2005年12月;1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08年12.國家發改委第21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1年本〕?〔修正〕,2013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年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年修訂〕,2007年15.?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0號令〕;16.?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43號令〕;17.國家環境保護局環發〔2006〕26號文件“關于印發?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方法?的通知〞,2006年1.2.2.2地方法規1.?山西省環境保護條例?,1997年7月;2.?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1996年3.?山西省節約能源條例?,2011年4.?山西省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2021年1月;5.?山西省城市綠化實施方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8號,2021年1月;6.“關于印發?山西省用水定額?的通知〞,晉政辦發[2021]1號;7.山西省人民政府晉政發[2001]45號“關于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的實施意見〞,2001年8.關于印發?山西省加強建設工程環境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晉環發[2021]160號;9.?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山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2004年10.?關于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排污費核對征收工作的通知?,晉環發[2021]136號;11.關于印發?山西省環境保護局建設工程環境管理方法?的通知,晉環發[2002]193號,山西省環保局;12.臨汾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臨汾市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方法?的通知,臨政辦發〔2021〕29號,臨汾市人民政府辦公廳;13.臨汾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臨汾市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臨政辦發【2021】58號;技術依據及參考資料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總綱?,HJ2.1-2021;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聲環境?,HJ2.4-2021;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大氣環境?,HJ2.2-2021;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地面水環境?,HJ/T2.3-1993;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生態影響?,HJ19-2021;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地下水環境?,HJ610-2021;7.?城市揚塵污染防治技術標準?,HJ/T393-2007;8.?洪洞縣生態功能區劃?;9.?洪洞縣生態經濟區劃?;10.洪洞縣自然社會環境統計資料,2021年;1.3評價目的和指導思想評價目的1.本次工程屬新建工程,通過收集工程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及資料,搞清工程所在區域的環境特征、環境質量現狀。2.經現場踏勘,目前工程施工期已結束,現場未發現施工期遺留的相關環境問題。針對工程內容的特點,評價將從以下方面針對工程建設特點展開工作:⑴根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結果,認真分析工程在運營過程中的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各類污染源及其污染特征,在對主要污染源進行調研分析的根底上認真核算排污情況,分析其環境保護要求及配套環保設施的完善性。⑵根據工程的管理要求和工程所在地城市規劃要求,工程在整體上注重其區內景觀環境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從工程建設生態保護的角度而言,評價給以重點關注。3.從環境保護強化區域功能區布局合理性的要求出發,評價從根本建設條件、敏感目標保護、環境影響、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及公眾參與等多角度對本次工程的選址進行合理性分析。4.與同類行業進行綜合比照,討論分析本次工程在環境保護方面應到達的水平,按照環境管理部門的要求切實地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5.評價應結合自然環境、工程建設與配套環保措施的具體情況,明確答復本工程運營對環境及周圍關心點的影響情況,為工程建設的可行性提供依據。6.從工程污染排放環節來看,廢水是本工程運營過程中產排量大、且需要做重點關注的一個環節,評價重點分析廢水排放去向及達標狀況。7.評價應搞清工程所在區的環境特征、環境質量現狀及周圍污染源的分布狀況和特征。通過對工程運營期的分析,掌握工程建設前后對環境影響程度的變化,制定針對性的環境污染防治對策措施,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以求把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8.通過環境空氣、水體、聲環境、生態環境等的影響分析,從環保角度明確本工程的環境可行性,為管理部門審批、工程設計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指導思想1.本次評價要以貫徹國家、山西省有關工程開發建設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以區域可持續開展的戰略思想要求開展工作,要以堅持公正、公開的原那么,綜合考慮工程特征及對各環境因素的影響。2.本評價將針對本工程建設的特點,分析其預定的環保治理措施和存在的問題,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原那么,對運營過程各類污染、生態影響實施從嚴控制,并將國內工程設計、管理和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一些先進經驗反響給業主,使工程建設實現整體優化。3.評價中要堅持科學務實的態度,加強污染源強等根底數據的分析計算,提高其可信度。通過評價,對工程建設可行性的分析,從環保角度給出明確結論。本環評報告要充分發揮為工程審批、環境管理、工程建設效勞的作用。4.在公眾參與和調查中,要做要點面有機結合,使公眾參與具有針對性。5.在滿足環評要求的根底上,本次環評工作應充分利用評價區已有的資料和成果,防止重復勞動,力求節省資金提高工作效率。1.4評價等級大氣環境工程建成后,運營期餐飲中心爐灶將以天然氣為燃料,供熱采用城市集中供熱,營業場所制冷采用分體式空調,主要廢氣來源于餐飲油煙、地面停車場汽車尾氣和市場垃圾收集點〔爛或廢棄的蔬菜、果品等〕惡臭,主要污染物有NH3、H2S、THC、CO、NOX和油煙。其中餐飲中心產生的油煙廢氣產生量相對較小,經餐飲中心專用煙道高出樓頂排空,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其他屬于無組織排放的污染源,對環境影響較小,因此本次大氣環境進行一般性分析。1.4.2地表水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地面水環境?(HJ/T2.3-93)規定,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劃分依據為:建設工程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受納水體的規模以及其水質要求。本工程廢水主要來源于工程商鋪、交易大棚、寫字樓、餐飲中心及配套設施產生的生活廢水,廢水水質相對簡單,無特殊的污染因子,且污水由小區內化糞池停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并最終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最終進入汾河。評價將對本工程廢水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的可靠性等進行分析。1.4.3聲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聲環境?〔HJ2.4-2021〕,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級別劃分的主要依據是評價范圍內聲環境功能區域、建設工程建設前后噪聲級增加程度或建設前后受影響人口的變化情況。本工程位于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6規定的1類區和4a類區,因此聲環境評價確定為二級。生態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生態影響?〔HJ19-2021〕中關于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的劃分,見表1.4-3。表1.4-3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表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圍面積≥20km2或長度≥100km面積2km2~20km2或長度50km~100km面積≤20km2或長度≤50km特殊生態敏感區一級一級一級重要生態敏感區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域二級三級三級根據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的劃分及判定依據,工程主要影響區范圍僅限于工程用地范圍〔占地面積為71448.96m2〕,小于2km2,并結合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及工程生態影響特征情況〔一般區域〕,因此本次評價僅對生態環境影響進行一般分析。1.5評價范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那么?對不同評價級別的工作深度要求,結合工程特點及所處位置自然環境狀況,確定本次環境評價范圍如下:大氣環境根據本工程大氣環境影響因素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分析,大氣評價范圍為工程場界邊界適當向外延伸。噪聲根據該工程的噪聲污染特征,噪聲評價范圍為工程場地邊界向外延200m范圍內。水環境工程投入使用后,所排放的廢水主要為生活型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其中餐飲中心餐飲廢水經油水別離器預處理〕經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地表水評價范圍主要為工程污水排放口。生態環境本工程生態環境評價范圍為本工程用地范圍,主要從生態適宜性和占地性質分析工程對生態的影響。1.6評價標準本次評價執行的具體標準如下:環境質量標準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21〕中的二級標準;具體見表1.6-1。⑵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Ⅴ類標準,具體見表1.6-2。⑶地下水環境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93〕中Ⅲ類標準;具體見表1.6-3。表1.6-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評價因子平均時間標準值數值單位GB3095-202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SO2年平均60μg/Nm324小時平均1501小時平均500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150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NOx年平均5024小時平均1001小時平均250表1.6-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類別評價因子標準值數值單位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PH6-9/COD40.0mg/LBOD510.0氨氮2.0表1.6-3地下水質量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類別因子標準值因子標準值數值數值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PH無量綱鐵≤0.3mg/L總硬度≤450錳≤0.1≤3.0氟化物≤1.0砷≤0.05氨氮≤0.2≤0.02硝酸鹽≤20硫酸鹽≤250溶解性固體汞≤3.0個/L細菌總數///⑷聲環境質量標準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標準,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內執行4a類區標準;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外執行1類區標準;具體見表1.6-4。表1.6-4聲環境質量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功能區劃類別標準值[dB(A)]晝間夜間GB3096-2021聲環境質量標準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內4a7055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外15545污染物排放標準⑴污廢水排放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21〕中有污水處理廠的水質標準B等級要求;具體見表1.6-5。表1.6-5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級別評價因子標準值數值單位CJ343-2021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有污水處理廠B等級PH/SS400mg/LCOD500BOD5350⑵運營期噪聲排放執行?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21〕中1類區標準和4類區標準;見表1.6-6。表1.6-6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功能區劃類別晝間夜間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內47055道路紅線兩側45±5m范圍以外15545⑶汽車尾氣排放參照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標準;具體見表1.6-7。表1.6-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NOX周界外濃度最高點0.12THC4.0⑷飲食油煙污染物排放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相關標準要求;具體見表1.6-8。表1.6-8油煙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和油煙凈化設施的最低去除效率標準號標準名稱因子單位標準值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2.0凈化設施最低去除效率%751.7評價內容和重點本次評價內容主要為工程運營期商鋪、交易大棚、倉儲物流庫房、綜合效勞以及寫字樓、餐飲中心等其它效勞設施產生的環境影響等。根據工程所處區域的環境狀況、工程的特征及評價級別,本次評價重點關注:1、商鋪、交易大棚、寫字樓、餐飲中心及公建廢水排放和噪聲影響為主;2、對工程建設布局、景觀及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1.8環境保護目標本評價區保護對象主要為建設區域附近居民、汾河及地下水環境,主要環境保護對象及保護目標見表1.8-1和圖1.8-1。表1.8-1評價區環境保護對象及目標環境要素保護對象方位/距離(m)根本情況保護級別環境空氣居住區居民S/20梗壁村平房居民,約12戶,42口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21〕二級標準SW/150梗壁村平房居民,約20戶,70口人S/100梗壁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共15棟6-9層商住樓,約714戶,2499口人W/130擬建東城一號小區,約500戶,1750口人聲環境居住區居民S/20梗壁村平房居民,約12戶,42口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1類區標準SW/150梗壁村平房居民,約20戶,70口人S/100梗壁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共15棟6-9層商住樓,約714戶,2499口人W/130擬建東城一號小區,約500戶,1750口人地表水汾河NW/2950汾河洪洞段已不能滿足Ⅴ類水體標準要求〔GB3838-2002〕Ⅴ類標準洪安澗河S/1250--地下水場址周圍?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水質標準生態環境區域生態生態環境改善圖1.8-1本次建設工程四鄰關系圖第二章自然與社會環境概況2.1地理位置洪洞縣位于臨汾盆地的北端,東經為111°30′~112°50′,北緯36°15′~36°23′。縣境東隔霍山與古縣相界,西靠呂梁山與蒲縣相連,北與霍縣、汾西縣為鄰,南于臨汾市接壤。南北最長處為47.5公里,東西最寬為55公里,總面積為1563平方公里。本次工程位于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侯一級路西側,玉峰街南側,工程具體位置見圖2.1-1。2.2自然物理環境地形、地貌洪洞縣地處華北地臺山西臺北斜汾渭斷陷盆地的北端,東部為霍山背斜西翼,西部為呂梁背斜東翼,主要構造為北東〔NE〕30°~50°,屬華夏系,多為高角度大斷層。受此構造控制,全縣地形三面環山,中部、南部低平,縣城東部為霍山,主峰海拔2346m,西部為羅云山,海拔1500m,中南部海谷盆地,海拔一般為550m左右。全縣地貌類型可分為山地、丘陵、山前傾斜平原,河谷階地四種單元,其中以平原丘陵為主,海拔小于600m的河谷平原占總面積的40.3%,600~1000m的黃土丘陵占36.1%,基巖山地僅占23.6%,這些地貌根本以汾河為軸承對稱狀。平原分布于汾河兩岸臺地以下。內部地質構造為陷落盆地,地貌為平坦的廣闊平原。本工程場地地形較為平坦,場地地貌屬于汾河流域東岸二級階地。水文地質.1地表水洪洞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3條,均屬黃河流域分河水系,汾河自北向南流過全境,在境內聚集了東西兩側十余條支流,較大的支流有洪安澗河與曲亭河,其余均為季節性河流。汾河:發源于寧武縣管山,在洪洞北部堤村鄉楊洼莊入境流經9個鄉鎮,50多個自然村,在甘亭鎮天井村出境,境內長度45.8公里,河床平均寬度600米,多年平均水量11億m3,年均流量36.36m3/s,最大洪峰流量2800m3/s,最小流量為4m3/s,河床標高上端520m,下端430m,河道縱比降為2%。洪安澗河:發源于古縣熱留鄉,在本縣東南蘇堡鄉入境,在北營村流入汾河,境內長度22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78億m3,境內流域面積在本縣內,境內河長30公里,該河原為季節性河流,在修建了曲亭水庫、躍進渠和東風渠后,庫內常年有水,曲亭河下游也有了受控制的清水流量。此外,全縣還修有幾大渠系,即汾西的七一渠和通利渠,汾東的五一渠,霍泉的南、北干渠,洪安澗河南側的躍進渠,曲亭水庫的南北干渠,渠水主要來源于汾河,洪安澗河和霍泉,其中七一渠從汾河分流的流量為2.5億m3/a。工程南距洪安澗河1.25km,西北距汾河約2.95km。.2地下水洪洞縣的地形決定了地下水的總流向,一般地下水從北西、北東兩個方向向汾河聚集,地下水埋深也沿流向方向由深變淺。本區地下水的補給除降水外還有地下水的徑流,在天然條件下,山前地區淺層地下水補給深層地下水,河谷盆地中間那么為深層補給淺層,本區地下水的排泄除人工開采外,山區地下水一般出露成泉或以潛流方式泄入下游系統,丘陵臺垣因地下水較淺,還以蒸發形式排泄,河谷盆地區地下水天然排泄有兩個出路,一是通過地下徑流泄入黃河,二是蒸發。.3水源地洪洞縣生活飲用水源主要由霍泉泉水供給。根據霍泉水管處的資料,目前,霍泉泉水的1/3供給周圍村莊及縣城生活、生產用水,2/3的泉水用來灌溉農田。洪洞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涉及的鄉鎮有甘亭鎮、萬安鎮、蘇堡鎮、龍馬鄉、辛村鄉、左木鄉、興唐寺鄉等7個鄉鎮和一個集中供水人口超過一萬人的辛南供水水源。本工程場址不在洪洞縣飲用水源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范圍內。.4場地工程地質條件⑴場地地基土層分布及特征根據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所在場地地質條件如下:本次勘察最大深度為60m,根據現場鉆探揭露情況及室內土工試驗結果,劃分為9個工程地質單元層?,F分述如下:第①層耕土(Q4ml):褐黃色,稍濕,松散,以粉土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厚度0.50m,層底埋深0.50m,層底標高472.52~476.27m。第②層濕陷性黃土(Q4al+pl):褐黃色,稍濕,稍密,具孔隙,含少量氧化物和鈣質結核,局部上部見少量植物根系。厚度7.00~9.80m,層底埋深7.50~10.30m,層底標高463.63~468.57m。第③層粉土(Q3al+pl):黃褐色,濕,中密,無光澤反響,含少量鈣質結核,搖振反響中等,干強度及韌性低。厚度5.50~10.10m,層底埋深14.30~19.00m,層底標高455.64~460.47m。第③1層細砂(Q3al+pl):褐黃色,飽和,稍密,主要礦物成分石英、長石、云母等,分選性較好,磨圓度較高。該層呈透鏡體出露。厚度1.30~3.70m,層底埋深13.70~16.20m,層底標高458.11~461.13m。第④層粉質粘土(Q3al+pl):黃褐色,可塑,稍有光澤,含少量鈣質結核,無搖振反響,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厚度2.60~6.90m,層底埋深18.90~22.60m,層底標高451.92~455.33m。第④1層細砂(Q3al+pl):褐黃色,飽和,中密,主要礦物成分石英、長石、云母等,分選性較好,磨圓度較高。該層呈透鏡體出露。厚度1.00m,層底埋深18.00m,層底標高457.15m。第⑤層粉土(Q3al+pl):黃褐色,濕,中密,無光澤反響,含少量鈣質結核,搖振反響中等,干強度及韌性低。厚度7.90~12.80m,層底埋深29.60~32.80m,層底標高441.35~446.55m。第⑥層粉細砂(Q3al+pl):褐黃色,飽和,中密,主要礦物成分石英、長石、云母等,分選性較好,磨圓度較高。厚度1.10~3.30m,層底埋深31.50~33.80m,層底標高440.78~443.85m。第⑦層粉質粘土(Q3al+pl):黃褐色,硬塑,稍有光澤,含少量鈣質結核,無搖振反響,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厚度4.50~12.00m,層底埋深36.00~45.50m,層底標高429.36~438.71m。第⑧層粉土(Q3al+pl):黃褐色,濕,密實,無光澤反響,含少量鈣質結核,搖振反響中等,干強度及韌性低。厚度4.30~9.50m,層底埋深43.70~51.50m,層底標高423.40~431.01m。第⑨層粉質粘土(Q3al+pl):黃褐色,硬塑,稍有光澤,含少量鈣質結核,無搖振反響,干強度及韌性中等,間夾薄層細砂。該層為本次勘探終止地層,最大可見厚度為15.70m。⑵地下水條件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圍內見有一層地下水,為淺層地下水,屬潛水類型,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以蒸發及側向汾河方向逕流為主要排泄途徑,富水性較差,受季節影響,水位變幅約1.00m,終孔后統一量測的穩定水位埋深10.00~12.70m,相應的水位標高461.62~464.54m。⑶不良地質作用根據勘察資料及調查結果,場區內未發現滑坡、崩塌、泥石流,也未發現對工程平安有影響的空洞等不良地質作用存在,勘察場地內亦無斷裂通過,因此,場地穩定性較好,適宜進行工程建設。氣候氣象據洪洞縣氣象站1971~2000年整編氣候資料統計,本區年平均氣溫為14.4℃;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2.8℃;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5.9℃;極端最高氣溫為40.5℃,極端最低氣溫為-18.9℃;氣溫年較差為28.7℃。年平均降水量為454.0mm,日最大降水量為96.8mm;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這三個月的降水量平均值均在82.6mm以上,三個月的降水量合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5.65%;冬季降水少,僅占全年降水量的6.69%。年平均蒸發量為1616.9mm,是降水量的3.56倍。年平均相對濕度63%;年平均日照時數2235.3小時,日照百分率年均50%。平均氣壓為962.8hPa,年平均水氣壓11.0hPa,霜日數73.2天;4月~10月可能有雷暴出現;10月~次年4月可能有積雪存在。最大積雪深度為19cm。最大凍土深度56cm。本區多年平均風速1.6m/s,其中3月風速最大,為2.2m/s;最小值出現在8、9月份,為1.2m/s。大風日數全年為4.6天,沙塵暴日數0.7天。洪洞縣全年以靜風頻率出現最高,為30%,其次是N風,風向頻率為8%。自然生態環境⑴土壤①土壤類別縣區自然條件復雜,地理環境多變,土壤類型也成多樣性特點。根據1984年土壤普查:分布著褐土、草甸土、棕壤、水稻土4個土類,計12個亞類,32個土屬,83個土種。②土壤分布受水熱條件控制,縣域土壤分布具有地帶性規律。碳酸鹽褐土為地帶性地帶,廣泛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麓洪積—沖積扇,堆積階地。受地形影響,土壤分布還具有垂直地帶性規律:一般海拔1000-1400米分布著山地褐土;海拔600-1000米分布著褐土性土;海拔500-600米分布著典型的碳酸鹽褐土;其下為草甸褐土。受地下水影響,土壤分布還有隱域性規律:在海拔400-500米的汾河兩岸形成淺色的草甸土和水稻土,它們成封閉的片狀條狀隱域在廣闊褐土中。⑵植被受氣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響,縣域自然植被具有三個特點:種類豐富,數量不多,特有種少;天然植被已破環,次生的,稀疏的林、草、灌分布;分布上除了具有地帶性規律還具有垂直地帶性規律但比擬復雜。此外,悠久的歷史,眾多的人口,使得海拔100以下的多數地表被開墾,取而代之的是種類豐富,為數眾多的農作物,果樹栽培等,從而深刻地改變和影響著自然植被。洪洞縣森林總面積33.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4.7%。其中有林面積為2.73萬畝,森林主要有皮松、側柏、油松、山楊、柞樹、檀子松,普通毛白楊、刺槐、泡桐等樹構成。集中分布于東西兩山。全縣牧草面積74503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3%,其中天然草地74369畝,占牧草地面積的99.8%,人工改進草地134畝,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東西兩山。另外,汾河及其兩岸的河漫灘還分布有較為豐富的濕地植物群落,全縣形成了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境內共有植物600多種,隸屬于105科,哺乳類18種。⑶野生動物洪洞縣野動物種類較多,主要有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獸類等。兩棲類主要有蟾蜍、青蛙等;爬行類主要有晰蜴,蛇等;鳥類有烏鴉、雁、燕子、布谷鳥、白頭鳥、鵪鶉、巖鴿、麻雀、喜鵲;獸類有狼、黃鼠狼、狐貍、野豬等。昆蟲類有螞蚱、蟋蟀、天牛、蝴蝶、蜻蜓、蜘蛛蟑螂、螢火蟲等;縣境內的珍稀動物有豹、褐馬雞、山羊、貓頭鷹、啄木鳥等。⑷農業生態洪洞縣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黃土高原、汾河下游,是我省的產糧大縣,全縣共有耕地100萬畝,占全縣面積的42.9%,其中水澆地41萬畝左右,農作物有玉米、小麥、棉花、煙草、花生等,是山西小麥、棉花的主要產區之一。洪洞縣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的礦種有20多種,主要有煤、鐵礦、石膏、硫磺、石英等,其中以煤炭為主,已探明儲量達42.2億噸,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區。地震洪洞縣是山西地震活動強度、頻度都較大的地區,據山西省抗震辦公室編制的?山西省工程抗震設防烈度圖?,洪洞縣地震根本烈度為8度。根據?中國地震峰值加速度區劃圖?〔1/400萬〕、?中國地震震動反響譜特征周期規劃圖?〔1/400萬〕,根據?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21-2001〕,該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根本地震加速度為0.20g。礦產資源洪洞縣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的礦種有20多種,主要有煤、鐵礦、石膏、硫磺、石英等,其中以煤炭為主,已探明儲量達42.2億噸,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區。2.3社會經濟環境行政區劃及人口洪洞縣位于臨汾市北部,總面積約1563平方公里,該縣自2001年撤鄉并鎮后,全縣現轄9個鎮、7個鄉,463個村委會,902個自然村,人口70萬人。全縣共有耕地面積64.76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34畝。經濟開展狀況2021年洪洞縣緊緊圍繞轉型跨越這一主線,牢牢把握“轉型綜改試驗區〞和“擴權強縣〞重大機遇,深入推進“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持續深化“六城同創〞活動,全面加強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65.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達202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8249元。交通洪洞縣交通運輸方便,鐵路有南同蒲鐵路貫穿全縣南北,公路有大運路,霍侯一級公路,108國道,309國道,還有相鄰的各縣相通的縣級公路,各鄉之間的鄉級公路。大同——運城高速公路臨汾段〔杏溝——景村〕沿線主要有龍馬鄉,萬安鎮,辛村鄉,大槐樹鎮,明姜鎮,興唐寺鄉六個站點,洪洞縣境內全長38公里。108國道臨汾段〔楊洼莊——杜戍〕沿線主要有趙成鎮,明姜鎮,大槐樹鎮,馮張村,甘亭鎮五個站點,洪洞縣境內77公里,其中正線34公里,復線34公里。霍侯一級路由臨汾市北端的霍州市接南端的侯馬市,全長147公里,洪洞縣境內50公里。在桃甘線〔即108國道副線〕根底上拓寬改造而成,該路線路基寬25.5米,一級路中間設綠化隔離帶,兩側建有綠化平臺,為洪洞縣河東主要的運輸通道。309國道臨汾段自天井經甘亭,東空,曲亭,韓略至古邏。全長33.6公里,是晉煤外運的一條主要通道。本次建設工程東臨霍侯一級路,北臨玉峰東大街,工程南、北區由規劃路分隔,交通較為便利。醫療衛生目前,洪洞縣直醫院總床位382張,300元以上的器械332臺,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29臺。25個鄉鎮衛生院,總床位527張,300元以上的器械253臺,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2臺。反映醫療技術水平的各類診斷科室齊全,大型診斷儀器如核磁共振、CT掃描機、彩超機、心電綜合分析儀、手術顯微鏡、腦電圖機等已經在縣城醫院具有。全縣共有衛生機構576個,床位1276張,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664人,防疫、防治及保健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文化教育全縣有各級各類中學校,在校生117719人,其中高中5407人,初中41356人,小學70856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559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到達100%。2.3.6洪洞縣人文自然旅游景觀較為豐富,有260余處。其中,廣勝寺、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蘇三監獄最負盛名,現已開放的還有興唐寺、中鎮霍山興唐寺旅游風景區等景點60余處。城市區域的主要景點為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蘇三監獄,景點均位于工程東約2.0公里⑴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批單位,位于縣城北一公里處該園北依洪三公路,東臨南同蒲線,西靠汾河大壩。該園是在古槐公園根底上向西、向北擴建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祭祖園,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體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古大槐樹處是聞名海內外的明代移民遺址,是海內外數以億計的大槐樹移民后裔尋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大槐樹移民歷時長久,分布廣泛,大規模的移民就有18次之多,人數近百萬,遷民地域達18個省〔市〕500余縣,涉及800余個姓氏,包括漢、蒙、回三大民族。數百年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鸛窩。〞的民謠在我國廣闊地區祖輩相傳,婦孺皆知。⑵蘇三監獄: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監獄,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監獄規制的重要實物資料。位于洪洞縣舊縣衙西南隅,現縣政府大樓西南側。該監獄為明洪武二年〔1639〕與縣衙同時修建。監獄由普通牢房和死牢組成,據傳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背景名妓蘇三在洪洞沉冤蒙難,被判死刑后關押于此。后逢夫遇救,破鏡重圓,古人們就把此監獄稱為蘇三監獄。本工程周圍區域沒有文物古跡保護單位。2.4城市開展規劃根據?洪洞縣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到2021年,城鎮建設規模到達6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綠地到達11.34平方米/人,城鎮污水處理率到達90%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提高到320天以上。力爭各項指標接近“山西省生態城〞標準。到“十二五〞末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到達163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6510元,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到達30平方米。洪洞縣以“2+4+4大縣城〞戰略為方向,堅持統一規劃、全民參與的原那么,進一步完善根底設施,提升城市品位,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打造生態良好、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城市,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中心城鎮為骨干、中心村為依托,布局合理、協調開展的城鎮化體系,城市總體開展規劃圖2.4-1。本次工程位于城區,位于洪洞縣城市開展規劃范圍內,洪洞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同意了本次工程的選址,并已取得了洪洞縣國土資源局土地預審意見。2.5環境質量狀況環境空氣本工程位于洪洞縣城市規劃范圍內,評價利用洪洞縣環境監測站2021年1月份在洪洞縣環保局點位的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監測工程為PM10、SO2、NO2三項。監測期間監測點處的PM10日均值在57-216g/Nm3之間,超標率為10%,最大超標倍數為0.44倍,占標率為144%;SO2日均值在14-155g/Nm3之間,超標率為3.3%,最大占標率為103.3%;NO2日均值在20-129g/Nm3之間,超標率為50%,最大占標率為141.2%;超標原因與當地冬季采暖、大風、天氣枯燥有關,同時說明洪洞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一般。地表水本工程場址西北距汾河約2.95km,汾河洪洞段水質標準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Ⅴ類標準,根據洪洞縣環境監測站2021年對汾河洪洞天井監測斷面的例行監測資料,監測時間為2021年2月至12月,汾河洪洞段氨氮除8月份其余均超標率,最大超標倍數為11.6,化學耗氧量最大超標倍數為1.63。說明汾河洪洞段水質較差。聲環境根據洪洞縣環境保護監測站“HDHJ2021-041〞監測報告,場址東臨霍侯一級路一側晝、夜聲環境質量現狀值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中4a類區標準要求;廠址南、北區其余三側晝、夜聲環境質量現狀值及場址南側關心點晝、夜聲環境質量現狀值均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中1類區標準要求。2.6環境功能區劃工程所在的區域為一般居住區,因此確定該區的環境功能區劃如下:⑴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21)中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的分類,應劃為二類區。⑵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水域功能分類,應劃為Ⅴ類水域。⑶地下水環境功能區劃: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分類要求,為Ⅲ類區。⑷環境噪聲功能區劃: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中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的劃分,居住住宅為1類區域,鄰道路一側45m±5m以內為4a類區。⑸生態環境:為城市生態系統。第三章建設工程概況及工程分析3.1工程概況3.1.13.1.1.1洪洞縣朝陽農貿市場建設工程。3.1.1.2新建。3.1.1.3本次建設工程所在地塊位于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村東,霍侯一級路西側,玉峰街南側,工程占地面積為107.17畝〔約71448.96m2〕,工程分南、北兩個區,其中南區占地面積為31467.38m2,北區占地面積為39981.58m2。工程取得了洪洞縣國土資源局出具的工程用地預審意見。〔洪國土審函【2021】19〕本次建設工程所在位置見圖2.1-1。3.1.1.4本次建設工程總建筑面積121602.15m2,工程分南、北兩個區,其中南區建筑面積為52091.9m2,北區建筑面積為69510.25m2。工程主體工程為北區1-7#樓,南區1-7#樓,市場1-5#樓,以及1-6#交易大棚,并配套建設地面停車場、排水、供電、燃氣、供暖等根底設施。工程總平面布置見圖3.1-1。市場建成后可提供各類批發市場建筑面積約為59916.2m2〔封閉商鋪約667間〕,交易大棚建筑面積約為3200m2,倉儲物流庫房5674m2,寫字樓39564m2,餐飲中心5624m2,綜合效勞中心5074m2,停車場10785.8m2〔約359個車位〕,年交易量約為9.6萬噸。經現場踏勘,該工程施工期已全部結束。3.1.1根據工程特點和市場管理等情況,工程勞動定員126人,其中管理人員12人,其他人員114人。工作制度為365天/年。3.1.1.6本工程預算總投資為27877.65萬元,資金來源建設單位自籌。3.1.2工程主要內容本次工程由北區1-7#樓,南區1-7#樓,市場1-5#樓,以及1-6#交易大棚組成,并配套建設地面停車場、排水、供電、燃氣、供暖等根底設施。.1主體工程⑴北區1-7#樓本工程北區1-7#樓均為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為49176.75m2。1#樓和4#樓為9層,2#、3#、5#、6#、7#樓為6層。其中,7棟樓的地下一層均為倉儲物流庫房;1-4#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寫字樓;5#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綜合效勞中心;6#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餐飲中心;7#樓1層為商鋪,2層以上為公寓式寫字樓。⑵南區1-7#樓本工程南區1-7#樓均為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為35429.6m2。1#樓和4#樓為9層,2#、3#、5#樓為6層,6#和7#為4層。其中,7棟樓地下一層均為倉儲物流庫房;1-4#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寫字樓;5#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綜合效勞中心;6#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餐飲中心;7#樓1、2層為商鋪,3層以上為綜合效勞中心。⑶市場1-5#樓市場1-5#樓均為3層框架結構,分布在南、北兩個區,其中2#、3#位于北區,1#、4#、5#位于南區。市場5棟樓全部設計為獨立商鋪,總建筑面積為31246m2。按照農貿市場總體規劃,北區商鋪主要用于各類農用機械、土產日雜、種子、花草魚蟲等的批發零售交易;南區商鋪主要用于各類瓜果、蔬菜、水產、禽蛋、糧油等食品的批發零售交易。本工程不含農副產品加工環節。綜合效勞中心主要設置為會展中心,用于開展農產品展覽活動及為農產品交易提供洽談場所等。⑷1-6#交易大棚1-6#交易大棚位于工程南區,由6個面積相同的大跨度鋼架結構大棚組成,總建筑面積為3200m2。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肉類、禽蛋等日常農貿食品的零售交易。在此需說明的是,本次工程所建倉儲物流庫房均為常溫庫,工程不建冷藏庫房,商鋪使用者所售食品有冷凍、冷藏等需要,均需自備電制冷設施〔冷藏柜、冷凍柜等〕。.2配套工程①物業用房及配套公建市場管委會用房總建筑面積為1200m2,為一棟地上2層磚混建筑,主要用于市場管理工作人員日常辦公使用。配套公建主要為換熱站、調壓站、配電室、蓄水池等的建設,總建筑面積為1350m2。②地面停車場本次工程地面停車場面積為10785.8m2,停車位約為359個。.3公用工程1、給排水系統⑴給水本工程用水主要包括商鋪、交易大棚、餐飲中心的日常交易及運營用水和寫字樓、綜合效勞中心的辦公生活用水。用水引自南、北區間的規劃路市政給水管網。市政供水管網水壓可滿足1到6層的供水水壓,市場供水可直達各類商鋪、餐飲中心和交易大棚;7層及以上樓層為寫字樓,由二次供水提供,由市政供水管網引水至地下一層水泵房,水泵房設獨立結構水箱,再由水泵加壓將水送至寫字樓用水點。工程給水管網沿場內主要交通道路呈環狀布置,采用UPVC管等優質管材,直埋敷設。⑵排水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結合重力流直接進入場區雨水收集口,經雨水管網排入南、北之間規劃路的城市雨水管線,最后排入汾河。本次工程排水主要為各類商鋪、交易大棚的日常交易廢水、清洗廢水,餐飲中心餐飲廢水以及寫字樓、綜合效勞中心和市場辦公人員產生的辦公生活污水。對于餐飲中心餐飲廢水,先經油水別離器處理后再與其他辦公生活污水一同經區內化糞池停留后,排入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城市污水管線〔市場排污管網接口位于東方幼兒園東側〕后最終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農貿市場內水產及禽類交易區在營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含魚類鱗片及內臟,禽類羽毛及內臟等污染物的污水采用初步處理措施即污水依次經過格柵井、沉淀池后與在與其他污水一同經化糞池停留后進入污水管線最終由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市場總平面污水管道見圖3.1-2。2、供熱和制冷⑴冬季采暖:本工程采用集中采暖系統,熱源來自南北區之間規劃路的市政熱力管網。本次工程在北區7#樓南側附近設置換熱站1座。市場總平面集中供熱管道見圖3.1-3。⑵制冷:本工程商鋪、寫字樓及綜合效勞中心夏季制冷采用分體式空調。3、供氣本工程餐飲中心爐灶采用市政天然氣管網供給的天然氣,從工程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市政燃氣管網接引至本工程區內。在北區6#樓南側設置燃氣調壓站,經降壓后送入餐飲中心供商戶使用。4、供電工程供電電源為城市供電線路,引自大槐樹變電所,由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引入區內,工程在北區西側設一座變配電室。.4環保工程①廢氣本次建設工程冬季采暖利用城市集中供暖,餐飲中心燃料為城市天然氣,工程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市場內腐爛或廢棄的蔬菜、果品、水產等如果不及時處理會產生惡臭、餐飲中心的餐飲廢氣以及地面停車場的機動車輛尾氣等。市場腐爛、廢棄果蔬、水產等產生惡臭:在運營中要加強市場管理,市場廢物要采用加蓋垃圾桶,做到日清日運,防止產生惡臭、蚊蠅等傳播疾病、污染環境。餐飲中心:本次工程餐飲中心位于南區6#樓3、4層和北區6#樓3-6層。餐飲中心采用清潔燃料天然氣,對餐飲廢氣安裝餐飲廢氣油煙凈化裝置,煙氣凈化后經專用煙道分別由南區6#樓和北區6#樓的樓頂排空;地面停車場:加強對地面停車場機動車輛的管理,防止造成擁擠現象使車輛滯留時間加長,造成尾氣的排放量加大。②廢水餐飲中心廚房設油水別離器;農貿市場內水產及禽類交易區在營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含魚類鱗片及內臟,禽類羽毛及內臟等污染物的污水采用格柵井、沉淀池進行初步處理;其他生活型廢水經過化糞池停留后經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在南、北區污水管道分別與規劃路相交的接口處設排水格柵,工程區內設置17座化糞池。③固廢:各類商鋪和交易大棚周圍,寫字樓、綜合效勞中心等室內辦公場所等處因地制宜的設置多個加蓋垃圾收集桶,分類收集,日產日清;餐飲中心油水別離器廢油,環評要求建設單位應該建造專用的貯存設施,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統一收集處理。④噪聲:工程噪聲源主要為換熱站、調壓站、泵類等產噪設施以及貨物裝卸和人群的交易噪聲。產噪設備采用廠房屏蔽、根底減震等降噪措施,對于貨物裝卸和人員交易噪聲,通過在市場內標準化作業,倡導購銷人員不要大聲喧嘩,減少操作過程的人為噪聲,禁止高音喇叭的使用等措施對該類噪聲進行控制;⑤綠化和硬化:場區綠化面積達19861.32m2;道路硬化面積15707.41m2。本次建設工程主要工程內容見表3.1-2。表3.1-2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工程建筑物名稱結構備注主體工程北區1#~7#樓1#983702#683523#68254.754#953525#628566#666927#69300南區1#~7#樓1#996282#648583#652504#938955#64798.66#445007#42500市場1#~5#樓1#2、374141#~5#樓全部為3層,其中1、2、5#樓局部為2層;5棟樓全部設計為獨立商鋪2#2、398303#346624#339645#2、35376交易大棚1#1533.3為日常水果、蔬菜、禽蛋、水產品、肉類等零售農產品交易提供場所2#1533.33#1533.34#1533.35#1533.36#1533.3配套工程市場管委會21200磚混地面停車場—10785.8—約359個停車位換熱站1600磚混調壓站1200磚混蓄水池1300磚混配電室1250磚混公用工程供水洪洞縣城市供水管網供電引自洪洞縣大槐樹變電所,北區設置2臺1200KVA變壓器,南區設置2臺1000KVA變壓器供暖、制冷供熱采用洪洞縣城市集中供暖,制冷采用分體式空調環保工程廢水餐飲中心設置隔油池;農貿市場水產及禽類交易區設置格柵井、沉淀池;經以上處理后的廢水同其它生活廢水全部進入化糞池停留后,經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洪洞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氣餐飲中心廚房設置油煙凈化裝置噪聲各類產噪設施的隔聲、根底減震等措施固廢3.1.本工程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3.1-3所示。本次建設工程規劃內容與洪洞縣人民政府洪政發[2021]13號“洪洞縣人民政府關于洪洞縣大槐樹鎮城東村朝陽農貿市場地塊規劃指標的批復〞的相符性見表3.1-4。表3.1-3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工程單位數量備注1總用地面積畝107.17折71448.96m21.1南區占地面積m231467.381.2北區占地面積m239981.582總建筑面積m2121602.152.1南區建筑面積m252091.92.2北區建筑面積m269510.252.3地上建筑面積m2115924.2①市場各類商鋪建筑面積m259916.2②交易大棚建筑面積m23200③寫字樓建筑面積m239564④餐飲中心建筑面積m25624⑤綜合效勞中心建筑面積m25074⑥其他公建面積m225502.4地下建筑面積5674①倉儲物流庫房56743基地面積m231155.94地面停車場m210785.8約359個停車位5綠化面積m219861.326道路面積m215707.417容積率1.78建筑密度%43.69綠化率%27.810總投資萬元27877.6511租賃收入萬元/年9062.0512營業稅及附加萬元498.4113所得稅萬元1671.7114凈利潤萬元/年5015.1415投資回收期年6.5516內部收益率%13表3.1-4本工程規劃內容與洪洞縣人民政府“規劃指標〞比照一覽表序號洪洞縣人民政府“規劃指標〞相關內容本工程規劃內容是否滿足要求1容積率≤2.0容積率1.7滿足2建筑密度≤45%建筑密度43.6%滿足3綠地率≥25%綠地率27.8%滿足4建筑限高≤30米最高建筑27米滿足5退后規劃北環街道路紅線13米退后規劃北環街道路紅線13米滿足6退后規劃支五路道路紅線3米退后規劃支五路道路紅線3米滿足7霍侯一級公路防護綠地寬度調整為30米,防護綠地西側規劃支五路寬度20米霍侯一級公路防護綠地寬度調整為30米,防護綠地西側規劃支五路寬度20米滿足3.2工程建設規劃3.2.1工程規劃占地面積為107.17畝,根據總平面布置根本與區域規劃相統一的原那么,市場分南、北兩個區,兩區之間為一條70米寬的規劃道路。市場布置原那么場地布置應利于集散,確保平安。⑵市場布置應確保災害發生時的緊急疏散和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⑶為保證市場內外交通順暢,場區內部道路要求便捷,防止布置回頭路和盡端路。同時,規定市場出口前方應設置人流集散場地,該段不得停放車輛、設攤或占作他用。⑷根據商品銷售情況進行合理選位,銷售量大、購物人多、挑選省時的商品宜布置在出入方便的地段;購物人少、挑選費時的商品宜布置在相對僻靜的地段;而一些大件商品那么宜布置在相對獨立、易于搬運的地段。⑸總平面布局與區域規劃及建設單位規劃相統一,工程建設符合防火、衛生、方便平安等有關標準的要求,并充分利用土地。⑹因地制宜,適應場區地形、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充分表達時代特點,努力創造一個現代化市場的新形象。3.2.3交通規劃市場南區主入口位于用地東側,與霍侯一級公路直接相通,次入口位于用地北側與北區隔路相應;市場北區主入口位于用地東側,與霍侯一級路直接相通,次入口位于用地南側與南區隔路相應。南、北兩區在主出入口前方均設置寬度大于出口、向前延伸大于6m的人流集散場地,并在主出入口前方9m處設置綠化帶及停車位。3.2豎向布置方式:結合市場操作運輸要求和地形情況,本工程采用平坡式進行布置,從用地中心的南北向向東、西側取0.3%的坡度傾斜。在確保平安、適用、經濟、美觀,盡量減少土方施工量,節約本錢的原那么設計。公用工程3.2.5.1⑴給水本工程不含農副產品加工環節,用水主要包括商鋪、交易大棚、餐飲中心的日常交易及運營用水和寫字樓、綜合效勞中心的辦公生活用水。用水引自南、北區間的規劃路市政給水管網。根據北方農貿市場不同種類農產品污染物產生量分析可知,一般市場肉區和干貨區根本不產生水體污染,蔬菜、水果區那么主要產生固體廢棄物,市場各類食品在銷售過程中用水量以畜禽區、水產區為主,原因在于畜禽區和水產品區都有動物宰殺,水產區及家禽區地面沖洗水及保鮮用水量較大。⑵排水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結合重力流直接進入場區雨水收集口,經雨水管網排入南、北之間規劃路的城市雨水管線,最后排入汾河。本次工程排水主要為各類商鋪、交易大棚的日常交易廢水、清洗廢水,餐飲中心餐飲廢水以及寫字樓、綜合效勞中心和市場辦公人員產生的辦公生活污水。對于餐飲中心餐飲廢水,先經油水別離器處理后再與其他辦公生活污水一同經區內化糞池停留后,排入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城市污水管線〔市場排污管網接口位于東方幼兒園東側〕后最終進入洪洞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農貿市場內水產及禽類交易區在營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含魚類鱗片及內臟,禽類羽毛及內臟等污染物的污水采用初步處理措施即污水依次經過格柵井、沉淀池后與在與其他污水一同經化糞池停留后進入污水管線最終由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參照?山西省用水定額?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中商業效勞類工程給出的用水量,具體的用排水情況見表3.2-1。工程用排水情況及水平衡見圖3-5。表3.2-1⑴工程非采暖期用水情況類別名稱數量定額最大用水量〔m3/d〕備注市場區〔商鋪、日常交易用水631103L/m2·d189.33用水天數365d/a2000m210L/m2·d205624m330L/m2·d168.72用水天數240d/a寫字樓辦公用水3165人30L/人·d94.95用水天數250d/a綜合效勞中心〔會展中心〕辦公用水50745L/m2·d25.37用水天數240d/a市場管委會管理人員辦公用水12630L/人·d3.78用水天數365d/a綠化用水19861.322.0L/m2·d39.72用水天數180d/a合計541.87表3.2-1(2)工程采暖期用水情況類別名稱數量定額最大用水量〔m3/d〕備注市場區〔商鋪、日常交易用水631103L/m2·d189.33用水天數365d/a2000m210L/m2·d20用水天數365d/a5624m330L/m2·d168.72用水天數365d/a寫字樓辦公用水3165人30L/人·d94.95用水天數250d/a綜合效勞中心〔會展中心〕辦公用水50745L/m2·d25.37用水天數240d/a市場管委會管理人員辦公用水12630L/人·d3.78用水天數365d/a換熱站用水〔包括軟化水用水和補水系統用水〕5.5MW的換熱站補水量按循環水量的2%計算66循環水量為3300m3/d合計568.1537.8737.87189.33日常交易用水151.46189.33日常交易用水151.464416 1620 20洪洞縣污水處理廠3.62洪洞縣污水處理廠3.6218.9975.9694.9575.9694.95401.72化糞池266.745.07401.72化糞池266.745.0720.3541.87自來水25.37 20.3541.87自來水25.37134.983.780.76 134.983.780.763.023.0233.74134.9833.74134.98餐飲中心用水168.72餐飲中心用水168.72綠化用水39.72綠化用水39.72圖3-5圖3-5〔1〕工程非采暖期用排水平衡圖單位:m3/d37.8737.87189.33日常交易用水151.46189.33日常交易用水151.464416 1620 20洪洞縣污水處理廠3.62洪洞縣污水處理廠3.6218.9975.9694.9575.9694.95401.72化糞池266.745.07401.72化糞池266.745.0720.3568.15自來水25.3720.3568.15自來水25.37134.983.780.76 134.983.780.763.023.0233.74134.9833.74134.98餐飲中心用水168.72餐飲中心用水168.7246.26646.266直排換熱機組軟水器3346.219.8直排換熱機組軟水器3346.219.8333300圖3-5圖3-5〔2〕工程采暖期用排水平衡圖單位:m3/d3.2.5.2⑴供暖:工程冬季采用城市集中采暖系統,熱源來自南北區之間規劃路的市政熱力管網。本次工程在北區7#樓南側附近設置5.5MW換熱站1座。工程供熱采用一、二次管網系統供熱方式,一次管網供回水溫度為120℃/60℃,二次管網的供回水溫度為45℃/30℃。洪洞縣集中供熱一期工程熱源廠位于洪洞縣縣城西南方向800m,建設有2×64MW鏈條式熱水鍋爐,總供熱能力128MW,供熱面積202萬m2,2021年全部投入運行。洪洞縣集中供熱第二期擴建工程建設2臺91MW鏈條熱水鍋爐,總供熱能力為182MW,總供熱面積為409萬平米。其供熱范圍在除了一期供熱的范圍內增加供熱區域,還包括洪洞縣規劃中的河西新城。具體的供熱范圍為:現有的鐵路以東,霍侯一級路以西,四清橋南路以南,洪安澗河以北的區域,并包括洪安澗河以南的局部區域;以及包括北起規劃一街,南至規劃九街〔飛虹西街〕,東起規劃十路〔濱河西路〕,西抵大運二級路的區域。二期擴建工程已建成2臺91MW鏈條熱水鍋爐。根據工程可研資料提供,本工程采暖熱負荷計算見表3.2-3。表3.2-3本工程采暖熱負荷計算采暖工程用熱指標〔W/m2〕面積〔m2〕用熱量〔KW〕備注商鋪4559916.22696.23由城市集中供熱系統供給寫字樓40395641582.56綜合效勞中心455074228.33餐飲中心455624253.08市場管委會40120048小計4808.23由表3.2-3可知,本工程配備的采暖設施可以滿足工程的采暖需求。⑶制冷:本工程制冷采用分體式空調機。.3供氣本工程餐飲中心廚房采用市政天然氣管網供給的天然氣,從工程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市政燃氣管網接引至本工程區內。在北區6#樓南側設置燃氣調壓站,經降壓后送入餐飲中心供商戶使用。南北兩區均設有餐飲中心,餐飲中心最大座位數為900座,按2餐/〔座.d〕,消耗熱量按2.6MJ/〔餐.人〕計,那么消耗熱量為9360MJ/d,折合天然氣約284m3/d,103660m3/a。工程已與天燃氣公司簽訂了意向書,天然氣調壓柜設計、安裝及接口、管網布置由洪洞縣華潤恒富天然氣公司負責〔協議附后〕。.4變配電系統本工程小區內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應急照明等消防負荷為二級負荷,其余用電負荷等級為三級。工程供電電源為城市供電線路,引自大槐樹變電所,由南北區之間的規劃路引入區內,工程在北區西側設一座變配電室。結合市場功能分區的用電符合比例,工程在南區配置一臺SCBH15-1250/10型非晶合金變壓器,北區配置一臺SCBH15-1600/10型非晶合金變壓器,可滿足各功能區域用電需求。.5垃圾收集系統為切實改善傳統農貿市場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提高市場環境衛生質量,營造良好的商業氣氛,工程市場在運營管理中將有效落實垃圾管理機制。農貿市場配置統一的廢棄物容器、垃圾桶〔箱〕。垃圾桶〔箱〕布置于道路兩側和路口,應符合衛生耐用,并能防雨、阻燃的要求。另外,市場內每個經營戶均按要求設置加蓋的垃圾桶〔箱〕。市場內設置密閉形式的垃圾房作為垃圾暫存點,由本市場物業清潔隊每日定時收集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進行清運。3.3建設及運營環境影響因素及污染控制措施3.3.1施工期根據現場踏勘,本工程已建成,現場未發現與本建設工程施工期遺留的環境問題。3.3.2運行期污染因素及治理措施3.3.2.11、惡臭農貿市場內腐爛或廢棄的蔬菜、果品、水產等如果不及時處理會產生惡臭。農貿市場所產生的氣體惡臭物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垃圾成分中本身發出的異味,例如宰殺魚類、家禽等后拋棄的內臟所產生的異味;另一種是有機物腐敗分解產生的惡臭氣體,在夏季氣溫較高時有機物極易腐敗,此時從垃圾中散發的惡臭氣體明顯比冬季強烈。為了減輕垃圾收集、轉運過程產生的惡臭污染環境空氣,環評要求市場管理部門應在運營中要加強市場管理,垃圾廢物要采用加蓋垃圾桶,并制定專門的制度和專人負責對場區的垃圾做到按日清運,防止垃圾發酵產生的惡臭、蚊蠅等傳播疾病、污染環境。2、餐飲廢氣本次工程餐飲中心位于南區6#樓3、4層和北區6#樓3-6層,餐飲餐飲中心廚房產生的餐飲廢氣,其污染物排放來源主要來自炊事使用的食用油。本工程餐飲中心南區最大座次數為300座,北區最大座次數為600座,按2次/座,工作制度為每天工作3小時,年運營365天,根據類比,按人均耗油量0.03kg/d計算,那么本工程南區餐飲中心食用油消耗量約為6.57t/a,北區餐飲中心食用油消耗量約為13.13t/a,食用油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油煙和氣溶膠污染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