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1頁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2頁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3頁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4頁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重點中學聯盟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為哪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現象,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下屬于文化現象的是〔〕①里約奧運會桔祥物②武夷山自然風景③萬里長城④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我們閱讀書籍,欣賞藝術品,參觀歷史文物,都可以從中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這說明()A.文化離不開政治和經濟B.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質載體表現出來C.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不需通過社會實踐活動D.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3.2020年3月①經濟開展是文化開展的根底②文化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③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④文化產業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2020年4月23日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②文化促進人的全面開展③全民閱讀活動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2021年8月,湖北省委辦公廳舉辦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以下簡稱“宣教月〞〕活動,此次“宣教月〞活動將聚焦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監察法規,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聚焦黨中央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重大決策部署紀律要求,扎實推進“廉潔好家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優秀廉潔文化作品展播〞活動。廉政宣傳教育活動可以助力廉政建設,以下詩文能反映與題干相符合的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的是〔〕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③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④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人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受封建禮教的影響,?紅樓夢?中元春回家省親,她的奶奶賈母也要向她跪拜行君臣之禮。由此可見〔〕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B.文化影響人的實踐活動C.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7.“十里春風不如你〞!中央電視臺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讓人們重溫詩的美好,讓參與者的心靈得到滋潤。這說明〔〕①群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和創造功能②文化環境能影響人的文化素養③群眾傳媒具有文化溝通和共享功能④文化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0年6月11日上午,湖北省2021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云游非遺?影像展〞暨“首屆荊楚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舉行網絡大直播。此次“云游非遺?影像展〞,集中介紹湖北省局部傳統體育類、傳統餐飲類、傳統醫藥類等22個非遺重點工程,展示抗疫中的湖北非遺力量和優秀非遺抗疫作品。舉辦該活動的目的是〔〕①全面繼承中華傳統文化 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③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④在開展的根底上繼承優秀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在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幅員中,有氣勢恢宏的唐代文化,有內斂精致的宋代文化,有包容多元的清代文化……近期,一部講述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到“仁宗盛治〞故事的電視劇?清平樂?熱播,收獲了不俗的反響。有觀眾評價道:“場景布局考究,畫面華美,隨便一截就是一幅畫,很有古韻。〞?清平樂?中的傳統文化受到廣闊人們的喜歡是由于〔〕①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不斷創新的源泉②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開展的精神紐帶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④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和進步的重要動力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0.2020年8月1日,國際數字文化節開幕,現場展出了3D版?清明上河圖?。采用當代數字與動漫技術相結合的巨型投影畫卷,讓觀眾體驗到裸眼3D帶來的震撼,“動〞起來的?清明上河圖?也為觀眾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更加切身地體會到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這說明〔〕①科技的開展改變了文化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手段和方式②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③文化與科技相結合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科技改變了生活,增強了人們的獲得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絲綢之路在把古代中國的商品傳送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的同時,也把中國的四大創造和養蠶、絲織技術傳到了那里,為世界的開展做出了重要奉獻。這表達了文化傳播的方式是()A.人口遷徙B.旅游C.商業貿易D.教育12.截至2021年4月,我國共有世界文化遺產5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位居世界遺產名錄國家前列。我國十分重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文化遺產〔〕A.是本民族獨享獨有的文化財富B.是維系民族生產和開展的精神紐帶C.對于展現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D.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13.以下分別是2021年索契冬奧會、2021年平昌冬奧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會徽。從文化的角度看,這些運動會會徽的設計表達了〔〕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C.文化既是穩定的又是多變的 D.文化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14.在進行文化比擬時,一個重要的原那么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義。文化中心主義容易產生偏見,使文化僵化,不能適應時代變遷。這啟示我們〔〕①要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②必須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③必須成認各國文化沒有先進落后之分④要將其他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同等對待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15.近年來,中國興起了一股“拉美文化熱〞,跳拉丁舞、吃拉美烤肉等漸漸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中國的繪畫、美食、針灸和武術等在拉美國家廣為傳播,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中拉文化交流掀起新熱潮,基于〔〕A.中拉有相同的文化開展歷程B.中拉兩地人民對彼此的文化認同C.中拉在文化交流中到達融合統一D.中拉在社會實踐中擁有的文化共性16.身處天涯,心在咫尺。豬年春晚,通過在新媒體平臺投放VR短視頻,讓人們仿佛置身晚會現場,獲得了沉浸式的欣賞體驗;晚會還首次開展5G網絡4K電視傳輸,將藝術與科技精彩融合,讓觀眾大呼過癮。據此可知〔〕①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了文化傳播的途徑②群眾傳媒能超越時空的局限傳遞和創造文化③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開展的重要因素④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助于增添文化生活的色彩A.③④ B.②④ C.①③D.①②17.習近平指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標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這啟示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③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④摒棄傳統、大膽創新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8.2019年4月29日,以“①推動文化產業的開展,促進文化與經濟融合開展②豐富文化傳播的手段,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多樣性的魅力④加強對話交流,增進各國對于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在央視舉辦的?魅力中國城?評選活動中,來自貴州的黔東南脫穎而出。它以苗舞、蘆笙舞、銅鼓舞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樹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蠟染、苗繡、侗布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籟之音〞的侗族大歌打動了大家,評委們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時也希望黔東南在今后的社會經濟開展中守住這塊財富,使其永葆生機。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這塊財富,使其永葆生機,應該()①以人民為中心,發揮其在文化開展中的根底作用②推陳出新,實現苗侗文化與時俱進,使苗侗文化融入時代元素③繼承傳統,立足苗侗人民的生產生活,提煉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④堅守本民族文化,拒絕外來文化的影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0.北京故宮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動讓龍袍亮起來、讓建筑動起來、讓瓷母時尚起來;一批“90后〞藝術生將?琵琶行?改編成流行歌曲,引爆網絡,獲得網友紛紛點贊;還有以漫畫形式出現的傳統文化公眾號,使孔子的形象生動可感……這些方式,讓人感覺到傳統文化并沒有沉睡在歷史中,而就在人們鮮活的生活里。材料主要強調的是()①文化創新推動了社會實踐的開展②文化創新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③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形式上的創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1.“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這描繪了中華文化的()A.包容性B.博大精深C.異彩紛呈D.源遠流長22.中華文化有極強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這種包容性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和睦相處,又能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理解。以下能表達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是〔〕①?現代漢語詞典?收錄西文字母詞匯②嶺南文化同異質文化嫁接形成獨特流派③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一直處于世界前列④“孔子學院〞、“魯班工坊"掀起中國文化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當年,先進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是為國;今天,弘揚工匠精神,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亦是為國。以下選項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愛國主義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愛國主義具有特有的感染力③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④愛國主義是推動中華民族開展的強大物質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400多項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跡〞的港珠澳大橋圓了幾代人的橋梁夢,也讓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壽命的中國標準驚艷了全世界。以下與材料所蘊含的民族精神相符合的是()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山再高,往上登,總能登頂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④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以“開天群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精神,堅決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深刻內活的紅船精神。這是因為紅船精神()①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②能為社會開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證③能為中華民族的生存開展強基固本④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3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問題。2020年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至高的榮譽,殷切的勉勵,受表彰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代表在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紛紛表示,將勠力同心,再接再厲,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生命赴使命,用大保護眾生。此次表彰大會,也給整個社會樹立了典范,鼓勵著國人將進一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新形勢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并結合材料說明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奉獻者的原因。〔15分〕27.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宣傳部、中央播送電視總臺聯合創作了?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一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以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播出后就圈粉無數,熱議無休。?平“語〞近人?是新時代電視文化節目的探索與創新,其成功之處在于把握住了一個“近〞字。親近中華歷史文化。每一集的經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還廣為流傳;貼近我們所處的時代。這些典故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融合,精選的總書記用典,是黨的領導核心與普通百姓的貼心話、連心語;切近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原聲微視頻〞、“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訪談〞、“互動問答〞、“經典誦讀〞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傳播,把嚴肅的理論思想轉化為親民的群眾語言。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結合材料,談談?平“語〞近人?的成功之處給我們在“文化創新〞方面哪些啟示。〔15〕28.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共20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探月夢想征程中的里程碑。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研發過程中,設備測試遇到諸多問題,一大批老專家和年輕的科研人員一起討論和分析癥結所在,夜以繼日地測試、修改,直至徹底解決;針對“嫦娥四號〞著陸器落月的地形崎嶇、著陸困難的情形,航天工作人員沒有采用美國、蘇聯早期的“盲降〞著陸方式,而是自主研發,在月球著陸器上首次應用避障技術……經過上萬人的協同努力,耗時四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智能“避障〞式平安、自主著陸在月球反面南極。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詮釋中華民族精神。〔20分〕高二政治答案選擇題〔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BCCDCCBBACD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DACBCDDABAD非選擇題〔共3題,50分〕26.〔每點3,總分值15分〕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通過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奉獻者活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氣氛。〔3分〕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受表彰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代表在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紛紛表示,將勠力同心,再接再厲,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生命赴使命,用大保護眾生〔3分〕③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開展。通過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奉獻者,給整個社會樹立了典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