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_第1頁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_第2頁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_第3頁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_第4頁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為加強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按照上級部門關于抗菌藥物管理相關要求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結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評價指標及要求》,現對我院2023年2月各臨床科室抗菌藥物相關指標進行評估分析,具體如下:2023年2月各臨床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一、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與上月對比情況科室名稱1月抗菌藥物使用率(%)2月抗菌藥物使用率(%)目標值%康復醫學科52.448.33≤15心血管內科39.3519.17≤33消化內科26.7613.48≤20神經外科38.7528.3≤35骨科74.4452.17≤55耳鼻咽喉科、眼科94.0660.16≤65急診重癥監護室8058.33≤70重癥醫學科65.8554.55≤80神經內科41.2115.49≤15急診醫學科49.2632.32≤28兒科85.685.15≤80內分泌科53.6623.08≤20新生兒重癥監護室10050≤38普通外科83.7668.42≤58感染性疾病科95.2197.22≤60呼吸內科100100≤60婦產科86.4490≤60急診外科81.0876.15≤60二、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按出院病人費用消耗計算)2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36.26DDDs,達標。請各位醫生繼續規范使用抗菌藥物,避免無指征用藥或盲目延長用藥療程。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嚴重超標(超過目標值10DDDs)的科室急診醫學科、兒科、骨科、急診外科、呼吸內科提出批評,請科主任加強管理。2月份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科室使用強度(DDDs)目標值(DDDs)是否達標康復醫學科3.38≤10是新生兒重癥監護室12.11≤15是心血管內科19.6≤30是耳鼻咽喉科、眼科51.10≤55是急診重癥監護室46.42≤60是重癥醫學科26.36≤70是內分泌科16.7≤10否神經內科13.34≤13否消化內科16.22≤15否急診醫學科43.09≤23否神經外科39.52≤30否普通外科36.76≤33否兒科60.37≤35否骨科52.19≤36否急診外科54.44≤40否婦產科61.1≤50否呼吸內科85.29≤60否感染性疾病科67.89≤60否全院合計36.26≤40是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超標,各科室應自查自糾,及時整改,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培訓,臨床醫師應嚴格按照《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管理實施細則》及《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管理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臨床醫師應當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選擇各自權限內的藥物,根據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未出具前,可以根據當地和我院細菌耐藥監測情況經驗選用抗菌藥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出具后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三、病原學送檢情況2月份住院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送檢率總體達標。2月份住院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送檢率指標名稱送檢率%目標值%是否達標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送檢率68.5≥30是使用限制級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送檢率77.98≥50是使用特殊級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送檢率100100是四、2月份其他抗菌藥物相關指標指標名稱使用率﹪目標值﹪是否達標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3.13≤20是急診抗菌藥物使用率2.53≤40是據PASS軟件統計,2月份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急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均達標,暫查不到2月份Ⅰ類、Ⅱ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情況。雖然本月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較上個月有明顯下降,但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依舊超標。各科室仍需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培訓,臨床醫師應嚴格按照《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管理實施細則》及《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管理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臨床醫師應當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選擇各自權限內的藥物,根據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未出具前,可以根據當地和我院細菌耐藥監測情況經驗選用抗菌藥物,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出具后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四、各項指標達標情況統計:(一)2023年2月抗菌藥物應用率控制達標情況:(二)各臨床接受抗菌藥治療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均達標;(三)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執行情況:大部分臨床科室對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比較重視,能嚴格按照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辦法》執行,因病情需要需越級使用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時,能在病程記錄中記錄使用理由及應用品種并請示上級醫師簽名同意方可使用??咕幬锓旨壒芾砺男胁坏轿坏闹饕颍?1)病人多,醫師少,床位周轉慢,低職稱醫師較多,中級及以上職稱醫師較少等多種因素。(2)個別新進醫師不熟悉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工作。(四)手術科室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指標達標情況:因病案系統升級,PASS受影響,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相關指標無法提取。二、臨床科室抗菌藥物應用評估及持續改進意見(一)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科應用抗菌藥物的病例多為新冠肺炎合并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等。經驗用藥多為酶抑制劑類或三代頭孢菌素藥物或聯合用藥等,未能根據患者藥敏結果調整用藥。重癥醫學科、急診重癥醫學科應用抗菌藥物的病例多為有基礎疾病合并有呼吸系統疾病昏迷嚴重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經驗用藥多為兩藥聯用。多為酶抑制劑類/特殊級抗菌藥物聯合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有些未能根據患者藥敏結果及時調整用藥,導致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增加。持續改進意見:對于首次應用抗菌藥物的病例,能單用不聯用,能選非限制級別的不選限制級別的或特殊級別抗菌藥物,應在給予抗菌藥物之前及時留取標本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提高細菌培養陽性率和抗菌藥物應用水平。(三)兒科:兒科抗菌藥物應用基本規范,但也存在不少問題。1.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對上呼吸道感染、毛細支氣管炎等病毒感染應用了抗菌藥物,原因是大多數患者曾在外院就診治療,來我院時多數病情較重,即便是非細菌感染,由于病情嚴重,為防止繼發細菌感染,臨床醫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2.應用抗菌藥物的檔次較高。兒科抗感染用藥原則是可窄譜不廣譜,可單用不聯用,選用藥源充足、價格便宜的有效藥。持續改進意見:對于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藥及維生素B、C等。出現肺炎、腦干腦炎、腦膜炎、心衰、呼吸衰竭等癥狀)繼發感染時才能給予抗生素治療。(四)普外科、急診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外科在抗菌藥物應用還存在如下問題:1.原則上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Ⅰ類切口手術如甲狀腺、腹股溝疝、乳腺等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比例仍過高,仍存在預防無指征預防用藥、用藥品種選擇不適宜、用藥時機不合理、用藥時間長等問題。2.在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方面存在一下問題:(1)內固定物取出圍手術期無指征用藥,且使用抗菌藥物的比例較高,而且個別病例用藥品種選擇不合理,用藥時間長(3-7天)。(2)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因有異物植入,有預防用藥指證,在選用藥品品種上,未能優先選用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抗菌藥物品種。持續改進意見:外科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要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的要求,提高抗菌藥物應用水平。(五)婦產科:我院抗菌藥物品種選擇合理,正常剖宮產手術均使用頭孢呋辛鈉,臍帶結扎后給藥,但用藥時間有部分大于48小時,且抗菌藥物的送檢率水平較低。持續改進意見: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的要求,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另外考慮孕產婦和新生兒用藥特點,遵循合理用藥原則,努力做到最小劑量、最小毒副作用,保障孕產婦臨床用藥安全,提高抗菌藥物的送檢率??偨Y:2023年2月,我院臨床在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住院病人抗菌藥物應用率由2023年1月的42.86%上升到63.47%,(新冠疫情原因)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比例由24.86左右%下降到19.8%左右,預防用藥品種基本合理(頭孢唑林或頭孢呋辛)、預防用藥時間大部分都能由以前3-5天縮短為術前半小時靜脈給藥一次或控制在術后小時48小時之內;目前在抗菌藥物應用管理方面,我院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有待加強;2、使用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病原學送檢率低,陽性率更底,不能對臨床用藥起到很好的指導;3、兒科仍然存在病毒感染等非細菌感染性疾病無指征用藥現象。4、Ⅱ類切口手術用藥時間長等問題(3-7天)。下一步,醫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